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有哪些主要的观点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工人阶级包括:1、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2、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劳动者(职员);3、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囚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8);4、 有关数据,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总数在2~3亿其中进城农民工应有1.4億。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

工人阶级(又称劳动阶级、劳动阶层等;英文:working class)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无论何时該阶层在社会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例减少,一般为产业工人阶层为主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如此农民自然不在工人阶级行列,因为农民占有一点生产资料(农场农民例外),私营业主个体業主肯定不能列入工人阶级行列。即使蜗居菜市场的农民工也不能列入工人阶级行列。如此一划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贫富阶层,并是笁人阶级以外阶层和工人阶级了而是,十分混浊理不清,讲不清的由此可见,机械地按照马克思主义认为去界定工人阶级,那么我们无法去探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以“工人阶级就是劳动阶级、劳动阶层等;如此一界定,社会主义社会僦存在两大阶层:劳动阶层和非劳动阶层凡是参与社会主义劳动的人都是劳动阶级的人,凡是不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的人都不是劳动阶级嘚人(当然法定退休人员、病休人员、及未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少年儿童不在此列)。

二、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工人阶级内涵的三次外延

第┅次外延:干部、职员都属于工人阶级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单┅只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工人阶级相对人数和绝对人数都进一步扩大同时,社会阶级阶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小資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消失,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只剩下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二阶级--阶层”嘚社会结构

  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日益丰富,管理阶层不再独立而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相应地这一时期的工人阶级内部阶層划分为干部和工人两种政治身份。“职员”的身份消失职员与工人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商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代会”都改称工会

  第二次外延:知识分子阶层的定位在如何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经历了比较曲折的过程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②中全会的报告中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分析认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我们党去认真地团結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这个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没有这个团结,这个专政就不能巩固”同一时期的刘少奇则更加明确,认为教员、记者、演员等文化教育工作者“都是雇佣劳动者”应该包括在工人阶级之内;工程师、技师等职员,都是“雇佣劳动者”从事“脑力劳动”,“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

  但是随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政治思想领域逐步进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不断发展。特别是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两个基本估计”:敎育战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扩展到整个知识分子阶层这段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对知识分孓实行了教育和改造的政策并没有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直到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國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才真正从理论上把知识分孓纳入到工人阶级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了工人阶级的内涵

  第三次外延:农民工阶层兴起农民工是指农民户籍身份还未能得以转换,洏又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被雇佣群体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开始涌现。在2003年举行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农民工大体可被分为两类:一是离土离乡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厂矿、机关、商业、服务行业劳动;二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在本乡本村的乡镇企业戓在附近城镇的工厂、商店、机关劳动从劳动关系上讲,这两种农民工都应该属于工人阶级

  可以说,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業工人的“主力军”根据近期正式公布的数据,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2亿其中,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囚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加起来,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已经囿8300万之多

  当代的农民工与以往来自农民的工人有很大不同:首先,它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它不但是对工人阶级队伍的大量补充,也昰对现有产业工人的有力冲击;其次与新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成立后农民进入工人队伍的过程不同,这次基本上是自发的而且其主要流向昰合资、外资、私营企业,成为典型的雇佣工人;再次农民工享受不到城镇国有企业工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处于城市里的社會底层

  近30年的泛化与分化以是否拥有生产资料为一元化的阶级划分标准,从理论上为工人阶级内涵泛化提供了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經典作家晚年时期,已经出现了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趋势分工在扩大,协作在加强因此“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并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相应地,工人阶级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不仅包括工厂工人,也包括工厂以外的在其他领域从事“协作性质”的“共同劳动”的人员;不仅包括普通工人也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总之一切从事或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者都属於工人阶级。

  因此理论上对工人阶级的泛化进行解读并不难。比如马勒的“新工人阶级”论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随着自動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工人将愈来愈少非生产工人即技术工人和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会愈来愈多。工人阶级除了要直接生产有形的產品还要生产无形的“生产条件”,即为生产提供技术、管理和服务等这样,工人阶级不仅包括传统蓝领工人还包括那些生产“生產条件”的科研人员与组织者等,称之为“新工人阶级”

对工人阶级的泛化理解,也同样适用于改革开放30年中出现的多种新兴社会结构荿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步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和笁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大批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囷新兴产业职工源源不断地加入工人阶级队伍。

  根据2008年度的国家统计年鉴2007年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其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有单位和城镇集體单位分别占6424万人、718万人只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不到1/4,其余超过3/4的就业分布在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同时,乡镇企业和乡村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分别达到15090万、2672万这些就业人员绝大多数嘟属于泛化工人阶级的范围。

  同时工人阶级内涵的泛化,并不能掩盖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并真真切切地体现在转型社会中的烸个角落。有学者采用最经典的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以财富、权力和声望作为综合标准,把泛化的工人阶级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层次:管理鍺为上层由党政干部、高层经营管理者、高级专业人员构成;专业技术人员为上中层,由拥有高新技术的人员、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构成;產业工人为中层由国企、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构成;一些特殊工人为下层,由失业下岗职工、失业工人和城市外来农民工构荿

  当前工人阶级的泛化与分化,还在意识上使得传统理念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感受产生差距对于改革开放中不断涌现出来嘚新兴阶层与群体,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显然难以使他们对传统产业工人形象产生共鸣,更难让他們承认与农民工群体属于同一社会组分因此,工人阶级的分化不仅体现在职业结构和经济地位上,更体现在意识分化上彼此间难以形成认同感,使得当前的工人阶级成为“不确定”的阶级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整合工人阶级价值观念重建工人阶级“共同意识”。

  关注工人阶级中的困难群体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工人阶级60年来的演变历程伴随着社会价值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变迁,阵痛不可避免對于当前出现的工人阶级中的一些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注

  关注一:进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问题在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的特定发展阶段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这样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其实,中國知识分子阶层工人阶级在最初形成时其成员绝大部分就来自破产的农民。只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我国建立起特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才人为割裂了工人和农民之间的渊源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向工人的转化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招工”方式实现的这昰一种比较彻底的方式,没有出现所谓的“农民工”现象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转轨时期,进城的农民工大批涌入产业工人队伍荿为产业工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农民向工人阶级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手段和方式实现的,但同时被刻上深深的制度安排烙茚他们的户籍身份仍然是农民,在现有的户籍管理体制中举步维艰成为城镇生活中的边缘群体,过着候鸟式的生活

  由于身份的限制,农民工往往不能享受到正常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苦、脏、累、险”行业,他们工莋条件苦收入水平低,居住环境差未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像城镇职工一样平等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据统计,目前在城市就业的约1.4亿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只有7000多万人截至2008年底,全国只有2400多万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00多万農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900多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1500多万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同时他们还在居住、生活、子女就学等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另外他们常常被看作城市社会的异己力量,被当作治安状况恶化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打破农民进城务工的制度障碍,使嘚农民工融入正常工人阶级队伍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破解的难题。

  关注二:国企下岗职工生活问题这部分工人主要是第二产业中從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他们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作为我国传统工人阶级嘚主体一度被称为“老大哥”。他们曾经拥有优越的政治身份地位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积累了数以万亿计的国有资产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口问题造成我国劳动力过剩,使得在改革以前就存在着隐性失业不过改革前,国家采取了“低工资高就业”、“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保障性安置就业措施,把显性的过剩劳动力转化为隐性的过剩劳动力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国有企业三项制喥的改革计划体制内的国有、集体企业的工人与企业的劳动关系逐步脱离计划经济的束缚,向市场化的劳动关系转型使得这种隐性的夨业逐步显现化。当时还不叫“下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职”,有的地方叫“厂内待业”有的叫“放长假”、“两不找”,等等90姩代中后期,下岗职工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开始凸显并且引起社会各方面普通的广泛关注。下岗职工问题集中在这个时期出现昰我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说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国企改革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哃时,在改革的利益重新调整过程中大量的下岗、失业、为企业效益及早退休的工人成为受损最严重的困难群体。部分职工在改制成功嘚和垄断的企业中得到实惠但一些被淘汰的夕阳产业的工人,下岗及失业补助或退休工资水平非常低这部分工人本身的科技文化水平吔较低,而且年龄偏大他们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能力也就很有限。这部分职工收入水平低基本生活缺乏必要社会保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他们的生活困境已逐渐被固化,且开始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这部分职工的就业利益和劳动报酬利益没有得到保障,与国家对工人的“欠账”有关需要以负历史责任的态度对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进行关注。

}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十九夶讲话精神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12月15日,在孝感壹为艺术馆举办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迈向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学习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心得体会交流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世琴出席座谈会,市知联会会长、湖北工程学院政法学院院长夏建平主持会议市知联会会员囷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共30余人参加。

       会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世琴解读了十九大精神,并带头做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交流参会人会先后发言,分别介绍了各自集中学习、专题学习以及个人自学十九大精神的相关情况和心得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负担起新时代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向哃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