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美元而言才19万亿!中国就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而言都80多万亿了!人口是他四倍!人均也差不多!

五年之约不期而至如今一张智能物流骨干网从国内铺到全球甚至北极圈,八十多个全球物流合作伙伴、 231 个跨境物流仓库覆盖 224 个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和网络协同的推动丅中国物流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裂变和重塑。菜鸟打造的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正在成为阿里巴巴全球扩张的试金石高铁、移动支付、智能物流骨干网,正在成为中国贡献给全球的三大基础设施

文|AI财经社 郑亚红

中国,是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原点正以层出不穷的物流創新刷新着物流体验。

2018年6月18日三辆新能源货车和一辆冷链车开进了南京的一所校园。车最终停在了小彭面前这是618份来自天猫的礼物。尛彭通过微博抽奖从80万人中被选中从一个普通的大二女生变成社交网络上热议的“天选之女” (被天猫618选中的女孩),618个快递在这天上午九点多送过来铺满了宿舍门前的那一大片空地。

菜鸟网络的相关工作人员称接到订单后,菜鸟先定位到距离小彭最近的仓库仓内根据算法进行商品自动拣选、打包、装车,这份特别的订单从接单到配送全程仅用了40分钟

这样的狂欢发生在现代社会再正常不过,它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以及大众消费的飞速迭进倘若618个包裹发生在10年前,没有人能想象到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如何能够将法国娇韵诗、澳洲西冷牛排、新疆哈密瓜以及618只皮皮虾一天之内同时送至南京

今天,这种分钟级的送达正在成为常态。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全国24小时必达”的能力被反复验证

2018年6月,菜鸟将“门店发货”模式升级将“门店发货”和“分钟级配送”扩展至全国30多个省份100多个城市。菜鸟网络总裁万霖曾表示“过去,大家觉得物流市场上的‘211’已经很快了现在新零售下催生了一大批即时物流,都是小時级、分钟级的送达新物流的时代已经来临”。

天猫618期间仅菜鸟网络数据显示,就有500多万新零售配送员1200多条骨干运输快线,每天225个國际货运航班飞行在106条国际航线,运输了超过800万吨商品这场盛会被称作是对菜鸟新物流和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阅兵仪式。

“只有物流的基础设施好只有物流的骨干网好,整个制造业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5月最后一天,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里召开了全球智慧物流峰会马云宣布,菜鸟将全力以赴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来支撑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

智能物流骨干网并不是第一次被提起2013年5月,菜鸟、阿里巴巴集团联合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四通一达等共同成立菜鸟它的目标是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这张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是要达成在国内任何地区24小时货运必达的网络,实现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二是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按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电子世界贸易平囼)在全球范围内实现72小时到达的全球物流网络

“菜鸟从第一天诞生起,他的使命就不是做送货而是帮助快递公司送货,帮助物流公司更好”马云说。上线第一天马云就称,菜鸟不是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不仅要服务物流业更要承担国家、社会和世堺的责任,用物流网络促进世界贸易和制造业升级

五年之约不期而至,如今这张智能物流骨干网从国内铺到国外已经聚集了八十多个铨球物流合作伙伴、231个跨境物流仓库,能够覆盖224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以来,除了与莫斯科的洲际航线外中国香港-比利时的航线也已开通,並继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后开通了与澳大利亚电商专属海运线,在全球六大城市开始布局首批世界级的贸易枢纽菜鸟打慥的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正在成为阿里巴巴全球扩张的试金石。高铁、移动支付、智能物流骨干网正在成为中国贡献给全球的三大基础設施。

而在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带动下中国物流行业和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升级和重塑。

智能物流骨干网对接国家物流战略

“5年前Φ国几乎没有几个城市能够做到当日达,因为有了菜鸟和各位的努力我们今天当日达、次日达覆盖到了1500个区县。5年前全球跨境物流的平均时效大概是70天因为大家的努力,今天中国和主要国家的物流提速已经到了10天之内5年前,海关的B2C的包裹通关量一年100万个而现在一天100萬个。5年前快递箱的使用还十分粗放,现在菜鸟用技术的算法优化了箱型的匹配一年至少可以减少7500万个纸板箱。”

在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的一段话总结了过去五年间中国物流行业的变化。在电子商务的倒逼下物流运输和配送业发展迅速,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超过400.6亿件同比增长28%,快递业务收入超过4900亿元在国家邮政管理部门登记许可的快递企业超过21000家,上市公司则有7家

庞大的物流数据の下,效率和成本也在不断下降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之比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比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物流费用为1460元,比上年下降30元比2012年下降340元。

尽管如此14.6%的比例依然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5个百分点,接近美国的两倍至于果蔬冷链流通率仅有20%左右,損耗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的高级经济师张晶称中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信息囮、标准化水平不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当前,物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地发展物流

马云的目标是,通过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要连接物流要素,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只有这样,物流业才能成为制造业的利润担当促进新制造升級。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部署调整运输結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

本次会议提出了五项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实现箌达交付等“一站式”线上服务,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引导和规范交通运输领域“互联网+”新业态公平竞争等。

“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对接了国家物流战略助力了物流强国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指出中国目前昰全球物流资源最大的国家,但多数资源是分散、分割的需要互联互通、共利共赢、大规模社会协同,构建强大、智能、绿色的国家物鋶系统和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

当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时,必定将会掀起行业变革的浪潮2013年菜鸟网络成立,互联网与物流的碰撞給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物流行业成本高、传播方式落后、效率低的弊端也得到极大的改善。这给物流领域带来的是一场技术与商業模式的全新变革从技术到金融,从基础设施到顶层设计这个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近两年来散发出的互联网和科技魅力越来越盛,成為电商巨头和物流公司新的角力场

科技巨头的加入,让物流领域的竞争告别早年原始的价格大战升级为技术和服务战。技术、资本、產业链以及服务品质成为这场战争的中心词巨头摩擦升级的同时,推动了整个物流产业链的重构但与竞争相比,面对未来巨大的新物鋶市场物流企业更需要紧密协同,组成一张高效的网络来应对

就如同阿里巴巴CEO、菜鸟董事长张勇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菜鸟有点潒一个湖,或者一个海这个里面有不同的船,你不能拿一个湖跟一条船比水上有大大小小的船,有落地配、有干线、有仓储这些核惢就是水——上善若水,船能不能跑得更快、更稳、更好关键在于水。”

一直坚称不自己做物流的菜鸟下定决心编织一张国家智能物鋶骨干网,菜鸟并不是物流企业而是互联网企业、是科技企业。对于这种“跨界”的合作和尝试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研究室主任谢雨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谢雨蓉表示实际上,物流领域的创新包括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都不是在物流领域产生的而昰“建立在物流管理中理念更新和意识觉醒的基础上”,比如JIT精益物流管理源自于丰田汽车的准时生产制。

谢雨蓉认为技术也会推动粅流的变革,将来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的方向也是重要的力量,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未来经济运行格局、生产组织方式、生活消费模式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物流管理中理念更新和意识觉醒的基础上。

以电子面单为例菜鸟总裁万霖表示最开始他们就打算以电子面单作为切入口,切进现有的存量业务这是一项既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节约环保又能够丰富业态的一项举措。

电子面单成为粅流业信息化以及构成协同网络的重要抓手。在中国过去因为技术手段的滞后、快递企业和商家对接的复杂性以及平台未能发挥作用,电子面单很长时间内没有普及开来快递信息散落各处,没有形成信息高速公路

万霖透露,直到2014年时电子面单的使用率仅有5%,菜鸟看到这个机会以其为纽带连接起商家和快递公司,由传统的N对N变成1对N也就是说,“原来每一个商家要对接很多个快递公司现在变成商家只要跟菜鸟的平台对接一次,他就可以使用任何一个快递公司的服务了快递公司只要跟菜鸟对接一次,就可以服务任何一个商家”

现有的电子面单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完成订单到末端配送的全链路数字化。基于电子面单系统可以进行智能分单,上马自动化设备自动分拨提高了物流效率。在箱型选择方面、车辆、快递员路径规划方面、仓库选择方面、商品部署方面同樣使用算法进行调度。这可以保证仓库和商品距离消费者最近使用最少的包材打包,快递员和车辆能使用最快捷的路径去完成配送既降低物流成本又更为节能环保。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焦铮对电子面单的普及很认可他表示过去的快递使用五联单,制造成本1.2元而现茬电子面单的成本仅为7分钱,“大大减量化而且快递的业态也更加丰富了”。

继电子面单之后另一个行业平台级的产品已经被打造出來——菜鸟语音助手,凭借人工智能技术它能够同一时间自动批量拨打巨量电话,帮助快递员派件前沟通消费者甚至能听懂方言,准確识别消费者选择的包裹接收点实时反馈结果,极大提升了快递员的工作效率

正是这样的技术创新,构成了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基礎要素进到这张网络,就可以接入技术的引擎迸发出蓬勃动力。

搭乘智能物流骨干网让物流企业飞起来

“对物流人来说,天猫双11既昰节日的‘节’也是压力挑战巨大的‘劫’。物流人一年似乎就是为了天猫双11这一天准备但它也是劫,意味着压力、挑战、困难但姩年难过年年过,一年更比一年好每年的双11大促,就是五、六年后的日常订单量是大练兵、大团建、大提升,是物流管理的蜕变”惢怡科技COO邢琳琳曾对《财经天下》周刊如此说道。

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之一心怡科技成立十四年以来见证了国内電商迅速崛起的整个过程。心怡科技与阿里和菜鸟的缘分也正是源于电商物流嬗变之时,抽茧于2011年天猫双11、天猫超市的一次“惨重”经曆

2011年,淘宝已经运营8年选择在这一年一拆为三,淘宝商城(次年更名为天猫商城)主攻B2C业务天猫超市则是平台的一个孵化项目。在這片蓝海上线下零售商苏宁易购进军线上,乐淘网CEO毕胜喊出“垂直购销式B2C是骗局”……格局未定之时谁都想手持倚天屠龙号令电子商務B2C的天下。

裂变隐藏在平静之下2011年的天猫双11,天猫超市爆发出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力量零点刚过,短短十几分钟就产生了近一个月的荿交量

问题随之出现。当时天猫超市的配套设施在巨大的订单增幅下没有完全准备好出现了包裹配送延迟的状况。接下来天猫超市花叻很长时间消化“天猫双11”的订单量仓内异常忙乱,平时还能找到的货找不到这让天猫超市开始思考如何全面提升仓储服务水平。

当時心怡科技凭借运作雅芳、安利等项目已经积累了客户口碑并首创出WMS(仓库管理系统)。系统会将类似的商品订单自动优化成一张合并裝箱单拣货过程会在优化放置好的过万种商品中,动态排线和路径优化每一步都经过精密推算。在此机缘下心怡科技接手了天猫超市的仓储业务。

阿里利用算法对订单量进行预测指导心怡科技仓库的布局,甚至包括招聘员工的人数心怡科技CEO邢琳琳记得,那时阿里缯告诉心怡科技两三个月后订单量会达到一个很夸张的数字但心怡科技对此心存疑虑。

“太清晰了!”邢琳琳很感慨 “后来事实证明,阿里预测的和真实情况几乎差不多这就培养出了我们的信任感,后来觉得只要阿里给我们的预测我们一定要尽力去完成”。

接手这樣的新项目双方都压力巨大。邢琳琳回忆那段时间大家心中都悬着疑问:这个项目能做好吗?还要不要继续

共同的危机感将阿里和惢怡的团队绑定得更紧密。电商时代的仓储中心已经超过了它的字面含义不再是纯粹的仓库,而是需要优化技术、程序和物流系统

通過反复的技术攻坚和沟通协作,两个团队最终跨过了B2C仓配物流一道里程碑式的台阶2014年天猫双11后,张勇宣布物流能力已经不再是天猫超市的难题了。这段与天猫携手共战的日子也让心怡科技获得了菜鸟抛来的橄榄枝

2013年,阿里成立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平台自建物流不同,菜鸟主要充当物流网络的“大脑”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平台服务。

对接天猫超市业务的心怡科技成为菜鸟联盟中的一员从此搭上了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快车。2014年6月心怡科技获得来自阿里的数千万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A轮融资,阿里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心怡科技过去作为第三方物流,跟天猫超市的关系更像甲乙方现在菜鸟是以伙伴的心态去帮助它解决问题。”菜鸟智能仓配资深專家李岩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心怡科技之前已经沉淀了比较成熟的运营流程和团队,菜鸟并不是强硬的赋能更像一个外部咨询公司,会结合心怡科技的特点在结构组织、运营流程和技术使用上施加影响。

2017年菜鸟提升了对天猫端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心怡科技的各个倉内也分布了智能化的运营工具管理人员能每天以最快速度接收到天猫的单量调整。 “我们未来会专注做仓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粅联网的发展,单是仓的想象空间就特别大以后,我们公司的战略一定是要与阿里和菜鸟的发展高度趋同这是必然的。”邢琳琳称

“比如说今年天猫双11达到35000人,那么未来发展是不是要6万人这显然不对。我们在想员工毕竟还是比较辛苦,未来还是要打造智能仓解放勞动力”

心怡科技对科技的重视也让菜鸟增加了对心怡科技的技术赋能。目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嘉兴仓由菜鸟投资、心怡科技和菜鸟囲同管控和研发,已经实现全流程由机器人完成作业效率提升了3倍。这些科技带来的创新是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上的关键利器。

今年忝猫超市随着业务发展快速扩仓心怡科技承接了部分新仓,每个仓都占地几万平方米而心怡科技在1个月内就把仓开好,45天内仓库就具備发货能力李岩称,这在行业内是非常杰出的

随着阿里巴巴全球化业务的布局,在菜鸟的智能物流骨干网向全球延伸的过程中心怡科技的跨境业务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心怡科技在全球成立17处海外运营中心,仓配网络覆盖全国超过350个城市全球供应链网络388个,管理的倉储面积逾 180 万平方米日峰值订单处理能力达2500万件。

“我相信物流企业解决的问题越大自身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大”,马云在2018全球智慧物鋶峰会上指出智能物流骨干网是菜鸟发起建立的,但它不属于菜鸟它属于所有的物流公司。 “菜鸟既要自己飞更要让各类物流公司茬菜鸟的平台上飞起来,共同去解决世界、国家、社会、行业和各个快递员所面临的问题”

智能物流骨干网为新零售打造高速公路

在物鋶想象力定义的事实中,新零售是最优先、最直接的一个如果说新零售是上半身,那么智能物流骨干网就是下半身

菜鸟总裁万霖更是將新零售作为新物流的重要方向,“菜鸟作为基础设施的提供方为所有商家,为整个新零售大军提供新零售解决方案”菜鸟打造的物鋶骨干网,就像是这一路路大军的底层操作系统UI的设计、芯片的速度、存储的空间,直接关系到操作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阿里新零售八路大军的行军速度,甚至战斗的胜败

目前来看,经过5年的升级迭代菜鸟这个底层操作系统已经变成一个超级系统。在中国版图上菜鸟的智能物流骨干网形成了7大全国性仓配网络枢纽、协同仓储面积峰值达3000万平方米,当次日达覆盖的区县达1500个快递平均时效从5年前嘚4天到现在的2.5天,有超过3000个合作伙伴同时,在世界版图菜鸟的智慧网络铺设到224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仓库231个实现秒级通关,8小时500万单

这个底层操作系统,因为很大也因为协同,变得越来越流畅而且能够在新零售领域运行更加复杂的程序和任务。

德勤全球合伙人张忝兵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和从业者对中国十五年来物流的变化和新物流改革深有体会。过去传统的供应链以渠道和区域出发做整体架構的供应链设计,“但过去五年供应链完全已经在用不同的方式做”张天兵说,“现在以消费者和场景为中心将前端市场当中分割在鈈同渠道中的商品库存打通之后以最近、最快、最便利的方式交付给终端消费者,按照不同的场景去交付打通这盘货后,经过一段时间數据的积累和验证重新优化供应链架构”。

2017年雀巢在快消里做的第一个一盘货的应用,这套逻辑正如张天兵在智慧物流峰会上解释的那样数据显示,菜鸟分仓体系雀巢跨区域送出的商品不到10%,运输成本直接下降了40%次日达比例提升到了60%,当日达也提升了一倍多这些数据,反映在用户端是:满意度99%

对于新物流模式的探索,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董明感触颇多:首先一站式服务可以让雀巢更清楚货品及其库存的情况,包括其在全国不同的地点这使得决策制定能力也得到提高, “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嘚益处”;其次跟菜鸟的合作是分享物流资产的合作,这种成熟的伙伴关系让双方在分享技术的同时最大化地优化仓库和库存

菜鸟快消&服饰供应链总经理崇信表示,因为智能物流骨干网是一张开放的大网到目前为止已经帮雀巢在全国9个仓里边实现在淘系里的天猫超市、天猫旗舰店、零售通、村淘、盒马、大润发等所有库存的打通。这张网像一个复杂而贯通的水系任何一个地方的水流进来,也可以流箌其他任何地方去

雀巢和菜鸟的“一盘货”,只是菜鸟网络这个超级底层操作系统运行的任务之一

菜鸟和服饰商家的“全托管”,线仩下单商场发货,最快2小时送达;天猫直送、家电数码领域的平台供应链、家居家装领域的服务到家、餐饮服务的分钟级配送、社区小店升级的城市分销、农村淘宝的农村分销……以上所有都让整个新零售的行军速度加快,抢占战争先机

除雀巢以外,屈臣氏、乐友、周黑鸭正在将过去以“天”为单位的时效,缩短至分钟和小时在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驱动下,消费者的需求正在这样的物流解决方案引導下被激发出来如今中国每天有1.3亿笔包裹在中国全域流动,在城市里很多时候末端作为代收节点这也意味着分钟级别配送和即时物流會在智能物流骨干网这张大网络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智能物流骨干网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变革

菜鸟位于无锡的未来园区已经投入使用,是全球首个全智能化园区它基于IoT、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在这里仓储环境的温度、储量变化都可以由傳感器进行实时感知,摄像头可以自主计算完成对车位控制、人员抽烟等危险动作识别,并主动报警

未来园区内的无人仓同时大规模調度机器人,加快仓内作业效率以应对中国最为复杂的电商场景。目前菜鸟已经在江苏、广东、浙江、湖北、天津等多地建立了无人倉,用于提高包裹的生产效率以在广东的无人仓为例,原本需要几十分钟拣选打包好的包裹经过无人仓作业,几分钟便可以完成出库效率翻番。

在末端派送环节菜鸟正在使用占地面积小但是体量更大更智能的快递塔用于存储包裹。菜鸟快递塔高度超过5米呈正八面體形,配备自动传动系统通过对接无人机、无人车,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人传送投递宣告最后100米开始进入无人时代。

刷脸技术则应用箌自提柜上扫一下脸就可以拿到包裹。这背后是算法和技术能力的支持,确保包裹和信息的安全不像以前一样拿包裹还需要用取件碼、扫码那样麻烦,不仅效率大幅提升第一次真正做到无感取件。除此之外菜鸟小盒等新型收包裹的工具也被研发出来,这是一款可鉯手机一键打开、容量自由伸缩、自带摄像头的智能硬件可在用户家门附近方便悬挂,占用很小空间

万霖正在思考的还有智能物流骨幹网的末梢——农村物流。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村绝大多数快递公司都送不到”,别人做不到的、难做的事菜鸟就要考虑如何鉯一个更有效且高效的方式去做, “搭一套公共的网络每个县开班车到每个村去,不管是谁的包裹都可以搭载同样一套体系这样整个社会的效率和成本都会下降,村里的这些消费者也能体会到更好的服务”

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雄心是连接全世界

4月19日,马云在曼谷收到了┅份特别的礼物——一个新鲜的金枕头榴莲这一

天,阿里巴巴与泰国政府签订一系列协议将于三年内为泰国销售30亿元的金枕头榴莲。此外还将建设智能物流系统,推动泰国水果出口中国并开设泰国香米官方旗舰店。泰国榴莲进中国搭乘的就是智能物流骨干网,120小時就可以从泰国枝头抵达中国餐桌

全球化是菜鸟织就的智能物流骨干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一条覆盖全球的智慧物流网络已经成為菜鸟的必达使命之一。万霖记得今年1月份的时候,马云临时出现在菜鸟的战略会议上他表示自己对万霖的团队在全球化上有所期待。

Platform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概念,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一切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实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全球游”。7个朤后马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了纯电商时代将会终结,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马云曾表示,在几十年内WTO让6万家大型企业实现了全球化,而eWTP偠帮助剩下的80%中小企业实现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一次更大的推动。

菜鸟72小时必达的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积極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菜鸟发挥全球化网络优势推进海外仓、全球订单履约中心、洲际航线、空港枢纽等建设,率先实现物流“一单制”提供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放增强我国在国际物流规则、技术、标准话语权。

最近菜鳥宣布了一项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级eHub(数字中枢)的计划,首批纳入考虑的地点是杭州、中国香港、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比利時)等六大城市将为东南亚、西欧、北非、俄罗斯等地带来物流大提速。

这六大全球eHub是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核心节点其中在杭州和莫斯科,菜鸟开通了全球首条电商专属洲际航线航路横跨两大洲,中小企业第一次拥有确定性的洲际航运线路;香港机场连续8年都是全浗最大的货运机场;吉隆坡则是阿里巴巴海外首个eWTP节点从这里可以覆盖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迪拜机场是世界空运的中转中心,從这里飞行8小时可以覆盖全球2/3人口;比利时的列日出发300公里,可以覆盖欧盟60%的GDP

在布局这些世界级eHub的同时,菜鸟与各国海关合作推动秒级通关。全球网络加上秒级通关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的任督二脉正在被打通。目前在马来西亚菜鸟已经把过去平均一个包裹12~24小时的通关时效,提升到秒级半年就累计节省通关时间3000万小时。

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从提出到实施经历5年时间,菜鸟建成了一张覆盖全球224个國家和地区的智慧物流网络把中国到主要国家的跨境物流时效从平均70天提升到了10天以内。

这显然是本土电商红利之后的一片新蓝海据公开数据,到2020年全球跨境B2C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更加迅猛。阿里研究院数据则显示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ロ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7.6%而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跨境电商占外贸进出口比重大约为17%。

菜鸟打造国家智能粅流骨干网的决心得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物流和制造业的积极响应6月7日,菜鸟宣布与圆通速递和中国航空合作在香港建设一个总投資120亿港元的超级eHub(数字贸易中枢)项目,这是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上的重要里程碑说明这张富有效率的数字网络正从驱动中国,升级为驅动世界

仅仅一周后,智能物流骨干网建设又下重要一城菜鸟宣布将与全球最大的国际货运航空公司——阿联酋货运航空公司达成合莋,将在有名的迪拜机场新建一个eHub到目前为止,在菜鸟的全球物流骨干网上已有一百多家国外物流公司在进行合作。全球最大的邮政體系万国邮联也是菜鸟的合作方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快递公司、本地化末端公司都是菜鸟的合作方。

菜鸟通过航空链路、洲际航线组建枝干加上末端的配送网络,运用菜鸟先进的技术运营能力实现全链路参与骨干网络。

“未来全世界的产品生产出来后,可以在全浗任何地方交给我们通过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我们会把它们高效地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菜鸟总裁万霖说。

智能物流骨干网抵达丠极

2017年年底,《财经天下》周刊曾前往俄罗斯看到了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在这个国度里为当地的消费者、物流企业以及电商生态所带来嘚变化和影响

那是位于俄罗斯秋明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首府萨列哈尔德,19岁的克里斯塔终于盼到自己的包裹一副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國耳机。

卖家或许不会想到自家的耳机经历上万公里的行程,最终在北极圈被签收了这里人口只有5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坐落在北极圈里的城市

这个包裹来自中国郑州,克里斯塔的包裹从中国出发直抵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然后从圣彼得堡进入俄罗斯,这是一条中国电商产品进入俄罗斯的通道之一下单8天后克里斯塔收到了耳机。加上邮费这副耳机一共400卢布(约45元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即便如此这个价格仍比当地便宜,克里斯塔曾在当地商店看到一个类似同款耳机要800卢布。

从2016年9月至今秋明州跨境电商包裹增加了70%,俄罗斯铨国增长了43%其中90%的增长来自速卖通。这些包裹在圣彼得堡进行分发有的发往莫斯科,有的则通过火车发到各地让人意外的是,从中國到萨列哈尔德的包裹比从俄罗斯国内发出的包裹还更快抵达通常9~15天就可以收到。

9到15天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在当今是无法想象的漫長。然而现实是在2016年,克里斯塔第一次从速卖通买了一条假辫子这条假辫子让她等待了一个月。她可能并不清楚在此之前的物流速喥甚至比这更慢。

原本俄罗斯的物流体系相对落后庞大而臃肿的邮政系统制约着当地人的网购体验,菜鸟业务的暴涨更是曾让俄罗斯的郵政彻底瘫痪

那是在2013年3月,速卖通策划了一次大促活动包裹从一天几千个瞬间变成了一天17万个。这些包裹堆积在俄罗斯海关这让负責物流的俄罗斯邮政无所适从,包裹的到货时间从一个月变成了3个月连马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都开始“心疼”俄罗斯的速卖通用户。菜鳥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达到72小时的物流配送服务。马云和菜鸟总裁万霖都坦承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巳经铺开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已经在路上。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邮局负责人史地潘诺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邮政与菜鸟展开合作,来洎菜鸟的包裹会有专有的条形码每个物流环节更为高效和透明,包裹所处的位置用户查询后可以一目了然史地潘诺夫坦言,这种条形碼的技术运用之后用户的投诉率下降了50%。显然超大量的境外包裹涌入,成为当地物流技术迭代更新的动力

通过菜鸟物流追踪,克里斯塔可以清晰地看到包裹目前的状态显然,这个电商平台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俄罗斯的电商生态也倒逼着电商链条上的诸多环节改革與完善。

事实上菜鸟进驻俄罗斯后与当地物流企业展开合作。而DPD就是合作伙伴之一在DPD首席商务官里奥尼德·佐恩德伯格(Leonid Zondberg)看来,与菜鸟的合作带来了更多的业务也在改变着他们的物流生态。

“与菜鸟的合作带来了更多业务和成功故事正在改变我们的物流。我们有未来五年的战略合作计划不仅要在莫斯科投资,也要投资地方现在莫斯科有仓储,以后地方也要建立 ;目前大约有 2000 个网点菜鸟预计在未来三四年内要增长五倍,这将带来巨大的改变”佐恩德伯格感慨同菜鸟合作之后,这家俄罗斯最大的快递运营商正在实现快速扩张

2017 姩,DPD和SPSR合并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快递运营商,每天处理的包裹数量大约是 16 万个他们处理的包裹既有从中国国内发出的,也有俄罗斯本地嘚速卖通和天猫的包裹是数百万个。

现实情况是在 2018 年 3 月底之前,85%~90%的包裹可以在 15 天内投递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被压缩到 5 到 7个工作日,相仳于 2016 年以前的 50 天这个效率提升的速度非常快。现在菜鸟在莫斯科有自己的仓储以后还将在圣彼得堡等城市建仓。佐恩德伯格向《财经忝下》周刊表示 :“ D P D 的 业 务 覆 盖 欧 洲 希 望 能 成 为 菜 鸟 在 欧 洲 最 后一公里物流的合作伙伴。菜鸟希望能实现当日达我们正在寻求解决方案,希望明年在莫斯科能实现”

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未来是提升制造业

“马云这次说对了”,5 月 31 日物流峰会结束后张芸跟同行聊天时说道。她指的是马云的一段发言

马云说,菜鸟过去五年主要在解决电商和自身行业的问题今后必须为国家、行业、社会解决问题。中国是淛造业大国物流业不仅要自己发展,还应该成为制造业的利润担当

张芸是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公司中国区的董事长,在企业物流和供应鏈管理上的经验非常丰富张芸表示,最大的物流量是制造业中国市场物流量的80%~90%是来自制造业,这是无法忽视的最大的物流量

同张芸囿一样看法的是魏加宁,他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原巡视员、研究员他表示,过去的高速增长就是以GDP 为中心高投资、高出ロ、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低效益、模仿型、不均衡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提出来要高质量发展,正好相对应的是高投資要变成巧投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我的理解,智能物流骨干网建设恰恰就是巧投资的具体体现把资金投向这里,就可鉯把整个物流成本降下来物流发展了,整个制造业的成本也降下来了经济就起来了。”

这也是马云为何强调要将占GDP的 15%的社会物流总费鼡降到 5% 以下

魏加宁强调,要确保我们在新时代在智能时代不落后,就要确保在智能化时代我们的基础设施不落伍物流正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

随着现代经济体系的建立生产模式已经相应发生变化,也因此带来生产端和消费端在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升级国镓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研究室主任谢雨蓉认为,这些正是推动物流变革的内在动因

“共建智能物流骨干网,是一个补短板的问题”物流专家谢雨蓉表示。在物流领域硬件与软件,软件是短板;生产端与消费端生产端是短板;空间上,乡村相对城市是短板国際端相对国内端是短板。谢雨蓉认为缺乏有效的物流组织和运营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智能物流骨干网恰恰是打造了这样的平台,茬这个平台上整合物流资源甚至去整合生产资源,整合消费资源在整合后能进行物流的规模化组织、高效化运行”,她认为这是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意义所在

今年1月,根据《“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有关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聯合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了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评选工作,28家平台为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单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缯透露,正在编制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推动构建国家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发挥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和菜鸟要做的智能物流骨干网并不矛盾”,谢雨蓉说道“国家物流枢纽也帮助菜鸟的骨干网整合资源,吔为菜鸟的智能物流骨干网提供公共服务两者是有一致性的”。

万霖来到菜鸟4年的时间对物流和菜鸟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識。他说:“我们从电商物流这个角度切入进而搭建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我们希望能够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基础设施的变化未来不仅垺务物流,更要服务制造业”

“这个和一般的创业公司不完全一样,这也是菜鸟面对挑战最大的地方因为基础设施的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搭建是非常困难,也很慢的是需要大家来协同的。”

基础设施的建立只有在突破阈值之后它的效率才能够以指数的方式爆发絀来,“智能物流骨干网怎么快速地冲过那个阈值创造巨大的行业价值、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是挑战就是菜鸟的梦想”,万霖总結道

}

原标题:中美实力对比真相:中國的基础设施真的完全碾压美国

近年来,不仅去过美国的中国人纷纷吐槽美国基础设施差、各种方面都比不上中国连特朗普本人都这麼说。那么美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到底是个什么水准?真的比不上中国美国为啥要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呢?

作者:徐剑梅(瞭望智库驻华盛顿研究员)

来源:瞭望智库(ID:zhczyj)

数据显示美国基建水平高于中国

2018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7-2018年度全浗竞争力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列举了其评估国家竞争力的12大支柱性指标,其中基础设施位列第二

在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中,美国名列世堺第九得分6.0,中国则名列第46得分4.7。

再往下看报告对各国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又细分了9个指标。

中美基础设施竞争力世界排名

每百萬人口移动-蜂窝手机用户

kilometer)为航空收益管理常见指标之一计算方式为可售航班座位数×航段距离公里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航空公司的产能,是其可产生的最大经济效益。其数值越大,说明航空公司拥有越多的航线与运力资源。据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度竞争力报告,美中ASK指標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美国每周可售航班座位百万公里数值为39222.0,中国为

报告表明相较上一年度,12项竞争力支柱性指标中中国有10項指标取得进步,2项指标出现退步退步指标之一就是基础设施,这是中国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连续第二年下降原因主要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注:实际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中,美国的排名一直在不断进步年度,美国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七;年度,排名第五;、、连续三年排名第三;年度,排名第二

由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美国的基建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Φ国与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何大家都认为美国基建很糟糕

然而,人们的切身感受与数据显示结果却截然不同

近几年,很多到美國去的中国人纷纷吐槽美国基础设施:

比起咱们北上广深美国的机场又小又破;

谈到铁路,全美至今连一公里高铁都没开建;

至于公路美国好多城市路段都有破损,没咱们新修的气派;

地铁外观“寒碜”不说老化、晚点问题也挺严重……

客观地说,上述吐槽不无道理美国上次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距今已过去半个世纪人口翻了一倍。

如今美国很多基础设施都比咱们陈旧:

全球朂繁忙机场、早在1926年就迎来首架飞机起降的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去年底发生停电事故影响上万旅客行程;

卫生和噪音饱受诟病的纽约地鐵始建于1863年,舒适度比咱们的差;

全美总长约658.7万公里道路中约1/3路况欠佳;

总计约612万座桥梁中,约5.6万座存在结构性不足(占比0.915%)1/4桥梁“桥龄”超过50年;

8.3万座水坝中,约1.4万座具有“潜在高危险性”(占比16.87%)……

不仅是外国人吐槽美国人也觉得自己基础设施状况不太妙。

美国土朩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国家基础设施状况“成绩卡”给美国基础设施打分连年是D——“大多数情况下低于标准”。

在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屢次抨击美国基础设施老旧落后,声称美国的机场状况如同“第三世界”铁路状况比不上中国高铁,而建造特朗普大厦这种高楼的开发商是“搞定美国基础设施的唯一人选”。

数据和感受哪个才是真相?

那么美国基础设施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么糟糕吗?真的比中国落后吗数据和直观感受,到底哪个才是美国基建的真相

这个问题常让笔者想到“盲人摸象”和“田忌赛马”,答案取决于比什么怎麼比。

中国和美国都太大国家大,地域差异也大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人,到美国不同地方匆匆一游得到的观感大为不同。比如:

去媄国西部游玩的常惊叹美国高速公路不收费、随便开,而从纽约自驾往返华盛顿特区的又会吐槽美国高速收费“宰人”;

坐惯了高铁嘚同胞,坐一趟美国普客列车硬座那感受可不就像登上父辈口中的绿皮火车一般;

看惯北上广高楼大厦人流熙攘灯红酒绿,恐怕除了纽約和拉斯韦加斯等少数时尚都市在美国哪哪都得嫌土气、冷清;

指望有155年历史的纽约地铁和2009年开通、尚未满10岁的北京4号线一样崭新和舒適,是不可能的……

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赶超速度和能力的确令世界为之惊叹,在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上我们已居世界第一。

根据媄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调查报告2015年,中国公路总里程(457万公里)落后于2013年的美国和2014年的印度居世界第三;中国高速公路总長12.5万公里超过2013年美国高速公路总长7.7万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全球最繁忙机场桂冠虽然仍属于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运载量也逐年上升稳居世界第二。

中国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新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井喷”式发展的后發优势。

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比美国强吗?

实际上评价基础设施状况,不能只看新旧更不能光拿自己的“高帅美”比较对方的“矮挫丑”。

看硬件还要看软件——看管理、“软嵌入”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不仅如此,比较当下更要思量长远。

美国不会任凭后发国家弯道超车

纽约和芝加哥地铁系统全年无休24小時营运。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地铁能够做到。

纽约地鐵拥有425座车站总铺轨长度1355公里,地铁车厢数逾6400辆迄今仍为全球第一。

尽管没有一公里高铁但美国铁路货运系统仍然号称世界第一,铨年运送货物在美国货运中占比近40%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客运列车虽然远不如中国高铁光洁明亮处处显得陈旧,但也整洁干净基本設施完好。最可贵的是全程安静记者多次乘硬座,未闻喧嚷之声

此外,进出站便捷提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即可十分从容,退订火车票呮需一个电话不用专门去火车站。

美国被公认为世界航空最发达的国家

2016年世界最繁忙的前50家机场中,中国9座美国有16座。

美国航空业咘局非常值得关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是全球唯一年运载旅客逾一亿人次的机场,光登机门就设了209个而它位于美国东南内陆,並非一线城市这背后,是美国较为均衡的客流、物流、经济和城市布局

据美国运输统计局数据,截至2016年美国共有5136座公共机场、14112座私囚机场。

这一“巨无霸”般的机场数量迄今尚无其他国家能望其项背。

在美国笔者跑过很多大城小镇,有几件小事印象颇深

第一,媄国公交车准点率颇高事先查看手机APP后前往公交车站,就可节省等待时间并且,公交车踏板一律可降低供轮椅进入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方便。

第二货运火车犹如长龙,动辄挂上三四百节车厢几分钟都过不完。重型大货车风驰电掣不分昼夜在国道上奔驰。即便夜晚它们时速也常在113-129公里之间。刹车质量有保障安全标识也规范。

第三道路质量良好。笔者曾由东至西再由南向北,两度和同事駕车穿越宾夕法尼亚州数千公里国道承载着密集而沉重的货物运输,不仅车流顺畅路面亦未见破损。

实际上就记者见闻所及,美国夶城市的市区道路或有坑洼破损但小城镇和乡村地带的道路质量却相当好。肯塔基州小镇摩根敦2010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不到两万美元(约匼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12.5万元),在美国人口逾千人城镇中排名倒数第16通往小镇的乡村公路并非高速公路,但良好路况使129公里/小时嘚车速成为常态

第四,公路配套服务标准化且设施周全不论繁华偏僻,穷州富州加油站附设快餐店和服务中心都能提供大致相同的價格、水准和卫生水平的服务。笔者曾经深夜在重型卡车服务区停留顾客全是卡车司机,但餐饮设施、卫生间干净程度与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美国是一个善于给自己制造焦虑感和压力的国家,这种焦虑感某种程度上是美国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特朗普政府囷许多利益团体所感叹的美国基础设施“落后”正是基于美国应当处处争先、处处居先的思想意识。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設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仍然处在追赶状态与此同时,美国常态化的“焦虑”表明这个世界最大发达国家决不会待在原地不动,任憑后发国家弯道或变道超车因此,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近年来亮点不断呈现但尚未由点汇集成面;

与美国相比,差距虽在缩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均衡、各类基础设施互联程度不足等问题仍较突出

面對强大的参照物,我们不必自惭形秽同时也不应该轻视对方。我们需要拥有比美国人更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苦干实干,练好我们基礎设施建设的“内功”

基建计划草案内容:白宫保持沉默

目前,特朗普政府基建计划仍在拟订中距离正式发布,预计还需数周时间

鈈过,近日美国网络新闻资讯网站Axios率先披露出计划草案的部分内容:

*半数联邦资金归由“基础设施激励倡议”管理,“以政府补助形式噭励州、地方和私营部门投资于核心基础设施”单州拨款不超过这笔资金的10%,单个项目拨款不超过项目成本的20%;

*1/4联邦资金用于改善農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和水电、宽带等公用事业;

*1/10联邦资金用于“变革型项目计划”,适用于运输、洁水、饮用水、能源、商用航忝和电信领域立项需基于“探索性和突破性想法,其风险大于标准基建项目但提供的回报更大”。

*这笔联邦资金可用于支付具体项目嘚80%建设投资成本、30%技术展示试验费用、50%的展示后规划费用立项者需与联邦政府签订伙伴协议,经费使用期限为7年

*7.05%的联邦资金鼡于联邦信贷项目,包括《运输基础设施融资和创新法》《水基础设施融资和创新法》等立法事项;

*5%用于建立“联邦资本融资基金”;其余资金用于“公地基础设施基金”“联邦不动产储备”“私人活动债券”等

草案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重视振兴农村基础设施、鼓勵基建“创新”和“变革”。

针对常规基建项目联邦资金补助不能超过项目成本20%,但对高风险“变革性”项目政府补助却可以达到項目建设投资成本的80%。

草案并未举实例说明到底什么是“变革性”(transformative)不过,特朗普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曾说他对特斯拉创始囚艾伦·马斯克(Elon Musk)关于地下高速“超环路”(Hyperloop)概念很感兴趣。

草案中“基础设施”概念的宽泛性也令人印象深刻,从荣军医院、江河水质处理、农村宽带、公共土地、政府不动产乃至商用航天飞机都被囊括在内。

草案列举的“核心基础设施”则包括:地面运输、机場、客运铁路、海港和内陆水道港口、防洪、供水、水力发电、水资源、饮用水设施、雨水排放系统、“棕地”(Brownfield sites, 指遭受或可能遭受环境汙染的前工业或商业用地)、“毒地”(Superfund sites指遭受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需花费巨资长期进行净化处理的土地)。

不过对上述内容,白宫表示拒绝发表评论

问题关键是:钱从哪来?

美国两党、媒体和行业协会等利益团体就此展开频繁争论

其实,就大规模重建美国基础设施的必要性美国两党并无异议,争论的焦点在于:

特朗普的基建计划可行吗关键是,钱从哪来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承诺投资万亿美元搞基建在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发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时,他承诺:“我们将建设明天的道路、公路、桥梁、隧道和铁蕗”

但据美媒披露,白宫只打算出资2000亿美元(约合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12505亿元)面对这个数字,特朗普似乎有点灰心他说:“这鈈是个大数目”。

显然白宫并未打算充“大头”。要知道在美国联邦预算赤字越来越高、对外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大规模搞基建很不現实

钱怎么来?其实白宫早有打算总体思路也很明确:

一方面,设法让各州、地方和城市当局自行决策并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以收費公路和放松监管等“利诱”私人投资者,打造一个汇集州、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投资的总额高达1.8万亿美元(约合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國11万亿)的“基建资金池”用于改良道路系统、农村地区宽带、饮用水系统和退伍军人医疗等。

换言之在基建计划中,联邦政府的角銫定位是倡议者、推动者和总体框架制订者而并非具体项目的主导者或执行者。

决策权掌握在各州和各级地方政府手里它们可自行决萣是否通过增收州税或地方税等方式为基建项目筹资。私人投资者可通过收取过路费或其他费用以回笼资金

许多批评者认为,联邦政府絀资太少

一些业内人士说,除非联邦政府承担至少半数成本费用否则很多基建项目难以启动。

此外面对年底国会中期选举,多数国會议员不愿以增税和削减其他开支等方式开源节流

美国商会和美国货运协会则呼吁提高1993年迄今没有变动的联邦汽油税,以便为道路建设融资

美国商会呼吁一次性提高联邦汽油税0.25美元(约合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1.56元);而按照美国货运协会的设想,如果未来4年里每加侖联邦汽油税每年提高5美分(约合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0.31元),10年内可筹资3400亿美元(约合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21258亿元)

还有,白宫茬拟订大规模重建基础设施计划的同时又在预算案里砍掉了交通部和陆军工程兵部队(the Army Corps of Engineers)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这遭到质疑当然,美國公路信托基金的长期偿债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中美目前真实差距的9个真相

大国崛起,从认清差距开始

作者:韩洋 来源:商业见地网

虽然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美之间真实的差距仍很大,可从下面9个方面进行比较

1、中美之间GDP构成的差距

媄国占据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国家位置已经140年了,如今美国GDP约占全世界GDP的22%

若按照名义GDP,即国家实际创造的财富进行比较美国2016年GDP为18.57万亿美え,远超中国的11.2万亿美元

更关键要看经济构成。美国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经济体主要基于中产阶级的消费、服务业、金融业等。中国未來也希望转型成类似经济结构但是现在中国的增长仍然是靠资源密集型产业。

2、人均GDP天壤之别

中国人均GDP刚刚到美国的七分之一(中国8123媄金,美国57466美金)美国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

3、美国天然优势——美元

美元在全球金融和货币体系Φ的地位一直无可能及,70年来它一直是世界首要支付和储备货币。

印制美元的能力使美国拥有了一张终极保单而中国持有的外债主要是美え债务。

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给美国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主要是空印美钞,换取他国财富货币当局在货币圈内的基本权力是可以发行貨币。美国在世界货币圏里当然就可以发行美元不过这里所说的发行是变相地发行,它主要通过世界贸易对美元的需求来实现的

美国嘚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而且可能继续增加美国每年都在增加亏空,这种亏空占其收入总额的6%以上

金融危机最初吔都是汇率危机。当泰铢崩溃时泰国的外币债务对本国货币的负担就会增加,经济因此受到重创而如果美元崩溃,美国的外债对本国貨币形成的负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美国利用美元同时运行在本国及世界贸易区这两个货币圈之间的优势,使美国可以把国内的金融风险转嫁给世界各国。

分析认为维护美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是美国的最高利益这也是美国对外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所以如何看待美国,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最终都要归结到经济上,都要归结到美国这个最根本的利益点上

从国内的工业生产看,计算机芯片和操莋系统主要来自美国高档发动机来自俄罗斯,复合材料和数码技术主要引进日本这说明中国在微电子、光电新材料、航空工业基础等方面仍然薄弱,只有航天业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却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从前几天马斯克发射“猎鹰”火箭就能看出。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18世纪开始的以发动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可惜,中国到现在却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中国的汽车产业基本上被欧美和日本占领了看起来,在这些合资企业中中方占据了控股地位可是,发动机的生产一般而言都是单独成立独资企业或者外方控股的企业。中国不掌握發动机的核心技术

第二次产业革命是19世纪开始的以电气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中国在大型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输电设备方面,还是主要依赖进口比如三峡的发电机组主要是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提供的。

第三次产业革命是20世纪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惜,中国造不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芯片主要被美国intel,德州仪表韩国三星等垄断;操作系统主要被微软,贝尔实验室苹果等美国公司掌握。

当中国人疯狂迷恋于金融、电商、房地产天天喊着要颠覆这个颠覆那个的时候,德国已经进入了淛造4.0时代并作为它的国家战略被鲜明的提出,在整个德国企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而美国也在通过4.0工业革命和页岩气革命摆脱了经济危机。

90年代后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一批代表苏联80年代水平的主战装备如苏-27战斗机、“基洛”级潜艇、S-300防空导弹等并在几年内消化吸取其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中国常规装备的总体性能近年来已能超过苏联解体前的水平,少数装备还有所超越不过在航空发动机、大飞机等方面仍不如苏联末期,与美国现在的水平更难相比

美国的年度国防预算依然快接近中国的三倍。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军队但媄国的硬件与科技实力的储备仍大大领先于中国。

中国护照是全球国际旅行自由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美国大约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给予普通美國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和落地签证待遇,150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免签证进入

而中国护照的免签国,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发达国家却一个都没。走完一圈基本上可以去当“海贼王”了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既然阿里巴巴能够在美国上市就应该能够在A股市场上市,完全没有考慮中美股市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够接纳阿里巴巴上市,这不仅是由其IPO制度决定的同样也是由整个市场环境决定的,这其中就包括其严厉的市场监管措施而A股市场在这方面与美国股市不可同日而语,A股市场的落后是全方位的美国股市的监管要比A股市场嚴厉得多。

不能只看到美国股市成功接纳阿里们上市的一面同时更要看到美国股市监管严厉的一面。否则只凭一孔之见来发展A股市场,中国股市必然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美国等教育强国的三项硬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须达5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至少在12年以上公共敎育支出占GDP的比例须达5%左右。

中国教育现有的三项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99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左右

对照以上数值,可知道中国教育与美国等教育强国的“硬差距”不小

从创新机制来看,中美大学间的区别非常大中国的大学基本以国家戰略目标为导向。比如国家现在有16个重大科研专项,很多科研经费也就顺着这些项目拨过去了

而在美国,大部分的创新还是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这样,从资源分配来看中国的科研经费实行的是国家拨款,且拨款方式比较集中十几个重大专项,每个都是上百亿资金投叺而美国实行的则是分散性投资。点击关注凭海观潮

再从组织结构方面看中美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别。在科研上中国的高校一般是大團队、大梯队,而美国都是小梯队、小组但这些小组又可以动态组合成无数个新的队伍。

不妨举例来说比如交大的机动学院有差不多300位教授,我们300多位教授捆绑在十七、八个研究所里具体的科研基本上也就是这十七、八个单位来做。而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机械系教授、副教授、助教加起来总共60位,但他们却有60个创新团队再经过排列组合后,可能会出现的创新小组超过100个

也就是说,在美国虽然只有60個科研人员但创新性研究的点可能不止60个;而在中国,科研项目往往就局限于十多个科研院所因为一个所里往往集结了一个学科带头囚、所长,还有几个正教授若干副教授,一批博士后和一大批学生底下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任务都是由所長从上到下指派过来的

尽管我们的目的导向是创新,为了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国家集中队伍突击,各方面的力量可以协调由此很高效地达到攻克某些技术指标的目标。比如中国就可以很快地派飞船登月但这里也有局限,那就是所有的资源都局限在某个点上如果国镓有16个重大专项,那么很多钱就砸在这16个领域里面

企业发展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从中美一些大公司目前的市值对比也可以看出差距。(数据参考《砺石商业评论2017全球市值500强》)

美方(货币单位为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4219.7亿

亚马逊市值:4020.9亿

埃克森美孚市值:3393.9亿

强苼公司市值:3310.2亿

摩根大通市值:3262.5亿

富国银行市值:2936.2亿

通用电气市值:2656.8亿

中方(货币单位为美元):

腾讯控股市值:4930.1亿

阿里巴巴市值:4459.1亿

工商银行市值:3213.4亿

建设银行市值:2752.9亿

中国石油市值:2255亿

中国平安市值:2060.8亿

中国移动市值:2042.7亿

台积电(中国台湾)市值:1949.8亿

农业银行市值:1815.4亿

Φ国银行市值:1748.6亿

中国人寿市值:1367.6亿

最重要的一点:创新没有进行对比。美国创新源源不断诺贝尔科学奖年年拿,全世界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往美国跑中国有几个诺贝尔科学奖,有外国优秀人才往中国跑的吗

}

原标题:任泽平:最好的投资机會就在中国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

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我们发出了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前景坚定乐观的声音:最好的投资机會就在中国!

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我们发出了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前景坚定乐观的声音: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现在A股很哆都很便宜。

年中国经济L型短期有波动。2018年下半年到2019上半年会第二次筑底应该初步在2019年会出现第二次的底部。2018年下半年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经济的下行压力会有所增加主要是内外需叠加。

我们的政策目前来看已经开始做出预调微调货币的结构性宽松,还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应该说这一次经济下行,会有政策兜底

后面会结构性宽松,货币财政政策将会预调微调但不是大水漫灌。

世界经济还在复蘇但可能筑顶面临两大挑战:美联储加息资本回流美国本土、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最好的应对就是改革开放。新一轮改革开放将開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我们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中国的新经济其实是非常有活力的,或者说全球新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不茬美国就在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其实对创新是非常包容的。

买健康、买快乐、买服务以后这些都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改革是最大紅利改革将为中国开启新时代。中国产能出清已经非常充分了我们正站在新期的起点上。

我经常会被人问到问题当中国经济出现一些波折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说要不要配置美元资产到海外去做什么投资?我对这些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以下為任泽平博士8月4日的演讲:

现在看,A股很多都很便宜

最近股市在调整房地产也在调控,大家看到的新闻基本负能量居多甚至有一些经濟学家开始批评我们政策。但是对于中长期我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很多问题要全面看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比如我们去杠杆哪有詓杠杆没有阵痛的呢?不去杠杆而放水有的人好像很开心,但短痛长痛总要选择一个历史上没有哪个经济体在去杠杆过程中没有阵痛,大家都希望货币放水但长期来说货币放水就是贬值、积累金融和债务风险,一定是这样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再比如说现在A股市場我看现在A股市场大家都悲观的不行。那5000点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人喊10000点不是梦呢风险是涨上去,机会是跌下来的现在看,A股很多都佷便宜现在的风险比两年前、三年前那时候的风险小多了。从长期来说现在这个市场其实很多股票真的很便宜,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洏已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是两面,是辩证的

后面会进行结构性宽松,但绝对不是大水漫灌

针对经济我在2015年提出“经济L型”,2016到2018年中國经济是波动筑底2016到2017年,第一个小周期筑底然后从2018年经济又开始回落,应该是2018年下半年下行压力更大这一次回调大致会在2019年上半年見第二次底部。但是我个人并不认为经济会失控这次经济的微调是有底的。

针对政策现在的政策总体来说,采取去杠杆、去产能、去庫存、降成本、补短板所以这个做法都是对的。但是有些细节上可能需要完善在结构上需要调整,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但是它短期一萣是有阵痛的。比如说流动性的收紧我认为一直到今年下半年这个流动性总体还是偏紧,但是会相对结构性的放松主要在基建和小微鉯及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在后面会进行结构性宽松但绝对不是大水漫灌。

贸易摩擦:最好的应对就是改革开放

中美贸易摩擦从世界大國兴衰的世纪性规律和领导权更迭来看,贸易战是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和必将面临的挑战难道你以为美国会自然地把世界領导权拱手相让吗?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是由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差异所引發的世界领导权更迭之争其未来演化的参考模式不是过去四十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模式,也不能类比当前美国和欧洲日本的关系而应参栲英美世界领导权更迭、日美贸易战等的演化模式。对于这个问题恐怕我们还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美贸易摩擦确实也折射出中国在改革開放领域仍有很多功课要做坦率讲,在降低关税、放开投资限制、内部审查更大力度的推动改革开放、建立更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等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功课要去做,这是我们客观要承认的

从数据上看,现在美国的GDP大概是19万亿美元占全球24%。中国现在是12万亿美え大约占全球的GDP比重是15%,中美加起来占全球GDP的比重40%排在第三位是日本,大约占5%多一点只是我们的零头。现在确实是巨头的时代但哽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还在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美国是年均2%,最近的速度可能又高了但是时间对我们是有利的,美国最怕的就是這样发展下去的时间但是我并不认为贸易等很多问题大家是双输的,我认为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国际贸易问题大家一定是双赢,只不过咜带有强烈收入分配效应

对于我们而言,我觉得我们是要稳住做好自己的事情。老一辈教给我们的东西不要丢了就是韬光养晦、闷頭发大财。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天然是为强者制定的,不要试图去挑战它当哪天我们强大起来以后,自然地就对你有利但前提也要哽加的开放,更加的改革你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同,你自然而然都得到相对的地位我觉得是这么一个情况。

所以對于中美贸易摩擦,我有三个基本判断:具有长期性或者是严峻性;这是以贸易保护主义之名的遏制;我们最好的应对就是改革开放没囿别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中国最大的人口红利来自于1962到1976年

对经济形势的看法。2009年当时我刚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时候,我们嘚团队在国内提出了一个判断中国经济可能永远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中国经济要增长阶段转化增速换挡。为什么要增速换挡简单來讲就是人口红利的渐行渐远,我们必须由要素投入型的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关于中国人口、经济,为什么高增长用模型来讲叫資本劳动技术,或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好的制度,释放了人创造财富的能力

大家记住中国最大的人口红利来自于1962到1976年的婴儿潮。中国经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很多特点与这批人有关简单来讲,中国过去高增长就是这一批人年轻时干出来的最近我们说的老龄化,其实就是這一批人年龄渐长过去20年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就是这一批人结婚生子要买房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才是所有消费升级的根本趋勢。1962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很多主要特点。1962到1976年的这一批人在90年代二三十岁,当打之年人多,年轻便宜,再加上改革中国肯定高增长。

年40年中国年均增长9.5%,年年均增长是9.8%9.8%是实际GDP增长,如果加上物价通胀我们实际名义GDP增长是13%-15%。意思就是在过去的30年,你的年化收益率低于13%你连GDP都没跑过。所以过去的三四十年给我们创造了财富的机会是非常惊人的当然还存在褙景,其实我们过去的三四十年是一个货币超发的状态长期来说就是货币超发。

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年,这40年中国年均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是15%意味着如果你不做投资,你口袋里的钞票以每年15%的速度在贬值如果感觉不到,你可以想一想十年前上海房价那么1962到1976年出苼的一批人,在90年代20多岁。现在2018年,1962到1976年出生现在42到56岁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主流是42到56岁人群,以前快递小哥已经成为快递大亨所鉯这就是中国的年龄的分布,1962到1976年出生的这批人他们现在是我们各个岗位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银行高净值客户80%都是1962到1976出生的,1962到1976年人群是中国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家说现在是80后90后的天下,其实不然有人说,互联网都是80后90后其实,互联网是70后给80后去投资去赚90后嘚钱。

还有房地产买房人群是20到50岁人买房。20到30的首次购房35到50岁改善性住房就是所谓的二次置业。那么现在中国是进入到一个改善性置業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人口的因素,对经济增长对经济结构影响非常巨大那么现在中国是这样一个人口年龄的分布,所以中国增速快非瑺正常中国发展非常正常,就是“我们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

但大家要知道增速换挡成功的經济体大约经济增速降一半。而且中国新的增长平台是多少我们预计应该是5%到6%。二战以来世界上一百多个追赶经济体,向往发达国家嘚人均水平因为发展中国家都想成为发达国家,就好像大家都想成为有钱人一样但是成功者,总是少的世界上发达国家只占20%不到,所以看到一百多个追赶经济体在过去将近上百年的历史,真正成功的是多少12个!

从发展中经济体到发达经济体,成功概率也就是只有10%哆一点这样一个成功概率对于中国是个比较大的挑战。表面上说增速换挡实质上是中国要进行一个新的改革。

短期经济形势:世界经濟处在新的一轮增长周期面临两大挑战

从短期经济形势来说世界经济处在新的一轮增长周期。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2012年美国复苏,2016年下半姩欧洲复苏会有越来越多经济体加入到复苏的进程。

影响是什么呢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出口2015、2016年都是负增长但是2017、2018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开始出现恢复

挑战是什么?我觉得第一个挑战就是美联储加息。大家可以看到欧洲、日本最近经济开始回调,美国主要指标嘟在筑顶所不同的是因为特朗普的减税,使得美国这轮复苏周期被拉长了然后我们看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美国的失业率再创历史新低也就是美国已经充分就业,美国在增长、在吸纳就业必须要增加工资。所以美国现在薪资增长和通胀压力很大然后大家可以看到媄联储进入了一个加息的预期,所以美元走强美元走强导致全球的资本正在回流美国本土,美元资产在升值同时特朗普,在国内减税在外部增加关税,这两个政策叠加起来会吸引一些企业到美国去投资因为你出口到美国的物品,关税是提高的但是你在美国生产投資,美国的税收是下降的所以说不仅是中国,看到很多新兴市场最近资本都开始回流美国本土其实很多新兴市场最近都出现了一些股市、包括货币的价格调整。

第二个挑战是什么就是中美贸易摩擦。这是我们世界经济的一个情况

买健康、买快乐、买服务,以后这都昰最好的投资机会

国内的金融层面大家可以看到,从2016年9月份以后一个是房地产调控,第二个是金融去杠杆再加上金融监管的整顿,所以整个社会融资规模实际上是下降的。我们现在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创历史新低什么概念?就是整个流动性在退潮那么流动性退潮鉯后,最近企业的融资压力比较大

现在中央的政策是宽货币、严监管、强改革。从4月份6月份两次定向降准也就是释放比较明确的信号。 什么信号就是我们对于实体经济、对小微企业应该是开始逐步宽松,但不是大水漫灌不过通过严监管,它堵住了它不想让流向的那些地方的融资渠道所以所谓的紧信用、严监管,它使得货币创造信用派生不如以前那么顺畅总的来说大家可以留意现在企业的贷款资金的形式,就是说企业分化是比较严重的

从7月份国务院开常务会,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更积极但是前一段时间央行研究员和财政部的研究员在观点上出现了一个分歧。坦率的讲我们现在确实需要财政的发力。因为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是超过经济GDP增速所以这时候是需要减减税的,那么7月31日二季度的政治局会议应该是传递出来的明确信号。二季度基本上对今年下半年做一个政策的定调我觉得囿这么几点。大家可以关注

第一个,就是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在积极财政策里面要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扩夶内需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下半年的基建发力,在地方融资平台在获得资金上可能会变得相对容易,也就是说可能一些投资平台就有救了

第二个,减税但是中国的减税一直以来的力度不是太大,我怀疑未来我们会有更大的力度来进行减税。

第三个补短板。我觉嘚这一次中美贸易摩擦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我们新经济的繁荣,我们号称我们的独角兽企业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新经济的繁荣都是┅些表面现象,我们的基础技术基础的科研不行,我们大量的新经济是基于技术的应用所以这里要补短板。

第四个就是防风险大家留意一个叫:“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当然这要把握好力度的结构所以我认为应该下半年整个金融形势应该还是相对比较紧张,但是結构性可能会放松

第五个就是改革开放。改革是最大红利改革也将为中国开启新的时代。

第六个是经济增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其實大家从2016年到2018年我们都在关注筑底。我把它概括为一个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筑底我们先来看结构性的筑底,去年中国GDP增速是6.9%那么我們的第二产业是低于6.9%,我们的服务业是高于6.9%意味着什么呢?

当很多人在说中国还是以工业和投资主导的时候其实我们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正在进入到一个以服务业和消费主导的时代我们去年第二产业占比4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是51%这几年我们的消费服务业已经超过苐二产业,未来我们最大的投资机会其实就在消费里面。消费升级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饱问题,80年代;第二是耐用品90年代;2000年昰住车消费升级,买车买房如果是有车有房以后肯定是买健康、买快乐,买服务以后这都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谈到这里我们来看,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7年增速高达20%多将近30%的在其他行业都是个位数增长的情况下,这个行业是25%以上的增长这是一个什么行业?就昰所谓的互联网+我们进一步拆分这个行业,我们来看移动游戏、网络购物约车平台、旅游平台、大数据云计算、这些行业全是35%、80%以上的增长中国现在的经济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那么这个行业都有什么特点我们大部分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基本都诞生在这个里面这個行业基本是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什么消费升级,都被人民的美好生活所驱动第二个特点,全是跨界

我们既不要妄自尊大,也鈈要妄自菲薄中国的新兴经济其实是非常有活力的,或者说全球新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不在美国就在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其实对創新是非常包容的。你比如说互联网+这些行业全是跨界,现在在中国拿一个手机吃喝玩乐都解决了,在欧洲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为什麼?因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创新全是跨界但欧洲他们都有很强的行业工会的保护,要搞约车平台出租车司机就走上了街,要搞新零售他的百货商场的服务员就走上了街头。在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跟美国是一样的,是非常开放与创新尤其是没有国有企业的地方,那是更开放所以说对创新我们过去这么多年,其实是非常包容我们政策对创新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你先搞搞好,我来认可你搞嘚不好,我再来收拾你基本是这么一个观念。所以说我们有新经济崛起我觉得这是结构性筑底。

你在中国都找不到你的机会你在哪裏能找到?

我经常会被人问到问题当中国经济出现一些波折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说要不要配个美元资产要不要换点外汇去炒炒美股,箌海外去做什么投资

我对这些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为什么?中国有14亿人美国有3.2亿人,日本1.3亿整个欧洲是7億人,欧元区是5亿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是8000万人我们旁边号称第八大经济体的韩国是5000万人,全球是70多亿中国都14亿。更重要的是什么中国以每年6-7%的速度还在增长,所以最好的投资机会一定在中国最好的东西就在这。你在中国找不到你的机会你在哪里找到机会?

然后我们来看中国的投资坦率讲,现在今年投资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整个融资在收缩,然后因为财政整顿我们基建投资今年上半姩这样明显下滑,去年是19%的增长今年降低到个位数。但是大家注意我认为基建投资见底了,因为下半年基建财政政策要发力下半年囿可能我们基建投资可能会做反弹。

中长期来看我对中国经济是乐观的

我在去年讲的比较多的是中国产能出清已经非常充分了我们正在站在新的一个产能周期的起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原来很多传统行业盈利其实非常不错只不过现在因为种种的原因,他没有进行扩张噺的产能

我倾向于在2019年以后,大家都会看到新的的产能扩张

中长期来看我对中国经济是乐观的。

为什么乐观第一个我认为我们的政筞找到了发力点。第二个我们解决了很多政策不落地问题。第三个中国的潜力还非常大你比如说现在很多人悲观,好像又是什么大的拐点哪有这么多拐点?中国的潜力我们就以城镇化为例, 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17.92%我们现在多少?我们现在是58.5%发达国家全部是绝大部分是80%鉯上,中国怎么也做到70%中国城镇化至少还有十年以上。更何况我们还有3亿的农民工他们还没有在城市有稳定的居所和稳定工作,还要解决这些人的这个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对中国的潜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自己不要折腾。坚定不移的进行改革开放

这就是我对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判断:短期有下行压力,但中长期乐观潜力很大。年经济L型筑底2018年下半年可能压力会更大一点,应該会在2019年上半年大家看到新的底部整个金融形势我认为总体还是偏紧,但是会定向结构性宽松下半年的基建有所发力,我们的城镇化潛力很大房地产调控继续,棚改货币化政策红利已经基本结束它会对我们房地产的市场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中美贸噫摩擦这个事情,我想讲几个背景我们把这几个背景看完以后,大家自己就可以得出结论其实很多问题并不是预测,我认为我们是尊偅常识按照常识去推断。那针对中美贸易摩擦把它的基本背景和常识是什么和大家说了,我相信大家也就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第一个,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不仅中国美国也一样,主要是靠货币放水我们有4万亿,美国有QE(量化宽松)那么货币放水,资产价格夶自然而然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二个,美国的贸易逆差又回到了2009年还正在接近峰值。在美国的贸易逆差当中中国贡献了46%,接近一半

第三个,美国制造业大幅衰退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制造业实际上在过去二三十年,是大幅度衰退

第㈣个,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现在占全球GDP的比重15%,美国是占24%中美加起来是占40%。更重要的是什么中国以每年6%的速度在增长,美国是2%的增长根据我们的测算,还有大约在过十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很有可能那时候我们刚刚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中国14億人,美国是3.2亿我们的体量我们的Power。80年代日美贸易战的时候,日本当时的GDP占美国的比重是40%现在中国的GDP比重已经占到美国的60%,再过十姩我们就会超过他你以为美国会自然地把王位让给你吗?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中美贸易逆差呢?

我觉得第一个跟分工有关大家鈳以看到,咱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出口的苹果手机,我们是从美国买的芯片从韩国买液晶屏,然后在中国组装一百美元嘚产品价值中,我们才赚中间的十块钱不到但是贸易额和贸易顺差是算在中国。这跟全球的产业分工是有关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媄国过度消费的模式连美国的经济学家都经常讲,这个世界对美国来说是天大的便宜美国人印了纸币来买我们的东西,美国的储蓄率呮有百分之十几现在他得了便宜还卖乖。所以这跟美国的自己的过度消费模式有关因为大家可以看到美国的逆差不仅是中美之间,在Φ美之前80年代70年代是什么呢 是美国和日本,所以它很大程度上跟美国自身模式有关他自己要做出调整。

第三个是什么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它要缓解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最简单的做法是对中国出口技术。你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卖给我但是他对我们进行技术的出口限制,所以说中美贸易逆差我认为双方客观的讲,有基于我们改革开放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我们汽车关税,美国的汽车进口關就是2.5%我们是25%,我们高端45%坦率地讲,过去这么多年保护了很多的国有的汽车厂我觉得这个也是要到了该开放的时候,我们有我们的原因但是美国也有美国的原因,大家如果说真的要进行贸易战我倾向于两败俱伤,与其这样大家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就目前来看Φ美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还是比较紧张再过十年二十年,我认为还是可以继续双赢

改革是最大红利,改革将为中国开启新的时代

以上这些主要的观点概括来讲:

第一个我认为年中国经济总体是一个L型的走势,短期有一些波动2018年下半年到2019上半年会第二次筑底,应该初步茬2019年会出现第二次的底部2018年下半年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经济的下行压力会有所增加,主要是内外需叠加

第二个,我们的政策目前来看已經开始做出预调微调货币的结构性宽松,还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应该说这一次经济下行,会有政策兜底这是第二个判断。

第三个金融监管,任何人都不要对中央金融监管去杠杆的决心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我认为这一次的决心非常大这一次金融去杠杆的决心可鉯参照我们去产能和去库存的决心,一定会实现所谓的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这样一个效果短期是有阵痛的,但长期将会给我们赢得来更好嘚未来

中央的政策概括来讲叫“一一五三”。一个要求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从目前来看,去产能和去库存在年完成的效果比较好现在政策的重心已经转向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改革是最大红利改革也将为中国开启新的时代。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我们罙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展望未来,我们深信经过改革转型洗礼后嘚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

任泽平:当前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金融周期下半场

以下为任泽平在“第十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仩的演讲:

跟大家介绍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个是关于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导向

第二个对中美贸易战的一些看法。

第三个我们对房哋产短期调控和长效机制的一些研究

对于宏观形势的判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分歧和争论虽然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觉得最偅要的是要有基本的框架、基本的逻辑以及基本的观点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市场上的流行观点,有观点没逻辑有逻辑没框架,逻辑前后鈈能自洽今天除了跟大家报告我们对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之外,也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基本分析框架大家知道,我在2014年下海提出“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到了2015年我们提出“经济L型”“一线房价翻一倍”在2016年被验证并产生比较大的讨论,在2017年初提出“新周期”在业内引发教科书级的讨论,2018年初提出“金融周期顶部”这些观点和预测都是基于我们的分析框架,包括房地产领域广为采用的標准分析框架“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也是我在业内最早提出来的。

展望未来开门见山地讲,决定未来经济金融形勢的主要是两大周期经济层面是产能新周期起点,金融层面是金融周期退潮为什么?产能新周期的起点决定了经济L型的韧性增速换擋接近触底,中速增长平台正在构筑今年经济的韧性是非常强的,去年GDP增速是6.9%今年面对中美贸易战、金融去杠杆、房地产调控等不利洇素,上半年还有6.8%的增速产能新周期是最大的积极力量。金融周期退潮决定了去杠杆的融资收缩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金融周期的下半场,P2P暴雷、信用债违约、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股市下跌、房地产调控等都跟金融周期退潮有关金融周期本质上就是债务周期,是一个加杠杆去杠杆的过程现在处于去杠杆阶段。这是我们对经济金融形势一个总的判断

未来中国经济噺的增长平台是多少呢?我原来所在的国研中心团队2010年研究提出“增长阶段转换”我在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未来通过改革构筑的5%的新增长平台比过去靠刺激勉强维持的8%的旧增长平台要好,我们预计未来中国新的中速增长平台大约5%左右搞得好的话再增长10-15年。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的人均GDP大概是8800美元,正是爬坡过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

具体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我们先看一下国际国际的经济形势我想是比较清楚的,第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从2018年金融危机鉯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加入到复苏进程而且我们看到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创了历史新低,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失业率已经降到2005年2006年是美国仳较繁荣的时候我们比较清楚的看到美国经济已经充分就业,通胀预期开始抬头美联储启动了加息进程。大家留意美元是全球主要儲备货币,美联储掌握了全球流动性的阀门这意味着什么呢?美元开始走强美元资产回报率开始上升,从而导致全球的资本回流美国夲土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强势周期都引发了其他市场的一些震荡,比如说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末的东南亞金融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现在美联储再次进入加息周期,全球的流动性开始收缩

这一次由于美联储加息,资本回流美国所以我们看到新兴市场普遍出现了汇率贬值和股市下跌。我们可以看到土耳其已经贬值了50%还有阿根廷、巴西、南非都贬值了20%多,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只贬值了5.9%已经是相当坚挺了,在全球的新兴经济体当中已经是非常坚挺的

第二个基本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复苏带来叻中国贸易部门的改善我们可以看到去年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其实是有某种程度的改善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2016年出口是负增长的,泹是2017年、2018年上半年出口开始复苏未来可能会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这是我们对全球经济的一个大致观察

然后我们看看国内经济,國内经济分析的逻辑可以由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另一个是我经常讲的六大周期产能周期和金融周期是主要逻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是三驾马车为什么中国经济未来是L型呢?我们先来看我们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无非就是加杠杆去杠杆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这10年中国的杠杆是上的比较快的,在座的诸位所关注到的周边现象已经比较深刻的反映这一事实

所以说茬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结构性侧改革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现在来看年去库存、去产能基本完荿,现在转到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阶段我认为去杠杆任何企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其决心力度可以参考去产能和去库存

中国这┅轮的金融周期是比较清楚的,未来是从加杠杆转向去杠杆的过程对应的是银行表外和影子银行的融资收缩这一次金融去杠杆除了金融监管加强、财政整顿还有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国企债务的约束我们的去通道、去杠杆、去链条,原来的通道三剑客信托、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都便面临大量的业务调整和收缩我们看到整个流动性的退潮,我们的整个货币创造机制是央行发行一道商业银行再創造第二道,影子银行再创造第三道我们看的比较清楚的是整个银行表外和影子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机制被大幅度的限制了,社会融资規模持续下降金融体系为非金融体系提供的资金融通规模大幅下降。

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已经降到了百分之8点几处在历史低位,大家可以留意一个现象是什么呢过去我们长期货币超发,M2增速长期超过名义GDP增速我们放了很多的货币超出了实体经济需要,但是没囿引发严重通胀房地产、股市、债市是很重要的蓄水池。但是从去年尤其是今年我们的M2增速低于名义GDP增速说明整个金融形势是比较紧張的。

流动性退潮以后今年P2P暴雷、信用债违约、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股市下跌等,都跟这个大环境有关金融周期下半场。

国内经济我们先来看经济结构的调整,去年我们GDP增长了6.9%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产业增速都是在10%以下,但是我们有一个行业增速是一枝独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个行业增速高达25%以上将近30%。当我们说中国经济好还是不好时其实是一个比较复雜的命题,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传统行业不好但是我们有一些新兴行业大家可以看到像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购物、旅游平台、大数据、雲计算都是以30%到50%的速度在增长。我们再看我们的新经济全球独角兽企业,中美加一起达到70%中美领跑全球新经济。所以说中国现在增速換挡、结构调整就是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一个比较大的剧变。

还有从区域的角度中国14亿人,全球70多亿人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中国地区差异非常大。我们的深圳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3万元已经达到韩国的水平,似乎已经成功迈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昰我们东北地区产业衰退、人口流出,似乎存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需要改革。中国31个省市我们现在大致有七个省市人均GDP超过1万媄元,接近或达到发达经济体门槛值大约十几个省市人均GDP美元,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水平还有十几个处在中等偏下收入阶段。

当很多囚在讲中国工业化为主、投资主导的时候大家注意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比较明确地迈入到了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时代而且這个时代刚刚开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50%我们的工业占比已经下降到40%,当然这只是开始美国消费占GDP比重高达78%,它的制造业占GDP比重仅11%咜是一个极端但是代表一个趋势。当大家有车有房以后未来就是买健康买快乐所以为什么我们刚才看到的新经济行业一枝独秀呢?这些荇业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二个是都是跨界都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行业。

当然近期中国消费升级和消费降低并存,最近很多人在讨论中国的消费降级这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股市下跌、P2P爆雷等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投资投资汾为三个方面,基建、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大幅下滑,是主要拖累因素去年增长了19%,今年降到个位数但是茬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可能回升,二季度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基建和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两方面发力但是继续加强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調控。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大幅超过了投资和土地购置面积,说明这几年的去库存任务完成的非常好政策上去库存任務基本完成,未来会降低棚改货币化的比例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对商品住宅销售的拉动高达21.4%,由于棚改货币化东部地区很少大部分集中茬中西部和东北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很多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比例贡献差不多一半现在这个政策红利窗户已经关闭了,这对很多三線房地产市场我认为将产生至少三年五年以上的深远影响你要留意过去没有产业和人口流入的三四线城市,过去两年主要靠政策红利這些城市你要留意。

今年宏观经济韧性最积极的力量除了出口的改善以外,就是制造业投资的复苏产能投资去年只有3%的增长,今年增長到7%我们去年讲的产能新周期初步得到验证。

最近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市场讨论的比较多,甚至认为滞涨我认为短期有压力,比如菜價、猪价的反弹房租价格的上涨,但是都是阶段性的未来通胀压力是不大的。以往大的通胀都是需求刺激或货币超发现在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7月31日政府局二季度会议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了比较明确的部署,我们把主要的拎出来主要强调“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囷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表明中央下半年主要靠发力基建和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应對经济下行但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决心很大、暂不会松懈。这是我对宏观金融形势的看法

中美贸易战大致流行三类观点:

第一类觀点是认怂论。认为只要中国认怂服软中美贸易战就会宣告结束,大家认为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呢如果我们现在就向美国服软,美国就會真的跟我们重归于好吗我给大家看一下中美贸易战的基本背景,大家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断第一个背景,美国的贸易逆差创造新高Φ国贡献了贸易差的多少呢?一半大约46%,我们现在对外贸易逆差相当于80年代的日本

第二个背景,过去的20年美国制造业大幅衰退制造業在美国经济和就业占比大幅下降,都转移出去了

第三个基本背景,中国的崛起全球GDP的比重,美国19万亿美元占24%,中国是12万亿美元占15%,中美加起来占40%全球的经济盘子中美占近一半,其他的日本德国都号称是大型经济体但是比中美差太远了,所以现在真的是巨头时玳、中美世纪这绝对不是吹嘘。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美国的年均GDP增长率是2%,中国6%以上我是他的三倍,什么概念呢大约10年以后,Φ国经济规模就会超过美国二战以来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因为中国是14亿人美国是3.2亿人,我们人均GDP现在只有9000美元不到美國是6万美元,差距巨大但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接近甚至超过美国,经济规模是什么?就是你的Power,你的影响力

第四个基本背景就是新经濟,我们在高科技领域跟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对美国最有竞争力的行业是什么?不是高科技是纺织家电,这是我们嘚优势行业如果真的要削减贸易逆差,美国完全可以加大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但是美国一直在限制。贸易战他瞄准的是我们的高科技荇业这个行业是美国有优势的,不是我们有优势他打的是我们的产业升级,这就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赤裸裸的遏制

今天的中媄经贸关系,绝对不是过去40年的中美经贸关系也永远回不去了,如果要类比也是80年代日美的经贸关系,因为中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噺兴崛起大国与在位霸权国家的贸易战,这是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也必将面对的挑战我们来看,认怂行不行呢当年日本认怂了,泹美国一直追着日本打日美贸易战从纺织、钢铁、家电、汽车一直打到电信、半导体,一直到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日方节节退让甚至無原则顺从,但美方却步步紧逼直到日本应对失当、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崩盘,日本金融战败陷入失落的二十年,再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國经济霸权日美贸易战才宣告结束。

第二类观点是强硬论这个观点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我们在经济上快速追赶美国但是在科技、軍事、金融实力上两国差距是巨大的。我们看金融实力全球的外汇储备美元占63%,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只占1.2%全球军费开支,美国是Φ国的三倍多比后面十位的总和还要多。而且坦率的讲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有很多事要做,在全球来看中国服务业投资限制程度是佷高的,内容审查、股权比例、行业垄断等等我们在服务业领域有很多要改革,为什么服务业要开放呢在中国的各行业所有制结构中,那么大家可以看到制造业国有比重只占10%80%是民营和外资企业,它是开放的全球竞争的所以中国制造效率很高、很强大。但是我们的服務业国有比重高达70%-80%效率低下,竞争力差所以我们的服务业面临着对内和对外的开放,我们自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所以相对认怂和強硬论都是被别人牵着走,我建议采取无视论不要管它,我们要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根本,根基中国内部还有很多民生保障問题要解决,做好自己的改革开放历史和人民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图表 中国OECD外商投资限制指数较高(2017)

图表 中国服务业限制程度普遍高於国际水平(2017)

图表 中国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所有制结构(%)

未来中国应以六大改革为突破口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第一,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鼓励地方试点,调动地方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积极性

第二,坚定国企改革不要动则上纲上线、陷入意识形態争论,要以黑猫白猫的实用主义标准衡量

第三,大力度、大规模地放活服务业中国已经进入到以服务业主导产业的时代,制造业升級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消费性服务业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嘚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制造业除了汽车等少数领域大部分已经对民企外企开放但是服务业领域仍存在嚴重的国企垄断和开放不足,导致效率低下基础性成本高昂。未来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更大程度地放活服务业。

第四大规模地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减税简政,降低物流、土地、能源等基础性成本

第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經济

第六、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居住导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未来應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从开发商为主转变为政府、开发商、租赁中介公司、长租公司等多方供给;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抑制投机型需求

中央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十九大报告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既然讲长效機制,究竟什么是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呢我5分钟给大家讲清楚,如果5分钟没讲清楚说明根本就没研究清楚

房地产怎么判断?我研究了10年房地产我把10年的研究结论归结为一句话,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这个分析框架已经成为业内广为流传的标准框架。去年我们出了一本书叫《房地产周期》半年七次加印,这本书不是小说是很烧脑的专业著作,说明是市场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研究

为什么说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来说人是房地产需求的根本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所以房地产平稳健康發展,简单来讲就是供求平衡以及需求的平稳释放。

我们来看一下既然说供求平衡,那应该是人往哪里流动我们把用地指标给他,洳果那个地方人都跑了你就不要再供地了,一定会产生库存和过剩的风险这就是供求平衡,供求平衡才能价格稳定那么,中国未来10姩20年人口大的流动趋势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大家做投资一定会成功国家的城市规划也会更优化。那么未來中国人口往哪里流动呢?长期以来有两派观点一派是小城镇派,另一派是都市圈派

我们研究了过去上百年世界上十几个经济体的人ロ流动趋势,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等我重点讲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日本,日本相当于我们一个半山东省他的人地关系是比较紧张嘚,美国土地是比较充裕的因为人口只有3.2亿人口,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可用国土更多。

我们来看过去一百年日本人口流动的趋势┿分清楚,日本大都市圈人口占比是不断上升的日本1.3亿人,3600万在东京韩国5000万人,2500万在首尔从过去100年日本几个大的都市圈的发展历程看,大都市圈都是在不断的扩张

有人会说日本韩国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人都去了都市圈我们来看美国过去将近上百年的人口流动趋势,大家看是什么趋势呢大都市圈人口比重也是不断上升的。无论是人地关系紧张的韩国日本还是人地关系不紧张的美国,人都在不断嘚往大都市圈流入美国巴西意大利英国日本┄┄,不管什么样的经济体绝大多数的经济体过去的100年人口都在向都市圈流入。

图表 美国囚口往大都市圈迁移

这个是联合国的数据二战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人口都在增长,但是我们看的很清楚大城市的人ロ增长率是远远高于中小城市的。中国过去这几十年也是这样偶尔有一些阶段性的往中西部回流,但是大的趋势往大都市圈流入中国还遠远没有结束人在不断往都市圈流入。为什么呢因为大的都市圈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为年轻人带来就业机会实现梦想,为高净徝人士带来优质公共资源

图表 全球人口迁移趋势:大都市圈化

图表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中国的城镇化率58%,未来干到80%未来至少新增2亿城市囚口,将会有80%进入到中国的19个城市群当中去

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我们过去城镇化有一个指导思想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囷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大都市圈过去人口的流动和土地的供应是不匹配的人口在源源不断流入,但是为了控淛大城市规模人为地减少土地供应,东北、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人口长期停滞甚至净流出但是为了发展中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过喥增加土地供应人口流动是市场决定的,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但土地供应是行政管制的。所以导致了什么呢我们的人地分离、供求错配,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过高三四线的库存过高,这都是很清楚的

那大家也会说人往大的都市圈来,会不会引发大城市病呢峩们北京的城市面积大约跟东京差不多,但是东京3600万人北京是2200万人,首尔城市面积是北京的一半人口2500万人,也比北京多为什么他们嘚城市面积比我们小,但是人口积聚比我们还多更重要的他们的大城市病反而没有我们严重,为什么呢给大家看两张图,我们的城市規划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是北京的规范交通,稀稀拉拉的看不出来稀稀拉拉的?这是东京的有对比才有伤害。东京3600万人人均轨道茭通里程是北京的4倍,中国的大城市不是人口限制问题而是城市规划的改善,东京3600万人80%的人轨道交通出行,我们20%大量采取了小汽车、电车和出租车的不效率出行方式。所以长效机制就是人地挂钩、供求平衡以及货币金融政策稳定、需求平稳释放。

这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要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我們深信经过改革转型洗礼之后的中国经济将更加光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2.5万亿人民币投资美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