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红大盘点,这些姑娘们唱起了歌扩句凭什么俘虏众多粉丝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网红注定昙花一现?吃不下粉丝经济的大蛋糕
& 08:26&&来源:投资界-新芽 &
  摘要:网红时代的来临让人人都能成为网红,但是这同样昭示着网红生产出来的内容并不具备&优质&的特质。而粉丝经济并不是一直都能靠单一的内容输出就能够维护和发展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粉丝经济的承载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为主要载体的明星经济,开始朝着以短视频、直播等传播媒介为主要载体的网红经济转移。
  传统明星经济中,一个明星的走红往往需要一个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打造和包装才能被广大的粉丝所接受,明星成了这个&金字塔&产业链的最顶端,众多的职业门类因为明星而出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开始出现改变,传统明星经济的弊端同样开始暴露出来。
  成本高、周期长、回报慢&&成为制约传统明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很多人会将明星经济比不过当下粉丝的原因归结于此。然而,他们恰恰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明星经济之所以被称作明星经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背后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利用粉丝的追捧,明星经济中的&明星&最终才能生存在明星经济金字塔的顶端,缺少了这些粉丝的支撑,明星经济的&大厦&便会面临倾覆的危险。
  正如这些人所归结的原因并不完备,他们并不知道明星在成为明星之前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传播。只有通过不断地传播让更多人知道,明星才能吸引更多人,影响更多人,明星才会成为明星。如果脱离了传播,明星将会变得黯然无光。
  然而,随着传播方式的转变,明星经济同样开始转变,传统的以明星为主要载体开始朝着以网红为主要载体转变。尽管很多人并不将网红看作一个地地道道的明星,但是这种转变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一场横亘在电影、电视和歌曲界的粉丝大迁移已经悄然来临。Papi酱的出现并获得资本的关注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很多人会将papi酱的走红看作是一个偶然事件。他们并不认为papi酱代表了当下粉丝经济的大趋势,但是随着传播方式的转变,papi酱们的轮番已经让这些人的观点变得不堪一击。那么,为什么papi酱们会出现呢?他们的出现难道真的是一次偶然事件吗?我看未必。
  用户转移到线上让网红有了生长土壤。网红之所以会成为网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背后有千万粉丝的支持。粉丝是什么?在互联网的视角下,一个个的粉丝就是一个个的用户。网红是什么?在互联网的思维里,一个个的网红就是一个个的产品。而一个产品之所以有存在的意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产品有海量用户的支持。
  一个事实并不能够忽略,那就是随着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影响的不断加剧,传统的以线下为主的生活方式开始转移到了线上。在这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用户同样开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作为一个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明星同样开始转移到了线上。而等到明星转移到了线上之后,它同样有了一个很&互联网&的名字&&网红。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用户群体不断转移到互联网上催生了网红的出现,并提供了网红生长的土壤,从而让网红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并不是网红出现之后,将粉丝(用户)从线下吸引到了线上。网红的出现并不是一个自发行为,它同样被用户群体的转移所牵引,最终演变成了一个似乎是&自发&的行为。
  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让网红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作为一个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生事物,网红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向更多人展示自己,让更多人知道自己,让更多人喜欢自己。这便是互联网的&放大效应&。
  传统的明星经济中,捧红一个明星可能要借助电影、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力量,并且需要不断制造话题,不断给这个明星设计作品,不断让明星参演电影和电视作品才能实现不断传播的效果,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并喜欢上这个明星。
  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传播方式变得呆板和无效。互联网本身的开放和共享让一个网红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凭借单个的事件便能够迅速走红。之所以会有如此强大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制造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可能是一个视频、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在利用这些渠道本身的传播和影响力,让这些话题的影响力远远超出这个话题本身,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人,最终让这个人成为一个网红。
  以里约奥运会期间走红的傅园慧为例,她之所以能够迅速地以&洪荒之力&走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利用了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共同的传播力量,并符合当下占据大多数用户的互联网用户的审美和表达方式,最终成为&网红&。尽管傅园慧一再表示自己并不是网红,她自己也无意成为网红,但是她走红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原因就是发端于传统媒体(电视),扩大于新型媒体(微信、微博)的一个&网红&形成的绝佳&路线图&。
  包装门槛的降低让人人都能成为网红。网红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出现并走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包装门槛开始不断降低。一个自己录制的质量并不太高的短视频,一段自创的文学水平并不是太高的小段子都能够成为一个网红的包装手段。
  这种以个人为主要产出方的包装内容显然比以公司为主要产出方的包装内容效率要高,而且这种包装内容不需要专业的公司操作,单单通过个人就能够轻松实现。包装门槛的降低让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都有了一个成为网红的机会,而这种机会显然要比传统成为明星的途径要容易得多。
  而随着直播时代的来临,只要拿起一部手机,便能够轻松在线与众多网友互动,人们成长为网红的机会再次增加。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光体,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网红,每一个素材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最终成为网红的&触发器&。
  门槛的降低意味着参与壁垒的降低,参与壁垒的降低意味着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都能够成为网红。一个全民网红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传统明星的运作模式正在日益消弭,作为一种趋势,我们参与其中,并享受着这个时代带来的种种福利与改变。
  网红的出现让粉丝经济成为新经济模式下一种全新的生长业态,而在这个业态下生长出来的人们面对众多机会则显示出了以往所没有的兴趣。有人甚至预言,网络时代让一切变得可能,一段类似&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或许都将成为你变成网红的&导火索&。
  尽管网红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其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真正能够成为网红,并顺利变现的&网红们&依然是出于整个网红产业链的最顶端。更多的所谓的网红依然处于这条产业链的最低端,而这又让我们生出网红是否能够吃下粉丝经济这块巨大蛋糕的疑问?
  发端于个人的网红最终将难逃集约式发展的&怪圈&。之所以会将这种网红的这种发展模式称之为&怪圈&,主要是因为网红的这种发展模式同所有的模式一样都会经历一个单一、粗放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科学的发展模式的过程。尽管当下的网红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但是未来网红的发展还是倾向于公司化运作。
  当下的网红之所以会以单个的个体出现,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向公司化运作靠拢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被经纪公司淘汰、冷落,缺少向经纪公司推介和展示的机会等等。而一旦这些人成为网红之后,便会有公司或者资本发现他们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终他们会将这些网红招到自己麾下,成为自己变现的一个主要载体。
  从这个角度来讲,发端于个人的网红最终将会难逃集约式发展的宿命,最终将会被经纪公司运作,成为和传统明星相类似的一种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注定了网红将会专注于资本变现迅速的某个或某些&油水&很多的领域,而对于一些相对冷门的领域来讲,它们将会被经纪公司所抛弃,这导致了粉丝经济中的一些领域无法被网红所青睐。
  集约式发展最终注定了网红无法顾及到粉丝经济的大方向,只会专注于一些小领域,而这也决定了他们无法吃下粉丝经济的大蛋糕。
  网红变现方式的单一注定了其变现方式的单一。尽管现在很多网红有着成千上万的粉丝,但是这些网红的变现方式依然停留在服装、化妆品、游戏等某些领域当中。这些变现方式依然相对单一,这种单一的变现方式要求网红必须朝着&多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一个以个人为主的产业,多方位的发展又让网红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很多网红不得不选择另外一种发展道路。
  无论未来网红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网红无法承担起粉丝经济主要变现的重任,网红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被人们接受,才能被市场认可。
  另外,粉丝经济本身其实远非以上提到了那些变现途径。如果将网红的变现方式向外延展的话,我们就会发展这些网红的变现方式将会遭遇很多的制约和困境:缺少专业的培训、自身素质有待提升、发展模式缺少多样化的思路等问题,最终让网红的变现方式无法缺少全面性,最终同样无法吃下粉丝经济这块大蛋糕。
  传统明星的介入不断分食粉丝经济蛋糕。粉丝经济蕴藏着的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用户巨大的影响力已经然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传统明星作为本身就已经积累了很多粉丝的群体,而通过直播、短视频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工具,无疑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变现。
  自身累积众多粉丝的传统明星相对于发源于草根的网红来讲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的介入让网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他们对于粉丝经济这块蛋糕的分食能力显然要比网红们的分食能力要强大得多。这类人群的介入让网红并不能够具备吃下粉丝经济块蛋糕的能力,而网红在面对专业明星时的专业技能的缺失、运作方式的单一、团队配合的缺失等问题都让他们无法与专业明星进行&分庭抗礼&。
  包装门槛和进入壁垒的降低让网红注定会是&昙花一现&。网红时代的来临让人人都能成为网红,但是这同样昭示着网红生产出来的内容并不具备&优质&的特质。而粉丝经济并不是一直都能靠单一的内容输出就能够维护和发展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网红一年在做同样一件事情,两年在做的仍然是同一件事情,三年在做的还是同一件事情,那么他的粉丝会用怎样的眼光来审视与看待他?
  因此,尽管包装门槛和进入壁垒的降低让人们成为网红的条件不断降低,但是这种情况同样让网红这个蓝海变成了竞争激烈的红海。在这一片红海中,如果网红缺少专业、多样化的变现方式,单单靠所有人都在用的方式进行变现,那么,我们很难讲网红能够将粉丝经济这块巨大的蛋糕完全吞下。
  网红的出现引发市场的喧嚣,资本的介入让其更加噪聒,网红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机会太多,但我们却无法牢牢抓住。这个时代让网红在粉丝经济这块巨大的蛋糕前面垂涎欲滴,但是他们却根本无法张嘴吃下这块硕大无比的蛋糕。
  这是宿命,同样是必然。
扫一扫关注A5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安然&&&/&&&作者:孟永辉
网红们归根结底做的是流量生意,通过变卖任何他们拥有的东西换取流量。粉丝数量是衡量网红价值的重要指标,所以流量在哪里,网红就会向哪里迁徙。与依靠粉丝获取影响力的网红相似,
4月10日,2018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暨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召开,本届博览会以“电商新时代贸易新动力”为主题,于4月11-13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之江创客”2018全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同期举行启动仪式
流行就象是一个反叛者,总是在不经意间违背当下的审美观念,让普罗大众在懵懂的情绪下欣然接受新流行的洗礼。一些“反三观”的品牌在过去完全不可能出现,而这两年开始颠覆我们对正常商品社会的理解
网红转战短视频,收入没增,名气没了.
红电商原来是个中间商,赚的是差价?电商的趋势已经逐渐成型,其中,网红电商发展得是热火朝天。漂亮的网红们一边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和汗水,一边用她们精心装扮过的美照,把商品一件件卖出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电商奇迹。但背后,受到网红电商冲击的供应链道出了其中真相...昨天,女朋友跟我说想当网红卖衣服,我说你一张
越怕浪费时间,越挡不住因为“战术问题”造成的效率低下。不停地刷着手机屏幕,你生活大部分的时间,就这样花在可能完全与你不相干的事情上了。客观世界让我们无法戒掉手机,而能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正是你浪费的时间。
八月流火,九月授衣。盛夏到来,天气也越来越热。在这燃情八月,乐助贷为你和小伙伴们奉上"热力十足"的回馈大礼,和亲朋好友一起赚钱拿大礼,那真的是再美好不过啦!
2018年对于P2P网贷平台和用户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行业震荡、备案延期、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投资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无忧车贷CEO符美波表示,当前网贷行业面临着复杂的生存环境
触目所及,很多知识产权的大案惹人关注,那些大品牌如果遇到了侵权行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告上法庭这一条路。其实不然,行政保护也是一种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途径,但感觉很少被人提及。但其实,这两者保护措施各有侧重,关键看企业想要什么样的保护效果
“铜板街资产端情况如何?”“如何考察借款端的信誉和还款能力以及风控?”……8月3日,金融科技独角兽铜板街开放日活动第二期活动现场,随着客户们一个个问题的提出,铜板街资产负责人祝华、铜板街流量运营负责人金炜、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孟柳萌等一一予以详尽解答。
近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2018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显示,我国数字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通过互联网财富管理的资产已占据可投资资产总额的30%以上。其中,以京东金融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巨头,正在引领数字化财富管理发展之路,成为用户财富管理的科技帮手
而在此环境中,坚持合规化稳健运营的平台,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以陆金所、星星贷、微贷网三家平台为例,坚持脚踏实地,充分适应监管要求,致力于带领行业逐步迈入健康发展的正轨。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相关金融业态的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自2016年8月网贷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治理和合规宣导,P2P网贷行业的合规属性整体向好。
而且根据网贷天眼研究院对网贷行业的调查显示,该行业7月份的平均综合利率为10.09%,较上月小幅上涨,现在投资还可获得较为不错的回报。
8月4日,针对近期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风险事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分析总结了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对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九项明确要求,坚持合规发展的平台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创业好项目
网络文学二十年: 意气江湖载酒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福布斯全球顶级网红榜单:来自12大热门领域&120名网红的生意经
日08时22分来源:
多年来,《福布斯》给电视、电影明星“传统”的名人做榜单,现在,是时候关注一下那些社交媒体上名利双收的人了。
—— 福布斯全球网红影响力榜单负责人Calre O’Connor
在主流社交媒体发一条动态,平均能获得30万美元的收入,120个人的影响力覆盖了全球2.5亿人……他们不是传统定义中的KOL、也非商业巨擘,他们就是生活在大众身边的健身达人、游戏网虫、爱美人士与时尚“敏感”人群……
2017年,福布斯联手网红影响力分析公司Traackr和社群洞察平台Captiv8,基于Instagram、YouTube、Twitter 和Facebook四大社交平台数据,评选出健身、美妆、家居、宠物、旅行、游戏、时尚、娱乐、亲子、美食、科技&商业、儿童等12个领域120位网红达人,揭示他们正在以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创造前所未有的商业势能。
福布斯榜单综合粉丝人数、价值(专业领域的参与度)等指标,评估候选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潜在吸金能力,同时还将候选人的品牌代言、自有产品线、书籍销售等各项业务纳入参考范围内。他们并非明星,却在社交媒体上甚至比明星更有影响力。
如果你也好奇这些新经济形态中诞生的幸运儿是谁,请别错过全媒派(ID:quanmeipai)受权转载华映资本近期整理的全球网红影响力排行榜。
「 Beauty ——美妆榜 」
作为福布斯全球网红影响力美妆榜第一名,27岁的Zoe Sugg拥有1160万YouTube粉丝,多年“非凡的”职业生涯始终是在家中的电脑摄像头前进行。2009年开始Zoe Sugg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第一个视频博客,此后每周固定PO出自己的美妆心得和护肤推荐。作为一名地地道道自学成才的美容爱好者,她会将精心编辑的美妆视频传到网上,同时也会推荐一些自己心仪的化妆产品,获得了众多女性网友的喜爱。
而其真正让Zoe俘获粉丝芳心,在于她善于传递正能量。据报道Zoe Sugg曾患有焦虑症,但在社交媒体上她经常鼓励和帮助别人,还发动男友、弟弟与众多明星一起为艾滋病人录制歌曲,这些正面积极的内容让人们不仅把她当做一个美妆时尚达人,更视为一个年轻时尚且具有健康心态与生活方式的偶像。
如果说Zoe走的是正能量路线,那么位居第二的、拥有一副亚洲面孔的越南裔Youtube超人气美妆博主Michelle Phan则以“专业”取胜。Michelle Phan的最初原创美妆视频以剪辑细致,创意十足而被粉丝喜爱。如今Michelle Phan已经创办自己的品牌——按月订购美妆礼盒平台Ipsy ,并完成过亿美元融资。与Zoe一样,她在某种程度上也引领了一种女性励志和自信的生活态度。
另外,榜单中第三位是来自迪拜的中东美女Huda Kattan,因为外貌和背景酷似金·卡戴珊而备受网友喜爱;排名第6的Jeffree Star则是有名的女装癖(性别男)美妆时尚博主。排名第八的美妆男网红Manny Gutierrez是美宝莲代言人。从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了当今年轻人多元化的审美倾向,而这些网红也表示,他们明白“长久以来,粉丝喜爱的始终是他们勇于展示真实追求美的态度,这是不可取代,拥有持久价值的。”
「 Entertainment——娱乐榜 」
当Lilly Singh第一次得知“YouTube明星”是一个可行的职业选择时,正是她大学的最后一年,她一直喜爱说唱、跳舞、行动,但缺乏信心,不知从哪里开始。但如今,她已成为福布斯全球网红影响力娱乐榜第一名,而将她带上了视频网红这条路是早期YouTuber——Jenna Marbles,Marbles曾自己在卧室里用笔记本电脑表演喜剧激励了Singh。
Singh的第一部视频关于宗教与人性,通过整理70多种观点受到很多粉丝的关注(目前已经删除),后来Singh录制的视频开始剧本化,因情节讨巧而被更多粉丝认识。2016年,Singh与化妆品巨头Smashbox合作推出名为Bawse的名牌红色唇膏火爆,她也成为了2016年收入最高的YouTube用户之一。
而该榜单第二位的男士Thyle Oakley成为YouTuber则是因为大学时,为了保持与高中朋友联络开始录制视频,通过定期发布包括流行文化和幽默、教育、预防自杀等主题视频被年轻人所喜爱,如今他也身兼作家、脱口秀主持人、网剧策划人等多种身份。
目前,在娱乐榜单中,10位上榜者在社交媒体中,覆盖人群达3175万,其中10位在Instagram平台的粉丝超过就2000万。
「 Fashion——时尚榜 」
对于一个时尚博主来说,如果能让商业领域聚焦她的博客作为研究案例,这是其成功的标志之一,而福布斯全球网红影响力时尚榜单的第一名,来自米兰的Chiara Ferragni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作为时尚博主,她2009年开始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穿衣心得、搭配造型而获得了品牌商的关注,开博2年后,其博客日流量就达到9万次,也吸引了Gucci等大牌合作,并被写进了哈佛商业院的研究案例之中。报道显示,在2015年,Ferragni年收入至少900万美元。
在该榜单中,第二位是来自纽约的时尚博主Leandra Medine,这位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开始经营期个人博客Man Repeller,正如其博客名称一样,她只推荐自己喜欢的个性衣服,如哈伦裤、斗篷等,传统意义上这并不符合男士审美,但Medine正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击没有时尚知识的“普通男生”,这样另类的做法也获得了不少女性赞同。自2010年亮相以来,Man Repeller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专业团队的全媒体渠道。
该榜单唯一一位男士来自菲律宾,他通过写关于旅行的文章推广时尚品牌,已经与Gucci、Prada、Loewe、Valentino等大牌形成长期合作,或许男士想提升自己的fashion sence,可以点击他的博客Bryanboy一探究竟。
「 Fitness——健身榜 」
从私人健身教练到网络健身女王,来自澳大利亚的25岁健身达人Kayla Itsines成为了健身榜单位列第一的网红,除了拥有完美肌肉线条的健康体态,她还喜欢鼓励他人一起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成为网红前,Kayla曾经在一家女性健康中心工作,但她发现系统的授课无法帮助客户达到预期目标,往往既不能获得理想的外观,也不能借此获得自信。于是Kayla决定亲自开发一套独特的健身方法,帮她们塑造“比基尼身材”,其中包括完整的健身计划、食谱、训练小贴士、运动服搭配以及种种具有感染力的正能量鼓励话语......连维密天使都成为了她的粉丝,并且通过这些大IP的分享,她的粉丝越来越多。
后来,Kayla顺势推出健身应用Sweat With Kayla,2016年“Sweat With Kayla”是iOS和Google Play上下载量最大的健身应用程序,收入为1700万美元。
健身领域排名第二的Jennifer Selter因为对拥有完美曲线臀部而在Instagram上走红,她同样也乐于PO出练就翘臀的训练方法,据悉,年收入达到1100万的Jennifer 还将推出自己品牌的装备。
在健身榜上,上榜的男士只有两位,相比于男性,似乎女性更爱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健身过程,也容易因社交环境影响。目前这十位健身网红在四大主流社交平台上共影响了1亿名粉丝。
「 Food——美食榜 」
美食视频Youtube最受欢迎的视频种类之一,在福布斯榜单中,排名第一的Rosanna Pansino于2011年开始在平台上制作视频。此前,她一直计划从事演艺事业,经受过专业的影视训练,也一定程度为她的此后做美食视频打下了基础。根据福布斯数据显示,Pansino是YouTube上收入最高的女性之一,每年都会有7位数字收入,主要得益于她的视频频道Nerdy Nummies广受品牌商青睐。另外,她还拥有系列烘焙产品,如可爱的表情符号曲奇等。
美食领域第二名为Deb Perelman:她在空闲时开通了她的博客Smitten Kitchen。2012年,基于视频内容的书籍“The Smitten Kitchen Cookbook”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其他名单成员包括澳大利亚蛋糕大师Elise Strachan、Fit Men Cook的健康食谱供应商Kevin Curry和Natasha Kravchuk等,他们在网上基于烹饪差异性,提供特色化美食视频,吸引全球粉丝。
「 Game——游戏榜 」
登顶福布斯全球网红影响力游戏榜的第一名是粉丝称为“基萌”的——Markiplier,他专注于Let's Play的独立游戏、动作游戏以及恐怖游戏。截至2017年5月,Markiplier的视频已经有超过1729万名订阅者与71亿万观看,据最新福布斯资料显示,2016年Markiplier年收入达到550万美元,虽然这一数据并不占优势,但因其慈善影响力登顶。截止目前,Markiplier已经为不少的慈善基金会网站或医院做过大型的筹款直播,包括自己居住地所在的儿童医院。
位居第二名PewDiePie则是评价十分两级化的Youtuber,一些粉丝认为他十分搞笑,但口无遮拦的他在搞笑之余,也留下不少祸端。PewDiePie的频道曾是在YouTube崛起速度最快的频道之一,在2013年他的频道订阅人数由350万迅速爬升到1200万,于8月份PewDiePie成为在YouTube上最多人订阅的频道,但在2016年,这位YouTuber因发布涉及种族主义的视频,被YouTube封杀,复出之后,PewDiePie受到一定影响,但仍有不少粉丝支持。
在全球网红影响力游戏榜中,也不乏多为女性玩家,随着女性向游戏的普及,这些女性影响力有望再度攀升。
「Home——家居榜 」
家装设计类的网红达人影响力相对垂直,在四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共影响了737万人。
排名第一位的是Grace Bonney ,一位在2004年就自己开设家居设计和DIY博客的博主,当时这个小清新爱好仅限于小范围的传播,如今她的网站和博客每月都能有100万读者。Grace Bonney已经成为了对生活方式有追求的人群中的代表人物,她已经与多个家具品牌和清洁保养品牌有深度合作,2013年她宣布出柜为她带来更大面积的关注,并且成为粉丝心中追求自我生活态度的典范。
排在第二位的Elsie Larson起步更早,2007年开始写博客,当时纯粹为了好玩。在她的妹妹Emma Chapman的帮助下,她把一个DIY博客中A Beautiful Mess变成了一家生活方式公司。Elsie Larson的博客主打快乐美学,同时他们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照片编辑应用程序A Color Story,关于追寻自由且舒适的生活方式,她和家人已开始撰写第三本书。
第三名Kate Albrecht的博客最初只是自己线上珠宝店的一个衍生品,后来路线开发了一系列家居生活产品线。和其它网红一样,Kate后来也出了书来描述自己的生活价值观。
「 Parent——亲子榜 」
亲子榜的胜出者是两位拥有媒体背景的“妈妈”,Meg Resnikoff和Elle Walker曾在斯坦福大学同学;在三十出头的时候,她们在同一时间成为了母亲。像许多妈妈一样,她们习惯于到互联网寻求育婴建议,然而在2014年时,网络中育婴专业视频并不多见,于是这两位开始基于自身需求制作为妈妈提供生活指导的视频。当What's Up Moms上线后,因其轻松有趣的风格备受“妈妈”族群喜爱,后来他们将其努力重点放在内置广告功能上,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妈妈以外,如Tom Riles的博客“the life of dad”也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博客之一,Tom Riles位列排行榜第四位,通过分享爸爸们的育儿心声,Riles展示了一个更为特色的视角,同时也俘获了一批“妈妈粉。”
「 Pets——宠物榜 」
“你把一张既可爱又像是发脾气的脸放在那里,人们会停止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并开始注意它,”宠物榜的第一名是一只具有“愤怒脸”的猫咪——Grumpy。2012年小猫的主人Tabatha Bundesen的哥哥在Reddit发布了一张小猫照片,天然的“愤怒脸”引起粉丝注意,当Bundesen在YouTube上发布了小猫的视频后,24小时内,收获了超过一百万的点击,Grumpy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名模”。如今,人们可以购买印有Grumpy的宠物玩具、日历、杯子、T恤和配件。
此外上榜的还有博美犬Boo、斗牛犬Manny等,通过其主人定期在社交网上传它们的生活日常,这些宠物正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根据福布斯数据显示,在四大社交媒体上,这10位“明星”共吸引力6800万粉丝关注。
「Travel——旅行榜 」
作为十年前摩根士丹利的资深招聘人员,Brain Kelly接触的各类人群为他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创意,他曾经想出了如何在信用卡积分系统与飞行常客里程系统上设置游戏的创意,同时也十分喜欢旅行。在2010年,他发布了他的第一个博客The Points Guy,提供旅游线路规划与旅游技巧。由于博客的专业度与实用性极强,他获得了大量忠实粉丝。
在旅行榜第二位的是一名同样热爱旅游的女性Kiersten Rich。22岁时,Rich在企业财富管理公司上班,休假心血来潮时规划了一趟旅行,预订了世界各地的航班,做企业财富管理为她的行程带来了好处,“我节省了很多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做到的”,而通过社交网站的分享,她的行程也被众多人关注,而后她也成为了旅行职业写手。
「 Tech&Business——科技&商业榜 」
在今天许多YouTube上的明星出生之前,Gary Vaynerchuk就已经意识到了的网络影响力。这位当前科技&商业榜第一名,是最早采用社交媒体的创业者之一,他把社交网络作为企业构建利润丰厚的工具之一。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将自己家族的葡萄酒业务放到上网销售;在2006年推出了每日网络广播;并于2009年与兄弟共同创建了一家数字代理商。如今,他是作为一名投资人,投资了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
该榜单其他名单成员包括Justine Ezarik,也许是最初互联网技术领域有影响力的人,最着名的是“iJustine”在线。她于1996年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网站,并在12岁时自学了HTML。Ezarik早在2002年就开始制作视频内容。到2009年,Fast Company将她列为技术领域5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 Kids——儿童榜 」
在福布斯这个“最年轻”的榜单中,其商业影响力最高的玩具评论员Ryan仍然在上小学。2017年Ryan所拥有的视频频道——Ryan Toys Review销售额估计为1100万美元。在父母的帮助下,七岁的Ryan通过测评玩具吸引超过1000万粉丝关注。(他的家人对这位年轻的明星充满了保护,他们并没有给出他的姓氏或家庭状态。)
儿童榜中排名第二的是备受青睐的青少年说唱歌手Matty Morris,他于2010年创立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当时他只有7岁(当然还有父母的帮助)。后来,Morris曾进行巡演,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其他名单成员还包括Sophia Grace Brownlee等,10位儿童在四大社交媒体上聚集了7740万粉丝。
「 结语 」
12大领域,120位网红,从他们的“网络”成长路径可以看出:大体经历颇为相似,通过爱好或兴趣坚持分享→保持正能量及积极健康的态度→从单纯分享经验到传播共性→将自己的IP不断扩大(出书、线下活动、与粉丝互动、与名人同台)→与品牌联动,合作变现。
正如媒体评论中所谈到的那样:这些网红的成功给了更多人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当下的时代里,敢于表达自己从而实现名利双收是可能的事情,但前提是要把爱好发挥到极致,或者起码得有个爱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俘虏产品定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