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死鱼啥也不懂,为啥能当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席?烂发几年新股,竞说他是引进活水,引进的快完蛋了,还有公信力吗

昨天上午这条新闻出来的时候,我并不在现场。见到有朋友在微信群刷屏,曾一度羡慕参会的朋友。

然后,十点多的时候,这条新闻最早从某自媒体网站爆出。当时我以为,这种骂街般的用词,要么是自媒体恶搞,要么是现场新闻速记稿出了问题。

可惜,我错了。当我十一点钟拿到现场视频的时候,发现这真是堂堂证监会主席的言论。这番言论,是他脱离发言稿、临时起意所说。

以刘的“官场智慧”,讲这种脱稿的话,有三种不可能:

2.     不可能没有事先考虑过这些言论的后果,包括可能的市场波动、保监会对掐、民意反弹

刘主席在讲这番言论时,特别点名了“某些持牌金融机构”

这里要科普一下:持牌金融机构,就是一行三会颁发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银监会的银行、信托、金融租赁,证监会的券商、公私募基金、期货、资产管理公司,保监会的(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央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至于P2P等公司名字里虽然有‘金融’二字,但没有真正的融资功能,不属于‘持牌’机构。

显然,他所指的妖精,已是人尽皆知:也就是这整整一年来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保险资金、券商资管计划资金。尤其又以宝能姚振华的前海人寿,以及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保险、阳光保险、华夏保险、国华保险等为甚。

2014年以来,保险公司的一系列敌意、非敌意举牌收购,到底触碰了监管层的哪根神经?

有人说,是因为保监会、证监会各自为政。保监会家的娃拿着钱砸了证监会家的娃的脸,证监会终于忍不住要骂娘了:上市公司公司都是我的儿子,打脸的事只能老子自己来!

我看,这当然是一方面。但事情没这么简单。以前保监会、证监会的关系谈不上如胶似漆,但肯定不是露水情缘。保监会的项主席甚至一度公开表示“保险公司举牌收购越多,证监会的刘主席越高兴”,尽管他这句话的前提是保险资金作为长线资金入主上市公司。

那为什么刘主席突然放下架子、对保险资金大骂特骂呢?

我们看看最近保险资金的举牌机构:

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电器、万科A、南玻A,安邦举牌中国建筑。

这些上市公司,都是高净资产收益率、低估值、具有优质现金流的行业龙头。保险公司持仓他们,基本上是出于资产配置的长期逻辑——当然,恒大伪举牌梅雁吉祥这个奇葩案例是个例外,保监会也马上对恒大人寿进行了约谈,恒大人寿也识趣地买回了梅雁吉祥。

既然除了奇葩个案,看上去都是好事,那刘主席为什么还要大骂特骂?

资本市场,骂街是没用的,道德批判也是没用的。资本市场不讲情怀,不讲道德,只讲实力和法律。

但这条道理,有一个例外:监管层。

监管层哼一声,顶得了上市公司骂一万句。

刘主席之所以替这些上市公司大骂出口的真正原因是:这些大多数险资的举牌对象,都是央企、国企,或至少是央国企为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而央企国企的股东排位、利益分配,都是墨守成规的、心照不宣的。突然有一天,前海人寿、恒大人寿这种‘野蛮人’,靠着保险公司这种通过销售给老百姓保单所吸收来的民间资金,一夜之间就可以坐上这些优质央国企的股东交椅。换了你是这些自带皇亲国戚光环的央国企,突然来个泥腿子和你平起平坐,你怎么想?

民间资本,以公开、合法的形式直接杀到了央国企的家门口。换作你是东家,你慌不慌?!不要忘了,中国的股票市场的起源,是为了给央国企融资输血。市场发展壮大了以后才轮到各个民营企业上市。民间资本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坐到了央国企的头上,这无疑是给这些习惯了‘君子协定’式利益分配的养尊处优的国有上市公司们,出了一道野蛮人的难题。

你可能会说,这其中具有‘红色背景’的安邦保险,难道也在刘主席的批评之列?

在所有举牌者中,安邦是胆子最大的:别家都是举牌收购央国企参股的上市公司,这次,他直接举牌央企“中国建筑”。各位别忘了,过去两年,安邦先后举牌了谁?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华业地产、吉林敖东、中国电建、万科A……

发现问题没有?安邦买了这么多次央国企,证监会没有发飙,也不敢发飙,也没有借口发飙,这次却突然发飙在我看来,是因为一直在等的“群骂”借口,终于出现了。这个借口,就是“恒大人寿短期炒作梅雁吉祥+前海人寿趁虚而入格力电器+前海人寿野蛮入主南玻A”。

其实,证监与保监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你卖你的股票、债券,我卖我的保险。而且,银、证、保三家,保监的势力历来是最弱的。为什么?资产规模小啊!资本市场,讲的是资本势力。长期以来,保险业的总资产也就银行、证券基金业的一个零头,十多年来一直是当老三、小弟。近年来,项主席执掌保监会后,名正言顺地想做大保险业,突破口就是‘保险资金运用’。

而且,请注意,这并不是保险业的一厢情愿。多年以来,资本市场早就盼着保险资金能为资本市场做贡献。

早在保监会还是吴定富主席的时代,笔者参加大大小小的业内会议时,一个特别逗的现象就是:证监会主席出场,被问炒股票的事。保监会主席出场,也被问炒股票的事!

问什么?吴主席总是被问:保险资金什么时候能多进入资本市场呀?

那时的保险业资金,被看做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者、股价稳定器,是最后一个没有被充分挖掘潜力的机构投资者。

然而,谁曾想,短短几年,保险资金运用开闸以后,证监会才发现:这放出来的保险资金不是温柔听话的小白兔,而是横冲直闯的绿巨人

资本市场历来是证监会的一亩三分地,忽然来了个不受自己管束的外来人,证监会虽然心里难受,但并不能公开说什么:因为保险资金所有做的一切,都在保监会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

并且,保险资金进出市场,比证监会管辖下的公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更自由

以公私募基金为例: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产品,属于基于“信托责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产品。这些基金必须基于信托责任,将所持有的股票种类、持仓下限(必须至少持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换股频率等,遵守投资协议约束,同时也要遵守监管条例约束。

但保险资金就不同了。除了遵守收购上市公司时所要的信息披露等最低监管要求以外,没有基于资金本身的直接“信托责任”约束(虽然有合理运用保险资金的间接信托责任),调仓换股、持仓最低比例等约束也非常小。

所以,恒大人寿伪举牌梅雁吉祥,保监会最多进行窗口指导式的约谈,却并不能从监管法规条例方面直接管束。因为,恒大人寿伪举牌梅雁吉祥,虽然缺德,却并不违法。

所以,换了你是刘主席,你慌不慌?气不气?

但是,资本市场讲的是法律,不是脾气。保险资金参与收购到底是不是强盗?

我们先来回答四个核心问题:

第一: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合法吗?

当然合法!保险公司用于投资的责任准备金,来源都是其销售的一张张保单。保监会的监管力量,在销售和入账阶段自始至终在发挥作用。

第二:保险公司投资长期股权合法吗?

当然合法!保险公司投资管理办法,早就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股票、未上市公司股权等。

这里要说明的是,“短险长投”——拿短期保险的资金投资长期资产——确实是期限错配。但这个‘错’,是错开的错,不是错误的错。

银行能拿短期储蓄放长期贷款,把短期和长期错开,那保险公司就不能拿短期资金合理地投资长期资产?金融机构靠的就是错配——再强调一次,是期限错开的错,不是错误的错——才能产生利差、息差、风险溢价等各种收益。

第三:符合监管法规的敌意收购,

因为,资本市场是赤裸裸的斗兽场,从来就不讲道德、更不讲温良恭俭让。

讲什么?讲法律和实力!

所以,赤裸裸的事实就是:只要不违法,哪怕缺德,只要你愿意冒着被唾沫星子淹死的风险,你就可以为所欲为!注意,我说了,前提是:只要不违法。

退一万步讲,要说资本市场缺德不违法的事,保险公司与众多资产管理机构比起来,真是小弟见大佬、小巫见大巫。

关于保险资金曾经缺德不违法,有人拿出了美国历史上的例子:

在美联储和美国证监会成立之前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老JP摩根通过纽约人寿、公平人寿等保险公司,还有诸多商业银行,以小博大,控制了美国全国的金融行业。为了限制金融业把持了工商业命脉,美国1913年成立了中央银行机构美联储,和1914年反托拉斯法。

但是,别忘了。这是在法律法规完全不完善、连中央银行都没有的情况下,银行与保险对工商业的垄断性把持。如果这种“史前逻辑”简单地放在今天也讲得通的话,巴菲特的伯克夏哈萨维旗下的保险公司控股了诸多大型制造业、服务业公司,那巴菲特就是最大的‘害人精’!

很明显,这种照搬历史的刻舟求剑,是可笑至极的。

什么是敌意收购?说白了,市场上有土豪看中你的公司,不惜血本要买下你公司的控股权,而你又完全看不上这个土豪。

敌意收购,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资本市场的啄木鸟、鞭策者。所以国际资本市场为了防止土豪游资突然收购自己,各个上市公司都会注意设置反敌意收购的公司章程条款。比如“毒丸计划”(敌意游资收购自己达到一定比例,则公司自动大量低价新股,意图摊薄敌意者的收购股份)。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敌意收购者,是市场上的鲨鱼。在以资金实力论英雄的资本市场,你不得不时刻提防。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幽灵游走,其实是对各个上市公司的鲶鱼效应和隐性鞭策:门外有一大堆人盯着你的公司,优秀品牌不用心经营、各个股东之间控股比例设计失当……你就等着被鲨鱼们取为囊中之物吧!

所以,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喊了这么多年,保险资金积极合法地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却在证监会的口中一夜从小甜甜成了牛夫人,实在是有失妥当。

那么,这个事情会怎么收场?

证监保监虽然对掐,但怎么说当初好歹也是央行这同一个妈生的。两家毕竟没有不共戴天之仇。体面地坐下来,喝杯茶,谈个君子协定,这个问题还是不大的。

以后恒大人寿炒作梅雁吉祥这种缺德不违法的事,肯定是玩不成为了。另外,当上市公司正处在公司治理的关键阶段,保险资金如果想趁虚而入或浑水摸鱼,估计也会被敲脑袋,但保险资金作为长期投资者的角色,一定不会被限制,反而会大力鼓励和支持。同时,保监在已经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过激的短险长投(再说一遍,正常的短险长投是合理的。所谓的‘期限错配’,是‘错开’的错,不是‘错误’的错。)的法规条例的基础上,一定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证监会就不用再焦虑了。

所以,奉劝刘主席一句:资本市场讲的是法律和实力。监管搞好法律,机构比拼实力。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再这样破口大骂,只会自掉身价。

因为,把水里的鲨鱼和鲶鱼都吓跑了,剩下养尊处优的鱼儿,早晚都是死鱼。

对了,最后再说一句:刘主席,我们早就规定了:

1949年建国后,中国没有妖精”。

}

证监会的刘死鱼。你已经引起公愤了。你是在权利腐败。等着你被双规的那一天 刘 士 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监会主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