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家p2p是32家合法合规的p2p平台?【去哪儿查询】谢谢……

  本文选取9月成交规模居于行业前列的822家平台为监测样本,结果显示平台借款限额合规性发展步伐没有停止,大多数平台在降低发标金额以满足合规要求。

  具体来说,从借款标成交量超20万元的占比数据看,有352家平台该数值环比下降,294家平台数值环比上升,剩下的176家保持不变。再看借款标成交量超100万元占比数据,统计结果发现113家平台环比下降,67家平台出现上升,剩下642家平台占比数值保持不变(大多为0,表示单个标均小于100万元)。样本平台整体计算得出的借款标成交量超20万、100万元占比数值仍在继续下降,分别下降至49.50%、17.87%,均环比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

  下文将展示超限金额(借款人贷款余额超20万元、贷款余额超100万元)占比数值最低的TOP50平台占比走势,超限金额(借款人贷款余额超20万元、贷款余额超100万元)占比数值下降幅度居前TOP30平台,详见表1、表2、表3、表4。


  表1超限金额占比(贷款余额超20万元)最低TOP50平台占比走势


  表2超限金额占比(贷款余额超100万元)最低TOP50平台近一年占比走势


  表3超限金额占比(贷款余额超20万元)数值下降幅度居前TOP30平台


  表4超限金额占比(贷款余额超100万元)数值下降幅度居前TOP30平台

  1、上表展示的平台,数据来源均为接口数据,不涉及爬虫获取的数据;

  2、展示的平台单月去债权转让后,成交量均大于1亿元;

  3、2017年9月指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21日,2017年9月贷款余额特指2017年9月21日贷款余额;历史月份指该完整自然月,该月贷款余额指该月最后一天的贷款余额;

  4、由于借款项目尚无法准确区分自然人、法人或企业,因此平台贷款余额超20万、100万分别进行计算,部分平台贷款余额超过20万占比较高,并不能代表该平台不满足借款限额要求;

  5、因为数据的匹配问题,尚无法准确区分自然人、法人或企业,并且跨平台对借款人限额进行压力测试无法准确做到,所以文中并未涉及;

  6、部分平台的借款标借款期限较长,早在《暂行办法》出台前,借款人已进行超额借款且尚未还款,因此会导致平台待还超额占比数值并不为0。不过使用待还超额规模占比的走势情况,来反映行业借款限额合规性发展趋势;

  7、数据因统计和计算口径,可能会与平台、其他第三方公布的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

昨天下午与学者和网贷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P2P网络借贷平台备案问题,其中谈及网贷合规备案还将成为这一阶段P2P公司的主要任务,深以为然。但是,最终P2P会活下来多少家?这些活下来的企业都有哪些特点呢?今天飒姐与您一起聊聊......

1、寡头还是竞争,这是个问题?

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有集中,这是基本经济规律。

根据统计,我国境内还有接近200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合规情况不一,有人预计约有100家企业在备案后可以生存下来。我们的态度略乐观,能够备案的企业也许比100家要多,但是会分批分阶段进行。

百花齐放的时代过去了,最终网络借贷行业,通过正常淘汰、经侦介入、并购重组,也就能剩下较小比例的“老平台”。

头部企业的生存空间会扩大,因此在海外上市的P2P公司,在2018年4月底、6月底之后的股价可能有一波不错的行情(投资需谨慎),网贷投资人可以关注。

在行业普遍提高门槛之后,还会有实力雄厚的实业和金融机构,甚至银行陆续进场。

2、后备案时代,门槛会难比“蜀道”吗?

应该说,对存量P2P公司而言,备案是否成功意味着是否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我们虽然不能否认没有备案成功的网贷平台的价值,但是,市场容量有限,投资人数量有限,谁不愿意把钱放在官方备案的机构里呢。真心愿意冒险的投资人,恐怕不会进行“债权”投资,而是转投股权或比特币等高风险高回报的品类吧。

有人担心未来网贷备案是不是像支付牌照取得一样难,个人观点不会,毕竟网贷备案始于区金融办,决定于市金融办和银监局等,备案成功是各地方金融监管机关自行斟酌的。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一,面对“直接融资”的合法渠道,没有理由全部封嘴,一个不批。

只要有这个业态,总有新公司备案的机会。

3、能备案的企业,都有哪些共性?

顺利在第一波、第二波备案的企业,其业务条线一般没有较大法律瑕疵。

有人说,“大而不倒”也是网贷行业的规律,咱们不要太瞧得起自己,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确实有大而不能倒的顾虑。对于网贷平台,不要有“偶像包袱”,只要有问题,司法机关还是会及时出手。

业务合规,规模适中,业内口碑良好的平台,备案成功几率较高。对号入座的平台也许很多,但请诸位一定要注意,备案最后一公里:公示期,万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如果有竞争对手甩锅或者刻意抹黑,可能造成备案不能。因此,事前在公司内部进行“合规压力测试”着实有必要。

安排一名法务人员坐在对手位置上给自家风控、运营团队挑毛病,如果挑不出毛病(可能性极小),或者有小问题可以自圆其说,恭喜你,备案顺利完成的几率又增加了。

如果问题太多,那就要研究应对方案和应急措施,法务、公关、运营团队紧密结合,积极面对。

最后,如果真的让我说一个数字,到底网贷行业会留下多少平台,飒姐可能倾向现在行业的10%左右。

当然,我们愿意看到,后备案时代,有新的资本、业务模式进场,毕竟“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好路径。

本文来自零壹财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2家合法合规的p2p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