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用100斤材料,单价10元。我附近的收废品回收站20斤。借生产成本200贷原材料200。

l·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 材料 630 公斤,本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 100 件,乙产品 200 件。单件产品材料 消耗定额为:甲产品 3 公斤,乙产品 2 公斤。本月 A 材料明细账中的有关资料如 日期 9月1日 2日 6日 10 日 16 日 20 日 26 日 30 日 摘要 月初结存 领用材料 购入 购入 领用材料 购入 领用材料 月末结存 数量(公斤) 160 120 200 100 310 500 200 330 单价(元) 90 ------95 100 ------85 -------------要求: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并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A 材料的间接费用,根据分配计算的结 果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计算时如有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12 分) 解: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120*90+40*90+200*95+70*100+30*100+170*85=57850 元 分配率=57850/(100*3+200*2)=82.64 甲产品应分担 A 材料成本=300*82.64=24792 元 乙产品应分担 A 材料成本==33058 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原材料—A 材料
578502·某工业企业提取 55000 元现金。用于发放工资。月份终了,分配应付的工资,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30000 元, 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为 3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5000 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10000 元,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3000 元。 企业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2000 元,工会人员工资 1000 元。另支付退休人员退休费 1000 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10 分) 解: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营业费用 贷:应付工资 借:管理费用
000 000支付退休人员退休费 1000 元: 贷:现金 1000 3.设某企业生产 A 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为 8600 元,直接人工费用为 4800 元,制造费用为 2855 元;本月发生的 直接材料费用为 26650 元,直接人工费用 12924 元,制造费用为 7906 元。本月完工产品共 525 件,月末在产品计 180 件,原材 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6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12 分) 。 解:﹝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5250/(525+180)=5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525*50=26250(元) 在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80*50=9000(元) ﹝2﹞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7724/﹝525+180*0.6﹞=28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525*28=14700(元) 在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180*0.6*28=3024(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10761/(525+180*0.6)=17 -1-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525*17=8925(元) 在工产品制造费用=180*0.6*17=1836(元) ﹝4﹞完工产品成本=+(元) 在工产品成本=36=13860(元) 4·本企业有一台机器设备,其原值为 96000 元,预计净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规定为 10 年。要求:计算该机器设备的折旧率 月 折旧额,并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6 分) 。 解:月折旧率=﹝1-0.04﹞/10/12=0.008 月折旧额==768(元) 借:制造费用 768 768 贷:累计折旧5·假定 A 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 80 万元,实际为 85.14 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定额 实际 差异 产品数量
+100 单耗 20 18 -2 单价 40 43 +3 材料费用 400 +51400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项因素对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超支 51400 元的影响程度。 解:产量变动影响=()*20*40=80000(元) 单耗变动影响=1100*(18-20)*40=-88000(元) 单价变动影响=1100*18*(43-40)=59400(元) 合计 51400(元) 6.某企业月初结存 A 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60000 元,实际成本为 61080 元。本月购人 A 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540000 元。实际成本为 555000 元。本月生产领用 A 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70000 元,要求: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并编制发出 A 材料的会计分录和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的会计分录。 分) (9 解:本月 A 材料计划成本共计==600000 元 本月 A 材料实际成本共计==616080 元 超支成本差异额= 元 超支成本差异率==0.0268 本月发出 A 材料实际成本=×0. 元 本月发出 A 材料成本差异额=7=1876 元 发出 A 材料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A 材料 结转成本差异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A 材料超支成本差异 2·某企业某项机器设备原值为 20000 元,使用期限为 5 年,估计残值为 2000 元。要求:采 用年数总和法计算该机器设备各年的折旧额和账面净值。 (10 分) 解: 第一年折旧额=(2)×5/15=6000 元,账面净值=2=14000 元 第二年折旧额=(2)×4/15=4800 元,账面净值=1=9200 元 第二年折旧额=(2)×3/15=3600 元,账面净值==5600 元 第四年折旧额=(2)×2/15=2400 元,账面净值==3200 元 第五年折旧额=(2)×1/15=1200 元,账面净值==2000 元 3·某企业设置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 19000 元, 提供修理劳务 20000 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 1000 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 16000 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 3000 小时。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 20000 元,提供运输 40000 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的运输劳务 1500 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 输劳务 30000 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 8500 公里。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 编制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16 分) -2- 解:(1)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修理车间单位成本==0.95 运输部门单位成本==0.5 (2)交互分配 修理车间分来运输费==750(元) 运输部门分来修理费==950(元) (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修理车间=1-950=18800(元) 运输部门=2-750=20200(元) (4)对外分配单位成本 修理车间单位成本=18800/(2)=0.9895 运输部门单位成本=20200/(4)=0.5247 (5)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修理费用)=15=15832 (运输费用)=37=) 管理部门(修理费用)=5=2968 或 =2968 (运输费用)=7=4459 或 =4459 分录: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运输部门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部门 —修理车间 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运输部门
950 750 950 7504·某工业企业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原材料 2130 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 850 元,提取的生 产工人职工福利费 119 元,制造费用 1360 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汁算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 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不可修复废品 5 件, 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100 元;每件定额工时为 30 小时。 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 3 元,制造费用 4 元。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 160 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 120 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1)计算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种产品可修复废品和不可 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4)登记&废品损失&会计科目(本题 15 分) 解: (1)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5×100+5×30×3+5×30×4=1550 (2)甲种产品可修复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160-120=5729 可修复废品损失(修复费用)=+119+ (3)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09 0 850+119+45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原材料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60 过失人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120 -3-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4)登记废品损失会计科目120 5729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57291·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 7600 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 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 5000 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 500 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 2000 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 300 度;企业管理部 门耗电 600 度。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 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 产品生产工时为 3000 小时,B 产品生产 工时为 2000 小时。 解: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车
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15 分)分配率=7600/(0)=1(元/度) 基本车间甲乙费用=0(元) 基本车间甲乙费用=4500/()=0.9(元/小时) 甲产品动力费==2700(元) 乙产品动力费==1800(元) 辅助车间动力费=0(元)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800*1=500(元) 管理部门动力费=600*1=6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 应付账款 00 2·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18000 元,提供修理工时 30000 小时,其中:为运输 部门修理 1500 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 24000 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 4500 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 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 22000 元,运输材料物资等 40000 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 2000 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 供运输劳务 32000 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 6000 吨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 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 (15 分) 解:(1)修理单位成本==0.6 运输单位成本==0.55 修理分来的运输费==1100(元) 运输分来的修理费==90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修理车间=-900=18200(元) 运输车间=+900=21800(元) 修理单位成本==0.6386 运输单位成本==0.5737 (3)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运输车间
1100贷;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运输车间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5.20(6+7) (6+7)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18200 -4- -运输车间 21800 3·某产品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工 资等加工费用。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计 12500 元,当月完工产品 2000 件,其工时定额为 100 小时。 其各工序工时定额和月末在产品数量见下表,各工序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完工程度均按 50%计算。各工序工时定额与月末在产品: 工序 1 2 合计 本工序工时定额 40 60 100 在产品数量 0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累计工时定额和定额工时。(2)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 费。 (10 分) 解:(1)第一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40*0.5=20 第二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40+60*0.5=70 第一工序定额工时=00 第二工序定额工时=200*70=14000 (2)分配率=1+)=0.05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05=10000(元) 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2500(元) 4·本月 A 产品投产 500 件,原材料开始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 62500 元;直接人工 13888 元,制造费用 15376 元。A 产品合格品为 490 件,不可修复废品 10 件,其加工程度为 60%,废品残料作价 300 元入库。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与结转不 可修复废品成本;(2)编制残料入库、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解: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0.6)=28 制造费用分配率=1*0.6)=31 废品生产成本=10*125+10*28*0.6+10*31*0.6=1604 废品损失=4 借:废品损失 1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原材料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 300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304 贷:废品损失 1304 l·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B 两种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合计 投产数量 200 件 100 件 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A 材料 5 千克 4 千克 B 材料 10 千克 2 千克 1400 千克 3300 千克 实际消耗材料数量(甲乙共同消耗) A 材料 B 材料 1250 直接人工费 168 186制造费用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 材料 6 元,B 材料 8 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2)编制耗 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0 分) 解:(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产品名称 甲 乙 投产数量 200 件 100 件 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A 材料 5 千克 4 千克 B 材料 10 千克 2 千克 实际消耗材料数量(甲乙共同消耗) A 材料 1000 千克 400 千克 B 材料 3000 千克 300 千克 -5- 合计1400 千克2200 千克1400 千克3300 千克甲、 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5+100*4 =1400 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1400/(200*5+100*4)=1 甲产品耗用 A 原材料实际数量 200*5*1=1000 千克 甲产品耗用 A 原材料金额 0(元) 乙产品耗用 A 原材料实际数量 100*4*1=400 千克 乙产品耗用 A 原材料金额 400*6=2400(元) 甲、 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B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10+100*2 =2200 千克 甲、 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B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3300/(200*10+100*2)=1.5 甲产品耗用 B 原材料实际数量 200*10*1.5 =3000 千克 甲产品耗用 B 原材料金额 00(元) 乙产品耗用 B 原材料实际数量 100*2*1.5 =300 千克 乙产品耗用 B 原材料金额 300*8=2400(元) (2)编制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原材料 ——A 材料 ——B 材料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96 贷:材料成本差异 696
8400 (0*8) (400*6+300*8) (*6)2*8+300*8) 600 (30000*-2%) (红字)甲、 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A、B 原材料负担的差异: (4800* -2%) (红字) (红字)2·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 73326 元。其中:原材料费用 51200 元,机物料消耗 3420 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 4800 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100 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 14%计提,应提折旧 3340 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 7500 元。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 (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 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 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 (10 分) 解: (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512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贷:原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贷:应付工资 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00*0.14=672 -6-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48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贷:应付福利费 解: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贷: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借: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94 =966 840 654 16654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助生产车间。有关材料如下: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辅助车间 机修 供电 生产费用
劳务供应量 5000 小时 100000 度3.某工业企业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 A、B 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 C 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 受益单位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A 产品 第一车间 B 产品 一般耗用 第二车间 C 产品 一般耗用 0 00
耗用劳务量 修理工时 用电度数 10000企业管理部门 合计要求:根据上述材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 (15 分) 解:机修车间分配率=18000/() = =4(元/工时) 供电车间分配率 90000/(00) = = 1(元/度)分配方向 辅助车间名称 待分配费用(元) 劳务供应数量 单位成本(分配率) 辅助车间 机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金额小计 基本车间 A 产品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B 产品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C 产品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一车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30000 机修车间
4 对外分配 供电车间
1 合计 108000-7- 二车间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0 800 1800000
12000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分配金额小计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B 产品 ——C 产品
90000 ——供电 30000制造费用—一车间 ——二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4 某企业某年 8 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 比例分配。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 月 7 8 8 8 日 31 31 31 31 摘要 余额 本月生产费用 累计 完工产品 定额 实际 定额 实际 原材料 00 00 3900 工资及福利费 00 3500 小时
制造费用 00 合计
24600831月末在产品要求: (1)计算原材料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的分配率。 (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月份) (8 (15 分) 解: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 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率=()/()=1.2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1.4 (2)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700*3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00*3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00 月末在产品成本=00 =5100(元) =4200(元) =3000(元) =3900(元) = 3完工产品制造费用= =4900(元) =3500(元) =14200(元) =10400(元)1.某企业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开始时投入。第一道工序投人原材料定额为 280 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 3200 件,第二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 220 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 2400 件,完工产品为 8400 件,月 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累计 503680 元。 用。 (10 分) (1)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80/(280+220)=56%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80+220)/(280+220)=100% : -8要求:(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完工率。 (2)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 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约当产量。 (2)第一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约当产量=3200×56%=1792 件 第二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约当产量=%=2400 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03680/(+2400)=92=40 完工产品得原材料费用=6000(元) 在产品得原材料费用=(元) 2.某工业企业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不可修复废品 5 件,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100 元; 每件定额工时为 30 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 3 元,制造费用 4 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 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 160 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 120 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1) 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15 分) 不可修复废品的原材料费用=5×100=500 工资福利费=3×30×5=450 制造费用=4×30×5=600 不可修复的生产成本=500+450+600=1550 净损失=-120= 1270 分录: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600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收回残料:借:原材料 160 —— 甲产品 160 120 ——甲产品 120 贷:废品损失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原材料应收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 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70 贷:废品损失—— 甲产品 12703.(10 分)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 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 2000 元,本月原材料费用 15000 元,人工费用 1500 元,制造费用 1000 元,本月完工 产品 150 件,月末在产品 50 件。要求: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0+50)=85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85=1275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85=4250(元) 完工产品成本=1+(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250(元) 4. (15 分)某企业对甲原料进行分离加工,生产出 A、B、C 三种产品。其产量为:A 产品 100 公斤,B 产品 600 公斤,C 产品 400 公斤。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直接材料 5090.40 元,直接人工 1696.80 元,制造费用 3393.6.元。产品全部完工。单位销售价格: A 产品 10 元,B 产品 8 元,C 产品 5 元。要求:以 A 产品为标准产品,采用系数法分配计算三种产品成本(按售价折算系数) (写 出计算过程) 。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别 产量 折算系数 总系数 直接材料 A 产品 B 产品 C 产品 合计 100 600 400 .8 0.5 100 480 200 780 653 3 5090.4 生产费用 直接人工 218 .4 1696.8 制造费用 435
6 6 10180.8 合计产品别 A 产品 B 产品产量 100 600折算系数 1 0.8总系数 100 480直接材料 653 3134.4直接人工 218 1046.4制造费用 435 2088合计
-9- C 产品 合计400 11000.5200 780432.4 1696.8870.6 3393.62 606 10180.8原材料费用分配率=0=6.53 直接人工分配率=0=2.18 制造费用分配率=0=4.35 1·(8 分)某工业企业某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 24 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 18 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 为 5.20 元,该月加工甲产品 250 件,乙产品 200 件。要求:(1)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 (2)按产品产量和计件单价计 算其计件工资; (3)按完成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 解: (1)甲乙产品的计件单价: 甲产品计件单价=5.20*24/60=2.08(元/件) 乙产品计件单价=5.20*18/60=1.56(元/件) (2)按产品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其计件工资 该工人月计件工资=2.08*250+1.56*200=832 元 (3)按完成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 完成的甲产品定额工时=24/60*250=100 小时 完成的乙产品定额工时=18/60*200=60 小时 该工人月计件工资=5.20*(100+60)=832 元 2.(6 分)某公司全年度计划制造费用为 26400 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 300 件, 乙产品 200 件;单件工时定额为甲产 品 4 小时,乙产品 5 小时;该车间某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 56 件,乙产品 40 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 3800 元。要求:(1)计算年 度计划分配率; (2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3)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年度计划分配率;=26400/(300*4+200*5)=12 (2)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6*4*12=2688 乙产品的制造费用=40*5*12=2400 3)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折旧额。 解:月折旧率=(1-10%)/20*12=0.375% 月折旧额=.375% =1875 元 4、(15 分)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 12 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 材料费用定额为 60 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 140 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 1.5 元,工资和福利费 1.9 元,制造 费用 1.10 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 130 元,以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 40 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合格产品成本 负担。要求:(1) 、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 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按定额成本计算)项目 每件或每小时费用定额 废品定额成本 减:残料价值 废品报废损失 数量(件) 12 原材料 60 720 130 590 210 266 154 140 生产工时 燃料及动力 1.5 210 工资及福利费 1.9 266 制造费用 1.1 154 0 成本合计88 要求:计算月折旧率、月3. (6 分)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 500000 元,预计净残值率为 10%,平均使用年限为 20 年。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154 - 1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210 130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过失人赔款 40 元 借:其他应收款 13040 40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将废品净损失 0 元由当月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记入乙产品成本明细账“废品损失”成本项目:5.(15 分)某企业对甲原料进行分离加工,生产出 A、B、C 三种产品。其产量为:A 产品 100 公斤,B 产品 600 公斤,C 产品 400 公斤。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直接材料 5090.40 元,直接人工 1696.80 元,制造费用 3393.6.元。产品全部完工。单位销售价格: A 产品 10 元,B 产品 8 元,C 产品 5 元。要求:以 A 产品为标准产品,采用系数法分配计算三种产品成本(按售价折算系数) (将 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别 产量 折算系数 总系数 直接材料 A 产品 B 产品 C 产品 合计 100 600 400 .8 0.5 100 480 200 780 653 3 5090.4 生产费用 直接人工 218 .4 1696.8 制造费用 435
6 6 10180.8 合计原材料费用分配率=0=6.53 直接人工分配率=0=2.18 制造费用分配率=0=4.35 1.(15 分)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 12 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 材料费用定额为 60 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 140 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 1.5 元,工资和福利费 1.9 元,制造 费用 1.10 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 130 元以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 40 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 担。要求:(1) 、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 失的会计分录。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按定额成本计算) 项目 每件或每小时费用定额 废品定额成本 减:残料价值 废品报废损失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燃料和动力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过失人赔款 40 元 借:其他应收款 40 40 - 11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130
154 210 数量(件) 12 原材料 60 720 130 590 210 266 154 140 生产工时 燃料及动力 1.5 210 工资及福利费 1.9 266 制造费用 1.1 154 0 成本合计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原材料 将废品净损失 0 元由当月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记入乙产品成本明细账“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2·(10 分)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 100 件、50 件,单位工时定额为:甲产品 50 小时,乙产品 20 小时。该企业 实行计时工资,本月应发工资总额 28000 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的工人工资为 18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 1000 元;辅 助生产车间参加生产的工人工资 6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1000 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1500 元,生产福利部门人员工 资 500 元。要求:(1)以定额工时为标准,将基本车间工人工资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 (2)编制提取现全、发放工资以及分配 工资费用和计提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 (1)以定额工时为标准,将基本车间工人工资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 甲产品定额工时=100*50=5000 工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50*20=1000 工时 分配率=18000/()=3(元/工时) 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 0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 0(元) (2)提取现全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发放工资: 借:应付工资 分配工资费用: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840 140 280 (.14
28000 贷:现金 3·(25 分)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 163200 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 24000 件,乙产品 18000 件。单位产 品工时定额:甲产品 4 小时,乙产品 6 小时。1 月份实际产量:甲 1800 件,乙产品 1500 件;l 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 13000 元。11 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 150 元;该月实际产量为:甲 1200 件,乙 1000 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 9100 元。12 月份实际 产量:甲 900 件,乙 800 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 6200 元。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 l 月份应分 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4)计算并结转 12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对计划制 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行调整。 解: (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000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0.8 (2)甲产品 1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0 - 12 - 乙产品 1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0 1 月份甲产品分配制造费用==5760 1 月份乙产品分配制造费用==7200 1 月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转出制造费用=96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9601 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1=40(借方) (3)甲产品 11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0 乙产品 11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0 11 月份甲产品分配制造费用==3840 元 11 月份乙产品分配制造费用==4800 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4011 月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转出制造费用=40 元 11 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150+=310(借方) (4)甲产品 12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900*4=3600 乙产品 12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800*6=4800 12 月份甲产品分配制造费用==2880 元 12 月份乙产品分配制造费用==3840 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2012 月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转出制造费用=20 元 12 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310+= —210(贷方) 对计划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行调整: 分配率=210/()=0.03125 12 月份甲产品分配制造费用=25=90 元 12 月份乙产品分配制造费用=25=120 元 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90 (红字) 120 (红字)贷:制造费用 210(红字) 1·(15 分)某企业本月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 2000 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 产品 200 件,B 产品 100 件。其单位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 产品 5 千克,B 产品 8 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 日期 1日 3日 5日 10 日 11 日 12 日 18 日 20 日 30 日 摘要 月初结存 购入材料 领用材料 购入材料 领用材料 领用材料 购入材料 领用材料 期末余额 数量(千克) 200 500 300 600 600 100 900
单价(元) 30 32 -----35 -------------30 ---------------要求:(1)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 - 13 - 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1)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200×30+500×32+600×35+900×30)÷(200+500+600+900)=31.82 本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63640 (2)A 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 B 产品定额消耗量=100X8=800(千克)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00/()=1.11 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110(千克) 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0(千克) 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35320.2(元) 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890X31.82=28319.8(元) (3)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B 产品 贷:原材料—甲材料 .2 28319.82·(15 分)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 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 生额为 4430 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 3954 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 3140 元。(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 的借方发生额为 8032 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 产品 1670 小时,乙产品 1685 小时。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2)分配辅助生产 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1)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 84(2)辅助生产成本合计==8384(3)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76 分配率=13276/()==3.96 甲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6613.2 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92=6662.08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乙 62.08 13276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 (10 分)某厂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乙产品,2004 年 9 月为生产该类产品所发生的费用资料如下: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800 1200 直接人工 240 1560 制造费用 360 1340 合计 本月甲产品产量 1000 千克,乙产品产量 400 千克,乙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为 2.5 元,本月无月末在产品成本。要求:根据上述 资料,采用副产品成本从材料成本项目中扣除的方法,计算主、副产品的成本。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结转副产品的成本 主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800 00 00 直接人工 240
制造费用 360
合计 00 4· (10 分)某工业企业 12 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 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 - 14 - 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 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 元;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 元;本年可比产 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 4800 元,计划降低率为 1.8%。要求: (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 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解: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000)×100%=100.82%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100%=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200(元) 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 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 1 (15 分)某企业本月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 2000 千克。本月实际产量 为:A 产品 200 件,B 产品 100 件。其单位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 产品 5 千克,B 产品 8 千克。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日期 摘要 数量(千克) 单价(元) 1 日 月初结 存 200 30 , 日 购入材料 500 32 ,5 日 领用材料 300 ,10 日 购入材料 600 35,11 日 领用材料 600 , 12 日 领用材料 100,18 3 日 购入材料 900 30 ,20 日 领用材料 1000,30 日 期末余额 200.要求:(1)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 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解: (1)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X30+500X32+600X35+900X30)/(200+500+600+900) = 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63640(元) (2)A 产品定额消耗量=200X5=1000(千克) B 产品定额消耗量=100X8=800(千克)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00/()=1.11 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110(千克) 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0(千克) A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35320.2(元) B 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890X31.82=28319.8(元) (3)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 甲材料 A 产品 B 产品 19.8 =31.82(元/千克)63640(15 分)某工业企业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 不可修复废品 5 件,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100 元,每件定额工时为 30 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 3 元,制造费用 4 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 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 160 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 120 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解: (1)原材料=5X100=500 工资及福利费=3X30X5=450 制造费用=4X30X5=600 合计:500+450+600=1550 (2)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1270 (3)借:废品损失— 甲产品 1550 贷:基本生产成本 — 甲产品— 原材料 500 工资及福利费 450 制造费用 600 借:原材料 160 贷:废品损失 160 借:其他应收款 120 贷:废品损失 120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 — 甲产品 127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270 - 15 - 3(5 分)某企业生产 A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是属一次大量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 本月完工产品 200 件,月末在产品 100件,其完工程度约 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 50000 元,其中:直接材料 24000 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 26000 元.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100)=8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X80=16000 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00X80=8000 元 (2)约当产量=100X50%=50(件) 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50)=104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X104=20800 元 在产品制造费用=50X104=5200 元 (3)完工产品成本==368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00 元 4 (5 分)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 56000 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 20000 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 14000 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 30000 小时。 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 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 解: (1)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0/(+30000)=0.875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75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250(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625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 — 甲产品 17500 — 乙产品 12250 —丙产品 26250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 56000 (10 分)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5000 元,提供修理工时 2500 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 500 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 1500 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 500 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 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 10500 元,运输材料物资等 7400 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 400 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 提供运输劳务 5400 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 1600 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 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写出计算过程)。 解: (1)修理费用分配率=5000/()=2.5(元/时) 基本生产车间修理费用 ==3750 行政管理部门修理费用=500X2.5=1250 (2)运输费用分配率=10500/()=1.5(元/吨公里) 基本生产车间运输费用==8100 行政管理部门运输费用==2400 (3)借:制造费用 11850 (850) 管理费用 3650 (5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车间 5000 —运输部门 10500 1·某企业生产 A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是属一次大量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 200 件,月末在产品 100 件,其 完工程度约 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 50000 元,其中:直接材料 24000 元;直接人 工和制造费用合计 26000 元。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5 分) 解: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100)=80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200*80=16000 元 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 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100*0.5)=104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104=20800 元 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104=5200 元 - 16 - 完工产品成本==36800 元 在产品成本=200 元 2·某企业生产 A 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已知:月初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 1100 元;上月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成本 55 元;本月新修订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成本 49.5 元。要求:计算月初在产品修订后的材料定额成本 和定额变动差异。(5 分) 解: A 产品定额变动系数=49.5/ 55= 0.9 月初定额变动差异=1100*(1- 0.9 )= 110 元 月初在产品修订后的材料定额成本=0 元 3·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一批,为简化核算,不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本月发生费用如下: (1)生产工 人工资 7200 元, 其他人员工资 1500 元 (2)按工资总额 14%计提应付福利费 (3)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 6800 元, 车间一般性耗 料 700 元 (4)发生燃料和动力费用 3000 元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2700 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动 保护费等,共计 2400 元 (7)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10 分) 解(1)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 (2)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应付福利费 (3)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4)借:辅助生产成本 (5)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6)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7)借:低值易耗品—专用工具 贷:辅助生产成本 518(以上辅助生产成本合计数)
00 贷:原材料-燃料动力 18 00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 163200 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 24000 件,乙产品 18000 件。单位产品 工时定额:甲产品 4 小时,乙产品 6 小时。1 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 1800 件,乙产品 1500 件;1 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 13000 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 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 1 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解: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000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0.8 甲产品 1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0 乙产品 1 月份实际产量定额工时=0 1 月份甲产品制造费用==5760 元 1 月份乙产品制造费用==7200 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9601 月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转出制造费用=960 元 1 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1=40(借方) 。 5·某工业企业生产 A 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 1500 元,工资费用 3500 元,制造费用 450 元。本月 A 产品投产 500 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 62500 元;直接人工 13888 元,制造费用 15376 元。A 产品合格品 为 490 件,不可修复废品 10 件,其加工程度为 60%,废品残料作价 300 元入库。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 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15 分) 解(1)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0=5450 (2)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13888/(490+10*0.6)*10*0.6+15376/(490+10*0.6)*10*0.6=1604 - 17 - (3)废品净损失=0=6754 元 (4)分录: 借:废品损失-A 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 借:废品损失-A 产品 8 186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0 300 13888/(490+10*0.6)*10*0.6 15376/(490+10*0.6)*10*0.6 00 450贷: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 25000 小时,其中:甲产品 5000 小时,乙产品 10000 小时,丙产品 10000 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 2400 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3000 元(3)按车间 管理人员工资的 14%提取福利费(4)车间消耗材料 2000 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1800 元(6)预提修理费 800 元(7)本月 摊销保险费 600 元(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 1400 元(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 等共计 1880 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 ( 答: (1)借:制造费用 0 0 (2)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贷:原材料 贷:预提费用 (8)借:制造费用 00 800
贷:银行存款 (3)借:制造费用 420 贷:应付福利费 (5)借:制造费用 1800 贷:累计折旧 (7)借:制造费用 600 贷: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9)借:制造费用 1880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0+0+600+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10000)=0.572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7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贷:制造费用 20 14300(4)借:制造费用 2000 (6)借:制造费用 800贷:辅助生产成本2、某企业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 29000 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 产品 20 元、B 产品 15 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 产品 500 件、B 产品 300 件。要求: (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 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帐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帐) 。 答:A 产品的定额费用=500*20=10000 B 产品的定额费用=300*15=4500 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2 A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00 B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0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直接材料 20000 - 18 - —B 产品—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燃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 1 和表 2 所示:要求: 1.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2.分别按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3.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 果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4 分) 表1 项目 产量(件) 定购次数(次) 产量及成本资料 甲产品 200 000 4 乙产品 40 000 10 160 000机器制造工时(小时) 400 000 直接材料成本(元) 直接人工成本(元) 表2 项2 400 000 2 000 000 3 000 000 600 000制造费用明细及成本动因表 目 制造费用金额 成本动因 280 000 490 000 定购次数 定购次数 机器制造工时 定购次数 直接人工成本 机器制造工时 产量 直接材料成本 产量 ——材料验收成本 产品验收成本燃料与水电成本 392 000 开工成本 职工福利成本 设备折旧 厂房折旧 材料储存成本 经营者薪金 合计 210 000 270 000 280 000 240 000 88 000 102 000 2 352 000(1)传统成本计算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 =2 352 000÷(400 000+160 000)=4.2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 000×4.2=1 680 000 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60 000×4.2=672 000 元 甲产品总成本=2 400 000+3 000 000+1 680 000=7 080 000 元 乙产品总成本=2 000 000+600 000+672 000=3 272 000 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7 080 000÷200 000=35.4 元/件 乙产品单位成本=3 272 000÷40 000=81.8 元/件 (2)作业成本法制造费用计算表 项 目 待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率 甲产品 280 000 20 000 80 000 乙产品 200 000 - 19 -材料验收成本 产品验收成本490 00035 000 140 000 0.7 280 000350 000 112 000 150 000 45 000 80 000 40 000 40 000 17 000燃料与水电成本 392 000 开工成本 职工福利成本 设备折旧 厂房折旧 材料储存成本 经营者薪金 210 000 270 000 280 000 240 000 88 000 102 00015 000 60 000 0.075 225 000 0.5 1 0.02 200 000 200 000 48 0000.425 85 000合计 作业成本法2 352 000——1 318 000 1 034 000甲产品总成本=2 400 000+3 000 000+1 318 000=6 718 000 元 乙产品总成本=2 000 000+600 000+ 1 034 000 =3 634 000 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 6 718 000÷200 000=33.59 元/件 乙产品单位成本= 3 634 000÷40 000=90.85 元/件 (3)结果差异分析 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甲产品制造费用 1 680 000 元,乙产品制造费用 672 000 元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甲产品制造费用 1 318 000 元,乙产品制造费用 1 034 000 元 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不同,传统计算法按照机器工时一种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法下划分成本动因进行分配 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 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有: 1001 批号:甲 、9 产品 10 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 6 台。1002 批号:乙产品 10 台,本月投产,本月全部未完工。1003 批号:丙产品 20 台,上月 投产,本月完工 5 台。 (2) 、1003 号月初在产品成本:原材料 1200 元,工资及福利费 1060 元,制造费用 2040 元。 (3) 、本月各 批号生产费用如下: 1001 批号:原材料 3360 元,工资及福利费 2350 元,制造费用 2800 元。1002 批号:原材料 4600 元,工资 及福利费 3050 元,制造费用 1980 元。1003 批号:原材料 2680 元,工资及福利费 2450 元,制造费用 3020 元。1001 批号甲产品 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 50%。 1002 批号由于全部未完工,本月生产费用全部是在产品成本。1003 批号丙产品完工数量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 品计划单位成本:原材料 190 元,工资及福利费 180 元,制造费用 250 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 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1001 产品名称:甲 摘要 本月生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批量:10 台 直接材料 6 1344 直接人工 2.50 293.75 587.50 投产日期:9 月 完工日期:本月完工 6 台 制造费用 0 700 合计 8.50 979.75 2631.50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2016(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36×4=1344(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费=2350/(6+4×50%)×6=1762.5(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2800/(6+4×50%)×6=21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费==587.5(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0(元) - 20 - 乙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1002 产品名称:乙产品 摘要 本月生产费用 月末在产品成本 丙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1003 产品名称:丙产品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费用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成本(计划) 月末在产品成本 批量:20 台 投产日期:8 月 完工日期:9 月完工 5 台 直接材料 80 950 190 2930 直接人工 10 900 180 2610 制造费用 60 0 合计 450 0 批量:10 台 投产日期:9 月 完工日期:全部未完工 直接材料
合计 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90×5=95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费用=180×5=9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费用=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250×5=125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0(元)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900件,乙产品300件,其作业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作业中心 材料处理 材料采购 使用机器 设备维修 质量控制 产品运输 合计 资源耗用(元)
136000 动因 移动次数 订单件数 机器小时 维修小时 质检次数 运输次数 动因量(甲产品) 400 350
50 动因量(乙产品) 200 150 800 400 150 30 合计 600 500 0 80要求: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并填制下表 作业中心 成本库 (元) 材料处理 材料采购 使用机器 设备维修 质量控制 产品运输 合计总成本 单位成本
500 0 80 30 50 17.5 20 50 200
动因量 动因率 甲产品 乙产品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4 月份共计生产工时 22000 小时,其中:甲产品 5500 小时,乙产品 9000 小时,丙 产品 7500 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 8000 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40000 元(3)按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 14%计提应付福利费 (4)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2400 元(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160000 元(6)以现金支付设备修理费 15000 元(7)辅助生产成本(修 - 21 - 理、运输费)转入 12000 元(8)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 21000 元要求: (1)根据以上业务 编制会计分录(2)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结转分录。 (本题共 12 分) 制造费用合计=264000 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00=12 甲应分=00 元 乙应分= 000 元 丙应分=00 元 3、假定某企业目前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用机器小时反映)为 90%,共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根据机器小时 分配,每一机器小时分配固定成本 1.80 元,有关销售和成本资料如下: 项目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单位贡献毛益(元) 单位固定成本(元) 单位产品利润(元 0 甲产品 36.00 14.40 21.60 10.80 10.80 乙产品 19.60 28.80 10.80 3.60 7.20 丙产品 10.80 3.60 7.20 1.80 5.40该厂为了充分利用剩余 10%的生产能力,请分析生产哪种产品的经济效益最高?(本题 6 分) 计算生产各种产品每机器小时创造的贡献毛益 生产甲产品每机器小时创造的贡献毛益=3.6 元 生产乙产品每机器小时创造的贡献毛益=5.4 元 生产丙产品每机器小时创造的贡献毛益=7.2 元 所以,以生产丙产品经济效益最高 4、某公司所用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和外购单价的资料如下:自制方案 直接材料 2 元 直接人工 1 元 变动制造费用 1 元 专属固定成本总额 1000 元外购方案 600 件以内单位购价 6 元 600 件以上单位购价 5 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确定该零件全年需要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外购为宜?何种情况下采用自制方案为宜?(本题 10 分) (1)设 600 件以下的成本平衡点的产量为 x, 有: (2+1+1)x+1000=6x 解得:x=500(件) 当 x≤500 件时,外购为好 当 500&x≤600 时,自制成本位于 4×500+ 与自制成本=4×600+ 之间,小于外购成本,自制为好; (2)设 600 件以上的成本平衡点产量为 x, 有:4x+1000=5x 解得:x=1000(件) 当 600< x≤1000 件时,外购为好 当 x>1000 件时,自制为好。 5、假定某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并销售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其固定成本为 21700 元。各产品有关资料如下:项目 销售单价(元)甲产品 900乙产品 丙产品 丁产品 单位变动成本(元) 720 销售量(件) 40要求: (1)预测该公司计划期的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额; - 22 - (2)根据计划期各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计算,将实现多少利润?(本题 10 分) (1)加权贡献毛益率=21.7%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100000 元 甲产品保本点销售额=9000 元 乙产品保本点销售额=40000 元 丙产品保本点销售额=6000 元 丁产品并不多销售额=45000 元 (2)计划期利润=65100 元 1、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 5 月份投产乙产品 500 件, 月末完工验收入库时发现废品 15 件; 合格产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工时为 30,000 小时,其中废品的生产工时为 900 小时。乙产品成本计算单所列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 27,500 元,燃料和 动力 13,200,直接人工 18,000 元,制造费用 9,900 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废品残料入库作价 300 元。要求: (1) 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2)计算废品的净损失(3)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本题 12 分) (1)废品的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2×15=825 元; 燃料动力=1×900=396 元; 直接人工=1×900=540 元; 制造费用=×900=297 元; 合计 2058 元 (2)废品的净损失=8 元 2、某企业第一、二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制成丙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产 A 半成品,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车间生产,第 二车间将 A 半成品继续加工为丙产成品。2009 年 5 月本月有关资料如下: (1)产量资料 产量资料表 项 目 第一车间 40 400 360 80 50% 单位:件 第二车间 70 360 380 50 40%月初在产品数量 本月投产数量 本月完工数量 月末在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2)月初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项 目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直接材料 3240单位:元 自制半成品 直接人工
920 制造费用
合计 (3)本月生产耗费:第一车间耗用直接材料 32400 元,直接人工 4480 元,制造费用 5560 元;每二车间直接人工 2680 元,制造 费用 3240 元。材料为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4)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生产费用。 要求: (1)根据资料,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丙产品成本并编制丙产品各生产步骤的成本明细账, (2)进行成本还原(本题 14 分) 。 各工序的完工率和约当产量计算表 工 序 工时定额 280 220 500 完工率% 28% 78% -在产品数量 3 200 2 400 -约当产量 896 1 872 2 768第 1 工序 第 2 工序 合计产品成本计算单(约当产量法) 品名:甲产品 - 23 - 摘要直接材料 420 000 14 000 30 252 000 168 000直接人工 55 840 11 168 5 42 000 13 840制造费用 111 680 11 168 10 84 000 27 680合 计 587 520 -45 378 000 209 520月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月生产费用 合 计完工产品产量与约当产量合计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8 400 件) 月末在产品成本(5 600 件)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A 半成品 摘 要 直接材料 3 240 32 400 35 640 440 81 29 160 6 480 直接人工 1 120 4 480 5 600 400 14 5 040 560 产量:360 件 制造费用 1 640 5 560 7 200 400 18 6 480 720 合 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完工产量与约当产量合计 分配率 完工半成品的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6 000 42 440 48 440 -113 40 680 7 760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丙产品 摘 要 自制半成品 13 500 40 680 2 680 54 180 430 126 47 880 6 300 3 600 400 9 3 420 180 3 240 4 400 400 11 4 180 220 直接人工 920 产量:380 件 制造费用 1 160 合 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上步骤转入 本月本步骤的生产费用 合计 完工产量与约当产量合计 分配率(单位成本) 产成品的生产总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15 580 40 680 5 920 62 180 -146 55 480 6 700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丙产品 项 目 还原 分配率 还原前丙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本月所产 A 半成品的生产成本 A 半成品的成本还原 还原后丙产成品的总成本 还原后丙产成品单位成本 1.1770 自制 半成品 47 880 29 160 21.06 90.32 直接 材料 产量:380 件 直接 人工 3 420 5 040 2.04 24.61 制造 费用 4 180 6 480 06.90 31.07 成本 合计 55 480 40 680 47 880 55 480 146备注:还原分配率(保留六位小数点)==1.176991 某企业一直用半自动化设备生产 A 产品,其最大生产能力为 40000 件,单位变动成本为 16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200000 元,产品 单价为 36 元,为了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准备购置全自动化设备,这样将使固定成本总额增加 50%,生产能力可提高 25%,单 位变动成本则可降低到 11 元。请问采用自动化设备的产量条件?(本题 6 分) 设成本平衡点的产量为 x, 有: (36-11)x-200000×(1+50%)=(36-16)x—200000 解得:x=20000(件) 当 x&20000 件时,不采用自动化设备,仍用老设备 X=20000 件时 ,采用自动化设备或仍用老设备均可 - 24 - x&20000 件时 ,应采用自动化设备。 某机械厂只生产甲产品,全年生产能力为 100 台,目前产销量为 80 台,销售单价为 1000 元,单位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 300 元、 直接人工 200 元、变动制造费用 100 元、固定制造费用 200 元。问题: (1)现有客户前来订货 20 台,只愿出价每台 700 元,此 项订货能否接受?(2)若客户前来订货 40 台,对方出价仍未每台 700 元,接受此项订货将减少正常销量 20 台,此项订货能否 接受? (1)剩余生产能力 20 台,售价 700 >(300+200+100)=600, 理论上,20 台可以接受订货; (2)接受 40 台的利润=60×()+40×(700—600)—80×200=12000(元) 不接受 40 台的利润=80×()=16000(元) 所以,不应接受 40 台的订货 某厂年产销甲产品 50000 件,单位售价 20 元,单位变动成本 10 元,全年固定成本 200000 元,原预计利润 300000 元,现根据本 厂的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 7000 件)和市场预测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利润增加 20%。要求:分析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各因素应如 何变动(计算各因素变动值和敏感系数)? 利润增加 20%,计算各因素变动值和敏感系数 新利润=360000 元 可以提高甲产品单位售价至 21.2 元(提价 1.2 元、件) 或降低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至 8.8 元(降低变动成本 1.2 元) 或提高甲产品销售量至 56000 件(增加销量 6000 件) 或将固定成本降低至 140000 元(降低固定成本 60000 元) 自变量 20%, 单位售价敏感系数 0.3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0.6 销售量敏感系数 0.6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5 1、某企业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待分配费用为 7040 元,机修车间为 6720 元。供电车间 和机修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车间、部门 第一生产车间 产品耗用 一般耗用 第二生产车间 产品耗用 一般耗用 管理部门 供电部门 机修车间 合计
4200 用电度数
0 200 1800 修理工时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0 分) 交互分配率: 供电车间:=0.16 元/度 机修车间:.6 元/小时 交互分配会计分录: 借: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640 -------供电 320 贷: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40 -----机修 320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实际费用: =6720 元 分配率: 6720/()=0.168 元/度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实际费用: =7040 元 分配率: 7040/()=1.76 元/小时 - 25 - 对外分配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 3108 -------二车间 2856 制造费用-----一车间 3420 -------二车间 3864 管理费用 512 贷: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040 -----机修 6720 某公司预计生产 A 产品 600 件,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 30 元,即每件产品耗用 6 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 格为 5 元;实际生产 A 产品 500 件,耗用材料 3500 千克,材料单价 4.5 元。 要求:对直接材料成本量差和价差进行计算分析。 价格差异=3500*(4.5-5)=-1750 元 用量差异=()*5=2500 元 某客运公司第一季度的损益表资料如下:营业收入:60000 元(10 元/人次) ;营运成本(变动性) :30000 元。公司相关费用:调 度及管理人员工资 5000 元;电脑及办公设备维护费 1200 元;车辆设备折旧 5000 元;公司水电费 4000 元;房屋设备折旧 3000 元。税前利润 11800 元。试计算该公司的保本业务量;若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税前利润 25000 元,需运送乘客多少人次? 保本点量 20000*(1-20%)=16000 保本点额 16000*4/(1-60%)=160000 固定成本=4* 单价=4/(1-60%)=10 单位变动成本=10*60%=6 利润=4*000 销售额==89000 某文具厂生产乒乓球拍,年销售量 100000 副,每副的售价是 7 元,生产能力尚有 50000 副的潜力。有一外国客户前来定货,要 求订购 60000 副,单价为 5 元。客户提出定单是一整体,可接受或不接受,但不能变动供应量,年产量 100000 副的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400000 元,直接人工 50000 元,固定生产成本 150000 元,总成本 600000 元,单位成本 6 元。对此项订货厂内进行 讨论,销售科长认为,为了满足出口需要,内销减少 10000 副是可以的,但要损失 20000 不合算(原来单位售价 7 元,出口单价 5 元,每副少 2 元)生产科长认为不影响国内销售,他可以动员工人加班,只要支付 26000 元加班工资就可增产 10000 副,会计 科长认为生产 150000 副的单位成本是 5.5 元,生产 160000 副的单位成本是 5.6 元,都比售价高,不应接受订货。 (1)你认为应 不应接受这笔特殊订货,列出计算式和过程,并简述原因?(2)如果接受,你认为销售科长的话对吗?为什么?你认为生产科 长的方案好吗,列出算式和简述原因。 (3)会计科长那样算帐对吗,5.5 元和 5.6 元他是怎样算出来的? 按会计科长的说法: 接受订货追加的固定成本是(5.6-4.5)*000=26000 元. 接受定货的贡献毛益增加为 =30000 元 =4000 所以接受.其计算成本用的是完全成本法,不适合于决策. 从销售科长方案的角度: 损失内销 20000 元,增加外销带来贡献毛益为 =30000 元,,应接受.但销售科长的想法不对. 从生产角度,增加贡献毛益 =30000,增加加班费用 26000 元,增加利润 4000 元,应接受.不如销售的好. 接受定货. 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计划购置一套新设备用于新产品生产,有关资料如下:新设备购买成本(现金) 400 000 元,估计使用年限 5 年,残值(10 年后) 50000 元,使用新设备增加年收入 300 000 元。增加年现金费用 165 000 元。该制造公司除折旧费用外,所 有的收入和费用均为现金支付,采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 40%,要求税后的投资收益率为 14%。分析计算 下列各项数据: (1)每年的净现金流量(2)该项投资的静态回收期(3)项目投资的净现值,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折旧费=400 000/10=40 000 元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NFC(0)=-400 000 元 - 26 - NCF (1-9)=(00-%+ 元 NCF (10)=*(1-40%)=125 000 元 投资回收期=400 000/95 000=4.21 年 NPV=-400 000+95 000*5.*0..5 元 项目可行。 1.某企业有蒸汽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待分配费用分别为 32000 元和 44800 元,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 用”科目核算。其劳务提供情况如下: (18 分) 车间 提供劳务总量 受益单位及数量 蒸汽车间 机修车间 A 产品 B 产品 一车间 二车间 管理部门 —
9400 — —
00蒸汽车间 100000 机修车间 20000要求:用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法(18 分) 交互分配: 蒸汽车间分配率==0.32 机修车间应分配蒸汽费=2=6400(元) 机修车间分配率==2.24 蒸汽车间应分配机修费==8960(元)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 6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8960蒸汽车间实际费用=-(元) 机修车间实际费用=-(元) 对外分配: 蒸汽车间: 分配率=34560/(00)=0.432 A 产品应分配费用=1=7344(元) B 产品应分配费用=3=14515.2(元) 一车间应分配费用==4060.8(元) 二车间应分配费用=1=648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费用==2160(元) 机修车间:分配率=4- 一车间应分配费用==19800(元) 二车间应分配费用==1848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费用==396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7344 ——B 产品 制造费用——一车间 23860.8 ——二车间 24960 管理费用 612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34560 ——机修车间 42240 2. 根据表格中已知数据,对其进行成本还原,完善产品成本计算表。 (11 分) 成本项目 还原前 总成本 栏目 还原 1 —— 第二步半成品成 本 2 —— 还原额及还原 率 3 第一步半成品成 本 4 —— 还原额及还原 率 5 还原后总成 本 6 —— - 27 14515.2 分配率 直接材料(半成品) 49124.50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644.50 5 .50 .75 02.50成本项目还原前 总成本第二步半成品成 本 2还原额及还原 率 3 1.020779第一步半成品成 本 4还原额及还原 率 5 1.01453还原后总成 本 6栏目 还原 分配率1直接材料(半成品) 49124.50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644.505 .50 24.50.75 02.50
44.503、某工业企业 9 月 26 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 24000 元。9 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 35000 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 5000 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 8900 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 1900 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 6000 度。该月应付 外购电力费共计 24950 元。要求: (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 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 产品生产工时为 36000 小 时,B 产品生产工时为 24000 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 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 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 答:1)电力费用分配率=24950/(+6000)=0.5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电力费用==15000 产品电费分配率=15000/()=0.25 A 产品应负担的电力费用==9000 B 产品应负担的电力费用==6000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电力费用==2500 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电力费用==3500 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电力费用==950 企业管理部门电力费用==3000 2)借:应付帐款
00 0 24950 贷:银行存款3)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燃料及动力 —B 产品—燃料及动力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应付帐款4、某工业企业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不可修复废品 5 件,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 100 元;每件定额工时为 30 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 3 元,制造费用 4 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 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 160 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 120 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 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 (1)5 件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100*5+3*30*5+4*30*5=500+450+600=1550 (2)废品净损失==1270 - 28 -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450 —制造费用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600 160160 120 1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5、某企业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甲产品各批产品成本。3 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料如下: 1023 批号:1 月份投产 22 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 79750 元,累计耗用工时 8750 小时。2011 批号:2 月份投产 30 件。本月完工 20 件,累计原材料费用 108750 元,累计耗用工时 12152 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 程度为 8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工时。3015 批号:本月投产 15 件。全部未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 18125 元,累计耗 用工时 2028 小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为:工资及福利费 36688 元,制造费用 55032 元;要求:根据 以上资料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答:全部产品累计工时=+ 工资及福利费累计分配率==1.6 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2.4 1023 批号:完工产品成本=*1.6+=1 批号:完工 20 件的原材料费用=*20=72500 完工产品所耗工时=12152/(20+10*80%)*20=8680 完工产品成本=*1.6+=、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 量(件) 甲 乙 合计 年度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 55296 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答:年度计划分配率==6 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63.2*6=3379.2 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20*6=1920 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0=5299.2 或 883.2*6=、某企业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 260 千克,第二工序 140 千克;各工序在产品为:第 一工序 200 件,第二工序 100 件。要求: (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和在产品的约当量(原材料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和在产品的约当量(原材料在各工序生产开始后陆续投料) ; 答: (1)第一工序在产品投料率=260/(260+140)*100%=65% 第二工序在产品投料率=(260+140)/(260+140)*100%=100%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0*65%=130 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100%=100 件 (2)第一工序在产品投料率=(260*50%)/(260+140)*100%=32.5% 第二工序在产品投料率=(260+140*50%)/(260+140)*100%=82.5%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0*32.5%=65 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82.5%=82.5 件 8、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材料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 29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960 768 单位产品工 时定额 6.4 4.0 年度计划产量定 额工时 16 本月实际产 量 88 80 本月实际产量的 定额工时 563.2 320 883.2 项目 计划 实际 差异产品产量 500 490 —10单位产品消耗量 40 42 +2材料单价 10 9 —1材料费用总额 220 —14780要求:采用差额计算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答: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90-500)*40*10=(-10)*40*10= -4000 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90*(42-40)*10=490*(+2)*10= +9800 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490*42*(9-10)=490*42*(-1)= -20580 因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因素变化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为: (-4000)+9800+(-20580)= -14780 分析:该企业甲产品材料费用虽然比计划减少 14780 元,主要由于产品产量减少和材料单价下降引起的,而单耗却上升了,使材 料费用增加 9800 元,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从实质上看,该企业甲产品没能完成材料费用计划。 9、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丙产品,本产品产量为 450 件,月末在产品盘存数量为 100 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完 工程度为 50%,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费用如下表所示: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成本 00 3650 本期发生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答:直接材料分配率=()/(450+100)=21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50*21=945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0*21=2100(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450+100*50%)=9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450*9=405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100*50%*9=4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450+100*50%)=10.2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50*10.2=459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50%*10.2=510(元) 完工产品成本=90=18090(元) 期末在产品成本==3060(元) 10、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 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 4430 元; (2)月末,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 3954 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 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 3140 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 方发生额为 8032 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 。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 品 1670 小时,乙产品 1685 小时。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2)分配辅助生产 成本,编制会计分录(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答:(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80
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84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312 - 30 - 分配率=13313/()=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0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2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一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31211、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 1000 件,期末在产品数量 100 件。期初在产品成本为 2600 元,本期发生费用 共计 45000 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单件材料费用定额 20 元,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 40 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 0.05 元,每小时制造费用 0.02 元。 要求: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答: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100*20=2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100*40*0.05=200(元) 制造费用=100*40*0.02=80(元) 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2280(元) 完工产品成本=-(元) 12、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分三道工序加工,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投入,本月投入材料费用总额为 19598.04 元。单位产品 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 50 公斤,第二道工序 30 公斤,第三道工序 20 公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本工序的 50%。其 他资料如下: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工序 第一道 项目 完工产品 月末在产品 第二道 完工产品 月末在产品 第三道 完工产品 月末在产品 合 计 产量 100 20 90 10 60 30 投料率 50% 50% 80% 80% 100% 100% 约当产量 50 10 72 8 60 30 230 材料成本 .1 .68 6.04 19598.04要求: (1)计算各工序投料率及约当产量; (2)按约当产量分配各工序产品材料费用。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写出计算过程) 。 答:第一道工序投料率=50/(50+30+20)*100%=50% 第二道工序投料率=(50+30)/(50+30+20)*100%=80% 第三道工序投料率=(50+30+20)/(50+30+20)*100%=100% 第一道工序约当产量=100*50%+20*50%=50+10=60 第二道工序约当产量=90*80%+10*80%=72+8=80 第三道工序约当产量=60*100%+30*100%=60+30=90 材料费用分配率==85.21 各工序产品材料费用: 第一道工序:完工产品=50*85.21=4260.5 月末在产品=10*85.21=852.1 第二道工序:完工产品=72*85.21=6135.12 月末在产品=8*85.21=681.68 第三道工序:完工产品=60*85.21=5112.6 月末在产品=19598.04-(.1+.68+5112.6)=、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一批,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本月发生费用如下: (1)生产工人工资 7200 元,其他人员工资 1500 元; (2)按工资总额 14%计提应付福利费(3)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 6800 元,车间一般性耗料 700 元(4)燃料和动力费用 3000 元,通过银行转帐支付(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2700 元(6)以银行存 - 31 - 款支付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 2400 元(7)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答: (1)借: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应付工资 贷:应付福利费 (3)借:辅助生产成本 (4)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银行存款 贷:原材料 (5)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累计折旧 (7)借:辅助生产成本 (8)借:低值易耗品 25518 贷:辅助生产成本
700 00 2700 (6)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银行存款 00 210 00
(2)借:辅助生产成本 1008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1051014、某企业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工序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开始时投入。第一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 为 280 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 3200 件;第二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 220 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 2400 件。完工产品为 8400 件,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累计 503680 元。要求: (1)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完工率。 (2) 分别计算两道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在产品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 答: (1)第一道在产品完工率=280/(280+220)*100%=56% 第二道在产品完工率=(280+220)/(280+220)*100%=100% (2)第一道在产品约当产量=92(件) 第二道在产品约当产量=00(件) 合计:4192(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03680/()=4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0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680(元) 15、某车间全年度计划制造费用为 26400 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 300 件,乙产品 200 件;单件工时定额为甲产 品 4 小时,乙产品 5 小时;该车间某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 56 件,乙产品 40 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 3800 元。要求:1)计算 年度计划分配率 2)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3)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 答: (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300*4=12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00*5=1000 年度计划分配率=26400/()=12 (2)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56*4=2688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40*5=2400 (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688 —乙产品 2400 贷:制造费用 生费用资料如表 2 所示。 表1 产品 A B 表2 产品 A B C - 32 原材料
燃料、动力 820 1185 工资、福利费
5088 16、某厂生产 A、B、C 三种产品,其中 A、B 产品本月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如表 1 所示。C 产品无期初在产品。三种产品本月发 分配表 原材料分配表 耗用燃料分配表 外购动力分配表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蒸汽) 制造费用分配表 0 00
14775各种产品本月产品产量,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程度如表 3 所示。 表3 产品 完工数量(件) 期末在产品 数量(件) A B C 00 625 1725 0 完工程度 80% 50% —A 产品耗用的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B、C 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则是随着加工进度逐步投入的。 要求:按约当产量比例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并编制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A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成品:2500 件;在产品:625 件;完工程度:80% 摘要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 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
5 99.584 40 燃料动力 820
工资与福利费 00 0 1500 制造费用
356204B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成品:3125 件;在产品:1725 件;完工程度:50% 摘要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 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
7.5 50.16 50 燃料动力
.5 4.03 6.25 工资与福利费 00 .01 8.75 制造费用
.5 4.01 8.75
51893.75 合计
240050C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数量:4000 件 摘要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借:产成品—A 产品 —B 产品 —C 产品 000 460
282791 - 33 —B 产品 —C 产品
791 原材料 燃料动力 工资与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7、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 73326 元。其中:原材料费用 51200 元,机物料消耗 3420 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 4800 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100 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 14%计提,应提折旧 3340 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 7500 元。要求: (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用的会计分录(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 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 、 、 、 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 答: (1)①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原材料 ②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应付工资 ④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累计折旧 40
4800 ③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672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应付福利费用 ⑤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银行存款 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附近的收废品回收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