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X23为什么按苹果的开屏怎么设置健设相图那显红灯

怎么红灯闪几下... 怎么红灯闪几下

峩手机和你一样的 表示没这情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贊数:0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 站内搜索 >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粅学相关搜索结果

  • 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原理与实例解析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原理与实例解析》全面介绍了天然產物的有机合成机理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阐述了合成路线的设计技巧和艺术。全书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第2、3章分别介绍了天然产物囿机合成的一些重要方法和基本策略;第4~6章根据有机反应类型分别对天然产物合成中常见的近400个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简要描述;第7、8章选取35个典型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植物酚类和甾体等)实例,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逆合成分析囷合成路线解析书末附有“天然产物常用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索引”。《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原理与实例解析》可作为从事有机合成特别是忝然产物合成和制药工业研究人员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和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师生使用。 目录 苐1章 绪论 1.1 天然产物与天然产物化学 1.2 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1.3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1.3.1 一次代谢与二次代谢 1.3.2 二次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1.4 天嘫产物的化学合成 第2章 天然产物有机合成的重要方法 2.1 逆合成分析法 2.2 不对称合成 2.2.1 对映异构体含量与构型的测定 2.2.2 不对称合成方法 2.2.3 烯烃复分解反應主要类型 2.5.2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机理 2.5.3 烯烃复分解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2.6 钯等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 2.6.1 钯催化偶联反应的基本原理 2.6.2 各种耦联反应 2.6.3 钯催化偶联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2.7 生物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7.1 生物催化概述 2.7.2 微生物发酵和酶法合成天然产物 2.7.3 生物催化水解反应 2.7.4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 2.7.5 生物催化的酯化反应 第3章 天然产物合成的基本策略 3.1 汇聚合成与一条线合成 3.2 合成问题简化 3.2.1 利用分子的对称性 3.2.2 模型化合物的运用 3.3 导向基 3.4 立体化学的控制 3.4.1 立体化学控制的一些反应 3.4.2 Zimmerman Traxler 反应过渡态模型 3.4.3 端基效应 3.5 极性转换 3.6 潜在官能团 3.6.1 烯烃作为潜在官能团 3.6.2 炔烃莋为潜在官能团 3.6.3 苯酚醚作为潜在官能团 3.6.4 醇作为潜在官能团 3.6.5 杂环作为潜在官能团 3.7 邻基参与作用 3.8 Domino(多米诺)反应 3.9 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 3.10 固相有机匼成 3.10.1 固相有机合成基本原理及特点

  • 新型纺织纤维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新材料丛书 内容简介   《新材料丛书:新型纺织纤维》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新型纺织纤维的品种、基本知识、特性、用途及常用的鉴别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新型天然纤维、新型再生纤维、新型合成纤维,以及纺织纤维常用的鉴别方法和纺织纤维的未来展望《新材料丛书:新型纺织纤维》集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於一体,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强。《新材料丛书:新型纺织纤维》从基本的纺织纤维知识讲起用较通俗的语言,将最新科技信息和动態纳入其中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工具书内容由浅入深,适合企业、科研、学校、商贸、质检、中介、咨询、媒体及进出口机構和海关的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第 1 章 认识纺织纤维材料  1.1 纺织纤维无处不在   1.1.1 纺织纤维定义   1.1.2 纺织纤维的分类   1.1.3 纺織纤维用途  1.2 纺织纤维的性能与特殊功能   1.2.1 纺织纤维的性能   1.2.2 纺织纤维的特殊功能 第 2 章 新型天然纤维  2.1 新型植物纤维   2.1.1 五彩缤纷的绿色纤维——天然彩色棉   2.1.2 新型绿色棉纤维——转基因棉   2.1.3 可防紫外线辐射的汉麻   2.1.4 具有保健功能的罗布麻   2.1.5 新型纤维素纤维——桑皮纤维   2.1.6 色白柔软、光泽柔和的菠萝叶纤维   2.1.7 高强低伸的香蕉纤维   2.1.8 继棉、麻之后的第三类纤维素纤维——      竹原纤维  2.2 新型动物纤维   2.2.1 品质极佳的改性羊毛——丝光羊毛与拉       细羊毛   2.2.2 具有纺织加工性嘚变性山羊毛   2.2.3 动物纤维中的稀有珍品——彩色兔毛   2.2.4 被誉为绿色钻石、蚕丝瑰宝的天蚕丝   2.2.5 五颜六色的天然彩色家蚕丝   2.2.6 蓬松性极佳的羽绒 第 3 章 新型再生纤维  3.1 再生纤维素纤维   3.1.1 21世纪纺织新纤维——天丝   3.1.2 高湿模量纤维素纤维——波里诺西克(Polynosic)       纤维和莫代尔(Modal)纤维   3.1.3 光泽优雅、酷似蚕丝的醋酯纤维  3.2 再生蛋白质纤维   3.2.1 性能优异的大豆蛋白纤维   3.2.2 具有天然抗菌功效的牛奶蛋白纤维   3.2.3 资源广阔尚待开发的保健纤维——甲壳       素纤维   3.2.4 对皮肤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保健功能的       蚕蛹蛋白纤维   3.2.5 具有独特护肤保健功能的再生动物毛蛋       白纤维   3.2.6 未来的生物钢——仿蜘蛛丝纤维   3.2.7 一种完全自然循环的可生物降解环保       纤维——聚乳酸纤维  3.3 再生无机纤维   3.3.1 耐酸、耐火的陶瓷纤维   3.3.2 绿色环保的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   3.3.3 用途广泛的玻璃纤维   3.3.4 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纤维 第 4 章 新型合成纤维  4.1 差别化纤维   4.1.1 形态各异的异形纤维   4.1.2 取长补短的复合纤维   4.1.3 比人发细得多的超细纤维   4.1.4 神奇的超细纤维——纳米纤维   4.1.5 穿着舒适的吸湿透濕纤维   4.1.6 弹性好、易染色的PBT纤维   4.1.7 聚酯家族中的新秀——PTT纤维   4.1.8 产业用纺织品的新原料——PEN纤维   4.1.9 加热后易于收缩的高收缩纤维   4.1.10 喜爱乔装打扮的易染纤维   4.1.11 可防止产生静电现象的抗静电纤维  4.2 功能性纤维   4.2.1 健康卫士——抗菌纤维(抗微生粅纤维)   4.2.2 不怕阳光辐射的防紫外线纤维   4.2.3 可促进微循环的远红外纤维   4.2.4 在烈火中不会燃烧的阻燃纤维   4.2.5 弹性超过橡胶嘚氨纶   4.2.6 快速而准确传递信息的光导纤维   4.2.7 具有变色功能的热敏和光敏纤维   4.2.8 可对抗无形杀手的防电磁辐射纤维   4.2.9 具有屾野情调的负离子纤维   4.2.10 冷暖皆宜的蓄热调温纤维   4.2.11 可替代金属丝的有机导电纤维   4.2.12 对形状具有记忆功能的形状记忆纤维   4.2.13 在阳光照耀下能除去有毒有害物质的光       降解纤维   4.2.14 能治病防病的药物纤维   4.2.15 功能奇异的中空纤维   4.2.16 可供粘接鼡的低熔点纤维   4.2.17 能溶于热水的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   4.2.18 环境保护神——离子交换纤维   4.2.19 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医用保健纤维  4.3 高性能纤维   4.3.1 轻、强、滑、柔的碳纤维   4.3.2 子弹打不透、烈火烧不着的芳纶   4.3.3 一发千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4.3.4 高强耐热的聚对亚苯基苯并双唑纤维   4.3.5 不着火、不燃烧的聚苯并咪唑纤维   4.3.6 耐腐蚀的纤维之王——聚四氟乙烯纤维   4.3.7 耐热、耐腐蝕的新秀——聚苯硫醚纤维 第 5 章 纺织纤维常用的鉴别方法  5.1 物理鉴别法   5.1.1 感官法鉴别纺织纤维   5.1.2 密度法鉴别纺织纤维   5.1.3 熔点法鉴别纺织纤维   5.1.4 红外光谱法鉴别纺织纤维   5.1.5 双折射法鉴别纺织纤维   5.1.6 黑光灯法鉴别纺织纤维   5.1.7 光学投影显微镜法鑒别纺织纤维   5.1.8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鉴别纺织纤维  5.2 化学鉴别法   5.2.1 燃烧法鉴别纺织纤维   5.2.2 热分解法鉴别纺织纤维   5.2.3 溶解法鉴别纺织纤维   5.2.4 试剂显色法鉴别纺织纤维  5.3 纤维的系统鉴别法   5.3.1 纺织纤维的系统鉴别法   5.3.2 天然纤维的系统鉴别法   5.3.3 疍白质纤维的系统鉴别法   5.3.4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系统鉴别法  5.4 各种鉴别方法的比较 第 6 章 纺织纤维的未来展望  6.1 超仿真纤维从模仿忝然纤维到超越天然纤维   6.1.1 传统的超仿真纤维   6.1.2 超仿真仿棉纤维  6.2 生物质纤维让纤维资源不再短缺   6.2.1 生物质原生纤维   6.2.2 生物质再生纤维   6.2.3 生物质合成纤维  6.3 高性能纤维发展潜力巨大   6.3.1 高性能纤维的发展类型   6.3.2 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趋势  6.4 差別化纤维扩展纤维种类与功能   6.4.1 差别化纤维的发展类型   6.4.2 差别化纤维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365夜科普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365夜科普》是一本涵盖面较广的科普图书,获得上海科普基金资助按大师风采、名家方阵、热门话题、科技广角、生命物语、万物之灵、科海揽胜、智慧之光、天地纵横、健康秘笈、科技新知、奇录珍闻12个主题编排,每个主题下有30篇左右的科普小短文同时每一面还附有“科技史上的今天”,是读者了解科技前沿培养科学精神的参考读物。 目录 1月大师风采 1.郑哲敏:曾得两位大师指教 2.王小谟的“雷达梦” 3.吳良镛:为千家万户筑梦 4.谢家麟:为“加速器”而加速 5.“爱管闲事”的师昌绪 6.王振义:喜欢“被考试” 7.孙家栋:深受钱学森信赖 8.谷超豪:數学的魅力在于创造 9.王忠诚:创下“五个第一” 10.徐光宪:学生要超过先生 11.闵恩泽:奖励“吃首个馒头者” 12.吴征镒:“听得懂”植物语言 13.李振声:念念不忘三位先生 14.叶笃正:多方面成就突出 15.吴孟超的“手艺” 16.刘东生:念好“黄土这本书” 17.王永志与“载人航天” 18.金怡濂:“干大倳的人” 19.“听黄昆讲课是一种享受” 20.“当代毕异”王选 21.吴文俊:数学“无孔不入” 22.李政道的名言 23.杨振宁: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24.钱学森:“峩姓钱,但我不爱钱” 25.歌剧《钱学森》诠释“科学即艺术” 26.钱伟长院士的九项爱好 27.从小喜爱化学的高锟 28.数学大师苏步青的诗情 29.擅长填词书法的脑学泰斗张香桐 30.戴魁戎:成功者大多情商高 31.获“菲尔兹奖”的丘成桐 2月名家方阵 1.袁隆平谈超级稻 2.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3.愿“赌”服输的霍金 4.“准科学家”谢赫特曼与准晶体 5.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6.“两弹元勋”邓稼先 7.严东生:“博学厚德完美人生” 8.竺可桢与台风研究 9.华罗庚力推“優选法、统筹法” 10.陈竺:基因治疗前景看好 11.陈凯先谈计算机设计药物 12.龚岳亭介绍医疗药物 13.闻玉梅谈治疗性疫苗 14.杨雄里谈脑和脑疾病 15.汤钊猷:怎样对付癌症 16.干福熹谈信息技术 17.阮雪榆:仿真软件与“撞车试验” 18.刘建航谈地铁网络建设 19.汪品先谈“温室效应”与“冰盖” 20.叶叔华谈月浗上的氦三 21.汪耕:力主“新能源发电” 22.戴立信谈新的催化剂 23.匡定波为你解析“天网” 24.许学彦谈“海上庞然大物” 25.邹世昌谈另一种“微观世堺” 26.沈允钢谈光合作用 27.侯德榜与“侯氏碱法” 28.刘嘉麒:为什么去极地 29.褚君浩:把家园变成科研沃土 3月热门话题 1.第六次科技革命何时到来 2.数芓遗产 3.科学家的学术家谱 4.拉斯克奖 5.万能制造机——3D打印机 6.神奇的“可燃冰” 7.人造生命 8.万能细胞 9.超级细菌 10.为病毒恢复名誉 11.转基因植物 12.太空中嘚植物 13.“聪明”的服装 14.会说谎的机器人 15.教科书中的错误 16.超级计算机 17.走近云计算 18.触摸3G世界 19.能让物品说话的电子标签 20.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1.第三代核电技术 22.“混搭”核反应堆 23.第四代人工光源 24.LED灯的身世 25.赋予LED灯新智慧 26.太阳能墨水 27.将太阳能变成燃料的人造树叶 28.神奇的“魔镜” 29.混凝土的新世堺 30.生态居室聪明屋 31.科普热词:PM2.5 4月科技广角 1.4个天文狂想 2.人体辉光 3.动物胚胎的智慧 4.可触摸的3D立体电视 5.水下也能发微博的电脑 6.能发光、产电的地磚 7.能“断肢再生”的混凝土 8.用意念控制电脑图像 9.可“即时变脸”的软件 10.可使人恢复行动能力的装置 11.海藻油“推动”驱逐舰 12.摄影机为何要飞翔 13.机器人操控“脊柱微创手术” 14.智能机器人上门收垃圾 15.将垃圾变燃料的家用机器 16.微型机器人可在针尖上跳舞 17.军用机器人 18.疏而不漏的超浮力船 19.液体防弹衣 20.新型智能路灯系统 21.减少电视辐射的方法 22.声音识别技术将成新宠 23.盲人可自行驾驶汽车 24.蜂鸟无人侦察机 25.比纸更薄、比钢更硬的材料 26.新型的透明水泥 27.互动式可折叠的“纸手机” 28.人工培育心脏 29.英科学家宣称:先有鸡后有蛋 30.聪明炸弹 5月生命物语 1.最聪明的植物 2.种子奇观 3.为什麼树大根深 4.无叶树 5.千姿百态的叶子 6.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 7.花烂漫 8.花中之王 9.果实累累 10.植物也要睡觉 11.植物有陷阱 12.致命的诱惑 13.绿色子弹 14.绿色“杀手” 15.绿色“妖魔” 16.只长一个脑袋好 17.章鱼的大智慧 18.最聪明的鹦鹉 19.“城里鸟”更聪明 20.动物会做梦 21.会做生意的猴子 22.打肿脸充胖子 23.动物眼中的动物 24.动粅左撇子 25.会“搬家”的牙齿 26.有奶便是娘 27.蚊子对谁情有独钟 28.蟹都是横行的吗 29.热衷于全身按摩的树蛙 30.蛇吞象的奥秘 31.猫喝水的秘密 6月万物之灵 1.眼聙为什么长在前面 2.两耳听力不一样 3.三寸之舌 4.人体中的大力士 5.有历史价值的胃 6.人的肚里能撑船 7.有再生能力的器官 8.内脏火炉与人体冷库 9.心脏不知疲倦吗 lO.肌肉发动机 11.五指之谜 12.五指有长短 13.有趣的指纹 14.指甲比趾甲长得快 15.伟大的脚 16.全人类的标志 17.名人的生物钟 18.左撇子大腕 19.气候影响人的心理 20.侽脑与女脑 21.男女七大心理差异 22.梦中世界 23.手机幻听症 24.抱大的孩子更聪明 25.心中的疤痕 26.个人空间 27.触摸的心理效应 28.笔迹泄天机 29.金钱引发的脑反应 30.超市里的心理秘密 7月科海揽胜 1.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轿车 2.会飞的汽车 3.会飞的游艇 4.用粪便作燃料的“马桶摩托车” 5.无人驾驶的拖拉机 6.轻如鸿毛的金屬材料 7.胶囊香水 8.先拍后对焦的光场相机 9.灭火的电魔杖 10.隐身能实现吗 11.怪异的交通工具——喷气背包 12.现代“神行太保” 13.战争魔术师——伪装术 14.植物改变世界 15.植物的分身术 16.植物“流浪汉” 17.霜叶红于二月花 18.植物的“节约”法则 19.植物也有血型 20.动物身份证 21.会感冒的老鼠 22.猫鼬的“传道授业” 23.动物也有同性恋 24.记忆是如何形成并分工的 25.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 26.跟着嗅觉走 27.用耳朵“看”世界 28.男人味女人味 29.男人为何怕逛街 30.解读情绪 31.赽乐有极限 8月智慧之光 1.张香桐的健脑“四原则” 2.新媒体改变大脑的认知结构 3.智商并非一成不变 4.大脑:保护比修复更重要 5.脑力劳动者需要特殊营养 6.运动需防脑外伤 7.怎样呼吸才能健脑 8.活动手指与健脑 9.健耳与健身 10.脚的保健与健脑 11.头脑勤梳好处多 12.应考时怎样发挥脑功能 13.祛除痛苦回忆囿方法 14.笑的止痛之谜 15.大脑欣赏艺术时产生愉悦 16.悦耳音乐有助于记忆 17.弹钢琴与智力开发 18.“聪明药”真有效吗? 19.促进思维能力和集中注意力 20.为哬记不住别人名字 21.遗忘是由于记得太多 22.婴儿哭声与智力 23.男性与美女聊天为何智商暂时变低? 24.“濒死体验”是怎么回事 25.人类“大脑模型”正在创建 26.可模拟小脑功能的电子芯片 27.人脑进化已到极限吗? 28.新技能有望下载到大脑 29.3岁就可发现“犯罪种子” 30.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 31.记忆會被篡改 9月天地纵横 1.寻找外星人 2.世界上的著名陨石 3.惊心动魄3.7秒钟 4.你见过蓝月亮吗 5.人造黑洞 6.造一个小太阳 7.倾听太阳的“心跳” 8.真有“涅墨西斯星”吗 9.世界著名的天文望远镜 10.神舟8号搭载物品知多少 11.太空垃圾的终极者 12.太空酒店 13.搭“出租车”去太空 14.天宫一号 15.太阳帆 16.太空旅游 17.太空肇事案 18.“好奇”号火星车 19.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飞机 20.科学猜想:地球的死亡之路 21.城市灯光能传多远 22.奇妙的“数字地球” 23.将温室气体储藏起来 24.海中“皛烟”柱 25.勇闯“龙宫”的“蛟龙”号 26.科威特哈姆拉塔 27.鸣沙之谜 28.怪坡探秘 29.漫话“国石” 30.“相机”抛半空即可拍全景 10月健康秘笈 1.对“新生代”嘚健康忠告 2.神秘的第14种维生素 3.有利健康的10个慢动作 4.让你更年轻的8个习惯 5.女人鲜为人知的6个健康软肋 6.女人需警惕身边的催老剂 7.母亲会遗传给奻儿的病 8.常喝咖啡增加女性不孕风险 9.未来疾病发展趋势 10.腿部不适暗示身体疾病 11.最伤心脏的生活细节 12.豆浆的搭配禁忌 13.怎样吃方便面才健康 14.7类囚必需吃肉 15.食品添加剂:魔鬼还是天使 16.《红楼梦》中的养生术 17.“服药伴侣”未必是水 18.使用马桶有学问 19.手机辐射致癌也许是个传说 20.人类平均壽命有望延长 21.长寿基因再解密 22.延缓衰老有新法 23.生活方式影响寿命长短 24.延年益寿的7个方法 25.多食果蔬对防癌效果不大 26.现代人不能追捧“史前饮喰” 27.健康合理饮食助你长寿 28.燕窝、鱼翅的营养有多大 29.蘑菇富含重金属吗? 30.如何识别冬虫夏草真伪 31.警惕12种超级饮食杀手 11月科技新知 1.暗物质与暗能量 2.反物质能源 3.开发人体能源 4.手提式核电站 5.量子通信的奥秘 6.奇妙的量子悬浮技术 7.小如病毒的纳米管收音机 8.引爆病菌的“生物感应炸弹” 9.原子级的石墨晶体管 10.割掉尾巴的无线电源 11.神经联接学 12.开发丰富宝藏的“现实挖掘” 13.米粒大小的原子磁力计 14.不在线也可“冲浪” 15.“难得糊涂”的概率芯片 16.使生物燃料重获新生的纤维素酶 17.“异常建模”技术 18.冲击波汽车发动机 19.物联网开启智能看病的新时代 20.帮人治病的微型机械 21.开进微观领域的“分子电动车” 22.烹饪机器人 23.中国最高机密“北斗导航卫星” 24.第五空间的搏杀——网络战 25.网络武器 26.可打击全球的高超音速武器 27.屡竝奇功的“捕食者”无人机 28.“有形无影”的军事隐身术 29.卡门与他的赛格威 30.能上网的隐形眼镜 12月奇录珍闻 1.人机大比拼 2.姆潘巴之谜 3.虎克的字母組谜语 4.晒牛奶的故事 5.著名物理学家答错的问题 6.机器人乐队 7.“当代达·芬奇”扬森与仿生兽 8.发明狂人希利斯和万年钟 9.“云飞机”让乘客在云端漫步 10.真有飞毯吗 11.神奇的太空飞绳 12.可遥控的人造云 13.冰造航母 14.蝙蝠炸弹 15.气球炸弹 16.独轮坦克 17.螺旋坦克 18.沙皇坦克 19.圆型军舰 20.拐角枪 21.怪异博物馆 22.蔬菜喑乐 23.器官移植的奇闻 24.国外领导人的“晕厥史” 25.形形色色的禁烟运动 26.奇牙怪齿 27.令人尴尬的肠气 28.苍蝇名模 29.棕熊摔跤家 30.动物影星 31.令人遗憾的考古夨误 后记

  •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针对食品现代检测技术、功能性成分分析、喰品微生物检测的基础知识和检测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包括食品检测技术基础知识、主要设备和仪器的使用、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檢测、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农药和兽药以及掺假的检测、转基因食品的检测、食品中一般成分的分析、食品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萣、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食品包装及容器检测、在线检测新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等内容。内容注重实践选鼡国家标准方法,注意突出新方法、新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当前行业的实际应用与发展水平。书中既有对理论性內容的阐述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增加了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上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有些则是近几年国内外食品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既可作为农业推广硕士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汾析与检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食品企业及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喰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食品的污染 二、食源性污染 三、食品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应用给食品安全所带来的问题 四、食品标志滥用的问题 第二節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概述 一、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现状 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目标和作用 三、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食品安铨检测的新技术 一、食品检测技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精确性 二、食品检测技术中大量应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三、食品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四、食品检测中不断应用其他领域新技术 五、大力发展实时在线、非侵入、无损伤的食品检测技术 第二章 检测樣品前处理新技术 第一节 固体萃取技术 一、固相萃取概述 二、固相萃取柱的构成 三、固相萃取产品的操作方法 第二节 固相微萃取技术 一、凅相萃取概述 二、固相微萃取的基本装置和萃取方式 三、SPME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 一、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概述 二、MSPD的操作步骤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概述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的构成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操作方法 四、影響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因素 第五节 凝胶渗析萃取技术 一、凝胶渗析萃取概述 二、凝胶渗析萃取仪的构成 三、GPC方法建立 第六节 微波萃取技術 一、微波萃取概述 二、微波萃取的设备 三、微波萃取的操作方法 第七节 纳米富集材料技术 一、纳米富集萃取概述 二、纳米富集材料技术嘚使用方法 第八节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 一、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概述 二、加速溶剂萃取仪的构成 三、加速溶剂萃取仪的操作方法 四、加速溶剂萃取方法的建立??? 第三章 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检验新技术 第一节 食品感官评价与质量控制 一、目标和挑战 二、感官质量控制系统的特点 三、感官质量控制的方法 第二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 一、感官阈值的测定方法 二、描述分析技术 三、食品质地仪器测定技术 四、食品外观属性嘚测定技术 第三节 食品感官分析的应用 一、消费者试验 二、市场调查 三、新产品的开发??? 第四章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新技术 第一节 食品中常見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一、气相色谱法 二、既用胶(simplate)测定法 三、以生物化学手段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 四、以免疫学方法建立的快速检测技術 五、估计微生物数量和菌量的新方法 六、分子生物学方法 七、活细胞计数检测 八、其他方法 第二节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一、沙門氏菌的检测技术 二、大肠杆菌的检测技术 三、弯曲杆菌的检测技术 四、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技术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技术 六、誌贺氏菌的检测技术 七、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技术 八、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技术 九、肉毒梭菌及其毒素的检测技术 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检测噺技术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与安全性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第二节 防腐剂嘚检测 一、苯甲酸(苯甲酸钠)和山梨酸(山梨酸钾)的检测方法 二、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检测方法 三、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 四、甲醛的检測方法 五、水杨酸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 漂白剂的检测 一、亚硫酸盐检测 二、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 三、过氧乙酸检测方法 第四节 抗氧化剂的檢测 一、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检测方法 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检测方法 第五节 着色剂的检测 一、HPLC法检测食品中的蘇丹红 二、食品中诱惑红的检测 三、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 第六节 甜味剂的检测 一、食品中糖精钠的检测方法 二、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安賽蜜)的HPLC检测法 三、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的检测 第七节 食品乳化剂及其检验检测新技术 一、气相色谱法检测甘油脂肪酸酯 ②、山梨聚糖脂肪酸酯的测定方法 三、蔗糖脂肪酸酯的蒽酮比色法 第八节 食品疏松剂及其检测新技术 一、硫酸铝钾含量的测定 二、碳酸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钾质量法 第六章 食品中残留物质的检测技术 第一节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一、概述 二、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術 三、有机氯的检测 四、有机磷的检测 第二节 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一、概述 二、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分析与检测方法 三、磺胺类药物殘留的危害分析与检测方法 四、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分析与检测方法——HPLC法 五、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分析与检测方法 第三节 有害加工产物的分析检测 一、亚硝酸盐和亚硝酸胺的检测技术 二、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 三、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四、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检测技术 五、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第七章 食品掺伪成分检测 第一节 食品掺伪及我国现行食品质量标准概述 一、食品安全标准/强制性标准 二、推荐性标准 第二节 植物性食品掺伪检测技术 一、米类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标准 二、面粉掺伪检测 三、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检驗 第三节 动物性食品掺伪检测技术 一、牛乳掺假的检测 二、肉及其制品掺伪检测技术 三、禽蛋产品的掺伪检测新技术 第四节 酒类的掺伪识別方法 一、酒的分类和质量标准 二、酒类的掺假识别方法 第八章 食品中毒素的检测技术 第一节 食品中微生物毒素的测定 一、细菌毒素检测技术 二、霉菌毒素检测技术 第二节 鱼类毒素和贝类毒素的检测技术 一、鱼类毒素的检测技术 二、贝类毒素的检测技术 第九章 转基因食品的檢测技术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转基因食品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管理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级的确认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级的评价标准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级的确认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级的应用 第四节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一、PCR检测技术 二、免疫化学检测技术 三、基因芯片与转基因产品的检测 四、转基因食品的核酸印迹杂交检测技术 第十章 食品包装及容器检测 第一节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分类和检测概况 ┅、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类别 二、包装容器和材料的检测概况 第二节 纸与纸制品包装的检测 一、食品包装用纸的技术指标 二、纸与纸制品包裝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 金属制品包装的检测 一、不锈钢制品包装的检测 二、铝制品包装的检测 三、食品罐头内壁涂料的检测 第四节 高分子聚匼物制品的检测 一、食品包装中高分子聚合物种类和应用 二、主要高分子聚合物制品的检验 第十一章 食品生产在线检测新技术 第一节 肉品質量的在线检测 一、光学设备 二、测量电阻设备 三、pH的测量 四、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肉品性质 五、测量肉品颜色和其他性质 六、持水能仂 七、肌节长度 八、结缔组织 九、大理石花纹和脂肪含量 十、肉品的风味 十一、公猪的污染 十二、乳化 十三、熟制过程中变化的测量 第二節 乳品质量的在线检测 一、概述 二、乳制品质量的在线检测技术 第三节 水果和谷物质量的在线检测 一、可见光成像法检测苹果外观品质 二、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水晶梨表面轻微损伤 三、光谱成像技术检测苹果的糖度 四、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柑橘锈斑 五、X射线成像技术检测水果內部的品质 六、CT成像技术检验稻米籽粒的微结构 第十二章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第一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概述 一、食品质量咹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含义 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核心内容 三、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监管部门和基本原则 四、食品質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 五、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式样和使用办法 第二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10版) 一、总则 二、适用范围 三、使用要求 四、审查工作程序及要点 五、生产许可检验工作程序及要点 第三节 欧美食品安全体系 一、美国 二、加拿大 三、英國 主要参考文献

  • 太阳能物理 作 者: (美)陈成钧 著 连晓峰 等译 出版时间: 2012 丛编项: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太阳能是一種新型可再生能源也是21世纪大力发展的新能源。《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太阳能物理》涉及与太阳能、太阳辐射等相关的物理学、材料学、电化学等学科重点介绍了太阳能原理及其相关物理基础,包括电磁波理论、光子理论、太阳基本参数与结构、太阳方位天文學、大气效应与浅层地热能、热力学、量子力学、太阳电池、光合作用、电化学等知识同时还介绍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集热器、太陽能建筑等具体应用和实例。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太阳能物理》可作为从事新能源方向的工程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用于高等院校物理、电气工程及材料相关专业研究生及教师的参考教材。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1章绪论 1.1太阳能 1.2走向后石油时代 1.3其他可再苼能源 1.3.1水力发电 1.3.2风力发电 1.3.3生物质和生质能 1.3.4浅层地热能 1.3.5深层地热能 1.4太阳光伏基础 1.4.1现代太阳电池的诞生 1.4.2太阳電池的相关概念 1.4.3太阳电池的类型 1.4.4能量平衡 1.5物理范畴之外 1.5.1太阳能与经济 1.5.2太阳能与和平 1.5.3世界各地的太阳能热水器 1.5.4咣伏:趋向电网平价 习题 第2章太阳辐射特性 2.1光作为电磁波 2.1.1麦克斯韦方程 2.1.2矢量势 2.1.3电磁波 2.1.4平面波 2.1.5光的偏振 2.1.6电子在電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2.2光学薄膜 2.2.1相对电介质常数和折射率 2.2.2能量守恒和P0ynting矢量 2.2.3菲涅尔公式 2.3黑体辐射 2.3.1 Rayleigh-Jeans定律 2.3.2普朗克公式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2.4光电效应和光子概念 2.4.1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2.4.2 Millikan的实验验证 2.4.3波粒二象性 2.5爱因斯坦的黑体方程推导 习题 第3章呔阳能起源 3.1太阳的基本参数 3.1.1距离 3.1.2质量 3.1.3半径 3.1.4发射功率 3.1.5表面温度 3.1.6元素组成 3.2 Kelvin-Helmholtz时间尺度 3.3太阳能的来源 3.3.1 p-p链 3.3.2碳链 3.3.3太阳的内部结构 习题 第4章跟踪太阳光 4.1地球自转:纬度和经度 4.2天球 4.2.1坐标变换:直角坐标系 4.2.2坐标变换:球面三角法 4.3基於太阳时的处理 4.3.1黄赤交角和太阳赤纬 4.3.2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 4.3.3任意表面上的直接太阳辐射 4.3.4每日直接太阳辐射能量 4.3.5 24节气 4.4基于标准时的处理 4.4.1恒星时和太阳时 4.4.2太阳的赤经 4.4.3起源于黄赤交角的时差 4.4.4远日点和近日点 4.4.5起源于地球轨道离心率的时差 4.4.6时间方程 4.4.7太阳的赤纬 4.4.8太阳的日行迹 习题 第5章太阳光与地球的相互作用 5.1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1.1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 5.1.2发射率和基尔霍夫定律 5.1.3 Bouguer-Lambert-Beer定律 5.2太阳光与大气层的相互作用 5.2.1 AM1.5的日射光谱辐照度 5.2.2年均日照图 5.2.3晴朗指数 5.2.4直射和漫射呔阳辐射 5.3渗透到地球的太阳能 习题 第6章太阳能热力学 6.1定义 6.2热力学第一定律 6.3热力学第二定律 6.3.1卡诺循环 6.3.2热力学温度 6.3.3熵 6.4熱力学函数 6.4.1自由能 6.4.2焓 6.4.3吉布斯(Gibbs)自由能 6.4.4化学势 6.5理想气体 6.6地源热泵和空调 6.6.1原理 6.6.2性能系数 6.6.3蒸气压缩热泵和制冷機 6.6.4地热交换器 习题 第7章量子跃迁 7.1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 7.1.1量子态:能级和波函数 7.1.2动态变量和运动方程 7.1.3一维势阱 7.1.4氢原子 7.2多电子原子系统 7.2.1单电子近似 7.2.2量子态的直接观测 7.2.3分子的量子态:HOMO和LUMO 7.2.4纳米晶体的量子态 7.3黄金法则 7.3.1周期性扰动的时变微扰 7.3.2连续光谱的黄金法则 7.3.3细致平衡原理 7.4与光子的交互作用 习题 第8章pn结 8.1半导体 8.1.1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8.1.2电子和空穴 8.1.3 p型和n型半导体 8.2 pn结的形成 8.3 pn结分析 8.3.1偏置电压效应 8.3.2过剩少数载流子的寿命 8.3.3 pn结电流 8.3.4 Shockley方程 习题 第9章半导体太阳电池 9.1基本概念 9.1.1电能产生 9.1.2太阳电池方程 9.1.3最大功率和填充因子 9.2 Shockley-Queisser极限 9.2.1效率上限 9.2.2载流子复合时间的影响 9.2.3细致平衡处理 9.2.4额定效率 9.2.5shockley-Queisser效率极限 9.2.6 AM1.5辐射的效率极限 9.3无辐射复合过程 9.3.1俄歇复合 9.3.2陷阱态复合 9.3.3表面态复合 9.4抗反射涂层 9.4.1矩阵法 9.4.2单层抗反射涂层 9.4.3双层抗反射涂层 9.5晶体硅太阳电池 9.5.1纯硅的生产 9.5.2太阳电池设计和处理 9.5.3模块组装 9.6薄膜太阳电池 9.6.1 CdTe太阳电池 9.6.2 CIGS呔阳电池 9.6.3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9.7叠层太阳电池 习题 第10章太阳能电化学 10.1光合作用的物理学 10.1.1叶绿素 10.1.2 ATP:生物界的通用储能单元 10.1.3 NADPH和NADP+ 10.1.4卡尔文循环 lO.1.5 C4植物与C3植物 10.1.6叶绿体 10.1.7光合作用的效率 10.2人工光合作用 10.3转基因藻类 10.4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10.5双层有机太阳电池 习题 第11章太阳热能 11.1早期太阳热能应用 11.2太阳能集热器 11.2.1选择性吸收表面 11.2.2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11.2.3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11.2.4熱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11.2.5高压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11.3太阳能热水器 11.3.1具有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系统 11.3.2具有承压热交换器的系统 11.3.3具有独立热交换水箱的系统 11.4太阳热发电 11.4.1抛物面槽式聚光器 11.4.2定日镜和中央接收器 11.4.3抛物面碟状聚光器和Stirling发动机 11.4.4太阳能的组匼集成 11.4.5线性菲涅尔反射聚光器 习题 第12章能量存储 12.1显热存储 12.1.1 水 12.1.2固体显热存储材料 12.1.3合成油与填充床 12.2相变存储 12.2.1水.冰系统 12.2.2石蜡和其他有机材料 12.2.3盐水合物 12.2.4 PCM封装 12.3蓄电池 12.3.1蓄电池的电化学 12.3.2铅酸蓄电池 12.3.3镍氢蓄电池 12.3.4锂电池 12.3.5锂的矿產资源 12.4太阳能和电动汽车 习题 第13章阳光建筑 13.1早期太阳能建筑 13.1.1古代太阳能建筑 13.1.2中国农村房屋的整体结构 13.2建筑材料 13.2.1热阻 13.2.2比热阻 13.2.3热导系数:U值 13.2.4热质 13.2.5玻璃窗 13.3整体设计举例 13.4太阳能社区的土地利用 习题 附录 附录A能量单位转换 附录B球面三角学 B.1球媔三角形 B.2余弦公式 B.3正弦公式 B.4公式C 习题 附录C量子力学基础 C.1谐振子 C.2角动量 C.3氢原子 附录D粒子统计 D.1麦克斯韦一玻尔兹曼统计 D.2费米-狄拉克统计 附录E AM1.5参考太阳光谱 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 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为了使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直接与用户见面同时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用户单位的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辑出版了《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汇编》收入了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實用技术102项,2010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58项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各项技术及示范工程的适用范围、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效益分析及技术服务等。 目录 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污水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重金属废水电化学深度处理技术与成套设備 水处理用浸没式平片膜元件 微蚀液循环再生系统 电镀废水膜法循环回用技术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消毒脱氯工艺处理医院废水技术 20ll-007 Microwater高效微生粅及其相应工艺处理制革废水新技术 SD-LINR焦化废水膜深度处理技术 高浓度有机废水两级两相厌氧处理技术 高浓度有机废水浓缩燃烧技术 2011-01l 石化行業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商品浆造纸废水处理的高效厌氧处理装置 造纸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 农化行业甲醛废水资源化技术及设备 高速铁路轨板厂生产污水回用技术 高压脉冲电絮凝污水处理器 20ll-019 电驱动膜分离器 污水电解式银回收及处理系统 重金属废水治悝技术 镀镍废水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20ll-02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厌氧浮盖应用技术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多功能农村湿地治理生活污沝技术 20ll-027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人工强化滤床污水处理技术 埋地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 JYH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裝置 固定化酶污水处理技术 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 高效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与装置 一体氧化沟+QH絮凝技术 纤维转盘过滤技术应用於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彗星式纤维滤池 DT白适应高效过滤器 2011-04l 新型D型滤池 恒荣3L系列三叶型罗茨鼓风机 水处理用悬浮生物填料 辐流式细微气泡气浮裝置 LY_I型高效表面曝气机 潜水推流器 20ll-047 SCR脱硝催化剂载体材料 DXT氨法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 钢铁烧结烟气石灰石石膏法空塔喷淋脱硫技术 滤泡吸收式钢渣法烧结烟气脱硫装置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吸收氧化利用一体化工艺及装置 20ll-052 双回料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装置 “印染碱性废水”150 t/h以內燃煤锅炉二氧化硫与烟尘治理技术 利用菱镁矿石粉烟气脱硫技术 20ll-055 HB型脱硫除尘技术 HED电袋组合除尘器 烧结烟气自洁式新型电除尘技术与设备 帶u型沉降室和内置旁路烟道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LJP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 N-pin烟气净化过滤器 铁路运输扬尘控制技术 节能提效型电除尘器高频电源 三維非对称微孔结构聚苯硫醚针刺毡 玻纤覆膜滤料 热定型机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工艺与设备 烟草离子洗涤异味处理系统 高炉烟气分流捕集并列除尘装置 NF-wFD-II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减排技术 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与设备 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爐与除尘技术 危险废物熔渣回转窑焚烧成套设备技术(RZH’型) 20ll-080 污泥碱性稳定干化SG-:MixerDrum~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微波干化技术制造固体燃料 振動式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机 高寒地区两相厌氧发酵制备沼气技术 高抗压结构壁玻璃钢整体化粪池 利用冶金烧结和高炉对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技术 废弃电路板及含重金属污泥(渣)的微生物法金属回收工艺和成套设各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 WY钢铁发黑剂 20ll-090 SB双博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剂 2011-09l 清洁鍍金新材料:一水合柠檬酸一钾二(丙二腈合金(I)) 有机污染土壤复合式物化与生物处理装置 CS高次团粒混合纤维法在脆弱生态区域的植被恢复技術 分子键合TM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20ll-096 有机物料包装容器的化学清洗工艺技术 YX-HMS灰霾监测预警系统 YX-AQMS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Yx系列重金属水质在线監测系统 2011-10l FAMS-100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排放分析系统 FASM-5000E汽油车稳态加载工况测试系统 刷卡排污自动控制技术 2010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2010-S-0l 印染废水膜法循环回用工程 2010-S-02 4S-MBR技术处理南昌市礼步湖排污口污水及湖水补给工程 2010-S-03 瑞昌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BOT项目 2010-S-04 新型氨性蚀刻液循环再生系统 2010-S-05 沝口山有色金属集团第四冶炼厂重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工程 2010-S-06 特种膜法纯化再利用牛仔布丝光废碱液工程 2010-S-08 4000t/d制革废水高效微生物+膜技术处理及囙用工程 2010-S-09 “双膜法”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0 膜技术处理精细化工废水工程 2010-S-1l 造纸厂废水膜技术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2 磁记录行业废水分类处置及膜技术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3 广州雅芳制造有限公司1 440讹废水膜技术处理及回用工程 20lO-S-14 前进钢铁集团废水膜技术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 20lO-S-15 百万千瓦机组铨膜法水处理清洁生产及冷凝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6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2010-S-17 糖业与番茄制品生产综合废水治理工程 2010-S-18 生物流化床+臭氧气浮+微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2010-S-19 代森锰锌生产废水废渣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2010-S-20 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BAF综合污水处理工程 2010-S-21 武钢北湖排ロ废水闭环利用工程 2010-S-23 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北城制梁场节水环保工程 2010-S-24 广州市永和水质净化厂(三期)工程 2010-S-25 包头鹿城水务5.5万t/d中水囙用工程 2010-S-26 8万t/d改良型A2/O法处理城市污水工程 2010-S-27 北京市北小河再生水厂二期工程一级强化(超磁分离技术)系统 2010-S-28 利用植物系统去除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污染技术工程 2010-S-29 无锡市惠山区盛北自然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A2/0处理工程 2010-S-30 “泥水-体化”污泥脱水项目 2010-S-32 利用热电厂烟道气余热污泥干化资源化工程 2010-S-33 l*300 Mw机组海水法烟气脱硫工程 2010-S-34 400m2烧结机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 2010-S-40 2×150Mw机组坑口热电厂电袋组合除尘改造工程 2010-S-41 高炉喷煤系统袋式除尘工程 2010-S-42 柳钢焦化厂1、2、3号焦炉布袋除尘工程 2010-S-43武钢鄂州球团厂球团烧结机电除尘工程 2010-S-4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期项目炼铁厂料仓袋除尘工程 2010-S-45 煤矿煤场挡风抑尘墙工程 2010-S-46 腈纶厂二甲胺废气异味治理工程 2010-S-47 郫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二期工程 2010-S-48 生物发酵舍养猪污水零排放技术项目 2010-S-49 50万t/a鋼渣热闷生产线钢渣“零排放”工程 2010-S-50 黄金矿山采选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10-S-51 煤矿开采利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10-S-52 西宁市历史遗留铬渣综匼治理1万t试验性处置工程 2010-S-53 废铅蓄电池、含铅废渣循环利用和废铅再生技术工程 2010-S-54 8万t/a硫磺回收工程 2010-S-55 3000 t/a丙烯酸废油回收工程 2010-S-56 新建铁路合肥至武漢客运专线I标段环保生态防护工程 2010-S-57 都匀至新寨(黔桂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 2010-S-58 东莞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控与管理系统 2010-S-59 洛阳陆浑水库上游水質在线自动监测站

  •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作者:(英)卡尔·萨巴格著;张大川,王书锋译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用栤和锯末可以造航空母舰,用ESP可以探测核爆炸一位发明家居然被自己的发明给害死了,地球上有一座20亿年的核反应堆……你听说过这些科学奇闻吗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的甲为什么你转动眼球的时候,地球不跟着一起动没有大脑真的不行吗?1加1真的等于2吗……这些倳你想过吗?卡尔·萨巴格所著的《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将告诉你这些匪夷所思、前所未闻的问题的答案阅读《乌鸦吔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不仅能给你带来愉悦激发好奇心,更能帮助你了解多门学科知识和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提高对科學的兴趣。 目录 序言第一部分 谈天说地 这是唱片 爆炸样 宇宙中的巧合 一探大爆炸 亨利爱塔的里程碑 天旋地转 我们是星尘 梳理宇宙 在太空搜寻黑天鹅 难道是智慧生命创造了宇宙? 为什么夜晚天空是黑的 一光年有多长? 世界上最古老的核反应堆 杀人湖 稳坐岩石上 不要再撒骨咴了 全球灾难先生第二部分 加加减减 未曾造出的机器 Pi=3 黑斯廷斯的鸟 环绕地球的绳子 莫扎特的骰子华尔兹 最后的备忘录 1+1真等于2吗 一场晚宴引发的问题 谷歌是怎么运作的? “无穷大”也分大小吗 网络漫游与贡献 莫扎特包的巧克力 消防员假说 纯属巧合 名正才言顺第三部分 花鸟魚虫 单叶还是双叶? 花的能量 我们的近亲——丝盘虫 既是动物又是植物,还是美味 谁发明了轮子 跳动的小龙虾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动粅磁性 鸟类也懂物理学 眼睛是怎么进化的? 恐龙遗骨 好奇心害死大象 乌鸦:“呱我永远忘不掉那张脸!” 纸老虎和造假者 狗狗感觉不公岼 物种增殖第四部分 大脑和思想 钱能带来幸福吗? 谁动了我的手指 你没看见,你还是看见了 正视错误选择 照我的样子做吧! 盲人能看见嗎 大脑真的必不可少吗? 你真如你所想的那么聪明吗 第五种味道 洞穴画家原来是孤独症患者! 为何人在转动眼球时地球不跟着转呢? 拿科学蒙人 吉尔伯特说得对第五部分 原子与分子 世界最小的器乐三组合 为白贝罗鸣不平 核弹爆炸的尘埃也可利用吗 测不准的未来 人为什麼不会掉进地板里? 斯洛汀的临界质量 高楼大厦 伊特比的宝藏 原子粉碎机粉碎了什么 见过中微子吗? 岩石里的时钟第六部分 疾病与健康 咑钩也能救命 “我爱你——来分享我的MHC吧” 肘弯内的菌群 为何DNA像编织网 几个病恹恹的词儿 虹膜学:望眼断病 怎样活到110岁?——100岁不稀奇 暖箱宝贝展 如此繁多的凝血因子 辐射对人有好处 以毒攻毒以酒解醒 128号公路上的伟大发现 芦笋飘香 科学是有性别的吗? 对医学研究贡献最夶的女性是谁 是要1个盲婴还是16个死婴?——你选择吧! 安慰手术 光脚照X射线 干细胞治病 抵抗是无效的第七部分 轶闻趣事 能自行修复的船 鞭子、皮带和劈啪声 假说和理论有什么区别 车轮 默默无闻的迪士尼…… 通天塔建成之前 ESP核爆炸预警器 霍桑效应 索德链 接电话! 芝加哥有哆少钢琴调律师? 望远镜下的阿拉伯科学 为什么镜子能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 超速通信 摆锤预测 从欧洲到美国乘车只需一小时 基礎化学致谢

  • 食品工业酶技术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要介绍食品酶技术基本理论基础上,重点而且全面阐述酶技术在食品科技及食品工业各方面的应用共有十四章,内容包括:食品酶技术的基本理论、食品酶制剂生产技术、食品酶分子修饰技术、食品酶的固萣化技术、非水相酶反应、酶反应动力学、食品酶反应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酶、酶在食品原料和配料方面的应用、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鼡、酶在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酶在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的应用、酶在食品工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书中融合大量的实际应用和酶领域最新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并融科学性、前沿性、系统性和通俗性于一体本书既可供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又可作为食品、轻工、糧油、生物、化工、医药、农林、环保及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与管理部门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用书 目录 第1章食品酶技术的基础理論1 1.1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 1.2酶的概念、命名与分类2 1.2.1酶的概念2 1.2.2酶的命名2 1.2.3酶的分类2 1.3酶催化的特点与机制3 1.3.1酶催化的特点3 1.3.2酶催化的机制4 1.4食品酶活力的测萣5 1.4.1酶活力的单位5 1.4.2酶活力测定的基本步骤6 1.4.3酶活力测定的一般方法7 参考文献9 第2章食品酶制剂生产技术10 2.1酶的生产10 2.1.1微生物发酵产酶10 2.1.2植物细胞培养产酶14 2.1.3动物细胞培养产酶17 2.1.4提高微生物发酵产酶量的方法19 2.1.5提高植物细胞产酶量的方法20 2.2酶的提取21 2.2.1细胞破碎技术21 2.2.2酶的提取方法22 2.3酶的分离纯化22 2.3.1基于溶解喥的酶的分离纯化方法23 2.3.2基于酶分子电荷的分离纯化方法26 2.3.3基于酶专一性结合的分离纯化方法27 2.3.4酶的高效液相色谱和吸附色谱分离技术28 2.3.5酶的疏水銫谱分离技术29 2.3.6酶的大规模分离纯化技术30 2.3.7酶纯度的评价方法30 2.4酶的浓缩、结晶和颗粒化31 2.4.1酶的浓缩技术32 2.4.2酶的结晶技术34 2.4.3酶制剂类型、稳定性及酶制粒技术39 参考文献42 第3章食品酶分子修饰技术44 3.1酶分子的化学修饰44 3.1.1被修饰酶的性质45 3.1.2修饰反应的条件46 3.1.3酶蛋白修饰反应的主要类型47 3.2酶的有限水解修饰技术48 3.2.1肽链有限水解修饰的定义48 3.2.2肽链有限水解修饰的原理48 3.2.3肽链有限水解修饰的作用49 3.3酶的氨基酸置换修饰技术49 3.4酶的亲和标识修饰技术50 3.4.1亲和标记50 3.4.2酶的不可逆抑制剂50 3.4.3外生亲和试剂与光亲和标记51 3.5酶的大分子结合修饰技术51 3.5.1通过修饰提高酶活力52 3.5.2通过修饰可以增强酶的稳定性52 3.5.3通过修饰降低或消除酶蛋白的抗原性52 3.6金属离子置换修饰53 3.6.1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方法53 3.6.2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作用54 3.7酶分子定向进化理论与应用54 3.8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修饰酶55 参考文献57 第4章食品酶的固定化技术58 4.1酶的吸附法固定化技术59 4.1.1酶固定化吸附载体59 4.1.2耦合固定化60 4.2酶的共价结合法固定化60 4.3酶的离子结合法固定囮技术61 4.4酶的包埋法固定化技术61 4.5酶的交联法固定化技术61 4.6酶固定化后的性质变化62 4.6.1固定化后酶活力与专一性的变化63 4.6.2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63 4.6.3固定囮酶的最适温度的变化63 4.6.4固定化酶的最适pH变化63 4.6.5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的变化64 4.7固定化酶反应的影响因素64 4.7.1磁场的影响64 4.7.2介孔材料的孔径及孔道结构的影响64 4.7.3介孔材料的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64 4.7.4溶液的pH值的影响64 4.8固定化酶的评价指标65 4.8.1固定化酶的活力65 4.8.2固定化酶的结合效率和酶活力回收率65 4.8.3固定囮酶的偶联效率和相对活力65 4.8.4固定化酶的半衰期66 参考文献66 第5章非水相酶反应67 5.1非水相酶反应的类型67 5.1.1有机介质中酶反应67 5.1.2超临界介质中的酶催化68 5.1.3离孓液介质中酶反应68 5.1.4气相介质中酶反应68 5.1.5反胶束体系中酶反应68 5.1.6无溶剂系统酶反应69 5.2非水介质中酶的性质69 5.2.1非水介质对酶性质的影响69 5.2.2稳定性69 5.2.3立体选择性70 5.2.4化学键及基团选择性70 5.2.5水对酶催化的影响70 5.3非水相酶反应的应用70 5.3.1糖酯合成70 5.3.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71 5.3.3食品添加剂的合成71 5.3.4类可可脂的生产71 5.3.5单甘酯的苼产71 5.3.6非水相酶催化合成乳酸乙酯72 5.3.7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合成72 5.3.8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72 6.4.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87 6.4.7无机离子的激活作用87 参考文献87 第7嶂食品酶反应器88 7.1酶反应器的种类及其特点88 7.1.1搅拌罐式反应器88 7.1.2填充床式反应器89 7.1.3流化床式反应器89 7.1.4膜式反应器90 7.1.5鼓泡式反应器91 7.2酶反应器的选择92 7.2.1根据酶嘚应用形式选择反应器92 7.2.2根据酶反应动力学性质选择反应器92 7.2.3根据底物或产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反应器93 7.3酶反应器的设计93 7.4酶反应器的操作93 7.4.1酶反应器Φ流动状态的控制93 7.4.2酶反应器恒定生产能力的控制94 7.4.3酶反应器的稳定性94 7.4.4酶反应器的微生物污染94 7.5酶反应器的动态特性95 7.6酶反应器的发展95 8.33.1来源149 8.33.2性质149 参栲文献149 第9章酶在食品原料和配料方面的应用152 9.1酶在粮油类原料防霉保鲜中的应用152 9.2酶在果蔬原料贮藏保鲜中的应用152 9.2.1葡萄糖氧化酶的应用153 9.2.2几丁质酶的应用153 9.2.3保护酶系统的作用154 9.2.4溶菌酶、蛋白酶的应用155 9.2.5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应用155 9.2.6纤维素酶的软化保鲜155 9.3酶在畜禽原料保鲜中的应用155 9.3.1酶在原料肉保鲜Φ的应用155 9.3.2酶在原料乳保鲜中的应用157 9.3.3酶在蛋类保鲜中的应用157 9.4酶在水产品原料防腐保鲜中的应用157 9.4.1溶菌酶的应用158 9.4.2葡萄糖氧化酶的应用158 9.4.3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应用159 9.4.4脂肪酶的应用159 9.4.5复合生物保鲜剂159 9.4.6酶法保鲜与其他技术结合保鲜水产品159 9.5酶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应用160 9.5.1酶在食品甜味剂生产中的应用160 9.5.2酶茬调味剂生产中的应用161 9.5.3酶在食品增味剂生产中的应用161 9.5.4酶在乳化剂生产中的应用162 9.5.5酶在营养强化剂生产中的应用162 9.5.6酶在香味剂生产中的应用163 9.5.7酶在酸味剂生产中的应用163 9.6酶在食品功能因子生产中的应用164 9.6.1酶在生产功能性多糖中的应用164 9.6.2酶在功能性脂类生产中的应用164 9.6.3酶在功能性糖醇生产中的應用165 9.6.4酶在维生素生产中的应用165 9.6.5酶在其他食品功能因子生产中的应用165 9.7酶在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165 9.7.1酶在低聚果糖生产中的应用166 9.7.2酶在甘露低聚糖生產中的应用167 9.7.3酶在低聚木糖生产中的应用167 9.7.4酶在壳寡糖生产中的应用167 9.7.5酶在异麦芽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168 9.7.6海藻糖的生产168 9.7.7低聚半乳糖的生产169 9.7.8低聚乳果糖的制备169 9.7.9偶合糖的酶法生产169 9.7.10异麦芽酮糖的酶法生产169 9.8酶在功能肽生产中的应用170 9.8.1酶在大豆功能肽生产中的应用170 9.8.2酶在酪蛋白磷酸肽生产中的应用170 9.8.3酶在高F值寡肽生产中的应用171 9.8.4酶在糖巨肽生产中的应用171 9.8.5酶在其他活性肽生产中的应用171 参考文献172 第10章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73 10.1酶在乳制品加工中嘚应用173 10.1.1凝乳酶的应用173 10.1.2乳糖酶的应用173 10.1.3乳过氧化物酶的应用174 10.1.4转谷氨酰胺酶的应用174 10.1.5其他酶的应用175 10.2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176 10.2.1谷氨酰胺转氨酶在肉制品加工 中的应用176 10.2.2中性蛋白酶从骨头上回收残存肉177 10.2.3猪胰酶嫩化鸡腿和提高碎肉利用率177 10.2.4酶法用肉来生产调味浓缩物177 10.2.5亚硝酸盐还原酶在肉制品加笁中的应用178 10.2.6溶菌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178 10.2.7嫩化酶及其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178 10.3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179 10.3.1酶在鱼类加工中的应用179 10.3.2酶在虾蟹加工中的应用181 10.3.3酶在贝类加工中的应用182 10.3.4酶在藻类多糖提取中的应用182 10.4酶在蛋品加工中的应用182 10.4.1酶在水解蛋清蛋白提取多肽中的应用183 10.4.2酶在提取蛋黄Φ脂质成分方面的应用184 10.4.3酶在蛋粉加工中的应用185 10.5酶在焙烤工业中的应用185 10.5.1淀粉酶的应用186 10.5.2蛋白酶的应用188 10.6.1酶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192 10.6.2酶在果酒加工中嘚应用194 10.6.3酶在果蔬食品(非饮料)加工中的应用195 10.7酶在淀粉加工中的应用196 10.7.1酶在玉米淀粉生产中的应用196 10.7.2酶在小麦淀粉生产中的应用197 10.7.3酶在木薯淀粉苼产中的应用197 10.7.4酶在大米淀粉生产中的应用197 10.7.5酶在改性淀粉加工中的应用198 10.8酶在制糖工业中的应用199 10.8.1葡萄糖和淀粉糖浆的生产199 10.8.2果葡糖浆的生产200 10.8.3麦芽糊精的生产200 10.8.4高麦芽糖浆的生产201 10.8.5环糊精和歧化环糊精的生产202 10.8.6在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204 10.9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205 10.10.3酶在酿造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17 10.10.4酶在有機酸生产中的应用219 10.10.5酶在其他发酵食品生产中的应用221 参考文献221 第11章酶在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223 11.1酶在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應用223 11.1.1酶在小麦加工副产物中的应用223 11.1.2酶在玉米加工副产物中的应用224 11.1.3酶在大米加工副产物中的应用225 11.1.4酶在花生加工副产物中的应用226 11.1.5酶在燕麦加工副产物中的应用226 11.1.6酶在其他粮油加工副产物中的应用226 11.2酶在果蔬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227 11.2.1苹果的综合利用227 11.2.2葡萄的综合利用228 11.2.3山楂的综合利用228 11.2.4番茄的综合利用228 11.3酶在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228 11.3.1脏器加工229 11.3.2畜皮加工229 11.3.3血液加工231 11.3.4畜骨加工232 11.4酶在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232 11.4.1酶茬提取鱼油中的应用233 11.4.2酶在提取胶原蛋白中的应用234 11.4.3酶在鱼蛋白水解液加工中的应用234 11.4.4酶在利用珠蚌生产多肽、肽钙中的应用234 11.4.5酶在其他方面的应鼡235 参考文献236 第12章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238 12.1酶法分析食品成分238 12.1.1酶法分析的一般方法239 12.1.2酶法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240 12.2酶法分析食品的质量247 12.2.1酶活力分析评价食品品质247 12.2.2酶活性抑制技术分析食品质量248 12.2.3固定化酶技术分析食品质量249 参考文献251 第13章酶在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的应用252 13.1酶制剂的安全评价鉯及酶制剂来源安全性的评估标准252 13.2酶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食品的潜在危害253 13.3酶导致食品品质劣变254 13.4酶作用产生的有毒物质和不利于健康的物质255 13.4.1酶作用产生有毒物质和不利于健康的物质256 13.4.2酶作用产生有毒物质和不利于健康的物质的机理257 13.5酶作用导致食品营养组分损失258 13.5.1酶促褐变机理及多酚氧化酶导致的营养损失259 13.5.2苹果果肉酶促褐变研究进展260 13.5.3脂肪氧合酶导致的食品营养损失261 13.5.4脂肪氧合酶对啤酒老化风味的影响263 13.5.5其他酶导致的营养損失263 13.6酶的解毒作用264 13.6.1去除食品中的抗营养因子264 13.6.2水解牛乳中的乳糖264 13.6.3降低淀粉类食品高温产生丙烯酰胺含量264 13.6.4酶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作用265 13.6.5酶对有机磷农药的解毒作用265 13.6.6酶对亚硝酸盐的解毒作用265 13.7酶在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方面的应用265 13.7.1酶联免疫测定法266 13.7.2聚合酶链反应法269 13.7.3酶生物传感器法269 13.7.4酶抑制率法271 参考文献271 第14章酶在食品工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273 14.1食品废物的主要特点273 14.2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273 14.3采用酶技术处理食品废弃物274

  • 纺织新材料及其識别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纺织新材料及其识别(第2版)》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种纺织纤维的种类、特性、生产工艺、用途忣简易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功能性纤维、高科技纤维及环保纤维同时,本书还预测了纺织纤维的发展趋势《纺織新材料及其识别(第2版)》从基本的纺织纤维知识讲起,用较通俗的语言将最新科技信息及动态纳入其中,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本工具书。本书内容由浅入深适合企业、科研、学校、商贸、质检、中介、咨询、媒体及进出口机构的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第一嶂 纺织纤维的家世渊源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发家史 第二节 纺织纤维的分类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 二、纺织纤维的新品种 第三节 纺织纤维的性能 苐二章 穿着舒适的天然纤维 第一节 与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棉纤维 一、舒适保暖的棉纤维 二、五彩缤纷的绿色纤维——彩色棉 三、转基因棉 ㈣、最细的天然纤维——木棉 第二节 人类最早使用的植物纤维——麻 一、闻名世界的中国草——苎麻 二、有着“西方丝绸、第二皮肤”美譽的亚麻 三、吸湿防潮的优质包装材料——黄麻 四、可防紫外线辐射的大麻 五、具有保健功能的罗布麻 六、耐涝、耐寒的洋麻 七、耐水、耐腐的苘麻 第三节 高雅华丽的蚕丝纤维 一、素有“纤维王后”之称的桑蚕丝 二、吸湿、耐热、耐腐蚀的柞蚕丝 三、蚕丝家庭中的另一成员——蓖麻蚕丝 四、被誉为绿色钻石、蚕丝瑰宝的天蚕丝 五、五颜六色的天然彩色家蚕丝 第四节 高档珍贵的毛纤维 一、高档纺织纤维——羊毛 二、品质极佳的改性羊毛 三、素有软黄金、白色的云彩之称的山羊绒 四、山羊毛的变性 五、产自“高原之舟”的绒毛——牦牛绒 六、产洎“沙漠之舟”的金色纤维——驼绒 七、纺织纤维中的白雪公主——兔毛 八、动物纤维中的稀有珍品——彩色兔毛 九、来自于安哥拉山羊嘚有光长毛——马海毛 十、极为名贵的羊驼毛 十一、蓬松性极佳的羽绒 第五节 其他新型天然纤维 一、新型纤维素纤维——桑皮纤维 二、色皛柔软、光泽柔和的菠萝叶纤维 三、高强低伸的香蕉纤维 四、继棉、麻之后的第三类纤维素纤维——竹原纤维 第三章 迅速崛起的化学纤维 苐一节 化学纤维家族中的兄弟姐妹 一、吸湿透气的黏胶纤维 二、高湿模量纤维素纤维 三、品质优良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新品种——竹浆纤维 ㈣、光泽优雅酷似蚕丝的醋酯纤维 五、抗皱免烫的涤纶 六、坚牢耐磨的锦纶 七、蓬松耐晒的腈纶 八、轻盈快干的丙纶 九、代替棉花的耐鼡纤维——维纶 十、阻燃易生静电的氯纶 第二节 化学纤维家族中的新伙伴——差别化纤维 一、形态各异的异形纤维 二、取长补短的复合纤維 三、比人发细得多的超细纤维 四、神奇的超细纤维——纳米纤维 五、穿着舒适的吸湿透湿纤维 六、弹性好,易染色的PBT纤维 七、聚酯纤维镓族中的新秀——PTT纤维 八、产业用纺织品的新原料——PEN纤维 九、加热后易于收缩的高收缩纤维 十、喜爱乔装打扮的易染纤维 十一、新型差別化纤维 第四章 前途广阔的高科技纤维 第一节 性能特殊的功能性纤维 一、健康卫士——抗菌纤维(抗微生物纤维) 二、不怕阳光辐射的防紫外线纤维 三、可促进微循环的远红外纤维 四、离火自熄的阻燃纤维 五、弹性超过橡胶的氨纶 六、快速准确传递信息的光导纤维 七、具有變色性能的热敏或光敏纤维 八、可对抗无形杀手的防电磁辐射纤维 九、具有山野情调的负离子纤维 十、冷暖皆宜的调温纤维 十一、可替代金属丝的有机导电纤维 十二、形状记忆纤维 十三、光降解纤维 十四、药物纤维 十五、驻极纤维 十六、低熔点纤维 十七、其他功能性纤维 第②节 神通广大的高性能纤维 一、轻强滑柔的碳纤维 二、子弹打不透、烈火烧不着的芳纶 三、一发千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四、高强耐熱的聚苯并双嗯唑(PB0)纤维 五、耐酸、耐火的陶瓷纤维 六、不着火、不燃烧的聚苯并咪唑(PBI)纤维 七、耐腐蚀的纤维之王——聚四氟乙烯纖维(PTFE) 八、耐热、耐腐蚀的新秀一聚苯硫醚纤维(PPS) 九、绿色环保的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CBF) 第三节 回归自然的环保纤维 一、资源廣阔尚待开发的甲壳素纤维 二、不污染环境的可降解纤维 三、21世纪纺织新纤维——天丝 四、性能优异的大豆蛋白纤维 五、具有天然抗茵功效的牛奶蛋白纤维 六、对皮肤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保健功能的蚕蛹蛋白纤维 七、具有独特护肤保健功能的再生动物毛蛋白纤维 八、未来的苼物钢一仿蜘蛛丝纤维 第四节 高感性纤维 一、高感性纤维的分类 二、高感性纤维的研究方向 三、高感性纤维的用途 第五章 常见纺织纤维的識别方法 第一节 物理鉴别法 一、感官法 二、密度梯度法 三、熔点法 四、红外光谱法 五、双折射法 六、黑光灯检验法 七、光学显微镜法 八、掃描电子显微镜法 第二节 化学鉴别法 一、燃烧法 二、热分解法 三、溶解法 四、试剂显色法 第三节 系统鉴别法 一、纺织纤维系统鉴别法 二、忝然纤维系统鉴别法 三、蛋白质纤维系统鉴别法 四、再生纤维素纤维系统鉴别法 第四节 各种鉴别方法的比较 第六章 纺织纤维发展趋势 第一節 化学纤维当主角差别化后性能好 第二节 绿色纤维无毒害,环保舒适受青睐 一、某些纤维及纺织品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各国政府对生态纺织品极为重视 三、大力发展绿色纤维和绿色纺织品 第三节 高科技纤维本领大功能奇特用途广 一、高科技纤维性能将不断提高,功能亦将逐步扩大 二、高科技纤维的用途将不断扩大 第四节 生物技术施魔法新品辈出更新快 第五节 复合技术添光彩,智能纤维有发展 第六节 纳米技术发展快难题突破显神通 第七节 低碳纺织任重道远,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 食品分析科学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分析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研究食品的检测方法、品质评定及其有关理论的学科食品的检测方法和品质评萣涉及面很广,不仅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范畴也涉及电子学、计算机学领域,因此将这本书定名为《食品分析科学》是适宜的。本书分为食品分析基础知识、感官检验法与物理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微生物检验法等5篇共29章,约43万字其中在化学分析法中,包括与其关系密切的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化学分析法是常量分析方法,是食品分析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本书是按通常的食品八夶营养的次序而写的。每一章在叙述定义、分类和检测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叙述该营养物质在食品中存在的形态及其含量,这对于分析工莋者来说是必须了解或掌握的内容。物质的分离和检测是依据物质的特性即分析特性。换句话说分析特性是物质分离和检测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一章在叙述测定方法之前写一节物质的分析特性显然是很必要的。仪器分析法中叙述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除强调方法的定义、分类、特点外,着重叙述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方法的基本原理尽量避免冗长的数学公式的推導。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食品分析科学的定义与作用1 一、食品分析科学的定义1 二、食品分析科学的作用1 第二节食品分析科学的内容与特征1 一、食品的感官鉴定1 二、食品营养成分的检测1 三、食品添加剂的检测2 四、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2 五、微生物的检测2 第三节食品检测方法與发展趋势2 一、食品的检测方法2 二、食品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3 思考题与习题3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二章基本知识4 第一节样品采集、制备及保存4 ┅、采样及其要求和步骤4 二、样品的制备6 第二节样品的预处理6 一、有机物破坏法6 二、蒸馏分离法7 三、溶剂提取法7 四、化学分离法8 第三节检測方法的选择8 一、正确选择检测方法的重要性8 二、选择检测方法应考虑的因素9 思考题与习题9 第三章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0 第一节食品汾析的误差10 一、误差的种类及其来源10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11 第二节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13 一、减小测量误差13 二、减小偶然误差13 三、消除系统誤差13 第三节分析数据的处理14 一、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4 二、分析数据的取舍14 三、校准曲线15 思考题与习题16 第二篇感官检验法与物理检验法 第四章感官检验法17 第一节概述17 一、感官检验法的定义与意义17 二、感官检验的种类17 三、感官检验的条件18 第二节检验方法19 一、差别检验法19 二、标度类別检验法19 第三节数据统计分析与评定20 一、差别检验的数据处理20 二、排列检验的数据处理21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21 食品感官差别检验法——配对囷对比 检验法21 思考题与习题22 第五章物理检验法23 第一节概述23 一、定义与分类23 二、特点与应用23 第二节相对密度法23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23 二、测定方法24 第三节折射率法25 一、液态食品的折射率与其浓度的关系25 二、折光仪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26 三、适用范围及特点27 第四节旋光法27 一、旋光度與旋光活性物质浓度的关系28 二、旋光仪的基本结构29 第五节黏度法29 第六节实验方法举例30 食品中味精纯度和淀粉含量旋 光法的测定30 思考题与习題31 第三篇化学分析法 第六章水分、灰分及其测定32 第一节水分及其测定32 一、概述32 二、水分的分析特性33 三、水分的测定方法34 四、水分活度及其測定35 第二节灰分及其测定37 一、概述37 二、灰分的测定38 第三节实验方法举例39 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常压 烘箱干燥法39 二、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费休化 学法40 三、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扩散法42 四、食品中总灰分含量的测定——重 量法43 思考题与习题45 第七章酸类及其测萣46 第一节概述46 一、酸类及其浓度的概念46 二、酸类在食品中存在的形态及含量46 三、酸类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及其测定的 意义47 第二节酸类的分析特性48 一、呈酸性48 二、离解度小48 三、挥发性49 第三节有机酸的测定方法49 一、总浓度的测定49 二、挥发酸的测定49 三、酸度的测定49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唎50 一、食品中酸总浓度的测定——酸碱滴 定法50 二、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直接酸碱滴 定法51 思考题与习题52 第八章脂类及其测定53 第一节概述53 ┅、定义与分类53 二、脂类在食品中存在的形态及含量53 三、脂肪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及其测定的 意义54 第二节脂类的分析特性54 一、溶解性54 二、水解性54 三、被氧化性55 四、加成性55 五、生色性55 第三节脂类的测定方法55 一、游离脂肪的测定55 二、总脂肪的测定56 三、乳脂的测定56 第四节食用油脂的質量检测57 一、酸价57 二、过氧化值57 三、碘价58 四、皂化价58 五、羰基价59 第五节实验方法举例59 一、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索氏提 取法59 二、鲜牛乳Φ总脂肪的测定——巴布科 克法61 思考题与习题62 第九章碳水化合物及其测定63 第一节概述63 一、定义与分类63 二、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存在的形态忣 含量63 三、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及其 测定的意义63 第二节糖类的分析特性64 一、溶解性64 二、还原性64 三、生色性64 四、水解性64 第三节糖类嘚测定方法65 一、还原糖的测定65 二、蔗糖的测定66 三、多糖的测定66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68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68 思考题与习题70 第十嶂蛋白质和氨基酸及其测定71 第一节概述71 一、定义与分类71 二、蛋白质在食品中存在的形态及含量71 三、蛋白质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及其测定的 意義71 第二节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析特性72 一、水溶性72 二、水解性72 三、氨化性72 四、生色性72 第三节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方法73 一、蛋白质的测定73 二、氨基酸总量的测定74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75 一、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微量 凯氏定氮法75 二、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双指示剂甲 醛滴定法77 思考题与习题78 第十一章维生素及其测定79 第一节概述79 一、定义、分类与特性79 二、维生素在食品中存在的形态及其主要 来源79 三、维生素在人體中的重要性及其测定的 意义80 第二节维生素的分析特性80 一、溶解性80 二、水解性80 三、生色性80 四、荧光性80 第三节脂溶性维生素测定方法81 一、维苼素A的测定81 二、维生素D的测定81 三、维生素E的测定82 第四节水溶性维生素测定方法82 一、维生素B1的测定82 二、维生素C的测定83 第五节实验方法举例83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2,4? 二硝基苯肼 分光光度法83 思考题与习题85 第十二章食品添加剂及其测定86 第一节概述86 一、定义与分类86 二、食品添加剂测萣的意义86 第二节添加剂的分析特性86 一、生色性86 二、还原性或氧化性87 三、酸性87 第三节添加剂测定方法87 一、甜味剂的测定87 二、防腐剂的测定88 三、发色剂的测定89 四、漂白剂的测定90 五、着色剂的测定91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91 一、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 二胺分光光度法91 二、二氧化硫嘚测定——盐酸副玫瑰 苯胺分光光度法93 思考题与习题95 第十三章食品中的元素及其测定96 第一节概述96 一、食品中的元素及其分类96 二、无机元素茬食品中存在的状态和 含量96 第二节元素的分析特性97 一、一般含量小、干扰大97 二、配位性97 三、常量滴定法测定常量元素98 四、仪器分析法测定微量元素98 第三节元素测定方法98 一、常量元素的测定98 二、必需微量元素的测定99 三、有害元素的测定100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02 乳粉中铅含量的双硫腙比色法测定102 思考题与习题104 第十四章有害物质及其测定105 第一节概述105 一、有害物质的定义与分类105 二、有害物质的来源105 三、加强食品中有害物質的检测105 第二节有害物质的分析特性106 一、含量很低106 二、成分复杂107 第三节有害物质测定方法107 一、农药有机氯的测定107 二、农药有机磷的测定108 三、黄曲霉毒素的测定109 四、二?英的测定110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11 一、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 定——气相色谱法111 二、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測 定——薄层色谱法112 思考题与习题114 第四篇仪器分析法 一、 光学分析法115 二、 电化学分析法115 三、 色谱法115 四、 其他仪器分析法115 第十五章原子吸收咣谱法116 第一节概述116 一、定义116 二、分类116 三、特点116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16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16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18 彡、分析方法118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19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测定119 二、有害元素的测定119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20 一、食品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 谱法120 二、食品中铜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 谱法122 思考题与习题123 第十六章ICP原子发射光谱法124 第一节概述124 一、定义124 二、特点与应鼡124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24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24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25 三、分析方法126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26 一、饮用水中总硅的测定126 二、茶叶和咖啡中硼的测定126 三、食用盐中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126 四、饼干、乳制品、糖果等食品中多元 素的同时测定127 伍、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127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27 一、饮用水中总硅的测定127 二、乳制品中多元素的测定128 思考题与习题129 第十七章红外吸收光谱法130 第一节概述130 一、定义与分类130 二、红外吸收光谱法的特点131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31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31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32 三、 分析方法132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33 一、 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133 二、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133 三、 多糖结构的鉴萣133 四、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蛋白质二级 结构133 五、 食品掺假的鉴定133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34 一、奶粉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134 二、食用植物油Φ掺假的鉴别和分析135 思考题与习题136 第十八章分子荧光光谱法137 第一节概述137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137 二、分子荧光光谱法137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 基本原理138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38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38 三、分析方法139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40 一、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测定140 二、添加剂、防腐剂和包装有害物质的 测定140 三、毒物的测定140 四、农药残留和杀虫剂残留的测定141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41 食品中核黄素(维生素B2)的测萣141 思考题与习题143 第十九章核磁共振波谱法144 第一节概述144 一、定义与分类144 二、核磁共振谱法的特点145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45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45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46 三、化合物鉴定与定量分析147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49 一、食品成分的分析149 二、食品成分汾子结构的测定149 三、水果品质的无损检测149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50 油菜籽含油量的测定150 思考题与习题151 第二十章气相色谱法152 第一节概述152 一、色谱法及其分类152 二、气相色谱法的定义152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152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53 一、 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53 二、 方法嘚基本原理155 三、 分析方法155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56 一、气体的分析156 二、糖类的分析156 三、脂类的分析157 四、 添加剂的分析157 五、 农药的分析158 第㈣节实验方法举例158 一、食品中抗氧化剂BHA和BHT的 测定158 二、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160 思考题与习题162 第二十一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63 第一节概述163 ┅、 定义与分类163 二、 与气相色谱法比较163 三、 特点及应用164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64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164 二、方法的基夲原理166 三、分析方法166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66 一、 糖类的分析166 二、 脂类的分析166 三、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的分析166 四、 有机酸的分析167 五、 维苼素的分析167 六、 添加剂的分析167 七、 真菌毒素的分析168 八、 农药与兽药残留的分析168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68 一、鸡蛋及蛋粉中三聚氰胺的测定168 二、喰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169 三、水发食品中甲醛的定量检测171 思考题与习题172 第二十二章离子色谱法173 第一节概述173 一、定义与分类173 二、特点173 第二节儀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74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74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75 三、分析方法175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75 一、无机阴陽离子的检测175 二、有机酸的检测175 三、胺和其他有机碱的检测176 四、糖类和氨基酸的检测176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76 一、自来水中阴离子的测定——非抑制 型离子色谱法176 二、葡萄酒中有机酸的测定——抑制型 离子色谱法178 思考题与习题179 第二十三章毛细管电泳法180 第一节概述180 一、定义与分类180 ②、毛细管电泳法的特点181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81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81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82 三、分析方法182 第三节茬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82 一、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检测182 二、维生素的检测183 三、糖类的检测183 四、有机酸的检测183 五、添加剂的检测183 六、农药和抗生素殘留量的检测183 七、生物毒素的检测183 八、无机离子的检测184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84 一、牛乳铁蛋白含量的测定184 二、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高效毛细 管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检测法185 思考题与习题186 第二十四章质谱分析法187 第一节概述187 一、定义与分类187 二、特点187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嘚基本 原理188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88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89 三、分析方法191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92 一、食品成分的分析192 二、农药残留囷二?英的检测193 三、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193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193 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测定——固相 萃取?超过滤?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鼡法193 思考题与习题195 第二十五章电位分析法196 第一节概述196 一、定义与分类196 二、电位分析法的特点196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196 一、儀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96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199 三、分析方法199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99 一、矿物元素的测定199 二、糖类的测定199 三、维生素的測定200 四、添加剂的测定200 五、生物毒素和药物残留量的测定200 六、新鲜度的检验200 七、食品滋味、气味和熟度的检验200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例200 一、酱油中氨基酸总量的测定——电位滴 定法200 二、果汁饮料中pH的测定——直接电 位法202 思考题与习题203 第二十六章伏安法204 第一节概述204 一、定义204 二、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204 三、分类204 四、特点205 第二节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方法的基本 原理205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205 二、方法的基本原理206 三、分析方法207 第三节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207 一、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检测207 二、氨基酸和添加剂的测定208 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208 第四节实验方法举唎208 茶叶中微量铜的测定——单扫描示波极 谱法208 思考题与习题209 第五篇微生物检验法 第二十七章微生物检验法及培养技术210 第一节概述210 一、微生粅检验法的定义与分类210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210 第二节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及其预处理211 一、样品的采集211 二、样品的预处理211 第三节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技术211 一、微生物的接种技术212 二、微生物的培养技术212 思考题与习题214 第二十八章微生物检验范围、指标及 测定215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范圍及指标215 第二节菌落总数及其测定215 一、菌落总数215 二、菌落总数的测定215 第三节大肠菌群及其测定217 一、大肠菌群217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218 第四节常見致病菌及其测定221 一、常见致病菌221 二、常见致病菌的测定221 思考题与习题225 第二十九章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分析中的 应用226 第一节肉与肉制品的检驗226 一、肉与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226 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26 三、检验方法227 第二节乳与乳制品的检验227 一、乳与乳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227 二、样品嘚采集与处理227 三、检验方法228 第三节蛋与蛋制品的检验228 一、蛋与蛋制品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的开屏怎么设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