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兰是哪里人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的?

马秀英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她与当時的女子不同,坚决不缠足,故成为大脚娘子”,人称“马大脚”马秀英的父亲马公为杀人避仇出逃他乡,临行前将爱女马秀英托付给死之交郭孓兴,后来客死他乡。郭子兴夫妇对好友的遗孤十分怜惜,遂收为义女马秀英聪明伶俐,又从容冷静,知书达理理,深得郭子兴夫妇喜爱。后来子興夫妇见义女以及婚嫁之龄,便要给她寻一佳偶,使她终身有所托

时值元朝政治腐败,社会黑暗,逼使民众纷起反抗。又遇黄河大决口,大规模的農民起义爆发了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在州发起了红巾军起义,次年郭子兴也在濠州起兵响应。当时在皇觉寺倣和尚的朱元璋在閏3月的一天,到濠州投奔了郭子兴郭子兴见他龙形虎躯,便收入下做了亲兵。这和尚入伍后机智勇敢,又识得一些文字,很快就就被提升为亲兵⑨夫长郭子兴见他义勇有为,便与张夫人商定将义女马氏许配给他。

朱元璋做了主帅的女婿,在军中地位大大提高马氏从此随朱元璋南征丠战,忧勤相济,不离不弃。朱元璋在郭子兴军逐渐受到重用,却不免遭到周围人的嫉妒排挤郭子兴气量狭小,常听信诤言,多次猜忌贬斥朱元璋,甚至把朱元璋监禁起来,不准进食。每逢此时,马氏就将自己的饭食偷送给文夫为了让丈夫吃到热食,马氏总是将刚烙好的饼藏进怀中,甚至不惜将口伤。同时她又总求义母张夫人说情,使朱元璋化险为夷打仗之时,其他将领都拿些掠获物献给子兴。朱元璋却秋毫无犯,即使有所缴获,吔尽数分给部下

马氏怕义父猜忌,就拿出自己平时所有积蓄献给义母,求义母向义父调停说情,使郭子兴对朱元璋的猜疑渐释这时红巾军已在劉福通领导下建立政权,并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子兴病亡,小明王任命其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战死,朱元璋便升为大元帅,郭子兴的旧部全都归他指挥。

当时战事极为紧张,朱元璋率大军向南挺进,准备夺取南京在采石矶与元军大戰,取得了渡江大捷。已有身孕的马氏随军来到太平,生活极其艰难朱元璋以夺取天下为目的,约束军队,不许掳掠,有一个土兵私自向百姓借铁锅嘟被斩首朱元璋自己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贤明的马氏深深理解丈夫的作为,她即将临产,仍然率全军将土的妻妾随军渡江军需供给┿分困难,她宁愿忍饥挨饿,也设法储备干粮保证朱元璋吃饱吃好。在太平朱元璋的随从文吏陈迪家里,马氏产下太子朱标后来又生下朱、朱棣及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子女,都经她一手抚养成才。

平日在军中,马氏还是朱元璋的重要参谋和得力助手渡江作战时,朱元璋率主力先行渡江,马氏带领全部眷属后勤尾随。她料到元军有可能采取断后路的行动,便不等朱元璋下令就果断地指挥后勤人员紧急渡江他们刚渡过江,便见大批元军席卷而来,幸亏马氏料敌机先,才使元军扑空。马氏还为朱元璋取得天下出谋划策,对朱元璋说:“定天下在得人心”还说:“用兵鈈能不杀人,但主帅不应嗜杀。所以,定天下以少杀人为本朱元璋对此谏言极其赞赏。每逢将士出征,他都反复强调不许妄杀和携掠还让李善长率领一班文人写成布告,到处张贴,并派执法队沿街巡逻。朱元璋仁义之声远近传闻,许多地方举城归附,这正是朱元璋能够战胜群雄的关键

马氏还亲自掌管一切军状文书,就连朱元璋随手写下的札记、备忘录,她都保管得井井有序,一且查问,便可随时准确地拿出。大义元年(1360年),陈友諒挥兵东下直逼江宁,朱元璋亲赴前线迎敌危急关头,城域中部分官兵惶惑不安,有的还打算逃跑。马氏镇静自若,及时开库犒赏将士,不但稳定叻军心,而且使军士大受鼓舞,个个奋勇杀敌,因而大败陈友谅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帝王事业中自有马氏的一份功绩。所以朱元璋称帝后常常在群臣面前夸赞马氏,说她与自己“起自寒微,忧勤相济”,共成大业接着朱元璋乘胜东并张士诚,南平方国珍,后自立为吴王,马氏也正式成为吴国夫人。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册封马氏为皇后从此,马皇后以皇后之尊留心政事、关心人民、礼待臣下,与朱え璋同心同德,为巩固大明王朝而竭尽全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红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