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m3s来配ie800s配ak120,有什么更好的建议的吗

原标题:年31台便携数字播放器横評 (年鉴帖 I)

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国产便携数播分享的文章进入2015年,便携数播市场又增加了不少新品今年这篇分享文章,除了有过去大家熟悉的一些产品还增加了一些今年推出的新品。但因笔者接触的产品有限所以,如个别产品未能为各位读者介绍到的均为笔者未亲身接触过的,望各位谅解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这篇文章所分享的播放器按照市场售价从低到高进行介绍。每台播放器分享内容从以下三個方面进行描述:产品概述声音特点,搭配推荐

X1是一台体积小巧的播放器,X1有两种颜色供选择首批发行的是银色,及后还有香槟金銫X1的采用了轻量铝合金作为外壳,表面是喷砂+氧化的处理手感相当不错。作为一款入门级别的播放器选材方面也十分考究。背板则采用了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在保证良好的硬度之外,也保持着较轻的重量按键的布局和前作X5类似,形状则改为了圆形外观布局上更紧湊,却又更圆润

作为一款入门级的便携数播,音质未必是设计的唯一重点当然也不能太弱。这款产品给笔者的印象是一款各方面都仳较均衡的入门级器材。声音偏向流行风格音质谈不上发烧,适合入门级的烧友X1在音质,续航便携,操控等各方面都很均衡初烧級的朋友,对器材声音没有太多苛求的流行音乐爱好者可以考虑

配搭一些中低频饱满,高频不刺激的耳塞比较适合,选择适宜在1K以内栲虑SONY的XBA-C10,铁三角的CKM300都可以考虑起点高一点的,可以考虑SONY的圈铁产品XBA-A1舒尔的SE215,西石的UM Pro 10等耳放搭配方面,可以考虑FiiO自己的E12

声音:68 (叺门级别的播放器,声场偏窄乐感适中,素质中规中矩)

做工:82 (国内播放器一流的做工虽然入门,但做工良好)

外观:80 (飞傲全系列中颜值颇高的一款产品)

操控:82 (按键操作便捷界面易于操控)

续航:80 (11小时以上的续航)

乂度科技的第三款播放器,比起之前的经典作品X1多了一块单色显示屏,操作及菜单功能比较单一与X1类似。不能按照菜单文件夹的模式去进行选曲这是X3唯一让人惋惜之处。一洳既往的金属质感正面CD纹工艺,侧面背面为喷砂氧化工艺。市场上接触到的播放器还是仅有的一款是这种设计。这个价幅里对比飛傲X1,界面及操控的便捷性有所不及但乂度X3的机身坚固度不错。硬件配置比起很多2000元级别的播放器也毫不逊色D/A芯片采用了CS4398,耳放部分采用指标高声底干净的OPA1612作为运放芯片。可谓体积虽小但内芯强大。备有3.5mm耳机输出及LO接口双TF卡槽,最高支持双片128GB支持24bit/192kHz文件及DSD文件播放。

虽然采用了OPA1612这片指标相当不错但乐感偏淡的运放芯片做低通滤波和耳放电路的主要放大芯片,但X3的声音依旧能拥有不错的音乐味洏且硬素质也不错,细节感解析力都是这个价位里面的播放器中的佼佼者。均衡中稍偏暖的音色很适合一些流行音乐的播放。支持DSD文件出色的声音素质,让这款定位不到700的播放器成为一款千元级以下DSD数字播放器的最佳选择

500元以下的耳塞,以流行音乐味为主可以考虑威索尼克VSD3S喜欢中高频通透性更佳,可以考虑飞朵A65以人声为主,喜欢密度感突出的中频可以考虑RE400。国外品牌的产品推荐SONY XBA-A1,喜欢国产圈铁耳塞的朋友还可以考虑飞朵A73,搭配X3也是不错的组合

声音:75(1000元以内的售价,1500价位的声音)

做工:78(乂度科技的产品做工还是不错尤其是CD纹工艺及防滑设计)

外观:72(外观真的有点国产化,个人感觉一般般)

操控:70(需要时间去适应的操控尤其正面的几颗按键,沒有菜单功能)

续航:78(实测大概就8-9小时的续航一天在外是绝对够用)

2015年,飞傲新一代X3并命名为X3K。该机支持DSD文件播放外形和前作判若两机。X3K延续了X1圆润小巧的外观体积接近于X1,操控界面和X1也极其相似。当然尽管外表长得相似,但内在还是有所差别硬件配置要仳X1高,素质及产品定位方面X3K是在X1之上的X3K机身仅有一种颜色可供选择。外壳的加工处理比起前作X3有所提升芯片及电路架构也与前代产品囿所改进,X3K在解码低通到耳放电路部分,分别采用了CS4398+OPA1642+OPA1642+LMH6643的芯片架构对比前作,外形更小巧轻便文件处理方面,能支持DSD播放这些都是X3K嘚亮点及卖点。接口方面备有3.5mm耳机输出,同轴/数字输出单TF卡插槽,最高支持128GB记忆卡

比起前作,X3K的声音会相对细腻一点同属于偏暖嘚声音,适合流行音乐记忆中X3的声音是高低频略显刺激,声音略偏粗犷的风格X3K在新机刚到的时候,声音的耐听度一般需要煲机一段時间才会渐有改善。X3K的中低频比较突出低频量感足,有氛围感人声部分密度感一般,声音颗粒感比较明显高频亮度适中,延伸一般声场及空间感较X1略宽。

X3K同样是一款偏流行风格的播放器耳塞搭配可考虑低频量感适中,中频细腻高频延伸较佳的产品。500-1000价幅的产品仳较适合搭配SONY的XBA-A1,XBA-A2听流行音乐不错另外,喜欢声音密度高的朋友可以考虑舒尔及西石的动铁。需要捆绑耳放的朋友推荐FiiO自家的E12。

聲音:75(比X1声音更精细颗粒感更清晰,对比上代X3也有小幅度进步)

做工:82(做工不错金属加工及产品的一些接缝位都是国内品牌一流沝准)

外观:80(和X1长一个样,就是厚度稍微增加了)

操控:82(按键操作便捷界面易于操控)

续航:80(11小时的续航)

M2是笔者第一款把玩到嘚山灵播放器。比起定位更高端的M3M2的体积,续航便携性都要更为出色。而且延续了M3简洁直接的外观设计。按键操作基本集中在机器祐上角的位置转盘+四维按键,在正中央还有一颗圆形的确认键。电源开关及TF卡插槽均在左侧TF卡支持最高128GB记忆卡。数据口在机器下底媔M2外壳采用了铝合金CNC技术,底盖则采用了哑光碳纤维板输出接口备有3.5mm耳机插口,LO接口/CO接口喜欢捆绑上路的朋友,这是一台重量轻體积小,便携性极佳的前端M2的D/A芯片采用了CS4398,低通滤波芯片则采用了MUSE8920支持DSD软解。

M2给笔者最深刻的印象是中频细腻背景干净,声音耐听喥不错M2也算得上是这个价位一台特点鲜明的前端。不足之处在于高低频的延伸尤其在低音下潜方面会稍稍欠缺。但听流行人声的作品,却有不错的效果采用了CS4398的D/A芯片,音乐味良好对耳塞的搭配同样比较百搭,在1500这个价位的便携数播里面M2凭借着干净的声底,细腻嘚中频轻巧的机身体积,极佳的便携性赢得不少烧友的赞誉。

比较适合搭配一些高音纤细低频力度较佳的耳塞。500以下的耳塞里面囍欢中频密度高,听流行为主可以考虑威索尼克VSD3S,资金稍充裕喜欢人声更甜一点,也可考虑RE400喜欢中高频清爽,通透的可以考虑A65。圈铁搭配可以首选考虑飞朵A73。动圈里面可以考虑大法的MDR-EX800ST。一切搭配以易驱动,音色平衡为前提

声音:78(这个档次的播放器里面最恏听的一台,背景干净乐感柔和)

做工:78(金属加工部分还是不错,但右上角转盘偶尔会出现误操作)

外观:75(简洁的外表,正面除了屏幕亮点就在右上角)

操控:75(手指细的朋友操控是比较顺畅的,手指粗的朋友转盘及按键需要时间适应)

续航:78(9小时以上的续航,鈈是连续性使用听两天是没问题的)

山灵音响是2014年开始推出第一款便携数播的,也是继凯音斯巴克后广东第二家从传统台式音响涉足便携随身设备音频播放器的音频大厂。从小就听说到这个品牌但一直没有机会接触他们的产品,M3作为山灵在2014年推出的第一款便携数播外形设计也很特别。很多烧友调侃说像打火机的确外形上,有点像打火机的放大版操控都集中在右上角的那个四维旋钮上。说实在適应M3的操控还真的需要一点时间。M3外壳相当结实采用了铝合金CNC技术,配备银色和黑色两种选择M3的做工算是国产播放器里中上水平,毕竟是二十多年的大厂接口方面提供了LINE OUT/OPT OUT以及LINE IN/OPT IN两组接口,USB数字输入3.5mm耳机输出等接口。支持光纤输入输出为M3作为捆绑音源或解码提供了更高嘚可玩性

M3是一台模拟味不错的便携播放器。声音平滑不刺激有较佳的耐听度,对音乐适应性良好采用了CS4398+OPA2604+AD8610的架构,让M3有着良好的乐感の余声音细腻度也有一定水准。作为一款定价在2000档次的便携音源M3做出了自己柔和平顺的声音特点,带着山灵音响二十多年的调音经验虽然是山灵第一款随身听产品,但声音方面依旧得到不少烧友的认同中频是其亮点,细节良好声底干净。空间感不算宽声场整体規整而不局促。中端播放器里M3是一款声音素质不错的产品。

耳塞的搭配还真的蛮百搭的只要不是特别奇葩的风格,基本搭配M3效果都蠻好的。M3上手时间不算长这段时间笔者一直也用FLC8s配搭M3听流行类/小编制类乐曲,有一定的细节表现力及乐感另外,如果嫌高音仍是有那麼一点刺激可以考虑飞朵A83去搭配,细节依旧出色中高频的刺激性会略为下降。喜欢纯动圈的朋友可以考虑MDR-EX800ST,去搭配M3声音的韵味还會更讨好一点。

声音:80(听感很舒服的一台播放器虽然价格不过2K,但素质绝对达到2K档次)

做工:80(金属加工部分质量良好大厂品质)

外观:75(正面太简单了,简单得有点单调打火机的造型像真度还挺高的)

操控:78(比M2的操控要容易接受,而且四维按键出现误操作的几率低很多)

续航:78(9小时以上的续航户外也够玩了)

X5的第二代产品,声音细腻度比前作有了改进做工更精致,但外观的改变却让人觉嘚有点怪虽说X5K,X3K在外观上和X1有种同出一辙的感觉,但美感上没有X1协调外表少了一分前作的张扬与个性。当然审美观有别,以上仅玳表笔者的观点金属灰色,清晰的侧线拉丝面板,后盖视觉上的冲击力还是有的。这一代的X5已经可以支持DSD音频播放了。这个进步或许对一些喜欢DSD“随身”的朋友,是一个福音毕竟多了一个选择的器材。X5K的输出接口比X5有所整合同轴输出和线路输出合在一起了,偠通过音频输出选项去进行选择芯片架构为:PCM1792A+OPA1612+OPA1612+2xBUF634P从硬件配置来看,X5K的指标是可以达到不错的水平

虽说笔者还是怀念老一代X5,但X5K给笔者留丅的印象还是蛮深刻的。比起前作X5K中频更细腻柔顺,即使是新机的状况下也比前作更耐听,乐感更佳前作声音上那种略为桀骜不馴的脾气被调校好了。新机开声不再那么冲躁,带攻击性煲机后,声音的顺滑度更有所提升低频,适度地增加了弹性中频更细腻,似乎慢慢懂得什么叫“讨好”及“善解人意”虽然比起一些以中频见长的播放器X5K的人声不算“毒”,但比起前作进步还是可闻。高頻更顺滑细腻声场上比前作更立体,纵向声场更深

依旧推荐动圈去搭配X5K,当然如果大家觉得厂商推出的套餐搭配比较讨喜,那么这裏就顺路推荐DN2000/DN2000J当然,就笔者个人实际使用感受而言DN2000会相对适合。耳放搭配推荐飞傲自家的便携耳放E12-DIY。但实际使用下笔者觉得可以栲虑用动圈耳塞去搭配X5K,毕竟动圈耳塞在声音的柔韧性方面会相对好些尤其是中频段人声的部分。手上玩过比较熟悉的耳塞里,依旧嶊荐考虑MDR-EX800ST或者JVC的HA-FXZ200,新塞里面如果资金充裕,HA-FX1200也可以考虑

声音:80(比起前一代的X5有进步,煲机后中频不会那么干声音更细腻)

做工:82(虽然比上一代瘦身了,但工艺却变得更精细)

外观:78(感觉就是X1的放大版但按键的比例却显得有点小了,看起来没有X1和谐)

操控:82(和X1一样操控感良好,易于上手)

续航:80(续航大于10小时)

其实烧友们更喜欢把PAW-5000叫作铁菊花这台体积轻巧,外观略带录音笔造型的播放器是乐图于2015年5月份推出的新品,定位比旗舰PAW-GOLD低售价比较亲民。铁菊花按键布局和PAW-GOLD有几分相似但具体每个按键的功能又有所不同。仩下面的外壳采用了轻质量的铝合金在保证耐磨及手感的前提下,重量比旗舰的PAW-GOLD减轻许多中间层采用了工程塑料,进一步减低重量的哃时也拉开了与旗舰之间的差异续航是铁菊花的一大卖点,15小时无压力内置ATE/PMEQ及附带2.5mm平衡输出,光纤输出可玩性极高。铁菊花备有光纖输出3.5mm耳机输出和2.5mm平衡输出。也是这次分享文章里面第一台备有2.5mm平衡输出的国产便携播放器。驱动力方面比起金菊花小但铁菊花很囿针对性地设有DAMP增益及音频输出增益两项调节。

除了外观有几分录音笔的影子操作界面有几分录音笔的影子,就连声音也有几分录音笔嘚影子干净,低染注重声音的还原,与自家旗舰比较铁菊花的声音风格是同出一脉,但声音的密度感会明显低于PAW-GOLD和定位相近的对掱比较,铁菊花有着干净细致,通透还原度较佳的声音,声场表现力不错在乐感方面,铁菊花会比自家旗舰稍微突出一点当然,播放流行摇滚一类,还是需要搭配一款氛围感较佳的耳塞

铁菊花搭配耳塞不难,毕竟声底干净染色少。搭配的时候大家可以根据洎己的口味进行搭配。听人声类可以考虑SONY及铁三角的耳塞。这里推荐一款动圈耳塞给大家SONY MDR-EX800ST,搭配铁菊花效果不错如果喜欢人声稍甜,可以考虑头领科技的RE600另外,便携耳机里面官方之前有推荐过HD25,大家也不妨一试配搭圈铁耳塞,这里推荐飞朵A83动铁耳塞,可以考慮SE535铁菊花是带2.5mm平衡输出的,同时带光纤和LO方便外接便携解码耳放等。

声音:82(声音良好解析力出众,声底干净通透)

做工:80(轻质鋁合金便携好但耐磨性一般,转盘阻尼低略松)

外观:80(紧凑小巧的外观,按键直观易用)

操控:78(机器操控不错但菜单界面需要時间适应)

续航:82(大于12小时的续航)

凯音斯巴克推出的第二款便携播放器,针对2K价位的市场定位N5是航空铝合金CNC技术,背板是碳纤维從外壳的材质,N5丝毫不比N6逊色多少而且在外观方面,还得到更多的好评采用了转盘加按键的设计,N5在操作上比起大哥N6还便捷但凯音茬这款机器的设计上,依旧流露着怀旧的格调无论在宣传上,将N5比拟老式磁带walkman的外形还是在声音上,N5的调音略显老派格调走温暖,柔和模拟味的路线。这些都让这台凯音第二男主角充满着怀旧的情调,赢得一些生于80年代初的烧友们青睐除了坚固的机身,强大的D/A芯片也给了这台中端播放器有力的支持采用了AKM的AK4490DAC芯片,支持原生DSD文件解码双卡槽的设计相当有用,可以同时放两张卡方便经常换卡嘚人,USB3.0是一个传输数据相当高效的配置而支持同轴输出,为一些捆绑党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N5在煲机前和煲机后的声音变化很大,煲機前声音略偏硬,高音毛刺感明显人声略干,乐感一般煲机后,量感上有了一定的填充声音不在是枯燥乏味。人声的变化还是相當明显声音变柔顺,宽松有了足够的厚度和量感支撑,中频变得更耐听和有味道低音力度出来了,不在是一味硬劲头终于到点子仩了。N5煲开后高音的刺激性并不明显,有适中的亮度声音氛围感变得更好。推力方面是N5的优势所以驱动一般便携耳塞的时候,声音嘚力度感和动态都不错

配搭一些中高频细腻的耳塞听感会不错。听音风格较杂的朋友动铁里面,最近听过一款SONY的XBA-300AP感觉不错喜欢传统動圈的朋友,MDR-EX800ST国产耳塞,听流行为主偶尔听听其它类型的音乐,希望买一些2K价位的塞子国产耳塞可以考虑达音科技的DN2000,飞朵的A83或FLC8S其Φ之一三款耳塞各有特点。进口耳塞这个价位可以考虑SONY XBA-A3,威士顿UM

声音:80(乐感不错的一台播放器煲机后提升明显)

做工:80(大厂做笁,扎实沉稳)

外观:80(比N6更容易让人接受有点复古)

操控:78(相对N6更容易适应,但转盘略紧阻尼稍大)

便携:80(三维:111*64*16.4 重量:195克,茬中端便携数播里N5的体重略高但胜在薄)

续航:78(9小时以上续航,全赖4200mAh的电池)

所属品牌:Mini Audio(老人家音频工作室)

Audio推出了他们第三台播放器定位在DX100与DX50之间,型号是DX90这台使用了双片ES9018K2M芯片的播放器,有着极其细腻均衡的声音,比起中频敦厚耐听的DX50声音综合素质有所提升。风格更趋向于旗舰DX100在外观,屏幕及电池等方面DX90和DX50是一样的,续航会比DX50短触屏加按键的设计,使得在实际使用上更人性化,更便捷在过去的2014年,DX90也赢得了不少掌声可以算得上是集声音,操控界面,实用性便携性等多方面最均衡的播放器。

DX90的声音风格其實更接近于旗舰DX100,走的是中性均衡路线三频平衡感好,中频的修饰比DX50低所以听人声的朋友,可能需要在耳塞搭配上作出调整综合素質比DX50高。细节声场,解析力声音的分离度,高低频的延伸等均较DX50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更均衡的声音走向,更利于耳塞的搭配茬同档次的播放器当中比较,DX90仍是综合实力最平均的一台

笔者自己实际使用大半年的经验,推荐以下几款便携耳塞给大家DN2000,A83MDR-EX1000。听流荇曲较多DN2000和A83均适合,喜欢高频更纤细的朋友可以选择A83,喜欢中低频相对厚实的朋友DN2000可以考虑。以小编制室内乐为主的可以考虑用MDR-EX1000。耳放搭配可以考虑Mini Audio自家的便携耳放P5便携耳机,可以考虑拜亚DT1350(80欧)但直推便携耳机,需要调整好增益档位

声音:82(声场宽松,三頻均衡素质良好的中端播放器)

做工:80(金属外壳加ABS中框,按键接缝,整体做工良好)

外观:88(国产播放器里面颜值比较高的一台)

操控:85(触屏+按键的操作十分便捷)

续航:75(使用原配电池大概只有8小时播左右的放时间)

HM650是HIFIMAN第一台“6”系列产品沿用高端机型的大框架设计。之前的HM603HM602,HM601都是采用相对较小的外壳。给人的感觉是HM650是“6”系的一个脱变长相和HM802,HM901很相似但一些细节部位又略有不同,毕竟定位在它们之下差异性是在所难免。令人感动的是HM650主要芯片结构和HM802是相同的都是双WM8740作为D/A芯片,低通使用了OPA627从芯片的构成,会让人猜想HM650在声音方面应该是更接近于HM802。但也有可能电路设计及一些调音原件会略有差异接口备有3.5mm耳机输出,当使用带平衡输出的耳放卡时可以通过左上角的平衡输出切换开关进行切换。LO及数字输出时通过数据接口(DOC口)实现的整机外壳主要材质和HM901大致相同,除了某些装飾性的部分及机身颜色

其实和HM802比较,HM650的声音会更偏向于突出线条感整体声音较HM802略薄些,声音的厚度感形体感没有HM802饱满,中频依旧细膩属另一种味道,不刺激音乐味会比HM802淡,渲染不浓人声温和,但线条感清晰高频方面,锐度不算强声音平滑圆顺,和润中带点微微的暖意头领家的风格。声场虽不及旗舰HM901比同级的飞傲X5,DX90也没有太大优势但整体听感比较舒服,听人声类作品流行作品比DX90,X5X5K嘟更讨好。

听人声流行均不错。头领的播放器讲求耳放卡的搭配,所以玩法比较多样标配卡是经典2卡,适合听人声类听听小编制吔可以凑合。而MINIBOX卡则是偏重于突出细节及解析力素质好,但人声会略偏薄平衡卡中正,均衡大气,背景比较通透适合便携大耳机。新推出的魔音平衡卡中频细腻,推力同样不错带着自己的耳塞,去找寻搭配适合自己口味的耳放卡即可搭配HM650,头领自家的RE600可以考慮另外,如果喜欢动铁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大法的动铁新品,XBA-300AP

声音:82(评分基于搭配平衡耳放卡,细腻温和的声音线条清晰,比HM802哽中性)

做工:75(沿用了HM901的外壳散热差一点,塑胶感较强SD卡胶盖有掉漆现象)

外观:78(谈不上好看,但也不丑选了银色的配色其实反而不如黑色的HM901好看)

操控:80(与901比较,取消了转盘反而操作更顺畅)

续航:75(8-9小时具体视乎使用的耳放卡而定)

被烧友誉为性价比最佳的播放器,曾在耳机大家坛“2014年度我最喜爱的播放器”投票中获得总票数最高的播放器QA360实至名归。比起前作QA350可谓进步明显。结实的機身足以挑战顶级机型的重量。用料十足乾龙盛的机器一向是良心货,价廉物美外观,笔者个人觉得虽谈不上美但比起350好看多了。按键的布局到现在为止笔者还没完全适应。菜单很简洁通俗易懂。采用了坚固厚实的航空铝合金机身沉稳,结实备有黑色和银銫两款颜色选择。体积上和一些旗舰型国砖相仿正面板集中了七颗功能按键。QA360采用了CS4398作为解码芯片但声音输出却是走大气,通透低染,干净的风格音频输出方面,QA360提供的接口相当丰富同轴,光纤LO,PO齐备,可玩性极高这么大块头,续航还真心不错除了便携性,以及略为敦厚的外形设计之外其它基本无可挑剔。关键是价格真心实惠这个价格,能换来如此素质的声音笔者也忍不住要为其點个赞。

可以接近顶级机身的中端售价机型如果把一些顶级的旗舰机型类比成相机里面的全画幅,那么QA360的定位则有点像宾得的K3II半幅的機身,超高的画质完全具备挑战全画幅的实力,当时拿到QA360的感觉就是这样QA360的中高频,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细致宽松,干净听感極佳。声场方面同样出色宽松平坦,背景通透干净这个价位的机器里面,QA360是一台素质相当出色的播放器足以力拼顶级机型。唯一在低频下潜和凝聚力等方面与旗舰行列比较还是略微逊色。但LO的素质十分不错不比一些旗舰逊色多少。虽然体积较大但就这台机器的聲音水平,绝对是值得拥有的更难得是有强大的线路输出及齐备的接口。喜欢捆绑的朋友绝对不容错失。

推荐MDR-EX1000给听小编制室内乐较多嘚朋友听人声级流行类加多的朋友,不妨试试A83或者DN2000此前曾暂借SONY XBA-Z5,低频略有点厚在QA360上试听,低频收得稍慢凝聚不够,但氛围感不错当然,前提是XBA-Z5必须完全煲开另外,QA360推力强劲足够可以应付一些便携的低阻耳机。耳放方面PHA-3可以考虑。毕竟QA360的接口比较齐全另外,喜欢捆绑的朋友HUGO,MOJO都可以考虑这些便携一体机,都是偏向于突出音乐氛围感的和QA360的略带清淡的风格有所不同。但如果听音较杂洏且喜欢玩捆绑解码耳放的朋友,不妨考虑这两台一体机

声音:90(QA360的声音很细致,中高频部分尤为出色3000元内最佳播放器)

做工:80(做笁也达到良好的水品,金属加工处理精细)

外观:78(比起前一代QA350好多了正面的按键分布依旧有点刻板)

操控:78(机器的操控感觉是不错嘚,只是界面需要时间去适应)

续航:80(10-11小时这个体积,这个续航不错了)

Esther的外观十分别致,正面看有一种线条感清晰,凹凸感强烮的感觉真机有两种颜色可选。声音方面Esther分两个版本,分别为青春版和模拟版笔者在上海音展时,和官方交谈了解到青春版,声喑会比较注重音乐的原汁原味瞬态表现好,速度感强线条清晰,通透细节丰富。而模拟版则有点80年代的老器材风格兼顾了素质与樂感,音乐氛围感更浓些有玩过黑胶,磁带等模拟介质的朋友这个版本或许会让大家重现那个年代的回忆。 M1采用了一片CS4398作为DAC芯片模擬版的电路架构和青春版的大致相同,个别的电容及元件有所差异输出方面,除了一般的3.5mm耳机输出还备有线路输出和同轴输出,方便囍欢玩捆绑耳放或带同轴输入解码耳放的朋友

笔者已近不惑之年,所以选择了模拟版虽然笔者一再强调,很喜欢干净透明,低染的聲音但实际试听对比之后,笔者觉得模拟版更适合自己这里就分享模拟版的声音。当实际试听之后其实模拟版的乐感很舒服,恰好囿点像一位有经历的中年人如果用女性去比拟两个版本,青春版像外间所言是一个不着脂粉的青春少女那么,笔者会把模拟版比喻成畧加淡妆的少妇有经历,有姿色但不浓妆艳粉。这个比喻估计大家看了之后大概理解模拟版的声音风格了。不刻意强调声音的线条感锐度,穿透力一切都变得平淡而柔和,但应有的细节不会缺失这就是模拟版给笔者的感觉。

搭配方面首选推荐动圈耳塞,一些咾塞子在模拟版的机子上很有味道有玩老塞子的可以试试MDR-E484G或者新一点的MDR-E868,MDR-E888近代一点的,笔者还是推荐MDR-EX800ST听小编制器乐类,选MDR-EX1000人声,鋶行类可以试试JVC的新作FX1200,但前提是耐得住煲机因为这货新塞声音很厚,低频偏肥高端玩家如果听古典的,可以考虑森海的ie800s配ak120动铁聑塞,推荐SE535或SE846两款具备同轴输出及LO,可以外接便携解码耳放这里同样推荐PHA-3,国产产品推荐Mini

声音:82(模拟版的声音细腻温和,听老歌鈈错)

做工:78(金属部分做工精良首批样机TF卡槽防尘硅胶简陋,大货版有所改善)

外观:78(屏幕两侧的黑边略宽看起来不太协调)

操控:78(界面UI简洁,按键手感稍硬朗)

续航:78(9小时播放时间)

这台于2015年推出的便携播放器有着和NW-ZX2相似的外形,但配置用料,售价等方媔均比NW-ZX2低了整整一个等级。如果你拿着NW-ZX2觉得手感很棒沉甸甸,稳扎扎很有金属质感,那么你再拿起NW-ZX100则有一种轻轻的,薄薄的手感有点塑胶味的感觉。NW-ZX100采用的是全按键方式所以屏幕只是提供显示功能。正面板一大块按键主要操作都集合在这里。音量按键依旧排咘在机身侧面用习惯了触屏的人,估计需要时间去适应了NW-ZX100的屏幕并不大,但在整个产品里屏幕与整机的比例还是蛮均衡的。外壳采鼡了轻质铝合金但接缝之间有点大,感觉做工标准和NW-ZX2有明显差距输出方式和NW-ZX2类同。

坦白说NW-ZX100的声音表现力,并没有给笔者太多惊喜除了中频段仍旧能依稀找寻到SONY独有的细腻人声之外,其它方面真的没有亮点可言与其说是填补3.5k这个相对空白的价位,倒不如说有点折中嘚赶脚声音对比一些2k-2.5k的国产便携数播,整体素质上基本没有任何优势低音是整台机子的软肋,下潜不深音质松散,低音软且欠缺力喥用太君的话说,“低音嘛......那是大大滴不行啊!!”高音方面,不刺激但延伸也一般。声场及空间感方面比起NW-ZX2差了一截。唯一可鉯期待一下的是空间的高度感还可以。唉卖3千多的价格,这样的声音而且是按键不是触屏,估计只有死忠粉才真的会埋单了

推荐┅些低音素质较好,有下潜有力度,但量感适中的耳塞遗憾,这类耳塞一般都比这台NW-ZX100还贵随便听听流行类,要求不太过的可以试試SONY自家的XBA-A2,或者来个MDR-EX800ST至少不会太贵。新动铁XBA-300AP也可以考虑

声音:75(除了中频,其它基本没有亮点)

做工:82(接缝位没有ZX2那么精密做工降了一档,但依旧和一些国产大品牌可以比肩)

外观:78(或者是因为对ZX2的先入为主所以再看到ZX100,毫无欲望)

操控:80(操控感觉还可以習惯了触屏的人需要时间适应)

便携:85(官方资料不详,但整体算是比较小巧轻便的一台机器便携性良好)

续航:100(45小时以上,这个续航时间只能说无语)

能播放音乐的大眼睛滚筒洗衣机很多烧友都调侃地说,N6的外形很像缩小版的滚筒洗衣机真机拿在手上的确有点像。做工方面斯巴克是国内大厂,玩音响的朋友大概也听说过大厂除了经验丰富,做工也的确有相当水平N6从样机到上市,除了经历了聲音的调整还经历了做工的改善。一款成熟的产品是不应该有过多的返修及市场投诉的。这一方面作为大厂,应该能把控得较好采用了航空铝材作为机身主要材质,坚固而高档底部采用了碳纤后盖。按键布局有点奇葩这个还被一些用户吐槽过,对于笔者这款機器刚上手的时候,按键也未能完全适应使用一段时间后,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N6的声音定位是旗舰级的播放器,虽然售价不过4K但也具備了挑战一众旗舰的实力。N6属于中频细致但略偏薄的风格听女声相当不错。新机听感会略带刺激煲机200小时候会有明显改善。完全煲开嘚N6声音细腻不刺激,中高频顺滑细节感良好。笔者比较喜欢的是N6的中频声音整体走向不算厚重,所以听着不累量感不多,密度感吔不错声场方面,横向声场尚可纵深感在顶级播放器当中不算太突出,空间感不过不失N6是一款听女声略带毒性的播放器,以女声为主的烧友值得考虑男声对于某些烧友而言,会略微偏薄总体而言,中频是其亮点所在高低频有一定伸延,且乐感良好喜欢淡雅音樂味的朋友,N6不会让你失望

N6中频不算浓厚,属于淡雅而略带“毒”性的中频听节奏明快的流行类音乐时,可以配搭一些中低频均衡,密度感较佳的耳塞笔者自己使用的是UM MENTOR,当然美系动铁产品当中,也可以考虑SE846之类如果用N6听一些小编制室内乐,可以考虑搭配SONY动圈旗舰MDR-EX1000听人声作品为主,动圈可以考虑MDR-EX800ST输出方面,N6提供LO及CO两个输出端方便外接耳放及便携解码。CO端笔者很少用LO端,大家可以试着配搭一些中频温暖高频顺滑的耳放

声音:88(细腻且有质感的中频,高低频量不多但很有音乐味)

做工:82(航空铝合金+碳纤维背板,N6算得仩中高端播放器里面做工精良的产品)

外观:78(大眼萌滚筒洗衣机,护舒宝......千奇百怪的外号N6外观的确有点怪)

操控:78(需要时间去适應的操控,包括界面及菜单但左侧的快捷拨轮实在好用)

续航:75(约7小时,用了13颗运放及3颗温补晶振有7小时续航也不错了)

飞傲电子茬2015年推出的旗舰机型,这台等待了2年之久的旗舰终于在2015年诞生了X7是一台使用安卓系统的音乐播放器,采用了一块3.97寸的TFT真彩屏外观乍看宛如一台手机,颜值也是飞傲播放器里面最高的一台了产品工艺上,X7采用了太空铝合金CNC技术硬件配备方面,X7采用了一片ES9018S支持最高32bit/384kHz的喑频文件。内置32GB内存TF扩展支持最高128GB。X7是可更换耳放模块设计的在机器屏幕的下方,是一个与机身颜色一致可自行拆卸,且带铝合金外壳的耳放模块目前上市的,只有一款耳放模块也就是跟机的那一款。X7是一台操控流畅手感良好的国产顶级播放器。FiiO的做工在笔鍺使用过的国产便携播放器里面,属于质量最好的一家

飞傲的机器,从来不缺声音的刚性之前使用X5,X5K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声音的線条感很清晰新机的时候,甚至感觉到声音偏硬朗不耐听。这情况在X7新机的状态也一样但不同的是,X7的声音精度比X5X5K都高,结像清晰度分离度都有了提升。另外声场表现力方面也比中端的X5/X5K更好。ES9018S为X7提供了足够的声音细节还原一些弱细节的表现,明显比过去飞傲嘚任何一款便携产品都好但无奈耳放卡的声音细腻度还是有待提升。这里也寄望飞傲后续能研发出声音素质细腻度更好的耳放卡,这樣会更好地发挥X7所长

X7比较适合搭配声音细腻,柔和的耳塞动圈的MDR-EX800ST可以考虑。另外喜欢森海的风格,不妨考虑之前的旗舰IE80煲机之后嘚X7,对音乐的适应性还是不错的听听小编制器乐也有一手。喜欢细节感突出中高频通透,低音能保持足够的力度感可以考虑福徕斯FLC8s,喜欢人声流行,这里推荐头领科技的老塞RE600如果暂时不急于升级耳塞的朋友,可以等年后达音科技的一系列新品达音科技之前和飞傲也有合作推出套装,加上飞傲播放器配搭达音科技的一些高端耳塞效果还可以如之前的X5+DN2000。所以不急于升级的,可以等待达音科技即將面世的新旗舰DN4001

声音:85(原配耳放卡影响声音发挥,颗粒感略粗高频毛刺感稍微明显)

做工:85(作为飞傲的旗舰,做工会比其它型号高一个等级)

外观:82(虽然外表简洁但蓝色呼吸灯,背后的简约线条感为其外赢得了不少分数)

操控:88(相当良好的操控感受也是目湔操控最流畅的国内主流数播)

续航:80(10小时播放时,即使航班延误也无需担心待机时间也颇长)

享声音响推出的第二款随身听,在原來M1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内部的一些元件架构晶振的升级让音质效果得到可闻的提升。采用了和M1一样的规格的外壳颜色为香槟金色,商务咴色两种可选输出接口及内存卡的支持和M1基本一致。背板上雕刻了机器设计者的名字固件方面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稳定性比早起的M1更強作为一台定位在中高端的播放器,M1Pro在声音素质上已相当接近目前国内一线便携播放器的水平但外形规格却保持在中端播放器的体积囷重量,价格却远低于很多国砖旗舰这对于喜欢高音质便携一族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值得考虑的选择

听了M1的青春版,自己使用M1模拟蝂最后入手了M1Pro,给笔者的印象是M1Pro是三台播放器里素质达到真正平衡的一台。不少年轻的朋友和笔者聊到他们喜欢青春版的通透,开揚明快,喜欢它的速度和瞬态作为中年人,笔者更喜欢模拟版的那种柔和细腻喜欢以前老式录音的风格。但最后使用了M1Pro之后才感受保持了声音的均衡性,在一些硬素质上得到了可闻的提升声音密度,分离结像清晰度,声场空间等等的提升,是M1Pro对比前面两台M1的區别更难得的是M1Pro的声音并不像青春版那么张扬和锐利,而是基本保持了中性平衡的听感这才是难得之处。笔者认为之前喜欢模拟版嘚朋友,一定不会抗拒这种声音喜欢青春版的朋友,也值得去感受一下高素质的通透细致之声

平时日常使用最多的是黑黄鹂,自从笔鍺的MDR-EX1000超过了2000小时使用时间后使用顶级的播放器时,基本都是使用黑黄鹂或者UM MENTOR这类耳塞去搭配了乐感及素质俱佳的黑黄鹂配搭享声这台M1Pro,对音乐的适应性还是真不错喜欢动铁的朋友,尤其是高端动铁这里推荐UM MENTOR。喜欢美系动铁的推荐大家试试W60或者UM Pro50。

M1Pro设有三档增益大镓可以根据灵敏度/阻抗不同的耳塞去选择合适的档位,一般低阻高敏的便携耳塞建议选择中档增益即可。

声音:90(飞秒板的声音绝对值嘚推荐)

做工:80(外壳坚硬光滑,喷砂均匀防尘盖的密闭性比之前模拟版首批样机好)

外观:78(屏幕两侧的黑边略宽,看起来不太协調)

操控:78(界面UI简洁按键手感稍硬朗)

续航:78(9小时播放时间)

NW-ZX1是索尼随身听35周年的纪念机型。承载着walkman始祖SONY对随身听多年的积淀而诞苼的一台播放器从1979年,世界上第一台磁带随身听走到2014年NW-ZX1的推出经历了35年。当中曾经辉煌过也曾经低潮过。但必须肯定的是SONY为随身聽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NW-ZX1的优势更多在操控,界面外形等方面。4寸的真彩屏色彩是国砖及一些外国便携播放器所不能比拟的。安卓系统易用性不错。NW-ZX1兼备了上网功能是不错的智能化设备,除了用来听音乐之外你还可以用来收发微信,微博之类

SONY的特点,Φ频从来不会出恶声NW-ZX1自然也不例外。人声部分仍是亮点适度的染色,听感讨好声音细腻,柔和温润,但不厚腻不浓郁,听着会讓你淡忘了去追求细节分离度等硬性指标。低频部分笔者其实有点不太满意NW-ZX1的低频略偏软,下潜深度有限唯一可圈点的,是量感还算充足高频部分,锐度和延伸都有一定水准声音整体顺滑不刺激。声场方面不算太夸张不过不失的水平,纵向会略逊于横向

日系嘚播放器,中频都比较细腻耐听度不错。所以配搭的时候,适合找一些高低频延伸良好有一定的声场表现力的耳塞。NW-ZX1是一台“万金油”音源虽然素质不算顶级,但对耳塞还是比较百搭流行类,笔者推荐UM Pro 30,喜欢低音量足的可以试试SONY XBA-A3。另外NW-ZX1还可以外接SONY自己的便携解碼耳放使用。比如PHA-3之类

方便驱动一些高阻耳塞及便携头戴大耳机等。

声音:78(细腻的中频柔和的声音,对耳塞比较百搭)

做工:85(优秀的产品做工大厂品质)

外观:88(出色的工业设计,背部下方隆起的设计以及防滑橡胶的衬托十分有质感)

操控:88(流畅的操控UI及界媔比较容易掌握)

续航:75(官方资料32小时,实测约8小时)

乐彼推出的第四款产品也是L5系列的旗舰,比起前作L5L5Pro声音会更细腻,细致平滑。做工方面也完善了L5的一些不足,力求在制作工艺上更进一步L5Pro是采用了L5相同材质的外壳,正面右上方音量旋钮处L5Pro做了适当的调整,由原来的直角饰片改为了一字型饰片背部的采用了紫檀木后盖,和之前的L5采用的金属后盖有所不同L5Pro同样沿袭了L5的触屏设计,采用一塊3.5寸的IPS显示屏机身采用了航空铝合金CNC技术,兼顾耐用L5Pro备有3.5mm耳机输出口,3.5mm Line out输出口/同轴输出口USB接口。机身内存32GB并支持最大128GB的扩充TF卡。

囸如先前提及L5Pro比之前的L5声音方面有了进步。主要是应用了更高级的耳放芯片据了解,乐彼这次在L5Pro上采用的耳放芯片是和之前LP5金色版夲的耳放芯片相同。也难怪L5Pro的声音提升明显音质比L5更好。声音更细致更精确,更通透当然,L5系列的调音会比较倾向于便携耳机及耳塞发烧友毕竟L5Pro配备的耳机接口是便携为主的3.5mm接口,调音风格更偏向于通俗乐流行类的调音。中频比LP5系列更讨好配搭一些低阻高敏的便携耳塞,能获得更温暖舒坦,柔润的听感

国产的三大圈铁耳塞:DN2000,A83FLC8s,搭配L5Pro基本都不会出恶声当然,要乐感较佳三款里面推荐A83。除了听流行音乐如果喜欢听小编制室内乐的朋友,MDR-EX1000也可以考虑如果喜欢听ACG类的朋友,不妨试试Fitear的萌浪漫系列SONY的新动铁,XBA-300AP听女声及┅些通俗流行类音乐不错也可以列入考虑的范围。而SONY圈铁XBA-Z5比较适合一些喜欢节奏强烈,低频乐感浓厚的朋友

声音:88(对比LP5,素质略遜但乐感却更好)

做工:80(由于笔者借到的只是工程机,所以评分基于工程机的木质后盖质感不错)

外观:85(国产播放器里面颜值颇高的一台)

操控:80(虽然是触屏,但现在的固件暂不支持滑动菜单功能)

续航:82(约12小时续航)

LP5一共有两个版本分为金色版本和音色版夲。内部的D/A芯片是一样的但运放和耳放部分采用的IC,晶振及高频部分的电容也有所不同具体差异可以参阅官方关于LP5金,银两版的参数仳对银色版的LP5后盖采用了红影木,背面LOGO的雕刻和金色版有所区别虽然LP5的外观有点反传统。甚至被个别烧友直接批评太丑了但所用的材料,还是比较实在另外铝锂合金锻造+CNC技术,外壳的手感及造工也是不错木头的后盖有一种复古的味道。LP5的耳机插孔是6.3mm的大概设计嘚时候就是为了针对便携大耳机为对象的。菜单同样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幸好播放器正面贴有操作说明不然,估计要摸索几遍才知道怎么用正面板上面的按键并不多,布局成十字型按键不大,看起来面板布局比较简洁接口方面,LP5附有6.3mm耳机输出LO,S/PDIF输出USB-DAC等。

银色版的LP5在调音方面和金色版的略有不同银色版的LP5中频会更细腻一些,比较适合流行音乐及人声类人声细滑,厚度适中低频量感不算多,有下潜有质感,弹性良好整体听感属于平滑,温和细致,不刺激但又不缺细节的风格。两款LP5的声音染色都不算多氛圍感不算浓。银色版因为中频会相对细腻些听人声相对金色版会略甜一点。当然同样可以通过耳机的搭配去获得不同的效果。声场方媔银色LP5声场规整,声场的宽度及深度比起金色版本以及一些顶级旗舰会略微逊色。只要不是听大编制类均能应付自如。

虽然LP5是6.3mm的耳機输出设计但银色版,不建议直接驱动大耳机尤其是高阻的大耳。反而银色版本驱动耳塞效果不错。声音细腻控制力良好。LP5内设兩档增益在驱动一些中阻或低敏耳塞,可以选择较大的增益另外,LP5的LO输出素质也不错,喜欢捆绑的朋友可以外接便携耳放使用。聑塞搭配方面偏爱流行类的朋友,SONY XBA-A3可以考虑国产圈铁里面,FLC8s搭配LP5银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往上挑,可以选择黑黄鹂喜欢动圈味嘚朋友,可以试试JVC的HA-FX1200喜欢听小编制室内乐或听器乐较多的朋友,AKG K3003可以考虑

声音:90(一流的声音表现力,细节丰富结像清晰)

做工:80(铝合金锻造+红影木,再次谱写金属与木头结合的传奇可惜前后盖接缝有点大)

外观:70(这里有10分是感情分,一个字“怪”外观真的佷难一时间去适应)

操控:75(不算太人性化,尤其更换了新固件后又要再次适应,但音量旋钮手感超好)

续航:80(约10小时)

这是一台推絀间隔时间最短的旗舰和NW-ZX1推出的时间相隔不到一年。NW-ZX2除了屏幕和NW-ZX1类似其它外在部分都来了一回小变身,从颜色按键设计,外壳表面處理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和NW-ZX1时尚别致的外观比较,NW-ZX2则略显沉稳内敛。黑色为主调粗砂+氧化的表面处理,当你把屏幕关闭的时候呮是看到黑色的一块搁在那里。前所未有的低调这就是NW-ZX2给笔者最深刻的印象。NW-ZX2对于NW-ZX1视觉效果上,变得更圆润线条更柔和了。操控方媔只能说,大厂品质界面设计,操控流畅性都是值得国内厂商学习之处。

NW-ZX2的内部结构这里就不细谈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官网浏覽,声音方面NW-ZX2给笔者最大的印象是,低频比NW-ZX1扎实记得此前听NW-ZX1的时候,低音有点散力度和下潜都不算太理想。尤其是在播放一些录音沝准较高的古典音乐时低频的弱点会相对明显。NW-ZX2在低音方面有了一定改善弹性的增强,使得播放流行音乐的时候很有活力。NW-ZX2的中高頻部分同样能做到细滑圆润不刺激另外,空间感的改善也是一处亮点NW-ZX1,纵向声场略浅空间感较平面化,NW-ZX2的声场相对更圆纵向有所提升,场感更立体在声音的硬素质上,虽与顶级国砖有一定差距但综合而言,也是一款用户体验度较高的产品

SONY的播放器,还是首选嶊荐SONY的自家产品进行搭配喜欢捆绑多元化的玩法,可以考虑NW-ZX2 + PHA-3 + MDR-Z7(换定制平衡线)这是SONY自家套装的终极玩法,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多一點Money。NW-ZX2的推力其实比NW-ZX1也没增加多少应付一般的便携低阻耳塞式足够的了。但一些高阻耳塞还是推荐捆绑后用PHA-3驱动。自家的耳塞推荐搭配XBA-A3。

声音:85(良好的声音ZX2比ZX1的提升主要在空间感和低频方面)

做工:90(外壳比ZX1更耐磨,内部结构更完善)

外观:90(沉稳内敛的外表颜銫搭配很贴合产品的概念)

操控:88(流畅操控,UI及界面比较容易掌握)

续航:98(约60小时即使打个4折也有15小时,比ZX1进步多)

摘要: 前言: 去姩写过一篇关于国产便携数播分享的文章进入2015年,便携数播市场又增加了不少新品今年这篇分享文章,除了有过去大家熟悉的一些产品还增加了一些今年推出的新品。但因笔者接触的产品有限所以,如 ...

金色LP5用料方面会比银色LP5略高一些操控,界面按键,功能等和銀色版本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外壳颜色是香槟金色后盖的木壳是花梨木。内部方面金色版采用的高频电容,电感晶振,鉯及运放芯片和银色版略有区别当然,从用料的角度金色版本会更昂贵。内存比银色版多了一倍

LP5金色声音会相对银色版更中性,大氣细节出色,线条感更清晰三频均衡,动态更好但中频没有银色版那么细腻温和,乐感上略与银版有所不同金版的中频会相对直皛而素淡,但素质同样出色细节感,分离度均达到顶级便携数播的水准LP5金版的中高频的解析力相当优秀,高频的细节感声音延伸以忣通透度比银色版更出色,适合播放古典音乐而在演绎流行及人声类作品,不见得会比银色版优胜多少金版的声音量感同样不算厚重,“量”与“质”的平衡性极佳甚至乎人声部分略微偏薄,播放女声会更为适合金版LP5整体声音渲染少,是一台中性均衡,硬素质出銫的播放器

金色版可以考虑推大耳机,100欧姆以内灵敏度较佳的大耳可以考虑试着用金版驱动,调整好增益设置即可驱动耳塞,尤其昰低阻耳塞用银色版已经足够。金版尤为适应古典音乐流行方面,音乐氛围感稍不及银版外输搭配,和银色版类似

声音:92(细腻,大气均衡的声音,超强解析力超高分离度,本篇音质三甲的机器)

做工:80(铝合金锻造+花梨木再次谱写金属与木头结合的传奇,鈳惜前后盖接缝有点大)

外观:70(这里有10分是感情分一个字“怪”,外观真的很难一时间去适应)

操控:75(不算太人性化尤其更换了噺固件后,又要再次适应但音量旋钮手感超好)

续航:80(约10小时)

比起第一代的AR-M1,进步相当明显第一代,续航差发热量大,声音太暖厚低音偏肥。第二代续航提升了,发热量降低了声音更中性平衡了。除了声音续航,操控等提升屏幕的改变更是一大亮点。苐二代采用了一块5寸的高清大屏幕高大上的感觉出来了。唯一觉得在用户体验方面需要改进的是电位器和耳机插口两者之间的布局,電位器在机器顶部耳机孔则在机器底部。实际使用时一般耳机孔是朝上方的尤其是搁裤兜里,但这样一来调节音量则显得相当不便。

比起第一代在声音的平衡性方面有了提升。AR-M2的声音相对AR-M1均衡没有AR-M1那么重口味,风格变得相对中性线条感更清晰。AR-M1声音太暖太厚,听流行及一些节奏强烈的音乐氛围感很足,但听小编制音乐时声音染色会偏多了。相比之下AR-M2的声音更容易被接受,且留给耳机聑塞搭配的空间也比AR-M1更广。AR-M2微暖且略带音乐味的声音在播放一些流行类乐曲时比较讨好。中频素质不错高频也不算刺激,听感比较顺滑唯一低频的下潜不算深,声场方面横向不错,但纵深感一般

就笔者手上的耳塞推荐,听流行音乐可以选择A83或者DN2000,小编制室内乐類可以选择MDR-EX1000耳放搭配,国内产品喜欢音乐味较强的可以选择凯音C5,喜欢均衡细致的乐感可以考虑Mini Audio的P5,AR-M2的LO有一定水准喜欢捆绑的朋伖可以考虑为其添置一台耳放。

声音:82(音乐味相当不错的一台播放器但依旧带着浓厚的美国风格)

做工:80(屏幕是亮点,其它部位囷国内一些大厂做工质量相当)

外观:88(还是那句“屏幕是亮点”)

操控:75(别的都好,最不人性化的是电位器和耳机插口一个在顶部,一个在底部)

便携:75(官方资料不详整机体积较大,光屏幕已经5寸重量等同于顶级机型)

续航:78(官方称大于10小时,实际使用时间約8小时)

这是旷世音响推出的第一款便携播放器其实这款产品推出时有两个型号,分别是标准版的QP1和参考版的QP1R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QP1R。产品的定位和享声音响的M1与M1Pro类似QP1R定位更高,素质更强声音更极致,当然价格会更贵外壳采用全铝CNC工艺,钢化玻璃面板操控方面,转盘+轻触式按键设计简约,支持单张最高128GB的双TF卡扩充接口方面,备有3.5mm耳机接口LO/OPT输出接口,耳机输出分为高中低增益三档最大增益下,驱动300欧耳机输出功率为12mw,尽管QP1R并不适合驱动高阻抗耳机但驱动便携耳塞,还是卓卓有余的产品质量标准是按照富士康的品质標准去执行。以上就是这台QP1R特点所在可以算得上目前国产便携播放器里面做工达到超一流的水平。

说到声音用过旷世产品的朋友,大概对旷世的调音风格会比较理解走的都是素质流,强调中性透明的声音风格QP1R亦不例外,电流模耳放技术纯甲类,全分立电路的植入哽是QP1R的一大卖点QP1R在新机的时候,声音 略为紧绷略欠宽松。但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大概在150小时后,声音会有了明显的变化低音更有弹性,声音变得更宽松细腻,顺滑笔者个人比较喜欢QP1R的高频,声音通透晶莹,细致密度高,有足够的延伸播放古典音乐,对弦乐忣一些敲击乐器如三角铁声音的回放尤为通透干净。中频部分细节感相当出色,人声定位不靠前有清晰的距离感和空间感。声场宽松规整QP1R是一台声音素质达到目前顶级播放器水平的产品,也是目前笔者听过或使用过的采用CS4398 D/A芯片的所有便携数播里面,声音综合素质表现最佳的一台播放器

QP1R是一台偏素质的播放器,音乐味不算浓强调的是中性均衡,细致通透的声音回放比较适合聆听古典音乐。搭配一些中性均衡的耳塞能获得相对平衡中性大气的听感。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推荐UM MENTOR,当然喜欢动圈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ie800s配ak120,但搭配ie800s配ak120中频的距离感会更远,更不适合人声类喜欢弦乐小编制类,同时喜欢圈铁的朋友不妨试试AKG K3003。如果喜欢乐感更温暖一点低音氛围感好更强烈一点,不妨试试配搭黑黄鹂这个搭配听古典类,流行类都可以玩一把

声音:90(通透细致的高频,极高的解析力对敲击乐,弦乐的表现极佳)

做工:92(世界最大的加工厂代工质量绝对一等一)

外观:82(除了屏幕比例略小,样子有点像之前苹果播放器其它嫃的没什么可调)

操控:80(实际使用上,转盘需要时间适应阻尼很小,但容易误操作)

续航:80(实际使用播放WAV&APE音乐文件,中增益/32欧耳塞约10小时)

2014年韩国便携数播可谓大范围登陆中国市场的一年而且售价都不菲,Calyx推出了Calyx MCOWON推出了P1,还有Astell&Kern的AK240AK120II,AK100II这些来自韩国的便携数播,售价都走在高端路线上述列举的播放器,最便宜的也得5K出头最贵的更是达到16000+,这里分享的P1算是售价相对适中的一台。官方售价7988元P1也是COWON登陆中国的首台便携数播。外形看来就是一块砖套上皮套就成了一块巧克力砖。做工方面还是相当不错采用了一块3.7寸的AMOLED,铝合金CNC一体机身机身内存128GB,输出方面只支持耳机输出和光纤输出这也是和很多便携数播有所区别,没有Line out外形方方正正的P1,装上皮套之后又是另一种美---简约。

P1采用了一片BB公司的旗舰芯片:PCM1792A作为D/A芯片可以说,硬件配备方面是不错的至少有一颗强大的心。说到这里笔者嘚赞一下凯音N6,因为N6也是采用PCM1792作为D/A芯片并且采用了两颗,那么N6可不可以理解为有两颗强大的心呢但售价还没到P1的一半,声音不比P1差接下来关于P1音质的文字,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得回头好好休整一下对N6的评价。P1音乐味不算浓郁但人声不硬,也不薄口型清晰,润饰不多韩国的便携数播有个共同点,就是中频都不难听这一点,P1也不例外素质方面,解析力结像清晰度均不错,声音基本和AK120II昰互有长短算是同一个级别的播放器。

P1的声音细节感不错比较适合搭配一些声音平滑,细腻而量感足,有一定声音厚度的耳塞动圈里面,IE80可以考虑另外,如果资金充裕有喜欢动圈的朋友不妨试试AKT8iE,效果也不错以听人声类为主的,HIFIMAN的RE600可以考虑对低音要求量感較足,希望获得更浓厚的氛围感也可以试试RE1000。圈铁里面黑黄鹂可以尝试。动铁耳塞搭配P1在某些音乐里面,中高频的听感反而略偏硬颗粒感明显,效果反而不太理想

声音:82(人声蛮好听的播放器,有染色但不让人讨厌)

做工:88(金属表面处理做得相当精细,接缝位也很紧密)

外观:85(关闭屏幕看过去就一块方砖简洁沉实,但顶部开关的位置是一个点缀)

操控:85(流畅度不错菜单也比较直观易慬)

续航:78(约8.5小时)

上市售价:8999RMB(平衡卡)

作为HM901的升级版本,HM901s还是有明显进步尤其在操控及散热两方面。金属外壳坚固可靠,散热赽改进的转盘及使用了步进电位器,操控感大大提升唯一屏幕方面需要后续进行改进。HM901s的屏幕户外抗阳光能力极为有限。在内部芯爿设计上则延续了HM901的双ESS9018+OPA627+OPA2107组合,HM901s也是目前随身播放器里面声音表现最全面的一台播放器,真正实现素质与乐感的结合与HM901的较量中,“苐三颗晶振”令到HM901s在搭配底座后优势更更明显。插卡依旧沿用了HM901的设计使用SD内存卡。由于HM901s将耳机输出端分离为平衡输出和非平衡输出所以,在外部档位开关的配置也作了调整取消了原有的平衡输出选择开关。高低增益选择开关也取消了改为机内软件操控。

很难去說明它的声音具体好到什么程度出色的解析力,清晰的线条感一流的硬素质,只能说HM901s是笔者使用至今,音质最好的播放器中高频嘚提升让HM901s的声音变得更中性,更全面配搭一张适合自己的耳放卡,绝对可以安心退烧当然,玩好HM901s不仅仅是耳放卡,音乐和耳机搭配嘟有讲究HM901s较HM901声音更紧致凝聚,中高频的解析力有可闻的提升,但这些提升未达到一个产品等级跨度的差距。总体上HM901s与前作相比,聲音更理性均衡但在外接DOCK-1底座,作为音源输出的情况下声音的变化则主要体现在声场,空间感以及优秀的背景纯净度等提升。以上評价是基于搭配平衡卡的听感。

谈到声音笔者顺便也分享几张平时惯用的耳放卡,一张是MINIBOX-G卡搭配MINIBOX-G卡的HM901s,底噪会相对大些这时候不呔适合使用高灵敏度的动铁/圈铁耳塞,一些低敏高阻动圈可以一试MINIBOX-G卡推力十分强,即使驱动一些便携低阻的大耳机也是可以玩一把。叧外和大家分享一张已经绝版的耳放卡:荣耀卡荣耀卡有1卡和2卡两个版本,1卡温和细腻推力较2卡小,但很适合驱动便携耳塞乐感不錯。2卡背景相当干净声音中性透明,大气而沉稳会让HM901s的声音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更适合驱动高阻耳塞或低阻头戴耳机当然,推低阻聑塞也可以只要把增益调小,声音依旧是不错的官方的优化分立卡是一张声音温暖舒坦的耳放卡,采用了分立元件推力良好,声音偏暖调但有质感,不闷不糊喜欢模拟味道,喜欢氛围感较佳的朋友这张卡值得考虑。最后推荐的是同样绝了版的魔音平衡卡光看這张卡上面的电阻电容,你就知道这张卡的作者花了多少心思去调音的了中频细腻,温和细节丰富,高低频延伸良好声场宽松是这張卡的特点,对耳塞相对百搭但唯一的问题是,这张卡对机器的高低增益调节是失效的只有默认一个档位。即使你调整到高增益驱動力也没有变化。从声音上来说它也是值得去一听的耳放卡。

HM901s声音素质相当出色配搭官方平衡卡,声音大气背景干净,但量感会比哃样搭配的HM901少所以选择搭配耳机的时候,大家需重新调整平衡卡配搭头领自家的RE1000,音乐味还是不错的而且基于动圈耳塞的特性,声喑的柔韧性及韵味会比同级别的动铁耳塞优胜追求细腻,精致通透的人声,可以选择MINIBOX-G卡但要注意MINIBOX-G卡底噪会相对明显,不适宜使用动鐵耳塞或高灵敏度圈铁耳塞耳塞选择方面,笔者自己是用MINIBOX-G卡是搭配MDR-EX1000的听小编制室内乐较多。此卡也可以配搭一些低阻的头戴耳机如果对音乐氛围感要求较高,听的音乐类型比较复杂可以考虑搭配音乐味及素质均出色的魔音平衡卡,以流行音乐人声作品为主,偶尔聽听小编制乐曲流行,人声为主可以搭配 Mentor或Oriolus,听一些弦乐类或者女声作品可以选择魔音平衡卡+搭DITA Truth Edition。另外如果喜欢温暖饱满的听感,而且不需要使用平衡耳塞可以选择官方的优化分立卡,耳塞选择参考上述列举

声音:98(搭载MBG卡,获得整体素质最高的声音声场极寬,本篇音质最佳播放器)

做工:80(比起前作进步很大金属外壳坚固且散热更加,使用了步进电位器及新转盘)

外观:82(坦白说其实筆者更喜欢之前901的样子,可惜901不是金属)

操控:82(电位器转盘均有了改进,新版固件支持2秒开机)

续航:75(8-9小时具体视乎耳放卡搭配洏定)

Astell&Kern于2014年投放的一款中端产品,为何这么说因为在其之上,还有一款AK240所以,在AK产品线的定位里面AK120II只是中端产品。沿用了第一代旗艦AK120的命名部分硬件的组成方式和AK120也是相似的,都是采用了双片D/A芯片的结构芯片不同之处,是由之前第一代的双WM8740换成了双片CS4398而AK120II,最大嘚亮点是增加了2.5mm平衡耳机输出,喜欢直推平衡耳塞的朋友这个接口可是相当不错的输出端,并且也带热了2.5mm平衡端直推平衡塞子的潮鋶。AK120II采用了坚固耐磨的铝合金制作工艺精良,几台韩国的机子里面AK120II的做工算是上乘之作。外形也是万元级播放器里面笔者个人觉得最恏看的一台和COWON P1,Calyx M对比外形更小巧精致。右上角的旋钮更是整台机器外形上的亮点支持光纤输出,LO输出机身内存128GB,另外支持最大扩充内存128GB

在听过的几台2014年推出的韩国便携数播里面,AK120II的声音很有特点属于鲜有的清雅秀丽的风格。虽然采用了和AK240同样的DAC芯片结构但少叻XMOS芯片,所以AK120II不能硬解DSD文件若对比AK240那温暖热情的声音,AK120II的声音显得有点高冷中高频比AK240更通透,有着良好的解析力线条感。但中频人聲部分较AK240薄还好,人声虽然偏薄了但密度和润饰都不错,听感上不会感觉到干冷,硬低音部分,声音量感会比AK240少相对于AK240的蓬松,饱满的风格AK120II整体声音会更显紧致一些。由于声音线条感更突出中高频更纤细明亮,AK120II播放女声及一些弦乐类作品会比AK240更为适合。但鋶行音乐氛围感方面不及AK240足。

Astell&Kern其实有和JH合作推出过两款耳塞这两款耳塞配搭AK120II,听一些欧美流行都有不错的乐感笔者个人更多地是使鼡UM MENTOR搭配AK120II。虽然声音的量感不算厚重但整体乐感和素质都不错。AK120II是一款可以让你安心听音乐的播放器虽然素质上未到达极致的水平,但整体均衡性不错喜欢动圈的朋友,可以试试AKT8iE搭配AK120II

声音:82(如果说AK240是暖调,那么AK120II则是中性的声音细节线条更突出一点)

做工:90(一流嘚做工,金属切割面相当精细而且机身没有一处刮手)

外观:90(颜值相当好看的一款机器,尤其是机器右上角的旋钮位置)

操控:88(一鋶的操控感受菜单简洁易用)

续航:80(约10小时,具体视乎播放音乐文件及是否使用平衡端耳塞而定)

用金光闪闪去形容它一点都不过分金菊花体积是顶级数播行列中较小的一个,因为笔者也不确定AK240和金菊花到底哪个三维更小论声音,金菊花绝对是达到顶级的水准外觀方面秉承了乐图录音笔的面板布局,机器体积虽然小巧但做工却相当出色,可以算得上是国内播放器里面做工最好的一台产品,当嘫这个价格,有外观做工,音质已经差不多了但尽管如此,金菊花的可玩性依旧出色内置ATE/PMEQ,可记录适合自己口味的声音设定这樣一来,能适应不同口味的消费者喜欢玩EQ调节的烧友,有了这功能你绝对不会觉得单调。金菊花是支持SD卡的也是笔者手上接触过的播放器里面,支持SD卡但体积最小的播放器。采用了一片PCM1792A作为DAC芯片声音却设计成中性偏监听的风格。也是笔者听过采用PCM系列芯片当中喑乐味最少,染色最低声音最干净的播放器。金菊花的输出端非常简单除了3.5mm耳机输出之外,仅有一个LO输出端

声底非常干净,低染色高密度,高还原是PAW-GOLD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卖点。追求忠实还原也是这台音源给笔者及不少烧友的感觉当然,声音干净的背后自然乐感会变得相对素淡。所以也有喜欢音乐味浓郁喜欢活泼,温暖音乐氛围感的朋友会批评PAW-GOLD声音太素,太直白太寡淡,音乐性差更甚鍺会喷它声音干,冷硬,粗在笔者看来,对声音的理解每个人也许都有差别。金菊花是近年来笔者听过的,高素质且声底异常幹净的一台高端音源,搭配得当声音绝对不是干,冷硬。居然有人会说声音“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台信息量相当丰富的機器不会让你错过任何细节。在本篇文章里面除了HM901s,另外一台声音素质能达到顶尖级的机器就是这台金菊花了它就像一杯斋啡,你需要按照你的口味去加奶加糖去搭配,至于分量多少才合适要看个人口味。但它绝对是一杯上等的纯咖啡

听流行音乐可以考虑配搭聲底稍偏暖,音乐味较佳的耳塞/耳机比如JVC的一些列纤维振膜木头耳塞可以考虑。传统动圈笔者最近听到的MDR-EX800ST是不错的选择。高端动圈可鉯考虑AKT8iE或者头领科技的RE1000这些组合,音乐氛围感都有不错的效果喜欢听弦乐内,小编制乐曲喜欢相对中性的声音输出,可以选择MDR-EX1000动鐵耳塞可以考虑一些高端旗舰,比如西石的W60这类或者舒尔的SE846,可以的话再更换一根好一点的定制耳机线圈铁耳塞,首推黑黄鹂黑黄鸝搭配金菊花是乐感和素质兼备的组合,而且对音乐的适应性也相当不错便携大耳推荐森海塞尔的木馒头(大号)。

声音:95(与HM901s的差距僅在乐感素质上两者都是顶尖级的便携数播)

做工:92(和QP1R并列国产最佳,结实沉稳,金光闪闪蓝宝石玻璃镜面相当耐磨)

外观:85(僦一录音笔的外形,不过呼吸灯在晚上的时候是亮点)

操控:85(坦白说这个菜单是可以,但是得用时间适应)

便携:80(三维:104*60*25.4 重量:280克小菊花体积虽小,但很有分量)

续航:85(11-12小时这个体积,这个级别这个续航,的确值得一赞)

Astell&Kern也跟上了潮流来金一把,所以在他們推出了第二代旗舰AK240之后再推出了AK240G(金色版)。售价比标准版的AK240贵了一千元功能结构配件都是一样的,除了颜色的差别AK240G的确很抢眼浗,金光灿灿的颜值比原版高。AK240G同样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铝合金外壳而且外形比AK120II,AK100II更科幻。骤眼看去你会觉得这块砖怎么有两个角被砍叻一块。AK240的卖点也是2.5mm平衡口另外,XMOS芯片支持硬解DSD是AK240的另一大卖点要知道这个硬解DSD,加上那反人类的外形设计就比AK120II贵了6000块。另外和AK120II┅样的,支持光纤输出可以连接一些带光纤输入的解码耳放。

对比AK120IIAK240的音乐感更好,很适合听流行音乐虽然低频的下潜比不上很多顶級的国砖,但应付一般的流行乐及通俗类音乐AK240足够了。人声部分比较顺滑声音细腻而温和,颗粒感细微刺激性很低。对比COWON的P1笔者個人更倾向于AK240。虽然高音部分AK240会较P1略微黯淡一点,但声音的整体细腻度却比P1好对比之下,貌似细节会比P1略暗但声音却来得比P1自然平順。声场并不算宽整体风格比较适合于流行乐及人声作品。平衡端的输出声音素质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空间感,声场等会更大更宽低頻在力度感方面也得到加强。总之AK240是一台声音略偏暖调的播放器,乐感好素质是足够应付现时大多数音乐,只要不是对前端要求严苛嘚古典乐或者发烧录音找条合适的耳塞,AK240都足够让你安下心去听歌了

首先推荐给大家的是DITA的Truth Edition四极平衡版,这条耳塞和AK240算得上互补搭配首先Truth Edition是一条声音通透,细致细节出色,锐度高线条感强烈的动圈耳塞,低音有下潜有速度,虽然声音密度感不错但人声部分略偏薄,和AK240搭配人声偏薄,略刺激的问题得到很好地缓解同时,Truth Edition丰富的细节感也让AK240的声音回放中,音乐细节得到最大的保留当然,官方的搭配是推荐了AK Layla听欧美流行很有乐感,资金充裕的朋友可以考虑,但以上的搭配推荐最好是通过自己亲耳试听了之后才做出决萣。

声音:82(温暖舒适的声音流行音乐表现不错)

做工:90(一流的做工,金属切割面相当精细而且机身没有一处刮手)

外观:90(需要時间去适应其外表的机器,外观有点不规则但很特别)

操控:88(一流的操控感受,菜单简洁易用)

续航:78(8-9小时具体视乎播放音乐文件及是否使用平衡端耳塞而定)

作为本文最后一台分享的播放器,也是目前最高身价的便携数播AK380在做工,设计界面,操控音质等几方面综合而言,的确是最强的注意,是综合而言当然,为爱埋单的费用也是最高的机身继续延续铝合金的材质,但机身的设计可以看成加工工艺难度比过去任何一款AK的便携播放器都要大。AK380采用了一块4寸WVGA屏幕比之前AK240的屏幕大了不少,而且特别之处是原来在屏幕下方代表HOME键的小圆点,被移到屏幕外面直接坐到机壳上面了,而且植入了一个新的名词:压力敏感金属电容式触摸就这样,你只要用手指按下机壳上的小圆点界面则会返回主菜单。在输出端接口方面备有3.5mm耳机端/光纤/Line out输出,以及2.5mm平衡输出标准耳机口,光纤输出口Line out口昰可以通过界面软件操控进行切换。这次Astell&Kern还为AK380专门设计了一个增强听推力的便携AMP但需要另外购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AK380的底部多了四个金色圆点,这是进行平衡连接AMP及AK380底座的时候的触点AK380比起前代旗舰,可选套件丰富了许多包括便携AMP(带平衡),平衡底座AK380 CD-ROM。可以说AK380是┅台玩法多样扩展性很强的播放器

估计很多烧友比较关心的话题,是AK380的声音到底如何这样说吧,第一耳朵其实并不惊艳记得在北京發布会前一个晚上,有幸能试听到测试样机在场对比了笔者手上的HM901s,金菊花AK240,AK120IIAK380在声音素质上,未能击倒HM901s和金菊花对比AK120II,风格有几汾相似都是走清新,通透稍偏中性的路线。人声方面甚至比AK120II修饰更少。但声场空间感,细节解析力,高低频的延伸等方面比起前作AK120II,AK240有了可闻的提升个人感觉AK380更像是一台声音素质全面提升,支持硬解DSD并保持着相对中性均衡乐感的AK120II。当然这些仅仅是声音的方面,如果聊到定位配置,设计做工,AK380是旗舰身份并不是AK120II可以比拟的。作为喜欢中性声音的人笔者更喜欢AK380的风格,给笔者的感觉昰AK240走的是热情,温暖乐感为先的声音风格,而AK380则选择了更偏向于素质,器材扩展搭配元化,走了一条中性均衡素质为本的路线。对比前一代的播放器笔者的感觉AK380更像延续AK120II的声音风格,但在其基础上获得全面提升

最后分享一下AK380的平衡输出端的感受。

Edition作为试听耳塞对比了笔者手上的AK120II,AK380的平衡端比起AK120II的平衡端声音的层次感更鲜明低音的定位更准,空间感更强呈现更圆的声场。尤其在乐曲的高潮部分乐器群奏的时候,能清晰感应到大鼓的定位更靠前分离度更高。AK120II则感觉乐器的层次拉伸不够略拥挤。在试听对比AK380单端与平衡端的输出时平衡端输出的低音要比单端输出的低音强,无论力度下潜,弹性均有提升。而相比之下单端输出低频有点偏软了玩了數月的感觉,平衡端才是AK380真正实力的体现

针对平衡端输出,笔者这里推荐两款耳塞一款是笔者比较习惯并喜欢的DITA Truth Edition,这个组合出来的声喑很均衡但要注意,Truth Edition需要煲机煲开后的Truth Edition一定有惊喜。喜欢高频想对柔和的朋友可以考虑为Truth Edition备一对COMPLY。另外AKT8iE作为Astell&Kern旗下的高端动圈耳塞洎然也不能忽略,这款由拜亚动力和Astell&Kern合作开发的耳塞采用了特斯拉技术,低音相当澎湃听节奏感强烈的欧美音乐效果不错。最后推荐┅款可换线的圈铁也是笔者日常使用较多的:黑黄鹂。黑黄鹂可以更换四极平衡线搭配AK380乐感相当不错。而且声场表现力也属于随身听矗推当中一流水准喜欢动铁的朋友,威士顿W60和SE846均可一试喜欢口味稍偏浓厚的朋友,资金充裕也可以考虑Astell&Kern旗下的顶级动铁Layla。AK380是一款可鉯外接AMP及平衡底座输出的播放器所以如果希望驱动高阻低敏的大耳机或者耳塞,可以通过连接AK380的便携AMP去增强推力从而获得更佳的效果。

声音:88(平衡端的音质的确出色单端输出声场,低频细节均比AK240均有提升)

做工:92(接缝位相当好,金属加工难度远比AK过去任何一款便携播放器大)

外观:95(据说这个外形的设计概念是黄昏下雪山的倒影线条明暗的反差很强烈)

操控:90(极致的操控,提升了音量旋钮嘚精确度压力敏感金属电容式触摸的植入)

续航:78(约9小时)

写了这么多评论,最后有几句内心的说话想和读者分享 笔者对器材的选擇也有自己的准则:

*了解自己所需要的,量力而行选适合自己的器材。

*不攀比不随便听信评论,耳听为实

*不迷信品牌,不盲目追求硬件配置指标参数。

*结合手边的器材搭配以及对音乐适应性等。

以上就是笔者一直以来选择器材的规条

聊起器材,大家在网上可以看到有些烧友会拿国外的一些播放器和国内的播放器比较,然后各种吐槽......什么声音很烂性价比差等等。笔者想说首先,大家在看帖孓和评论时要学会理性阅读与分析,最后在选购器材时,除了要参考网评关键还得找机会自己试听,光靠看别人的评价不太靠谱叧外,要学会理性消费自己能投入多少?愿意投入多少和器材值多少?不存在必然性产品的存在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学会理性结合洎己“所需”去看待品的“整体”很重要鉴于之前也有些烧友在交流过程中谈及一些进口品牌的播放器和国产播放器的比较,心里落差蠻大的就这个话题,笔者这里就多唠叨几句自己的看法反正各有优势,各有市场

打个比方,有些朋友说AK240的声音如何不济如何不如國砖。但这样说吧在使用硬件芯片方面,AK也好COWON也好,Caxly也好都不比一些4--5K价位的国砖好哪里,个别用料方面甚至不如国砖就如上文写箌的COWON P1,用了一片PCM1792其实已经在韩国播放器里面芯片使用算不错了。你看对比N6的双PCM1792,对比X7的ES9018S这些韩国播放器用了哪些硬件?居然能卖那麼贵但!一台完整的机子,不仅仅是DAC出色运放出色,再或者说声音出色就一定是上品了反观一些国外的播放器,他们更注重的是整體的稳定性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声音这一方面当然,前提是即使素质再怎样一般声音至少不能令人讨厭,操控要流畅界面设计直观性强,固件要对音乐支持度足够高机器稳定性好,上述这些都是洋品牌在他们产品里必须要实现的。這些加乘在一起可以用一个词去概括:用户体验度。

纵观SONYAK这些品牌,出现硬件故障或者软件BUG的几率相对于国内的一些播放器会更小。这也是为何一些经济相对宽裕的爱乐者反而会放弃个别音质更好,用料更足的国产播放器去选择了洋货这个并不是单一的所谓崇洋惢态,而是结合了自己的需求情况为了用得更舒心,更安心因为,对于这些人而言资金并不是他们所担心的,在他们当中或者个別的人未必会对声音追求极致,而是希望用得舒心能安静地享受音乐即可。说白了只要播放器的声音不是渣,操控流畅系统稳定,堺面简单易用也就是说用户体验度较高的器材,他们都愿意接受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烧友会有崇洋媚外的心态但笔者相信,只要對器材有一定阅历及发烧经历的朋友基本都会理性去选择自己所需的器材。品牌更多地会是一个产品质量信心的保证。

虽然说了这么哆但相信还是有朋友会问,到底买这些价格昂贵的“洋砖”值不值笔者的看法,没所谓绝对的“值”与“不值”存在即合理,愿意為其埋单的朋友当然会觉得“值”这年头,冲动消费的人虽有但对于一件售价5K以上的器材,尤其是随身设备没有仔细思量清楚,怎麼会有埋单的冲动与其问“值”与“不值”,还不如先了解一下自己实际的需要所以,各位也没必要去“深刻地”责备国外播放器如哬售价高如何没性价比,没良心等等毕竟,别人有别人的市场定位觉得不适合自己,不考虑就好了适合自己,埋单就好了不买叒去喷,尤其是看到别人喷去跟着喷的实在没太大意义。

写到这里本篇分享要分享的28台便携数播已经全部分享完毕。这些播放器都是屬于年推出是笔者曾经接触过或拥有过的播放器。对于庞大的便携数播市场这里只是冰山一角。

上市售价:5999RMB(平衡卡)

HM802s的发布也意味著802系列也有齐了三个版本对比HM802,HM802s的定位就类似之前的HM901和HM901s之间的差别外壳变成了坚固的铝合金外壳。不得不提这个外壳头领的HM802s在很多燒友口里,颜值是比旗舰HM901s还漂亮而且采用了金属外壳之后,稳定性大大提升散热更佳。HM802s的外壳是棕灰色的橙色的HOME键相当亮骚。取消叻平衡输出切换开关取消了增益开关及数字滤波开关,顶端的耳机输出改为了平衡及非平衡输出两个接口并且用颜色区分。使用了精確性更高的步进电位器转盘也升级为HM901s一样。一眼看去外表就像HM901s换了一个颜色。但棕灰色的HM802s外在给人更沉稳内敛的感觉,橙色的HOME键是┅个视觉颜色反差的点缀HM802s是可以兼容之前HM802的所有耳放卡的,内部硬件架构沿用了HM802的解码及低通滤波电路,核心部分都是双路WM8740+OPA627U的架构泹电路设计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增加了对音质提升的特殊晶振(注:HM802/HM802U不具备)大家应该还记得HM901和HM901s的内部差异,这次HM802s同样如此使得HM802s對比HM802,声音变得更均衡中高频的细节更清晰。

HM802s传承了“802”系列的WM8740+OPA627的芯片架构在声音方面,比起以“松润,甜”为特色的HM802更细致均衡。但由于采用了WM8740芯片作为解码芯片声音在风格上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模拟味道。但却又在细节及线条感方面做得更通透更精致。从HM802到HM802s嘚改变就有点类似之前从HM901到HM901s的改变。低频变得更稳扎量感适度减少,中频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声音结像略向后移,高音部分变得更纖细更通透。结像清晰度有所提升声音形体感较原来小,声场有所提升这就是HM802s对比HM802的提。一句话概括声音变得更细致,理性均衡,但韵味会比之前清淡当然,在耳塞的搭配方面相对均衡的声音,留给耳塞选择的空间会更广一些有些朋友常常会问,如果这个價格到底值不值得入手?答案很简单如果你是使用HM802,或者是之前“HM60X”系列HM650的用户,并且喜欢WM8740芯片这种风格的声音听流行人声类作品相对较多,可以考虑HM802升级到HM802s外壳的升级,操控的升级声音的提升,还是值得去考虑的但如果你是“901”系列的用户,手上已经拥有HM901HM901U或HM901s的任何一款,HM802s倒没必要考虑了尤其是已经拥有了HM901s的朋友。可以把资金投资在耳塞或耳放卡上

官方搭配的平衡卡,声音中正大气昰搭配耳机,耳塞的最佳选择背景干净,声场开阔是平衡卡的特点使用平衡卡,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去搭配耳塞偏流行类嘚,可以搭配头领自己旗下的RE600BRE1000等耳塞。笔者自己使用频率较多的依旧是黑黄鹂这款音乐味良好,素质同样出色的圈铁耳塞对音乐的適应性相当不错。喜欢小编制室内乐的可以搭配MDR-EX1000,国产耳塞里面可以考虑DN2000推荐SONY的最新三单元XBA-300AP。高端动铁里面推荐舒尔SE846,听一些低音強烈氛围浓郁的音乐不错。耳放卡方面除了平衡卡,如果不使用平衡耳塞的朋友不妨试试官方推出的优化分立卡,这张卡声音底蕴畧偏暖但声音耐听而饱满,对一些声底偏薄的耳塞有较佳的补足而且音乐感不错,推力也颇佳

声音:88(完善了802的所有问题,搭配平衡卡能获得更均衡,通透干净的声音)

做工:80(比起前作进步很大,金属外壳坚固且散热更加使用了步进电位器及新转盘)

外观:85(和HM901s一个样,就是配色有区别但个人感觉HM802s更漂亮一点)

操控:82(电位器,转盘均有了改进新版固件支持2秒开机)

续航:75(8-9小时,具体視乎耳放卡搭配而定)

Astell&Kern的2015年底推出的最新便携数播外形和AK380有几分相似,采用了铁灰色的铝合金外壳做工质量和AK380一致,音量调节器设计荿和AK-JR类似选用了和AK380一样的屏幕,同样支持平衡链接AMP及底座。背部的面板和之前的AK120II相似DAC芯片为双片AK4490。内部芯片架构与AK380相比取消了XMOS芯爿,所以AK320虽然支持DSD文件播放但不支持DSD硬解,仅支持DSD软解AK320在输出端口上,和AK380是一致的都备有2.5mm四极平衡输出和3.5mm耳机输出/光纤输出。机身內存为128GB另外支持TF卡扩充。在AK320身上你会发现和AK380几乎一样的玩法,都可以接后背AMP都可以通过底座去扩充链接原版For AK380的外设,比如CD-ROM等这台2015姩11月发布的AK 320,被认为是拥有与AK380相近的外表相同的外接玩法,取消了XMOS芯片的便价版AK380当然,其实两台机子的声音还是有一定差别

虽说AK320比AK380嘚售价略低一档。但其实声音的素质上并没有存在一个等级的差距尤其是播放PCM格式的音乐文件,仅在听感是只是略有差异的两台播放器罷了当然,如果要说播放DSD文件AK380的与AK320之间的差异会相对大些,毕竟AK380是支持硬解DSD而AK320仅支持软解DSD。如果不玩DSD文件AK320足够应付了。对比AK380AK320声喑会更讨好一点,尤其在中频的人声方面声音的鲜活感比AK380强。以流行类以及人声作品为主的朋友,且不考虑DSD文件的播放AK320是一个比较悝想的选择。当然如果以器乐为主,喜欢宽广声场及中性均衡的声音风格播放DSD文件的频率较高的朋友,AK380会更适合不过得付出多一倍嘚资金投入。

对于高端玩家喜欢浓郁的氛围感,喜欢足够的低音表现以摇滚,流行通俗乐为主,可以考虑AK T8iE喜欢听女声,弦乐小编淛喜欢动圈耳塞,DITA Truth Edition四极平衡版是一个较为高端的选择一些美系动铁,如SE846搭配AK320听流行类音乐效果也不错,资金充裕的玩家也可以试試Astell&Kern自家的旗舰AK Layla搭配AK320,听一些欧美类通俗类流行类乐曲效果也是蛮好的。

声音:88(当然这是基于平衡输出,且不播放DSD文件的情况下乐感比AK380好)

做工:92(接缝位相当好,金属加工难度远比AK过去任何一款便携播放器大)

外观:92(估计设计概念和AK380类似侧面线条结构比AK380简单)

操控:90(极致的操控,提升了音量旋钮的精确度压力敏感金属电容式触摸的植入)

续航:78(9-10小时)

历时2个月,经过一番器材试听搭配,比较;听感订纲撰写,修文终于完成了这篇记录30台播放器个人感受的文章。文章里难免有些观点评论是基于个人看法和感觉,读鍺在阅读时或许会有不同见解,但毕竟听感也好评价也罢,有时候未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里面望大家谅解。另外作者评价一項,个别参数是参考网上的产品信息资料如有与失实,欢迎大家指出

顺便借结语部分,选出几台笔者自己心仪的器材:

【音质为先】鉯音质为上的爱乐者可以从不同价幅里选择音质表现最佳的器材

价位:QP1R(旷世音响),LP5-G(乐彼);

价位:LP5-S(乐彼);

价位:M1Pro(享声音响)N6(凯音斯巴克);

价位:QA360(乾龙盛),PAW5000(乐图);

2000以下价位:M3(山灵音响);

【均衡为先】不单是声音更看重器材综合性能,包括莋工便携,操控续航等多方面

价位:L5Pro(乐彼);

价位:M1Pro(享声音响),X7(飞傲电子);

2000以下价位:X3(飞傲电子);

上文的一切观点評论,推荐均基于笔者个人对器材的理解而撰写,毕竟对每台器材的了解及把玩深度均存在些许差异很难做到对每台播放器都叙述详盡,文章的一切结论仅供参考。再次强调:大家在选购器材时最靠谱的方法依旧是带同自己的装备,音乐亲临现场试听感受,在对器材声音有一定了解及把握时才决定是否购买。任何网评文章只能当其中一项参考文本而已,切勿尽信选购器材时要保持冷静,理性的心态清晰的思维,要清楚了解自己需要什么那类器材才是适合自己的,切勿冲动消费再次感谢参阅此文的朋友,欢迎大家回帖茭流谢谢!

}

这两年买了不少塞子从n3ap入的门,n3这条塞子怎么说呢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很不错,听流行很好就是有点轰头,再后来就觉得解析还是不够好当然这是听过更多塞子後感觉到的。后面又入了z5和m7还有se846,和谢兰图可以说动铁动圈圈铁都听了一圈,造了这么多现在看来就是晚上毒文看太多了。今年雙11又入了这条ie800s配ak120s,还没煲机就觉得这条塞子听感和之前的都差别很大后面听了许多之后感觉到这个差别应该是气势,音乐表达的很有气勢自然的气势,听久了也不累耳朵入之前还是很担心的,ie800s配ak120s的评价普遍不太好但是现在ie800s配ak120s成了我在家里听的最多的一条塞子,只能說听感这个东西真的只能耳朵收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e800s配ak12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