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技巧,让你提早实现财务自由是什么意思


“有的时候我一次要上12或14个小时的班。我不去洗手间,也不吃饭,因为我有成堆的工作要做,”朗说。在一个格外残酷的工作日后,詹森上谷歌搜索了“如何早早退休”。 

在过去的十年里,他把相当一部分收入存起来。他和妻子有一套已付清的住房,并拥有价值略高于100万美元的投资组合。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现实的情况是,我已经有那么多钱了,”朗说,“这时,去做一份每天都让你痛苦不堪的工作来充实银行账户是没有意义的。”里肯斯夫妇决定从加州搬到了俄勒冈州。 

放弃对财富的激烈竞争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18世纪的震教徒(Shaker)到60和70年代的嬉皮士,历史上有一连串的美国人信奉简朴的生活。《富足人生:要钱还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一书是“FIRE”运动的圣经之一,该书教导读者减少花销,珍惜时间(或“生命能量”),而不是物质财富。该书于1992年出版。

不过,与乔·多明戈兹(Joe Dominguez)合著这本财务指南的维姬·罗宾(Vicki Robin)说,“FIRE”的追随者与90年代的隐居者不同。“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一群人辞掉工作,”罗宾说,“我们的目标是降低消耗,以拯救地球。我们吸引了长期生活简单的人,宗教人士,和环保人士。”相比之下,FIRE的追随者“非常喜欢数字,对税收和会计的细枝末节很着迷”,她说。

他们还受益于股市的一段长期牛市行情,在某些情况下也因为享有阶级、种族、性别和背景的特权。比如说:

  • 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份拿最低工资的工作

  • 或者你背负着沉重的学生贷款债务

  • 或者因为你在一个犯罪猖獗的社区中长大

没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机会,那你就很难在40岁时退休。

但是,如果FIRE的追随者如罗宾所说,和前辈相比“没有那些远大的目标”,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坚决地退出职场呢?如果实现这个目标,许多千禧一代的人参加工作的时间还没超过十年。

她说,这与能动性有关:“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工作者几乎没有能控制自己存在的感觉。人是耗材。你是个年轻人,你向前看,然后问自己,‘我能得到什么?’”

这准确地描述了克里斯蒂·沈(Kristy Shen)和布赖斯·梁(Bryce Leung)的感受。这对来自多伦多的夫妇于2015年从他们在科技行业的职位退休,开始把全部时间花在环游世界上,这种做法让他们成为了小小的名人(同时也成了网络仇恨者的目标)。那时他们刚30岁出头。

让沈警醒的时刻是,她看到一位IT同事在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后瘫倒在他的办公桌边。在那之前的几年里,她和梁一直都在按照父母为他们制定的路线行事,试图在多伦多价格飞涨的房地产市场上买房子。

但是,沈说:“不管你省下来多少钱,买房子的目标一直很遥远,而且越来越远。我看到有人被偿还抵押贷款的压力压垮了。”

虽然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蓬勃发展的技术行业有高薪工作,但沈和梁也随时面临着外包和人工智能的威胁,他们完全不指望将来能拿到退休金,甚至对他们的雇主在五年后是否还存在都不抱希望。

与此同时,他们的工作需要全身心投入。这对夫妇没有把自己拴在大额抵押贷款上,从而也就没有把自己拴在高压工作岗位上,而是决定把钱用于一组投资,告别了他们的工作。

沈和梁摆脱了大城市的生活,这种做法代表着FIRE流行的另一个原因:

  • 城市生活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在纽约和南加州等地,

  • 还有所谓的“生活方式升级”的诱惑。

“我们每月的房租将近3000美元,这还被认为是相当合算的,”35岁的斯科特·里肯斯(Scott Rieckens)说,他和33岁的妻子泰勒(Taylor)及他们的女儿直到最近还住在加州科罗纳多,与圣地亚哥隔海湾相望。“我们两人每年挣的钱大约是16万美元,但剩下的不多。”

里肯斯夫妇决定搬到俄勒冈州的本德,俄勒冈州没有州销售税,而且他们也买得起那里的房子。 下图为各州平均综合消费税图表,大概感受一下美国各州消费税税额高低。

美国一共有45个州征收消费税,只有5个州免州消费税,分别为:

在听了《纽约客》对“钱胡子先生”(真名皮特·阿登尼[Pete Adeney],《纽约客》称他为“节俭大师”,他30岁就退休了)的播客采访后,斯科特·里肯斯深受启发。他对妻子说,他们应该放弃他们租的宝马车,不再经常在外面吃饭。但即使在生活方式上做了这些缩减,他们也不能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储蓄率,除非他们搬到一个更便宜的社区去,这种去杠杆化的策略被FIRE族称为“套利”。

他们的想法是从硅谷这样的地方“获得高薪”,“然后把积累起来的钱带到这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不错的、负担得起的市镇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第二阶段的生活。”

泰勒·里肯斯的工作是为公司招募员工,起初她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宝马车和海滩边上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的气派,直到她看了一个退休计算器的结果,计算器显示:

  • 如果他们采用FIRE生活方式并搬走的话,他们可以在10年内退休;

  • 果他们继续在科罗纳多享受高档生活方式的话,他们需要工作到90岁才能退休。

“我以前从不关心财务情况。我以为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她说。“生了孩子后,我在如何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这个问题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几乎被我工作所奴役。”

去年,这对夫妇离开了南加州,去寻找一个能带给他们更多经济自由的社区。他们最后选择了俄勒冈州的本德,俄勒冈州没有州销售税,他们也买得起那里的房子。

? 最 可 靠 的 物 流 专 家 ?

?「方方」诚信房地产经纪让您买卖放心 ?

? 俄 勒 冈 资 深 房 地 产 经 纪 ?





版权声明:我们微信公众平台尊重和维护版权、著作权。平台所发布的原创文章与图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凡非本平台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致力于优质内容分享,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综合报道:美国关注、华人资讯网、WNBI全球家园规划、nytimes、pediatricianfindsfi、playingwithfire

}

关注杭州生活通可查询下面疗方:

咳嗽、发烧、失眠、上火、咽炎、鼻炎、头痛、牙痛、口臭、打嗝、打鼾、脱发、白发、磨牙、耳鸣、近视、弱视、老花眼;晕车、昏迷、解酒、中暑、中毒、中风、黑眼圈、腹泻、腹痛、胃痛、狐臭、灰指甲、冻疮、肝病、养肝、乙肝、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劲椎病、抽筋、腰痛、脚气、泡脚、痔疮、脚气、便秘、壮阳、贫血、避孕、癌症、抑郁症、怕冷、肾虚、湿气、寒气、痛风、淤血、雾霾、风湿、湿疹、阴虚、阳虚、丰胸、减肥、气血虚、坐月子 、月经不调、痛经、暖宫、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安全期、不孕、更年期、祛痘、祛斑、过敏、皱纹、美白、排毒、养颜、衰老...更多生活妙方。

在杭州,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按90方算,肯定在2万一方以上!随随便便一套房子都是200万起步,装修那就更不好说了...生活在房价随时上涨的时代,百万富翁再也不是富翁!

有些人虽然开着跑车,很有可能后面跟着一帮追债的;有些人住着二十年前的老房子,却有3-4套房子,每月收的租金够你挣一年!身价千万的他们很多骑着电瓶车、吃着盒饭,连买双阿迪、耐克都要纠结好几个月……

这些手握多套房的房主就是有钱?

到底多少钱、多少套房,才算财务自由?

胡润2017年报告称:

北上广深的财务自由门槛已经高达2.9亿元,相比2015年提高50%。而年龄层来看,高净值人群平均41岁能达到财务自由。而二线城市则达到1.7亿

亿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平均4个人住在350平米的房子,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平均3.5个人住在240平米的房子。

像我们这种负资产的人还蜗居在

杭州不算一线城市,也是准一线城市!

杭州至少1.7亿元才算是财务自由!

都没有的月光族来说,情何以堪?

谁都渴望财务自由,可它是种什么体验?

先听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怎么说?

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站在旁边的小撒没有笑出声,那才叫职业素养。

我们也就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家庭,顶多就是房子大了点。”实际上是5000万的私人豪宅。

别着急,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挣它1个亿。”半年前我们还能拿这话来自嘲,嫌弃这群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如今看着这个小目标笑不出声。

千万别被他们的1.7亿、1个亿吓坏了!

不同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

每个人花钱不一样,财务自由就更不一样!

杭州网友们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hzksls2016 :我个人认为的财务自由。一:两套房,一套值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一套出租。二:夫妻年收入稳定50万。三:500万及以上现金流。目前还少几百万现金流中。

@fangzi2012:上市公司董事长,每年套现500万。

@czszj:我觉得对我来说有自助房产,另外有2000w流动资产就算财务自由了。

@feifeinuonuo:一个爱马仕包包20万,高档跑车上千万,财务怎样自由自己体会。

@qsh100:一般家庭700万存款利息加上两人工资,应该是财务自由了。

@ipeida:不需要劳动就可以获得的,并且能随着GDP、CPI、房价、平均工资等涨幅同比增加的月收入500万。

@滴滴答答的蚂蚁:其实,没有债务,房产租金+资金投资收益能达到8000,我觉得就可以达到屌丝级别的财务自由!有工作最高,为工作也有稳定的收入,杭州抛开房租,房贷,一个月有8000,生活质量已经很有保证了,在美国也是不错的生活水平!

@limelime:我感觉资产五千万差不多了!

@萨米特陶瓷:对老百姓来说,有一间自己的公司,每年能产生50万以上净利润,保证一家子吃喝用不愁,就是财务自由!

@zjuzhangyang:不应该考虑稳定工作收入。财务自由是被动收入>轻奢支出,不用工作可以吃喝玩乐,这才叫自由。或者工作就是副业。

@碧云老妖:财务自由,首先就是不用工作!

@ukonvasara:9套一线+二线的房子,500万现金。已经退休。30岁。

@跌跌撞撞:套每套不低于100平米的主城区商品房加500万流动资金吧,基本可以活得很潇洒了!

@paolovbv:感觉有了两到三套房子 手头现金+流动资金 1000W,基本算财务自由了!

@zjlyzx: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真正的自由只要:爱和一块能耕作的土地!

@XXMYSJT:1、有一套不欠款的住房,60平方以上就可以了;2、有200万的投资,一年的利息能够保证基本生存;3、其它的收入可多可少,多了多花,少了少花,这就是财务自由了。

@呆瓜1号:真正的财务自由工作就是为了兴趣或者成就感而不是为赚钱生活了。

@dos4gw:没钱的时候最爱讨论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完全是个伪命题,你觉得财富到达某个基数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那是因为你没有过那么多钱。人的眼界和欲望是会随着财富增长不断升高的。说5000万财务自由的,考虑过武林壹号顶层一千平吗?说5亿财务自由的,考虑过私人岛屿吗?

@跑马圈的汉子:有能力培养几个孩子成材。有能力好好的赡养父母。短期不上班也不会失去经济来源,媳妇就算当个家庭主妇也没问题。说的简单的点就是满足自己家庭的正常需求,并且进一步享受生活,不会为了经济问题而烦恼。

@风过疏竹:我个人认为:一般家庭,所谓财务自由就是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日子照样过得不错。按照这一标准,在杭州,至少得两套比较像样的房,无按揭,自住一套,给小孩留一套,暂时可以出租,价值1000万。另外还有一些收益稳定安全的投资,确保家庭年投资收入在三十万以上,这个投资额可大可小,看收益率,假设税后6%的回报,则至少需要400万投资。另外还有一些现金备用,这个不用多,100万差不多了。综上所述,有1500万以上的资产和现金,基本可以实现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dazhizhu:放下的才是自在,握住的不过是虚无。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整天考虑财务自由的能真的自由?把原本可以自由的人生捆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财物上,不过是囚徒尔尔。

@漂流的木木: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不工作以后,凭着你的租金也好,存款利息理财收益也好,每年都能正常赶上杭州中产平均的收入水平,就是财务自由了。不用管自己有多少资产,股灾前股票1000万的人股灾后可能财务又不自由了,房子价值也一样,也会涨跌,关键还是每年不管其他变化,不工作也能稳定得到的现金收入。

很多人奋斗一生的目标就是为了

那么要实现哪些标准才是财务自由?

◆1970到1975生人,在杭州5套房,市值2000万左右,负债500万。年收入50万-100万。初阶财务自由。随着房价上涨,还有较高的工资收入,未来可以跃向更高层级的财务自由。

◆1975到1980生人,在杭州3套房,市值1000万左右,负债400万,年收入50万,还得用心工作补贴现金流。未来5年,随着资产优化、房价上涨,可达到初阶财务自由。

◆1980到1985生人,在杭州2套房,市值500万左右,负债300万,年收入30万-50万,玩命工作补贴现金流,不敢失业不敢大消费。十年后随着房产优化配置、房价上涨,工作心态轻松,不用担心失业。养老基本不用担心,但财务自由基本没戏了。

◆1985到1990生人,在杭州1套房,市值200万左右,负债100万,年收入10万-20万。对工作的未来充满憧憬,幻想某天暴富财务自由,工作就是为了还贷,坐公交地铁上下班,吃盒饭快餐,基本不消费。折腾的路,还长着呢,加油吧。

◆90后生人,租房,月租2000元左右,年收入6万-10万元。如果没有家里人帮助,自己再不努力打拼,这辈子在杭州基本也就这样了。五年后,回老家三四线城市买房,没事骂骂大城市房价。

高于这个标准的,基本在杭州混出了!

低于这个标准的,我也不知道说啥了...

杭州折叠三四线城市版就是你的未来吧~

小编和财务自由之间大概只差三四个亿吧!

财务自由跟是否年轻或有多少钱无关!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一个人要是没钱,能干啥?

从最朴实的九个标准来说:

初段:菜场自由。在菜场只要自己愿意买哪种菜就买哪种菜,不看菜的价格。

二段:饭店自由。在饭店吃饭只要自己愿意去哪个饭店就去哪个饭店,不看饭店的价格。

三段:旅游自由。只要自己愿意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不看旅游的价格,此为三段财务自由。

四段:汽车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不看车子的价格。

五段:学校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学校就读就选择什么学校(这主要可能是为子女),不看学校的学费高低及其其他成本。

六段:工作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工作就选择什么工作,没有这个工作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岗位,不计较这个工作是否能赚钱。

七段: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计较医疗费的高低。

八段:房子自由。只要自己愿意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不计较房价的高低。

九段:国籍自由。自己愿意选择哪个国家作为国籍就哪个国家,不计较成本高低。

买东西不用进行多家比价,

不知道你达到了财务自由的几个标准?

最后引用两位名人的网友观点:

@资深投资客Jacky: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有A8A9A10的现金在手,那绝对是灾难。也不一定是A8A9A10的资产包在手,如果资产包不产生正现金流,一样是度日如年,如正在挣扎中的某神。真正的财务自由,是拥有能产生足够多正现金流的资产包!覆盖你和家人日常和未来一切正常开支,直到善终还可传给下一代。

@知名栏目作家张佳玮:9 年前那会我很宅,开销不大,每个月认真写三四天就够嚼谷,其他时间打游戏、到处玩,很自在。那会儿我的财务自由,最多算是个超市财务自由,去超市买东西从来不用刻意比价,想买啥就买啥。虽然只是个超市财务自由,我还是觉得很自在。

愿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过上舒适(不奢华)的生活!

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通往真正的自由吧~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生活通 从此生活美滋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为,而不妄为。有理想,想是应该,但关键在打理,去实践;有愿望也可以,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适度。四十岁的人,是最讲实际的年龄段的人,人生走过一半,机会和机遇少了,不应该再犯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

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抚养子女责任。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还有,四十岁的人,子女都处在学习阶段,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社会延续和发展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在孔子的学说中,还保存有“天命”的观点。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丝毫强求都没有,到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通达了。不管这个说法对否,也不管还有多少说法,“天命”很简单,就是你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人生观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指必然性或命运。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了。五十岁的人,走过人生的大半,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他决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而且还十分清醒地预测到自己的未来,会十分平静地工作和生活。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在经济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管每个人的实力、财力、能力有差异,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尽相同,但就每个人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五十岁时,这几方面应当说是处于高水平状态了。五十岁的人,决不会再埋怨别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习惯了自己应扮的角色。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岁的人,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其父母都年迈了,时常为老人繁杂、琐碎的生活杂事去奔波,因为他们还要尽到家庭责任;五十岁的人,孩子正处于读书和就业的关键时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们最关心和事情,他们必须尽到当好父母的责任。五十岁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责任,都油然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不敢有任何懈怠,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

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胡适说:耳顺是能容忍“逆耳”之言,听“逆言”不觉得“逆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这个岁数,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动,而冷静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学会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我认为,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岁,可以说,就到了或者说是接近了这种境界。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学会做人,这大约到二十岁左右为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生长期;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称之为贡献期;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我称之为收获期。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清楚知道,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有那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起码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消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相应地把原有的角色还给了社会,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至于利,你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少于在岗位时的薪酬,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财产,当你离开人世时,也都留给子女了。唯有身体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别人替不了,你健康快乐,别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六十岁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

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

七十从心所欲,很简单,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坦然面对,默默承受,总之,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我认为就是三个字:情理法。一般来说,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如何讲情讲理,倒是应该注意的,和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在家庭内部之间,要多讲情少讲理,甚至在家庭中就只讲情,别讲理了,没有什么谁对谁非了,老两口相伴健康地度过余生,就是幸福了。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高兴,只要你快乐就行。

有人说:六十岁的人,当官不当官的一个样,七十岁的人,有钱和没钱的一个样,这话有一定道理。七十岁以后,人人一个样,都是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别追求高寿,要追求高生命质量,高的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人在中途,七十岁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对前七十年已经度过,对七十岁以后,又是新的起点,总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就会感到来日方长,就不会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来日苦短了,就会高兴过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总会有新的生活内容,也总会有新的快乐,你就会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记住来日生活的美好。

转自网络:请转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到了哪个阶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自由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