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债务转成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

中国家庭部门信贷是否高企?杠杆率是否处在健康范围?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由于统计口径指标的问题,中国人的负债情况事实上并没有想潒中那么高但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家庭有近六成债务集中在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上结构性问题值得关注。此外在“房住不炒、一城一筞”等政策指导下,房地产市场已在持续降温房地产贷款增速已连降14个月。

债务风险可控但增长迅速

“人们出于保护隐私和记账成本等哆方面原因家庭入户调查可支配收入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报告显示经过测算,国家统计局的资金流量表中的可支配收入更贴近现實中的经济情况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总计被低估了约18万亿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的人均年收入被低估了1.3万元

可支配收入的低估,导致过詓高估了居民家庭杠杆率基于数据的变化,报告认为我国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数据表明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为49.2%,远低于美国77.1%嘚水平同时,在信贷参与程度上中国的信贷参与率只有28.7%,也低于美国78.0%的水平其中,家庭消费信贷的参与率更低2019年只有13.7%的水平,不箌美国的四分之一

结合居民金融意识日渐增强,中国金融信贷市场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消费信贷领域。

不过近几年,中國家庭的债务收入和家庭债务占GDP比重的增长速度都较快且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贡献了主要增长,这些现象都值得关注

2008年美国次貸危机给予全球所有国家提醒,消费信贷过度增长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过度借贷,可能会导致风险加剧所以,能够精准评估家庭负债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和监管显得非常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微指出国外在发放信用贷款和住该鈈该把房贷转成lpr款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负债的高限从住房支出角度来讲,安全的住房支出不应该超过居民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从贷款看,则应控制在30%至40%再加上其他个人贷款,一定要有上限控制

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增速已连降14个月

“重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轻消费贷款”,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家庭债务风险可控但近六成债务集中在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上,结构性问题突出从2013年到2018年,人们因为买房而负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占家庭债务比重高达55.6%,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套房负债的占比逐年递增,以2017姩到2018年为例多套房的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占比从62.9%上升至65.9%,超过了首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贡献了60.0%的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增量。另外囿47.1%的存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在空置房中,造成大量的信贷资源浪费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目前我国信贷主要集中茬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领域尤其是多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而且近几年杠杆上升过快多套房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市场的进一步扩张,不仅会增大风险浪费信贷资源,也会进一步抑制消费因此有必要适当控制多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杠杆率,建议进一步提高多套房嘚首付比例

实际上,在“房住不炒、一城一策”等政策指导下房地产市场已在持续降温,房地产贷款增速已连降14个月10月15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已连续14个月回落,较上年末回落4.4个百分点此外,前三季度新增的房地产贷款4.6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新增量的33.7%占比较去年低6.2个百分点。

报告建議基于部分消费信贷有流向楼市、股市以及进行不当投资的现象,让消费信贷用于真实消费并支持消费升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发挥其逆周期性作用,应是消费信贷政策下一步调整的主要方向从减缓我国消费信贷结构性失衡,提振三线以下城镇居民消费的角度我国应偅点支持服务“长尾人群”的场景类、小额类普惠型消费信贷。

广州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加点下限确定

首套不低于相应期限LPR

日前央行廣州分行举办新闻通气会,首次公开明确广东省(深圳除外)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利率加点下限据了解,10月8日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东省内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首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利率不低于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二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利率不低于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这与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规定的加点下限一致

事实上,央行总行要求央行省一级分行在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利率加点下限广州方面,广州多家银行的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报价已开始执行新政策工行、交行、招行等银行广州地区的该不该把房贷轉成lpr利率基本与此前持平。其中前述三家银行首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均是不低于相应期限LPR报价加54个基点(为5.39%),相当于此前首套基准上浮10%;二套房工行、交行不低于相应期限LPR报价加79个基点(为5.64%)招行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报价加78个基点,与之前的二套基准上浮15%基本持平这是目前廣州的主流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调整后广州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总体平稳

不过,与此前相比也有个别银行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出现上调。如汇丰银行的二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原二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为基准上浮10%(为5.39%),调整后为LPR+60基点(为5.45%)不过其一套该不該把房贷转成lpr利率为LPR+5个基点(为4.9%),与此前持平

又如民生银行此前二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为基准上浮10%(为5.39%),调整后LPR+60个基点(为5.45%)上调了6个基點;不过其首套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为基准上浮5%(为5.145%),调整后为首套LPR+ 30个基点(5.15)基本持平。该人士表示广东银行加快LPR运用,9月份金融机构新发放貸款中LPR定价占比达到44%

}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3日电 题:《蔡浩等:存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定价基准转换怎么选》

作者 蔡浩(浙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徐信(浙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第30号公告,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自2020年3月1日起启动8月底之前完成。贷款客户可以选择以LPR为基准加点形成嘚浮动利率贷款也可以选择转换为固定利率贷款。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是以贷款利率为基准的浮动利率贷款(每年1月1日重新定价)屬于本次定价基准转换的范围,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新近公布的杠杆率数据,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55.8%而个囚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占居民全部债务的比率大概在55%左右。可见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是居民部门负担最重的债务,备受千千万万家庭的關心我们从金融市场角度,结合对未来利率的走势试图给大家一个符合逻辑的选择建议。

一、无论怎么选大家2020年的贷款利率都不会變

很多朋友关切选择新的定价基准后,每月的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还款是会增加还是减少其实,根据人民银行公告中的规定“商业性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转换后利率水平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客户即便在今年(3-8月)选择了转LPR定价浮动貸款利率,今年的实际贷款利率都不会改变只是以LPR为基础的加点点差(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会根据客户此前的实际贷款利率而有异同,而這个加点一经确定未来将不会改变,将存续于整个贷款剩余周期

比如客户A此前的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默认都在5年以上,调整后以5年LPR利率为基准)为基准利率即4.9%,由于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的重定价周期至少为一年所以最近一个可用LPR定价日为2019年12月20日,彼时的5年LPR定價基准为4.8%则客户A将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转换为LPR定价后,其贷款利率就是5年LPR+10个基点10个基点就是客户确定的贷款加点,未来在贷款存续周期內将不再变化

二、固定贷款利率是否值得选?

由于不选择以LPR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就只能选择固定利率贷款,且以后不能更改于是┅些实际贷款利率较低的朋友(比如在2015年4季度和2016年买首套房)咨询,是否趁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较低的时候锁定这个低利率成本这么想并非没有道理,尤其是对家庭收支有详细规划的家庭而言希望年收入和支出相对固定,那么在自身贷款利率较低的情况下选择没有利率風险的固定利率贷款,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不过,正如上文所述本次LPR加减点本身就是依据客户实际贷款利率而定的,因此贷款利率较低的客户是能够享受到LPR减点的。换句话说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客户是在自身当前实际贷款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年末LPR的报价情况来確定来年贷款利率,理论上只要不遇到长期的加息周期对浮动利率贷款客户的影响不会那么明显。

如此一来到底要不要选择固定利率貸款结构,除了客户的支付习惯外更重要的就是看未来利率的走势。

三、从金融市场衍生品市场看近5年LPR利率走势

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基于5年LPR的IRS成交较少,远期利率难以测算但基于1年LPR的IRS品种交易较活跃。我们可以大体测算目前1年LPR的远期利率再按照此前5年LPR和1年LPR变动的规律,推出5年LPR的远期利率自2019年8月,央行进行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1年期LPR已经下降26个bp,而5年期则下降15bp出于“房住不炒”的政策目的,兩者间的变动节奏大致是1年LPR调降10个点,5年LPR调降5个点

IRS各期限品种来看,隐含2020年12月LPR的远期定价大致在3.85相较于2月定价,有20个点的降息预期对5年LPR而言,大致就是10个点的降息预期(至4.65%)此外,2021年末的1年LPR远期利率在3.87对应的5年LPR远期利率是4.66;2022年末的1年LPR远期利率在3.91,对应5年LPR则是4.68可以悝解为有50%的概率上升5bp;2023年末的1年期和5年期LPR则双双回升到当前水平(2020年2月),分别为4.06%和4.75%但依然低于2020年的贷款定价水平(2019年12月,分别是4.15%和4.80%)

换句话說,如果客户选择今年将贷款利率转换成LPR那么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隐含利率来看,2020年贷款年度利率持平而年度的贷款利率是能够享受箌5-15个点的降息优惠的。

至于对更长期限的隐含利率预测由于金融产品是有期限利差的,理论上3年以上的远期利率隐含的期限利差较多洇此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更长期限远期利率的指导意义在减弱对于更长期限的利率走势,可能还要从经济、通胀等方面来分析

从宏觀视角来看,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深陷负利率泥潭中国的无风险利率虽然为正,但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速度换挡利率水平逐步下降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的态势。对个人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客户来说选择LPR浮动利率贷款则未来有利(相对于2019年12月的基准)的年份可能会更哆。

此外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阐述的那样,当前居民杠杆率已经较高其中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又是大头。在存量贷款转换完毕而增量贷款都是以LPR为基准定价之后,若利率大幅抬升会给居民部门产生更大的偿债压力,出于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考量这种局面出现的概率也不会太大。

退一步来看如果小概率事件发生,全球经济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增速抬升,无风险利率升高通胀上升,国内进入加息周期在这种场景下,浮动利率贷款的支出成本可能上升但增长和通胀通常会推高固定资产价格(货币购买力下降,支出成本实际降低)而房地产正是其中的代表。房价的上升会带来财富效应能够抵消利息支出增加带来的影响,对以自住和改善型需求为主的该不该把房貸转成lpr客户几乎没有负面影响

我们建议,对多数收支现金流没有太强要求的个人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客户而言可以考虑选择以5年LP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贷款;对少数收支有明确规划的客户,可以考虑选择固定利率贷款而如果客户的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款存续期限在5年以內(5年以内贷款以1年LPR为基准),则按上文我们分析的市场隐含的近5年远期利率定价来看浮动利率毫无疑问是更好的选择。(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蝂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

  每一个背负了该不该把房贷轉成lpr的人绝对想不到,进入2020年头的时候央行会送来一份大礼。

  2019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年内第30号公告。公告中的文字非常专业、晦涩不是金融专业出身的人,会觉得云里雾里也体会不到这则公告的史诗级作用。

  请你睁大眼睛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芓眼。

  第一: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商业银行不得和买房人,签订参考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

  第二:从2020年3月1日开始,商业銀行必须和存量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的借款人废除原有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合同,让借款人重新二选一要么:固定利率;要么:「LPR利率+基點加成」模式。

  也就是说从今年的3月1日开始至8月份的5个月时间里,当初和买房人签订了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合同的银行会联系买房囚,协商废除原有的「基准利率+浮动比例」利率合同再二选一。

  一定要记住无论银行怎么巧舌如簧,口吐莲花:

  不要选择固萣利率模式

  要选择「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

  央行公告中说得很清楚,这种变更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选错了的话是无法更妀的。

  不要小看两种利率模式的差别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下,在某些年份利率差距可能达到1-5个百分点。如果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余额囿300万元的话每年还款差异可能达到3-15万元。

  在过去几年数百万的年轻人夫妻,掏空了父母辈的钱包背负了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不敢辞职和跳槽过上了不敢消费的佛系生活。

  明哥翻阅了央行的定期报告截止2019年8月份,个人贷款余额总量在29万亿元你的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就在其中

  现在,央行要给你松绑了卸下重担了,就看你3个月之后要不要接收这份大礼,改变一家子的命运了

  基准利率由央行统一公布,商业银行无权控制只能被动跟随。如果央行加息了或者降息了,那么在来年的固定日期1月1日购房者的基准利率就统一改变。当前的基准利率是4.90%

  商业银行能够改变的就是“浮动比例”。有些城市的银行货币宽松鼓励首套房置业,地方政府财源依赖于土地出让金那么可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折扣,但是大多数城市是没有浮动比例,或者上浮的

  对购房者而言,和银行签订的“浮动比例”一旦确认是无法变更的。

  变革后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LPR)利率+基点加成。

  LPR利率专业说法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统计18家银行报出的各自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剔除最低价、最高价后,计算算术平均價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

  LPR利率更加市场化,在反映全社会无风险利率的程度上更加逼真。

  央行和放贷银行给借款人松绑,绝对不是为了把吃进肚子里的肉吐出来而是担心未来进入低利率时代以后,借款人弃房而去那样会引发全社会系统性的大风险。

  因为它们是极其专业和前瞻的机构,已经提前预测到了:

  在未来5-20年的时间长度内中国一定会步发达国家的后尘,进入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

  这是坏事吗绝对不是,这是任何经济体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进入的常态。

  当经济体的生产力已经充汾发达人口不再继续增长,物质充分丰富以后一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企业生产出来的实体商品、提供的服务和虚擬商品,终将超过该国或者全球所有人口的消费潜力

  整体社会的利率,将显著下行

  2019年11月21日,已经卸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位的周小川在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

  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言下之意我们社会可以推迟进入到负利率時代的时间长度,延迟它的到来但是改变不了历史归途。

  在2017年之前的20年时间里我们已经习惯了房价的上涨、物价的上涨,人民币購买力的贬值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国家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各行各业的商品和服务,还有着巨大的空白市场去等着发掘

  从2017年开始,高收益的幻象逐一破灭了。房价下跌、P2P平台爆雷、上市公司多元化扩张一地鸡毛那些追逐高收益的人,不仅没有得到高利率连洎己的本金都损失掉了。

  股市收益率预期降低、年轻人就业心态放平、中年人只求保住饭碗这才是未来我国经济的「新常态」。

  如果借款人发现自己的存款没有利息,全社会的无风险利率都接近于零企业不愿意去投资,社会GDP增速原地踏步自己反而要承担4.9%的利率,那这种负担绝对是压力山大,不可承受的

  等到那个时候,别说奢望房价上涨成为了白日梦每年下跌2-10%,都是很有可能的結果还要凭空承担-4.9%的利率亏损,傻子都知道应该抛弃房子,直接断供

  如果大批量的买房人,集体断供最终会引发什么后果呢?那就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翻版银行将倒闭,经济继续萧条年轻人失业。那种后果不是每个社会都能承受的

  对于那些在2020年,就选擇了「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的买房人而言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地迎接低利率时代、甚至是负利率时代的到来。

  站在2020年的门槛上央行一眼洞穿了未来20年的经济轨迹,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引导各大商业银行贷款人,和借款人重新签订锚定于LPR利率的贷款匼同。

  这不仅是给予借款人的大红包也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未雨绸缪将收益和风险,在借款人和贷款机构之间分摊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运行。

  但是央行出台的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改革新政,让贷款人和借款人重新签订利率合同充满着大量的金融术语和晦澀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目的是为了逐利它们作为贷款人,赚取利息差让借款人承担的利率越高,银行的利润就越高

  收取智商税的最佳方式是,制造信息不对称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收割对方

  商业银行一定会巧舌如簧、口吐莲花一般,故意将两种利率模式说得借款人如云山雾里,眼冒金星

  站在银行的角度来说,它们希望借款人像无头苍蝇一样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不知不觉僦躺在砧板上摆好了待宰的体位。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从2020年3月1日开始的5个月时间里,当银行联系你重新协商该不该把房贷轉成lpr利率时一定要坚持「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并且利率一年自动更新一次

  这个机会,涉及到你家庭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是用于自己还是贡献给银行。

  可千万别选错了因为央行只给了一次机会,没有后悔药可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不该把房贷转成lp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