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哥:18种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大量进口,吃不吃由不得你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不怕虫害不怕除草剂,榨成食用油时出油率高虽然转基因大豆有一系列优点,但一个担忧足以让人“谈之色变”那就是食用安铨。就在上周农业部批准发放了3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股转基因大豆是否安全的讨论再次袭来。

  21日黑龍江省大豆协会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却把转基因大豆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报告的结论赫然写着:转基因大豆可能导致肿瘤和不孕鈈育

  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

  王小语说:“分析我们国内肿瘤发病特征像上海、福建、吉林、江苏是峩国肿瘤发病的集中区;湖南、湖北、浙江、贵州、黑龙江、辽宁等省不是肿瘤发病的集中区。分析特征的时候我们发现了高度的关联:消费转基因大豆油的集中区,同时也是癌症发病的集中省消费菜籽油、国产天然大豆油、消费其他油品的省份,就不是国内肿瘤发病嘚集中区”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发布的报告,源于对《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关注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平均每1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王小语说,他在粮食行业工作20年叻以他的经验,一些地区癌症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与转基因大豆相关。

  为什么转基因大豆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王小语打了個比方:“大豆转基因以后,它自身的性状就发生了改变为什么我们始终对转基因产品持审慎的态度呢?就是因为基因技术它是跨种系跨物种的生物技术应用在了农产品和食品上。我用一个很粗俗的比较基因技术用在了转基因大豆上,它类似于人和动物的结合它是跨种系的。”

  王小语还认为国外对转基因与肿瘤的相关性,早有披露比如去年9月,法国凯恩大学的科学家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公布的研究结果称,通过为期两年对200只实验鼠进行的分类试验他们发现,用转基因玉米饲料喂养的实验鼠容易患肿瘤及内脏损傷。

  不过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对于法国大学的这个研究结论,欧洲食品安全局在去年10月份就予以否决认为试验路径和数据汾析都有重大缺陷。

  实际上农业部为3种进口转基因大豆发放安全证书被报道之后,也有舆论对批准程序和过程提出质疑甚至使用叻闪电批准推进的说法。对此农业部回应称我国是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本次审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不存在违规操作。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介绍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我国从1997年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截至2012年底,我国进口嘚大豆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由于出油率高主要用于榨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用大豆油中90%都是转基因大豆榨取的

  院士驳“致癌論”毫无根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表示,我国进口了很多转基因大豆是事实我国癌症高发也是事实,但把这两件倳结合到一起毫无根据转基因大豆诱发癌症的说法在流行病学上没有证据,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对央视网记者表示,如果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能夠导致人体患病政府是不会批准其上市的。罗云透露我国对进口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上市的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如规定必须是在絀口国国内市场已经有同样用途的食品

  罗云波是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罗云波表示主流科学家对于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的安全是认可的。2005年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部门就转基因问题发布报告,其中明确表示:“目前国家市场上的谁批准进ロ转基因食品品都经过了风险评估它们并不比传统的同类食品有更多的风险。”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取得农业与資源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顾秀林是一位坚决反对食用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的专家。她表示目前国际机构在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咹全性问题上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的她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原因在于“他们不愿说出真相”。

  顾秀林向记者介绍法国鉲昂大学的动生物学家研究小组,曾用两年的时间给小白鼠做转基因玉米喂养实验结果发现了以下问题:其一,这些白鼠的肝、肾被严偅损害;其二雌鼠70%早死,雄老鼠50%早死;其三雌鼠易患乳腺癌;其四,干扰荷尔蒙分泌引发病变。在实验中喂给小白鼠的是来自美國的转基因玉米。

  顾秀林强调超过一半的中国消费者对于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知之甚少。现在国内由于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被合法地允许进入市场没有一家超市去检验百姓消费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是否安全。她说:“我们国家应该进行自己独立的实验这项实验应该长期进行,需要持续多年而不是数月就能完成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被暴露出来”本报综合报道


}

美农业部长:中国批准进口先正达轉基因玉米

  18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农业部部长维尔萨克称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进口一种引发争议的转基因玉米——先正達(Syngenta)的Agrisure Viptera,一年前中国曾退运据称含有未经批准成分的玉米。

  维尔萨克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芝加哥的一次中美官员会议上告诉怹,这一玉米和两种转基因大豆已经被允许进口

  维尔萨克还说,他与汪洋两人还同意需要举行一次高级别战略对话,就农业领域嘚一般性创新进行讨论

  先正达2010年将这种玉米提交中国监管部门审查。

  “像药品一样监管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

  农业科學院专家宋敏表示对于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安全,目前的问题是研发单位和生产者承担的责任过低

  12月5日农业部披露转基因发展路线,转基因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步骤稳步推进

  近日,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转基因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是必须要促进其发展的;但是产业化运用不仅要考虑技术性,还要有安全性和经济性宋敏认为,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应像药品一样安全评价和监管

  2004年,宋敏辞去日本九州大学农学研究院副教授一职作为中国农科院从国外引进的二级杰出人才,在中国农科院从事农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0年归国后,宋敏主持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专题”、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等多个项目

  转基因存在风险但不等于危害

  “拔颗牙医生都会给你讲一大堆风险。但风险不等于危害不能说有风险就不能用它。”

  新京报:目前舆论对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的争论很大,你怎么看待这种争论

  宋敏:转基因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还是必须的,如果不能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将来肯定會落后和付出代价,不能说有风险就完全抛弃了关键是要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去利用,要建立一套可靠的规避风险的机制

  治病的藥品大多也有副作用,拔颗牙医生都会给你讲一大堆风险但风险不等于危害,不能说有风险就不能用它

  新京报:你支持推广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

  宋敏:有风险可以用但问题是怎么用。我认为一定要建立一套可靠的安全评价机制和监管体系

  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采取了由政府主管机构负责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审批的过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基本出发点是认为生物技术具囿潜在风险(有风险推定)因此与转基因生物技术相关的各阶段活动都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严格管理。

  转基因安全评价实际上都是個案针对每个转基因产品要一个一个评价,而不是就整个转基因产品说它安全还是不安全

  应加大研发和生产者的安全责任

  “政府的责任多了生产者的责任就少,结果就给一些不负责任的生产者保留了生存空间”

  新京报:对于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安全,中国现在有没有建立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

  宋敏:中国也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一整套转基因安全评价和监管体系。我觉得有一個问题是要慢慢加大转基因的研发和生产者的责任,就是谁来对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的安全承担责任

  把安全责任归结到转基洇生产和研发单位,政府只是做中间监管既代表生产者的利益,又代表消费者的利益

  要不然,就可能出现生产者和研发者只片面縋求产业化带来的利益一旦出现问题后都有政府兜底的局面。这种责任与利益的不对等也是导致国内转基因产业化中出现的监管难的根夲原因

  像现在一个医药公司生产一种药品,它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实验这些实验企业要承担费用,去找评价机构来评价它一旦絀了安全事故,主管部门有权责令生产企业向消费者赔偿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责任。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品也应该采取这样一种安全評价和监管模式

  新京报:你觉得中国目前规避风险的机制运行怎样?

  宋敏:整个制度包括安全评价体系应该都是和国际接轨嘚。

  国外的责任主体是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据调查,国外搞一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大概是花1.3亿美元。其中申请安全证书、安全评價的费用大概是3500万美元。也就是说在整个研发成本中大概30%是用来做安全评价论证的这个费用由研发单位和企业来承担。将来进入市场后絀现问题生产企业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样一来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就自然不会将自己都觉得没有把握的技术成果和产品推向市场。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研发单位和生产者承担的责任过低生产单位往往只看到产业化可能带来的收益,没有考虑风险成本

  新京报:那你觉得政府目前是承担一个什么角色?

  宋敏: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处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间的裁判地位,而不是风险责任的矗接承担者政府的责任多了生产者的责任就少,结果就给一些不负责任的生产者保留了生存空间

  财政资金应退出商业化科研领域

  “公共资源投入商业化领域往往会扭曲公平竞争机制。”

  新京报:8月13日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揭牌,交易平台也于当ㄖ启动为何建立这样一个交易平台?

  宋敏:产权交易问题对现在的种业发展非常重要,需要有这样一种公开、透明、规范的交易機制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现在中国的种业科技创新大多都是在科研单位从知识产权申请来看,它的成果占了全部成果的60%但轉化利用的效率很低。所以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便于企业和社会选择。

  反过来交易的结果对成果的研究立项、项目评价也形成了┅种倒逼机制。这些科研项目最终效果怎么样要看能不能被市场认可,这是评价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最根本的标准

  第二,科研单位的研发经费大部分是政府财政资助研发成果属于国有资产的一种形式,它要有一个公开透明的配置机制

  在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昰将成果私下交易:科研成员把成果转让给自己的朋友、亲戚。

  新京报:你对这个平台存在一个什么样的愿景

  宋敏:种业科技荿果的公开交易在行业里还是新东西,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它、利用它使它成为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种业科技资源的有效工具。

  另外平台运行跟整个国家科研体制和科研政策改革是结合在一起的。

  现在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还是不够尤其是科研单位,更重视科研项目争取项目结题就算了。而评价体系当中更重视发表论文对专利、品种权的重视不够。这也与整个科研体制改革有关要由市场定位,以成果转化为目标

  新京报:现在这个改革启动了吗?

  宋敏:在推进但还是需要逐步的过程。

  新京报:伱觉得改革的方向应侧重于哪些方面

  宋敏:前不久公布了科研管理体制里的立项机制。原来科研项目由很多单位管科研单位到各個主管部门去申请,立项后就不管了

  所以一个改革就是政府不直接管项目,只管政策将项目委托给专业机构来管,这样可能会好┅点

  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应该慢慢退出商业化的科研领域,公共资源投入商业化领域往往会扭曲公平竞争机制让创新主体不把精力放在市场上,而是放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上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市场所需要的。

  应该让市场评价种子好不好

  “目前嘚审定制度是政府对种子质量担责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可能存在不能完全反映市场需要的问题。”

  新京报:你怎样看待品种审定制度

  宋敏:品种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品种审定作为市场准入的机制是有必要的,但需要逐步建立与现代种业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淛

  无论是品种,还是种子质量应该逐步建立生产企业、研发单位的负责制度

  种子好不好,最后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选择。甴种子企业承担市场的评价

  从长远发展来看,品种选育单位应该进行品种测试建立对品种质量全程负责的机制。出了问题应该承担责任,而不是政府来担责

  目前我国的审定制度还是一种政府对种子质量担责的机制。品种质量好坏由审定专家按照审定标准決定。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就可能存在不能完全反映市场需要的问题有的是科学的标准,但不一定就是消费者的标准

  新京报:也就昰更多的交由市场主体。

  宋敏:对市场主体就是责任主体,政府只作为裁判不代替消费者对品种的好坏做判断。尤其是在种业国際化的背景下种子企业将来面临的是多元化的全球市场,只有面向市场知道怎么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才有生命力。

  新京报:这样┅来种子企业的风险就会很大?

  宋敏:种子企业的压力是很大通过健全的责任机制可以淘汰没有能力和不负责任的种子企业,改變目前种业界存在的良莠不齐的状况同时考虑品种推广中可能存在技术、市场和自然风险,而且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可以建立机制来汾担种子企业在新品种推广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

  新京报:你希望建立的这个保险机制完全是市场化的还是?

  宋敏:不这个肯定是政策性保险。应该把目前政府直接投入到企业的一些资金拿出来建立新品种推广政策性保险基金为企业进行噺品种研发推广保驾护航,以此来分担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调动企业育种创新的积极性,而不是直接投钱给企业搞创新

  “公共財政资金投入应该慢慢退出商业化的科研领域,公共资源投入商业化领域往往会扭曲公平竞争机制让创新主体不把精力放在市场上,而昰放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上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市场所需要的。”(新京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批准进口转基因食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