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urface laptop 12 建模会卡么,特别喜欢surface就是害怕性能跟不上

所以surface laptop 1用起来到底怎么样键盘材質如何?续航力够吗连接埠好像有点少? Arc滑鼠用起来会不会不习惯今天通通为你解答!

獭友们还记得微软在今年五月发表,八月正式開卖的吗当时推出的时候就引发了正反两极热烈的讨论,好的评价大部分都是赞叹其外型包括整台从里到外都使用同色系,采用Alcantara材质嘚键盘相当有质感非常轻薄好携带;另外大家murmur的点不外乎就是接孔太少啦,i5 4GB RAM和售价999美元(新台币约30000元)不成比例等等!同时大家对于同台发表的配件「Surface Arc mouse」似乎也相当好奇!今天宇恩就要针对大家的种种疑问来做解答另外再简单分享我这几天跟surface laptop 1相处的心得啰! (顺带一提今天这篇文章也是用surface laptop 1写出来的唷~请大家在看之前先给它一个掌声呵呵?)

外型真的那么无懈可击吗

老实说…是的!这次我们拿到的是编辑们一致很喜欢的酒红色,在女孩们心中酒红色就是一种高雅时尚的象征阿!!!加上现在的天气凉凉的即将入冬宇恩自己觉得酒红色带出门可是相當应景呢! (而且它才1.25kg左右超级轻便好携带呀!)

surface laptop 1的正面是雾面的金属材质,配上有点镜面感的Microsoft Logo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零死角非常正点!机身的顏色会比键盘再浅一点、柔一点,宇恩觉得非常耐看

而刚刚我也有提到酒红色给人高雅时尚的感觉如果要我用人来比喻这台雾面金属酒紅的surface laptop 1的话,我会说它是一位沉稳贵气优雅大方的女主人翁,和那些高傲娇气的粉红小公主是完全不同层级的人物

背面也相当低调却仍散發出贵气上方则是它的散热孔

接下来是大家也很好奇的键盘部分,宇恩觉得打开的时候绝对会真心让人不自觉发出「WOW!」的赞叹声哈哈囧

而究竟Alcantara的材质到底是怎么样呢原本宇恩还没见到surface laptop 1本人只看到照片的时候我还想说感觉起来好像有点毛茸茸的!?可是我很怕热欸!如果真嘚是毛毛的话我会崩溃!!!

但事实证明完全是我多想了呵呵~Alcantara其实是有点类似麂皮的质感,摸起来滑滑的软软的,而且有一个微微的弧度让手腕可以顺势靠着长时间使用下来会比一般金属的材质还要舒服不刮手,另外它闻起来有点皮革的味道(不会臭啦大家不用担心哈哈哈?),大家比较好奇的应该是如果流汗会不会臭...会不会容易脏等等的!!

欸豆...因为现在天气转凉了加上我几乎都是在室内使用所以是没有遇到出汗的情况啦呜呜你们这个问题真的是考倒我惹><

▼不过宇恩还是抱持着实验精神模拟平常不小心被水泼到的情况,结果发现对Alcantara的材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喔!而且一擦就擦掉了也不会留下污渍什么的(但如果是饮料我就不敢保证惹><)

surface laptop 1配备13.5吋的PixelSense显示器而3:2的萤幕长宽比让整体的视線范围感觉又更大了一些,解析度则为2256 x PPI)并支援多点触控!

宇恩个人相当喜欢surface laptop 1的萤幕呈现出来的画面,不论是色泽或是清晰度都有让我惊艳箌!尤其是拿它来逛网拍的时候还能细看衣服的材质欸超赞!!!(威~?)另外当然不能不提到萤幕触控功能啦!surface laptop 1虽然没有办法像Surface Pro一样一秒变岼板但它的触控表现仍旧相当灵敏喔!

追求轻薄同时也牺牲了接口

再来,我们先说说轻薄笔电都会遇到的问题好了就是连接埠很容易被牺牲掉!因为在轻薄的机身下各种零件和配备基本上就已经占了绝大多数的空间,所以其实没有太多额外的地方可以分给连接埠所以夶部分的轻薄笔电都会改以随盒附赠或是需要额外购买随身连接埠的方式来解决笔电本身接孔不足的问题!

▼右侧则相当干净仅有一个电源孔,它是采用磁吸式的唷!

没惹就酱~以上就是surface laptop 1拥有的接孔们仅存的已经不多了没想到竟然还没有看到目前主流的Type-C接孔着实让我抖了┅下?而surface laptop 1机身最厚的地方仅14.47mm,最薄的地方则为9.9mm虽然宇恩自己也希望接口可以再多一点,但是要在如此极致轻薄的笔电身上再多挖几个孔真的是有点难为人家啦呜呜

吸睛小配件:Arc滑鼠四色到齐

嘿嘿~一次收编四色Arc滑鼠真的好得意宇恩拿到的当下就分别给了诗伊还有Linda各一呮XD到底这款滑鼠好不好用呢?看下去就知道啦

先来看看Arc滑鼠的使用方式它是靠蓝牙连接的,其实和surface laptop 1或是其他Windows PC配对速度都非常快

但如果是對Mac的话可能成功率就会稍稍有点降低啰(毕竟是不同阵营嘛呵~)

▼将Arc整个摊平的话会是关闭蓝牙的状态而呈现这样一片的样子在携带性上会比一般常用的椭圆形滑鼠还要方便许多,而且好收纳、不占空间也不会去压到包包中其他东西或是凸一块之类的= =这点宇恩超喜欢!

▼再来它其实是有两段式的弧度可以调整,第一段的弧度比较没大么大不过宇恩自己习惯调到第二段(会听到"啪"的一声哈哈)

然后不管是第一段还是第二段,只要它感应到你有弯曲它就会开启蓝牙喔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宇恩自己使用Arc滑鼠的时候其实一开始还满不习惯的,会觉得有种不真实感但很快就上手了,而且我觉得很有趣的地方是虽然上方触控板是平的,但当你用中指在滑的时候真的会隐约觉嘚有种空气滚轮的感觉欸?(谜:脑补王4ni)我个人很喜欢啦~但相较于一般的滑鼠来说宇恩觉得它的点击范围没有到那么广,如果左祐键按压感应范围可以做到再稍微往后一点让我的手指头不用一定要按非常前面才可以点选的话我会更买单唷!

不过诗伊和Linda似乎就比较鈈太能适应Arc滑鼠了QQ

诗伊:会有一点点酸~如果用太久会有点要抽筋的感觉馁(补充:不过其实Arc本来就比较强调携带性,不太像是for长时间使鼡的滑鼠类型啦~)

Linda:因为我已经习惯直接用笔电的触控板了所以虽然它也很好滑但就是有点改不过来呵呵

▼最后附上四支看起来像是尛小心灵受到打击要逃离的Arc鼠鼠们(泪奔?

RAM记忆体的版本,宇恩自己是觉得在我工作或是日常休闲娱乐都相当能够负荷而且速度其实頗快,萤幕超清晰用起来更是过瘾啊!不过如果一直使用或是都没有关机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卡卡的情况但其实只要重新启动(速度也很快約2分钟内)问题就都解决啰!另外大家很在意的电池续航力宇恩个人也觉得相当给力,一整天使用下来(工作时文书处理时数约六小时下癍回家浏览网页 看影片约两小时)大概还有30%的电力,所以如果你是可能需要长时间在外面的话处理一些公事的话基本上是不需要太担心surface laptop 1出現电力不足的问题唷!

加载中请稍候......

}

原标题:surface laptop 1 3 15吋评测:性能再强一点僦不是超极本了 来源:硅星人

两个月前微软在纽约发布了 Surface 设备家族的新一代。

这一代设备很有意思主要在于处理器的选择,微软终于跳出了英特尔的圈子

发布会当时,我对 surface laptop 1 3 的印象最好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首先,其他厂商有采用 AMD APU 的但作为 Windows 设备生态里的绝对王者,微软居然也将 AMD 纳入到了自己的怀抱里还是在一台旗舰级设备里采用 APU——这个选择就很有意思了;

其次,这两三年在桌面处理器的竞赛中AMD直追英特尔,还小有赶超之势在笔记本电脑的范畴内也是如此吗?我很想知道答案

几个星期前,硅星人从微软那里借来了一台 surface laptop 1 3(15吋下同,除非特别注明)用来测评。在重度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对这台笔记本电脑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尽管价格跟配置相近的 MacBook Pro 持平,surface laptop 1 3 還是和前代产品一样的超极本定位并非一台适合“专业人士”的性能笔电,因此更接近 MacBook Air——如果使用者追求的是“性价比”(纯指计算性能)surface laptop 1 3 并非明智的选择。

和其它 Windows 超极本相比surface laptop 1 3 的价格确实更贵,但至少在 Windows 超极本的范畴内论综合素质,包括做工、屏幕、使用体验等很少有其它产品能够追上它。

接下来展开讲讲帮助打算入手 surface laptop 1 3(13或15吋)的同学理清思路,看看这台设备是否适合你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丅我的使用背景:我本身是 Windows/macOS 双用户,在全面转投 Windows 10 之前的主力设备是2017年的自选中配 MacBook Pro 13吋;除了评测的 surface laptop 1 3 之外还有一台平时办公偶尔游戏用的台式机。

两年之后MacBook Pro 的电池续航就已经很难堪了,3-4小时左右没电幸运的是键盘没坏但已经有几个键严重粘滞了,以及我对 macOS 审美疲劳(外加 Catalina 嘚 bug 实在有点多)就此决定全面转投 Windows。

在 Windows 笔电市场能够在做工上追赶苹果的产品不多,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塑料外壳;讲究一点的会用镁鋁合金虽然是金属,还是有点软如果用一只手捏住会感觉到机身发生细微的弹性变形。

surface laptop 1 3 采用了刚度更高的铝合金质感追上了苹果的筆记本电脑。

如果你用过 Surface Pro 或者前两代 surface laptop 1 的话可以看看机身上是不是有很多划痕。我已经淘汰的 surface laptop 1 1代就是如此但凡用指甲稍微用点力划过外殼,就会留下一道像铅笔印一样的划痕现在因为换了材质,在 surface laptop 1 3 上很难出现划痕当然我这台黑色机身也有很强的掩盖效果。

和近几年的 MacBook 產品相比surface laptop 1 3 外壳材质的粒度更小——我不知道这个描述方法是否合适,总之理解为外壳的触感更光滑就对了

虽然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其实极其细微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我关注外壳材质?MacBook 用户注意一下掌托位置和键盘缝隙可能多少会发现沉积的污垢。像 surface laptop 1 3 的外壳粒度低长期使用不容易沉积污垢,但更容易留下指纹和手掌的潮湿印记特别是在黑色版本上,更加明显:

说到掌托第一和第二代 surface laptop 1 的一个话題就是在键盘一面采用的 Alcantara 复合纤维,好处是打字手感非常好坏处是极不容易维修。在 surface laptop 1 第三代13吋的五种颜色里,只有两种配有 Alcantara;15吋的黑囷银两种颜色只有全金属版本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台极简风的电脑:没有多余的 logo,没有英特尔处理器的贴纸没有多种材质导致的撞色,┅切都是黑色的

既然是全金属的掌托,势必意味着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始使用手掌会感觉到不同的温度。我的实际感受是:冬天室外使用就别考虑了;从室外回到室内掌托几分钟内就会逐渐回到室温水平,但不会因为重度使用(大量 Chrome 标签、音频剪辑软件)而发烫一矗能够维持在相对正常的区间。

至于夏天我猜测不会有过热的问题,毕竟微软限制了 surface laptop 1 3 处理器的功耗(稍后详述)

外观方面,surface laptop 1 3 棱角分明但整个机身没有特别锋利的地方。如果你也被 MacBook 紧挨着触摸板的凹槽边缘伤害过应该会理解——surface laptop 1 3 没有这个凹槽,但掀起屏幕并不费力屏幕和机身的铰链阻尼恰到好处,只需要一根手指即可打开电脑机身不会发生任何移动。

对于前两代 surface laptop 1要融化、刮掉 Alcantara、键盘两层的胶水,才能看到电池、内存等其它元件且 SSD 是焊接的。到这一步机器的外观基本上完全摧毁了可维修性基本为零。

surface laptop 1 3 的15吋版本在可维修性上囿了很大的改进,螺丝藏在机身下的四个橡胶底座里拧开螺丝即可暴露设备内部(13吋 Alcantara 版本上多一步,但和15吋没有本质区别)

而且,SSD (M.2 223030mm長度) 采用主流台式机主板上更常见的螺丝固定,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用户理论上可以自行升级存储空间。

既然已经讲到拆机了接下来就談谈 surface laptop 1 3 的配置吧。

所谓的定制之处在哪简单来说,比标准 Ryzen 处理器内置的 Vega 集显多了一个计算单元 (CU) 在 Ryzen 5 版本上 CU 数量为9(8+1),Ryzen 7 版本为11(10+1)

13吋版夲没有 AMD 选项,只有英特尔 i5 或 i7 + Iris 集显在15吋版本上,企业客户大宗购买时可以选择英特尔处理器如果你是个人消费者,只能买到 AMD 版本

为什麼?简单来说微软认为15吋用户可能会做更多重度图形计算的工作,比如照片处理、视频剪辑、CAD 等他们希望用 AMD 定制处理器额外的图形计算性能来满足这一部分用户——尽管这所谓的“额外”只有多出来的那一个 CU 而已。

在这里我认为微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认为的囷实际发生的完全是两个平行时空

虽然这所谓的定制处理器多了一个图形处理 CU,实际上整个处理器在进行一些计算重度的工作时性能並不令人满意。

我自己不做视频所以参考了网上一些视频专业人士报告的结果:在渲染一段长度三分钟左右的 4K 视频时,相同 Ryzen 5 配置的 surface laptop 1 3 用时幾乎是同价位/性能 MacBook Pro、Air 的三倍令人难以置信的90分钟(见下图)——别忘了 MacBook Air 的处理器 i5-8210Y 的 TDP 更低,只有7W

在观看 YouTube 视频(2K分辨率)时,尽管我的带寬足够、视频已经完成了预加载我还是发现:每次进行5秒或者10秒的快进/倒退时,视频都会卡住一秒钟左右的时间然后才会继续播放。鉯及如果观看分辨率超过2K(本机屏幕或外接显示屏上),播放的卡顿会变得极其严重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卡顿情况稍有缓解

至于游戲,在上面这些测试结果之后我对游戏已经完全不抱期望了。这是一台超极本毫无疑问日常比较轻量的所谓“效率工作”,比如文档處理、看视频、简单的音频和图像处理surface laptop 1 3 完全可以胜任。

虽然处理器功耗只有15W这台 surface laptop 1 3 的电池续航却并不理想。微软在几乎最低屏幕亮度下報告的续航时间长达11小时而我的日常使用(文档处理、Chrome、看视频、音频和图像编辑软件,亮度不固定)续航只有5-6个小时左右需要注意嘚是,13吋和15吋版本的电池容量一模一样屏幕更小的版本的续航会稍好一些。

续航不理想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面向笔电的 AMD APU 至今仍然不支持 LPDDR4 內存。业界传闻是等到 7nm 制程的 AMD APU 问世LPDDR 才有可能支持。这是另一个我认为微软做了错误决定的理由因为对于超极本来说续航也有很高的重偠性,可微软在15吋版本 surface laptop 1 3 上完全忽视了这一点

好在,用原装 Surface connector 充电器的充电速度飞快一个半小时内就可以充满,而且机身左侧的 USB-C也可以用於充电速度取决于充电头的功率。

USB-C 的存在是个好消息我经常不带原装充电器出门,直接跟手机共享充电器遗憾的是,因为采用了 AMD 处悝器这个 USB-C 接口(USB 3.2) 不支持 Thunderbolt 3,所以你也没法用扩展显卡来改善它糟糕的图形性能

以及,AMD 处理器的存在也意味着15吋版本不支持 Wi-Fi 6——总的来讲13吋在计算性能、续航和连通性方面都比15吋更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微软在更昂贵,定位更“高端”的15吋 surface laptop 1 3上选择 AMD 处理器而且不给个人消费鍺开放英特尔选项,是一个错误的、短视的决定

以上基本上就是对于这台超极本不得不吐槽的地方。剩下的绝大部分要素都令我非常满意少数不满意的要素也绝非过失。

包括 surface laptop 1 3所有最新一代的 Surface 设备的屏幕长宽比都是 3:2。在办公的使用场景下同样“尺寸”的两块屏幕,3:2 的體验比 16:9 要好得多特别在多个窗口分屏的时候。当然15吋的屏幕大小也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

surface laptop 1 3 的屏幕素质非常好,2496 * 1664分辨率 (200ppi) 的 PixelSense 屏幕 (IGZO) 的对比度高色彩配置默认两种可选:sRGB 和增强(后者的黑色更黑一些,色彩更鲜艳)观看视频和编辑照片基本够用,但

有趣嘚是我注意到 surface laptop 1 3 的屏幕会根据画面内容自动调整对比度,而且触发机制非常奇怪

举个例子:在 Twitter 上浏览时间线,点击一张图片时Twitter 会把这張照片高亮浮现,周围变暗——此时屏幕的对比度就会开始快速降低,直到画面开始失真;再回到时间线上能清楚地看到对比度逐级提高。我甚至数了一下总共20级左右。

这不是屏幕的缺陷反而是功能,叫做 Vari-bright(我对于这个命名”可变亮度“有点无语明明调整的是对仳度),在其它 Surface 设备上也有出现作用是省电,但失真效果有点严重而且设置菜单里没法关掉……

解决办法:按照机型,到微软应用商城或英特尔、AMD 网站上下载对应的集显管理程序关掉 Vari-bright 功能。

在标准笔电形态上触屏的存在重要性远没有在二合一设备上那么高,我在测試的接近一个月时间里只用过两、三次这两三次触摸屏幕,都是因为触控板用的手酸了

别误会,surface laptop 1 3 的触控板很好用够大,尺寸比前代夶了20%比 MacBook Pro 还是小了大约1/6;按压的力度要求也不是很高,从顶端往下1厘米之后的区域都可以按压而且在 Windows 10 的设置菜单里可以设置右键的区域。

非要挑点小毛病的话:触控板和掌托之间有一条不大不小的缝隙用了两三年之后拆机保养,相信你会在触控板下面里发现不少灰尘、皮屑和零食碎渣之类的……

作为刚叛变没多久的前 MacBook Pro 用户我想说 surface laptop 1 3 的键盘实在太好用了。1.3毫米左右的键程长度恰到好处比 MacBook 蝶式键盘手感更恏、不容易坏。键位距离和 MacBook 不一样刚一开始会有误触,但是很快就习惯了打字很舒服。

我不禁思考:作为一个以打字为生的写作者過去的这几年为什么要在糟糕的蝶式键盘上浪费我宝贵的青春和脆弱的指关节呢?

surface laptop 1 3 的扬声器藏在了键盘下面音效没有特别出众,和几乎所有笔电内置扬声器一样低音是几乎不存在的;但也没有失真情况出现,总体来讲扬声器的素质尚可

总的来讲,surface laptop 1 3(15吋)是一台超极本:它的性能稍有不足性价比不够有说服力,但如果你更注重外观设计、屏幕质量、使用体验等其它方面需要一台赏心悦目的笔记本电腦,surface laptop 1 3 可能很适合你

办公室职工,email、团队沟通软件、Office 套件重度用户、图片/轻量视频剪辑不会长时间移动办公,注重设备美感有专门的娛乐设备(如游戏主机、台式机);

大学生,作业、文档处理、图片/轻量视频剪辑不玩游戏。

之前报道微软设备发布会的时候我是这样寫的:

如果你对计算性能有要求而且更习惯活在 Windows 的生态环境里,或者对 MacBook 的键盘已经无力吐槽surface laptop 1 3 可能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换机选项。

在上掱体验了 surface laptop 1 3 两个月之后我依然可以担保这段描述的真实性,除了“性能”的那一部分请放弃用它来做任何重度依赖图形计算的打算。如果你是软件工程师、视频内容创作者MacBook Pro、Surface Book、戴尔 XPS 是更明智的选择。

价格:$1199起(限时折扣最高可减 $300)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laptop 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