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rog手机上市时间x99主板advanced怎么设置?重装系统就一直进bios!是不是我设置错了?

去年年底,我们选择了最大众化的B150主板以及Z170主板进行了横评,照往常套路来看的话,今年年底是应该横评B250和Z270的,然而今年Intel把更新的脚步放慢了,200系列主板要明年初才上...

  【PConline横评】去年年底,我们选择了最大众化的B150主板以及Z170主板进行了横评,照往常套路来看的话,今年年底是应该横评B250和Z270的,然而今年Intel把更新的脚步放慢了,200系列主板要明年初才上市。而今年为了迎接i7-6950X的到来以及增加各种最新的高速I/O接口,其实X99主板也都更新换代了一遍,它们也可以算是第二代X99了,因此今天我们拿各厂商最得意的X99主板来进行一次横向对比,看看哪家能把这顶级旗舰芯片主板调教得最好。

4大X99主板概况介绍:

  鼎鼎大名的华硕ROG 10周年纪念主板,创下多项超频世界记录、而价格、逼格也都凌驾于目前X99主板之巅。主板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整体都是灰黑色,有别于本代R5、M8系列的红黑搭配。但是主板通电之后即会有多处RGB LED灯效亮起,MOD可玩性非常高,无愧于“玩家国度”四字。

  技嘉X99-Designare EX,也是技嘉设计师D系列中的最高级产品,定价5399元,超强的扩展功能以及高速传输接口足以满足每一个设计师对高端主板的需求。黑底衬蓝白颜色也是这个系列一贯的色系,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华擎X99Taichi(太极),华擎的这块主板外形设计非常的有突破性,黑底衬白色圆形齿轮并且融入了太极八卦的感觉,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让人相当的惊喜。不过当然了,虽然外观很讨喜,对性能是不会有神秘加成的~但也许能吸引很多喜欢中国文化的国外玩家。

  微星X99A GAMING 9 ACK,微星的主力X99主板,板身的设计和用料都非常紧凑,外观方面采用了高端主板常用的黑底衬红颜色,也是最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颜色搭配,甚至连I/O接口都是用了红色涂装。

  看完四块主板的外观和简单介绍后,肯定还会有很多玩家有“X的智障,XX才买这么贵的主板”的想法,但是要知道这个级别的主板可以说是代表了目前四大台系主板厂最强的做工设计能力,也许你不会买,但通过这篇横评,还是能够看出各家的顶级技术的。

  由于一些主板的供电电感在散热片下隐藏得比较深,因此会拆解再拍照,而隐藏得不那么深的主板,就连散热片一起拍照了。

Digi极致供电设计,配合粉末化超合金电感和NexFET晶体管,保证主机稳定运行的同时更为极限超频打下基础,用料上更显诚意满满。而且散热热管是非常沉甸甸的导热合金,同时兼顾了散热与观赏性。

  技嘉X99-Designare EX主板也为CPU提供了8相数字供电,MOSFET上还覆盖有大面积的散热片。辅以长寿命黑化固态电容和雷电定制电感还有低电阻式晶体管,供电用料方面也是很豪华,但是散热片稍稍微逊色。

  华擎X99 Taichi的CPU供电部分采用了12相IR全数字供电,并采用了双层MOSFET(DSM)设计,配备60A高效电感和尼吉康12K白金电容,助力超频更强悍。散热片方面以磨砂黑色为主体,辅以银色的X99字样,看起来十分高大上。供电部分用料满满,散热片的接触程度稍差。

  微星X99A GAMING 9 ACK的CPU供电部分则采用了SFC 8相全数字供电设计,并辅以钛金电感、DrMOS、钽质电容与黑化电容,确保电脑在严苛的运算环境下游戏运行依然稳定。

四大X99主板供电模块对比

●4款主板扩展插槽对比:

  而四块主板中,RGB LED灯效做得最好的也是华硕R5E 10了:

  这里另一款很不错的主板就是华擎的X99 Taichi,在2699元的定价下依然能够兼顾到很多必要的功能,而且实测跑分成绩也有两项是胜出的,也体现出华擎品牌的一个特点,不贵,不浮夸。

  而且造型上在众多主板上也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创新了,太极的图案非常有辨识度。主板不贵,但也提供了三条PCIe×16插槽以及双M.2 SSD接口了,适合预算有限但又想入手X99过过瘾的玩家。

四大X99主板供电模块对比

12合金散热鳍片★★☆

四大X99主板扩展插槽对比

支持三路CF/SLI★★☆

四大X99主板存储接口对比

四大X99主板I/O接口对比(数量太多不一一列了 不然表格很难看)

四大X99主板音频模块对比

四大X99主板板载网卡芯片对比

四大X99主板功能按键&配件对比

DEBUG玩家国度工具U盘

散热器游戏悍将 暴雪LC240水冷

操作系统Windows 10正式版显卡驱动

CPU/内存性能测试:

}

Gaming,其中主打的有两块分别是:我们熟悉的华硕非ROG中最强之一的系列“杜蕾斯”X99-Deluxe Ⅱ,还有就是ROG系列的新成员ROG Strix X99 Gaming。

    而规格方面ROG Strix X99 Gaming定位稍微低于X99-Deluxe二代,大致上就是X99-A第二代的ROG版本,加入了更多的灯光特效,而新的X99与之前的X99主板相比更多的不是硬件变化吗,而是配套和灯光方面的变化。

X16/X8的插槽的卡扣位置都加入全新的灯光。当然了隶属于ROG系列的Strix X99 Gaming还可以通过AURA软件来调整灯光颜色。

X16/X8插槽卡扣位置加入了灯光(对,科技以玩灯为主),并且附件方面加入了机箱风扇集线器HUB等。总体来说是一个小升级,有可能会直接取代X99-Deluxe,如果同时再售的话小编还是建议买一代的“杜蕾斯”就好了,酷炫这是还是留给土豪们。

    而另外两款就算是X99系列的入门版了,本来按照华硕的定位X99-A应该是X99系列最低端的主板了,但是新的X99里面有一款X99-E定位还要低一点,X99-A二代售价249美元,售价只有219美元,这让X99更加亲民了。■

}
  ROG品牌到今天已经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ROG主板对于ROG这个品牌的贡献绝对算是中流砥柱的地位,我想华硕在这个时候推出的Rampage V十周年主板不单纯是产品的延续,而是作为一款里程碑式的旗舰型号告诉我们ROG在走过了十年之后也同样会专注于更用心的设计和体验。这款十周年主板落定在X99平台的Rampage V系列上是完全可以预见的,我们肯定会记得在差不多两年前华硕推出的同样是X99平台的Rampage V Extreme(以下简称R5E),而这次Rampage V Edition 10的定位不单纯是R5E的改进和延续,而是继承了R5E的特色同时在体验方面又进行了创新,同时也刚好在名字方面跟R5E比较接近,我们今后可以称呼这款板子叫R5E10或者叫Rampage V十周年。ROG这个品牌从诞生开始,其含义就是“只为超越”,如今看来可以说是如果没有对手的话,那么就要超越自己,Rampage V Edition 10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带着十年的ROG品牌信仰即将与我们见面了。

  在这十年里从来没有哪一款ROG主板用过这样区别的设计风格,全黑色的包装非常简约,正面除了简单四个合作伙伴技术的logo外,中央最醒目的就是ROG十周年的纪念logo,这个logo可能也只会在今年的这款R5E10周年这款主板上出现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ROG这个品牌的话,单纯看包装正面好像看不出多少主板产品的元素,另外让我感觉到欣慰的是,这次R5E10周年的包装质量是相当的好,即使经过暴力运输也依然保持了八角完好。而且R5E10周年算上包装,也差不多是历代的ROG主板中最重的一款产品了。

包装背面有主板的参数介绍

  这两款板子都是Intel X99平台,接口都是LGA 2011-v3,也就是说支持Haswell-E和Broadwell-E两种核心结构的X系列处理器,关于Broadwell-E后文会详细介绍。板子尺寸和内存以及PCIe插槽布局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差别如上图,包括内存频率上限,U.2接口,双网卡以及DIMM和SLI/CFX开关等都是在整体规格上的最大区别,而视觉效果方面R5E10增加了对华硕自家的AURA氛围灯技术的完整支持,附件方面也取消了R5E附赠的OC Panel,但是换成了我认为更加实用和让玩家感觉到惊喜的基于板载USB接口的SupermeFX Hi-Fi带双耳放的光驱位音频解码器!

CF,也是目前桌面骨灰级游戏发烧友的毕业方案了,处理器方面对于Broadwell-E核心来说支持最顶级的10核心20线程的i7-6950X,当然其他支持LGA2011v3接口的处理器包括至强处理器也都是支持的,并且华硕也将不断地完善bios以对未来一些V4版的至强有更好的支持。更详细的东西我们往后看,价格方面R5E10周年在内地的售价将达到6800元这个级别,售价几乎相当于一片M8F+一片M8H的价格了,但我觉得这款R5E10周年的意义绝对不单纯局限于在今年的零售市场,我觉得这款主板也会等待遇见真正能驾驭他的玩家,就像孙燕姿的那首《遇见》唱的那样,“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十周年的纪念意义也会让这款主板的生命周期更长。

双层包装 橙色风格也标志着ROG主板在设计上会更具活力

  附件也算是ROG主板有史以来最丰富的一次,最特色的是附赠的一个光驱位安装的基于ESS旗舰的9018K2M解决方案的SupremeFX Hi-Fi带耳放的DAC解码器,2/3/4 Way SLI桥接器,总共十条SATA 3.0 6Gb/s数据线,在M8I和M8E上都有附赠的EXT_FAN风扇控制卡,两个2011v3规格的CPU安装辅助套,Q-Connector机箱前置排线一体式插座,一套2pin测温线,一本全英文的说明书,一张主板各种接口设备安装说明(主要给第一次接触DIY的ROG用户),一个3R3T的Wi-Fi和蓝牙4.0的外置天线,镀镍的挡板固定框,还有一些贴纸和螺丝,重要的还有一个R5E10周年主板的驱动和工具软件安装U盘,注意是U盘,不再是光盘了,我是不是可以说变相给大家省了一台光驱的成本呢?开玩笑。

  大家最关心的供电方案做了一定的优化,但是元件方案跟R5E是基本相同的,这也包括在BIOS中Extreme Engine Digi+关于VRM部分的设置也基本相同,因为本身都已经很成熟了。关于外观我想许多朋友肯定都看出来了,跟R5E在配色和散热片设计上变化非常大,跟这一代Z170的ROG主板类似都放弃了沿用多年的黑红配色,改成了黑灰颜色方案,同时SupremeFX声卡也加了塑料外罩,LGA2011v3接口也从R5E的镀镍换成了钢本色磨砂风格的设计了,为的是整体颜色风格更加一致。而VRM部分的Mosfet散热片跟IO接口金属外罩的热管关联形式也没变,只是风格变化了,还有一点差别就是,R5E10周年加入了Aura灯光效果,特别在PCB的SATA接口这个区域的背面加了占比1/3的金属背板,背板夹层是导光罩,总共R5E10周年拥有5处直接的RGB灯光源,同时还支持4pin的RGB

C,这比后来的R5E带扩展卡的版本还要强大,不过其中一组U3.1(PCB编号EC1、EC2)和一组板载USB3.0扩展(PCB编号USB3_34)是共用PCIe 2.0 x4的带宽,也就说如果这个PCIe 2.0 x4接口你直接接入了一个x4的设备,那么前面的这一组USB 3.1和板载的一组USB 3.0扩展将全部失效,但如果只接入PCIe 2.0 x2设备的话只有板载USB 3.0那一组会失效,后置的USB 3.1那一组可以继续使用,所以这个PCIe 2.0 x4接口建议大家不要接入x4的设备,我觉得USB 3.1的扩展还是挺重要的。

 背面几乎超过1/3的边缘位置有金属背板覆盖,这个背板材质跟M8F是相同的,同样枪灰色磨砂漆,背板中央还有一个十周年的丝网印刷的logo,这个背板除了固定PCB背面导光条的作用还能起到一定主板保护的作用,毕竟这张板子尺寸已经达到了30.5cm×27.2cm的E-ATX的水平,再加上元件密度较高,可能我们更多适合习惯拿主板的边缘位置,为了防止变形这个背板还是挺有必要的。

  R5E10周年还有个特殊的设计,就是直接IO接口部分是整合挡板的,这样除了安装更为简单的同时也拥有更好的挡板对位整体性,这部分的接口和按钮包括(从左到右),Clear CMOS按钮、BIOS Flashback按钮、4个USB 3.0、两个LAN接口、两个USB 3.1 Type A和两个USB 3.1 Type C接口,一个ASUS Wi-Fi Go无线模块的Wi-Fi和蓝牙4.0的天线插座(是插座了),一个PS/2接口,2个USB 2.0接口,5个音频接口和一个光纤输出接口。

钢本色磨砂处理的LGA2011v3插座 不容易留下蛋疼的指纹了

这次四个DDR4通道支持跳线开关了 可能更多是为了硬件发烧友和极限超频玩家而设计的

  想想在空气潮湿的某地,保温和防水都做好了,突然因为某个通道的内存耽误了极限在拔掉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了这个跳线开关就方便许多了,一般桌面玩家如果内存插满超内存的话也会用到这个功能。

四条PCIe x16长度的插槽都采用了SafeSlot一次注塑+金属包裹强化层

  其实最大特点是在PCIE插槽卡扣位置下加入了RGB LED灯,卡扣是半透光的,如果你是上风冷公版卡可能效果不明显,但是上水冷全覆盖冷头的话每一个PCIE插槽的卡扣位RGB LED就能起到不错的光源效果,其实这个设计我认为还能改进一下,比如在对应但PCIE冷头正下方再加入一些RGB LED,这样基本上就可以让改水冷的灯控放弃蛋疼的插灯珠甩线的步骤了。

跟R5E在相同的位置有一个M.2接口 支持三种规格长度 支持PCIe 3.0 ×4和NVMe协议

声卡部分特写 这个跟M8H或者M8F区别不大

X99芯片的散热片 内部也有RGB LED灯光电路

PCB背面的金属背板与PCB之间的导光板

R5E10周年同样有ROG_EXT扩展接口,其实可以多分出一组USB 2.0扩展 你懂的

  白色的那一组4pin是12V供电的RGB Header插头,我们可以直接购买标准的4pin 12V供电的RGB灯带来接入这个插头上,而且R5E10周年也附带了延长线。

这个位置的散热片准确说是logo发光模块,因为底部并没有什么需要散热的IC

华硕ROG也终于加入了金属PCIE保护层了

多了一组跳线是控制内存通道的,其余LN2 Mode跳线、SlowMode跳线等都有

Mosfet部分的散热片通过一根46mm热管跟IO挡板外部的厚重金属罩连接 同步散热

依然是4+8pin供电设计

拆解   非常完整的PCB布局,整体布局相比R5E有一定的布线优化,个别IC位置有一定改动,四通道DDR4 DIMM分居插座两侧的结构也确实对ROG这种功能IC和扩展芯片布置较多的设计来说是一个考验,但从X79开始其实华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PCB Layerout。在拆散热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对较小的散热器内部跟主板PCB连接的插座。全部的电容也都是尼吉康给华硕订制的FP10K最顶级型号的电容。

VRM供电部分的散热器 内部也能看到LED灯控PCB

VRM供电部分的散热器

铝拉丝的R5E10周年浮雕logo 非常有质感

金属背板内测 能看到灯控电路板

背板内部的灯控矩阵IC 控制LED组数较多 所以方案跟PCB正面的不同

 Broadwell-E架构跟Haswell-E相同,都是CPU内部加了发热量较高的FIVR(全整合电压调节模块),事实证明Haswell上面的这个方案的表现就是Intel玩脱的节奏,这次Broadwell-E也是整合了FIVR,所以核心超频依然比较困难,这个锅真得Intel来背。CPU内有了FIVR后主板的供电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简化,其实就是Intel初衷想帮助主板厂商简化供电设计难度,但却牺牲了用户体验,高温和不好超!

供电位置背面也有并联高品质的MLCC

疑似存供电仲裁IC 华硕包括杜蕾斯X99也都有这颗芯片


  整合了Mosfet Driver跟R5E一样,应该是PCB空间不够而采用了这种高整合度的方案,内阻同样很低。在BIOS的Digi+ VRM设置中可以达到600KHz的开关频率。

一组两相通道的内存供电主控 ASP1250 另外一边内存附近还有一颗

另外一组两相通道的内存供电主控

接口部分的保护IC R5E10周年这种级别的板子在这些细节方面做得也是极致

大量的ASM1480实现PCIE 3.0 x16的通道切换 有点类似HUB的作用 但真正扩展怎么支持取决于CPU

  所以说LGA2011v3的CPU包含的PCIE通道数对多卡扩展影响是很大的。

PCB 背面的ROG功能IC 这也是华硕ROG主板坚持到今天都不放弃的特色扩展

  这次R5E10周年附赠的光驱位耳放DAC比OC Panel实用多了,但现在支持光驱位的箱子又不多了,这东西也让许多玩家又爱又恨啊,各种转接也是可以用的但理线就麻烦了。


正面包括音量旋钮、两个不同规格的耳机接口、还有麦克风接口

基本就相当于一张老虎卡整合到里面了

NEC继电器 双耳放总共用了四颗

RC4580音频输出通道运放 总共用了5颗

RC4580音频输出通道运放 总共用了5颗

德国进口的红威马薄膜电容2700pF

3.0技术,目前上市的桌面版处理器包括顶级的10C20T的6950X,这个售价1W5将近,而且关键货源还非常少,主频为3GHz,最大睿频可以到3.5GHz,如果你是不在意成本,但是在意单卡游戏表现的话,那么我还是推荐6700K+Z170的平台,6950X确实蛋蛋和框框多,但频率低架构差了一代,所以对本身双核和四核优化的游戏来说是干不过6700K的,甚至是4790K,而6900K则是8C16T的,是5960X的升级版,主频3.2GHz,睿频可以到3.7GHz,在往下就是6850K,6C12T,主频3.6GHz,睿频到3.8GHz可以,这三款处理器都是拥有40条PCIE通道,也就是支持四路SLI或者CF,而本文的这颗6800K算是Broadwell-E/EP核心桌面家族中最低的一款,当然售价也最便宜,散片价格在2K7左右,也是一款6核心12线程的处理器,工艺和架构跟前三款处理器是相同的,而三级缓存又跟6850K相同,都是15MB,主频是3.4GHz,最高可以睿频到3.6GHz,但PCIE 3.0通道只有28条,不支持双x16+x16,也不支持四路SLI或者CF,一般更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单卡用户(自问X99+Broadwell-E/EP 有性价比么?)!

Cache分布都是不同的,这些都限制了超频,所以我相信许多X99的玩家跟我一样都在等大船靠岸吧。因为Broadwell实在是太难超了,太不好超了!

整体 带了两只12cm扇子

  下面将会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ASUS ROG Rmapage V Edition 10主板的超频实战情况,主要是BIOS的一些设置以及一些跑分成绩。


BIOS
  下面是R5E10周年的BIOS界面设置。熟悉ROG主板超频的同学应该上手会非常快刈,主界面也跟Z97时代的黑红配色换成了黑灰风格,如果你要超频的话,那么首先要在Extreme Tweaker选项卡中的Ai Overclock Tuner这个选项中开启Manual(手动模式)!

顶部黄色的字是你处理器当前设置状态下的频率信息 右侧是CPU和内存的频率电压和温度情况

  如果你在刚进到这个界面就发现温度到了五六十度的话,那么请检查你的散热器,如果室温不是特别高的话,在BIOS这个主界面内CPU默电温度应该是35℃~40℃左右的样子。

调节倍频 记得开启Sync All Cores选项 就是所有核心同步的意思

  从目前来看,6800K的用户多数是超倍频居多,XMP模式基本上了必挂,很难稳定,主要是外频125MHz有些高,这里如果你的CPU也是6800K的话,我建议开始先尝试40×100或者42×100的频率组合,同时将内存设置为Auto,Cache频率也设置为Auto,这么做为了给CPU核心提供最优的以及最简单的超频环境。你在接下来调节频率和电压的时候会直观很多,不会遇到“迷雾”!另外上图中有个AVX...Offst选项,这个是当前CPU在进行AVX指令执行的时候倍频负偏移,如果按照上图中我们设置的是2,那么在系统中进行比如Pr95的AVX指令集烤机的时候,倍频就会自动掉2,也就是42-2=40,那么此时的频率就是40×100MHz=4000MHz,这个其实是因为Pr95等AVX或者FMA指令集烤机发热量对于Broadwell架构来说太夸张,而实际游戏和应用根本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BIOS中就给了一个满足大家运行高频状态下的一个折中方案。

CPU LLC也就是第一个选项建议开始设置在一个中档的水平 比如Lv4或者Lv5都可以

Control可以设置为Extreme,但对于6800K我们风冷超频来说供电相数不用全开也ok的,其余的请参考上图设置(不同的CPU可能会在设置上面有些出入,具体要根据自己手头的CPU情况来设置)

不超频内存的话这些全Auto就好了 如果你要超频内存的话就开启Manual模式了

R5E10周年拥有很丰富的传感和温度监控项目

F11可以看到即时的设置 可以在任何一个界面内激活

  装好系统和驱动工具软件之后就可以超频了,超频首先要注意的是需要把内存和Cache频率稳定住,也就是设置为Auto,当然如果你超外频的话Cache倍频还要降,我们以外频不动来超倍频的情况来看,如果你内存是DDR4 3000的,不要以为全Auto就能把内存频率拉到3000稳定,现在内存标称的最高频率都是XMP模式下的频率,电压是时序都是固定一个值的,而Auto的话会默认一个内存正常值。这样包括什么VCCIO之类的电压你都不用管了。而超频当你给到一个电压值在一个固定频率下你需要开始简单跑一下比如wprime或者象棋,看看是否稳定,如果半路蓝屏或者黑屏重启果断继续加压,或者是你超大了。

Aura设置界面 支持多种灯光效果调节

象棋跑分 温度表现不错

  Pr95建议跑较新的版本,比如28.5,最新的是28.9,这样能跑出核心的最高温度,不过如果不设置AVX OFFSET的话,你会发现Pr95时候的温度增加非常多,第一项建议稳定一个小时,第三项建议稳定40分钟,如果一切ok了那么就可以测试长时间中载或者应用高负载下的稳定情况,比如跑某些大型游戏,或者应用的行业软件,这些都可以,如果用了一个多月发现稳定如初,那么就可以继续使用,稳定是一切的前提。比如我手里这颗U目前就是1.288v跑稳4.2GHz日常压力测试,而跑稳1小时的Pr95需要AVX Offset降一倍频,不过一切稳定就ok!

华硕附赠的U盘内的界面 安装的时候比用光驱舒服极了

华硕附赠的U盘内的界面   有人说R5E10周年就是R5E的加灯版,其实包括PCB细节方面的调节和改进在R5E10周年上面都有体现。关于Aura灯光方面其实真的应该放在机箱里搭配灯条来使用,并且已经有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机箱品牌已经支持Aura了,也就是自带灯带可以直接接入Aura接口,我觉得跳动闪烁和CPU温度随动表现比较好,声音频谱效果不明显,毕竟光源点不多。

  华硕ROG R5E十周年依然继承了R5E的严谨和丰富的功能,同时将主板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无论是超频还是使用。在接口方面更加的丰富,两组USB 3.1扩展,U.2接口支持,更丰富的接口模式调节,SupremeFX 2016+SupremeFX Hi-Fi 前置DAC,更丰富的风扇扩展接口,特色的Aura灯光技术,这些改动都更偏向体验,未来也即将会接替R5E来承载Broadwell-E/EP这代平台。不过现在Broadwell-E/EP架构的桌面i7处理器可玩性一般,这也不得不说是客观方面上R5E10周年的遗憾,较高的价格同时对应CPU价格同样不便宜,作为旗舰定价高些这个还是能理解的。有一点让我现在也都有些遗憾,那就是对于X99-E WS这款主板,12层PCB,DrMOS,黑翼电感,FP12K订制电容,VRM输出全钽电容和MLCC,作为服务器方案侧重稳定我非常理解,不过定位DIY桌面旗舰的R5E10周年貌似在料上排到了第二位了,而且售价也要比X99-E WS更高,当然BIOS超频选项肯定是ROG更加丰富的。

R5E10周年上机超频斗鱼直播视频回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rog手机上市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