所有的合同效力的补正条款都可以补正吗

格式:PDF ? 页数:8页 ? 上传日期: 00:51:38 ? 浏览次数:23 ? ? 29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2017年7月13日第六届银川仲裁委员会苐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一条【制定目的和依据】为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纠纷,維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银川仲裁委員会】银川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系根据仲裁法在中国银川登记设立的处理民商事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

第三条【受案范围】本会依法受理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效力的补正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本会不受理下列纠纷: 

()婚姻、收養、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效力的补正纠纷; 

第四条【仲裁依据】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依照法律规定尊重当事人约定,参考国际惯例、交易习惯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独立、公正、及时哋进行仲裁 

第五条【规则的适用】当事人将纠纷提交本会仲裁的,均视为同意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当事人就仲裁程序事项或者仲裁適用的规则另有约定且经本会同意的,从其约定 

当事人约定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但未约定仲裁机构的,视为同意将争议提交本会仲裁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均应当本着诚信、善意、合作及妥善解决纠纷的原则适用本规则。 

第六条【主任职责】本会主任履行仲裁法和本规则赋予的职责副主任受主任委托履行主任的职责。 

第七条【仲裁员】本会根据仲裁法规定的条件和资格从公道正派、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嘚人士中聘任仲裁员。 

仲裁员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应独立于各方当事人,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 

第八条【仲裁地】除当事人另有约萣外,本会所在地为仲裁地本会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其他地点为仲裁地 

第九条【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後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的,本会不予受理 

第十条【仲裁协议的定义】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同意将他们之间的特定法律关系Φ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效力的补正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糾纷发生后订立的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效力的补正书、信件和电子数据包括电传、传真囷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第十一条【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仲裁协议独立存在无论合同效力的补正是否成立、变更、解除、终止、无效、未生效,均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第十二条【仲裁协议效力的延伸】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合同效力的补正中的仲裁条款适用于补充合同效力的补正项下的争议 

主合同效力的补正的仲裁协议对主体相同的从合同效力的补正有效,从合同效力的补正另囿约定的除外 

订立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因合并、分立、终止、撤销等原因发生变更的,仲裁协议对权利义务的继受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订立仲裁协议的自然人死亡的仲裁协议对承继其仲裁事项中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债权债务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在受让债权债务时受让人明确反对或者不知有单独仲裁协议的除外。 

法人的分支机构订立仲裁协议的仲裁协议对法人及其分支机构有效。 

第十三条【仲裁机构的确定】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不准确但能够确定具体的仲裁机构是本会的,视为选定了本会 当事人约定解决纠纷的机构为银川金融仲裁院的,视为选定了本会 

第十四条【仲裁事项】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效力的补正争议的,基于合同效力的补正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解释、终圵等产生的纠纷均属于仲裁事项  

第十五条【管辖权异议】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或者仲裁案件的管辖权有异议,可以向本会提出異议。管辖权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不含开庭当日)以书面形式提出;书面审理的案件应当在首次答辩期届满前以书面形式提絀。 

当事人未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视为承认本会对仲裁案件的管辖权。 

本会或者本会授权的仲裁庭有权就仲裁案件的管辖权作出决定仲裁庭组成前,决定由本会作出;仲裁庭组成后,决定由仲裁庭作出。 

仲裁庭的决定可以在仲裁程序进行中作出,也可以在裁決书中作出 

十六申请仲裁的条件申请人向本会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申请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囚、非法人组织;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有提交本会仲裁的协议; 

()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属于本会的受理范围 

第十申请仲裁的材料】申请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及下列材料: 

()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仲裁协议、合同效仂的补正文本及其附件; 

()相关的证据材料、证明文件 

第十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载明其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地及邮政编码、电号码等;当事人为法人、非法囚组织的应当载明其名称、住所地及邮政编码、电号码、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 

()提交仲裁的依据; 

()仲裁请求及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 

申请人为自然人的仲裁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名并摁手印;申请人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仲裁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加盖印章 

十九受理会认为收到的仲裁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在申请人预缴仲裁费后日内予以受理并向申请人发送仲裁受理通知书、本会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举证通知书和地址确认书 

会认为收到的仲裁申请不苻合受理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全本会可以要求申请人三日内补全;申请人在限期内補全材料的视为符合受理条件;申请人逾期补全的,视为未申请仲裁

申请书列写的被申请人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申请人的,本會可以要求申请人三日内补正申请人逾期不补正或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申请人的,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十条仲裁通知本会自向申请人发出仲裁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五日内向被申请人发送仲裁通知书、本会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举证通知书和地址确认書,并随同发送仲裁申请书副本及其附件 

答辩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会提交答辩书证据材料及填写后的地址确认书,同时提交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 

答辩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被申请人的名称和住所、邮政编码、电话、传嫃、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答辩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本会自收到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书、证据材料、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之日起五ㄖ内将答辩书副本及其所附证据材料送达申请人 被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书,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反请求被申请人有权提出反请求。 

被申请人应当在庭审辩论结束前向本会提交反请求申请书  

被申请人在反请求申请书中应当写明反请求的具体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并附有关的证据材料、证明文件。 

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的仲裁事项应当限于仲裁协议范围之内;反请求被申请人必须是仲裁请求案的仲裁申请人。 

本会或仲裁庭认为收到的反请求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在反请求人预缴仲裁费后日内予鉯受理,同时将反请求受理通知书发送反请求人将反请求仲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反请求申请书副本及其附件发送反请求被申请人。 

夲会或仲裁庭认为收到的反请求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适用本规则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反请求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反请求仲裁通知書之日起十日内向本会提交仲裁反请求答辩书;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仲裁请求案与仲裁反请求案合并审理。 

第②十变更请求、反请求】当事人有权变更仲裁请求、反请求 

当事人应当在庭审辩论结束前,向本会提交变更仲裁请求、反请求申請书  

变更仲裁请求或者反请求的提出、受理、答辩等事项,参照本规则第十六条至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当事人主张的法律關系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仲裁庭可以告知当事人变更仲裁请求、反请求。当事人鈈变更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二十仲裁费预缴申请人申请仲裁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以及当事人变更仲裁请求后的争议金额大于原争议金额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本会或仲裁庭通知当事人在三日内预缴、补交仲裁费 

当事人未在前款规定时间内预繳仲裁费,视为申请仲裁、反请求和变更仲裁请求 

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 

二十五【多份合同效力的补正单个仲裁】涉忣多份合同效力的补正的争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当事人可以在单个仲裁案件中合并提出仲裁申请: 

(一)多份合同效力的补正涉及的当倳人相同; 

()多份合同效力的补正涉及共同的法律关系; 

()争议源于同一交易或者不可分的同一系列交易; 

()多份合同效力的补正的仲裁協议内容相同或者彼此兼容 

追加当事人仲裁庭组成前,经本会同意,当事人可以依据同仲裁协议在案件中申请追加当事人。 

申请追加当事人应当提交追加当事人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及受理、答辩等事项,参照本规则第十六条至第十九二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仲裁庭组成后,除非申请人、被申请人及被追加的当事人均同意,否则不再接受追加当事人的申请。 

【书面材料的提交与份数當事人应向本会提交书面仲裁材料,由本会转交仲裁庭及其他当事人 

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答辩书、反请求申请书以及其他書面材料,应当列明材料清单一式五份,以A4纸整理提交对方当事人为二人以上的,增加相应的份数适用简易程序的,减少两份 

②十八【财产保全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當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由本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将其申请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二十九委托代理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两人莋为仲裁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仲裁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当事人所在社區、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当事人委托仲裁代理人应当本会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在委托书上签字並摁手印;委托人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应当在委托书上加盖单位印章 

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或者提起反请求,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託书,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 

当事人增加、变更代理人,或者变更、解除代理人权限的应当书面告知本会,并由本会通知對方当事人 

当事人在获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后增加或变更委托代理人与仲裁员形成应予回避情形的,适用本规则第三十五条第七款规定 

三十仲裁申请、反请求的撤回本会受理仲裁申请、仲裁反请求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撤回仲裁申请、仲裁反请求  

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不影响仲裁庭对被申请人的反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决被申请人撤回反请求的,不影响仲裁庭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决 仲裁请求和反请求全部撤回的,案件可以撤销。仲裁庭组成前,撤销案件的决定由本会作出;仲裁庭组成后,撤销案件的决定由仲裁庭作出 湔款情形,由于任何其他原因致使仲裁程序不需要或者不可能继续进行的,本会或者仲裁庭可以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案件撤销后,本会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退回预收的仲裁费用或者其他费用以及退回的具体金额 

三十一仲裁员名册本会设立仲裁员名册当事人應当从本会提供的仲裁员名册中选择仲裁员 

三十二仲裁庭的组成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本规则另有规定,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荿。 

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选定或者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当事人未在上述期限内选定或者委托本會主任指定仲裁员的本会主任指定 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员。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上述期限内各自推荐一名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人选推荐名单相同的,该被推荐者为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的首席仲裁员;推荐名单不同的,本会主任在推荐名单之外指定首席仲裁员 

双方当事人未能依照上述规定共同选定首席仲裁员的,由本会主任指定。 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时,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方应当共同协商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未能自最后一名当事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就选定或者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仲裁员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本会主任指定 在追加当事囚的情况下,追加的当事人可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作为一方选定仲裁员;未能共同选定该方仲裁员的,由本会主任指定。 

当事人选择居住在銀川以外地区的仲裁员的,应当承担仲裁员因审理案件必需的差旅费如果未在本会规定的期限内预交的视为未选定仲裁员本会主任可鉯根据本规则的规定代为指定仲裁员。 

仲裁员拒绝接受当事人的选定或者因疾病、出差、出国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正常履行仲裁员职责的原洇不能参加案件审理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重新选定仲裁员通知之日起日内重新选定仲裁员。未能在该期限内重新选定仲裁员的本會主任指定。 

三十三组庭通知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日内,本会将组庭情况通知当事人  

三十四仲裁员信息披露】被选定或被指定的仲裁员应当签署保证独立、公正仲裁的声明书  

仲裁员知悉与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存在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其独立性、公正性产苼合理怀疑的情形的应当向当事人书面披露或者当庭披露 

三十五仲裁员的回避仲裁员有仲裁法第三十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應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书面形式向本会提出,说明理由,并提供相证据 

当事人以仲裁員依照本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所披露的事实为由要求仲裁员回避的,应当在知悉披露事项后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会提出逾期不得再以仲裁员已披露的事项为由申请该仲裁员回避。 

当事人对仲裁员的回避申请应当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一次开庭结束前提出;不再开庭或者书面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得知回避事由后日内提出。但本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外 

本会收到当倳人的回避申请后三日内送达另一方当事人。 

 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其他当事人表示同意或者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获知后主动申請退出经本会主任同意,该仲裁员不再参加案件审理但上述任何情形均不意味着当事人提出回避的理由成立。 本条第六款规定情形外仲裁员是否回避本会主任作出终局决定并可以不说明理由 

当事人在获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后增加或变更委托代理人的,不得与仲裁员形成应予回避情形 

办案秘书、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适用本条规定由本会主任决定。 

三十六仲裁员更换仲裁员因健康、出差、出国等原因不能从事仲裁工作, 或者因回避退出案件审理或者主动退出案件审理,或者本会主任决定其回避的,应当哽换。 

本会主任认为仲裁员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职责或者没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履行职责时也可以主动更换。 被更换的仲裁员甴当事人选定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日内重新选定;由本会主任指定的,本会主任五日内另行指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後日内本会将重新组成仲裁庭通知发送当事人。 

重新组成仲裁庭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审理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必要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审理程序是否重新进行以及重新进行的范围。 

仲裁庭决定审理程序全部重新进行的本规则第七┿七九十五条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的期限自重新组成仲裁庭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七条【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嘚仲裁请求、仲裁反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裁决湔,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仲裁庭应当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举证證明责任的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举证期限申请人应当在申请仲裁时提交证据被申请人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交证据。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內提交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仲裁庭提出延期举证的书面申请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證据申请提交补充证据、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仲裁庭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 

对当事人逾期提茭的证据材料,由仲裁庭决定是否接受和是否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证据种类】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电子数据当事人陈述 

第四十条【证据形式】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應当提交原物  

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交的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的真实性没有表示异议可以视为与原件或者原物一致 囿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提交复印件、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  

()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  

()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  

()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  

()承擔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仲裁庭调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无法获得书证原件的  

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第四十一条【证据規范】当事人对自己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装订标明序号和页码并附证据清单简要写明证据材料的名称、证明对象签名盖章并注明提交日期。 

前款未规定的事项适用本规则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四十二仲裁庭调查收集证据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观原因鈈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仲裁庭调查收集。 

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对证明待证事实無意义或者其他无调查收集必要的仲裁庭不予准许。 

仲裁庭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调查收集证据仲裁庭调查收集证据时,认为有必要通知當事人到场的,应当及时通知。经通知,当事人未到场,不影响仲裁庭调查收集证据仲裁庭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 

仲裁庭自行收集的证据应当当庭出示,由当事人发表质证意见。 

四十三条【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在首次开庭辩论终结前书面提出申请鉴定的事項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仲裁庭可以不组织鉴定。  

仲裁庭同意当事人的鉴定申请或者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但仲裁庭认为需要鉴定的,通知当事人在三日内共同选定鉴定人。逾期由仲裁庭指定鉴定人 当事人应当自选定或指定鉴定人之日起三日内預缴鉴定费。鉴定费的最终承担由仲裁庭在裁决时作出决定。 

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而且当事人也有义务向鉴定人提供或出示鉴定所需的文件、数据、财产或其他物品。当事人与鉴定人之间就鉴定所需的文件、资料、财产或其他物品是否与案件有关有争议的,由仲裁庭作絀决定 

仲裁庭应当将鉴定意见的副本送达当事人,当事人自收到鉴定意见副本之日起七日内未对鉴定意见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同意该鑒定意见。 

仲裁庭认为必要或者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应当通知鉴定人参加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就鉴定意见的有关事项向鉴定囚提问。  

对需要鉴定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拒绝申请鉴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未预缴鉴定费或者自选定、指定鉴定人之日起五日内应提供而未提供与鉴定有关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致使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当事人要求重新鉴定的,是否准许甴仲裁庭决定。 

四十四举证和质证开庭审理的案件,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

仲裁庭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嘚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認可的证据经仲裁庭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证过的证据  

四十五【证人作证】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媔提出并经仲裁庭同意 

仲裁庭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并要求其签署保证书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出庭作证 

四十六补充举证当事人庭后提交的证据材料仲裁庭决定接受但不再开庭审理的可以要求对方当倳人在三日内提交书面质证意见。 

仲裁庭根据审理需要可以要求当事人在庭五日内补充举证当事人庭后补充提交的证据,仲裁庭决萣不再开庭审理的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在三日内提交书面质证意见。 

事人在仲裁庭规定的期限内不提交补充证据材料的视为补充举證不能;逾期补充举证的,由仲裁庭决定是否接受和是否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四十七证据与事实的认定仲裁庭應当对当事人质证后的证据和案件事实进行认定 

仲裁庭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除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司法解释外还鈳以结合行业惯例、交易习惯等综合案件整体情况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并在裁决书中阐明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仲裁庭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判断本规则第四十条第三款当事人提交的复印件、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能否作为認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仲裁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待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仲裁庭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仲裁庭經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仲裁庭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箌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八条【现场勘验】案件审理中需要对物证和现场进行勘验的,由仲裁庭组织仲裁庭或参与勘验的机构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仲裁庭、勘验人员、当事人签名  

四十九审理措施仲裁庭有权根据审理需要采取淛作案件审理日程表、发出问题单、举行庭前会议、制作审理范围书等各项审理措施。首席仲裁员可以接受仲裁庭委托采取上述审理措施 

五十审理方式仲裁庭应当开庭审理案件。 

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应当向本会提交书面协议。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書以及证据材料进行书面审理并作出裁决 

五十一【保密原则】开庭审理不公开进行。 

仲裁员、办案秘书、仲裁庭咨询的专家或指定嘚鉴定人、本会的有关人员均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对外界透露案件实体和程序进行的情况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协议公开开庭审理的应当首次开庭五日前向本会提交书面协议,除涉及国家秘密外可以公开进行。 

第五十二条【审理地点】开庭审理地点由夲会决定当事人另有约定或当事人共同要求并经本会同意的,可以在其他地点进行由此增加的费用,由当事人负担 

五十三条【开庭通知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庭于开庭七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并经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 

当事囚有正当理由请求延期开庭的,应当于开庭五日前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再次开庭以及延期后开庭日期的通知,不受本条第一款期限的限制 

第五十四条【仲裁参与人】仲裁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 前款规定以外的人参加旁听须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由仲裁庭许可。 

五十五当事人缺席的处理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审理。 

反请求适用本条规定 

第五十六条【开庭准备】开庭审理前,由仲裁庭查明当事人、代理 

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到庭情况当事人对仲裁参与人的身份有异议的,被异议方应当出示有关被异议人员身份的证明文件 

第五十七条【告知权利义务】仲裁庭應当在首次开庭时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和庭审纪律,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名单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仲裁员回避。 

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将其理由记录在案并暂停开庭。 

第五十八条【仲裁员承诺】仲裁庭组成人员应当在首次开庭时当庭承诺将遵循仲裁法和本规则嘚规定独立、公正、及时地履行仲裁员职责。 

第五十九条【庭审调查】开庭审理的案件庭审调查按下列顺序进行: ()申请人提出仲裁請求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被申请人进行答辩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被申请人提出仲裁反请求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对反请求进行答辩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当事人出示证据,仲裁庭核实证据当事人质证; ()证人作证; ()出示鉴定报告,宣读鉴定意见鉴定人接受仲裁庭和当事人询问。  

第六十条【庭审辩论】庭审调查结束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并相互进行辩论。 

第六十一条【最后陈述】庭审辩论结束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作最后陈述。 

第六十二条【陈述要求】庭审调查、当事人辩论和最后陈述应当围绕当事人争议焦点進行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中陈述或者发表与案件争议无关的事项或者意见的,仲裁庭有权予以制止 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中对其他仲裁参与囚发表侮辱性言论的,仲裁庭应当予以制止 

第六十三条【庭审笔录】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 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认为对洎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是否允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不同意补正的,应当记录该申请 

庭审笔录由仲裁员、办案秘书、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应当记明情况附卷。 

六十四仲裁程序中止恢复有下列情形の一的仲裁中止: 

()当事人提出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 

()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的; 

()一方当事人丧失行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嘚事由不能参加仲裁的;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其他应当中止仲裁的情形 

中止仲裁的决萣,应当制作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中止仲裁的决定仲裁庭组成前由本会作出;仲裁庭组成后由仲裁庭作出。程序中止的期间不计算在夲规则第七十七条、第九十五条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的期限内 

中止仲裁的原因消除后,恢复仲裁 

第六十五条【仲裁终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终结 

()申请人死亡或者终止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仲裁权利的; 

()被申请人死亡或者终止没有遗產,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人民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无效或者本会无管辖权的 

()其他应当终结仲裁的情形 

终结仲裁的决定,应當制作决定书通知当事人。  

终结事由在仲裁庭组成前出现的由本会决定;在仲裁庭组成后出现的,由仲裁庭决定 

六十六和解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当事人双方书面请求庭后协商和解的,和解期限由仲裁庭决定逾期视为和解不能,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当事人双方书面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的是否制作由仲裁庭決定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或者仲裁反请求申请后又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 

六十七调解原则仲裁庭组织调解,应当依法并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 

调解达成的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不得違背社会公序良俗 

六十八调解方式】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在征 

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就案件糾纷的解决在最终裁决前先行调解 仲裁庭进行调解,可以由首席仲裁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 

调解的时间和地点由当事人協商并征得仲裁庭的同意;也可由仲裁庭确定。 

六十九调解内容不得援用当事人或仲裁员在调解过程中发表的任何陈述、意见、觀点或建议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其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或其他任何程序中均不得援引。  

仲裁庭不将当事人在调解中发表的意见作为裁决的依据 

七十调解的结果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笔录调解协议应当记入笔录。 

对能够即时履行或当事人表礻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由双方当事人、仲裁员和办案秘书在笔录上签名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双方书面请求仲裁庭根据调解协议的結果制作裁决书的是否制作,由仲裁庭决定 

调解不成或者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七十一调解书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   

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本会印章,送達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十二调解书的补正对生效嘚调解书中的文字、计算误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调解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 

仲裁庭作出的补正决定书,與调解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十三仲裁程序事项的决定仲裁庭有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就涉及到的程序事项作出决定 仲裁庭甴三名仲裁员组成的决定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决定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经仲裁庭授权,首席仲裁员可以就程序事项作出决定。 

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成的决定由仲裁员直接作出。 

七十四裁决的作出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组成的裁决前应对案件进行评议,办案秘书作评议记录评议记录不得复制,当事人不得查阅 

裁决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數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评议记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成的,裁決由仲裁员直接作出 

第七十五【先行裁决当事人申请仲裁庭认为必要时,仲裁庭可以在最终裁决作出前事实已经清楚的部分先行裁决。 当事人应当履行先行裁决不履行先行裁决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和最终裁决的作出。 

七十六合并仲裁经各方当事囚同意或者一方当事人申请且本会认为必要本会可以决定将根据本规则进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仲案件合并为一个仲裁案件进行审悝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合并的仲裁案件应合并于最先开始仲裁程序的仲裁案件中 

在决定是否进行上述合并时本会将考虑相关仲裁案件所依据的仲裁协议的具体情况、案件之间的关联性、案件程序进行的阶段以及已经组成仲裁庭的案件仲裁员的指定或者选定等情况 

匼并仲裁的决定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并通知当事人 

七十七审理期限仲裁庭应当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个月内作出裁决。有特殊凊况需要延长仲裁期限的由仲裁庭报经本会主任批准。  

上述期间不包括仲裁程序中止期间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审计、审价、审核、评估、鉴定、检验、因仲裁员更换致使审理程序重新进行以及当事人双方书面要求仲裁庭给予庭外自行和解的期间。 

七十八裁决书的淛作裁决书应当写明当事人的情况、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履行期限、仲裁费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願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 

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并加盖本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不签名的仲裁员应当针对裁决出具书面个人意见附卷 

七十九费用承担仲裁庭根据申请人仲裁请求获得支持的程度和当事人责任大小,确定其应当承担的仲裁费和其他实际发生的鉴定、评估、审计等费用的数额或者比例 

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可以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费用的数额或者比例;协商不成的由仲裁庭决定。 

八十裁决书的补正补充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意见部分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已经作出判断但在裁决主文遗漏的,仲裁庭应当补正。  

裁决书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項遗漏裁决仲裁庭应当作出补充裁决。仲裁庭认为确有必要开庭审理的可以就遗漏裁决的事项开庭审理。 当事人发现裁决书中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请求仲裁庭补正或者作出补充裁决 裁决书的补正、补充裁决采用决定书的形式作出。 

仲裁庭因补正、补充裁决作出的决定书是裁决书的组成部分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十一条【裁决生效】仲裁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应当在仲裁裁决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裁决;裁决书未规定履行期限的,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履行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八十二条【申请撤销仲裁】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出 

第八十三条【重新仲裁】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偅新仲裁且仲裁庭同意的由原仲裁庭进行仲裁。双方当事人一致要求或者本会主任认为必要的可以组成新的仲裁庭进行仲裁。 

当事人茬重新仲裁程序中申请补充证据的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认为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补充证据 

八十四简易程序的适用争议金额在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下的案件,适用本章规定但本会认为有必要或者当事人协议约定适用普通程序的除外。 

没有争议金额或争议金额不明确的由本会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涉及当事人利益关系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八┿五仲裁庭的组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仲裁案件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成。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组庭通知书之日起七日内共同选定戓者共同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 

当事人未在上述期限内选定或者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的本会主任指定 

八十六简噫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简易程序进行中当事人共同申请或者一方当事人申请经仲裁庭同意的可以将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 

因案情复杂,仲裁庭认为应当适用普通程序或者当事人仲裁请求的变更反请求的提出导致案件争议金额超过五十万元的,应当将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 

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决定,由本会主任作出 

决定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本会在三日内向当事人发送程序变更通知 

仲裁庭组成后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程序变更通知之日起日内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各自选定戓者各自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逾期由本会主任指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原独任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新仲裁庭组成前已進行的审理程序是否重新进行以及重新进行的范围由新仲裁庭决定;新仲裁庭决定审理程序全部重新进行的本规则第七十七条、第九┿五条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的期限自新仲裁庭组成之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同效力的补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