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央视公布十大净水器机缺点谁知道有哪些

  • 版权所有 2015 版权所有 深圳市阿帕尼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通讯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年丰和美工业区
粤ICP备号 技术支持:
}

亲们,我们评测团队,即将开始对反渗透净水器评测了,在这之前,转发一个行业内知名讲师的文章,算是让大家多储备些基本知识。这篇文章有他鲜明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我们是以数据说话,希望大家兼听。

就50加仑纯水机每小时有8升的制水能力来看,相对一个家庭的正常用水量,50加仑的制水能力还是有很大很大的富余,这也考虑到温度下降、水中污染物含量升高、反渗透膜使用中后期这三个因素,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三个因素会使反渗透膜的制水能力有所下降

为了能够正常使用,50加仑的家用纯水机都配置了一个3加仑的压力储水罐,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家用小通量有罐纯水机。

有些产品的储水囊、后置活性炭的材质和制造技术不太过关,直接导致出水细菌总数和亚硝酸盐超标,有的还出现过重金属超标这样严重的问题。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前就知道宿水的TDS值有可能最高会达到进水的一半的话,我想,选择购买大通量无罐家用纯水机的人数会大大下降。

消费者的每一次用水,都会遇到宿水问题,由于停机间隔的时间不等,会产生水量不一、TDS值不同的“宿水”。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净水流量会逐渐减少,这种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来讲,是很不舒服的。

购买及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400G纯水机与50G纯水机相比,制造成本至少要增加50%以上,售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考虑到与大通量反渗透膜的相互匹配,预处理各级滤芯及相应增压系统的能力都要加大配置,这样一来,后期更换费用就会大大提高。

50G的纯水机是制满一压力桶的水停机冲洗一次,而大通量纯水机即使只接一杯水,也会冲洗一次,造成了更大量的废水。也会导致增压系统、高低压开关等频繁启动,耗损加大。

一般来说,纯水机在使用两年后,都要进行一次整机消毒处理,而这个工作,却很少有厂家告知消费者,实际情况是,也很少有人这样做。

传统的小通量无罐纯水机在家用市场上还是会占主流的。在相关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之前,大通量无罐纯水机还是应用在商用净水市场上更为合适。

消费者需要的是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产品带来的有效价值,通过简单地加大膜通量来体现设备的“改进“与”创新“,结果只会衍生新问题,让消费者花冤枉钱而产生不良体验。

正文开始,一口气读不完请收藏

自2015年开始,有些家用净水企业把“大通量无罐纯水机”当成了一个市场竞争新的卖点。有的厂家甚至舍弃了传统的50加仑小通量有罐纯水机,对大通量无罐产品进行全力开发,制水能力增加到400~800加仑不等。那么,大通量产品较之小通量产品,消费者在安全性、性价比及使用体验上有何区别呢?它会是家用纯水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吗?

家用纯水机的50G是什么意思?

首先学习一个 G(加仑)的单位换算,1加仑(美)约等于3.8升。计算一下,可以得出,50加仑的家用纯水机每小时的制水能力是8升左右,每分钟是133毫升。

国家标准 GB/T ,其中规定,类似饮水机、净水器之类的产品,取水龙头出水流量每分钟不能低于0.8升(出水流量太小了要等很长时间)。

为什么传统家用纯水机的制水能力大多是50加仑?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假如一个标准的5口之家,按每人每天需要4升纯净水计算(包括饮用、烹饪、煲汤等,这个数值有相当大的冗余),一天需要的纯净水总量是20升。

再把这20升水的需求时间,集中到早、中、晚三个时段,每个时段按1小时计,那么对纯水机制水能力的要求是每小时7升。

显然,就50加仑纯水机每小时有8升的制水能力来看,满足一个家庭的正常需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就是家用纯水机制水能力大多是50加仑的原因。

传统的纯水机会有什么问题?

50加仑的纯水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1分钟制水能力只有133毫升,这就意味着接一杯水(约250毫升),约需2分钟时间。这是消费者不能忍受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配置了一个3加仑(约11升)的压力罐,纯水机制的水,先存到压力罐里面的储水囊里,用水时通过罐内压力把储水囊里面的水挤压出来,龙头的出水流量就可以达到每分钟2升左右(远高于每分钟0.8升的国家标准)。

这样,取一杯水的等待时间,就缩短为8秒左右,这样的出水流量,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应当是很舒适的。

所以,为了能够正常使用,50加仑的家用纯水机都配置了一个3加仑的压力储水罐,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家用小通量有罐纯水机。

现实中,家庭用水大多集中在早中晚三个时段,每个高峰段之间的间隔有4个小时,在这几个小时内,储水罐的水基本上都制满了,作为3加仑的储水罐,在每个高峰段的常规用水量以内,单位时间的出水流量(每分钟2升),可以确保消费者正常、舒适地使用。

前面说到传统家用纯水机都配有压力储水罐,而储水罐内部的储水囊是采用食品级橡胶材质制成的,会有一些橡胶味,容易被纯净水吸收,影响出水口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备都配置有后置活性炭,作为改善口感之用。

因此,传统的家用纯水机,经反渗透膜处理后出来的水,还要经过储水罐和后置活性炭,再经出水龙头流出。

正常情况下,一台合格的家用纯水机,至少要符合这三个基本要求:

出水能够直饮是纯水机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就对制造纯水机的技术能力及涉水材质有很高的要求,不然的话,如果滤芯质量有问题或使用了不合格的涉水材料,出水就会因为受到污染而不能饮用,更谈不上拿来直饮。

滤芯及相关配件的更换费用要合理。

作为家用纯水机,滤芯的更换是后期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消耗,而反渗透膜处理能力的大小,不仅它本身的价格相差很大,也决定了其它相应的预处理滤芯及增压系统的合理配置。

因此,选择适当能力的反渗透膜就成了提高设备性价比的关键。

为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出水流量要足够。

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净水流量低于每分钟1升的话,消费者的体验感是不会好的。

应当说,现在市场上靠谱的传统小通量有罐纯水机是可以达到上述三个要求的。

然而,有些产品的储水囊、后置活性炭的材质和制造技术不太过关,直接导致出水细菌总数和亚硝酸盐超标,有的还出现过重金属超标这样严重的问题,市场上一度出现了这些令人担忧的状况。

针对这种状况,出现了两种应对办法。

一是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确保使用食品级材料来制造生产纯水机,杜绝产生二次污染的根本原因。

二是干脆采用大通量反渗透膜,用足够的及时制水能力来换取取消储水罐和后置活性炭的配置。

基于第二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到去除储水罐后,还可以节省一定的安装空间,这种情况下,大通量无罐纯水机出现了。

其一、相对家庭的日常用水量,50加仑的制水能力还是有很大很大的富余,这也考虑到温度下降、水中污染物含量升高、反渗透膜使用中后期这三个因素,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三个因素会使反渗透膜的制水能力有所下降。

其二、配置了储水罐以后,即使在反渗透膜的制水能力下降之后,都能保证使用净水流量始终在每分钟2升以上(制水能力下降与使用净水流量无关),设备长期使用的整个过程出水量稳定,消费者体验很好,这也是这种配置能成为当今市场上传统产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说反渗透膜的一个特性:纯水机停止运转后,膜壳里还留有部分纯水和废水,在无外加压力的条件下,膜壳内由于浓水与纯水之间有渗透压,就会有一个双向渗透的过程。

随着这种双向渗透时间的延长,膜内纯水的浓度也会逐渐的升高,停机时间越长,膜内纯水TDS越高,大约纯水TDS达到进水TDS的50%时,渗透过程达到平衡,这时纯水和浓水的TDS几乎不变了。

上述反渗透膜的特性,对于大通量纯水机来说,因为出水是直接从水龙头流出,所以,它的TDS最高值会达到进水TDS值的一半,这就是大通量纯水机刚开机时TDS较高的原因。

就现在市场上的家用大通量无罐纯水机而言,其配置反渗透膜的制水能力至少是400加仑的。

为什么是400加仑呢?因为400加仑的反渗透膜系统,每分钟可以制水1升,这符合国家对饮水机出水流量(大于0.8升/分钟)的相关标准,也能让消费者基本接受。

而其它大于400加仑的纯水机,差异就在于单位时间的出水量更大,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上。

总体来说,由于制水速度快了,这种纯水机就不再需要压力储水桶,当然也就不需要后置活性炭了,这样的话,前面说到的细菌、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完美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之路,给寂静的净水市场销售带来了新的话题,不少净水厂家陆续推出了400G、800G、1000G甚至更高通量的家用无罐纯水机,然而,实际情况是,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1、产生了“宿水”问题

所谓宿水,是指早上打开龙头放出的第一股“纯净水”,而这股“纯净水”并非是现制的,而是隔夜已经渗透到反渗透膜纯水侧的水,按常理説,这股水也应当是纯净水。

但是,由于反渗透膜有双向渗透的特性,导致反渗透膜浓水侧的浓水,其所含高浓度的离子、有机物,可以缓慢地扩散到纯水侧,如果原水中重金属离子较多,那么净水中的重金属也会超标,水质、口感都会大受影响。

这股宿水的量,由于大通量反渗透膜面积本身较大,膜壳容积也随之增大,宿水数量不小,这成了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比较致命的缺陷。

消费者的每一次用水,都会遇到宿水问题,由于停机间隔的时间不等,会产生水量不一、TDS值不同的宿水。

因此,厂家也无法给定一个准确的应对办法,消费者更是无法确定要放掉多少水才能让出水的TDS值在安全、合适的范围内。

其次,即使你硬性规定一个时间,每用一次都要放掉一些水、都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这种使用体验,消费者是很难忍受的。

事实上,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前就知道宿水的TDS值有可能最高会达到进水的一半的话,我想,选择购买大通量无罐家用纯水机的人数会大大下降。

3、购买及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

400G纯水机与50G纯水机相比,制造成本至少要增加50%以上,售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600G、800G、甚至1200G的纯水机,售价就更高。

考虑到与大通量反渗透膜的相互匹配,预处理各级滤芯及相应增压系统的能力都要加大配置,这样一来,后期更换费用就会大大提高。

事实上,前面讲过,对一个标准家庭的用水量来说,50G纯水机的制水能力已是有很多很多的富余了,更何况是400G以上的,这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极大地浪费资源,就从这点来看,消费者购买这类设备,是很划不来的。

就拿400G的纯水机来说,刚开始使用时的出水流量可以达到每分钟1升,可是,随着反渗透膜使用寿命的衰减,制水能力会越来越小,进入冬天以后,由于温度变低,水流又会变小,这些水流不稳定、由大变小的过程,也会导致消费者使用体验不佳。

另外,为保护反渗透膜,不少纯水机设置有开机或停机冲洗程序。

50G的纯水机是制满一压力桶的水停机冲洗一次,而大通量纯水机即使只接一杯水,也会冲洗一次,造成了更大量的废水。也会导致增压系统、高低压开关等频繁启动,耗损加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通量无罐纯水机如果使用在商用场合,长时间连续地供应大流量的纯净水,就可以在避免上述劣势的同时又发挥了大通量自身特有的优势。

对产品制造商来说,所有的技术改进和创新都必须让消费者受益,只有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产品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就家用纯水机来说,是否真正为消费者着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作出判断

消费者既然选择了反渗透膜纯水机,那就必然会要求每一滴出水的TDS值都必须在安全、合适的范围内。

大通量无罐家用纯水机的宿水问题,显然会出现超出这个范围的时候。

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宿水的量和质每次都不一样,消费者也就无法也很难有合适的应对措施,排多少水?排多长时间?两个都是个变数,这种情况下,不少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也选择回避这个问题。

想想看,消费者每接一次水,都会担心刚开始时水的TDS值,这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会让消费者的心里很纠结。

那么,对于小通量有罐纯水机来说,虽说同样也有宿水问题,但是,由于它的反渗透膜面积小很多,相应的膜壳也就较小,形成宿水的量就不多。

加之,这股宿水直接流入储水罐内,与其它纯净水相混合,最后出水的TDS值都能保持在一个安全、合适的范围,这种结果,就安全性的指标来讲,是合格的,就消费者的心理感觉来讲,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大家也可以去实际测试一下,合格的小通量有罐纯水机,随时检测出水的TDS值,一般都可以确保在50以内,大多都在20以内。

取水饮用是每个人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事件之一,这个过程必须舒适。

保持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取水时都有足够的、稳定的流量,是消费者使用该设备是否舒适的关键因素。

对于小通量有罐纯水机来说,这个不成问题,无论纯水机处于什么样的使用阶段(温度变化、反渗透膜寿命),在储水罐压力正常的情况下,消费者的使用净水流量大多是一样的(每分钟2升左右)。

而对于大通量无罐纯水机来说,刚开始使用时消费者的使用净水流量是最大的,比如:400G的是每分钟1升,800G的是每分钟2升。然后,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净水流量会逐渐减少,这种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来讲,是很不舒服的(水流量太小,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大通量并没有带来使用过程的大流量,显然,对于这种产品的改进与创新,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是会大打折扣。

所谓经济性实际就是指性价比,产品的改进与创新必须是提高了产品本身的性价比。

如果解决的问题与费用的增加之间不相匹配,导致产品性价比降低,这种产品的改进思路就有问题。

前面讲了,大通量无罐纯水机主要是靠增大反渗透膜制水能力的配置,来置换储水罐和后置活性炭的作用,这就直接导致反渗透膜及与之匹配的预处理滤芯及其它配套系统成本的上升,而且这个成本的上升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从产品的市场售价可以看出,相比解决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新问题,产品整体的性价比下降了。

与传统的纯水机相比,购买成本及后期使用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么一来,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还是比较难的。

另外,从事件的源头来看,细菌与亚硝酸盐的超标,除了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技术与材质的选择以外,与纯水机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注意卫生、没有及时保养有关。

一般来说,纯水机在使用两年后,都要进行一次整机消毒处理,而这个工作,却很少有厂家告知消费者,实际情况是,也很少有人这样做。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传统的小通量无罐纯水机在家用市场上还是会占主流的。

在相关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之前,大通量无罐纯水机还是应用在商用净水市场上更为合适。

所以,现在净水行业有些企业对家用大通量无罐纯水机的推崇与宣传,可能根本没有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也可能是一个想当然的伪命题,充其量就只能起一个家用净水市场营销推广的噱头作用。

消费者需要的是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产品带来的有效价值,通过简单地加大膜通量来体现设备的“改进“与”创新“,结果只会衍生新问题,让消费者花冤枉钱而产生不良体验,这种做法肯定很难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转载自老成净水学堂,部分内容顺序重新编排。

最后,为了使读者能够兼听,小编也补充一下:东林子做为行业内知名讲师,观点鲜明,给大家讲了非常深的知识和使用体验。但大家也要看到小米、云米这类新来者的创新力和“鲶鱼"效应。他们的做法,也在逐步克服本文提到的大通量无桶纯水机部分缺点。另外,纯水机会产生废水的特点,如果普及率非常高,从国家层面上讲浪费太多的水资源(目前10%不到的普及率,就会产生相当于一个南水北调水量的废水),注重环保的消费者可能不会选择;还有在纯水会将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矿物质一起过滤掉,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也使部分消费者有所顾忌。正因如此,家用饮水机的工艺技术路线还是多样化的。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

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饮水安全的关注,水中的一些无色无臭的有害物质比如三氯甲烷、重金属、藻毒素等,会在人体中累积危及人的健康。由于对水中有害物质的超强去除能力,能够制出目前最安全可靠的饮用水,RO反渗透家用净水机成了很多用户的首选。但是一个困扰用户的问题是,纯水机会产生“废水”,也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给纯水机扣上“浪费水”的恶名。这也是很多朋友在选择纯水机时会纠结的原因。

那么,今天就再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纯水机的“废水”是怎样的

拿多级过滤纯水机来分析,看下图

经过pp棉、颗粒活性炭、Ro反渗透膜、后置压缩活性炭四级过滤后制出的是可以直饮的纯净水。

经过pp棉、颗粒活性炭两级过滤,而没有通过Ro反渗透的膜的被排除的为“废水”。

所谓的“废水”也是经过两级过滤的,有的纯水机甚至经过了三级过滤包括超滤,所以“废水”其实也比自来水的原水水质要好些,除了含盐率有些增加。

另外,这些“废水”所带来的经济浪费,我们来算一下,

RO纯水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供家庭直饮水,四口之家,一天的饮用水量(包括煮饭、煲汤)约为3.2加仑,也就是约12升左右。按1:3的废水比来算,制取12升纯水约需要排放24升的废水,一个月就需要排放720升的废水。按照目前国内自来水综合价格3.5元计算,一个月排放的废水只需要2.5元。相信这区区的2.5元不会给任何一个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纯水机排放的废水远远小于我们用于冲凉、冲马桶、洗衣服的水量,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这点废水感到困扰。但是,浪费总是可耻的,这些“废水”能不能利用起来呢?

第二、纯水机“废水”的利用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水节能减排十分必要!很多商家没有告诉用户“废水”的实质,贪图省事直接把浓水管插入下水道,排排把水排掉的行为我认为是不合适的,至少应该告诉用户,让用户自己选择“废水”的用途。

下面举几个利用“废水”的例子吧。

有的用户只是简单地把浓水管拉出来,把浓水用盆、桶接着,用作洗用水。此法看起来很”土”,但很实用。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也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缺点是要有人看着,特别是水快满时,比较麻烦,年轻人不太愿意这么做。
有的用户在厨房和隔壁厕所的墙上钻洞并打通,把浓水管接到洗衣机、浴缸中盛放,这样盛水的容器大了,水就不会溢出了,就不需要人在旁边经常看着守着了。
有的在台盆不锈钢水槽上钻二个洞,装二个鹅颈龙头,一个出纯水,一个出浓水,(浓水龙头要常开,且不能关闭)。在水槽中放水桶或盆,接浓水作洗用水,即使水满了溢出,也是流入水槽的下水道而不会漫在地上。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完全没必要再为纯水机的“废水”担心了,一方面,废水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很低,另一方面,这些“废水”我们可以完全再利用起来。所以正在的朋友可以不要再纠结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公布十大净水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