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增持是好事吗老婆增持华联3000股,这算什么事

新闻源 财富源
5分钟涨幅榜
5分钟跌幅榜
5分钟涨幅榜
5分钟跌幅榜
07-17 09:38
07-12 09:29
07-11 13:55
07-09 15:06
07-09 13:21
07-06 15:05
07-06 13:18
07-03 14:49
07-03 11:34
07-02 15:09
华联控股(000036)
成交量:--
成交额:--
市盈率:--
市净率:--
换手率:--
-0.03(-0.35%)
0.00(0.00%)
0.00(0.00%)
0.00(0.00%)
-2.33(-21.61%)
-4.63(-35.40%)
114148万股
113548万股
&注:正数(红色)代表资金流入 负数(绿色)代表资金流出
卖五(元/手)
卖四(元/手)
卖三(元/手)
卖二(元/手)
卖一(元/手)
买一(元/手)
买二(元/手)
买三(元/手)
买四(元/手)
买五(元/手)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3000点保卫战打响,又有十几家公司公告增持!光伏、三聚环保等股也增持
  中国基金报记者江右
  3000点保卫战。
  近期股市依然弱势,上证股指一度跌至3000点附近,一些板块和调整剧烈,尤其是近日受产业政策大幅波动的光伏股,以及前期受去杠杆影响的PPP与环保股。
  股价大跌,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也都看不下去,积极增持彰显对公司的信心。因而近期上市公司增持又明显多了不少。
  6日晚10余家上市公司增持
  6日晚,(,)、(,)等1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隆基股份、三聚环保都是因近期受产业政策和去杠杆政策影响,股价出现较大波动的光伏股和环保股。
  受光伏新政影响,隆基股份6月4日、6月5日连续一字跌停,6日再度大跌3.75%,收盘价报收17.43元,3天暴跌22%。而从5月15日股价28.01元的高位下来,至今20天股价就跌去了38%。
  隆基股份晚间公告,控股股东6日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9.58万股,买入均价为17.27元/股,并计划未来三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股份数量不少于100万股。
  三聚环保也发布了控股股东增持的进展。公司在6月4日复牌当天,增持了1.76亿元,增持股份数638.8万股,增持股价27.6元/股。此外,(,)、(,)、(,)等都发布了控股股东、董事长等重要股东的增持公告。
  还有举牌及引入战略投资
  除了增持公告,6日晚还有举牌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
  (,)6日晚公告,福建再度举牌公司。日至6月6日,福建阳光集团上海实业公司通过二级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327.59万股,持股比例达5%。此次增持后,合计持股4655万股,持股比例达到9.99997%。
  (,)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资产管理公司拟进行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额不超55亿元,将引进不超10名外部投资者与公司一同对海资管进行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海资管的股权比例不低于51%。
  光伏企业集体拜会国家能源局
  处于政策调整中的光伏企业,股价受到剧烈波动,积极跟政府部门沟通。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及阿特斯阳光电力等行业龙头企业,6日去拜会了国家能源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应企业要求,6月6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成员包括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阳光电源董事长,通威集团董事长,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及阿特斯阳光电力副总裁熊海波等企业家赴国家能源局,反映和汇报823号文件出台对行业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建议。
  能源局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表示,光伏是未来能源变革的军,能源局发展中国光伏行业的决心没有动摇。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想了解更多关于《3000点保卫战打响,又有十几家公司公告增持!光伏、三聚环保...》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吉林第一股昔日老华联如今安在?_网易新闻
吉林第一股昔日老华联如今安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星期五 02:29吉林第一股昔日老华联如今安在?中国股市
20年记忆(一)
编者按:日,黄浦江畔,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敲响开市之锤。自此,中国证券市场搭乘中国经济巨轮,开始了不平凡的20年之旅。
20年光阴,中国股市打造了一个市值位居世界第二的市场,上市公司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了目前的近两千家,上证指数从95.79点的历史最低点起步,并曾在2007年创造了6124点的历史高度。20年发展,尽管百折千回,但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如果说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中国股市就是驾着破船下海。迷茫中起步,发展必然充满曲折甚至磨难。
中国有1.6亿股民,5亿人的财富与股市有关。中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数亿人的敏感神经。有那么一些公司,因股市而生生灭灭;有那么一些人,凭借过人的眼光和胆识,在中国风云诡谲的股市翻云覆雨;有那么一些城市,因股市而改变经济命脉。
本报自今日起,将以一只股票、一座城市、一位股民为线索,与您一起品茗中国股市。
东北华联,是我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从光环无数到落寞而终,在它身上,浓缩了中国股市的沧海桑田。当初的宠儿如今的境况怎样?
作为长春市的地道老股民,王毅早已经忘了自己曾经炒过多少只股票,但是对于投资的第一只股票,他却始终记忆犹新。
“1992年年底的时候,我以3元的价格从一个朋友处买了3000股东北华联原始股。这只股票在日上市,13元多的价格我出掉了这股票,一下就赚了3万多。就是因为在东北华联这只股票上赚了钱,我才会成为职业股民的。”王毅回忆起自己痛快赚钱的“想当年”,话一下就多起来。
东北华联,作为吉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创造的财富神话,让长春人见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魅力,同时也不免被其磁石般的力量吸引进股市。然而时过境迁,省内第一股曾经的辉煌如今已被“长江后浪拍在了沙滩上”。
幸运成为一枝独秀
历史遗留问题造就第一股
1993年前,曾经发过原始股的包括欧亚集团、长百集团在内的多家公司,但是为何东北华联会成为吉林省内第一家上市公司呢?
查阅东北华联当年发布的上市公告书,可以了解到,其前身为浑江市百货大楼,经吉林省体改委和当地政府批准,1988年12月在浑江市百货大楼基础上改组设立了股份公司。
1991年11月,经吉林省体改委批准,更名为东北华联贸易大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长春市。
1993年1月,经吉林省体改委批准,公司更名为东北华联股份有限公司。
日,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继续进行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试点。
1993年前,曾经发行过原始股的包括欧亚集团、长百集团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但为何东北华联会幸运地成为吉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呢?
“东北华联之所以能够成为省内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因为该公司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日前,省内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审批权最早是归于人民银行的,后来才由证监会负责。早在人民银行审批期间,东北华联的前身浑江市百货大楼就已经发行过股票,所以和欧亚集团等相比,东北华联的情况比较特殊,属于是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当时的相关规定,属于优先解决上市之列。”
烫手山芋变香饽饽
买原始股致富掀长春炒股潮
一元一股的原始股,按当时的要求是普通员工每人最少买几千股,而中层以上的干部要买万股以上。无奈的“被摊派”没想到成了“被发财”
东北华联曾分别在日~日、日~日、日~日发行过三次股票,股票发行面值均为1元/股。
“在这三次发行股票过程中,给投资者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第三次发行。因为发行后不到一年,东北华联就成功上市了。而其上市后的创富神话给长春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也正是从东北华联上之后营造的财富效应,长春才一度掀起了炒股热潮。
日~日期间,东北华联第三次发行股票,并向公司职工进行摊派。
“当时的要求是普通员工每人最少买几千股,而中层以上的干部要买1万股以上。”1992年时在东北华联任职的张先生说,“有的普通员工拿不出几千块钱,就让自己的亲属买了,硬是错过了发财的好机会。”
在张先生负责部门内,有几位同事由于买不起,担心完不成摊派任务而着急上火。张先生主动帮忙消化了摊派在这几位员工身上的任务。“加上这几位同事的任务,我一共买了3万多股。”张先生说,“当时只是想帮助人而已,没想到最后却赚了大钱,这实在是无心之举。”
日,东北华联在上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当年,股价最高涨到18元左右,张先生将手中的3万多股以15元的价格全部卖出。一夜之间,张先生就迈入了当时长春市还为数不多的“10万元户”行列。
更多人的是从一级半市场购入原始股。“在一级半市场上,东北华联最开始的交易价格仅在2元、3元钱左右,在东北华联上市前夕,一级半市场的价格已经炒到了10元钱。但是即便如此,买入东北华联的原始股在上市之后都能赚到钱。”曾经在一级半市场倒卖原始股起家的刘刚介绍说。
东北华联上市之后究竟制造了多少万元户、10万元户已无从考证,但是在其上市之后,让长春人掀起了一股炒股热潮,却是不争的事实。
香饽饽怎么变味了
业绩滑坡无奈转手万通
上市融了资,似乎有点钱多了不知该咋花的感觉,盲目投资、追求规模,让东北华联迅速走上下坡路
上市之后的东北华联采取“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策略。在省内,先后兼并“辽源一百”、四平金龙集团等三户企业,设立了第二华联商厦、华联实业总公司等16户全资企业。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买房购地;在美国、泰国、俄罗斯等国设立境外企业。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东北华联摇身一变为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跨区域综合性企业集团。
摊子铺大了未必就是好事。
上市仅一年,由于盲目投资、追求规模,公司业绩已经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海南万通(万通地产前身,实际控制人冯仑)“借壳”东北华联。
1994年10月,海南万通购买了东北华联16%法人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东北华联由此进入万通时代。
海南万通入主东北华联之后,首先停止了东北华联的盲目扩张,转而进行全线调整、突出主业,关停一批亏损企业,甚至从台湾请人改善公司管理,这一度被外界寄予厚望。
积重难返,加之种种因素导致东北华联经营业绩每况愈下。1998年中期,东北华联续三年亏损,1996年每股亏损0.84元,1997年每股亏损高达0.99元。如果1998年再不翻身,东北华联的前途堪忧。
无奈之下,海南万通选择了退出东北华联。据冯仑事后披露,东北华联让海南万通损失了4000万元。但有接近万通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海南万通在东北华联身上应该不会有4000万元的亏损。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海南万通,还是当初在二级市场上炒作东北华联的最大主力。从彼时东北华联的股价走势看,海南万通肯定获利不菲,这也足以弥补海通万通在明面上的亏损。”
第一股成“绝唱”
三年后由万通让位高斯达
原本被期望能单骑救主的高斯达,其实是将东北华联变成了自己的提款机,几翻折腾后,最终将东北华联送上了终止上市的路
1998年1月下旬,几经努力而无果,入主三年多而无建树的海南万通终于选择放弃东北华联,并将手中股权转让给长春高斯达。
资料显示,长春高斯达主营生物制药,主要生产治疗乙肝的“苷必妥”和治疗骨病的“骨必肽”两种药品。
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正式成为东北华联第一大股东,当年5月,东北华联被上交所实施特别处理,简称变更为“ST北华联”。一年后,被更名为“ST高斯达”,“东北华联”四个字在股市上“消失”了。
据媒体2002年报道,作为第一大股东,长春高斯达玩了一个“高明”的手法:重组过程中,向上市公司投入了两种药品的无形资产及相关药品生产线,转而又让上市公司将其“托管”给自己经营。条件是:1999年向上市公司上缴1500万元“托管利润”,2000年上缴2900万元。实际上两年内却分文未缴。但当年公告上,这些尚未上缴利润却成了实现的盈利。
“第一大股东除了拖欠托管利润外,还欠多笔上市公司转让收益,加上借款,共欠上市公司1.34亿元。”原东北华联监事会秘书尹国华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一大股东做数字游戏是想“摘帽”后配股,用圈来的钱弥补欠银行的贷款和各类亏损。
仅依靠资本腾挪术,而非真正的生产经营显然救不了ST高斯达。2001年9月,ST高斯达刚公布亏损的三季报,即宣布公司本部长期放假。
2004年,上市公司又迎来了新的东家。深圳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当年3月2日办理完股权过户,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然而就在本次股权转让完成仅半年,日,上交所对高斯达作出了终止上市的决定,高斯达从日起终止上市。同年9月22日,高斯达董事会刊登了终止上市公告。
一代天骄跌入三板
何时回归遥遥无期
由1993年成功上市,到如今却落得难觅其踪,混得真是有点惨,但这惨像背后,却也折射了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扭曲历程
如今的ST高斯达已经只能在三板市场中觅得踪迹,其股票简称变为“斯达1”,每周仅仅交易一个交易日。退入三板的斯达1业绩仍然不容乐观,何时能够重新回归主板也是遥遥无期。
而深圳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入主公司时所提出的:“收购方将率先对ST高斯达进行业务重组,利用收购方股东和关联公司的经营优势,增加‘生态农业、旅游及相关市场营销策划’等经营范围,ST高斯达将为广新投资的关联公司高要市广新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的生态旅游、农业经营提供营销策划等有偿服务。”但这承诺却始终没有兑现。
日,斯达1发布公告,根据上市规则及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规定,应在日前公布公司2009年度报告和2010年第一季度报告,由于公司自退市以来业务处于停顿状态、财务状况日趋恶化、公司主要领导不在公司经营地等原因,现无法公布2009年度报告和2010年第一季度报告。
而在此之前因为同样的原因,斯达1在公布了2008年一季报之后,就一直没有按期公布过随后的任何一期财务报告。
在2004年时公布“长春高斯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深圳市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事宜致全体股东报告书”中,曾经披露了深圳市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
日前,在遍寻上市公司在长春的办公地点和联系电话无果之后,本报记者拨通深圳市广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部联系电话希望与该公司取得联系,但是这部电话现在已经变为空号。
吉林第一股历程
公司被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为“ST北华联”
深圳广新投资入主
1994年10月
海南万通入主
长春高斯达成第一股东
更名为“ST高斯达”
被终止上市,随后退入三板
1988年12月
设立股份公司并发原始股
昔日老华联,今日古玩城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本文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云财经聚合引擎(TM)共找到相似文章
篇,部分传播轨迹:
{{{item.date}}}
{{item.title}}
来源:{{item.copyfrom}}华联控股二股东提议罢免董事长
  e公司讯,今天下午,()二股东于平联合中小股东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提议罢免董事长。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于平表示,华联控股管理层年龄偏大,且无一人具备房地产行业相关经验,公司现金充沛,却从2009年开始无新增土地储备,拿大量的钱去购买理财产品,错过了房地产行业黄金发展的十年;作为中小股东,提议罢免董事长董炳根,找年富力强且有能力的人取而代之。截至3月底,于平持有华联控股2.03%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
责任编辑:zfs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击败了52%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83亿股,占流通A股33.7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最近有重大利空消息,且资金流动不甚乐观,空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最近6个月,1家机构评级以买入为主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联收购科达洁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