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电脑重做系统后PE获取硬盘分区失败的最后一个分区就被格式化了

电脑格式化硬盘后重装系统,硬盘最后一个分区不能用了,是什么原因啊,就具体解释。_百度知道
电脑格式化硬盘后重装系统,硬盘最后一个分区不能用了,是什么原因啊,就具体解释。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63
获赞数:29
擅长:暂未定制
分区结构破坏了。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硬盘分区格式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硬盘分区格式
工厂生产的硬盘必须经过、分区和(文中均简称为格式化)三个处理步骤后,电脑才能利用它们存储数据。其中的通常由生产厂家完成,目的是划定磁盘可供使用的和并标记有问题的扇区;而用户则需要使用所提供的如“fdisk.exe、format.com”等程序进行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根据目前流行的来看,常用的分区格式有四种,分别是、、和。
硬盘分区格式硬盘格式
硬盘分区格式FAT16
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 95中最常见的格式。它采用16位的,能支持最大为2GB的分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支持最多的一种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 95、Win 97到现在的Win 98、Windows NT、Win 2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在FAT16分区格式中,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用了一个簇,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Win 97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格式FAT32。
硬盘分区格式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使其对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但在WIN2K&XP系统中,由于系统限制,单个分区最大容量为32GB。由于目前的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的管理。而且,FAT32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目前,支持这一格式的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另外,由于DOS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DOS系统,还有一点FAT及FAT32格式分区不支持4G及以上文件。
硬盘分区格式NTFS
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这种格式采用NT核心的纯32位Windows系统才能识别,古老的DOS以及16位32位混编的Win95&98系统是不能识别的。
NTFS是一个可恢复的文件系统。在上用户很少需要运行修复程序。NTFS通过使用标准的事务处理日志和恢复技术来保证分区的一致性。NTFS支持对分区、文件夹和文件的压缩。NTFS采用了更小的,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磁盘空间。
硬盘分区格式Linux
Linux是1999年最火的,它的格式与其它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共有两种。一种是Linux Native,一种是Linux Swap。这两种分区格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极佳,结合后,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只有Linux。
硬盘分区格式格式化
我们常常将每块硬盘(即硬盘实物)称为物理盘,而将在之后所建立的具有“C:”或“D:”等各类“Drive/”称为逻辑盘。逻辑盘是系统为控制和管理物理硬盘而建立的操作对象,一块物理盘可以设置成一块逻辑盘也可以设置成多块逻辑盘使用。
在对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处理步骤中,建立分区和逻辑盘是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处理的必然条件,用户可以根据物理和自己的需要建立、和逻辑盘符后,再通过格式化处理来为硬盘分别建立(BOOT)、(FAT)和数据存储区(DATA),只有经过以上处理之后,硬盘才能在电脑中正常使用。
我们知道电脑对硬盘上所存储的所有信息都是以“文件”方式进行管理的,因此电脑为硬盘建立相应的(英语缩写为FAT)以管理存储在硬盘上的大量“文件”。根据不同,目前DOS6.x和Windows9x所使用的FAT分为FAT16和FAT32两种。其中FAT16是指使用16位数字,此时电脑运行时系统可以为需要存储在硬盘上的每个文件的实际长度分配——“硬盘簇”,由于16位分配表最多能管理65536(即2的16次方)个硬盘簇,也就是所规定的一个。由于每个硬盘簇的最大只有32KB,所以在使用FAT16管理硬盘时,每个分区的最大存储容量只有(65536×32KB)即2048MB,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G。
由于FAT16对的容量限制,所以当硬盘容量超过2G之后,用户只能将硬盘划分成多个2G的分区后才能正常使用,为此从Windows95 OSR2版本开始使用FAT32标准,即使用32位的来管理硬盘文件,这样系统就能为文件分配多达(即2的32次方)个硬盘簇,所以在硬盘簇同样为32KB时每个分区容量最大可达65G以上。此外使用FAT32管理硬盘时,每个逻辑盘中的簇长度也比使用FAT16标准管理的同等容量逻辑盘小很多。由于文件存储在硬盘上占用的磁盘空间以簇为最小单位,所以某一文件即使只有几十个也必须占用整个簇,因此逻辑盘的硬盘簇单位容量越小越能合理利用。所以FAT32更适于大硬盘。硬盘主分区、和 逻辑硬盘的关系
在使用DOS 6.x或Win9x时,系统为等存储设备命名盘符时有一定的规律,如A:和B:为软驱专用,而C:~Z:则作为硬盘、以及其它存储设备共用,但系统为所有的存储设备命名时将根据一定的规律。例如我们为一块硬盘建立分区时如果只建一个,那么这块硬盘就只有一个盘符“C:”;如果不但建有主分区而且还建有,那么除了“C:”盘外,还可能根据在扩展分区上所建立的逻辑盘数量另外具有“D:”、“E:”等(增加的盘符依次向字母“Z”延伸)。
硬盘分区格式如何格式化硬盘分区
方法一、使用xp安装盘自带的分区管理功能
方法二:使用WinPE系统
WINPE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予安装程序,可以看作是迷你版的操作系统。WINPE很小,很多系统安装光盘集成了PE,可以通过启动菜单选择进入。由于WINPE是从光盘上启动的,因此可以顺利格式化C分区。
方法三、使用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 8.05
PartitionMagic是一个不错的分区管理工具,其特点是可以在不破坏硬盘数据的前提下改变分区大小、拆分合并分区或改变分区格式。这里有专门的教程。PartitionMagic可以任意调整分区,但不能格式化C盘。因此使用PartitionMagic只能在安装系统之后调整分区,不能用于安装操作系统之前的准备。
方法四、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器。
方法五、使用资源管理器
打开我的电脑,在分区上右键-选择格式化,就可以格式化一个分区。这是最初级的方法,也是最不解决问题的。比如中了U盘病毒,在没有清除病毒之前这样格式化分区依然不能阻止病毒感染。而且只能格式化,设置卷标,不能进行分区的删除、分区命名等操作。这里也只是一种方法罗列而已。
硬盘分区格式处理步骤
以下所介绍的均使用Windows 98系统所提供的fdisk.exe程序,格式化也利用其中的format程序进行。由于各人电脑中所配置的硬盘数量、规格不等,进行分区和建立逻辑盘的数量也不尽相同,因此以下介绍、建立逻辑盘和格式化操作几种可能的情况。
硬盘分区格式只建一个主分区
这种和格式化操作最简单,实际操作时只需:
第一步,运行FDISK程序→确定FAT标准→建(自动激活分区并生成盘符);
第二步,退出FDISK程序后格式化逻辑盘(C:)→全部过程结束。
硬盘分区格式主分区和扩展区
这种情况下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确定FAT标准→建(程序自动生成盘符C:);
第二步,建→根据扩展分区大小和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逻辑盘(程序自动分配盘符D:、E:等);
第三步,激活;
第四步,退出FDISK后逐个格式化的C:逻辑盘和上D:、E:等逻辑盘→全部过程结束。
硬盘分区格式操作实例
现在我们对一台新组装电脑的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设置引导顺序。在电脑BIOS中将引导顺序设为“A:,C:,SCSI”,目的是能用Win98启动引导系统。在此之前应该先准备一张Win98的。
第二步,选择启动方式。当由引导系统,在屏幕显示的启动菜单时,选择“2”或“3”,由于处理硬盘时用不着光驱,所以在此建议选择“3”引导进入系统,屏幕显示DOS提示盘符“A:\&;”,键入“Fdisk”命令。
第三步,选择FAT标准。执行FDISK命令后,屏幕显示进入FDISK主菜单前的FAT标准使用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使用FAT32标准,此时直接回车选择“Y”进入FDISK主菜单。如果我们不使用FAT32而使用FAT16文件标准(在执行FDISK命令后的选择“N”),那么我们建立的每个分区容量不能超过2G。
第四步,选择准备分区的硬盘。如果这台电脑中安装了两块硬盘,只能分别进行处理,先选择欲处理硬盘(FDISK程序中称为“当前盘”),可通过FDISK主菜单(见图4)上的第5项进行。在输入选择中键入“5”之后,会显示电脑中所安装的全部硬盘信息,内容有容量、分区情况(如果已经分区)等。一般主盘编号为“1”,从盘编号为“2”。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电脑中如果没有安装第二块硬盘,FDISK主菜单将不会有第5项(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第五步,建立。在确定主盘为“当前盘”后,我们选择其中的“1”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来建立。在选择“1”后屏幕显示“建立分区或逻辑盘菜单”,见图5。选择“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此时程序提示用户是否将全部硬盘空间都建为,在选择“Y”后(如果 此硬盘小于64G),硬盘上就只能建有一个了。如果选择“N”,将显示出硬盘上所有可用空间(见图6)。由于我们需要建立和,所以在图中的方括号中将8691改为4000,将主分区建为4G,同时程序自动为主分区分配逻辑盘符“C:”,然后将提示主分区已建立并显示主分区容量和所占硬盘全部容量的比例,此后按“Esc”返回FDISK主菜单。
第六步,建。在FDISK主菜单中继续选择“1”进入 “建立分区菜单 ”后再选择“2”(仍见图5)建立,屏幕将提示当前硬盘可建为扩展分区的全部容量。此时我们如果不需要为其它(如Novell、Unix等)预留分区,那么建议使用系统给出的全部硬盘空间,此时可以直接回车建立,然后屏幕将显示已经建立的扩展分区容量。
第七步,设置逻辑盘数量和容量。建立后,系统提示用户还没有建立,此时按“Esc”键开始设置逻辑盘,屏幕显示如图7,提示用户可以建为逻辑盘的全部硬盘空间,用户可以根据硬盘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来设定逻辑盘数量和各逻辑盘容量。如果我们将设成2块逻辑盘,我们需要先确定D:盘的容量如2691MB,建立D:盘后,再将其余空间(2000MB)全部建成E:盘,此时将会显示用户所建立的逻辑盘数量和容量,然后返回FDISK主菜单。
第八步,激活硬盘。在硬盘上同时建有主分区和时,必须进行主分区激活,否则以后硬盘无法引导系统。在FDISK主菜单上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时将显示主硬盘上所有分区供用户进行选择,我们的主盘上只有“1”和“2”,当然我们选择主分区“1”进行激活,然后退回FDISK主菜单。
第九步,退出FDISK程序。继续按“Esc”键退出至用户必须重新启动系统,然后才能继续对所建立的所有逻辑盘进行格式化。
第十步,格式化所有逻辑盘。格式化逻辑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重新用Win98启动系统,然后在引导菜单中选择第1项或第2项,即从光驱开始安装Win98或加载光驱后进入DOS提示符下再转入光驱安装Win98,然后在安装Win98时由安装程序自动依次对系统中所有逻辑盘进行格式化处理。第二种格式化硬盘的方法就是使用Win98重新启动系统,使用第2项加载光驱引导系统,然后在A:盘下直接使用“format”程序分别对中的所有逻辑盘如C:
、D:、E:等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对C:盘应该使用“format c:/s”格式命令进行。以上方法中建议在对处理后直接通过安装Win98来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处理。
以上是对新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操作步骤,可供初学者在装机时参考。
用CONVERT命令可将FAT、FAT32的磁盘转换为NTFS
格式如下:CONVERT D:/FS:NTFS
NTFS 允许文件名的长度可达 256 个字符。虽然 DOS 用户不能访问 NTFS 分区,但是 NTFS 文件可以拷贝到 DOS 分区。每个 NTFS 文件包含一个可被 DOS 文件名格式认可的 DOS 可读文件名。这个文件名是 NTFS 从的开始字符中产生的。
硬盘分区格式安全特性概要
Win 2000采用了更新版本的NTFS文件系统NTFS 5.0,它的推出使得用户不但可以像Win 9X那样方便快捷地操作和管理计算机,同时也可享受到NTFS所带来的系统安全性。
硬盘分区格式NTFS的特点
·NTFS可以支持的分区(如果采用则称为卷)大小可以达到2TB。而Win 2000中的FAT32支持分区的大小最大为32GB。
·NTFS是一个可恢复的文件系统。在NTFS分区上用户很少需要运行磁盘修复程序。NTFS通过使用标准的事物处理日志和恢复技术来保证分区的一致性。发生系统失败事件时,NTFS使用日志文件和检查点信息自动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NTFS支持对分区、文件夹和文件的压缩。任何基于Windows的对NTFS分区上的压缩文件进行读写时不需要事先由其他程序进行,当对文件进行读取时,文件将自动进行解压缩;文件关闭或保存时会自动对文件进行压缩。
·NTFS采用了更小的簇,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磁盘空间。在Win 2000的FAT32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分区大小在2GB~8GB时簇的大小为4KB;分区大小在8GB~16GB时簇的大小为8KB;分区大小在 16GB~32GB时,簇的大小则达到了16KB。而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下时,簇的大小都比相应的FAT32簇小;当分区的大小在2GB以上时(2GB~2TB),簇的大小都为4KB。相比之下,NTFS可以比FAT32更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磁盘空间的浪费。
·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许可的设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和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二是获得访问许可的组或用户可以进行什么级别的访问。访问许可权限的设置不但适用于本地计算机的用户,同样也应用于通过网络的对文件进行访问的网络用户。与FAT32文件系统下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访问相比,安全性要高得多。另外,在采用NTFS格式的Win 2000中,应用可以对文件夹、文件以及对象进行审核,审核结果记录在中,通过安全日志就可以查看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或活动目录对象进行了什么级别的操作,从而发现系统可能面临的非法访问,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种安全隐患减到最低。这些在FAT32文件系统下,是不能实现的。
·在Win 2000的NTFS文件系统下可以进行管理。磁盘配额就是可以为用户所能使用的磁盘空间进行配额限制,每一用户只能使用最大配额范围内的磁盘空间。设置后,可以对每一个用户的磁盘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监测可以标识出超过配额报警阈值和配额限制的用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管理功能的提供,使得可以方便合理地为用户分配存储资源,避免由于磁盘空间使用的失控可能造成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NTFS使用一个“变更”日志来跟踪所发生的变更。
·还有诸如加密文件数据等等,和系统服务相关的东西不少。
硬盘分区格式优点
硬盘分区格式错误预警
在NTFS分区中,最开始的16个是分区,其中保存着分区引导代码,接着就是主文件表(Master File Table,以下简称MFT),但如果它所在的磁盘扇区恰好出现损坏,NTFS文件系统会比较智能地将MFT换到硬盘的其他扇区,保证了文件系统的正常使用,也就是保证了Windows的正常运行。而以前的FAT16和FAT32的FAT()则只能固定在分区的后面,一旦遇到扇区损坏,那么整个文件系统就要瘫痪。
但这种智能移动MFT的做法当然并非十全十美,如果分区引导代码中指向MFT的部分出现错误,那么NTFS文件系统便会不知道到哪里寻找MFT,从而会报告“磁盘没有格式化”这样的。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分区引导代码中会包含一段校验程序,专门负责侦错。
硬盘分区格式速度更高效
恐怕很多人都听说NTFS文件系统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新功能,但你可否知道:NTFS在文件处理速度上也比FAT32大有提升呢
对DOS略知一二的读者一定熟悉文件的各种属性:只读、隐藏、系统等。在NTFS文件系统中,这些属性都还存在,但有了很大不同。在这里,一切东西都是一种属性,就连文件内容也是一种属性。这些属性的列表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在NTFS分区上看到文件有更多的属性.
NTFS文件系统中的可以分成两种:常驻属性和非常驻属性,常驻属性直接保存在MFT中,像文件名和相关时间信息(例如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永远属于常驻属性,非常驻属性则保存在MFT之外,但会使用一种复杂的索引方式来进行指示。如果文件或文件夹小于1500字节(其实我们的电脑中有相当多这样大小的文件或文件夹),那么它们的所有属性,包括内容都会常驻在MFT中,而MFT是Windows一启动就会载入到内存中的,这样当你查看这些文件或文件夹时,其实它们的内容早已在中了,自然大大提高了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速度。
硬盘分区格式自我修复功能
NTFS利用一种“自我疗伤”的系统,可以对硬盘上的逻辑错误和物理错误进行自动侦测和修复。在FAT16和FAT32时代,我们需要借助Scandisk这个程序来标记磁盘上的,但当发现错误时,数据往往已经被写在了坏的扇区上了,损失已经造成。
NTFS文件系统则不然,每次读写时,它都会检查正确与否。当读取时发现错误,NTFS会报告这个错误;当向写文件时发现错误,NTFS将会十分智能地换一个完好位置存储数据,操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这两种情况下,NTFS都会在上作标记,以防今后被使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使错误可以较早地被发现,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
有些人发现当把转换为NTFS文件系统后,用就很难发现磁盘错误了。
硬盘分区格式防灾赈灾
在NTFS文件系统中,任何操作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事件”。比如将一个文件从C盘复制到D盘,整个复制过程就是一个事件。事件日志一直监督着整个操作,当它在目标地——D盘发现了完整文件,就会记录下一个“已完成”的标记。假如复制中途断电,事件日志中就不会记录“已完成”,NTFS可以在来电后重新完成刚才的事件。事件日志的作用不在于它能挽回损失,而在于它监督所有事件,从而让系统永远知道完成了哪些任务,那些任务还没有完成,保证系统不会因为断电等突发事件发生紊乱,最大程度降低了破坏性。
凡事有利有弊,虽然日志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减少了数据丢失的可能,但是极端平凡的读写日志会迅速消耗与闪存的寿命,一些缓存、也会应为日志而稍微减速。用户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合理的选择分区格式。
硬盘分区格式附加功能
其实,NTFS还提供了压缩、、(在“”中右击分区并并行“属性”,进入“配额”选项卡即可设置)、管理等功能,这些功能在很多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比较多了,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NTFS提供了为不同用户设置不同访问控制、隐私和安全管理功能。如果系统处于一个单机环境,比如家用电脑,那么这些功能意义不是很大。
硬盘分区格式注意事项
NTFS是Windows NT的系列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除了在局域网安装了NT系列的用户们使用NTFS外,随着NT的桌面系统Windows2000和XP的普及,很多个人用户也开始把自己的分区格式化为NTFS。
在一般情况下,NTFS的格式不能被Windows9X识别,而且在安装、操作方面也有差异,所以个人用户在使用这种的时候,必须留意下面的注意事项:
硬盘分区格式NT内核的系统
NTFS是推荐在NT系列上使用的文件系统,但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用其他文件系统。如果计划用其他(包括)访问文件,则应把引导的分区,即C盘选择格式为 FAT(包括FAT32)文件系统。如果使用的是NTFS文件系统并要与Windows NT进行双重引导,那么在继续Windows 2000或XP的安装之前,必须要为Windows NT安装SP4或更高版本的。
硬盘分区格式转化NTFS技巧
一台机器用PQ7把一个分区由NTFS转换成FAT32格式,完成后发现该盘中的中文名的文件夹全部变成问号,打不开了。此时想转回来时发现提示磁盘错误,用Windows的磁盘扫描和DOS的CHKDSK检查后仍无法转换,里面有其下载的几百M的文件,现在已经搞的面目全非了。
其实,如果NTFS的分区容量很大且内有大量的数据存在的话,用直接转换的方式不仅缓慢,而且是很危险的——因为在每一个步骤里,转换的工具程序都要先读取信息、拷贝到临时目录、转化格式再从临时目录读数据重新写入转换好的空间,再校验……这样的操作其实和硬盘或是刷新主板的BIOS差不多危险,一旦发生掉电或是瞬间的数据量过大传输溢出导致的,重新开机后可能就会丢失分区的所有信息,或是破坏数据甚至是损坏硬盘。
如果硬盘其他分区有足够的空间,用拷贝后再转化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具体的操作就是先在其他分区建立一个目录,然后转到你的NTFS分区,选定全部文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进行转移数据。然后把NTFS分区的数据清空,再进行转化格式就快很多,也安全得多了;从FAT的格式转换到NTFS也是一样道理。这种拷贝,比直接转换分区格式读读写写、又校验数据的那种繁琐过程快很多,可以在转换完成后,把数据拷贝回该分区。
另外,建议在清空数据后,利用GHOSTNTFS或FAT格式的空白分区,得到一个,以后如果再要转换分区格式利用它来进行就更快。
硬盘分区格式NTFS的卷
现在很多人装了系统甚至是简单的,在使用这种结构的系统同时是需要NTFS支持卷功能的,此时,应该尽量避免页面文件和在同一分区上,也不要在同一物理的不同分区中放置多个页面文件。特别注意避免将页面文件放入容错,例如或 RAID-5 卷,因为页面文件不需要容错,而且一些容错系统将数据写到多个位置,会导致非常缓慢的数据写操作。
硬盘分区格式磁盘压缩
如果使用了或是磁盘压缩,不适宜使用NTFS格式。
使用时,在NTFS分区引导的机器上使用引导后,在装的时候,将会出现以下提示:
Please wait while Setup initializes.
Scanning system registry...
Cannot create a temporary directory.
If you have HPFS or NTFS installed on your hard drive, you will need to create an MS-DOS boot partition to set up Windows.
因为出于兼容的考虑,只内置了最常用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对NTFS格式的支持目前还不是很好。如果你使用Windows9X加的方式来读写 NTFS分区的话,也可能会导致某些或是中文名的文件结构被破坏;在使用GHOST备份和恢复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所以,上 NTFS还是用NT的系列视窗系统好。format命令的安全性:修改权限,删除所有的用户只保存Administrators 和SYSTEM为所有权限。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中国电子学会(Chinese Instit...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拒绝访问 | www.chiphell.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chiphell.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4aebf61bf0043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订阅 你的位置: >
> 【血的教训】修复移动硬盘上面的文件系统索引问题导致电脑上的硬盘的某个分区被格式化:该分区所有数据都丢失了
【背景】记录一个血的教训:1.笔记本是win7的系统,在win7上插入一个移动硬盘其中:该硬盘是包含之前电脑上的另外一个win7系统,但是早已不用,就当做普通移动硬盘使用,包含普通数据而已不过貌似是由于文件系统好像不知道,某种原因导致的(或许之前某次的插拔移动硬盘所导致的)文件索引有点问题然后现在是每次插入电脑都提示是否要修复错误之前,有N多次了,都是点击忽略的,但是这次,觉得太烦,避免以后再有此提示,所以就(手贱了)点击修复:类似于这样:选择了: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然后就去修复了。2.移动硬盘一共4个分区三个提示出错,修复了3个结果是:貌似三个分区,都修复正常了。但是,我系统所在的硬盘,本机的硬盘,中的E盘中的数据全部被破坏了,而变成:看起来像是:貌似,文件系统分区错乱了。而使得:移动硬盘中的某个磁盘,被识别为当前电脑内的E盘,导致:本来点击修复,只是去修复移动硬盘中的某个磁盘的但是却是去修复了我的电脑中的E盘但是修复文件系统索引的话,一般来说,即使出错也只是小的索引错误但是此处,却整个的,把我的E盘文件的索引表全部干掉了全部格式化了然后好像是从别的盘,拷贝了对应的几个系统文件,包括那个pagefile.sys之类的文件过来而使得:我之前的E盘,包含了我所有的开发相关的数据的E盘被格式化了!!! 即:很像是之前某个系统盘中的数据。总之是:我原先E盘中的所有的数据,现在都没了。其严重程度为:我之前辛苦开发的,所有软件的源代码所有的docbook的源码所有的cygwin相关的东西包括其下的docbook环境以及其他E盘中的所有有价值的,软件开发相关的数据全部的全部都over了。 现在是30G的E盘,还剩24G而之前是,30G的硬盘,基本上有29G的,我的有用数据。。。3.现在是:E盘被格式化,虽然让我愣了,都想砸电脑了但是已成事实,无法改变。所以,只能平静心情去:想办法去搞数据恢复了。后来是折腾了很长时间,找了N多个软件其中包括:顶尖数据恢复很明显,其只是列出所有的文件夹,但是却没了之前的文件夹的结构使得我这里,即使找到一堆的文件,也没什么太大实际价值因为我之前E盘,有成千上万的文件夹,估计有几千几万的所以失去了文件夹结构的话,基本上就全是乱的数据了 4.最终是:用数据恢复软件,一点点,把其中的部分数据,恢复出来了。具体过程是: 最终找到,相对快速和相对好用的选择对应的E盘,然后去扫描:扫描速度相对比较快。扫描完毕后,再去一点点找我要的数据。其中,找到一些,比如Docbook的books:但是,郁闷的来了:对于我想要的,一次性,恢复多个文件夹和文件的话每次都是:选择的文件太多,则就是卡死,直接就死掉了:而无法恢复文件 只不过:当选择几个文件,很少的文件的时候倒是可以工作的可以恢复出来相对数目较少的文件的 这就导致:我本来是需要恢复多个(几十,几百个,上千个)的文件和文件夹的要是只能几个几个的恢复那么对于我来说:要么累死太耗时,估计得搞个几天,几周,几月 –》 要么只能放弃所以,看来只能放弃。 5.然后后来发现一个小的,算是技巧:之前都是,点击文件夹,选择:恢复文件夹:但是事实证明:都是要么死掉,要么不能恢复后来,对于选择,对应的文件夹,知道了:一定要是勾选的,而不是直接右击某文件夹去选择恢复的;而且是:即使勾选了之后,也不要用右键去选择恢复而要点击上面的工具栏中的那个“恢复”去恢复文件,则成功几率要高很多。 最后,经过漫长的折腾,一点点恢复了,其中的部分数据。但是期间也还是:有时候,还是会死掉。然后只能:重新打开ffr,重新扫描(要花4分钟)然后再慢慢在一堆的文件夹中找到要恢复的文件再去点击选择,再去恢复(其中还要担心,回不回又是直接死掉。)总之,费了大量的精力,结果恢复出来的文件也不是很多。6.个人猜测:估计是作者,在实现此软件期间对于UI的更新方面有bug,导致直接卡死,而程序挂掉否则,即使没有UI更新,直接实现功能,估计还是可以继续去恢复数据的。 【总结】1.win7中的,接移动硬盘,去点击“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想要修复移动硬盘上的某个分区的,竟然导致,当前系统中的某个分区被(修复了,改变了,文件系统的索引,即变相的)格式化此问题,很是诡异,之前从未遇到,要是遇到,打死也不去点击什么修复文件系统错误。。。至今根本原因未知2.恢复被格式化的文件数据,目前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好用。但是有很大的问题:除了不能有全选之类的按钮,这样的小问题之外:不能稳定的,大批量的一次性恢复文件这个大的问题导致了:如果你是像我一样要去恢复大量的,巨量的,文件和文件夹时那么结论是:不行。会直接卡死。结论:要么你手动的,小批量的,几个几个的,慢慢的恢复 –& 文件太多导致累死,也是可能的;要么像我,对于后续大批量,不是那么重要的文件,直接放弃了总之:不仅遇到诡异的问题,导致重要数据所在分区被格式化结果还找不到好用的,可以大批量恢复数据的软件真是郁闷到家了。。。 【教训】1.以后,对于微软的东西,还是要有足够的警惕心:连分区的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这类东西,都要小心,否则就会像我,不知道何故,某个分别被格式化了如果你不会恢复,不方便恢复,那就只能哭了。2.要及时备份重要的数据之前就要打算去备份数据的,一直拖着没去弄。这下倒好,一次性,帮我格式化了。。。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我之前2013-06之前的数据,巧了,由于之前重新换硬盘,而把数据导出一次 –&间接地让自己被动的去实现了数据的一次备份但是:2013-06到现在2013-10期间的有些数据,还是不能及时方便的恢复也只是用软件恢复了一部分,其他有些,虽然不是那么重要的,数据,结果还是没及时方便的恢复出来。总之还是要以后:写脚本,专门实现,方便,有效的,定期的,重要数据的备份。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16 queries in 0.294 seconds, using 10.42MB memor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最后一个区再分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