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耳机与普通耳机的区别手机能用普通的耳机吗?

细节不将就!这可能是年度最值得体验国产机 — 一加5 手机上手体验
大海鱼棠,评测小白,分享自己使用体验
从2014年接触一加,那时候的一加1还是个稚嫩的“孩子”,拥有自己骄傲的性格,人称“刷机小王子”。相隔一年使用一加X,其实体验并不好,那时候尚未成熟的H2OS和发热让一加X空有颜值。如今再用一加5,一加已经逐渐成熟,虽然销量依旧小众,但在国内一加手机已经成为众多人推荐国产旗舰的常客。我们都知道一加主打性价比,可我更在乎实际体验,对性价比并不感冒,所以这次我们不妨淡化配置,仔细聊聊一加5好不好用?再正文开始之前,先来一波美图。开箱其实一加5的包装没有什么可说的,包装是你能看到一加5少数不改变的地方之一,延续了一加3的设计风格,白色的主色调加以顶部的红色点缀,突出品牌logo,内面纯正依旧为红色,那种红白配色带来的冲击感不可忽视。红色作为一加的主色,在手机配色上却没有红色版本,其实我还是很希望一加能够出个红色版本。在配件方面,除了手机主体,其余配件有充电头、数据线、取卡针、说明书、保修卡和一张复印版的刘作虎签名卡片。都是基础的配件,在我看来,不如把卡片换成一个手机壳更好一些,来一个酸枝材质就好,哈哈~“不讲究”变成“不将就”,一加5外观还有哪些?你要问我为什么喜欢一加,我的回答是:“不将就”。在国产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不将就”意味着不妥协,这种独特的风格深深吸引我,这也是我最喜欢一加的地方。不过在一加5的外观上,“不将就”变成了“不讲究”,说不失望是假,大众脸的外观第一观感无疑是一种退步。正是如此,外观成为了一加5被诟病最多的地方,撞脸OPPO R11和iPhone 7Puls,但一加5外观真的没有可说之处吗?答案是:有,相比上一代,一加5的机身更加圆润,154.2x74.1x7.25mm的机身尺寸,153g的重量虽然只是细微的变化,但在视觉上更加纤薄,握持手感也更好,这便是外观的可说之处。这一切要归功于中框处的“腰线”,着实对外观加分不少。手上这台是月岩灰版本,官方说背面拥有细腻质感,手感柔和;我个人觉得细腻质感说的对,但手感的话还是有些滑手,这便是圆润机身带来舒适手感的同时增加掉落风险。之前用的iPhone不例外,华为也不例外。或许中框处的“腰线”正是为此考虑,增加了摩擦,很好的弥补了背面滑手问题。由于采用黑色面板,距离传感器隐藏的很好,左侧是一颗16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听筒开孔较小并且与屏幕水平,能够减少听筒积灰的情况。一加5重视自拍,16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明显是为了自拍用户考虑,但在美颜上做的还不够好,目前只支持单一的美颜等级调整,希望在后期系统更新中能够加入更多美颜功能,这个可是俘获妹子芳心的法宝之一。一加5采用了不可按压式Home键,左右两侧有触控按键,由于Home键采用陶瓷材质,看起来有镜面效果,和面板色差较大。解锁速度就一个字:快,同样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一加5依旧采用音量键和电源键分离的设计,机身左侧是音量键,右侧则是电源键,还有一个“多”出来的按键:三段式按键。有点类似iPhone上的静音响铃切换按键,不过一加5做的更好,增加了勿扰模式。按键是上下推设计,由上到下分别是静音模式、勿扰模式和响铃模式,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来说各种消息不胜其烦,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键切换设计真的很方便。一加5并没有盲目随流取消3.5mm耳机接口,这个好评,之前使用的手机取消3.5mm音频接口让我觉得很麻烦,还是习惯3.5mm耳机接口。不过扬声器位置我要吐槽了,玩游戏的时候手握持动不动就遮住扬声器,很影响游戏体验。如果跟耳机接口调换个位置,又是另一种体验,希望一加在下一代机型中能够考虑这个问题。一加5作为一加的首款双摄手机,在硬件配置上可圈可点,2000万+1600万高清摄像头,拥有f/1.7大光圈,支持双核对焦、两倍无损变焦、EIS电子防抖;新增人像模式,在拍人这件事上又进一步。本身一加3/T的相机就备受好评,我相信一加5会更出色,至于有多出色,下篇的拍照环节揭晓。由于一加5的镜头凸起,日常使用镜头边缘的金属很容易磨损,建议小伙伴带个手机壳比较好一些,说到这里,你看标配一个手机壳是多么重要啊!对于这块屏幕,我有很多话说。一加5的边框进一步收窄为2.8mm,72.98%的屏占比中规中矩,正面采用第5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在抗摔性上有所提升。如果说外观是一加5被新诟病的地方,那么一加5的这块屏幕这是延续传统了,采用了和一加3一模一样的屏幕材质使得备受吐槽。其实单从参数看不算差,一加5使用一块5.5英寸的三星AMOLED屏幕,像素,那为什么这么多1080P的三星AMOLED屏幕,人家偏偏说一加的差呢?主要是屏闪问题,长久观看屏幕会造成眼睛疲劳,那么,一加5在我这真的会看的眼睛疲劳吗?答案是:没有,虽然硬件没有升级,不过一加5把重心放在这块屏幕的调教上,新增DCI-P3广色域,在色准和色彩饱和度方面都有不错的提升。阅读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加入可以根据环境光线调整,让你阅读更舒适。首先从屏幕色彩上来说,一加5还是很不错的,我经常几个小时抱着手机,也没有所谓的眼睛疲劳。总体来说虽然一加5的这块屏幕谈不上多好,但也没有所说的那么差,日常使用没问题。其实历来我对屏幕要求颇高,往往是购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加5的屏幕确实不足以吸引我,但半个多月的主力机使用下来,发现屏幕完全在我接受的范畴,这也算是一加5这块屏幕的进步吧!一加5在外观上的趋同,“不将就”变为“不讲究”固然遗憾,但这也说明一点,一加已经不甘心做一个小众品牌,逐渐为争取普通消费者而努力,对于一加来说,这是好事。何况在细节上,一加5做的很好,我喜欢其手感,视觉上也更纤薄,有些地方还是保留了“不将就”。写到这里,开箱篇要告一段落了,可一加手机成为众多人推荐国产旗舰的常客,仅靠一个外观远远不够,接下来的使用体验才是重点,我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告诉你一加5为什么会成为国产旗舰推荐首选。使用体验作为一个喜欢听音乐的用户,“重返”3.5mm耳机接口,自然要简单来聊聊一加5的音质,看看在高配置的前提下,内在的音频有没有被忽略。对于音质官方并没有过多介绍,不过应该是高通骁龙835处理器配套的那颗wcd9335音频芯片,从听感来看音质尚可,声音不再单薄,生硬的感觉,配合运动耳机也比较清晰。倒是扬声器,一加5的表现很一般,声音有点尖锐,虽然现在很少用扬声器听音乐,但日常看剧和游戏还是常态。谈及一加5的“阅读模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跟单纯的护眼模式差不多,其实不然,在“阅读模式下”,一加5的屏幕会在色温变暖的情况下倾向黑白,观看屏幕比护眼模式更柔舒适。我爱看书,但我很少拿手机看书,因为手机长时间看书眼睛会非常疲劳,一加5的“阅读模式”或许会增加手机看书的时间。这一次,H2OS变得好用了!在一加X上首次接触H2OS,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作为一个新定制系统,H2OS有着众多不足,甚至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不成熟的系统,不好用更谈不上实用。不过在一加5上,最新的H2OS 3.5.0系统彻底让我改观,接下来我们就从美观度和人性化两个方向去了解全新的H2OS。美观度在图标设计和配色上,H2OS延续了之前的设计风格,在保持大致未变的情况下细微变化,简约兼有个性。新增“一加桌面”可以看做遵循安卓原生的证明,一级菜单保留了基础的几个应用,用户也可以随意添加,通过上划调出二级菜单,即可看到所有应用。或许是为了原生党考虑,对于用惯了一级菜单的我来说,“一加桌面”还是不够效率,我不喜欢想玩哪个应用还需要反复寻找。实际上,H2OS并没有所谓的“主题商店”,自带三种图标可选,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自己的机器显得个性化,那么壁纸是你唯一的选择。相比目前大部分定制系统可以自由混搭的主题风格,H2OS在这方面确实不足。好在我不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喜欢简单的风格,H2OS正好符合,虽说没有那么多的个性可言,但胜在耐看。艳丽大胆的颜色设计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年轻用户,鲜艳的色彩碰撞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你在视觉上不觉得单调。如果说最初的H2OS看起来更小清新些,那么现在的H2OS是更有活力,年轻化。 人性化“主题模式”你可以看做是更换背景的一种,目前我只在一加的H2OS上看到,除了Android主题外,还有黑色和白色主题。从实用性来说,黑白色主题对于场景的作用很明显。例如白天强光下黑色背景比白色更容易看清,黑暗的晚上黑色背景更能突出文字,又不会刺眼。很多人对于状态栏并不在意,我只想说电量显示、实时网速是我必备的,特别是实时网速,本来家里网速就不好,在缓冲视频的时候,没有实时网速我都不知道网速是否正常缓冲。最喜欢电量环形显示,或许是看惯了竖向显示。呼吸灯功能基本是手机必备,不过关于可以自定义颜色就很少了。“阅读模式”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实用性无需再说。后台清除分两种方式:普通清除和深度清除,区别在于是否完全清除应用后台进程。安卓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完全杀掉后台,H2OS能够做到,这个必须给个赞。如果你用过HTC的系统,你就知道游戏免打扰是多么的重要了。你们试过玩游戏的时候来个电话,强制回到电话界面的痛苦吗?各种消息弹窗不断加上按键的误触,直接影响游戏体验。H2OS很好的考虑到我这个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用户,在开启游戏免打扰,系统会自动限制弹窗,按键不会误触,让你真正“沉迷游戏”之中。或许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不说H2OS的流畅度和稳定性,我回答的是:完全不用担心,接近原生保证了目前数一数二的流畅性,日益完善让H2OS在稳定性做的很好,至少我体验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出现任何系统问题。 性能:这是你能买到的最高配置“性能”是一加手机的标签,反观一加各代旗舰,哪一款不是当时的性能狂魔。在一加5上,采用安卓阵营最强的高通骁龙835处理器,最新的10nm制程工艺,在功耗控制上有明显的进步。手上这台是6GB+64GB内存组合的标准版,还有8GB+128GB的高配版。从安兔兔和鲁大师跑分来看,一加5不是针对在座各机,而是在说在座各机都是“垃圾”,很好的诠释了能超越自己的只有自己。安兔兔180979分,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也是一加5;鲁大师153339分,排名第一。AndroBench 5的测试结果表明这是货真价实的UFS 2.1,其实我对跑分和这些测试并不在意,我向来倾向实际体验,再高的跑分也有可能是纸老虎,深受联发科其害的我如是说。理论跑分来说,一加5确实一骑绝尘,但实际使用又如何呢?首先从日常使用来说,应用的秒开,多开后台长时间保留,游戏和聊天软件之间的轻松切换都是性能的直接体现,这是我们使用手机时候最真真切切的感受。超大内存使得我睡前没有清理后台,第二天使用手机依旧能保留,不会盲目杀后台。我玩的游戏不多,《狂野飙车8》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款游戏,别说一加5这种旗舰级手机,就是千元机也会很流畅的运行,而一加5的优势在于加载速度更快,游戏加速过程丝滑流畅,功耗控制也更加出色。我喜欢游戏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一加5的温度也不会有异常的烫手,属于正常水平。目前最火的《王者荣耀》,一加5可以开启高帧率模式,我之前的手机并没有高帧率模式,不得不说高帧率使用起来更顺畅,视觉更好。大部分时间里一加5都可以保持56~59帧之间,团战时候有所下降,不过也会保持在50帧率以上。这次的高通骁龙835最出色的不是性能,而是在发热和省电方面的出色表现,摆脱了高通骁龙以往“发烧”的称号,长时间的游戏,一加5的发热控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说全程发热正常。续航和快充作为一个不喜欢携带充电宝的用户,手机的续航对我来说很重要。从一加3就开始使用的DASH闪充技术,在一加5上得以延续,和传统的高压低电流正好相反,低压高电流的快充方案使得一加5的碎片化充电速度提升明显,效率更高。我从来没想到一加5的续航表现会是如此出色,经过常规测试剩余38%,对于一款拥有3300mAh电池的一加5来说,这个成绩对比众多4000mAh电池的机器都不逊色。上面也提高了这跟采用高通骁龙835处理器是分不开的,到目前用过的三款高通骁龙835手机,续航表现都让我很满意。根据半个多月的续航使用来看,我普遍1.5天一充,这个成绩也是我近期用过最好的续航手机,没有之一。(个人使用,仅供参考)续航出色,快充也依旧出色,电量耗尽时候开始充,完全充满耗时87分钟,就目前市面上的快充速度,也能排行前列。前30分钟充电61%,60分钟充电91%,一加5属于典型的前期“加速”类型,相比循序渐进的充电速度,一加5的“加速”无疑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更完美。试想一下,如果晚上没有充电,在早上起来洗漱的这段时间充电60%多,支撑你一天的使用。充电时候的温度也控制的不错,不会烫手,我经常边充边玩。相机:第一次也可以把双摄玩的很好手上正好同价位的魅族PRO 7,所以这次的拍照篇会和魅族PRO 7进行对比,均是首次采用双摄,首增人像模式,谁会更好?我会偏向人像模式的测试。第一组这组样张拍摄于暴风雨来临前,当时天气较暗,乌云密布,一加5画面整体要比魅族PRO 7稍亮,暗部细节也保留更多,仔细看湖面,可以看到下雨水滴在湖面的涟漪,在魅族PRO 7上并不明显,我甚至看不出。第二组第三组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两款手机的差别并不大。第四组一加5为1.4倍变焦,魅族PRO 7为1.5倍变焦,这组样张高下立判。一加5凭借2倍无损变焦和像素上的优势实现碾压。第五组正对太阳拍摄,这组样张中我认为魅族PRO 7更好一些,画面更亮,仔细看钟上面的字,魅族PRO 7更清晰。唯一不足是天空部分没有一加5来的柔和自然。第六组很多人看出这张照片的距离不一样,主要是在近距离的复杂场景下,一加的自然虚化经常出现对焦失败。相比之下,魅族PRO 7的表现更好,背景的虚化干净,没有一加5的朦胧感。第七组这组自然虚化对比的样张,一加5扳回一成,主体更加突出,花瓣处的阴影部分保留更多。第八组第九组在夜间中,一加5整体更加出色,噪点控制的不错,特别是第七组的灯光,魅族PRO 7偏色严重,基本看不清灯光上的字。第九组在色彩上没有魅族PRO 7来的讨喜,相比一加5在夜间的秒速对焦表现,魅族PRO 7几乎全部需要反复对焦,成像速度慢。人像模式普通模式和人像模式的区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同为人像模式下,我认为一加5胜出,你们觉得呢?像第一组样张中,魅族PRO 7的人物主题仿佛置身于场景之外,放大后你会发现,头发和衣服边缘都有明显的涂抹,连鼻尖处都糊在一起。反观一加5的边缘识别更准确。第二组更是如此,头发处一大块的涂抹;第三组中我很喜欢魅族PRO 7的背景光斑,但这依旧掩盖不了边缘识别糟糕的事实。和一加5的景深虚化自然柔和不同,魅族PRO 7总会给人突兀之感。在人像模式下,不管是背景虚化效果,还是人物主题,我都觉得一加5表现更好。魅族PRO 7向来在拍照上没有优势,人像模式还有待虚化。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我想我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或许在外观上一加5有些“不讲究”,但在细节上丝毫“不将就”,轻薄的机身带来舒适的手感。系统这个软肋不复存在,或许和目前主流的定制系统还有一些差距,但至少H2OS变得好用了,美观度、人性化和稳定性都有明显的进步。出色的拍照,目前最顶级的配置,一加5有何理由不成为国产旗舰推荐的首选呢?2999元、3499元的售价让一加5的性价比没有一加3系列那么爆棚,但依旧是最值得购买的手机之一。本文作者极果见习体验师:大海鱼棠 一直申请不到试用产品?可能是极果君对你还不了解!上传原创内容,可增加试用机会,点这里:
评分加载中...
没有更多啦~
暂时没有数据
没有更多啦~一加手机标配,一加云耳蓝牙耳机快速体验_【快资讯】
一加手机标配,一加云耳蓝牙耳机快速体验
在上周一加手机6发布时,一加CEO刘作虎问大家希望一加除了做手机,还会做些什么?不少人的回答都是耳机,一加也确实带来其首款无线耳机一加云耳。这次一加在一加手机6的评测套装中附带了一加云耳,所以这里顺便做个快速体验。很难说不是苹果在iPhone 7和AirPods上开的头,国产手机厂商在新机上取消3.5mm耳机接口,然后做无线耳机已是近年的常态了,这应该也会是未来的大趋势。不少厂商有采用类似AirPods的全无线EarBud,但由于不是每一家都有苹果那样的高集成和整合能力,其它家的全无线耳机和充电盒都做得偏大,多数为好看但不实用。而且全无线设计也给耳机带来更大的丢失风险,刘作虎便表示他丢失了三幅AirPods,所以一加云耳选择做成更为稳妥的颈圈式无线耳机。首先在外观上,一加云耳给个人的第一眼感觉它挺像BeatsX,当然这类项圈式无线耳机,外观都大同小异,倒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只是一加此前做过金耳、银耳有线耳机,但这次一加云耳上却找不到任何统一的特点,只是耳塞上有一圈红色,配以同心纹理。耳塞部分带有磁铁,左右耳机可以吸附在一起,方便收纳,也可以在耳机挂在身上时,耳机不会乱摆动(好吧,这里做得也很像BeatsX)。一加云耳在颈圈部分左右各有两段棒状部件是放置电池和无线芯片,左边一截上面有开关键、指示灯和USB-C接口,由于没有内置NFC,一加云耳的配对是很普遍的长按开关键进入配对模式,再在手机上找到名为OnePlus Bullets Wireless,进行匹配连接。佩戴方面,一加云耳在耳塞上默认是带有挂圈的,只要戴对左右耳机(有线控的在左边),基本是往耳朵上一套,再稍微调整下挂圈即可牢牢戴好,还算简便。只是标配的耳套对于本人的耳朵略大,需要换用小一号(但BeatsX本人是可以佩戴标配中号),耳机除了附带有三种大小的耳套,还有三种大小的挂圈,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耳朵。云耳的耳塞部分并不会带来不适,与一般入耳式的感觉一样,但颈圈部分会给脖子带来一些箍住的感觉,这也是颈圈式设计的缺点,所以在佩戴舒适和防掉性目前还是要做些取舍。由于是入耳式耳塞,所以音质上...确实要比半平头塞的AirPods好(同为连接iPhone使用、AAC传输),先天就好的隔音,让耳机可以营造更好的空间感,高、中音表现都较为清晰,虽然一加特别宣传了低音,但低音表现个人觉得比较一般,听起来不够有力。所以整体而言,个人不觉得一加云耳有很出乎意料的音质表现,属于百元级别入耳式有线耳机的水平,当然这个音质对大部分用户都完全够听了。由于只是个快速体验,续航时长无法有个完整的测试,只是听了一个多小时,耳机在iPhone上还是显示100%的电量...这电量显示不靠谱啊。至于充10分钟听5小时的快充功能,这其实不是什么很特别的技术,因为无线耳机本身的电池不大,即使完全充满也不需要很久,10分钟已经可以给耳机补充不少电量了。而对于大家关心的蓝牙连接能力,一加云耳只是蓝牙4.1芯片,实测传输距离一般,7、8米左右已经出现连接不稳定,会断续的情况,这点可以说完败于AirPods。一加云耳的售价为399元,这是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在无线耳机配件上的主流定价,整体也都是很主流的功能和表现,没有特别的缺点,也没有特别的优点,即中规中矩。对于一加手机用户自然是很推荐入手的,毕竟是第一方产品,但如果你是其它Andorid手机或iPhone用户,这个一加云耳则没到很值得入手的程度,只能说是个not bad的选择吧。价格从低到高
价格从高到低
月销1324笔
月销8375笔
相关推荐词
月销36292笔
一加6发布了,顺带一副耳机
昨日一加6已正式发布,售价也出来了。
月销1413笔
月销5463笔
相关推荐词
售价119 一加银耳2耳机即将开售
  8月26日,一加手机官微宣布将于8月30日在官网独家开售一加银耳2耳机,有曜岩黑、薄荷金双色可选,售价119元,搭配绕线器一起购买仅售120元。此外,
相关推荐词
选音乐耳机,真的不能只看这一点!
我们对于音质的要求也随之也越来越高,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音乐耳机,则让很多朋友头疼。毕竟选音乐耳机,不能只看它的外在颜值,还要看各种结构。
一加近日出的这款耳机很惊艳,看了就想买!
近日,一加发布了新一代耳机:一加银耳2。这款耳机目前已经上线一加手机官网,售价为119元。另外,购买过一加手机3的用户在8月26日~8月30日之间进行认
相关推荐词
一加6T概念图:用心设计,不忘初衷!
一加手机6T,作为一加手机6的晋级版,实际上仍是有许多不确定要素的。比方后置摄像头的数量是否会增加,是否会将后置指纹辨认模块进行重新设计等等。
相关推荐词
一加云耳蓝牙耳机发布 少见的8小时续航
一加云耳还支持支持磁吸控制兼具开关功能,便捷防丢还省电、语音自动播报功能和接听功能。采用 9.2mm 的大发声单元。
[{"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9K7tvq7-g==.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9K7tvq7-g==.html","word":"一加一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7b6u_o=.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7b6u_o=.html","word":"一加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7b6yPs=.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7b6yPs=.html","word":"一加耳塞"},{"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8rWu_q2-rv6.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8rWu_q2-rv6.html","word":"一加手机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8C20cC2-rv6.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8C20cC2-rv6.html","word":"一加蓝牙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zK2-rv6.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zK2-rv6.html","word":"一加2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zO2-rv6.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zO2-rv6.html","word":"一加3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zG2-rv6.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zG2-rv6.html","word":"一加1耳机"},{"chanpin":"tmall","mobileUrl":"https://m.tmall.com/mblist/cp_0ru807b6u_ogz9-_2A==.html","pcUrl":"https://www.tmall.com/mlist/cp_0ru807b6u_ogz9-_2A==.html","word":"一加耳机 线控"}]【试用】小众的一加手机5凭什么这么火?
几经洗牌后的国产手机市场,留下的基本是大家有目共睹、销量比肩国际品牌的大鳄,仅有少数几个小众品牌在巨头之中存活,一加就是其中之一。不同于某些追求外在形式主义的品牌,一加身上的极客气质更加强烈,例行每年更新一次的旗舰机型——一加手机5也赶在初夏现身,为我们诠释一加眼中Android旗舰该有的模样。
CPU:高通骁龙835
GPU:Adreno 540
屏幕:5英寸
内存:6GB/8GB LPDDR4X
存储:64GB/128GB UFS2.1
前置摄像头:1600万
后置摄像头:1600万+2000万
指纹识别:前置
电池容量:3300mAh
尺寸:152.7mm×74.1mm×7.25mm
重量:153g
价格:2999元
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老实说,之前的多款一加手机并不能称得上“大众情人”,过于硬朗的线条几乎在表示这是专为男性机友定制。尤其是前代的一加3/3T,方正的轮廓配上枪灰色金属机身,很难想象女生拿在手里的样子。
一加5似乎想做出一些改变。然而无论是最初的谍照,还是发布会公布的真机样图,铺天盖地引来了各种质疑。包括一加的海外网友在内,很多人都认为是在1:1复刻iPhone 7 Plus。不得不说,单看图片确实有点像—几乎成为2017年手机标配的穹顶式天线,突然变得圆润的圆角轮廓,似乎失去了一加手机的固有特色。可是,如果你真的拿起一加5放在手里把玩一下,真实的触感以及光线下的细节都会告诉你,刘作虎在发布会上所言并不假,这是一款经过精选打磨,并且依然具备一加DNA的手机。
▲在简洁的黑色前面板上,少有的几个开孔也几乎被隐藏起来,特别是摄像头左边那个很小的圆孔里,其实还隐藏着状态指示灯。
厚度为7.25mm的一加5比一加3薄了一些,从数据上看和7.3mm厚度的iPhone 7 Plus很接近,但入手后的手感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一加5沿袭了前代的枕形背部设计,机身两侧的极限厚度削减近一半,配合从上下两端渐变而出、环绕正面边框的切割腰线,将一加5拿在手里的一瞬间能够清晰感受到边缘的棱角和犀利。包括静音键在内的所有实体按键以及SIM卡槽均分布在这条切线上。玩家们也大可放心,经过精细打磨喷砂的边缘并不会割手,更不能拿来切纸或者削苹果皮,只是这种棱角是无法从近乎全黑的产品图上清晰感受出来。再较真一些的话,一加5的上、下边框保留着一加特有却又不易察觉的弧度,对应的机身侧边也做了斜向切角处理。所以,无论你是怎样握持一加5,它都会时刻告诉你“我就是一加5,不是谁的复制品”。
▲前后拨动的金属静音键,蚀刻有防滑纹路,右手握持时不必再使用左手去拨动。
▲机身底部设有扬声器、USB Type-C接口和耳机接口,但其实一加5通过蓝牙耳机获得的音质更佳。
这次一加为新品提供的两款颜色依然有些相近。顶配版本为一加3T限量提供的星辰黑,相对低配的版本则是月岩灰。前者的黑色面板和机身融为一体,精细的做工甚至让屏幕的塑料支架都难以察觉,几乎没有任何缝隙;后者和一加3的枪灰相去甚远,更像是不同光照下会呈现出别样色彩的黑灰色。在深邃的机身上,背部的一加Logo显得更加低调,倒是正面的指纹识别Home键因为镜面效果更加抢眼。更加不易察觉的则是隐藏在双摄像头边框中间位置的全功能NFC天线。这个不起眼的蚀刻天线,起初甚至让我们误以为是机身的无意磕碰所致,也足见一加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灌入的巧思。
虚心改良的Optic AMOLED
手机屏幕材质向OLED过渡的大势已定,一加则是早在一加手机X上就开始采用AMOLED屏幕。不过一加3上的Optic AMOLED因为调色的偏差引来不少怨言,一加5在屏幕材质和分辨率不变(5.5英寸1080p)的情况下,做出了调色的改善。
和一加3相比,一加5的屏幕色调明显正常不少,但默认的屏幕色彩在显示白色时依然有些偏冷。考虑到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一加5特别提供了sRGB、DCI-P3色域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式。当切换到sRGB,屏幕会明显变为暖色调,更加强调红色表现,切换到DCI-P3时,则会在sRGB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黄色的表现。在sRGB和DCI-P3模式下,侧向视角红色偏橘色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和拥有DCI-P3色域的iPhone 7 Plus相比,一加5的白色略微发黄。我们建议用户选择自定义模式,适当地补偿一下暖色调,这种模式下,一加5的色彩相对最为准确和自然。
▲sRGB(左)、DCI-P3(右)显示模式下的NTSC色域,而默认模式下的NTSC色域更达到了103.55%。
由于Optic AMOLED是经过一加二次调校的屏幕,色彩观感上更像三星之前的SuperAMOLED屏,色彩较为艳丽,尤其是在显示自带的壁纸时非常明显。考虑到不少用户需要在更舒适的观感下阅读,一加5新增加了阅读模式,可以通过系统“显示”设置选项,针对特定的App开启该模式,也可以全局手动开启。进入阅读模式后,屏幕会转为类似牛皮纸风格的黑白模式,大幅度过滤了容易引发视觉疲劳的蓝光,黑白模式也能让用户更专注于文字阅读。由于是系统级功能,特别适用于没有配备阅读模式的浏览器或者《即刻》等App,但要注意的是,这一模式下的截屏图依然为彩色,即只有一加5用户自身才能体验阅读模式的美妙。
熟悉的粉丝都知道,一加针对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分别设计了两套不同的系统,两者基本上相似。国内版搭载的氢OS提供了更多本地化功能优化,UI设计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伴随一加5而来的氢OS 3.5基于Android 7.1.1打造,比起其他大动手术刀的国产OS,氢OS“轻”得几乎就像是原生系统。为了彰显独有的特色,原生Android口碑不一的桌面被换成了氢桌面。在氢桌面下,所有应用都被布置在一个层级中,主页被做出了区别对待—仅提供下半屏布置图标,上半屏被用于放置时钟插件及显示壁纸,剩下的页面背景仅显示用户设置的主题色。在氢桌面下右滑,就能进入氢视窗页面。新版的氢视窗加入了管理中心(查看流量、清理垃圾)、常用联系人,并增加了对第三方App插件的支持,能够让用户更好地在一个页面下快捷调用各类功能。而更钟情每个页面布置插件的玩家,也可以通过长按氢桌面空白区域,在下方弹出的设置按钮里开启“显示小部件”功能,再为氢桌面其他页面添加插件。
▲氢OS遵循Material设计风格,最左边的一页为氢视窗。
▲一加5支持长按Home键唤起支付宝或微信快捷支付功能。
氢OS自带的App并不多,诸如天气、文件管理、便签、卡券和应用商店等基本都布置在桌面首页,除了通过QQ浏览器换图标而来的浏览器外,其他App都按照Material风格进行了设计。清爽的Material图标和设计风格,很好地利用了AMOLED屏幕展现色彩的功力,整个界面看起来通透又有趣。也正是因为遵循了Material设计风格,氢桌面也很好地与原生Android N界面结合,不会有严重的违和感。
实际上,氢OS更多的改动都隐藏在系统设置中,譬如前面提到的阅读模式,还有按键自定义、静音键设置、体感手势、主题色设置等等,都是能够帮助国内用户更方便使用手机的功能。考虑到“加油”爱折腾的习惯,一加5还提供了和Android N Launcher相似的“一加桌面”,并且自带谷歌框架,甚至自带的邮箱都可以直接绑定和收发Gmail。
性能唯快不破
或许是不够张扬的外观以及俏皮的氢OS带来了迷惑,以至于让人快要忘记一加5也是个堆积顶尖硬件的怪兽。以我们收到的星辰黑版为例,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加上8GB LPDDR4XRAM,还内置了128GB UFS 2.1存储,几乎是当下Android阵营里最为顶尖的配置。即便是配置低一些的月岩灰,也只是将RAM和存储缩减至6GB、64GB,硬件标准依然未变。这套配置在Geekbench 4和安兔兔评测中都能轻松获得高分,成为Android阵营的顶尖旗舰。
而高性能硬件配合相对纯净的Android N系统,用户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快,非常快。无论在什么应用内,亦或是各种系统操作,一加5都没有任何的延迟和粘滞,即便是众所周知会自带卡顿特效的一些电商App,在一加5上除了网络加载图片时会因网速花费一点加载速度,App里的操作依然还是行云流水。
骁龙835作为高通旗下的10nm旗舰,整合了Adreno 540 GPU,在这个组合中充当了性能怪兽主力,赋予了一加5出色的游戏表现。《王者荣耀》内开启高帧率模式依然全程以FPS60帧数运行,而在代表性3D游戏《Need for Speed No Limits》中,一加5不仅流畅运行,画面渲染也十分到位。
▲安兔兔评测v6.3.3得分
▲GeekBench单核心、多核心跑分成绩
除此之外,高通骁龙835这枚SoC还赋予了一加5对aptX HD蓝牙音频标准的支持,在系统设置—“其他高级设置”—“蓝牙音频标准”中手动开启后,用户能够使用同样支持该标准的蓝牙耳机,尽享无线音乐体验。我们通过搭配索尼MUC-M2BT1试听,并和大家熟悉的采用aac标准的iPhone 7 Plus进行对比,两者的音质完全是一耳朵的差别—采用aptX HD标准的一加5明显更加清晰丰满,足以媲美直接有线模式下的听音体验。
比双摄更专业
一加5同样顺应了双摄的潮流,将主摄像头更替为1600万像素IMX 398(f/1.7)+2000万像素IMX350(f/2.6)的广角+长焦组合。要指出的是,两枚传感器皆为彩色,但光学镜头并非两倍关系,IMX398那枚为24mm端,官方给出的说法是1.6倍变焦时才会是真正的光学变焦,并且清晰标明2倍时为无损变焦。不过相机App里提供的直接选项仅有“2x”变焦,1.6倍需要手势放大自行获得。至于2倍变焦则是通过双镜头共同协作获得,实际体验中,一加5的两倍变焦无论是取景还是出片都比传统单镜头手机两倍变焦所得画面质量更高。
▲搭载广角+长焦双摄像头,摄像头金属保护圈中间其实是全功能NFC天线,设计得十分巧妙。
和iPhone 7 Plus类似的是,一加5双摄组合中第二枚摄像头,即IMX350会根据环境光线停止工作。通过遮挡测试,我们发现这枚镜头对于光线的要求更为严苛,基本进入室内都不会工作,此时无论切换至1.6倍变焦还是2倍变焦,均由IMX398完成。由于屏幕色彩较为鲜艳,一加5所拍摄的照片在传送到其他手机上时,饱和度会有所降低,一加5用户通过其他手机观看时可能会有视觉落差。而在光线较好时,一加5保持了前代既有的水准,拍照没有明显的短板。比较遗憾的是,在夜景等暗光环境下,仅拥有电子防抖的一加5很考验用户的手持稳定性。
▲相机在专业模式下可以对ISO、白平衡、快门和焦距进行调节,并且支持RAW格式。
▲即便不使用人像模式的虚化功能,凭借大光圈,一加5也有着不错的特写能力。在拍摄容易颜色溢出的高饱和度物体时,一加5的主摄像头依然能够还原足够多的细节。
▲光线不够充足时,双摄中的第二枚摄像头不会工作,但画面的细节依然很丰富,不会存在明显的噪点。
▲一加5的“2倍无损变焦”画质表现几乎和默认焦距相当,和同类产品相比属于较高的水准,并且对于光线环境不挑剔,仅仅是细节上略微肉一点,实用性很强。
▲相机在专业模式下可以对ISO、白平衡、快门和焦距进行调节,并且支持RAW格式。
值得夸赞的是,一加5自带相机App并没有向iOS倒戈,而是借鉴了Google相机,各类元素清晰明了,诸如专业模式、全景拍照等功能被折叠到菜单中。一加独有的HQ像素精选模式被放在了普通模式下的HDR选项中,该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画面的精细度,但合焦速度会稍慢一些。至于RAW格式拍摄,仅在专业模式下提供。
2017年手机价格普遍上涨,一加5的起始售价也来到了2999元。但继续保持着不将就的DNA、近乎原生的Android体验以及顶尖的硬件性能,即便有着些许的不足,有着情怀加成的一加5基本上也难逢对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耳机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