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内地普通投资者如何购买港股可以买港股嘛?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大陆可以买港股,你可以到国泰君安\海通等证券公司的香港公司开户(在国内办理,不用过去),或者去一次香港办理.

港股不适合散户炒短线.你最好有高手带你做,否则会很惨. 大陆的公司在国外上市,原因

}

对于投资港股,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这“三碗面”,缺“一碗面”都不行。

  还在为怎么买港股纠结?投资大咖告诉你:这“三碗面”少哪一碗都不行!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目前,随着内地资金参与港股交易的增多,港股也越来越受到内地投资者的关注,但是不同的交易规则和市场特点又令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不过,面对港股近来优异的市场表现,若能分享分享这些港股“老司机”的交易体会与心得,对港股交易跃跃欲试的投资者应该能带来一定的帮助。

  共识:港股开启了牛市

  全球首席张忆东在去年9月份就喊出了“港股开启新牛市”的口号。

  他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我在去年上半年的一些看法,我在去年上半年是战略性的看多港股,当时我提出来北水南下,会启动这个行情。我看到北水南下的过程中间开始充满了傲慢,我反倒要提醒市场关心主要核心逻辑,长线的这种眼光,以全球配置的眼光来看港股。”

  另外他还提出,从18000点到现在已经涨了30%多了,从海外的角度来说,其实已经是可以看作是一个牛市。

  “事实上从2016年以来,内资具有香港市场增量资金碾压式的优势,2016年从增量资金来看,”北水南下“300亿美金。而外资,特别是欧美的外资只有10亿美金。”张忆东提到。

  景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飙表示:“港股开启了一个新的牛市,对于这个长期趋势我是认同的。不仅仅是资金北水南下的问题,也是配合了我们的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盘整之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经济是个大气候,在这个大气候背景下,再加上有北水南下的机会,才有这个趋势。”

  港股是A股化了吗?

  近期,一些港股呈现出了类似A股的炒作方法,而部分港股的走势也开始类似一些A股极端的走势,比如暴力拉升,快速回落等。而市场上港股A股化的声音也越发有了市场。

  大钧资产总裁、合伙人胡湘就表示:“我既不觉得港股在A股化,也不觉得A股在港股化。我觉得这两个市场的游戏规则、投资者的特性是有很大的差异的。A股市场80%的资金可能是由机构投资者提供,20%的资金由散户提供。但是市场80%的交易量是由散户来提供的。”

  CCTV证券资讯频道金融研究院院长孟一表示:“可能美图的名声比较大。我觉得在2015年的时候,内地的A股市场特别明显,那个时候就是散户的资金机构化,机构的风格散户化,所以说可能让人有一些错觉,觉得好像A股和H股之间有一些连带。其实就A股市场本身,也存在一些散户向机构化转变的过程。”

  投资港股要看“三碗面”

  既然港股与A股有那么多的不同,那么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时就要弄清楚港股的规则和市场特点,以及心怀敬畏。

  胡湘指出:“我自己对香港这个市场是心怀敬畏的,因为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配置的时候损失非常惨重。”

  另外一点就是警惕老千股。对于港股的老千股,可谓受到投资者的深恶痛绝,甚至连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都撰文让投资者千万要警惕。

  投资港股19年的资深港股投资者王佳忠就表示,他刚入港股时买了一只股票,虽然在上面赚了钱,但是后来知道这是老千股后,就绝对以后再也不碰老千股了。而对于投资港股,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这“三碗面”,缺“一碗面”都不行。

}

  先简单科普下,早在两年前,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就手牵手,好基友,一起搞了个沪港通。

  说白了,就是香港投资者可以直接在香港券商开户买上交所上市的A股票和场内ETF基金,内地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在内地券商开户买港交所上市的港股股票和ETF基金,前者叫沪股通,后者叫港股通,合称沪港通。

  但为了控制无知散户的投资风险,不是所有股票都能买买买,只有被选入像恒生指数、上证180指数这种大盘指数的基本面比较优秀的股票才能买买买,港股中只有几毛钱的“仙股”和A股中市盈率被炒到几百倍的垃圾股不许买。

  为控制人来疯的潜在风险,沪港通还设立了额度限制。

  经过两年试验,照葫芦画瓢,现在深港通也正式起航。

  12月5日敲响深港通的开市钟声

  与沪港通相比,深港通进一步放开了限制。

  一是取消了总额限制,但保留了深股通130亿和港股通105亿人民币的单日限制。

  二是内地投资者允许买市值大于50亿港币的恒生小盘股指数里的成分股了,香港投资者允许买市值大于60亿人民币的中小创指数的成分股了。

  简单说,就是两地监管当局都觉得沪港通的试点很成功,开放的步子可以迈得再大点嘛~

  二、深港通会助涨股市吗?

  两周前力哥还在休假时就说过,短期看,深港通对A股恐怕不会有太大影响,对港股则是利多。

  对A股没多大影响是因为A股本身不算便宜,外资不傻,不会因为深港通额度完全放开了就轻易买买买给国内散户当接盘侠,别忘了,现在A股是熊市。

  从技术形态上看,股市无非四种形态:单边上涨(牛市),单边下跌(熊市),反弹(熊市)和方向不明的震荡(牛市或熊市)。

  2014年11月到2015年6月是单边上涨,2015年6月到8月是单边下跌,此后到15年底都是反弹,今年1月股灾3.0又是单边下跌,过年后则一直处于方向不明的震荡,其中中小盘股票一直震荡至今,而大盘股在9月27日以来则是一波反弹,沪指和沪深300指数涨幅都超过了10%。

  如果你没有定投沪深300等大盘股指数基金,基本上这波行情都处于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吃瓜群众干着急状态。

  因为你许久不赚钱着急了,许多券商、机构、公募、私募、证券类媒体和民间股神们就开始跃跃欲试了——毕竟他们也饿了很久,为了让更多人能关注股市,一波既算不上迅速也算不上猛烈的10%级别的指数反弹,在某些人口里就成了“慢牛来了”,“健康牛来了”,“结构性牛市来了”,“交易型牛市来了”……

  甚至有人硬是从年初股灾最低点2638点算起,说经过10个月“慢牛”,指数已经涨了20%,从技术面看,A股已确定进入“技术性牛市”。

  指数用一年时间才涨20%,这也算牛市?呵呵哒了~

  A股的历史反复上演着牛短熊长,波幅剧烈的故事,去年如此猛烈而短命的牛市结束后,市场在短短一年内重新崛起一轮新牛市,至少历史数据上看很难支持。

  而深港通的放行恰巧给了渴望牛市再来的股民和相关机构一个讲故事的机会,但牛市里的故事值钱,熊市里的故事不值钱。散户千万别把自己希望牛市再来赚大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客观事物上,这是投资者大忌,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A股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受政策因素严重影响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新兴市场,周末证监会和保监会主席一同发飙,给宝能恒大们扣上了“土豪”、“妖精”、“害人精”、“道德沦丧”甚至“犯罪”的高帽子。

  从情感上看,我们吃瓜群众的确同情王石董明珠,姚振华的土豪流氓吃相的确太难看,但“门口的野蛮人”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作为监管当局直接用这种词汇来形容他们,严重干预资本市场的运行,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呢?

  不管怎么说,事实证明,与深港通的动听故事相比,“妖精害人精”的高帽子对市场影响更大,结果就是A股一点面子也不给喜庆的深港通——直接见光死。

  而对港股影响偏利多主要是因为近期人民币大幅贬值,港币挂钩美元,国内担心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资金多了一个出海避险的通道。

  长期看,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出台相当于把沪深港三个交易所一体化了,而港股投资者的风格习惯于低估值的价值投资,A股投资者的风格则更喜欢追涨杀跌炒概念,根据同股同权的逻辑,A股和港股的估值差今后会逐渐被抹平,A股投资者习惯不看估值只看故事的投机逻辑今后可能在A股市场越来越不好使,而港股又便宜又更愿意分红的优势和联席美元的汇率机制合在一起看,就会显得越加光彩夺目。

  三、是不是应该买点港股呢?

  说实话,经过今年以来的持续反弹,最受益于深港通的H股指数已经不算很便宜了,但肯定不算贵。

  所以港股依然处于可以投资的合理估值范围。

  投资策略我依然推荐定投。

  至于投资金额,我依然推荐做好充分的资产配置,作为与中国经济关联度比较高的市场,港股投资占比不宜过高,否则起不到分散风险的效果,但作为全球第三大成熟市场,港股投资占比也不宜过低。力哥个人觉得,以目前估值情况看,港股资产在你的定投组合中占20%-30%为宜。

  四、如何买港股最划算?

  国内投资者眼下有四个渠道可投资港股。

  一是直接在境内基金公司买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

  二是直接在境内代销渠道购买“北上港基”。

  三是直接在境内证券公司开通港股通账户买港股。

  四是在富途证券、老虎证券等海外券商的国内代理商或国泰君安(香港)、中银国际、盈透等港股券商帮你直接开港股账户。

  我们选哪个渠道最好呢?

  QDII=北上港基>港股通>直接港股开户

  国内买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无需任何特殊手续,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的,和你买普通基金一样,操作上最方便。

  与吸引眼球无数的沪(深)港通相比,已开通一年多的内地香港基金互认业务显然关注度低了很多,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不用特地开户就能买到香港本地的基金了。比如著名的行健宏扬中国基金,你在蚂蚁聚宝上就能直接买到。所以便利度和QDII基金一样。

  港股通稍微麻烦点,需要额外开通港股通账户,但可以直接手机开通,也不算太麻烦。

  至于直接港股开户就有点麻烦了,除了需要做见证,邮寄资料到香港等手续外,最主要是换汇麻烦,因为得以你的名字开一个海外账户,然后再把你境内银行卡里的人民币计价的钱换成港币打到境外银行账户,再对接到香港券商账户,还牵涉到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限额。

  资金的流动性会受到一定影响,毕竟玩A股的时候,今天卖了股票明天这钱就能转出到银行卡用了,而要把港股账户里的港币再转回到境内的人民币账户,时间成本和手续费成本都不低。

  QDII=北上港基>直接港股开户>港股通

  这一点QDII和北上港基都很亲民,我们不说什么1块钱就能玩港股,但一两百块钱肯定可以玩了。要是你选的是国泰商品这种跌到只有4、5毛的QD基金,只要40-50元就能玩了。

  直接港股开户没有特别的资金门槛,但考虑到单笔佣金下限一般都比较高,比如富途证券港股单笔佣金最低50港币,其他像中银国际等传统券商都是100港币起收,哪怕佣金只有万分之五,每次交易如果低于10万港币的话,在佣金上都是亏的。所以实际上直接港股开户的实际资金要求非常高,屌丝根本玩不起。

  港股通的刚性门槛50万元是最高的,分级基金门槛30万都让很多人骂娘,50万的门槛让屌丝直接靠边站。

  这一点上直接港股开户完胜。因为你可以不受限制在港股市场各种买买买。除了投资港股不受限制,更吸引人的是在香港几乎可以买到你能想得到的各种基金,比如力哥比较看好的专门投资印度或以色列的指数基金,不开港股(或美股)账户,你现在就是买不了。

  其次是港股通,可投资港股的品种受到一定限制,港股通也不能买香港的普通开放式基金,但场内ETF基金可以买。事实上香港基金的管理费和申购赎回费比内地高太多太多了,用令人发指来形容都不为过,哪怕行健宏扬中国在蚂蚁聚宝上搞申购费一折大促在我看来都贵了。

  至于北上港基和QDII,对不起,都没办法直接买腾讯这样的港股,但眼下投资港股的QD基金已经很多了,而北上港基屈指可数,投资选择面太小了。

  QDII=北上港基>港股通>直接港股开户

  普通人投资应该尽可能选择简单的,越简单的投资品种越不容易因为知识和智力上的缺失而让自己冒完全不能承受的巨大风险,比如玩分级基金就对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看,QDII和北上港基都是间接投资港股,相对简单,港股通可以直接买香港个股,风险就要高一些,而直接港股开户则完全没有限制,可以玩涡轮、融资融券、卖空……

  QDII>北上港基>直接港股开户=港股通

  港股本身的刚性交易费用就高于A股(双边千分之一印花税以及各种规费),再加上不管你是通过基金间接投资港股还是直接买卖港股,实际上都存在逃不掉换汇成本,所以哪怕是QDII基金,明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就明显高出普通基金一大截,暗地里的摩擦成本就更高了。

  而北上港基的管理费本身就很高,所以费用更贵。

  至于直接港股开户和港股通,这些费用也都逃不掉,加上看港股实时行情还要另外收费。证监会规定港股通的佣金最高不超过千分之三,最低不低于万分之三,国内券商行业也已充分竞争,杀到白热化,给出万三佣金的很多,香港那边的券商最低万五,但我觉得如果你不是土豪,万三万五没啥差别,因为单笔佣金最低就是50或者100港币。

  一句话总结:高阶土豪玩家适合直接港股开户或港股通,低阶屌丝玩家就买买QDII算啦,土豪的世界你不懂。

  现在国内的港股QDII投资品种也在逐渐丰富,在金融开放的大趋势下,相信未来国内基金公司也会推出投资印度、以色列、韩国、巴西、土耳其等单一海外市场国家的产品,进一步丰富国内投资者的选择。

  想获取更多理财技能,可以到微信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7天】获取【7天升级理财达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地普通投资者如何购买港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