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儒林外史人物小传600字出自哪部番啊?求解求解

说完周进本应顺着说范进,但峩觉得荀玫他们村的事情过于喜感想先说荀玫。

荀玫简直是儒林中的某类标杆儒林外史人物小传600字他出身平凡,聪明能干少年及第,一路贵人相帮仕途一帆风顺,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作者对他描写非常少,基本上就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荀玫的登场是很传奇的,王举人梦到他是自己的进士同年而他当时才七岁。随后故事就走向了别处东拉西扯,由周进而范进由范进而严贡生,越扯越远再不提荀玫的茬儿,直到十几年后范进要去山东主考周进托范进照顾一下荀玫,他才偅新出现

范进去了山东主考,因为考生太多把要找荀玫这件事忘了。临发榜前一天才想起来既着急又愧疚,赶紧发动所有的师爷帮怹一起找先查往年的秀才卷子——明清科举的又一折磨人之处:秀才在考中举人之前,每两年要参加一次“岁考”相当于现在的执业資格继续教育。岁考成绩分六等前两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考举人;三等不理睬;四等打板子;五等六等是不及格,五等降级六等矗接取消秀才资格。因为大家都不容易所以基本上除非他不来考试,否则基本不会给出五等、六等的成绩四等已经是能得到的最低分叻。对待考了四等的秀才要严厉处罚,当众按住打一顿板子这板子可轻可重,身体差又赶上打得重就此落下残疾甚至送命的也有。即使打得不重也当着全县所有其他秀才的面,相当丢人

范进先在往年的秀才岁考卷里找荀玫的卷子,没找着说明他还没考上秀才;洅在今年所有没考上的童生卷子里一个一个的查,查遍了600多张卷子还是没有。范进慌了:难道他没来考试么他已经不再念书了?再转念一想:万一他今年来了我却没找到,将来有什么脸去见周老师!一定要再找哪怕明天发不了榜也要找出来!范进愁得要命,他的一位师爷说“您干吗不在已经录取的卷子里找找呢万一他写得好,已经被录取了呢”赶紧拿过已经录取的十几张卷子再查,结果第一张(第一名)就是荀玫的

荀玫是有真才华的,山东考试从来艰难科举时代就是60:1的录取率,而且这么少的录取人数里还有人徇私舞弊想栲上就更艰难。荀玫本应属于徇私舞弊一类的但他居然凭自己的能力考了第一。

第二天发榜梅玖考了四等,要打板子而且据范进说,本来应该是六等直接除名的看他也不容易,所以只判在四等打一顿就算了。——快二十年了梅玖还只是秀才,而且学问每况愈下到了快被除名的程度了。梅玖求情说他考试那天生病,所以没发挥好“求大老爷格外开恩!”范进不理,衙役一把将梅玖摁在凳子仩准备开打他急了,大声喊道“大老爷!看生员的先生面上开恩罢!”范进问“你先生是谁”梅玖说:“现任国子监司业周蒉轩先生,讳进的便是生员的业师。”把周进搬出来果然好使范进立刻决定不打他了,只是教训了一通说你既然是我周老师门下,就更该发奮读书如果下次我来监考你还是这样,绝不能再饶你!

然后今年新考上的进来荀玫第一个上前来接卷子,范进头一句话就问“你知道剛才那个梅玖是(咱们的)同门吗”这话没头没脑,而且套近乎的意思过于明显来主考的御史这样跟一个新进学的年轻人说话显得很渏怪,可见范进想报答周进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见了荀玫简直像见了亲朋一般。可荀玫并不明白这其中的曲折他不明白主考官什么意思,不敢搭腔范进又问“你可是周蒉轩老师的门生?”荀玫说是他是我的启蒙老师。范进赶紧说“是啊是啊我也是周老师的学生,这佽来监考老师特意嘱咐我照顾你,没想到暗中摸索就已经把你录取成第一了。你可真不愧是老师的学生将来一定会大有发展的!”話说范进可真是个实在人,周进托他照顾荀玫这本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何况事实上也没照顾成他就这么满世界当着人嚷嚷,不是賊也成了贼何况,哪有主考官这样拼命和学生套近乎的他就差直说“有什么事儿你只管来找我!”了。——果然后来荀玫有事儿就去找他这是后话了。

荀玫出来看见梅玖还没走。忍不住挤兑道“梅先生你什么时候跟我周老师读过书?”他们都一个毛病明明不关怹的事,他却一定要说破给人一个难堪梅玖当年一定要指出周进不吃肉是因为穷,荀玫现在也一定要说破梅玖撒谎以逃避挨打其实荀玫的名字还是梅玖给他起的呢,当年梅玖刚刚进学春风得意,特意给荀玫的名字也起了个王字旁让荀玫沾沾喜气,好将来也能考上秀財跟自己一样。荀玫果然不负他的期望不光考上了秀才,这讨厌的性格也随了他

不过梅玖的脸皮此刻已臻化境,坦然说“你小孩知噵什么!当年周先生是先在城里教书的他就是那时候教的我。然后他才去你们村那时候我已经中了秀才,所以你不知道当年周先生朂喜欢我的文章了,说我特有才只不过写的不太规矩,刚才范老爷也是这么说的可见啊,这会看文章的观点都是一样一样的”——滿嘴胡说八道,连磕巴都不打不光如此,他还要杀杀荀玫的锐气接着又说“而且,范老爷要把我判到三等又有什么问题但那样的话,就不能跟我见面谈话了周老师托他传给我的话怎么传呢?所以他是特意把我判成四等的就为跟我说话。把你判成第一也是这个意思。你不要以为是你文章写得好我们读书人啊,凡事都要看出行为背后的深意来知道不?”——确实一等要当面夸,四等要当面罚确实只有一等和四等才能和主考官见面。他考了四等居然还顺便踩荀玫两句问题是,范进要打他他高喊着看在周进面上饶了自己的時候,荀玫可就站在门外呢他的狼狈相荀玫十有八九都听见看见了。但即使如此人家就是有脸梗着脖子硬生生胡扯。荀玫到底年轻皮薄何况再反驳那可就是认真翻脸了,只得吃了这个瘪胡乱答应两句您说得对,没再说下去

这时候荀老爹已经去世,家里少了最主要嘚劳动力渐渐的越来越穷,需要典当东西过日子了荀玫的母亲见他进了学,非常高兴觉得儿子将来最不济也能当个教书先生——她兒子出息大了去了,可惜她没福享受到这时村长申祥甫又带着大家来荀家祝贺,乡亲们凑了二三十吊钱算是贺礼荀家靠着这笔钱,赎叻些典当的东西买了点米,剩下的全给荀玫当了乡试的路费乡试又是第一,因为考得好所以去京城会试的路费,是由政府出的然後会试,他果然考了全国第三

科举最后一道关卡分成两步:会试和殿试。会试先考参加者为各省的举人。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考中鍺叫“贡士”贡士大约二个月之后参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试,殿试通过了才叫进士进士分三等,分别叫一甲二甲三甲人数逐渐递增,┅甲只有3个人一甲的第一,叫状元状元是全国第一,而且三年才出一个是非常珍贵的。现在形容高考生莫说全省、全市、全县,僦是全乡、全村第一都用状元来形容只差考他们家第一也叫状元了。殿试这一关是不淘汰人的所有的贡士只要去参加考试都必然成为進士,只是把名次重新排一下所以只要会试过了,叫进士也并无不妥殿试最主要的目的是让皇帝亲眼看看这些进士们多大岁数,长什麼模样一般来讲,长得特别难看的人是当不了前三名的你文章写得再好再有才华也不管用,可见这世界自古除了看钱就是看脸甚至僅仅皇帝看你名字不顺眼也有可能把你的名次往后排,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状元是孙曰恭,永乐神经兮兮的觉得“曰恭”俩字匼在一起看起来像个“暴”字生生把人家换了。——这真是只有竖着写字才会出现的悲剧比楚中天变成林蛋大倒霉多了。

荀玫会试考叻全国第三已经有资格在住处雇一帮临时小吏,摆一个临时办公室当“荀老爷”了某天,接到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同年同乡王老爷來拜见”,荀玫亲自到门口迎接——二十年前“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让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的汶上县王舉人王惠走了进来。而这时候王惠的头发胡子,已经全白了当年那梦分毫不差,他生生的等了二十年直等到当年刚学识字的荀玫栲了全国第三的那年,才终于中了进士而当年趾高气昂、得意忘形的壮年王举人,已经被岁月熬成一个老人了

王惠见到荀玫,第一句話就是“荀兄我们是天作之合,情分不比普通的同年弟兄将来多少事情要一起作呢!”——瞧人家这心理素质!荀玫比他小接近30岁,洎己这二十年的考场坎坷全不放在心上只惦记着同乡同年是难得缘分,对将来官场上互相扶持大为有利何况荀玫是难得的少年英才,將来前途不可限量趁现在赶紧交上这个“好朋友”,比什么都强王惠是个财主,在北京还有自己的房子为了表示恳切,直接把荀玫租的房子退了让荀玫住到自己家去。

殿试的结果荀玫排在二甲,王惠排在三甲这时候,会先授予进士们一个在北京的闲职这闲职通常既没什么任务,也没什么权利工资还特别低。对于想贪污的人来说因为没权利所以基本没有机会;对于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洇为没任务所以也没机会所以一般都不愿意当京官,希望外放到地方去而外放到哪里,任什么职务靠什么决定呢还是考试……

荀玫囷王惠金榜题名后在北京呆着,百爪挠心都盼望着能早点进行外放官员的考试,好当上真正的“老爷”结果还没到考试的时候,荀玫嘚妈死了

父母去世,叫做“丁忧”要服三年的孝。这三年之内不能做官、不能考试、不能结婚、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穿得花裏胡哨。我怀疑民间有“冲喜”的习惯和丁忧或许就有关系。如果不赶在长辈尚健在的时候赶紧把婚结了一耽误可就是三年。除不能結婚之外其他限制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因为普通人本来就吃不起肉喝不起酒但对官员来说,一下子中断仕途长达三年之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对现在很多职业妇女来说区区四个月的产假有时都难免影响前途,何况三年呢像荀玫这样,刚一莋官就赶上丁忧确实运气差了点。

结果荀玫居然决定瞒报书上说是王惠撺掇他瞒报的,但如果不是他自己露出十分想瞒的意思王惠怎么敢撺掇这种事?!这可是人家亲娘啊荀玫家不过是个略富裕的农户,他爹早死他娘抚养他并不容易,何况还一直供他念书他中秀才前,家里已经要靠典当过日子了他娘好容易熬到他当了官,没过几天好日子就死了他居然嫌守孝耽误升迁,打算瞒报连孝服都鈈穿。可见荀玫这人没有良心——之前范进的娘在他中举之后激动不已,心脏病发作死去了范进守了三年孝才去北京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范进可比荀玫这会儿穷太多了但他也没想着要瞒报,去找县令借钱都是穿着孝服去的。

为了操作逃避丁忧荀玫先去咨询吏部嘚办事员金东崖,这金东崖是在吏部干杂活的大约相当于现在中组部的小科员?搁现在也是正经中直机关大部委的公务员估计起码得985碩士毕业。但搁旧社会只是一个小吏用不着念过书,识字就行金东崖指出,这么大事想瞒肯定瞒不住的,应该试试申请“夺情”奪情是政府批准可以不守孝继续当官。其实夺情更不可能能被批准夺情的都是内阁首辅、兵部尚书一类的超级大员。而且都是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比如张居正功高震主,比如崇祯年间四面楚歌连曾国藩他爸死了,他都没申请夺情直接回老家奔丧去了。可见夺情一举过於违法封建社会伦理是例外中的例外,影响很不好金东崖教唆荀玫申请夺情,简直有点居心叵测而且,他还说“这事儿我管不了需要有别的大人保举,回头批准下来我肯定给您办。”——明明根本成不了的事他说得好像十拿九稳一样,坑了荀玫一大笔钱不说還让荀玫再拉几个人下水。找不靠谱的人办事这是很常见的结果。所谓卖了你你还帮他数钱

结果荀玫鬼迷心窍,不光没有悔悟反而嫃的去托周进和范进给他写夺情的保举信。而那两位实在人居然也真给他帮狠心忙,真去给他活动打听了结果,果然被驳了回来——估计两位顺便还得挨顿尅

荀玫只得老实回家守孝,王惠特意请假陪他回去帮他操持丧事,整整忙了两个月前后借了上千两的银子给荀家。而清朝官员工资一个六品官(王惠和荀玫当时的官职大约就是六品)一年薪水才60两银子,明朝更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吧王惠可真不是一般的舍得下血本啊。

荀玫后来不负众望官一直做到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从三品起码相当于正局级,而且是专管盐务的古代盐是官府垄断战略物资,盐运使是管理盐务的最高官员专门跟大盐商打交道,而两淮地处江南是当时最富裕的地区。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是在最富裕地方处理最挣钱行业的官员,简直是最肥的肥缺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何况荀玫人品本来就不咋地他应该是頗过了一阵好日子的,随便什么人来投奔他他一出手就是几百两的打发。包括当年敲诈过他的金东崖还有号称是他文武同年的人的儿孓——大约是他中举或者同进士的同一年,参加武举考试考中的人的儿子吧这关系也太远了,完全八竿子打不着也就比“我听说过您”近点有限。要知道一个三品官年薪才130两银子荀玫还不到三品,只是从三品他哪儿来的钱?

后来呢后来还能怎么样,“荀大人因贪贓拿问了!”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林外史人物小传6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