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可以同时连接几个音响音响放小说每段头几个字直接略过了,像是反应不过来的感觉,用另外的蓝牙可以同时连接几个音响音箱就没有这种状况

华为进军智能音箱 鸡肋大于布局
  面对智能这片红海,华为终于坐不住了。
  过去两年,BATJ、小米以及N多个中小型创业企业相继进入智能音箱大战。华为在经过内部多次讨论,不断否定又不断重启,终于也将在今年年内(预计10月份)推出智能音箱。一位华为研究院员工向蓝鲸TMT记者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入局智能音箱较晚的巨头,除了华为就是三星了。前不久,日,在三星Note9发布会上,三星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Galaxy Home。Galaxy Home内置六个扬声器一个低音炮,八个检测语音输入的远场麦克风,具备播放音乐、远场识别声音、控制智能家电设备等功能。
  不过由于GalaxyHome外形颜色&特别黑&,底部安装了三角支架,横过来特别像&老式手摇爆米花机器&,因而遭到了国内外众多网友的嘲笑和调侃。尽管外形不出众,首次亮相并不&漂亮&,好在也算是赶上了高端智能音箱的&末班车&。遗憾的是,三星并没有公布GalaxyHome价格和上市时间,具体可能要等到11月三星开发者大会。
  不同于亚马逊、Google等互联网企业们做智能音箱的&轻而易举&、&轻车熟路&,硬件厂商们涉足智能音箱总是&多灾多难&,各种波折。早在2014年,苹果公司就开始了智能音箱项目。该项目经过多次犹豫、延缓、跳票、恢复,结果被亚马逊的Echo抢了先机。
  而同样,华为内部犹豫不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在于,就像华为消费者业务战略方向的负责人邵洋所说的那样,智能音箱确实是一个风口,但是要搞清楚究竟是谁的风口。
  巨头圈地各有各的算盘和局限
  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的产品Echo,随即引起了市场强烈的反响。2016年5月,在谷歌I/O开发大会上,谷歌紧随其后,正式推出了对标Echo的GoogleHome。苹果在2011年率先推出了Siri&语音接口&的概念,起了大早赶了趟晚集。直到2017年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才公布智能音箱Home Pod的相关信息,推迟到今年年初正式发售,且仅限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六地。
  一时间,智能音箱成了巨头们攻城略地、抢滩的&新大陆&。亚马逊和谷歌均在设想一个未来,支撑企业的生态建设。在自身没有相关硬件产品的情况下,智能音箱将成为智慧家居最好的流量入口和退而求其次的硬件产品。
  亚马逊Echo的副总裁托尼&里德ToniReid曾对智能扬声器的定位这样畅想过,&试想一下,你身边拥有一台永远在线、友好的数字语音助手。会关灯,可以从你的购物清单中订货。可以跟你从世界杯聊到日本动漫任何有趣的事情。当你心情低落时,能够鼓励你,使你振作起来。&
  这样美好的愿景,也确实得到了相关数据的佐证。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数据的预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定期使用语音识别系统,到2019年全球将销售将近1亿台智能扬声器,到2022年大约55%的美国家庭将会拥有一台智能扬声器。预计2018年全球智能扬声器市场将达到约30亿美元,2023年将增至近120亿美元。
  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主要集中在亚马逊和谷歌之间的&你追我赶&,来自StrategyAnalytic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研究报告显示,亚马逊Echo出货量400万台,市场份额43.6%,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谷歌GoogleHome出货量240万台,市场份额26.5%,较同期增709%。阿里巴巴天猫精灵70万台(在中国销售),市场份额7.6%,排名第三。苹果、小米以60万台(6%)、20万台(2.4%)销量排名第四、第五位。
  而分析公司Canalys称,2018年第一季度,亚马逊Echo250万台的销售量低于谷歌Google Home 310万台的季度销售量,谷歌的销售业绩首次击败亚马逊,成为市场第一。苹果受限于上市时间较晚、价格偏高(349美元),市场份额暂时较小。不过,HomePod上架以来,在三个月内也迅速占领了美国4.1%的市场份额,不少分析师给予&令人印象深刻&的评价。
  显而易见的是,智能音箱市场由于入局企业所在的领域性质以及相对应的产品属性、思路的差异,分化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以亚马逊、谷歌、微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是以苹果为代表的硬件企业。
  亚马逊背后拥有一个强大的零售系统,自然期望Echo成为除了网站、移动端流量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购物入口。谷歌的逻辑在于,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2016年所提出的,智能语音交互将成为计算领域下一个重要的平台,语音控制和人工智能将实现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的无缝互动。谷歌的优势也很明显,谷歌日历、Gmail、Android系统的手机拥有上亿次的用户群体。Gmail和日历功能可以与智能音箱联动是Echo不具备的。当然,两者均通过智能音箱的&连接&作用,将消费者&锁定&在自己构建的生态中。
  而苹果公司更多的是将Home Pod作为了智能手机以外的配件,以音乐硬件的形式完成配件的布局和Apple软件的集成。苹果2016年12月以4亿美元收购的音乐识别服务提供商Shazam,今年升级的Air Pods,2019年即将推出的录音棚音质级别的耳罩式耳机,都是构建Apple Music流媒体音乐生态的一个环节。
  在产品规划方面,Echo不同于Home Pod的封闭,采取与Spotify、Pandora、iHeart Radio、Audible等流媒体音乐服务商以及自家Amazon Music开放式的合作方式。借助于亚马逊AWS的云计算能力,和云端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API接口开放,不同厂商可以进行开发。相比之下,HomePod只与手机连接,严重依赖于,更像是智能手机的一个配件。产品专注于音箱的音质效果,&智能&位于其次。
  不同的产品思路,也体现在了定价方面。亚马逊Echo目前拥有Echo、Echo Show、Echo Dot、EchoSport四个产品系列,价格从100美元到40美元不等,廉价的Echo Dot最为畅销。Home Pod则更多从硬件音箱产品的角度,制定价格。高达349美元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显得不太&亲民&,除非是少部分追求音质效果的&发烧友&。
  所以,对于亚马逊、谷歌而言,需要的是将产品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普及,获得流量、数据训练。而对苹果而言,重要的是每一台机器不至于亏损过度。
  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企业在消费级ToC端,拥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可以支持人工智能不断的&学习&,实现交互的良性循环。而智能硬件(手机)厂商,拥有基于LBS+实时需求的移动生态系统,是互联网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重量级入口。
  亚马逊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方面和微软Cortana合作弥补数据集空白,另一方面和手机厂商HTC合作实现移动端集成Alexa,并在iOSAPP应用商店上线Alexa,提供移动端主动式服务。
  不同象限&叶相似 味不同&的怪圈
  在海外巨头酣战正欢,各自划地为界时。我国的智能音箱市场也硝烟四起,从BATJ四巨头到各路神仙级别的大大小小创业企业,早已实现&集齐七个龙珠,可以召唤神龙了&。随着华为、三星的加入,未来市场会更加热闹。
  不同的是,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价格战&打得异常惨烈。79元起的京东叮咚mini2,双十一期间499元的天猫精灵X1降价至99元,89元的天猫精灵方糖,原价249元尝鲜价只需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169元的小米小爱mini音箱......除了带屏幕的智能音箱,以上产品正常价也均没有超过500元人民币。
  相反的例子是,前不久,百度旗下的渡鸦raven H智能音箱。因为高达1699元的定价,市场定位不精准。最终因订单不足1万台,黯然收场。智能音箱定价高不意味着相应的利润也高,IHS Markit相关数据显示,Home Pod每台349美元的售价带来133美元的利润,占比约38%。远低于AmazonEcho的66%和Google Home的56%。
  同样以节日低价补贴、会员优惠推进市场的Amazon Echo却能够实现&高利润&。国内的智能音箱厂商仍徘徊在低价&血洗&市场的边缘,迟迟不能正式&入门&,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促成的。小i机器人的创始人朱频频曾经说过,自己绝对不会去触碰智能音箱行业,因为智能音箱本身是一个亏本的生意,培养用户习惯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发展后期才能实现盈利。
  &目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玩家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互联网巨头,通过烧钱建立用户新的入口。第二类是To VC商业模式,不在乎销量,侧重于产品概念,市场看不清其商业模式。通过外形奇特、很酷的产品获得融资。例如杭州的Rokid(若琪)智能音箱。第三类是山寨智能音箱,集中在深圳,一直没有实现盈利。&朱频频对蓝鲸TMT记者说。
  面对国内智能音箱市场概念的火爆,锤子科技前CTO钱晨也曾对媒体表示,百家争鸣的背后,智能音箱的概念可能被玩儿坏。诺为咨询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智能音箱采取市场低价快速渗透的策略。声智科技董事长兼CEO陈孝良对记者表示,烧钱加快市场认知和快速铺量的过程,对于培养用户大有裨益。但是产品的出路肯定不是烧钱,最终是挖掘和满足用户体验的问题。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智能音箱性价比越来越高并没有带给用户很好的初次体验。人机交互体验不佳、平庸的音质以及受限的使用场景为智能音箱产品&鸡肋化&埋下隐患。显然,国内智能音箱产业链的成熟度和用户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中,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具体体现在,唤醒难度高,一次叫不醒或者误唤醒。距离稍微远一点,天气不好都可能唤醒难。语义识别不佳,响应迟钝,经常答非所问且只能识别标准普通话。待机都会发热,电流声音严重,音箱的音质普通。无内置电池只能接电源,电源线短不方便。手机连接性差,连接不稳定经常掉线,手机自带音乐不能播放,无法点播自动续播。做工材质太粗糙,很多音频需要付费。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可以播放歌曲的闹钟&。
  中文的语音识别在技术上不同于英文,难度更大。此外,中文各地方方言相差巨大,如粤语和闽南语,无形中造成产品&坐标&上的障碍。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智能音箱迫切需要改变的就是产品高度&同质化&。思必驰CMO龙梦竹对记者透露,华为智能音箱将会采用思必驰全套的语音技术方案,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语音对话等。
  智能音箱产业链提供语音技术的厂家主要有科大讯飞、思必驰和云知声三家。京东叮咚由科大讯飞提供语音技术支持,天猫精灵、小米小爱音箱(第一代)由思必驰提供全套的语音交互技术。所以,各家智能音箱的用户体验、使用感受从本质上看,差异不是特别大。在关于噪声抑制、混响去除等最为基础、关键的技术方面,Amazon的多麦克阵列和Google的双麦克阵列具有先发和领先优势。
  国内智能音箱市场颇为尴尬的一点,还在于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西方国家听音乐是非常基础的生活诉求,是部分地区根深蒂固的习惯,用户音乐付费的习惯相对成熟。属于刚需市场,市场容量明确。因而,当传统音箱或者蓝牙音箱升级为带有AI功能的智能音箱时,市场接受度比较高。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技术导向和技术测试验证体系。比如,智能音箱在国外的场景主要是客厅和厨房,国内的场景主要是客厅和卧室。&陈孝良说。
  同时,亚马逊所设想的解放双手,脱离手机的&语音购物&生态,本身就存在&变现&的悖论。根据TheInformation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只有约2%的用户使用Echo进行购物。更为糟糕的是,在2%的用户中,有90%的人只使用过一次。20%的人使用Echo寻找优惠降价的产品,却从不购买。
  对于&千万级&销量的亚马逊尚且不能给市场带来太多的变化,国内&百万级&的阿里巴巴、京东们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摆脱不了,智能音箱&预告天气、设置闹铃、播放音乐&三大用途的&怪圈&。即便智能音箱获得大范围普及,以国内家庭应用场景考量,其使用率很可能远低于。
  将&坐标系&拉长,纵观整体智能音箱市场,各种Bug事件层出不穷。今年2月中旬到3月初,亚马逊Echo的Alexa声控助手失去控制,发出诡异、惊悚的笑声吓坏用户。用户Lauren Hall留言,没有任何人跟它说话,房间甚至一个人都没有,Echo在家里开始放肆地大笑。几乎同一时间,亚马逊的AWS云数据服务连接中断,致使美国大量用户无法正常使用Echo与其互动。
  接着,美国俄勒冈州几位女性之间的私密谈话,被Echo偷偷记录,并随机发送给通信录的联系人分享。波特兰市的一对夫妇也遇到类似情况,两人的谈话内容未经允许,以附件形式发送给了通信录联系人。Echo的Dot Kids儿童系列,在触发成人内容,提取儿童的隐私数据方面,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担忧。这些事件的背后除了算法的不可控,更在于相关物联网技术运行的不尽完善。
  华为Hi Link PK小米生态链,华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物联网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被认为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智能音箱又是物联网和AI非常细分的一个环节。
  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智能音箱购物还是小米的控制,&即使,商业模式仍然不清晰,技术不成熟,现阶段用户不买账,不断的烧钱。企业都在抢占物联网的入口,不愿意偏离、放弃物联网的赛道。&朱频频说。
  针对距离消费者最近的智能家居IoT,2012年,三星启动Smart Things控制平台。2014年1月,谷歌通过收购NestLabs获取Nest背后的智能家居平台和主导的行业标准组织Thread Group。同年,苹果提出了智能家居系统Homekit,亚马逊推出智能音箱Echo构建智能家居中心。国内,早在2013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就启动了&小米生态链&计划。2015年阿里巴巴推出阿里小智,以APP作为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切入点。华为行动略晚,在日才正式发布Hi Link智能家居平台。
  &很明显,互联网企业做人工智能产品会更有优势,不仅是对技术的认知,还在于对内容的储备。而且互联网企业更看重速度,心态也更加开放,愿意和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相比之下,传统的硬件企业在这些方面相对走的慢一些,犹豫一些。&陈孝良说。
  以企业性质区分,抛开互联网公司,在量级上,唯一可以和华为类比的就是小米公司。根据小米招股书披露,小米通过自产及与生态链企业合作的方式构建自身的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系。硬件产品包括自产的、、路由器、AI音箱。与生态链合作生产的包括,移动电源、手环、、、扫地机器人、智能平衡车、智能门锁、床头灯、LED智能灯泡、米家IH压力、智能马桶盖、智能插座、、无人机、AR/VR等等。8月14日,小米第三次布局产品,推出了米家互联网空调。
  截至日,小米公司通过投资和管理建立了由超过210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超过90家公司专注于研发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品。在生态链企业的广泛布局下,小米公司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消费IoT平台。
  反观华为的HiLink,一直没有太大动静。直到今年3月8日的博览会上,华为邵洋才宣布发力智慧家居,开展&百亿计划&,希望三年内把支持HiLink家电设备的销售额做到100亿美元。到6月22日的华为终端开发者大会,余承东发布华为的全场景智慧生态战略后。外界才逐渐清晰,华为这次跟云计算&大潮&来袭时一样,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与小米相同的是,华为HiLink的主入口是手机,辅助入口是平板、PC、音箱等设备,泛IoT硬件位于三圈生态的最后一层。不同的是,华为有自家框架下的HiLink标准协议和LiteOS。尽管小米生态链一直饱受诟病,诸如,&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生态链过于封闭,压榨生态链下游创业企业的利润。不得不承认的是,小米起步较华为早,生态链产品布局较为齐全。
  通信分析师陈志刚对蓝鲸TMT记者表示,小米的封闭性比较像苹果公司,其投资管理能力和IoT平台的操控能力已经趋于成熟。生态链产品无需适配,执行能力强,效率高都是小米的竞争优势。
  华为的&连接&其实走的是小米生态链之前的路线,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华为需要拉拢数量庞大的传统家电厂商。同华为云计算业务相似,怎样平衡好合作伙伴的利益,在众多合作伙伴中,华为如何定位自己都是未知数。
  因而目前,华为在不具备互联网企业所具备的渠道优势和补贴优势,智能家居&大连接&战略处于空中楼阁,语音交互技术欠火候的情况下。
  华为进军智能音箱真的仅仅就是一个音箱。
您看到此篇文章的感 受是....
图 说 家 电
本 周 热 门 作 者
国美、苏宁,从同一个商业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分道扬镳。
未来3到5年,在完全开放的道路上能够替代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将会出现。
有消息源称,华为旗下荣耀将进入电视领域,荣耀目...打破WiFi限制,野外便携式DOSS超级蓝牙音箱体会测评
来源:科技客评
·日 13:39
跟着这两年人工智能的开展,AI语音交互现已逐步成为日子中的日常,智能音箱也如漫山遍野般开展,各大科技互联网巨子纷繁布局抢占市场。不过现在绝大部份的AI智能音响都是依托于WiFi来进行运用,在运用场景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想要做到移动便携简直不可能,那么是否有这样一款不需要衔接WiFi就能够完成AI语音智能的音箱呢?答案当然是有的,今日就跟咱们共享一款来自DOSS出品的超级蓝牙音箱,看看它的体现究竟怎么?
关于DOSS作个简略介绍,DOSS,即意为“Dream of Smart Sound”——“妙音之梦”。成立于1999年,曾多次取得多项世界大奖,包含美国CES的立异规划大奖、德国IF产品规划大奖及德国红点规划大奖等,是全球数码音响研制和制作范畴的主力品牌。
而今日要上手的这款DOSS超级蓝牙音箱,是在传统蓝牙音箱的基础上,加入了AI智能音箱的语音交互方法及云端内容生态,给咱们带来全新场景的体会。选用了百度DuerOS定制化智能语音解决方案,着重为用户供给海量内容资源、语音查找形式、语音操控才能、日子办理功用4大类功用。
作为主打便携式蓝牙音箱,DOSS超级蓝牙音箱给人的榜首感觉就是精巧细巧,巴掌巨细的机身,三围尺度为118x74x55mm,分量仅有240g左右,音箱外面掩盖了一层防水织物,正面装点了赤色的品牌LOGO,有着画蛇添足的作用,而旁边面的手提带规划,即能够便利挂在背包上,也能够日常手提漫步。
音箱的操作形式除了蓝牙形式,还能够经过AUX形式以及TF卡来进行播映,在运用场景上愈加丰厚,比方说TF卡形式便利白叟漫步时带着,AUX形式用来跳跳广场舞也是不错的挑选,而蓝牙形式则合适咱们在野外运动时运用。
关于一款智能音箱来说,咱们最垂青就是它的交互才能体现怎么?这儿包含物理交互和语音交互。音箱一切的按键都会集在音箱的顶部,左边是电源键和播映键、中心的圆形按键是唤醒键、右侧对称方位是音量加减。功用能够从图画上轻松辨认,最凸显的是中心圆形图画的AI语音唤醒键,也是这台音箱的魂灵地点。操作上手十分简略,加减键分为长按和短按之分,长按为上下一曲,短按为音量增减,语音按键则要在蓝牙形式下进行语音交互操作。
传统的智能音箱通常是完成语音唤醒功用,但DOSS超级蓝牙音箱则是运用按键唤醒功用,这首要是考虑到这款音箱多用于室外喧闹环境中,假如选用语音唤醒会存在许多的辨认不清问题,再者语音唤醒功用一向后台运转对用户流量和音箱的电量都是不必要耗费。
信任你们也很想知道DOSS超级蓝牙音箱是怎么在野外完成语音交互功用的?上文现已有介绍DOSS超级蓝牙音箱配套的是百度DuerOS定制化智能语音解决方案,运用的是最新的DuerOS 3.0人工智能体系,包容了百度词条、百度知道、百科问答以及万优质曲库、脱口秀、FM调频等海量资源。在交互上与苹果的siri、小爱同学都很相似,说出你想要的内容,DOSS超级蓝牙音箱就会给你相应的反应,比方查询气候近况,放最近的流行音乐,在播映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它调整音量巨细,此外讲故事、听新闻及智能家居的操控都能够轻松满足,更多兴趣有用的功用请自己去解锁吧。
在这儿只需要手机下载DOSS音箱的专用APP《DOSS超级蓝牙》,翻开APP将超级蓝牙音箱与手机经过蓝牙衔接后运用百度账号登陆及可运用,音箱经过语音调取百度云端资源,免除额定装备网络等杂乱操作,小白也能够轻松上手。APP的操作界面也是十分简略,根本不需要手动操作,首要是为了手机与音箱之间的衔接,经过手机上网完成语音交互功用。
这儿在深化介绍下,DOSS超级蓝牙音箱后台内置两套蓝牙体系支撑。一套担任一般蓝牙所装备的无线音频传输功用,另一套则为BLE通讯模块的运用,经过这项技能完成了多场景语音交互下的数据传输。从蓝牙录音收集方法来说,传统蓝牙语音录音是经过HFP通道收集,没有回传机制,也无法解析数据丢包状况,在语音交互运用下存在很大坏处。而超级蓝牙音箱则是经过蓝牙自身的MIC录音并经过BLE传输,从根本上保证了传输质量的问题。
关于一款音箱来说,音质也是的十分的要害,尽管说音质体会是一个比较片面的感触,但信任大多数的听感仍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客评君挑选了几首常见的流行音乐来试听,比方《渡头》、《Shape of You》、《成都》等等。
在听《渡头》的序幕中明晰的感触到鼓面的轰动,声响体现深沉,在吉他演奏的阶段,琴弦拨动有力。细心倾听《Shape of You》时,能够明晰的感触到歌手鼻音、乐器间层次分明,乐器和人声互不搅扰。这种音质体会关于一款便携式音箱来说,利益于360度盘绕音效的喇叭腔体规划,音乐的掩盖规模仍是比较抱负,各种乐器细节演绎的十分清楚,人声细节体现出色,高中低频体现均衡。
续航方面一向是野外蓝牙音箱的痛点,DOSS超级蓝牙音箱装备了1400毫安的电池容量能够满足6-8个小时的播映时刻,根本上能够满足一天的需求。此外,在野外运用难免会遇到恶劣气候,而DOSS超级蓝牙音箱则不必忧虑,物理按键以及接口和外表的织物原料,都具有IPX6级防水功用,日常的雨水泼溅彻底不会影响质量。
经过这段时刻的体会来看,DOSS超级蓝牙音箱在运用场景上十分的广泛,成功的打破了传统AI智能音箱的场景约束,不再局限于WiFI环境的室内,这应该也会成为AI智能音箱职业的全新解决方案。而作为一款蓝牙音箱,利益于DOSS的职业堆集,在音质的体现上也是可圈可点,尽管现在在AI智能方面还有许多有待进步的当地,但这是整个职业的问题,信任经过不断的功用完善,这款音箱能给咱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加上精巧细巧的机身,时髦的外观以及防水功用和续航体现一定会让人感到满足。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回复: 0
在线时间0 小时G币5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20UID
小学生,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怒 14:04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G币5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机友,下载更多应用,让你轻松玩转手机。
已有帐号?   下载游戏和软件,请【】进入机锋市场!
随着蓝牙技术的深入普及,以及人们对于随时随地享受影音的便利需求,无线音箱在这些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不过大多数厂商只注重于便携和功能,而对于大多消费者所关注的音质痛点却不甚关注。这就造成了几百来元听个响的尴尬局面。小则小矣,但并不精。看似时尚个性的外观下,却丧失了音乐的本真。就如同装帧精美的书籍,打开看过后满页是乏善可陈的鸡肋。如何让“鸡有鸡味”,而不是味同嚼蜡。回归最初自然纯朴的味道才是重点。而今天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由美国知名品牌V-MODA新近推出的Remix混音蓝牙音响。外观造型上一如既往的“硬汉柔情”,并内置有VAMP耳放,以及蓝牙、有线两种接入方式。在音质表现上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下面就让我们看下这款售价在2000价位的音响到底表现如何吧:
此次音箱的包装秉承了V-MODA一贯的深夜黑高冷范儿风格,长条状的外封盒上各立面分别印有Remix的展示图、箱体结构和特色卖点罗列,虽然均为英文,但内容生动详细,就算是向来苦手的笔者也能根据图标和标识猜出个大概意思来。不过在这里建议下如果能中英双标,无疑对小白用户而言更为友好,也更显国际化。
在描述音箱结构的语句里,其中的“3D”字样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熟悉V-MODA的朋友都知道,其产品向来不乏创意,创新感十足。此次的Remix也是一样的。通过时下流行的“3D打印技术”,可实现个性化外观定制(之前的Crossfade 2 wireless也是如此,可以通过官方私人订制六角形饰片),从而彰显自我风格,表达个人诉求,这也符合当下年轻用户群体的自身定位。
虽然如今无线音箱市场竞争激烈,同价位的竞品也是各显“神通”。但REMIX的亮点还是非常多的。比如其内置了V-MODA独家“VAMP耳放”技术,具有声控功能,并支持Daisy Chain连接(可串连多台REMIX),支持一拖二(手机),并可随意切换,续航长达10小时等,还是十分丰富的。
内容物方面,除却操作指南、宣传手册等卡片外,还附赠有Type-C接口的充电线,线缆为常见的“宽面条”状,易于打理,不会缠绕,而且此线极长,大概有两米左右。此外,还提供了用于替换的方形红色橡胶圈垫和3.5mm双头音频线。音频线为Y头斜插,并有束线带,同样很长,线材为耐磨的编织线。虽然REMIX为无线音箱,但仍然支持没有蓝牙功能的音频播放器通过音频线直接接入使用。
“回归”本体,作为一款便携式音箱,V-Moda Remix的尺寸并不算大(具体“三围”为205*65*68 mm),在这里与常用的笔记本作下参照,可以看到其机身大概相当于笔记本的一半大小,方便塞进背包随身携带。该音箱共有两个版本,分别是铝合金材质的银白与皮革包裹的黑色(简称“皮革黑”和“金属银”)。笔者入手的这款为银色,四角方正的长方体造型俊朗有余,颇为讨喜。当然由于全身为金属背板,所以音箱的重量也达到了850克,惦在手里还是相当有份量的。此外,边角处均经过CNC精细打磨,磨砂质感触手细腻。做工颇为扎实,细节处也并无毛糙。沉甸甸的份量和独特的金属质感,让人拿在手中使用时,有种“精工良品”的味道在里面。
机身的结构也很简单,正面是六边形格栅,背部为黑色金属网罩覆盖的喇叭。顶部正中为操作区域。五枚按键一字排开,分别是电源开关、音量调节(+/-位于两端,中间的“V”键为多功能键),最右的“PAIR”为配对键(长按3以上可开启新配对)。此外,在键位两端分别对应有一枚LED指示灯(充电时为橙色,充足为白灯)和麦克风。“V”键的设置比较有意思,按一次为播放/暂停(接听电话),双击为下一首切换,按三次为播放上首曲目。此外,有来电时按2秒松开可拒接/挂断来电,长按3秒可唤醒“Siri”等语音助手。按键区域为橡胶包裹,键位间也并没有明显缝隙,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来张背部全景特写:据官方宣称,此音箱研发历时三年(期间有国际顶级电子乐器品牌Roland加入共同开发),为了达到“低失真,高输出”的理想音质,其使用了玻璃纤维材质的振膜作为喇叭单元(CCAW线圈),并采用了“长冲程喇叭设计”,可让振膜自由活动和呼吸。此外,就如前文所说,它还内置了VAMP技术耳扩,搭载的扩音器为德仪提供,功率最大为10Wx2。音箱喇叭阻抗为4欧姆,VAMP耳扩输出为83mWx2。可最大限度发挥耳机潜力,一般手机所无法推动的高端耳机也可轻松推动。
一侧的“V-MODA”铭牌标识:在机身背侧共提供了三个接口,分别是VAMP耳放(内有指示灯)、Type-C充电(无需正反,放心使用),和3.5mm的AUX IN(连手机/播放器音频输入),一目了然。
音箱采用了双层外壳,双层网面的设计,其好处在于可“有效消除物理谐振,还原音色”。内置的电池在蓝牙连接下可连续聆听10小时左右,以每天听歌三小时来算的话,大概可持续使用三天,这样的成绩还是颇为不错的。当然你要是在家用,可直接插上充电线。
将音箱平放置桌面,在音乐播放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震动。为此,在音箱两侧凹槽处专门可用于安置橡胶垫圈,以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为了提供美观和满足个性化需求,V-MODA提供了经典的红与黑两种不同配色垫圈,不知道官方商城是否还有更多配色推出。个人还是喜欢这样的设计,除了减震外,胶圈还起到了“遮丑”的作用(遮盖了音箱外露的螺丝),也算是两全其美吧。
箱体底部没啥好说的,银白一片。多来几张与一众手机、播放器搭配的细节图赏吧:
其实谈及“V-MODA”,也许国内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但作为全球知名的音频厂商,V-MODA最早于2006年在美国荷里活创立,2013年总部转到以设计闻名的意大利米兰,其产品既有着意大利独有的设计工艺和时尚元素,又拥有着对音乐的热情与执着。其经典之作M-100耳机已获得超过20个编辑大奖 (其中包括DJ Mag连续两年年选为年度最佳耳机,美国消费者平台 CNET 2015 年度最佳 DJ 耳机等重要奖项)。 在 2014 年的亚马逊网站上V-MODA 以4.5平均分排名用户满意度第一。不过国内因为销售渠道的关系,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海淘。
得益于丰富的接口,Remix既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也可以通过音频线接入音频播放器有线播放。当然,你也可以在“VAMP耳放”端插入耳机,比如自家的“Crossfade 2 wireless”。
实际听感方面,搭配了本人手边的米6手机、乂度X20、山灵M0等播放器通过蓝牙无线和AUX接入两种方式来谈下听音感受吧。无线模式下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高频的表现比较突出,明亮清晰,解析力强,延展性也很好。中频的表现不功不过,人声细腻滑润,位置居中,不偏不倚,干净透彻,张驰有度,细节也很丰富。很多音箱音量调到最大会有破音和声音失真等情况,但REMIX并不会有。虽然受限于体积,低音部分虽没有大音箱那么强劲有力,但也并非太过单薄,而是有质有量,下潜亦有一定深度,只是层次感不是太强,有点儿“混过头”的感觉。声场很宽阔,且富有立体感,不会令人有沉闷和局促之感。
而在连接有线后,REMIX的重低音效果得以明显增强,特别是立体感与临场感的提升很大。此音箱给笔者的总体感受是偏浑厚的,三频均衡自然。高频比较通透,略有毛刺感,解析力和延展性都颇为不错。中频沉稳平和,细节丰富,密度控制的较好,声音醇厚且充满磁性,不过略有紧绷,显得不够松弛。低音表现相当给力,量感颇足,下潜很深,清晰度与瞬态俱佳。那种如海浪般席卷般澎湃而来的感觉激荡入脑,让人忍不住跟随音乐节奏舞动起来,特别是在听LIVE版的歌曲时,歌者那清晰透彻的嗓音与乐器的演奏声有如从音箱里满溢至耳畔,而场内观众的呼声、掌声则有如亲临现场般产生共鸣感。总体来说,V-MODA REMIX还是颇为适合大众流行、摇滚爵士、DJ舞曲等音乐风格的。
总 结:作为一款兼具便携与音质的蓝牙音箱,V-Moda Remix的综合素质相当突出。外观上秉承了V-Moda产品一直给人的“硬汉”风。合金机身的加入也让整机显得更为敦实耐用。个化化定制这一自家特色的加入亦为其增色不少。有无线间的切换不仅让老款播放器也有了用武之地,在电量不足时仍然能够连入线缆继续听歌,无疑更为方便。而10小时的续航表现和不俗的音质呈现在同价位音箱中也有着不错的成绩。如果你喜欢V-Moda的设计,并愿意为情怀音质买单,那这款Remix音箱一定不容错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可以同时连接几个音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