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vivox20手机充电器图片线被抽屉挤了一下,立刻就开抽屉把它拿出来了,会有什么影响吗

黑科技打破瓶颈的全面屏手机,vivo NEX开箱测评
近两年来,各大手机厂商在追求高屏占比的路上越来越执着,但往往不是落得像iphonex刘海一样的套路,就是保留着名不副实的下巴。而6月份vivo发布的采用了屏幕指纹技术,机械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和屏占比高达91.24%真全面屏的vivo NEX,无异于给手机市场的产品概念投下了一颗炸弹。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开箱测评这款真正诠释了“全面屏”概念的vivo NEX。
屏幕规格:6.59英寸分辨率 Super AMOLED全面屏
CPU型号:高通骁龙845(64位八核)
RAM内存:6/8GB
ROM存储:128/256GB
相机规格:前置升降式800万和后置2?1200万+500万双摄像头
电池容量:4000mAh(支持快充)
网络制式:全网通5.0(支持双卡双待)
操作系统:Funtouch OS 4(基于Andorid8.1)
机身尺寸:162x77x7.98mm(199g)
机身颜色:宝石红、星钻黑
vivo nex使用了深蓝黑色的硬直包装盒,正面蚀刻出全面屏机体的造型,点明手机的亮点。
打开包装盒,盒内上层是手机机体,下层是抽屉式的结构,装有耳机、充电插头、官方附赠手机壳、type c接口充电线和手册。
包装盒内全部物品。
该机的充电插头型号是V2323A-CN,除了5V 2A和9V 2A,还多了一个10V 2.25A,总功率达到了22.25W,而数据线方面,这是vivo第一条量产的Type-C数据线,线材质感很结实,并自带理线夹。
在音频输出方面,vivo NEX配有CS43199+SSM6322 HiFi模块,3.5mm 耳机接口肯定不会缺席,因此附赠了一对乳白色的3.5mm耳塞,耳塞与耳朵的贴合感比较舒适。
vivo NEX的最大亮点无疑是名副其实的真全面屏,整机风格科技感爆棚。该机正面搭载一块6.59英寸的OLED显示屏,采用了无刘海设计,搭配超窄边框,整机屏占比达91.24%。点亮屏幕后,全面屏给人的视觉冲击感非常强。
由于该机摒弃了刘海,所以NEX采用由全屏幕发声技术代替传统的听筒,对比传统听筒方案,全屏幕发声技术整体听感更佳。NEX的红外距离感应器件则隐藏在屏幕顶端,光线感应器件都布置在屏幕下方,该机的额头简约到让人有一种非常强的满足感。
后壳灵感源自于贝母的渐变色后壳着色,观感上,多色彩渐变光泽让这款机器有一种优雅的美感。后壳中间的NEX logo和下方的Designed by vivo为银色字样,配合后可整体造型锐利而不突兀。
后置竖排双摄,摄像头下方拥有一颗补光灯,旁边印有“4-AXIS OIS AI CAMERA”字样。双摄模组几乎没有突出背部平面,平时放置桌面时不用担心刮花镜头表面。
底部区域终于配置了期待许久的Type-C接口,另外还有一排扬声器,和SIM卡槽,元素的增多并没有让vivo NEX的底部显得杂乱,反而形成了一定的对称。
双卡配置的sim卡槽。
机身顶部保留了3.5mm耳机插孔,这点从一个角度来看略有保守,但却是延续了vivo一贯的注重音乐品质的硬件特性。可升降的前置摄像头则无疑成为了该机突破全面屏的一大法宝。
Vivo nex与iphone 7 plus背部对比,渐变色的背部相比纯色更加抢眼。
Vivo nex与iPhone 7 plus正面点亮屏幕对比,6.59英寸真全面屏的视觉冲击感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手机的上部状态栏,没有了刘海一类的传感器的阻碍,全部通透的上部屏幕给人的感觉非常完整,状态栏可显示的信息量也更多了。
屏幕下部手势操作区域。
机身左侧的Jovi智能助手按键。
机身右侧的音量增减和开关键。
实际性能测试中,跑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在室温环境中,vivo nex的跑分分数达到了290026分,超过99%的用户。
而在游戏中,我们将比较吃性能的荒野行动这款游戏的画质调制最高水平,vivo nex能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游戏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帧率运行,发热量控制在人体体温水平。
而vivo nex最具突破性的应用除了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和屏幕指纹之外,非Jovi智能语音助手莫属。与需要频繁点击菜单与图标的按键操作相比,Jovi的语音交互、语义识别、智慧识图等功能,不但可以彻底解放用户双手,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更重要的是,Jovi还具备自我学习功能,让用户不断添加和丰富各种指令。
Jovi能对画面场景做对应的前后期照片优化、比如拍照后识别图片,把文字转换成文本、直接识别物体在电商找到类似产品。这些都是他的能力,。而短按Jovi智能键直接唤醒识图功能,可以让用户复杂的按图查物过程变得轻而易举。
本次 vivo 为 NEX 这款手机配备了一组 2?1200 万 + 500 万像素的垂直双摄像头。具体参数方面,主摄像头是我们近期常见的索尼 IMX 363 CMOS,配备 f/1.8 光圈、单个像素面积 1.4μm,支持双核对焦、OIS 四轴光学防抖以及 EIS 电子防抖。
AI 场景相机可自动根据用户所拍摄的物体、所处的场景环境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 AI 技术提供优化拍摄方案。也就是说,他能让“小白”用户也能更方便地上手拍出好看的照片。而 Jovi 识图则是在 AI 技术的支持下,对目标物体进行智能识别,直达相关链接,同样也是一个方便使用的功能项。
下面来看看 vivo NEX 的实拍样张:
相机的日间表现不错,画面细节的保留、紫边的控制都很好。即便经过多次放大,紫边对画面的影响也很低。颜色的还原也可以,加上,vivo 现在有新的 HDR 技术加持,打开后画面的处理会更优秀。而即使在夜间拍摄,画面的清晰度和曝光度也表现得很不错,噪点不太多。但仔细放大看,就能看到数码涂抹带出来的副作用。画面涂抹感有点强,但总的来看照相水准处于当前各路旗舰级机型的中上水准。
NEX旗舰版有着目前市面完成度最高的全面屏、最好的正面视觉观感、顶级的配置和游戏体验、不算是鸡肋的AI表现、优秀的拍照能力和不错的续航表现。这款手机在各个方面已经做到了在这个价位上vivo自身能做到的极致。如果你想体会一款未来手机的“原型”,那vivo NEX绝对是这样一款满足你欲望的机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AI智能图像识别,再也不需要问衣服链接,vivo NEX手机评测
旅行博主,摄影师,视频自媒体,家居控,数码控
作为一个“果妹纸”,这次竟然会被vivo的大胆尝试吸尽了眼球:全面屏、升降前置摄像头、智能AI等等黑科技都让人眼前一亮!之前一直跟着iPhone系列更换手机,但这次不管iPhoneX怎么宣传,我就是迟迟没有入手,就是因为“齐刘海”的设计会让强迫症的我极度不适应。作为一个旅游博主,除了沉重的单反外,我也一直想配个轻便的相机。最近有幸得到了极果的相机,哦不,是vivo NEX手机试用。这是一款拍照功能堪比专业相机的手机,具有智能ai拍照功能,相机还会自动针对场景处理一些拍摄参数,让你不用忙于切换app进行复杂精细的调教,这绝对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又一项黑科技。言归正传,作为一款旗舰机,vivo NEX扎实地完成了它的任务,这是品牌目前最高端、最能吸引人的型号,性能优秀,功能强大,各方面配置都很完善,比如处理器、屏幕分辨率、摄像头、做工以及机身材质等等。开箱见屏-全面屏够全面从发布会和广告中我们就已经看过vivo NEX的各种华丽的科技照,不过拿到手里,你依然会被这块完成度极高的屏幕打动。极果的试用产品总是在试着改变某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打破某一种定型的使用观念。这次很快拿到手的vivo NEX是256GB的版本,黑色的包装盒,盒面上用纤细的金色线条勾勒出整个手机的轮廓,这就是这次vivo NEX所宣传的全面屏的概念。(外观)vivo NEX旗舰版机身背面为3D玻璃材质,在手机后盖上雕刻出数万个幻彩衍射单元,每个单元上切割出四个光学衍射面,这种技术叫“全息幻彩技术”,在强光下会出现五彩斑斓的光斑,在科技中显露着时尚感。机身的厚度为7.98mm,弧度边框让手握感更好,机身紧贴手掌让人倍感踏实,毕竟谁都不想裂屏。拉开抽屉式的内盒,你可以看到一副耳机,一个扎实的快充头和粗的充电线,竟然还贴心的送了手机壳。当拿起手机时,这才发现竟然前后都贴了膜,好吧,vivo真是把所有能想的都给我们想到了。vivo NEX机身左侧只有一个Jovi AI独立实体按键,可以一键启动人工智能语音服务。短按可触发智慧识屏,长按这个按键可以唤醒Jovi AI语音助手。机身右侧从上到下依次为音量键和电源键,机身顶部有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在不使用的时候会严丝合缝地缩到机身里面,底侧为3.5mm耳机接口,让有线耳机再次回归手机的接口中。(配件)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改变一切,vivo这次真是赚足了眼球! vivo NEX最大的特点就是屏占比高达 91.2% 的显示屏,正面覆盖着一块6.59英寸的OLED显示屏,分辨率为P,屏幕比例为19.3:9,没有妥协后的“长下巴”,也没有跟风模仿的“宽刘海”。虽说大多数手机的“刘海”里面集成了包括前置摄像头、光线和距离传感器、听筒、LED 提醒灯甚至是结构光模组,但这都无法改变vivo追求全面屏的决心。vivo把听筒和光线传感器放在了屏幕下面,距离感应则依靠算法实现,酷炫的前置摄像头是采用了可升降的机械结构。美颜自拍-想怎么拍怎么拍vivo NEX旗舰版的最让人欣喜的当然是拍照效果,是因为它搭载了AI拍照功能,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智能地识别出不同的环境参数, 并且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出专属优化,真正让用户成为摄影师,就连调色都不需要。忘掉参数,即点即拍。如果用某秀秀修图,你会发现美颜效果很明显,除了脸部,连环境都被磨皮了,画面显得比较不真实。vivo NEX自带的美颜效果则完全是只针对皮肤的精细ps美颜处理,画面显得更有质感,恰到好处的美颜是另一种写实的还原。升降前置摄像头为了给全面屏腾出空间,vivo NEX的前置摄像头隐藏在了边框中,只有在选择前置拍照的时候才会炫酷地弹出。这种设计是在机身内部嵌入一个微型步进马达,机械式的升降让人觉得尤为新奇。实际体验下来,vivo NEX前置摄像头的弹出速度还是很快的,搭配着升降的特效音,科幻感跃然纸上,只需要一秒钟,摄像头就到位了,等待着拍摄美美的你。网上一直有人拿这升降式的摄像头吐槽,什么一掰就断,使用上比较麻烦之类的,不少人认为这个摄像头有一种不牢靠感。事实上,当我们上手后就会发现,vivo NEX的升降式摄像头工艺非常严谨,弹出后我试着前后掰了下,也没有晃动感,严丝合缝。据官方说,摄像头可连续升降5万次,伸出状态下侧面推力能够承重45KG以上。另外,整个结构也做了防尘、防摔的可靠性设计,体验上根本不会有任何突兀和不适应的感觉。这种升降式设计也不经意间成为了一种炫酷玩物,伴随着升降的配音,那一触升降,倒是会让旁人眼前一亮。不过对于害羞的人而言,偷偷自拍或许隐蔽性不是很好。换个角度想想,既然NEX拍出的照片是让人羡慕的,那何不在拍照的时候就聚焦他人的眼光呢。智能AI拍照-单反专业调教vivo NEX搭载了后置主摄像头双核1200万像素+副摄像头500万像素,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为索尼IMX363传感器,拥有1.4μm超大像素传感器,最大光圈为f/1.8,还有高精度4轴OIS光学防抖结合EIS防抖。 作为一个经常使用单反拍照的人,最后总会因为风格需要,调一下色调,让画面更符合自己的风格,如果照片的宽容度不够,后期发挥的余地并不大。在我几次用vivo NEX拍摄后,发现它原本的色调已经让人很满意了。如果从专业的角度解析各种相机参数或许不够有亲和力,那就分不同场景来说明它的解析力、白平衡、色彩分离、动态范围水平的AI自动调配。室外拍摄西湖边的荷花虽然还没开,但大师们长枪短炮的单反设备早已把湖妥妥的围了一圈。掐着缝隙,我拿出vivo NEX伸手一拍,然后就被老师们的眼神逼退下去了。从拍摄的图片中可以发现,vivo NEX拍出的照片宽容度非常高,并不输给专业设备。当对着太阳逆光拍照的时候,周围不断有人说手机拍出来都是暗的,没有细节,还有摄影初学者拿着单反在询问老师们怎么使用点测光进行拍摄。为了使拍出的照片不会缺失细节,许多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机位。因为日落的时间比较短暂,大家在都争分夺秒,一堆的忙乱声中,我又掏出vivo NEX见缝插针拍了几张,荷花层次分明的透光细节与高光的天空瞬间表现出来。室内拍摄精致的室内装饰和复杂的室内灯光也是vivo NEX的拍摄强项。为了让整个画面都有层次感,vivo NEX会进行ai场景的识别,自动处理成不同的参数,呈现出自然光、灯光、反射光等不同的表现。使用单反拍摄时,后期通常需要对一些高光和暗部进行局部调整,如果原图的细节不够的话,就不能根据摄影师的喜好去调色了。而vivo NEX在前期拍摄时,ai已经自动处理了高光和暗部,让画面呈现出了层次感。当然,如果想要自己的照片更有风格的话,后期的调色也是有必要的。从直出的照片可以看出,vivo NEX的智能ai拍摄样张比你用肉眼看的实物更美,这种调教的功力,可以减少大量的后期工作。人物拍摄经过拍摄,你会发现vivo NEX更偏向于把人物调成粉嫩色,嘿嘿,难道这不就是用各种app调色才能出来的颜色吗?这种拍摄自带调色的智能ai,一定会让妹纸们爱不释手。食物拍摄在室内场景下,vivo NEX拍摄的照片色彩还原非常准确,拍出来的食物色泽鲜艳,有一种“垂涎欲滴”的真实感。指纹解锁-炫酷的屏幕指纹,一触即开屏幕指纹是去掉“下巴”的一个技术点,早已经被vivo收入囊中。此次vivo的屏幕指纹技术进行了全新升级,NEX搭载的是第三代屏幕指纹技术,除了解锁动画略有变化,解锁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从使用来看,NEX的屏幕指纹识别无论是录入速度还是识别速度都非常顺畅。语言助手Jovi-学习模仿APP操作,一“声”到位很多手机的语音助手都需要手动唤醒,没有办法像智能音响一样,全程可以语音唤醒,而vivo目前也支持了类似智能音响的全程语音唤醒,只需动嘴即可调用所需服务。机身右侧加入了Jovi AI独立按键,长按可唤醒语音助手,可以避免公开场合中通过语音唤醒Jovi有声音干扰的尴尬。语音唤醒演示-随身管家对于一些高频的第三方应用,比如微信、QQ、百度地图等,也可以通过Jovi AI发出指令。你还可以进行指令教学,输入指令,右上方会出现一个学习的录制图标,你先操作一轮步骤,Jovi会自动学习这些步骤。操作结束后,关闭录制,保存这条指令,之后你只要跟jovi说出这句指令,它就会帮你执行刚才的操作。简单做了下教学,如果我说早上好,Jovi会自动去网易云音乐去点击播放一首我歌单里的歌曲。这样的学习能力,明显开放性更大,给了我们无限的脑洞发挥空间。 AI智能图像识别-再也不需要问衣服链接经常发出一条微博后,问衣服链接的大军就陆陆续续的占领评论区。vivo NEX居然出了帮你识图搜索衣服的贴心功能,对于妹纸们来说简直就是大大福利!全屏幕发声-接触发声,全新的听筒体验vivo NEX采用的是全屏幕发声技术,也就是整块屏幕发声。大家肯定怀疑这样的发声技术会不会等于外放?通过实际使用后,你可以发现全屏幕的听筒并不会出现漏音或者声音听不清的情况,整体听感更好,声音似乎经过降噪处理。续航充电-满满的电量,再也不用焦虑 vivo NEX拥有4000mAh的电池容量,这个电池容量放到手机市场横向比较的话,绝对属于较大的电池容量。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连续使用一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算没电了,用充电宝充电,也不用长时间挂着。此次vivo NEX搭载了闪充技术,实测充电功率为19W,半小时可以充电53%,即使遇到手机没电的情况,只需要插一会充电器就能快速回血。聆听音乐,依旧Hi-Fivivo搭载HiFi,听感方面非常均衡,三频的分布很均匀,并没有明显的偏向性,而且整体的声音较为细腻,声音风格有高级低音的感觉,在细节以及低频也有不错的听感。系统功能体验亮点分屏消息通知如果用NEX看视频或者玩游戏,你可以不中断地接收微信等社交app的消息提醒,并进行分屏显示,还可直接操作回复。游戏体验功能vivo NEX的温控表现非常优秀,连续玩游戏也不会变烫,手机的正面最高温度仅为38.6℃,背面最高温度仅为37.7℃。值得一提的是,NEX还专门加入了“游戏模式”,可以帮你减少玩游戏时的干扰,保持游戏状态。vivo一直在与主流游戏厂商联合深度优化,优化硬件资源的性能,保证游戏的流畅运行。安全的意外收获:物理屏蔽前置摄像头调用vivo的升降前置摄像头,无意中竟然成了验证哪些app存在私自调用前置摄像头的试金石。手机明明没有打开自拍摄像头却会慢慢的升起来然后慢慢的收回去,真是细思极恐,这样的未提示调用,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或许这次vivo的无意之举,会让整个社会开始警惕,隐私安全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值得人们深思。
评分加载中...
没有更多啦~
暂时没有数据
没有更多啦~Garmin Vivosmart HR 科学评测及健康监测设备漫谈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Garmin Vivosmart HR 科学评测及健康监测设备漫谈
可穿戴技术,无疑是当下科技圈最火热的名词。随着 Apple Watch 的面世,这个曾经一度很遥远的 “高科技” 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在目前消费级市场最常见的可穿戴设备,最常见的是各种及腕带,还有它们的祖师爷 — ,和迷你 GPS 等等。根据用途的不同,我把它们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智能手表类 (Smartwatch):最著名的当然是两大阵营,Apple Watch 和 Android Wear。另外较受欢迎的还有 Pebble Smartwatch。对了,小米刚刚投资了 Pebble,大家静待小米智能手(猴)表吧。这类设备的特点是有开放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安装 app 来扩充功能。健康监测器 (Fitness Tracker):印象中最经典的当属 Jawbone 的 UP 手环,在数年前一度横扫微信朋友圈。即使卖到了 1000+ 的天价,大家依旧热情不减。这阵营中同样实力强劲的厂商还有 Fitbit,Garmin (的Vivo系列)和 Mistfit。插句题外话,也许正是看到两年前 Jawbone 靠着成本低廉的 UP 手环狂赚了一笔,一众专业、非专业厂商纷纷按耐不住,这几年各种可穿戴设备像雪崩一样推出到市场上,从几十元到数千元的产品都有,让人眼花缭乱。?专业运动记录器:这方面比较出名的有针对跑者训练和比赛需求的 Garmin Forerunner 系列,全能版 Fenix (著名的 “飞耐时”)系列;还有专注于运动计算技术的芬兰厂商 Suunto,其旗下的 Ambit 手表也是越野圈中口碑之选。其它类:科技+时尚的杂交产品,最典型的当属 Withings 的 Activite 系列手表,还有 Misfit Shine。这次评测的主角是 Garmin 健康监测器产品线的 Vivosmart HR。Vivosmart HR,顾名思义,是 Garmin Vivosmart 的升级版。Garmin 在 2015 年5月与 Mio (史上第一个推出光学心率测试技术的厂商)合作,推出了 Forerunner 225 —— 旗下第一款整合光学心率监测器的免专业跑步手表,而后又将这项技术移植至刚上市不久的 Vivosmart HR 上,让我终于摆脱了心率带勒疼胸口的尴尬…(懂的人自然懂)。图:与 Forerunner 225 一脉相承的 Vivosmart HR,两者均采用了 Mio 的光学心率监测技术当然,光有 24/7 的光学心率监测,是撑不起 1399 元的高价的。 Vivosmart HR 还带有类似智能手表的消息推送功能,和媲美专业运动手表的活动记录功能,让它在市面一众面貌模糊的 fitness tracker 中脱颖而出。但是它是否真的值得买?跟竞品相比,它有何优势和不足?请待一一分解......外观设计,佩戴感和功能特性个人使用过的可穿戴设备有 Misfit Flash,小米手环,Garmin Forerunner 110和这款 Vivosmart HR。在这几中设备中,Vivosmart HR 在佩戴感和外观美感上全面领先。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特殊性 —— 运动监测和睡眠监测,一般来说我们是需要 24/7 全天候佩戴的,因此,“好看” 和 “戴得舒服” 无疑是最基本,甚至是最重要的属性。我拿到的是蓝色手环,个人非常喜欢这种配色 —— 低调又不失逼格,配搭运动休闲装完全无压力,商务正装也能很好地驾驭。手带材料是柔软的类肤质硅胶,对皮肤毫无刺激感(相比之下,Misfit 的手带异常磕手)。手带采用了 Garmin 手表标志性的 “非常多洞洞” 设计 —— 所以,不用担心你的手腕太细或太粗,一带 fit 所有。它的重量也非常轻,以致于我经常忘记了手上戴着手环。外观方面目前唯一的一足之处可能是配色太少了,缺乏适合女性的红/粉红色,相信厂商会在后期陆续推出。另外,由于全天候佩戴的特性,Vivosmart HR 拥有 5 ATM 级的防水性能(即在50米水深测试通过)。在实际的防水测试,例如洗手,洗澡,甚至还戴着它游了一次冬泳,它都满分通过。不过洗澡的时候我还是习惯摘下来,不然洗头会磕着头,洗脸刮到脸......Vivosmart HR 带有一块 160 X 68 像素的 LCD 背光触摸屏幕。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尺寸过小,容易发生误触的问题,但使用一两天习惯后,操作便很顺畅了。屏幕的外表覆盖了一块类似康宁大猩猩的玻璃材料,非常坚固 —— 在使用了两周后,上边找不到一丝划痕,不过倒成了指纹收集器,这也是大猩猩玻璃的通病。手环监测的基本数据分别是步数,睡眠时间,爬楼梯层数和实时心率。另外,它还带有一个活动监测功能(需要手动开启,类似 Garmin Forerunner 跑步手表的功能,一般是跑步和 HIIT 时用),可以记录下你每次运动的用时,配速和心率,方便你同步到手机或者电脑上的 Garmin Connect 查看。例如下图是我 40 分钟间歇跑的数据(同步到 Garmin Connect 后):Garmin Connect 还有一个同类产品常见的 “久坐提醒” 功能。如果它感觉到你坐很久了,屏幕左侧的 Move Bar 会渐渐上涨,到顶后,会震动提醒你起来活动一下。你走动的时候, Move Bar 会慢慢下落,直至清零 — 非常游戏化的小功能,本人很喜欢。跟一般的 Fitness Tracker 不同的是,它还有带消息推送和音乐控制功能。跟手机配对成功之后,手机上的新消息会自动推荐到手环上,你也可以用它来快进或后退正在播放的音乐。实际体验中,Vivosmart HR 跟 iPhone 的兼容性非常好,信息推送功能非常实时,毫无滞后感,但音乐控制功能只支持原生音乐 App。不过,网上有很多 Android 用户反映在他们的手机上无法使用推送功能,猜测是软件兼容性问题,希望官方在后期更新改善。另外,由于屏幕尺寸和像素问题,用来阅读显然也不现实。所以,这属于鸡肋以上,好用以下的功能。比较贴心实用的,倒是跟手机天气 App 同步的天气提醒功能。&运动监测:怎么用,有什么用?作为一个 Fitness Tracker,Vivosmart HR 的主业当然还是运动监测。Garmin 作为老牌的 GPS 和运动电子设备的厂商,Vivosmart HR 在这方面的表现相当沉稳。在长方形的小屏幕上滑动,你能切换/查看目前的当日累积步数,爬楼梯层数,已记录运动时间,和实时心率(及静止心率)。这里重点说说心率。心率,又称脉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单位是 bpm (即 beats per minute,每分钟跳动次数)。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汽车的话,那么心脏就是发动机。很明显,如果发动机越高速,甚至是负荷运转的话,汽车的时速也越快,而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反之,发动机低速转动的话,汽车就处于低速行驶状态,相对耗能也就越低。反映在身体上,发动机的转速就是我们的 —— 心率。这里还要讲讲我们身体的能量消耗方式,正在减肥的朋友一定要看。追究根源,减肥就是消耗热量。越快把身体吸收的热量消耗掉,对减肥越有利。那怎么消耗热量最高效呢?在刚开始运动时,我们身体会优先调用细胞中的 ATP 蕴藏的热量(因为这部分能量的转换效率最高),待这部分热量渐渐消耗殆尽后,再渐渐分解血液中的糖,然后才是脂肪。但是呢,如果发动机转速过高,容易“爆缸”,烧坏引擎;如果过低的话,你可能每天练了个把小时,脂肪消耗还是毛毛雨。那要怎么样才能最有效地消耗热量(脂肪)呢?可以参考下图:图中的数字百分比指的是你 最大心率 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但你的心脏“转速”处于最大心率的 60%-70% 这个水平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切换到燃脂模式了。最大心率怎么算?Runner’s World 推荐的公式是40岁以下: MHR = 208 - (0.7 x your age)40岁以上: MHR = 205 - (0.5 x your age)例如,我今年 18 岁(的话),最大心率就是 208 - (0.7 X 18) = 195.4。当然咯,最准备的测算方法还是:戴上 Garmin Vivosmart HR,用极速跑 100 米后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MHR, Maximum Heart Rate)。关于心率训练区间,更多可以这个视频,本人亲自从 Youtube 搬过来的。这里不再多说了,不然就跑太偏了。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再专门撰文。心率监测准确性Vivosmart HR 带有一个运动记录模式,你可以在跑步或 HIIT 之前开启,它会记录下你这次锻炼的时间,速度和心率。我同时戴着 Forerunner 110+心率带和 Vivosmart HR 手环进行了40分钟左右的间歇跑,对比如下:上图是 FR 110 + 心率带,下图是 Vivosmart HR 的监测结果。对比两图可以看出,Vivosmart HR 的心率监测结果跟心率带非常吻合—— 除了开头的几分钟。个人猜测是因为光学心率器的扫描频率不如心率带高?我后来在椭圆机,上测试了好几次,问题依旧,但不影响实际使用。值得吐槽的 App上图是 Garmin Connect (iOS),下图是 Jawbone UP (iOS)。大家对比一下,有什么差别?在两个星期的体验中,该产品最让我不满的地方就是手机上的 Garmin Connect 了(大家可以去 App Store 围观一下,只有一颗星的 App)。作为多年的用户,我第一次产生了对着一个 App 无所适从的感觉。设置复杂。从安装完毕到开始使用,一共要经过 5 步的设置,非常非常繁琐。反观竞品 App,例如 Misfit 和 Jawbone,第一次使用的时候,配对上就可以用了。界面性冷淡,让人提不起兴趣。你要知道,这是一个健身监测 App 啊。Garmin 的设计风还是停留在专业运动手表的年代,他们需要请几个懂时尚的设计师了。数据呈现缺乏逻辑。- 如果是普通用户,我最需要通过手机 App 知道就是步数,睡眠,心率,卡路里等关键数据 — 甚至我可能并不需要知道,你只要告诉我今天的运动是否达到了目标,还有多少量才完成,等等。这点 Jawbone 做得非常好 — 在首屏就先直观地呈现出来了。- 如果是专业用户,PC 端的 Garmin Connect 功能还不够丰富么?所以回到根本,还是 Garmin 目前的软件设计水平跟不上硬件产品线的进化速度。&Vivosmart 线的产品的定位应该是大众用户,他们应该从 App 设计上把他们跟专业运动监测的用户分开。幸好,网页和 PC 端的 Garmin Connect 还是非常方便的,推荐大家使用。手环连接电脑后,登录 connect.garmin.com 下载一个客户端,即可同步使用。总结值得买的点:- 步数和睡眠监测非常准确- 方便的心率监测功能- 媲美专业运动手表的活动监测功能- 可以通过 Garmin Connect 网页端管理数据需要改善的点:- 手机 App 的体验一般- 活动监测的心率精确度有待提升众测心得第一次写测评,真是写到吐血,从没料到写一篇认真的测评需要如此费功夫。每天 25-30 分钟,我断断续续花了 4、5 天时间才写完。写过评测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果不想一篇评测沦落为开箱文或使用教程的话,在构思与资料搜集上要耗费多少脑细胞。幸好春节前能休一小段假,加上又是本人熟悉的领域,写起来也不算太难。我这里主要想告诉大家:众测真不是天上掉馅饼。所以呢,如果你看过此文后,觉得有一点点收获,不妨赐个赞。最后上真人佩戴效果图。
已有109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众测】Garmin 佳明 vivosmart HR 智能腕表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曼富图 挪威系列 双肩相机包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TOKIO手工锻造刀四件套
申领:20积分
飞利浦 66111 轩扬 LED台灯
新用户专享福袋(随机发货)评论有奖
申领:1积分
日立 R18DA 锂电池充电吸尘器
申领:20积分
赛睿 寒冰Arctis Pro+ GameDAC游戏耳机
申领:20积分
70迈 Midrive M02 智能后视镜青春版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vox7手机充电器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