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亮化2017照明灯具十大排名哪家设计好看?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华北平原西部,毗邻山西省,由地级新乡市代管。北纬35°17′~35°50′,东经113°23′~113°57′。地处豫晋两省之交,西与山西省陵川县交界,北同林州市及山西省壶关县相接,东靠卫辉市,南临获嘉县,东南与新乡市、新乡县毗连,西南与修武县相邻。市区北距北京市600公里,南距郑州市80公里,东南距新乡市20公里。市境西部紧临太行山脉,主峰九峰山十字岭海拔1732米。

市域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陆地784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2011年)。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而东南呈阶梯形下降,辉县市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低洼地海拔72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百泉河、刘店干河、黄水河、石门河、峪河、纸坊沟河。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西至东贯穿全境。可供防洪、灌溉的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宝泉水库兴利库容1300万立方米,最大调蓄水量3821万立方米;石门水库总库容3084万立方米;三郊口水库调蓄水量2386万立方米;陈家院水库总库容1370万立方米。汇宝泉、石门、陈家院、三郊口诸水库为一流的群库汇流总干渠,全长86.5公里,可视需水量而调度。

辉县市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地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型下降。地貌类型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高山峰十字岭海拔1732米,最低洼地占城乡南樊村海拔72米。辉县市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规划区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震裂度为8度。

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657毫米。境内有山川——太行山,有卫河源头——百泉湖,有沙漠地带——洪洲,南部为平原。一年两熟,原来是稻麦两熟,由于水位下降,现在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很大,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几十年前,辉县境内小湖泊、小河流较多,水量丰沛,现在日渐干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1988年撤县设市,但仅在辉县后加“市”字,称作“辉县市”,并使用至今,成为中国目前仅有的名称中带“县”字的城市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

原标题:【今日辉县】关于《河南省辉县城乡总体规划(年)》公示并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河南省辉县城乡总体规划(年)》公示并征求意见的公告

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辉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辉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单位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2017年3月下旬启动编制总体规划以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时八个多月多次对我市进行了“踏勘、走访、座谈、考察”,调研范围覆盖了四大班子领导、22个乡镇、47个行政事业单位、南太行景区、压煤塌陷区等。期间,召开现场座谈会6场,涵盖60余个市直单位、企业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召开之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向市民发放问卷500余份,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吸纳意见建议1000余条。后经数次修改完善,于2017年12月2日,本轮城乡总体规划成果顺利通过河南省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为了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可行性和公共参与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为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城市规划编制原则,现将《辉县市城乡总体规划()》进行批前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部门及公众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登录网站查询相关规划内容,并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成反馈,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为了便于更好的沟通和完善规划,请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一、公示时间:2018年2月25日-3月24日

二、公示地点:辉县市人民政府大院外墙、辉县市报、辉县市人民政府网站()、辉县市规划展览馆(文昌大道中段路北文昌阁广场对过)同步公示。

1、来信请寄至:清晖路中段辉县市规划局

5、联系电话:9811

《河南省辉县城乡总体规划(年)》成果主要内容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河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实施《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坚持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风貌特色化的基本取向,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特色风貌、提升环境质量、创新管理服务,使县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市域规划范围:辉县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2007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百泉镇、胡桥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常村镇、孟庄镇的行政辖区,北云门镇的韩小庄村、前卓水村、后卓水村、朱桥村、九圣营村,高庄乡的岳村、庞村、后郭雷村、前郭雷村,张村乡的平岭村,总面积约245.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东至南水北调干渠、孟庄镇区,南至南外环路,西至西外环路、刘店干河,北至九山山麓,总面积约52.1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3.6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立足辉县市发展实际,突出太行山水、共城文化等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辉县市建成全国一流县城,并不断促进郑新融合发展,建设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

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百城建设提质,城乡发展基本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至2035年,全面建成全国一流县城,成为现代化城市。

南太行的休闲度假目的地,郑州大都市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太行山水和共城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至2020年,市域户籍人口为88万人,常住人口为7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至50%,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8万人,城区人口占比提高至35.9%。

至2035年,市域户籍人口为95万人,常住人口为85万人;城镇化率65%,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40万人,城区人口占比提高至47%。

七、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以业兴城

构建以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大体育为核心,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市域形成“三区、五园”的产业空间布局。

三区,为山地农业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区、传统农业种植区。

五园,规划形成一个产业集聚区和两个专业园区。强化工业集中入园,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外的工业用地清退。产业集聚区包括城西工业园区、洪洲工业园区、孟庄工业园区。专业园区包括吴村专业园区、常村专业园区。

八、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与水平,促进城景统筹

围绕全域旅游、品质旅游发展策略,突出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构建“一环一带三片十区”市域旅游空间格局。

“一环”为依托S229、S230、S306形成的旅游环线。沿旅游环线发展休闲农业,缝合景区、镇区,打造风景农业观光带。

“一带”为黄水河休闲旅游带,通过黄水河游览带串联黄水旅游度假区、洪洲湖、赵固文化产业园、"共海"等,打造市域纵向休闲旅游带。

“三片”为北部高山峡谷片区、东部浅山丘陵片区和南部平原片区。

“十区”为十大主题旅游集聚区。

九、突出生态本底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规划形成“一区、三芯、四廊”的市域生态网络结构。

一区:市域西北生态涵养区。

三芯:依托“共海”、洪洲湖、方山—九山形成的生态绿芯。

四廊:依托南水北调干渠、生态农业区、黄水河、峪河等形成的生态廊道。

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一核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依托南太行丰富的旅游资源,城景融合发展,形成南太行旅游发展带。

“两轴”:依托省道S229、省道S306形成的市域城镇发展轴。

“一核”:由中心城区、孟庄镇、常村镇构成的市域发展极核。

“三区”:城镇集聚发展区、平原发展区、山地丘陵发展区。

十一、加强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控制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北跨、南拓、西延、东控”。

规划形成“一廊串联、四带统领、四心辉映、四区融合”的空间布局结构。

南水北调干渠绿化廊道。

依托共和路形成南北向城市发展带,连接城中、城南、九山三大片区。

依托夏峰路形成东西向城市发展带,连接中心城区和孟庄镇。

依托百泉河形成滨水景观带,成为集传统文化保护与展示、传承与体验的发展带。

依托五里沟河形成滨水景观带,联系城中、城南、九山三大片区。

老城中心:位于共城大道、文昌大道附近,依托旧城更新与城市功能提升,完善商业服务设施,承担商业、文化展示等功能。

城南中心:位于南湖周边,承担文化、体育、教育、商务等功能。

百泉中心:位于百泉湖周边,承担游憩、文化展示与体验等功能。

九山中心:位于九山片区,承担旅游服务、商业服务等功能。

依托主要交通走廊及绿色廊道将城市划分为四大功能片区,分别为城中片区、城南片区、九山片区和城西片区。

十二、建设10分钟社区生活圈

基于市民日常生活,规划10分钟可达的便捷服务的社区生活圈,每个社区生活圈服务人口2-3万人。

在生活圈内合理布局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商业、教育、卫生、体育、养老等设施,强化社区生活圈作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

十三、集中连片开展新区建设

东至石头岭郊野公园,西、北至九山山麓,南至南水北调干渠。

依托九山良好的山水景观资源,突出文化休闲、健康养生、城郊游憩和生态居住等功能,注重与百泉、常村镇区的联动发展,形成体现地域文化、山水风光的城市新区,成为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

东至农业生态园区,西和南至城际铁路,北至太行大道。

通过南外环路、夏峰路等道路的建设,加强与孟庄镇区的联系;围绕城南湖建设市级文化、体育、商务中心,成为加快推进城镇化、与新乡市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

十四、有序推动旧城更新

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与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控制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展现共城文化。

十五、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促进以绿荫城

结合生态空间布局,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规划形成“一廊、三轴、多园”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廊”为南水北调干渠绿化廊道。

“三轴”为沿刘店干河、百泉河、五里沟河形成的滨河绿轴。

“多园”指多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

十六、加快蓝网系统建设,促进以水润城

保留疏浚百泉河、五里沟河和刘店干河,五里沟河、刘店干河两侧应各控制不少于30米的绿化带,百泉河两侧各控制不少于50米的绿化带,老城区内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改造。

规划结合历史文化展示、城市公共中心塑造,规划形成百泉湖、湿地湖、南湖。

规划在保留城市现有河流水系的基础上,通过疏浚、整治、新挖等措施,形成相互连通的城市水系。

利用现状石门水库至百泉的引水工程通过石门水库、黄水河对刘店干河、百泉河进行补水;利用新建的五里沟水库、群库东干渠对五里沟河进行补水。

十七、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促进以文化城

划定百泉、共城两片历史风貌区

严格保护3处国家级和6处省级传统村落,对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村庄积极申报传统村落。

采取积极的文物保护措施,全面保护市域范围内的53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新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辉县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

开展历史建筑和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制定保护措施。

十八、强化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1)中心城区形成七类风貌区

分别为九山风貌区、百泉历史风貌区、共城历史风貌区、老城风貌区、都市产业风貌区、城南风貌区、南部核心风貌区。

建筑高度以低层、多层为主,严格控制高层、小高层建筑;加强建筑色彩引导,建筑材料选取本地材料,加强地域识别性,形成小城镇的特色风貌。

(3)乡村地区分别建设崖、丘、田三类风貌区

“崖”风貌区:位于市域的西部,集中体现原生的风貌特色,注重山前地带的景观风貌控制,塑造“顺应山势的房子”形象,并注重与“田”风貌区的景观呼应。位于旅游景区内部及周边的村庄,应控制村庄建设规模、高度和风格,新建、改建村居应遵循现状村落布局形态和原生民居风格,依山就势,选用当地建材、石材,保留村落原汁原味。

“丘”风貌区:位于市域的东部,集中体现厚重的风貌特色,加强现状石头建筑的保护,塑造“因应台地的群组”形象,集中展现太行乡村风情。

“田”风貌区:位于市域的中部,集中体现“乡野”的风貌特色,塑造“田湖之间的院子”形象。

十九、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

保留现状焦煤铁路,规划焦(作)林(州)轻轨线、郑州—新乡—南太行城际铁路点。

规划形成“一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一横”为鹤辉高速,“两纵”为新晋高速、焦林高速。

构建“四横四纵”的公路网结构。其中:“四横”分别为G342、S311封辉线、S306濮辉线、S307卫济线,“四纵”分别为G234、S231薄原线、S230沿南太行线、S229辉原线。

规划形成“七横五纵”的主干路网结构。“七横”为共工大道、苏门大道、文昌大道、太行大道、胡桥南路、夏峰路、南外环路;“五纵”为西外环路、学院路、百泉路、共和路、清晖路。

二十、配置均等化、高品质的公共设施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规划形成中心城区—一般镇乡——中心村—一般村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规划期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河南省的相关要求。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城市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市级公共服务中心4处,分别为老城商业中心、城南综合服务中心、九山中心和百泉中心。规划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结合胡桥街道办事处等布置。依据居住社区划分和10分钟生活圈布局,规划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17处。在社区级公共中心内应布局1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1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处社区体育活动设施、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处社区公园。

二十一、建设适度超前、满足需求的市政公用设施

(1)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中心城区和孟庄镇、常村镇、北云门镇形成一个集中供水区域,水源以南水北调水为主,以地下水为备用,以再生水为辅。保留中心城区一水厂2万立方米/日、二水厂5万立方米/日和常村镇的王村铺水厂,作为应急备用和补充水源;在建三水厂,水源为南水北调水,供水规模近期10万立方米/日、远期达到15万立方米/日。水厂供水水质达标率100%,供水管网漏失率降至6%。

其余各乡镇继续使用现有水厂,水源为地下水,镇内实现集中供水。

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饮水困难、改善饮水安全。充分利用城镇公共供水资源,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条件的村庄可优先转用城镇公共供水。

(2)建设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

城镇区域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农村以不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为主。

中心城区、孟庄镇、常村镇实现区域污水集中处理,区域内有3座污水处理厂,辉县污水处理厂规模10万立方米/日,孟庄污水处理厂规模5万立方米/日,扩建常村污水处理厂至2万立方米/日。结合辉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厂,再生水供水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日。对污水厂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后集中填埋,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各乡镇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吴村、冀屯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其余各乡镇新建污水厂或小型污水站。

村庄污水分散处理,普及化粪池,推广沼气池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3)建设坚强稳固的城乡电网

科学、合理利用区域电网资源,积极建设新能源电厂。维持现有孟电、宝山电厂等火电厂规模不再扩建,保留石门、潭头、宝泉、三郊口水电站和宝泉抽水蓄能发电厂,保留九莲山光伏发电、天洁生物发电等新能源电厂,新建南旋风风电场,新建吉电、华电、豫国能、巨丰等光伏发电项目。

新建500千伏新乡北变,作为区域重要电源点。保留现状3座220千伏变电站,辉县变、秋山变和鲲鹏变,新建1座洪洲变,远期扩容秋山变和辉县变,远期22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达到2520兆伏安。

保留12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12座110千伏变电站。其中,中心城区2座分别为中心变和九山变,其余乡镇变电站分别为北云门变、赵固变、张村变、高庄变、茅草庄变、薄壁变、吴村变、峪河变、占城变和西平罗变,110千伏变电站容量按3×50兆伏安设置。中心城区取消35千伏变电站,乡镇保留35千伏吴村变、上八里变、高庄变、拍石头变、槲树庄变和愚公桥变。

(4)建立完善的环卫体系

城镇生活垃圾分片区集中处理,规划建设1座市级垃圾处理厂和4座乡镇垃圾处理厂。

辉县市垃圾处理厂位于北云门镇,服务中心城区、孟庄镇、常村镇、北云门镇和拍石头乡,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400吨/日。

乡镇垃圾处理厂以卫生填埋方式为主,条件成熟时引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垃圾焚烧发电等技术。西平罗垃圾处理场服务南寨镇、西平罗乡、南村镇、沙窑乡,冀屯垃圾处理场服务冀屯镇、赵固乡、占城镇,洪州垃圾处理场服务洪洲乡、上八里镇、黄水乡、高庄乡,薄壁垃圾处理场服务薄壁镇、吴村镇、峪河镇。

农村生活垃圾一般通过村收集、乡运输,由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位于深山区的村庄采取村内就地填埋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照明灯具十大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