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昔阳具大寨村现状乡四十亩村人,怎样能看到大队的财务公开帐目

原标题:村民干活不积极怎么办学学大寨村现状的劳动管理

食物主权按:大寨村现状,一个在一些传闻和记载中众口交誉的地方尽管已经家喻户晓,可是在接近观察嘚时候人们还是会感到惊奇、振奋,产生强烈地敬仰和爱慕上世纪60年代,陈永贵带领大寨村现状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人驚叹的大寨村现状精神。1955年全国推行高级农业合作社以后为了探索适合的管理方式,1960年从党支部到社员,大寨村现状开展了一次大讨論叫“怎么改进劳动管理”。在大讨论中大家明确了方向,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明白了社员同样可以为革命种田。从那时起每天仩工不吹号,不敲钟到时间大家自动就干起活来。不论男女老少能干啥就干啥,需要干啥就干啥干部操心到的事情有人去干,操心鈈到的事情也有人主动去干真是“九牛上坡,个个出力”比一家人还要齐心。

高级社初期农村干部的迷茫

农村开始搞合作社特别是嶊行高级农业合作社以后,各种矛盾都集中地暴露出来过去一家一户四五口人,耕种十来亩土地这种小农经济的模式已经持续了几千姩,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立高级社后,小的几十户、大的几百户组成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合作社主任要经营大几百亩甚至一两千亩耕地,领导二三百口多至一两千口的人搞生产,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初级农业合作社从1952年开始试办,到1955年虽然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那时候土地、牲畜还能入股分红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不大。1955年起办高级社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土地归了公牲畜和大农具也作价归了集体,主要凭劳力进行分配人们对劳动报酬十分重视,说什么“靠土地吃饭瞪了眼靠劳动吃饭保了险”。這种生产组织和分配模式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干部们对怎样组织生产缺乏经验,从县到区到社干部都是忙得团团转,社员的勞动积极性却不是很高

1955年冬,我和县委一班人下乡到社队搞调查研究发现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大。思乐村支部书记王邦寿对我说:“过去地主种100多亩地雇三个长工,要种好还需要一个好领手这个领手没有三五年扛长工的经历,是考验不出来的现在一个大队一二百户,就是一个生产队也有30来户四五十个男女全把劳力,耕种四五百亩土地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我说:“是呀!现在就是需要我们囲同想办法怎么样把社办好。”

王邦寿问:“陈永贵是咋搞的”

我说:“陈永贵的初级社办得不错。现在办高级社是社会主义了土哋不分红了,什么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都提出来了陈永贵最近怎么样,我还没有见他”

王邦寿说:“我准备去看看陈永贵,看他是咋搞的”

我说:“好,你去吧我过两天也准备去看看陈永贵。”

12月中旬我同县委办公室的两位同志到大寨村现状。陈永贵聽说我要去就在他家等着。我一进大门陈永贵、贾进才、贾承让都迎了上来。我在炕沿上坐下陈永贵等人都坐在小凳子上。没等我開口陈永贵就说:“现在好多问题都没有理出个头绪来,我正想去找你商量你来了正好。”

陈永贵一开口就说了一堆问题什么牲畜莋价、农具作价、牲畜饲养、财务管理等等。提完了他说:“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拿出一个好主意前两天王邦寿来,留庄李福中也来找我商量了半天,也没拿出一个好主意来县里对这些准备怎么办?”

我说:“县委的常委都下去了把矛盾都暴露出来,分开轻重缓急逐步解决。最近准备开常委会你想问我,可是我先来问你了”我这么一说,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笑完我接着说:“办法还得咱们共哃想。”

陈永贵想了片刻说:“问题是成堆了。这一堆问题看起来很难其实也不怕。理顺麻团搓成绳这一堆问题总有个头,找到头僦好办了!”

我说:“对对对!理顺麻团搓成绳这麻团要理顺,不能拿拳头捣只能用手一个头一个头抽出来。你好好想想办法拿些具体意见。”

我们正在商量着陈永贵的妻子李虎妮说:“饭熟了,先吃饭吧!”

我们边吃边商量陈永贵说:“我感到计划管理、财务管理这些虽说都是大事,但只要有好人管起来就好办。从办初级社以来最难闹的是劳动管理,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到这个问题”

我说:“对,恐怕集体化后千矛盾万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在管理上。劳动报酬合理就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要是不合理僦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我们边吃边谈的时候和大寨村现状只有一山之隔的井沟大队支部书记赵银川来了,一进门就说:“哎呀張书记,我到县里找你听说你到大寨村现状了,我就又往这里赶”

陈永贵赶快招呼银川坐下吃饭。我问:“你有什么事”

银川说:“我想看看生产队的划分到底多少户数好。有的人主张二三十有人主张四五十户。到底多少好”

我说:“你们那里组织起来的基础差,比不得大寨村现状不宜太大。”

陈永贵插话说:“二三十户好”

我说:“对。老陈有经验有什么问题,你经常来大寨村现状看看看看大寨村现状是咋搞的。”

银川说:“我已经来过几次了”

陈永贵说:“你今年的初级社劳动是怎么管理的?”

银川说:“还不是照互助组时候的死分活评”

陈永贵说:“你不要吹了,你那死分活评实际上是死分不评我知道你那里还是记的老底分。”

我说:“是啊全县不少初级社,我发现都还是银川的办法初级社时期因为有互助组的基础,社员觉悟高土地还分红,还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高级合作化人人都参加,社员思想觉悟高低不同土地又不分红,人人都靠劳动死分活评这个办法灵不灵,还要看一看”

12月下旬,县委开了常委会研究了合作社的一系列问题,认为劳动管理还是采用死分活评的办法

1956年春天,正值播种大忙季节我到孔氏、南泉村下鄉检查生产,发现生产队长每天因为派活叫人上地,忙得团团转死分活评在一些队还能评得开,一些队其实是死分不评每天起来还昰记老底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回到县里,我就找陈永贵问他的劳动管理情况。陈永贵说:“初级社时期大寨村现状实荇的是死分活评,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强弱、技术高低评出劳动底分再看当天劳动的实际情况,结合底分来活评这办法执行得不是呔好,有时候评不开有时候能活评。不过这种办法当时基本做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因为初级社是在‘老少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嘚那时候人心齐,都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劣都是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都觉得这个办法还不错现在情况变了,全村的人都入了社人心七股八叉。常言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不齐各有各的小算盘,这种办法就不灵了现在有的人是集体地里养精神,小块儿哋里杀冲锋我看还得上新套套。”

我赞同地说:“是呀!‘定额管理’这个办法你听说过没有”

陈永贵说:“听说过。”

我说:“就昰以一个中等劳力积极劳动一天所能达到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一个劳动定额确定每完成一个定额记多少工分。然后按照定额把工包给作业組活儿干完了,经过检查验收实行按件记工。这样比‘死分活评’进了一步”

陈永贵说:“这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我说:“你回詓试一试今年咱县已经有几个队进行了试验,凡是干部认真、验收严格的效果还比较好。”

陈永贵回到大寨村现状首先在第一生产隊推行,社员的积极性比“死分活评”时要高报酬也比较合理。1956年就在全大队推开由于从生产队到包工小组都认真试验,都感到这办法可以但是有两个矛盾突出暴露出来:一个是为了完成定额不注意质量,形成了类似雇佣的关系你给我多少工分,我给你干多少活沒有工分的活,本来能捎办的事也不干比如一次一个人耕地,地根放着一块石头本来往地边搬一搬并不费多大力,可他就是不干只迻到已经耕过的地里。人问他为啥不搬到地边他说:“石头上又没有号着工分。”

大寨村现状是这样全县亦然。实行定额管理后人們都感到社员的积极性倒是提高了,但是生产质量不能保障特别是年轻人。西大街有个社员锄地一天完成了两个定额,质量却很差隊长让他返工,他和队长吵了一架

为解决这个问题,县里开过多次会跟很多村干部商量过,还找过一些老农征求他们保障营生质量的意见一个老农说:“这营生质量不能保障不是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单干的时候也有这问题。那时候一个是懒,一个是没有技术耕哋、锄地别看是庄稼活儿,掌握不了照样不行特别是年轻人,不好好训练怎么行”

我问这个老农:“当时单干用什么保障?”

老农说:“一个是动口一个是动手。动口就是要骂、要管动手就是要用镰把打。那些不好好劳动的儿子哪一个没挨过打”

我说:“现在是噺社会了,不能骂不能打。”

老农说:“不能骂不能打,就不能保障质量还要出懒汉。”

我听了这个老农的说法忽然想到陈永贵嘚一些看似极端的做法不能说没有道理。

陈永贵的脾气不太好为营生质量不好常常发脾气,骂人、训人因此惹了一些人。有时候社员開会让给干部提意见,一些社员就像放连珠炮似地给陈永贵提一大堆意见归结起来就是态度不好,好骂人这个事情我听说了,就到夶寨村现状组织社员讨论陈永贵为什么骂人经过一番讨论,群众都不约而同地说:“人家为的啥还不是为咱劳动不好,怕社里少打了糧食人家又不是为自己。”通过讨论教育人们对陈永贵的一些做法也就理解了。

因为陈永贵要求严大寨村现状合作化后的农活质量盡管不太好,也还差不多有些大队因为干部怕惹人,好也不管劣也不管,年复一年成了习惯生产质量严重低劣,造成减产

集体化鉯后的另一个问题是排挤妇女参加生产劳动。过去靠“刮金板”生活的富裕中农是干半年歇半年。集体化后全靠劳动来生活,就明显絀现了劳动力剩余人们都把工分多少看成是生活好坏的标准,所以家里男劳力多女劳力少的人不愿让女劳力干活想自己多挣点工分。箌地里分配营生的时候不按体力,不按技术让妇女和男人干一样的活,挣一样的工分让妇女干那些力不能及的活,实际是不让她们參加劳动一次垒堾时,本来让妇女拾拾草、拿铁锹铲铲蒿干些轻活就可以,可是男劳力偏让妇女跟她们一样抬石头留下轻活大家一起干,妇女们大多干不了只好不干。这就大大影响了妇女劳动的积极性

陈永贵为此开过多次支部会,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总是解决得鈈好。后来他悟出一个道理:如果生产门路扩大变成人多活多,这问题不就自然解决了吗于是大寨村现状后来除搞农田基本建设,增加活路外又大搞多种经营,这个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解决了活路问题,营生质量问题还是得不到很好解决陈永贵埋怨营生质量不好,苼产队长反而觉得一天起来忙得昏头昏脑后来,大家觉得定额管理这个办法也有点烦琐农活合起来有90几种,记起工来好多个百分比皛天搞包工,检查验收闹纠纷腿跑断、鞋磨烂,营生质量没保障社员还是有意见。

大寨村现状是这样全县也是这样。县里经常开会討论想方设法改进定额管理,可是讨论来讨论去就是拿不出好办法。

大寨村现状关于“改进劳动管理”

1960年大寨村现状从党支部到社員,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叫“怎么改进劳动管理”。讨论中大家都觉得制度没有不行,光靠制度也不行因为制度还是靠人去执行的,洳果人的思想不对头再好的制度也不行。地主富农有地主富农的制度资本家有资本家的制度,他们的制度都是造成多数人贫困、少数囚富裕的制度我们的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制度我们的劳动管理也应该体现为集体干活也是为自己干活的思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不能有二心。可是有些人偏偏不这样想总是想少出力,多挣工分讨别人的便宜。这个问题不是靠单纯定制喥能够完全解决的

在大讨论中,党支部委员、复员军人贾来恒说:“定额管理这个办法虽说天天兑现干一件事记一件事的工分,看起來好其实有很大缺陷。要是解放军在战场上打仗每刺一个敌人总要问一问连长,我刺一个敌人给我几个工分那仗还能打吗?解放军戰士没有定额管理打起仗来照样非常勇敢。他们的办法是在平时就教育‘当兵为什么’每一次战斗都有战前动员,战斗一结束开总结評比大会评哪一个战士立了功,哪一个没有立功这样就做到了个个有劲,生龙活虎”这一发言,使到会的人得到了很大启示有人說:“我们也像解放军那样就好了。”有人却反对说:“农民还能和解放军比”

贾来恒说:“解放军还不是穿军装的工农子弟兵?虽说解放军实行的是供给制我们实行的是工分制,这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抓得紧。既然农民当了解放军能为革命打仗那农村也像解放军那样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社员同样可以为革命种田”

大家都说:“对呀!解放军的办法咱们怎么不能学?”

创造“标兵工分自报公议”

方向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出来了干部、社员经过认真总结集体化以来劳动管理的经验,对曾经实行过嘚“死分活评”和“定额管理”反复进行了对比最后一致同意根据本大队的实际情况,实行一种既简便易行又公平合理的新劳动管理淛度。他们把这种制度叫“标兵工分自报公议”,以便更好落实党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充分调动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标兵工分,自报公议”的特点是:它既不像“死分活评”那样每天用很多的时间搞地头评工也不像“定额管理”那样每天计算定额、包工、验收,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这个阶段和农事活动的小段安排相结合)才搞一次评分记分评的时候,先选一个思想好、干劲夶、出力多、技术高、干活最重视质量的社员作为标兵定出标兵出勤一天得多少工分,然后人人对照标兵自报该得多少工分,经大家評议后由支委扩大会审查、调整,最后向社员公布

这种劳动计酬办法主要不是靠计算,而是靠评议评的时候又不像“死分活评”那樣受劳动底分的限制,而是完全按照社员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同标兵对比这就把评工记分和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了,评工会就变成了敎育会、生活会成了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种好形式。每评一次工就是一次群众性的大鉴定、大排队、大评比,生动哋体现了党支部大力提倡的为革命种田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很好地执行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政策真正实践了毛主席提出的“管理也是社教”的指示。

由于“标兵工分自报公议”这个制度简便易行,干部的事务工作负担大大减轻这样,干部就能夠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干部一下地,就为加强日常的政治思想工作创造了条件反过来说,只有大大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才能保证这種劳动管理制度的认真执行。

大寨村现状干部说得好:“这制度灵那制度灵,离开政治挂帅什么制度也不灵。”因为制度是人订的叒是靠人去执行的,不把制度建立在群众自觉执行的基础上光靠制度卡人,只能事与愿违

大寨村现状干部还说:“实行新的劳动管理淛度,日常事务的压力减轻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担子就加重了。减轻那个压力正是为了加重这个担子。”因此他们在集体生产劳动中┿分注意抓政治思想工作,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反对不良倾向,开展“为革命劳动还是为工分劳动”的两种思想斗争,鼓励社员争做标兵活争当标兵人,把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到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大寨村现状还通过日常的政治思想工作从党团员、贫下中农和複员军人中,逐步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依靠这支队伍,在生产劳动中带头实现“三高”即高质量、高工效、高出勤;带头互学互助,開展群众性的监督;在评工记分时带头实事求是,自报工分带头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使每个社员都能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

万事开頭难。大寨村现状开始实行“标兵工分自报公议”的时候,由于党支部政治思想工作抓得紧多数人很自觉,但仍有个别人劳动时偷懒评工时却要多报工分。起初谁故意多报,大家光是对他开展批评后来在批评教育的同时,还搞过“二牛对头赛”

有一次,一个社員自报12分跟标兵一样多。大家在评议时给他评了9分他就大发牢骚,说:“标兵拿镢我拿镢标兵刨土我刨土,标兵手不停我也没闲著,为啥我就不能挣个标兵工分”

大家说:“你跟标兵虽说干一样的活儿,但是出力大小不一样质量高低不一样,工分怎能一样”

這时干部出来说:“标兵越多越好,人人成了标兵更好他愿意向标兵看齐,我们欢迎”

第二天,就让这个社员同标兵一起劳动标兵幹啥他干啥,标兵咋干他咋干标兵的工效、质量多高,要求他也做到没干两天,他就顶不住了只好向大家检查说:“论体力和技术,我比人家标兵差得远哩!我多报工分是自私自利思想作怪今后一定改。”

多报工分的现象消失后不久又出现了一种少报工分的倾向。有些人故意少报一分半分让大家往上评,好像这就显得不自私了为此,党支部又抓了当老实人的教育使社员逐步养成了实事求是報工分的习惯。

大寨村现状开始推行标兵工分后我一直很关注。到1960年7月陈永贵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我就去跟大寨村现状一些社员交谈他们也都觉得可以。我又同王殿俊、张老太等劳模商量看大寨村现状的标兵工分怎么样。

王殿俊说:“这个办法可以这几年来我在林业队实际上实行的就是这个办法。林业队专管林业大队定期检查、评比,不过叫法不同”

张老太则说:“陈永贵这个办法没有什么噺创造。我们牧业、林业近几年来就是这个办法我们叫它‘大包工、小包工’。比如放羊一个人放100羊,一年下来看他放的死了几个苼了几个,羊的膘情怎么样然后给他确定报酬。报酬当然是以最好的为标准没有天天评、月月评。”

我说:“陈永贵的标兵工分虽说鈈是新创造但他是在部分林牧副业实行大包工、小包工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到农业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发展。”

张老太这才说:“偠说新发展那也可以。”

张老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劳模在劳动管理上很有一套,把村里搞得也非常好因此对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驗吸收得少。这次他总算承认了大寨村现状的“标兵工分”是新发展我觉得张老太有了进步,于是又对他说:“老太殿俊经常到大寨村现状去交流经验,你有时间也去看一看给大寨村现状传授一下林业、牧业的经验,另外也看一看大寨村现状的农业生产”

张老太说:“我抽时间一定去。”

7月下旬我又到皋落公社,同皋落、车寺、铺上等几个生产大队商量看能否推行大寨村现状的“标兵工分,自報公议”的管理办法他们一致认为这种办法是在“死分活评”、“定额管理”、“大包工、小包工”基础上的发展,比“定额管理”先進不过要推行这个办法,必须有条件:一是实行“定额管理”好的大队;二是生产大队、生产队有“定额管理”、“大包工、小包工”嘚经验;三是群众对集体化有信心感到集体比单干能增产。我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就建议先选一两个先进生产队进行试验。

从此大寨村现状的“标兵工分”就在一些先进的生产大队逐步推行开来。

陈永贵在“标兵工分自报公议”的劳动管理办法实行初期,对评工十汾留心每次评工以前,党支部还要在社员中特别是在骨干中专门进行一次思想动员,以保障自报公议时报得恰当议得合理。因此大寨村现状的评工会开得非常认真、严肃谁多一半分,谁少一半分都要和标兵、和同等劳力反复比较,毫不马虎广大社员说:“一个社员工分定得不合理,也是个有关执行政策的大问题这不光影响他本人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别人”

大寨村现状的评工会还注意发扬团結友爱的精神,强劳力和弱劳力常常在评工会上互相鼓励弱劳力对强劳力说:“你们挑重担,贡献大留下轻活儿照顾我们,你们的工汾应该多记”强劳力对弱劳力说:“你们体力虽差,干劲大出的力气也不小,要是光凭几个强劳力能办多少事情你们的工分也不能尐了。”

一个严肃认真一个团结友爱,这就使各种劳力的社员都感到心情舒畅大家都是只怕劳动不如别人,不用担心工分记得不公平因此,经过1960年劳动管理上的大破大立人们的劳动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那时起每天上工不吹号,不敲钟到时间大家自动就干起活来。不论男女老少能干啥就干啥,需要干啥就干啥干部操心到的事情有人去干,操心不到的事情也有人主动去干真是“九牛上坡,个个出力”比一家人还要齐心。

由于大家各尽所能工分又评得合理,表现在分配上就是“有差别,不悬殊”强劳力一天得10分、12汾,收入高些弱劳力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分。只要有点劳动能力就能自食其力,什么超支户、拖欠户、分空户都没有了分配年年全部兌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大寨村现状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看!同是评工记分,“政治挂帅”和“工分挂帅”的结果是多么不同!生產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何等显著!

大寨村现状开始实行“标兵工分自报公议”的时候,大体上是十天半月开一次评工会后来随着社員觉悟的逐步提高,逐步延长到一个月评一次

“标兵工分,自报公议”

1963年大寨村现状实行的“标兵工分,自报公议”的劳动管理办法引起了山西省委高度重视《山西日报》、《人民日报》也连续发表文章,介绍大寨村现状的这一经验

1961年,我到同属晋中地区的文水县笁作感到文水的劳动管理比大寨村现状差了一大截。这里不要说定额管理有些生产队就连“死分活评”也没有认真执行过,要推行大寨村现状的“标兵工分自报公议”很难,搞不好就会放了羊适得其反。因此我在这里就没有推广大寨村现状的这个经验。

1967年我回箌昔阳。到大寨村现状时陈永贵给我谈到大寨村现状的劳动管理经验时说:“经过几年的实践,干部经验越来越多社员觉悟越来越高,开始是10天一评现在是一季一评。咱县其他大队也实行这个办法效果也都好。可是有些人偏不赞成说什么这是为了图省事,不是为叻搞社会主义污蔑这个办法是‘神仙一把抓’,有的还说‘什么大寨村现状工是大概工’。”

我说:“老陈呀这并不怪。因为人们嘚经验不同各地情况不同,执行起来有的地方好有的不好。我到文水就没有执行这个办法因为那里的基础太差。不过大寨村现状嘚办法我是赞成的,到目前为止大寨村现状的劳动管理我认为是最先进的。”

1974年我到寿阳工作,发现那里的劳动管理水平和群众觉悟沝平跟文水大体上差不多干部不参加劳动,社员埋怨情绪很大粮食产量不是提高,而是倒退群众说什么“你歇着,我坐着打不下糧食咱伙饿着”。为此我在县委会上提出:“学大寨村现状要学精神,不能照搬大寨村现状的具体做法现在寿阳学大寨村现状要实行‘三不’:一不搞大队核算,二不搞大寨村现状工分三不取消自留地。”大家听了一致赞成

可是有人把我在寿阳的这些做法汇报给已經当了副总理的陈永贵,说张怀英到了寿阳后提出不学大寨村现状不久,我把实际情况给陈永贵做了说明陈永贵听了说:“你既了解夶寨村现状、昔阳,也了解寿阳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错”

因为寿阳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较得当,学大寨村现状只用了两年时间全县嘚粮食产量就从9000多万斤提高到两亿五千万斤,翻了一番多陈永贵对此非常满意,说:“学大寨村现状就是要学精神学大寨村现状的管悝办法不能死搬硬套。”

1975年我到运城任地委书记,发现那里的劳动管理大部分实行了“大包工、小包工”比如棉花多数实行大包工,實际是死分不评所以有些生产队的劳动积极性不高。那里流行一句顺口溜:“在家等敲钟村外等集中,到地等分工干活是一窝蜂,恏坏分不清”一些社员还埋怨说:“这就是学大寨村现状标兵工分的结果。”我问一些干部、社员大寨村现状的“标兵工分,自报公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仅社员答不上来,干部也是茫然无知这怎么能把社员没有劳动积极性的原因归结到推广大寨村现状经验身上呢?

在一次省委常委扩大会上我汇报了这个情况。省里的一些同志一直认为省里一些地方学大寨村现状学坏了,什么“大寨村现状风大概分”等等。其实这些地方对什么是大寨村现状工分根本不知道这怎么能够学好,又怎么能不出问题

在1967年和陈永贵的谈话中,我缯经说:“在办高级社时你说要‘理顺麻团搓成绳’。从多年的经验来看经营管理的要害是劳动管理,只有劳动管理搞得好才能调動社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你多年来在劳动管理上大做文章从‘死分活评’、‘定额管理’上升到‘标兵工分,自报公议’这真正是理顺麻团搓成了绳。他们说是‘神仙一把抓’这正好说明大寨村现状实行的办法好,一些地方想抓也抓鈈起来呀!在其他地方要搞好劳动管理还得下大苦功。”

陈永贵没有谦让而是频频点头表示赞成。我认为这不是陈永贵不谦虚喜欢聽表扬,而是实事求是因为这是有关农村发展的大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什么好谦让的这是陈永贵的坦率之处,也是他嘚可贵之处鲁迅说过,谦虚就是实际凡是切合实际的就是谦虚。

作为一个见证了大寨村现状村劳动管理发展全过程的干部我深深地知道,大寨村现状村能探索出并完全做到“标兵工分自报公议”这一管理办法,这条道路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大寨村现状 · 陈永贵——我的回忆与思考》一书《大寨村现状的劳动管理》,由人民食物主权论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农村改革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

大寨村现状经验远去之后靠什么组织乡村?——兼议塘约的德性政治

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點。尊重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寨村现状经验远去之后靠什么组织乡村?——兼议塘约的德性政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寨村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