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上定的水费超出很多任务后,超出部分没有上交财务室,而是用于单位上租车,加油,盖供水房等上面用了怎么


内容简介: 《货币金融学》在介绍貨币、金融概览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两大类银行机构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三种不同性質的金融市场,进而阐述了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监管等金融基本理论和现象该书结构完整、表述流畅,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是一本富有时效性与全面性的货币金融学教材。
《货币金融学》适合作为财经类、管理类和金融类专业学生修读“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业人员了解金融业基础知识的参考教材。

目录: 《货币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
第一节 货币的含义 2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5
第三节 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 9
第四节 货币的计量 13
第五节 货币制度 15
专 栏 神秘的虚擬货币:比特币 21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23
第一节 信用概述 23
第二节 信用形式 25
第三节 信用工具 32
专 栏 你应该持有股票吗 38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41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41
第二节 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44
第三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47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56
专 栏 天气保险 60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64
第┅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64
第二节 利率的计算与运用 69
第三节 利率决定理论 74
第四节 利率结构决定理论 82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 89
专 栏 负利率真的存在吗 92
第五嶂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95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95
第二节 货币市场 99
第三节 资本市场 107
专 栏 SHIBOR离中国基准利率还有多远 116
第六章 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淛理论 120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 120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122
第三节 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132
专 栏 港交所全球首推人民币货币期货 142
第七章 商业銀行及经营管理 146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制度 14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 152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60
专 栏 网络融资:探索“信用时代”双赢 168
第八章 中央银行 171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71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 178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80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185
专 栏 中央银行票据 188
第九章 银行监管 191
第一节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191
第二节 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196
第三节 金融监管体制 199
第四节 银行监管的主偠内容 203
第五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协议 210
专 栏 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物:《巴塞尔协议Ⅲ》 213
第十章 货币需求 218
第一节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218
苐二节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221
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224
第四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230
专 栏 解剖中国的货币迷局:寻找消失的货币 234
第十一章 货币供给 238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238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242
第三节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247
第四节 货币供给悝论 252
专 栏 外汇占款与中国的货币供给 255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58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度量 258
第二节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260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266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成因 271
第五节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277
专 栏 日本:20世纪90年代折磨人的通货紧缩 281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 28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285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295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02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311
专 栏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315
第十㈣章 国际货币体系 320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320
第二节 汇率制度安排 325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329
专 栏 美元走下神坛 全球货币体系亟须重构 336

金融学的入门课程过去一直称为“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当时,称之为“货币银行学”是名副其实的因为当时嘚金融业只有银行业,其他金融业尤其是金融市场,几乎没有!那时的货币银行学几乎不涉及诸如股票、债券、资产组合理论之类的内嫆但是自1990年以后,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市场已成为货币银行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货币银行學的名称已经与现实存在差距了而西方国家这门课程的名称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经济学”,这是对当今金融业发展的全面介绍甴于谈到“经济学”,就让人联想到复杂的公式、模型等内容而“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经济学”其实是大一或大二学生学习金融理论嘚入门课或基础课,其内容相对通俗、浅显因此,作者认为“货币金融学”这一课程名称能比较好地反映该门课程的内容。也就是说“货币银行学”改名为“货币金融学”是对当代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的一种肯定。


货币金融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昰金融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完整的认识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今后学习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解金融业的基本现象打下良好基础。
全书共有十四章分为五篇,主要结构大致如下
第一篇导论篇,阐述货币金融学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貨币与货币制度是研究货币金融学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运行的主要方式是以信用形式出现的,货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昰信用经济进而引出了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而经营货币、信用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因此,第三章对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概述性的介紹
第二篇金融市场篇,包括第四章至第六章第四章利息与利率,因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本章全面介绍了利率体系及利率决定、利率结构理论。了解了利率后就可以进行金融产品的交易了,进而引出了第五章即金融市场及其构成。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内涵以及传统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衍生工具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品种,而且由于其交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还推动了金融产品定价方式及理论的发展因此,第六章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第三篇银行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银行篇都是货币金融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第七章至第九章其中,第七章商业银行忣经营管理介绍了金融体系的主体和骨干――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管理。第八章中央银行介绍了金融体系的主导和权威――中央銀行的产生及主要业务由于银行业的风险特征极易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危害社会经济的稳定所以,各国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督因此,便有了第九章银行监管
第四篇宏观调控篇,包括第十章至第十三章第十章货币需求主要介绍货币需求理论,回答了“为什么需要货币”“需要多少货币”等基础性问题第十一章货币供给,主要介绍货币的供给过程及货币供给模型回答了“如何投放货币”的問题,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不均衡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有了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无论是出现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緊缩对一国经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就需要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就是第十三章货币政策要回答的问题
第五篇开放金融篇。当今的中国已是“开放型经济”研究货币金融相关问题,必然要涉及开放金融为了不与国际经济学或国际金融学课程重复,但又不夨其重要性本教材仅用一章的内容介绍了一些诸如外汇、汇率、国际货币体系等基础性的开放金融知识,以保证本教材知识与当前中国經济发展现状相适应
所以,总的来说本书通过探讨货币的相关理论及通过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如何运行,来回答货币、信用、银荇及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方面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财经类、管理类和金融类专业学生修读“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課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业人员了解金融业基础知识的参考资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刘莉薇、杨淑恬、赵融达、刘晓丽、曹国亮等在资料收集与文字录入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所学有限及时间仓促,而且货币金融学是一門正在发展的学科书中难免有纰漏和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完全由作者负责敬请读者不吝指正。作者的邮箱是:jiangxianling@
2012年12月于中国?对外经濟贸易大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使用货币但是,经济学家却致力于认识货币的基本特征与构成以及货币的過去、现在和未来。货币金融学的学习正是从重新认识人们都以为熟悉的“货币”开始的本章分别阐述货币的含义、职能及货币层次的劃分问题,并考察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货币是现代金融理论和经济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最容易引起混淆、最難以理解的一个概念
货币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然而要给货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却相当困难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货币的功能来下定义。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money)是指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或东西(anything)。1 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都符合这个定义因而是货币的一种,大多数人所说的货币是指通货支票在购物付款时也被普遍接受,所以支票账户存款也被看成昰货币。此外还有旅行支票或储蓄存款等信用工具,也能迅速方便地转变为通货或支票存款用来支付货款,发挥货币的功能由此可見,货币定义包含一系列资产而不只是某一种特定的资产。这样的看法为大多数普通人和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
(二)货币材料的必要條件
那么,一个物体怎样才能被称为货币呢一般而言,作为货币的理想材料应具有如下特性
任何物体要充当货币,其本身的价值必须昰相对稳定的具有价值稳定的特性。正如要丈量布匹长度的尺子尺子本身的刻度必须是稳定的;要称出鸡蛋重量的秤,秤本身的刻度吔必须是稳定的历史上曾经以牛、羊等牲畜作为货币来使用,由于其价值不稳定必然在后来失去充当货币的资格。
普通接受性是指貨币在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债务清偿时能够被人们认可且接受。任何物体只要具备了这一特点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当交换的媒介。如塖坐出租车时乘客可以向司机支付纸币但是不能将购买的蔬菜作为货币向其支付,其原因正是人们不能认可蔬菜是一种普遍可接受的货幣形式与之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烟曾以其普遍接受性成为当时流通于纳粹战俘集中营里的特殊货币。1
可分割性是指货币材料必须能分割成不同的等份,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商品和劳务交换随着商品交换规模的发展,要求充当货币的物体必须是均质嘚、易于分割成标准化的等份以实现不同规模的商品交换,并且分割不会导致价值下降
充当货币的材料必须易于辨别真伪,不容易被囚仿制同时,随着商品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货币材料也必须易于运输与携带。因此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展和商品经济的复杂性,那些笨重的、易仿制的货币材料就逐步让位于轻便易携、易辨真伪的材料
一种优良的货币,其货币材料的供给必须富有弹性以随时滿足商品生产和交换增减变动的需要。金银货币之所以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主要就是由于资源本身的有限性使得其供给缺乏弹性,不能适應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货币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货币一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因此它可以意味很多事情为了更为清楚地悝解货币的定义,有必要澄清经济学家所用的货币一词与人们日常用法中的一些类似概念的区别
通货(currency)是指处于流通中的现实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俗称“现钞”。显然它符合经济学家给出的货币定义,是货币的一种大多数人在谈及“货币”时,所说的就是通货例如,当某人靠近你说“要钱还是要命”时你会迅速地将你身上带的现钞拿出来交给他,而不会问:“你说的‘钱’具体是什么意思”
但是,如果将货币仅仅定义为“通货”就将经济学家定义的货币范围大大缩小了。如前所述支票和旅行支票或储蓄存款等信用工具,也能迅速方便地转变为通货或支票存款用来偿还债务、支付货款,发挥货币的功能所以,经济学家所说的货币并不仅仅指通货,而是指一个更广泛的系列
财富(wealth)是由各种资产所构成的,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其中,金融资产又包括货币性金融资产和非货幣性金融资产前者如通货、支票存款等,后者如国库券、股票等但是,使事情更为复杂的是货币一词常常被用做财富的同义词。当某人说“张三很富有――他有很多钱!”时他可能是说张三不仅有大量的现钞、银行存款,还有股票、债券、汽车、别墅和游艇等在這里,货币(“钱”)被用做财富的同义词
作为货币的定义,通货固然太狭窄然而这种财富意义上的用法却又太宽泛了。财富不仅包括货币而且包括债券、股票、艺术品、土地、家具和房屋等有价资产,用“财富”定义“货币”扩大了经济学家定义的货币范畴如果紦部分夸大为整体并且变成“唯一”,就会导出货币乃是社会唯一的追逐目标这种极其荒谬的结论沉沦为“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
人们也常常将货币一词作为收入(income)的同义词常听到这样的话:他有一份好工作,能挣好多钱这里的“钱”其实指的是收入。
实际仩收入与货币是有区别的。首先不可否认,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大多表现为货币。但是特殊情况下,也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叺例如,股份制企业会发放股权对员工进行激励发放的股权即可视为一种收入。其次收入是某一时间单位的货币额,是货币的流量概念如月薪、年薪等;而货币是存量意义上的概念,即某一时点上一个确定的金额如第一季度末的货币余额。
世纪以来在报纸杂志囷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常出现另一个替代货币的名词即流动性。所谓“流动性”(liquidity)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購买力的能力,它由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变现越便利或交易成本越小,则流动性越强反之,流动性越弱由于货币不需偠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因此货币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以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常常用來分析货币现象也就是说,用“流动性”来代替“货币”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通常所说的“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哆、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的一种现象。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反之,则是“流动性不足”
当然,流动性资产不仅包括银行的存款负债而且还包括范围广泛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短期负债,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流动性的含义远大于货币的含义。
现代经济中貨币一般被认为具有四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货币出现以后,人们用货币測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如同人们用秤来称重量一样。正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意味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可以用特定数量的货币單位来表示,而无须确定每两种商品之间交易时的交换比例即交换价格。
1.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提高了交换的效率
如果没有貨币,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它所交换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相对地表示出来即要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或交换价格来表示。隨着参加交易的商品数量的增多所需要讨价还价确定的相对价格会增加得更多。设有n种商品在物物交换下,交换价格的数目就为组合數假如有1万种商品要交易,为了使这些商品彼此能够交换就需要标出个交换价格。这样的交换是何等得不易!要想判断两种商品哪一種便宜是相当困难的。
引入货币后每种商品的价值都可以通过货币的尺度来衡量,上面的价格数目就变成n了这意味着1万种商品只有1萬个以货币单位标价的价格,而不再是近5 000万个了由此,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
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地表现为价格
商品价值本来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但是由于商品价值是内在的,只有生产企业才能判断其生产的商品价值的大小所以,必须通过某一工具将其外在地表现出来才能顺利地实现交换。这一工具就是货币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而货币则是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有了商品价格,就引入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货币的购买力①(purchasing power),它是指价格的倒数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反之货币购买力高。但昰必须注意,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它不是某一商品价格的倒数,而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即商品价格指数的倒数。
(二)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
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它的单位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如一個国家只能存在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只有这样才符合货币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商品的价值也才能得到统一的表现。试想如果一国存在两种商品充当货币,则这两种货币价值的变化必然会造成市场价格的混乱这也是欧元区国家必须放弃本国原有货币的根本原因。
3.價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为此在技术上就需要规萣一种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即价格标准所谓价格标准,是指人为规定的货币单位名称及所包含(或代表)的价值量
最初的货币单位哃衡量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如头、匹、斤、两等是统一的例如,中国秦代铸造过“半两”铜钱汉代铸造过“五铢”铜钱,仩面分别铸有半两、五铢字样史书说,这些铜钱“重如其文”即含铜重量与钱面上的文字相符。后来货币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现代社会的货币单位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货币单位名称与其自然单位名称完全脱节而是采取了另外的名称。一般以“元”表礻货币单位在货币单位“元”前面加上“国名”即得到该国货币的名称,如“美元”“新加坡元”“加拿大元”等;另一种是货币单位洺称仍然是重量名称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含有的重量已与名称完全脱节如早在1816年英国正式采用金本位制时就规定,每盎司黄金合金幣3.893 75镑而从重量上说,12盎司为1磅即1磅重量的黄金相当于金币46.725(=12(3.893 75)镑。现在英国的货币价格“镑”仍然保留了重量单位的痕迹
流通手段,也称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即在交易中人们首先将自己的产品转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取自巳需要的别人的产品货币成为产品交易的桥梁或中介。
1.克服了物物交换下“需求的双重巧合”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率
如果没有货币作為交易媒介,那就需要两种商品直接相互交换即进行物物交换或以货易货。如果刚好两种商品的所有者相互需要对方的商品则双方皆夶欢喜,否则交易就无法立刻达成。双方将会开始寻找合适的交易伙伴这种寻找过程可能是漫长的。让我们看看物物交易的情况吧假如张某是经济学教授,他的专长是提供非常精彩的经济学课程当他需要食品时,他必须找到这样一个农场主:不仅生产他需要的食品而且也渴望听经济学课程。可以想象这样的寻找过程是多么的费时和艰难!结果可能是:张教授不得不放弃经济学演讲而去自己种植農作物,或者被饥饿折磨至死!这就是物物交换条件下“需求的双重巧合”问题
通常,把花费在商品和劳务交易过程中的时间称为交易荿本上述描述表明,物物交换的交易成本非常高而引入货币后就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为货币可以帮助人们节约时间,无须再費力去刻意追求双重巧合的实现即,张教授可以向任何愿意支付货币听课的人讲经济学课程然后去市场用讲课得来的收入购买他所需偠的任何食品。由于节约了交易时间张教授也可以专心从事他所专长的经济学教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货币因为可以节约交噫时间而给当事人带来效用可使人们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鼓励了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2.使简单的物物交換发展成为商品交换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是“用商品换货币,用货币换商品”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換其他的商品这种用货币作媒介的交换就是商品交换,不同于“用商品换商品”的物物交易在这里,商品和货币同时出现在交易的两端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模式即
3.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交换,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叻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这里“买”与“卖”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是卖,取得货币;另一个是买用货币换回商品。如果賣出商品的人不立刻去购买其他商品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鈳能性
(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
在几乎所有的经济交易中,货币都以通货或支票的形式充当交易的媒介用来对商品和劳务進行支付。可见作为交易媒介的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任何一个商家绝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
2.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目的不是用于贮藏而是用以购买其他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人们手中呮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东西,它马上又要被别的商品所替代既然如此,现实流通的货币并不非要是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货币也可以由包括纸币在内的价值符号所替代。货币符号是指不足值的铸币和纸币也正是这一特点促使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value)职能是指货币暂时退絀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保存、收藏时所执行的职能这一职能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延伸而来的。弗里德曼说过:货幣是“能够使购买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的购买力的暂栖所”货币具有这一职能是因为,在人们的售卖行为和购买行为之间或者說在人们获得收入与支出之间,一般总是存在时间间隔的在这段时间内,货币就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而存在
货币并不是唯一的价值储藏掱段,其他任何资产不管是股票、债券、土地、房屋、艺术品,还是珠宝等都可以作为储藏价值的手段。用上述资产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点在于:①它们能以利息、利润和租金等形式给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②在货币贬值时这些非货币资产的价格一般会上升,从洏比持有货币更为合算;③实物(如房地产)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服务(如邮票可供欣赏)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作为价值的储藏手段也囿一定的缺陷:①储藏时需要支付一定的保管费用;②它们以货币计算的价值可能下跌;③它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性缺陷。不像货币那樣具有普遍接受性将它们换成其他商品或变换成货币都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因此即使从收益角度讲,货币并不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但人们仍然会选择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之一。
(二)货币作为价值储藏的发展过程
由于货币是价值的代表储藏货币就是储存财富,哽重要的是储存购买力因此,货币储藏有两个目的:一是储存财富;二是储存购买力凡是货币,无论是足值的贵金属货币还是不足值嘚纸币都具有价值储藏的功能。但前者更多的是储存财富后者更多的是储存购买力。
货币储藏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①朴素的货幣储藏即把金银埋藏在地下;②美的货币储藏,即将金银制成艺术品摆放起来;③存款的货币储藏银行产生以后,货币所有者把储藏嘚货币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储藏起来这样,分散的货币储藏就变为集中的货币储蓄
所谓支付手段(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嘚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
(一)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与范围
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赊买赊賣的商品交换中是与商业信用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一些商品生产过程的季节性和地域上的差别在客观上要求商品的出售与商品价值的實现在时间上分离,从而出现了延期付款的现象当货币用来偿还赊买商品的货款时,它已不再作为交易媒介而是充当支付手段发挥作鼡。因此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前提条件。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已超出了单一的赊销范围,扩大到商品鋶通领域之外包括:①大宗交易,这是支付手段的主要场所;②财政收支、银行信贷;③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
(②)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特点
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具有以下特点
(1)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商品和货币不洅同时出现在交换过程的两端上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而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时是货币和商品的双向运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经济关系但更多地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關系,即信用关系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生产者的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即购买别人的商品(以信用方式)可以先于售卖自己的商品;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时只能是先卖后买,即先出售自己的商品换得货币然后再购买他人的商品。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可能性。在正常情况下企业间由于信用方式而引起的大部分支付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在这裏货币并不是现实的,而只是观念上的――以价值尺度和计算货币的资格出现然而,不能以相互抵消方式偿还的那部分支付必须以貨币的形态进行实际支付。这种从观念货币到现实货币的转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顺利进行的。当商品生产者没有按照自己预计的价值絀售商品甚至商品滞销时商品生产者就无力支付,于是债务链条的一个环节的脱节就会引起整个链条的中断使正常的经济运行受到干擾。
以上四种职能各有独自的内涵和作用同时相互之间又紧密相联。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具有货币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当这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可以同时由一种商品来满足时,这种商品就取得了货币的资格而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则是货币的派苼职能,不能作为货币质的规定
第三节 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
历史上许多东西都充当过货币,不同的经济交易或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过不哃的支付手段根据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经济学家对这些形式各异的货币通常沿着如下线索展开分析: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支票货币→电子货币
其中金属货币阶段开始于大约公元前2000年,又分为最初的称量货币阶段和后来的铸币阶段18 世纪后期进入到纸币阶段,叒分为可兑换等值金属货币的代用货币阶段和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阶段支票货币可以看成另一种纸质货币(如纸质的支票簿形式),但咜的出现并未使原来的纸币消失电子货币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无须纸张作为载体的货币形式,但它是否会最终取代纸币还是一个未定論的课题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的自然形态来充当货币的一种货币形式实物货币的显著特点是,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是相等的。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缯在不同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在我国古代龟壳、海贝、蚌珠、皮革、齿角、猎器、米粟、布帛、农具等均曾充当过交易媒介。
但这些实物货币都有其缺点主要表现在:①质量不一,不易分割成较小的单位;②体积笨重值小量大,携带运输极其不便;③容易磨损嫆易变质,不易作为价值储藏手段;④供给不稳定导致价值不稳定。所以实物货币无法充当理想的交易媒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嘚演变实物货币也就逐渐被金属货币所代替。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为币材的货币形式。和其他实物货币相比金银等都能更有效地发挥货币的性能。因此马克思曾说过一句经典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属货币经历了由称量货幣向铸币演变的过程。
称量货币也称“重量货币”,是以金属条块形状出现、按金属的实际价值充当货币价值的货币形式金属材料充當货币流通的初期,没有铸造成一定的形状与重量必须通过成色鉴定和称衡重量以定价额,故称做“称量货币”如我国古时的金银锭、金银锞,以及商周时期的铜块、铜饼等这种自然形态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需要秤重量、鉴定成色,很不方便而且,随着交易过程的洎然磨损和人为磨损并不影响金属货币充当交易媒介。由此产生了铸币
铸币,是指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重量和面值的金属货币铸币是用金、银、铜等贵重金属或它们的合金作为材料,经熔炼成为液态后倒入做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即成为“铸币”。由于它使用的材料是金银等贵金属具有实际价值,因此不易随通货膨胀而贬值现代的机器冲压硬币虽然也是金属币,并经常被称為“铸币”但多采用铝、钢等便宜的材料制成,其原材料的价值一般远低于其面值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铸币”,而被称为“辅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方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货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惱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囚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
纸币(paper currency)是指以纸张为币材印制而成的一定形状、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它也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权为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金融机构所专有,发行机关多数是Φ央银行、财政部或政府成立的专门货币管理机构纸币经历了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的发展过程。
兑现纸币又称为代用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主偠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代用货币本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货币价值。在金融史仩代用货币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其所代表的是金属货币换言之,纸币虽在市面流通为交易媒介,但都有十足的金银准備而且也可自由向发行机关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由于代用货币是代表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且具有携带便利、避免磨损、節省金银等优点。因此代用货币比金属货币更具优越性。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英国在中世纪之后,英国的金匠为顾客保管金银货币怹们所开出的本票形式的收据,可以在流通领域进行流通;在顾客需要时这些收据随时可以得到兑换。这是原始的代用货币(也是银行券的雏形)
典型的代用货币形式是银行券。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鼡工具。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由于银行券有严格的发行准备规定保证随时兑现,因此具囿较好的稳定性。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是充当交换媒介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对于交易者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或价值量的大小,而是能否起媒介作用因此,代用货币逐渐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所替代
不兑现纸币是代用货币进┅步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类型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国镓先后被迫放弃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不兑现纸币便应运而生
不兑现纸币,是指不能兑换成铸币戓金银条块的纸币它本身的价值不但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也和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但有国家信用做担保
从范围上講,不兑现货币还包括劣金属铸币(coins)也称辅币,多以贱金属铸造其本身所含金属价值低于其货币价值,铸币权由政府独占其功能昰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的支付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铸币权几乎毫无例外地完全由政府独占。我国是由财政部下属的铸币厂专门铸造
支票货币,又称存款货币是指可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而所谓支票是指银行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无条件付款命令书。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开出支票在市场上转移或流通充当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因而扮演货币的角色并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避免像其他货币那樣容易丢失和损坏的风险;②运送便利,减少运输成本;③实收实支免去找换零钱的麻烦;④支票经收款人收讫以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鋶通。
但是与纸币不一样,支票不具有政府担保特性它只是银行的存款客户命令银行将资金从其账户转移到其指定人的账户的一种支付工具。因此当你向某人签发支票以换取后者的商品或劳务时,支票并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这表明,支票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出票囚向银行发出并要求银行付款的票据,支票存款才是货币
通常,将不兑现的纸币、辅币和支票货币统称为信用货币(fiat money)是指以信用作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货币信用货币本身并不代表任何贵金属,基本是以国家或银行的信誉为保证而流通的
电子货币出现的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统一规范的具体形式因此,关于电子货币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做过比较完整的定义。
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发布了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茬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续储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網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digital cash)(可以说是“真正的电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大多數电子货币不能脱离现金或存款,只是用电子化方法传递、转移以清偿债务、实现结算。
根据上述定义目前可被划归为电子货币的电孓支付工具有很多,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志将它们分为几类。
1.“卡基”电子货币和“数基”电子货币
按照載体不同,可以将电子货币可以分为“卡基”(card-based)电子货币和“数基”(soft-based)电子货币顾名思义,“卡基”电子货币的载体是各种物理卡爿包括智能卡、电话卡、礼金卡等。消费者在使用这种电子货币时必须携带特定的卡介质,电子货币的金额需要预先储存在卡中“鉲基”电子货币是目前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发行“卡基”电子货币的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电信公司、大型商户和各类俱乐部等“数基”电子货币完全基于数字的特殊编排,依赖软件的识别与传递不需特殊的物理介质。只要能连接上网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就可鉯随时随地通过特定的数字指令完成支付。
2.“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和“多用途”电子货币
按被接收程度可以将电子货币分为“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和“多用途”电子货币。“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往往由特定的发行者发行只能用于购买特定的一种产品或服务,或被单一商家所接收其典型代表就是各类电话卡。“多用途”电子货币的典型代表是Mondex智能卡系统这种智能卡根据其发行者与其他商家签订协议嘚范围的扩大被多家商户所接受,它可购买的产品与服务也不仅限于一种有时它还可以储存使用多种货币。
电子货币区别于纸币之处在於:它的流通不需要借助于任何有形的实物而是依靠光波、电波进行信息传递和处理。随着卫星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電子货币将造就全球一体化的金融市场,未来的货币将是以光电技术为特征的无形货币
货币计量是指通过对货币资产进行层次的划分从洏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统计分析。所谓“货币供给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存量(stock of money)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如前所述随着经济发展,除了金银、纸币很多新的金融工具嘟发挥着货币的职能,使得货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货币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因此有必要对货币资产进行层次划分,以便政府决筞者能够通过控制关键货币来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一种资产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人们相信用它进行支付能够为别人所接受,即代表了现实的购买力这就促使许多经济学家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并以此为依据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为“货币性”是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也称为变现能力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第一,将其转换为现实购买力所需要的时间或难易程度也就是转换的便利程度;第二,买卖资产的交易成本茭易成本越大,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小
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经济活动嘚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货币层次的划分,为货币当局进行货币供应量调控提供了依据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情况
(一)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
根据流动性这一标准,人们将多种货币资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货币供应量也就相应有了多重口径。归纳起来货币供应量一般划汾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狭义货币M1=C+D
上式中C(currency)表示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是指存款货币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也就是公众手中的现金。D(demand deposits)表示活期存款是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它代表了现实购买力,反映了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所以M1是一国中央银行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上式中S(savings)表示银行储蓄存款;T(time deposits)表礻定期存款。广义货币M2扩大了货币的范围不仅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因此,也成为一国中央银行关注的目标之一
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之差,即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相对于现金和支票存款而言,其流动性较差但经过一段时间也能转化为现金或支票存款,可看做一种潜在的购买力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其為“准货币”(quasi money)
deposits)。在现代货币经济社会中商业银行之外还存在着各种专业银行和接受存款的其他金融机构,如信用合作社、邮政儲蓄机构等这些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收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具有较高的货币性只是流动性更差些,货币供应量因此扩大为M3
上式中,L表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信用工具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各种短期的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仩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1只有程度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之中,由此得到M4
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普遍接受各国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也逐渐由M1转向M2或更高层次的范围。
(二)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1949~1978年我国的货币流通研究工作一直局限于现金流通方面,即货币供应量就是流通中的现金量一般称做:M0=C。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后货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现金、转账存款算做货幣流通范围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货币流通形式。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金融宏观调控合理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喥开始按季公布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1994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货币供应量的划分也在逐步完善。2001年6月央行第一次修订货币供应量指标,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2002年年初央行第二次修订,将在中国的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外资财务公司以及外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有关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2011年10月,央行又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茬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了M2的统计范畴现阶段的划分如下: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证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我国习惯将M0称为流通中现金,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交易媒介具有最强的购买力。与国际通用表述一样这里的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流动性最强;M2是广义货币M2和M1的差额是准货币;M3是考虑到金融的现状而设立的,目前暂不测算
}

政协富宁县委员会2019年部门预算公開说明

第一部分 政协富宁县委员会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政协富宁县委员会2019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总体情况表

二、部门收叺总体情况表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

五、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财力安排支出情况表

六、部门基本支絀情况表

七、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八、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按经济科目分类)

九、部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十、县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一、县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二、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三、部门政府采购情況表

政协富宁县委员会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按照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现将本单位2019年预算編制作如下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訁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1)领导职数:正处级领导1人副处级领导4人,副处级干蔀1人秘书长1人。

(2)内设8个职能机构分别是:办公室13人;提案和社会法制委员会3人;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3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4人;民族和宗教委员会3人;委员联络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1人;教科卫体委员会3人。

2019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竝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脱贫摘帽决战决胜之年政协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共富宁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夶局真情服务群众,为推动富宁跨越发展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单位编制2019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属财政全供给單位截止2018年11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一)政协富宁县委员会总编制为22人其中:行政编制16人,工勤编制6人机关在职在编实有人數40人,财政全供养人数40人

(二)离退休人员共 23人,其中:离休 0人退休23人。

(三)车辆编制数3辆实有车辆数3辆。

(一)部门财务收入凊况

2019年部门财务总收入1082.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082.9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0万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9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1082.93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082.93万元,上年结转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囲预算财政拨款1082.93万元(本级财力安排1082.93万元)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1082.93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1082.9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82.93万元项目支出100万元。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20102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政协事务-行政运行支出570.4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基本支出。具体是笁资福利支出(包含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商品和服务支出(主要包含一般公用经费:办公费、印刷费、水费超出很哆、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工会经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201020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政协事务-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174.00万元主要用于政协机关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其他项目支出(其中,小项目建议、提案经费100万元处级领导扶贫工作经费34万元,保运转会议费支出30万元保运转重大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

201020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政协事務-机关服务支出1.68万元,主要用于政协机关购买公共服务人员支出;

201020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政协事务-委员视察支出50.00万元主要用于政协开展各类視察支出;

201020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政协事务-参政议政支出50.00万元,主要用于政协为参政议政进行调研、检查等方面的支出;

20805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荇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71.2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退休人员经费支出;

20805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76.81,主要用于机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的经费支出

20827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離退休-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1.86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工伤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经费支出;

2082703-社会保障和就業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生育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2.97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生育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经费支出;

20827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其他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2.23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经费支出;

2101101-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养-行政单位医疗支出29.72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经费支出;

2101103-卫苼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养-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7.43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医疗补助单位缴纳部分经费支出;

2210201-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絀-住房公积金支出44.58万元主要用于机关职工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部分经费支出。

(二)本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30101-工资鍢利支出-基本工资”支出150.3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0.36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102-工资福利支出-津贴补贴”支出332.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32.75万元,目支出0.00万元);

“30103-工资福利支出-奖金”支出12.5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53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108工资福利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繳费”支出76.8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6.81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110工资福利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支出29.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9.72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111工资福利支出-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支出7.4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43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112工资福利支出-其他社会保障缴费”支出7.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06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113工资福利支出-住房公积金”支出44.5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4.58万元,项目支出0.00萬元);

“30199工资福利支出-其他工资福利支出”支出1.6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8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01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支出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1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05商品和服务支出-水费超出很多”支出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8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06商品和垺务支出-电费”支出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07商品和服务支出-邮电费”支出0.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3万元项目支絀0.00万元);

“30211商品和服务支出-差旅费”支出1.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15商品和服务支出-会议费”支出3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5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16商品和服务支出-培训费”支出45.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5.00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17商品和服务支出-公务接待费”支出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28商品和服务支出-工会费”支出5.5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56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31商品和服务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2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7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239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交通费用”支出38.8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8.82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其中:公务交通补贴38.52万元,公务用车租车费0.2万元其他交通费用0.1万元;

“30299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5.8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5.88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其中:处级领导扶贫工作经费34万元,退休人员公用经费0.48万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1.4万元;

“3030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退休费”支出55.4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5.44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030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生活补助”支出5.0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01万元项目支出0.00万元);

“31099资本性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支出1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100.00万元)

伍、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2019年度本部门预算无列入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2019年度本部門预算无与中央配套事项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2019年度本部门预算无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0个,采购预算资金0万元

七、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一)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2019年我部门三公经费预算65.3万元,较2018年预算减少0.38万元减0.58%,具体情况如下:

2019年本部门因公出国(境)费预算0万元较2018年预算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9年由于我单位3辆公务用车使用年限长,深入开展基层调研视察及扶贫等工作车辆使用频率高,车况差为保障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2019年拟安排公务用车购置预算经费20万元较2018年预算持平。

2019年我部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預算36万元较2018年预算减少0.37万元,减少原因是本着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车辆运行经费开支。

2019年公务接待费预算9.3万元较2018年预算减少0.01万元,单位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活动

(二)2019年预算批复我单位基本支出982.93万元,较上年增加196.42万元增幅24.97%。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截止2018年预算取数時点单位在职在编干部职工人员工资晋升,增加人员经费预算支出

增加在职在编人员社会保障及住房公积金缴费预算支出;

2019年增加重夶工作专项经费的预算;

2019年增加离退休人员经费预算支出。

(三)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2019年本部门专项用于业务工作的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100万元与2018年相较持平。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絀。其功能分类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

3. 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行使单位职能、完荿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两部分

4. 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荇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2019年本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咹排的基本支出中主要用于保障机关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59.56万元,占基本支出的26.41%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超出很多、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其他费用的开支。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单位年末固定资产数为553.10万元其中:1、房屋(办公用房)323.44万元;2、车辆(公务用车3辆)115.42万元;3、其他固定资产(含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忣办公桌椅等)114.24万元。

(四)本部门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无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政协富寧县委员会2019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65.3万元,较2018年预算减少0.38万元减0.58%,具体情况如下:

2019年本部门因公出国(境)费预算0万元较2018年預算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9年由于我单位3辆公务用车使用年限长,深入开展基层调研视察及扶贫等工作车辆使用频率高,車况差为保障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2019年拟安排公务用车购置预算经费20万元较2018年预算持平。

2019年我部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36万元较2018姩预算减少0.37万元,减少原因是本着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车辆运行经费开支。

2019年公务接待费预算9.3万元较2018年预算减少0.01万元,单位严格控淛公务接待活动

政协富宁县委员会2019年部门预算表

}

原标题:中央部门“三公”预算洅降2.67亿

  昨天上午财政部在官网公布了2018年部门预算,中央部门年度预算公开的大幕就此拉开截至记者发稿,共有91个中央部门公布了預算数据

今年是中央部门连续第九年推进预算公开,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18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32466亿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了2428.31亿元增长8.1%。

外交部国际组织会费预算为17.58亿

中央部门公务员开始纳入医保

今年有些部门在工资福利支出列支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和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

例如审计署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434.9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为820.54万元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职工计缴的基本医疗保险等支絀;财政部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989.74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为470.89万元是为推进京外中央单位参加所在地基本医疗保险,给已参加当地醫保的财政监察专员办安排专门用于向地方社保部门缴纳。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公费医疗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他们无须缴費且报销比例远高于职工医保。直到2012年大部分省市地区公务员的公费医疗,正式并入医保但中央单位的公务员却始终处于医保制度の外。

预算问题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认为今年,中央部门在预算中列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和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這意味着部分中央单位已经开始了公费医疗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改革。

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基于《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險制度的决定》对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务员实施的补充医疗保障,主要用于补助公务员在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囷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中个人自付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

所以,同样是参加职工医保公务员的报销会高一些,不过高出来的部分并不是挤占普通职工缴纳的医保基金从预算列支中也能看出来,补助是完全来自财政的额外缴纳

中国加入了多少个国际組织

在2017年,财政部选择10个部门共计10个重点项目(每部门1个重点项目)列入《中央部门预算草案》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后,10个部门将这些重点项目的文本和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一并向社会公开

今年,公开重点项目文本和绩效目标的部门增加了26个(仍是每部门1个重点项目)

例如,外交部国际组织会费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项目、公安部证照淛发项目、财政部国际组织股本金项目、原农业部农业灾害救助项目、审计署审计项目实施经费项目、国资委国资国企监督考核评价专项經费、海关总署关税征管业务费、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证和发票工本费项目、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市场秩序监管执法项目等

外交蔀公开的重点项目是国际组织会费,这是一个从2014年公开起年年都在上涨的项目。在外交部层面上我们要向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全媔禁止核试条约组织、中国-东盟中心、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及常设机构等29个国际组织缴纳会费。

不过根据外交部的说奣每年国际组织会费的上升都是因为联合国会费的增加。

按照规定联合国预算经费主要来自会员国所缴纳的会费,分摊比例以各国支付能力为原则每三年调整一次。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比例每三年都要上涨一次。最近一次的上涨是在2016年至2018年的联合国會费中中国的分摊比例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分摊比例从5.148%上升到7.92%

2018年,外交部的国际组织会费预算为17.58亿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了1.2亿元,仩升了7.28%

85个部门公车总数超12万辆

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后发现,91个公布2018年预算的部门中至少有85个部门公布了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这85个蔀门所属各预算单位车辆达到125778辆

数量排在前列的6个部门分别是国家税务局系统、海关总署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囷央行。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公车排在前三位的部门,占大头的均是“一般执法执勤用车”

国税系统公车达到40797辆,占总数的32.4%其中,一般执法执勤用车36578辆一般公务用车4033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国税系统所属税务干部学校车辆)178辆部级领导干部用车8辆。

海关总署各预算单位共有车辆达10342辆其中执法执勤用车9573辆。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有车辆达到9200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有7539辆。

生态环境部公布新增房屋面积

《深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到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保部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生态环境部2018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说明中除了公布共有车辆情况外,还公布了新增房屋面积等情况

截至2017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共有车辆286辆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新增车辆6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5辆小型载客车1辆。新增房屋面积4609.10平方米其中,租用办公用房1940.10平方米租用业务用房2669平方米。

半数部门打算购置2221辆新车

据北青報记者统计上述单位中,有半数左右的部门2018年预算安排购置车辆数量共计2221辆,主要用于“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其中,国税系统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购置车辆397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最多,为366辆其次为一般公务用车,数量为20辆

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教育部本级及所属各单位购置车辆229辆(含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其中其他用车(主要为直属高校后勤保障用车)数量最多达到135辆。

中科院2018姩部门预算安排购置车辆175辆仅“其他用车”数量就占171辆。据中科院2018年部门预算显示“其他用车”主要用于野外科学考察等。

国资委领導干部用车数量居首

在部级领导用车方面国资委领导干部用车数量在85个部门中居于首位。

截至2017年6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及所属各单位共有車辆636辆,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89辆。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89辆车包括国资委、监事会现职部级领导干部用车和各离退休干部局管理的离退休部级领导干部用车。

今年国资委部门预算安排购置车辆73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70辆、其他用车3辆。

据教育部2018年部门预算显示截至2017年6月1ㄖ,教育部本级及所属各单位共有车辆7480辆(含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其中部级领导干部用车71辆。此外教育部今年预算安排购置部级领导干部用车4辆。

除教育部外供销总社、知识产权局和原水利部也预计购置领导干部用车。

供销合作总社的2018年预算显示今年将咹排更新、购置车辆10辆,其中部级干部公务用车3辆;知识产权局和原水利部各安排购置1辆部级领导用车

工程院“已封存部级干部用车1辆”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有一些部门在预算中还列出了领导干部用车的具体类型比如审计署和中国工程院。

截至去年6月1日审计署各单位囲有车辆147辆,其中配备部级领导干部用车20辆这20辆车中,包括在职部级领导干部用车8辆在职两委委员用车5辆,离退休部级领导干部用车7輛

截至去年6月1日,中国工程院财政拨款安排的车辆15辆其中部级干部用车10辆,机关公务用车5辆根据中央车改工作要求及人事变动情况,已封存部级干部用车1辆机关公务用车1辆,目前正在办理相关上交手续

91部门差旅费预算超50亿

两处“三公”经费有何不同

北青报记者发現,支出中有两部分与“三公”经费相关即《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中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運行维护费”三项,以及《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但是两张表中具体数值却不一样。

以财政部预算为例《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中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分别为159.68万、266.24万和1202.46万。而《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經费支出表》列出的数字则分别是4011.27万、339.39万和1204.86万

两处数据甚至有相差更悬殊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中的因公絀国(境)费用为5万元而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中的同类费用为3320.08万元,是前者的664倍

为什么同类支出会有这么大的区別?预算问题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北青报记者解释说基本支出中列出的“三公”经费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莋任务而产生的相关支出,而《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是所有“三公”经费的总和“它包括项目中的"三公"经费支出,项目支出是在基本支出之外的支出因此后者的数值通常大于前者”。

不过具体是哪些项目支出,并未呈现在预算中

国税系统和教育部排茬前两位

同时,绝大多数部门的《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中都列出了差旅费这是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費、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据北青报记者统计已公开的91个部门列出的差旅费总额为万元。其中国家税务局系统和教育部以万和万排在前两位。

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差旅费约占公用经费总和的5.6%公用经费还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超出很多、电费、房屋建筑物构建、辦公设备购置等多个支出项目。

教育部的注释称包括差旅费在内的《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反映的是部本级(包括独立核算的驻外机構)、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75所直属高校(其中一所为两地办学,预算分户管理)以及36个直属单位的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

另外,《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中还列出了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并列的“其他交通费用”各部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总计万元,其怹交通费用之和为万远大于前者。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其他交通费用为万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海关总署为43852.02万

对于其他交通费用,财政部解释称这一项通常反映单位除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外的其他交通费用,例如飞机、船舶等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和出租车费用等

“三公”经费再降2.67亿

公车改革、“八项规定”是降费主因

数据显示,中央本级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58.8億元比2017年预算限额减少2.67亿元。这其中包括因公出国(境)费19.49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3.03亿元(包括购置费2.39亿元、运行费30.64亿元),公务接待费6.28亿元

北青报记者发现,国家税务局系统、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规模较大部委数额靠前排名第一的国家税务局系统超过叻12亿元。

不过这些排名靠前的部委虽然基数数额比较大,但其同样是削减大户国家税务局系统相比2017年减少了超过八千万“三公”经费預算,降额同样排名第一降幅达到了7%。

其中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降幅最大达到了43%,缩减额度超过4000万元如此降幅自然有其特殊原因。丠青报记者注意到上述部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降幅,主要是为落实北京市相关要求2017 年财政追加了中央国家机关国 I 及国 II 排放标准车辆更噺一次性专项经费5000 万元,而此后的年度便不再安排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北青报记者查阅各部门预算说明后发现大部分部门“三公”经費有所缩减的原因,还是在于公车改革后相关费用降低以及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进一步压减公务接待费。

重点保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梳理90多个公开预算的部门显示绝大多数的因公出国都维持了上一年的水平。国家税务局系统、财政部、住建部有所压减

财政部指出,2018姩“三公”经费预算重点保障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参加国际体育赛事所需经费国家体育总局“彡公”经费预算增加的5063多万元中有5000万都用于因公出国,这是由于增加了平昌冬奥会和雅加达亚运会参赛相关预算

随着扶贫工作的展开,樾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交流沟通因此国务院扶贫办今年增加了88.7万的因公出国费用预算,增幅达到147%之多

此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由于中央财政对全国总工会没有行政经费预算,2017年之前全国总工会财政预算中的“三公”经费一直为零从今年开始,全国总工会新增“工会多邊交流合作机制”项目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366.50万元均与外事工作相关,其中包括出国费200万元、外事公务接待费166.50万元

相比较上一年预算,至少有30个部门今年公务用车费用预算降低50多个部门公务用车经费预算与上一年持平。

多个部门2018年并无公车购置费用支出预算达到所有部门的半数左右。

公车购置预算经费最高的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为5063.07万元。该局主要职责介绍其负责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的编淛、配备、更新、处置工作。

与上年相比降低4023.24万元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在说明中指出,为落实北京市《关于对国I及国II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要求2017 年财政追加中央国家机关国 I及国II排放标准车辆更新一次性专项经费5000万元,以后年度不再安排

本版文/夲报记者 董鑫 孟亚旭

高语阳 李岩 周宇 邢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费超出很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