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不直接维旺迪收购育碧碧?而是保持合作关系?

国外著名游戏制造商育碧,回购了被维旺迪所持的27 3%股份,从而拜托了前者对其的敌意收购。随后获得腾讯5%的入股,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借此获得了育碧游戏在中国的代理权。

【讯】3月21日消息,国外著名制造商育碧,回购了被维旺迪所持的27.3%股份,从而拜托了前者对其的敌意收购。随后获得5%的入股,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借此获得了育碧游戏在中国的代理权。


今日,育碧宣布已将维旺迪全部股份回购,破灭了维旺迪想要敌意收购育碧的想法。自16年中下旬,维旺迪便已经收购育碧超过25%股份,依照相关法律,一旦持股达到30%,就可以提出收购要求。直到今日,育碧才摆脱了维旺迪的控制,并表示未来5年内维旺迪不会入股育碧。


之所以说维旺迪要恶意收购育碧,是因为维旺迪在收购其他公司后的做法比较粗暴,一旦被收购,就要进行,合并、重组、裁员、卖出等一系列流程,一套流程下来,公司或者工作室基本都难逃厄运,北方暴雪和雪乐山就是很好的例子。[page]

育碧回购维旺迪所持所有股份后,便获得了腾讯公司入股。另外,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也入股了育碧,两者所持股份分别是5.0%以及3.4%。除此之外,育碧还表示与腾讯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腾讯获得了育碧游戏在中国未来几年的代理权。


育碧是全球领先的游戏开发商,开发出的优质游戏不计其数。而腾讯则是全球最会赚钱的游戏公司,两者合作,被大家看作是“强强联合”。育碧可以通过腾讯开拓中国市场,中国游戏市场开发潜质很大,能够为育碧吸引大量新玩家。腾讯则可以通过代理育碧游戏,来学习怎样制作更优质的游戏来吸引玩家。

本次双方合作并未说明腾讯代理哪些游戏,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腾讯很有可能会代理刺客信条系列,这类动作冒险类游戏非常震撼,玩家基础良好,并且在游戏过审方面相对容易,不像绝地求生国服一样,已经三次过审被驳回,上线遥遥无期。


此次合作,希望腾讯能够借鉴育碧游戏的创意,做出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创新玩法的游戏来回报给广大中国玩家。

}

据新浪科技报道,北京时间3月21日早间,著名游戏制作商育碧已经成功摆脱了维旺迪的收购要求。日前,两家企业达成一项协议,维旺迪(Vivendi)将完全放弃育碧(Ubisoft),此前一年多,维旺迪一直意欲控制育碧,最后无果而终。

维旺迪公司目前持有育碧27.27%的股份,折合股票近3050万股,是后者的最大股东。维旺迪将售出全部育碧股票。根据协议条款,在交易完成后五年内,维旺迪公司不得收购任何育碧股份。

这是一份双赢协议。维旺迪意欲控制育碧,却被一再拒绝,整个交易实际上已演变为一场敌意收购,这意味着育碧仍将继续独立经营。

与此同时,在过去三年里,维旺迪公司斥资7.94亿欧元不断买进的育碧公司股份,现在将以20亿欧元的价格全部出售,维旺迪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并拒绝对这笔交易做更多评论。

“对育碧来说,股权变化是好消息,”育碧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伊夫斯·吉尔莫特(Yves Guillemot)说,“是我们杰出的战略和优秀执行人才、玩家和股东的决定性支持,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要感谢他们。”育碧今天表示,正在确认2017-18和2018-19两个年度的财务目标。

维旺迪公司所持的育碧股份将被分割为几个部分。从2019年到2021年,育碧自身将回购高达8.1%的股份。代表育碧创始人吉尔莫特家族的吉尔莫特兄弟公司将以现金交易的形式,向维旺迪赎回2.7%的育碧股份,本次增购股权交易过后,吉尔莫特兄弟公司所持有的育碧股份将增至15.6%。

根据协议条款,育碧公司将增加两位“长期投资者”:加拿大的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和中国的腾讯集团。

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将购入育碧公司3.4%的股份,腾讯公司的购买比例为总股本的5%。两家机构都不会入主育碧董事会。该协议禁止腾讯转让育碧股份,或增加在育碧公司的投票权或股权,目的是防止重演维旺迪事件。

育碧在另一份单独声明中说。育碧-维旺迪交易表明,育碧和腾讯之间需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负责育碧几款最成功的游戏在中国PC和移动市场的操作、发布和推介。”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新闻发布稿中表示,“我们很荣幸与育碧的关系展开新的篇章,我们有能力将育碧的许多富有创意的知名游戏带给我们的中国客户。”

育碧和腾讯均未提及将在中国共同推出的具体游戏名称,育碧发言人告诉媒体,公司的“分享内容仅限于新闻稿上的文字”。

维旺迪持有的剩余8%育碧股份将通过加速累计投标方式出售给合格的投资者。育碧表示,如果市场认购踊跃,本次发行的股票规模可能会上升到150万股,育碧公司的回购股份数量将相应减少。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今天哔哔一下史上“最恶毒”的游戏公司。

它是全球最大娱乐巨头,与迪士尼齐名,

但它却在游戏圈里“辣手摧花”——暴雪、育碧都差点被它谋害。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维旺迪

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哔哥可以告诉你,它曾是暴雪、Gameloft等游戏大厂的爸爸。

只不过,这个爸爸是个凶狠的继父,

简直是逼孩子做童工,还家暴的那种。

其实,在成为这些公司的继父之前,

维旺迪和游戏没有半毛钱关系。

它的前身是拿破仑三世亲自成立的水务公司,

并逐渐发展为涵盖电影、音乐、出版等诸多业务的娱乐巨头。

而它和游戏的“孽缘”还得从1998年说起。

或许是因为它的野心很大,

或许是因为它觉得游戏很赚钱,

总之那一年,维旺迪开始将“魔爪”伸向游戏圈。

雪乐山就是它的第一个猎物。

是在当年知名度不输给EA、暴雪的游戏大厂。

曾经占领网吧的《半条命》,就是V社交给雪乐山发行的。

当年几乎所有的发行商都看不上G胖的《半条命》。

唯有雪乐山伸出了援手。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雪乐山,就没有后来的V社。

为了驯服雪乐山,维旺迪放出的大招就是:收购。

雪乐山本以为抱住了一个土豪爸爸。

仅过了一年,维旺迪就凶相毕露,开始了可怕的“家暴”—

先是关闭了雪乐山旗下所有开发工作室、大批裁员,

紧接着维旺迪重组了自己的游戏部门,并解散了雪乐山。

说到底,维旺迪就是个满脑子想着赚钱的势利商人。

它从不追求能为玩家带来多少好游戏,

只考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榨干雪乐山的价值。

于是,合并、重组、裁员、卖出……

最终,雪乐山没能经得起折腾,走向了覆灭。

这家曾经帮助V社崛起的公司,永远成为了历史。

你以为雪乐山的覆灭让维旺迪就此收手了吗?

抱歉,并没有,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下一个惨遭“家暴”的目标,就是暴雪

同样是在1998年,暴雪被维旺迪“领养”。

但由于与维旺迪理念不同,

暴雪员工大规模出走,其中就包括了“暗黑四巨头”--

维旺迪把暴雪并入维旺迪游戏,

并强行让它和动视“结了婚”,更名动视暴雪。

被一个不懂自己的爸爸时刻压迫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于是,它在2013年主动提出了“赎身”计划,

并在同年成功收回大部分股票,

基本断绝了和维旺迪的父子关系。

那时,距离暴雪被收购,已经过去15年。

看看现在独立的暴雪,确实狠狠地甩了维旺迪一个大耳光。

实力演绎什么叫做“昨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本以为暴雪的成功会让维旺迪长长记性,

但维旺迪偏偏就是死性不改,哪怕全世界都在反对。

它又一次伸出了邪恶之手。

从2015年起,维旺迪就开始一点点蚕食育碧的股份。

但是,育碧可不是束手就擒的羔羊。

它的CEO表示:会尽一切努力,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实际上,对于育碧,玩家们一直以来的画风是这样的

但对于维旺迪收购育碧,全世界的玩家都站在了育碧这一边

因为每个玩家都很清楚,

一旦育碧被维旺迪收购,就离死亡不远了。

2016年底,维旺迪放了大招,试图强行收购育碧。

在育碧的顽强抵抗下,维旺迪只成功了一半——

虽然育碧逃离了虎口,但旗下的手游公司Gameloft却落入了维旺迪的手心。

维旺迪再一次用它娴熟的手法展现了自己的“恶毒”。

先是撤换了对Gameloft内部管理人员,逼着董事会集体辞职,

接着疯狂加速开发,为了数量牺牲质量,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强迫Gameloft发布大量游戏。

很显然,Gameloft正在光速走向死亡。

Gameloft的沦陷,又一次为育碧敲响了警钟。

更重要的是,只是收购一个子公司,显然无法满足维旺迪的欲望。

它对育碧依然虎视眈眈。

那时,维旺迪手上已经掌握了育碧27.3%的股份。

一旦维旺迪持有的股份超过30%,依据法国的规定,就可以收购育碧。

育碧距离存亡只有一步之遥。

育碧十分清楚,自己的力量还远不足以与维旺迪对抗。

于是在反复斟酌下,它找来了两位援军——

一个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师养老金。

而另一个就是我们无比熟悉的腾讯。

三者联合筹集了大约156亿人民币,

从维旺迪手中赎回了育碧的股份。

把育碧从虎穴中救了出来。

这次拉锯战,以维旺迪的战败告终。

维旺迪举起了白旗,自动退出。

刚脱离危险的育碧终于可以暂时缓口气,

而刚从这场大战中脱身的维旺迪会做出什么行动,我们无从得知。

或许只是又在寻找新的猎物。

但这次失败应该会带给它新的教训--

单纯的暴力收购并不能带来长远的利益,

良性发展才是最终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旺迪收购育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