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学生认定申请表中,家庭人口数包括外公奶奶吗?

新京报快讯 (记者王俊)今天(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教育部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有关意见,做好困难学生精准认定。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决定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有关意见,规范认定依据、认定程序和相关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学生精准认定工作。这个文件很快将印发。

据介绍,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资助经费总投入增长近1倍。2012年以来,全国共资助学生达到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到8864亿元,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支出。

此外,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表示,截至8月31日,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总金额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贷款发放金额;截至9月4日,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13.6%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无力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有负担能力的爷爷奶奶有抚养孙子女的义务。所以,考核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时,括含其祖父母是有法律依据的。

是的,要填写爷爷奶奶的。

}

广西仫佬族李同学到上海交大医学院报到,因母亲生病,她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赖鑫琳 摄

扫一扫二维码看新生离家入学视频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

当贺同学与陈恩桃抱在一起,这是两个相隔15年的特困生的拥抱。10年前在汶川大地震中痛失父母双亲的羌族学子贺同学,在上海交通大学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陈恩桃关照下,前天通过绿色通道向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报到。他是全校这一批数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一员,更是全校万余名2018级新生中的一员。从交大一路升学并毕业留校的“桃子老师”告诉学弟:根据资助政策,不算地方和社会上各种资助,小贺每年可获国家和校方资助至少1.4万元,上完大学不成问题。

来自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94日,上海已有17所高校新生开学,近4万新生到校报到,2582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理入学手续。

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

15年前,陈恩桃与贺同学一样也是特困生,也是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新生。这个“校园打工王子”曾打过6份工,并帮助各地的6个孩子读书,自己则如期完成本硕学业。如今,从受助到助人,这位勤工助学办公室负责人迎来了一批批自强不息的励志学子。

在上海交大体育馆前广场的报到大棚里,关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农生学院的迎新学长向贺同学 “面授机宜”。“师姐请放心,我不用手机导航就可以找到教学楼、实验室、餐厅、宿舍啦!”原来,贺同学91日受邀加入全校的“筑力计划新生体验营”,吃住行费用均由校方承担。“营长”陈恩桃带着他以及2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熟悉校园。营员各自选出10张照片,由学校寄回老家。

2008年“5·12”,只有二年级的贺同学从北川当地小学飞奔出教室,逃过一劫。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最终如愿考入上海交大。这个暑假,他带着录取通知书重返震后的老县城,告慰父母:“请安心宽心”。爷爷奶奶70多岁了,无法陪他来校。他告诉记者,爷爷奶奶其实并不希望他拿国家和地方助学贷款,甚至想要卖掉家中林子,但陈恩桃让贺同学先放下“包袱”、轻松上阵。遵循发展式、造血型的资助育人理念,“桃子老师”带他们加入了累计已有数千名成员的“爱立方”自强自立联合会。在这个互帮互助的公益社团中,寒门学子不仅勤工助学、志愿服务,还接受能力拓展培训,包括外语、计算机甚至领导力训练。“我要一直读到博士。”贺同学自信满满。市学生事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各校招录的贫困新生在专业课以及综合能力水平上参差不齐,让他们大学四年后交一份满意答卷,成功踏入社会,是目前申城“发展型”学生资助的重点之一。

特殊的“十二卡牌大礼包”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这是承诺,也是行动。

开学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辅导员建起了贫困生咨询群,发现来自贵州山村的新生杨同学曾在12岁时因脊椎高度弯曲做过一次大手术,仅手术花费就约20万元,还不幸落下终身残疾。杨同学父母均为农民,还有弟弟要抚养、奶奶要赡养,家庭主要收入源于耕种,并不稳定。小杨至今仍受后遗症困扰,双腿一长一短,走路不正常,不能提重物更不能剧烈运动。在杨同学已经办理生源地贷款的基础上,辅导员专门指导她准备贫困生认定的材料,让她解除顾虑按时来校报到。入学当天,学校先给予1000元的临时生活补助金,之后将优先安排适合她的勤工助学岗位。

前天,4200余名2018级新生向华东理工大学奉贤与徐汇校区报到,而通过“绿色通道”报到的新生们都收到一份特殊礼物——“十二卡牌大礼包”,内含华理新生欢迎卡、生活保障爱心卡、防寒防潮毛毯领取卡、绿色出行交通卡、馥郁芬芳咖啡券、新生助学金、能力发展卡、校内工作岗位卡、技能学习卡、导师陪伴卡、创新创业实践卡、青春公益卡。从缓交减免学费到预支勤工助学工资,如此细分资助只为背后全方位支撑。校党委副书记宋来介绍,12张卡牌中,爱心卡内含有价值1000元的爱心币,学生凭卡到校内慈善爱心屋选购所需的生活、学习用品;导师陪伴卡则是学校选聘出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绿色出行交通卡是学生设计的限量专属本地公交卡,首期充值50元。

上门排摸、精准资助、个性帮扶,沪上高校各具特色。复旦大学“腾飞计划”等专项计划今年招生500余人,开通“绿色通道手机热线”,专职老师轮值接听,实现“学校有暑期,资助无假期”;同济大学依托学生社团“挚友社”,社团化开展新生挚友系列活动,以朋辈支持、朋辈领袖示范等模式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覆盖近半数新生……目前,各大高校校长都成了新生入学资助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校建立了 “奖、助、勤、贷、补、减”的全方位帮扶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资源优质均衡,“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