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简介和十大投机教父们如何应对暴跌

世界十大传奇股神,你认识几个世界十大传奇股神,你认识几个经济百科百家号沃伦.巴菲特日生于美国奥马哈市,是全世界著名的投资家,在2017年3月公布的《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二,关于巴菲特的传说有很多,但是不可否认,巴菲特在股票投资领域有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清醒的头脑,没有被金钱所迷惑,现在的巴菲特致力于慈善事业。乔治.索罗斯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是世界上著名的货币投资家、股票投资者,乔治.索罗斯有着传奇的一生,其每一次出手几乎都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也有特例那就是乔治.索罗斯对香港的出手却是无功而返。彼得.林奇于日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中,童年时的彼得.林奇由于家庭的变故不得不早早的出来工作,正是这样他接触到了股票行业,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使自己成为了“股市传奇”,但就在其最辉煌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解释,他选择了退休,回归家庭,用心做慈善事业。威廉.江恩这个名字可能有一些陌生,出生于1878年他却是20世纪最著名的投资家,他用小钱赚取了巨大财富,在其五十三年的投资生涯中总共从市场上获得了3亿5千万的纯利润。吉姆.罗杰斯是现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在1970年和乔治.索罗斯共同创建了量子基金,在1980年的时候,吉姆.罗杰斯从量子基金中退出,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投资事业,他用冷静的分析和远见的目光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威廉.奥尼尔从1958年开始其股票生涯,其用自己的努力创办了顶级的投资机构,成为了600为基金经理人的顾问,他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头脑,来完成了看似不能的事业。是川银藏是日本杰出的股票大师、投资家,出生于1897年的兵库县,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进入商管中做学徒,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几次合适的机会,是川银藏通过投机竞争为自己赢得了名声,被誉为“最后的投机家”,就连巴菲特、索罗斯等金融大鳄都对是川银藏的投资手法推崇备至。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生于1906年的布达佩斯,是犹太人,后被父亲送到巴黎学习投资,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国和德国度过的,被誉为德国的证劵界教父,是德国最富盛名的投资大师。约翰.马克.坦伯顿生于美国的温切斯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后前往英国留学,留学归国后,就在华尔街工作,他用自己的冷静的分析和独到的投资眼光,很快就获得了大量的财富,1987年成立成立坦伯顿基金会,由于贡献卓著,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封号。约翰.内夫出生于1931年的俄亥俄州,在读高中的时候约翰.内夫就在外面打工,由于对学业没有什么兴趣,约翰.内夫早早的就进入到社会中,接触股票投资极大的激发了他的兴趣,没用多久他就收获了自己的第一笔财富,随后成为了温莎基金的管理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经济百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纵横经济百科、讲诉宏观经济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股神巴菲特和十大投机教父们如何应对暴跌
“花开花落常有时”,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演绎着不朽传奇的投资大师们同样有过碰壁的遭遇,暴跌之下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梳理了大师们面对股灾时的应对之策和宝贵建议,希望能给投资者一些启发。
巴菲特:股价终会反映公司内在价值
“股神”巴菲特99%的财富都来自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价值,因此一旦遇到股市普遍暴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也很可能不能幸免。那么,身处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的巴菲特又有哪些反应?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暴跌那一到,可能巴菲特是整个美国唯一没有时时关注正在崩溃的股市的人。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看报纸,看上市公司的年报。过了两天,有记者问巴菲特:这次股灾崩盘,意味着什么?巴菲特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也许意味着股市过去涨得太高了。
巴菲特没有恐慌地四处打听消息,也没有恐慌地抛售股票,面对大跌,面对自己的财富大幅缩水,面对他持有的重仓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静。原因很简单:坚信持有的这些上市公司具有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坚信股灾和天灾一样,只是一时的,最终会过去,会恢复正常,所持股公司的股价最终会反映其内在价值。
彼得·林奇:暴跌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当时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和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赎回,林奇不得不把股票都卖了。
过了一年多,彼得·林奇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害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还没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之后彼得林奇继续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绩效。其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1987年10月的行情让人感到惊恐不安,但没必要在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抛出。当年11月份股市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
索罗斯: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说,想活是本能,能活是本事。“在我的一生中再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了,只要不死,就有办法。”1987年股市崩盘,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这场股灾中损失6.5亿~8亿美元,跌幅甚至超过大盘。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认赔出场,低价出掉所有投资组合,然后用所剩的资金再加上融资建立美元仓位。到年底,量子基金的增长率重新回到14%,完成一次大逆转。
索罗斯说,“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还不去修正。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菲利普·费雪:不要过快买入陌生的股票
投资时机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当投资者不确定时机时,就选择对冲。粗略估计,美国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的资金有65%~68%会投入到其真正看中的 4只股票上面,剩下的大约20%~25%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其余的资金会放到有前途的5只票上。费雪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并不急于买入。“在一个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不要过快地买入那些不熟悉的股票。”
杰西·利弗莫尔:出现浮亏,说明正在犯错
美国股票史上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曾指出,投资者买进或卖出后出现浮亏,说明其正在犯错,一般情况下,如果浮亏三天之内依然没有改善,立马抛掉。绝不要平摊亏损,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原则。在价格进入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之后,它将一直沿着贯穿其整个趋势的特定路线而自动运行。当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不跟它争执,要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就再回来。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会省很多钱。
吉姆·罗杰斯:买其所值,卖其疯狂
华尔街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曾指出,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机会。如此,才可以战胜别人。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一潭死水的市场中,投资者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买其所值,卖其疯狂。
杰里米·格兰桑:投资者要耐心等待好牌
全球最佳投资策略师杰里米·格兰桑建议:一是要相信历史。历史是会不断重复的,如果忘记这条会处于危险境地。所有泡沫都将会破灭,所有的投资疯狂也将会烟消云散。投资者的任务是要在市场波动中生存下去。
二是不要做借款人,也不要做贷款人。如果投资者贷款来投资,它会干扰投资能力。不使用杠杆的投资组合不会被斩仓,而使用杠杆的投资则会面临这种风险。杠杆会使得投资者自身的耐心受损。它虽然暂时会增加投资者的回报,但最终会被它突然摧毁。
三是不要把所有的资产都放在一条船上。将投资配置在几个不同的领域,而且尽量多一些,这可以增加投资组合的韧性,增强承受冲击的能力。显然,当投资标的众多,而且各不相同,投资者就越可能在其主要资产下跌的关键时期生存下来。
四是要有耐心,并且专注长远。投资者要耐心等待好牌。如果等待的时间足够长,市场价格可能会变得非常便宜,这就是投资者投资的安全边际。
五是要远离人群,只注重价值。抵御人群鼓动的最好办法,是关注自己计算的个股的内在价值,或找一个可靠价值测量来源(不时检查他们的计算结果)。然后如崇拜英雄般地崇拜这些价值,并尝试忽略一切。记住,那些能为投资者避免悲痛,并赚钱的伟大机会,从数字上看是非常明显的:相比长期美国股市平均市盈率 15倍,1929年市场见顶时市盈率为21倍,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标准普尔500的市盈率为35倍!相反,在1982年的股市低点时,市盈率是8 倍。这并不复杂。
六是要对自我要真实。作为个人投资者,必须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耐心等待,并忽视群体的诱惑,很可能会获胜。投资者必须精确地知道其忍耐阈值。如果投资者无法抗拒诱惑,就绝对不会管理好自己的钱。
■彼得·林奇:
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如果投资者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所卖出的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
■菲利普·费雪:
要学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并不急于买入。在一个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不要过快地买入那些不熟悉的股票。
■杰里米·格兰桑:
相信历史,历史是会不断重复的,如果忘记这条会处于危险境地。不要做借款人,也不要做贷款人。不要把所有的资产都放在一条船上。远离人群,只注重价值。对自我要真实。作为个人投资者,必须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微信:DG1863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从OV到赴美上市的拼多多:幕后教父段永平再也无法保持神秘
BOUTBEAUTY
他一直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的神秘气质,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昨日晚间,创业两年的拼多多将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定价19美元,估值约240亿。而其CEO黄峥也被人们戏称为“杭州80后新首富”“抛弃你的同龄人。直到黄峥在此前的采访中无意提到“对自己商业教育影响最大的,是段永平”,人们才突然唤醒了关于这位60后老企业家的记忆——
是他打造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学习机”;是他创立了家喻户晓的“步步高”;是他在网易最底谷的时候成功投资;是他在黄峥还是nobody的时候带着他一起去和巴菲特共餐;也是他的嫡系门徒掌舵了OPPO、vivo,统领了中国手机的半壁江山。
不吹,不黑,60后段永平走了一条异于其他企业家的路。李书福、许家印、孙宏斌等“同龄人”至今奋斗在第一线,段永平却早已隐居幕后,通过将自己前半生所领悟到的商业真谛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人的方式影响着现有商业格局。
除了彭博商业周刊去年的那次以“神秘富豪”为题的专访,段永平鲜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但他的商业智慧正被他的门徒传颂:“在我的天使投资人里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段永平,他不停在教育我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把事情做正确。”
1977年,中央决定正式恢复高考,全国上下一片沸腾。那一年的高考是在冬天,历时近1个月。据统计,当时报名要求参加高考的中国青年多达1000余万人,最后共有570余万人参加考试,而最终录取的人数只有27.297万人。
段永平就是这27万分之一。而这27万胜者中还包括了日后成功投资腾讯、百度的IDG熊晓鸽、万通地产董事冯仑以及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1978年他进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学系,成为了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段永平被分配到国营的北京电子管厂工作。
北京电子管厂旧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开场总投资一亿元,员工数近万,是60年代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在该厂旧址改建。
没过多久,他就放弃了这个铁饭碗。当时半导体集成电路正在迅速取代电子管,段永平敏锐地意识到了行业的变化,最后选择继续进修。
他考入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系深造,1988年毕业,取得了经济学硕士的学位。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折不扣的高学历人才,绝对的“少数派”。
走出校门后,有着经济学眼光的段永平,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机遇。随着孔雀东南飞的热潮,他也南下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凭借高学历出任怡华集团下属企业日华电子厂厂长一职,这就是日后声名鹊起的“小霸王”前身。
然而在段永平接手这个厂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年亏损200万元的烂摊子。1983年,任天堂推出了被称为“红白机”的FC,推出了魂斗罗、超级玛丽等现象级游戏。80年代末,一些红白机开始流入国内,但由于价格高昂许多人都买不起。
段永平当时看中了红白机这个游戏市场,决定彻底转型,专攻电子游戏机。于是他立刻带领工厂开始仿制红白机,做出来的产品性能几乎一样,但价格只有任天堂的FC的四分之一。1993年,他又创新性地加入键盘,这也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小霸王学习机。
为了打响知名度,段永平在广告上下了很大功夫。他邀请到了当时的功夫巨星成龙为小霸王背书,一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词让小霸王学习机、复读机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标配。
据说,当年小霸王的火热程度,导致大年三十工人加班赶产品,还是供不应求。“全国各地来拉货的车队能拍一公里,等个几天都没有货是常事儿。”
很快,小霸王的市场份额逼近80%。到1995年,小霸王的收入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而段永平善于分配利益、让跟着他走的人都有财发的气质在这一时期已经显露:当年段永平给工人们的年底分红都是用报纸包现金,光报纸就用了十几摞。
小霸王的成功,奠定了段永平基本的商业逻辑:后发制人,专注产品,着重营销,线下销售。在以后的创业中,他复制了并发扬了这套打法,实践证明,他是成功的。
到1995年,小霸王已经从一个年亏岁200万的小不点儿,变成了一个“大霸王”。然而,缔造了这段神话的段永平,却并没有同步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
段永平在小霸王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并非利益共同体。凌驾于企业之上的怡华集团多次否决了段永平的股份制改革请求。一气之下,段永平在小霸王最辉煌的时刻提交了辞呈。
辞职后的段永平,几乎带走了小霸王所有的中层干部,跑到与中山一江之隔的东莞长安镇,成立了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跟着他出来创业的六个人里就有后来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vivo的创始人沈炜和步步高现在的CEO金志江。
当时小霸王找到几位准备离开的中层干部,问他们为什么不留下来继续发展,一位部长说:“船长不在船上了,水手们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去,所以要求下船。”
失去段永平后的小霸王则迅速陷入深渊。不仅被段永平抽空了中层,到1997年,小霸王的24位经销商又集体投奔步步高。仅仅两年多,小霸王便黯然失色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段永平的步步高几乎完全复制了他在小霸王时期的商业打法:后发制人、专注产品,着重营销,渠道销售,而且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步步高,段永平最张扬的就是他的广告营销策略了。
在九十年,央视新闻联播后的五秒广告时间,就像美国的“超级碗”比赛间广告,被看作是众多广告主的黄金梦想。如果能拍下这个时段的广告,任何企业都会立刻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创造自己的财富神话,同时也会被冠以“标王”的称号而载入史册。
段永平显然不想错过这个电视广告的历史机遇。
1996年,初出茅庐的步步高就以万元的竞标价格打响了知名度。虽然没有最终成为标王,但是这展现了段永平在广告市场上的野心。
1998年,当段永平回到竞标现场立志当标王时,却遇到了另一个强劲的同行对手——胡志标的爱多。
爱多是当时国内销量最大的VCD生产品牌,年销售额16亿元,也是步步高的直接竞争对手。据爱多财务总管林莹回忆,在竞标最后,就是胡志标和段永平两个人在较劲。最终胡志标的爱多以2.1亿元的疯狂天价获得标王,这显然超出了爱多自身的承受能力。
当时的胡志标并没有清晰的商业规划,竞标颇有冲动的因素,最终他也为自己的不成熟付出了代价。不久后,爱多因资金链断裂无以为继,胡志标也因涉嫌商业欺诈被警方拘捕。
在随后的1999年和2000年,步步高都成为了央视的标王。段永平邀请李连杰演唱的步步高主题曲随着广告,让步步高品牌变得家喻户晓——“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
段永平也走向了作为企业掌门人辉煌的时刻。
步步高,除了产品营销打法上有鲜明的“段氏章法”,企业管理上也是按照段永平一贯的“有利益一起分享”的风格。
在创立步步高时,段永平吸取了小霸王的股份制教训,提出员工股权制的设想,把自己的股份稀释给所有员工和代理商,让大家一起持股,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强绑定在一起。在这种设定下,段永平后来只占步步高17% 左右的股份。
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南方,民营资本空前繁荣。改革春风吹满地,到处都是新奇迹。草莽英雄,很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都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
不过很多企业来的快,去得也快,他们因为第一批吃螃蟹而极速成名,又因为不懂商业规则、贸然激进而轰然陨落。
段永平在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里算得上市一股清流。拿了两届央视标王后,段永平就淡出了广告营销的市场,因为“名气已经够大了”。他专注做产品,也不想把企业做得特别大,也不天天算着上市,为人低调谨慎,维持着一种特有的老成持重式的精明。
在外界眼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商人,他信奉唯物主义,没有宗教信仰,有时候会带点不可知的神秘主义。“天肯定是存在的,究竟是哪个是上帝,就不晓得了。所以,我什么都不信。”
段永平常常说自己“胸无大志”,没想过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在2016年他写给浙大毕业生的讲话中,他解释了自己的哲学:“大”是好大喜功的大,所谓胸无大志,是说要脚踏实地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段永平成功后的百无聊赖,或是一种前辈对后辈的勉励减压。段永平后来总结自己的成功哲学只有两个字——“本分”。不过不管外界怎么看,段永平自己对这套哲学是相当确信,并在他的四位门徒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拼多多黄峥说自己是段永平的第四个徒弟,另外三个徒弟,都是段永平在步步高培养起来的:OPPO的陈明永、vivo的沈炜,以及步步高教育的金志江。
陈明永和沈炜都是段永平在“小霸王”时期就就跟随他创业的早期员工。他们现在分别是OPPO和vivo的掌门人,这两家手机的出货量如果加起来,会超越华为、小米,成为如今中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而它们的前身,都是步步高系拆分出来的独立公司,是段永平的嫡系部队。
1999年初,随着步步高业务的不多拓展,段永平出手对公司进行了改制,将三大业务按照人随事走、股权独立、互无从属的原则,成立为三家独立的公司。分别是黄一禾(黄一禾如今退休,由金志江接班)的步步高教育电子、陈明永的步步高视听电子以及沈炜的步步高通讯科技。三家公司分别侧重点读机、学习机;VCD、DVD;以及无绳电话、步步高手机等业务。
段永平在三家各持有10%左右的股份,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还共用了步步高的名头和步步高原来80%左右的生意渠道。
段永平回忆起步步高的成功,曾说自己很佩服娃哈哈,自己到新疆的小县城去,这里没有可口可乐却有娃哈哈的非常可乐。段永平把娃哈哈的“产销联合体”的模式,复制到了步步高,和全国的渠道商建立了稳定的资本合作。
段永平在步步高教育电子公司20周年庆典上讲话
2002年,索尼、飞利浦等公司的DVD专利费事件大大震动了中国DVD行业,新科等品牌瞬间烟消云散。这让陈明永开始逐渐将核心业务转移到通讯设备上来,他买断了OPPO的品牌使用权限,并成立了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即OPPO手机。
沈炜的vivo则是步步高手机业务的后续品牌。为了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沈炜逐渐用vivo取代了步步高的品牌标识。
金志江则一直在点读机、学习机领域耕耘,专注儿童电子消费市场。后来推出了“小天才教育手表”等产品,企业商标中如今还带着“步步高”的名字。
不论是陈明永,还是沈炜、金志江,这三位段氏门徒的商业套路都与段永平如出一辙。他们都是专注做好一个细分领域的产品,通过狂轰滥炸的广告打开营销商路, 然后在线下密集安排自己的网点布局,而且至今都没有上市。
OPPO 在世界杯期间找了巴西球星内马尔为Find X拍广告;vivo则在勇士夺冠后就找到了当家球星库里作为形象代言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学习的步步高点读机少女,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广告形象…….
在这个互联网营销的时代,段氏门徒们还在沿用上个世纪营销套路,最神奇的是,这种有点逆时代而行的方式,还挺有效。
段永平从2002年定居美国开始,就退居幕后做起了甩手掌柜。离开之前,他跟陈永明他们说:放手去干,干好了分钱,干不好关门,别有负担。
这种大哥大式的情怀,也传递给了陈明永他们。
比如,陈永明在OPPO也同样采用股权分配来激励员工。据媒体报道,目前OPPO员工持股比例超过60%。OPPO高管团队中有人降职、调岗,但很少有人离职。
一位深圳手机厂商CEO曾如是谈到段永平:“OPPO的那些省包老板当年可都是段永平底下的兵,在这个体系段永平就是精神领袖。”一个经典案例是,在2012年OV功能机遇到智能机冲击时,段永平下任务让省包分摊库存。“很多省包都是几千万几千万的亏损,如果没有那帮人力挺,OPPO就死在了库存上。”
段永平如今在美国,住宅加州奥克兰附近。他是金州勇士队的铁杆球迷。今年夏天勇士夺冠后,他还特意发了一篇博客庆祝杜兰特获得冠军。“直到我看到库里为vivo代言的广告我才知道,哦,原来我们请了库里。”
段永平说自己早就不过问国内的事,每年回国两三次,都是找陈明永他们玩儿,也不谈业务。据说几家公司都还为段永平保留着办公室的位子,听说阿段来了,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董事长”。
2001年这个时间,对段永平来意味着巨大的转折——段永平的美国绿卡突然被了批下来。
“绿卡是2000年我太太帮我在美国申请的,我以前以为拿到这个东西需要很多很多年,没想到半年就批下来了。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准备。但怎么办呢?批下来了又不能不来,因为在和太太结婚前我就答应过你要嫁我我就去美国,否则人家也不嫁我。不可能让太太在美国,我在中国,那还要这个家干什么?”
段永平的妻子是他上世纪80年代末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认识的校友,1993年到美国摄影界闯荡,2000年时在美已稳定下来并颇有成就。于是在心理缺乏准备的情况下,2001年年中,段永平拿着绿卡到了美国。
段永平和妻子刘昕
“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将来要在这里生活的话,我来这里干什么?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他想到了投资。但是一开始他很迷惘,不知道那些操盘手成天在忙什么。
他看了一些讲投资的书,里面讲K线图分析,讲涨跌概率,讲如何测市,看不懂。这时他看到一本巴菲特谈投资的书,里面说,“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他懂了。
“我投资任何一家企业应该跟我当年投步步高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从前做步步高投资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做经营。”
他说,“其实在看巴菲特之前,这些理念本来就在我脑子里,只是一看巴菲特也这么想这么做,而且靠这个做成了世界第二富人,我有了信心。不然不一定下得了手。你能理解吧?人们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别人的肯定。”
段永平去美国之后一直非常低调。他再回到媒体的公众视野中,正是因为用62万美元拍下了与巴菲特一起吃饭的机会。
段永平与巴菲特(图片来自网络)
2006年,段永平成为了第一位与股神共进晚餐的华人。这条消息在中国网民圈炸开了锅,一时间流言四起。有人说段永平是要去找巴菲特取经,有人说事作秀,也有人说他赚了中国的钱装阔气去硬充美国上层社会。
段永平自己认为:“我不是把跟巴菲特吃饭这事儿当生意,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不像有些人想的讨个秘方、锦囊妙计,哪天拿出来一看,就能发大财。”
然而这次饭局,段永平还带上了他的“四徒弟”——黄峥。
本科毕业后,黄峥来到美国威斯康森麦迪逊大学进修计算机,而段永平也刚来到美国定居,把自己的目光从实业转向了投资领域,并靠吃进网易股票,取得了傲人的成功。
2009年黄峥再次和巴菲特共餐
段永平与黄峥的缘分,来自于网易创始人丁磊。
2000年网易在美国上市,然而上市即破发,遇到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萧条期,股价暴跌,从上市时的15.5一路下跌,最低跌至0.48,跌幅达97%,其市值也从上市时的4.7亿美金跌至不足2000万美金。焦头烂额的丁磊每天都在思索着怎么才能卖掉公司,结果无人敢买。
2001年,网易正在在从门户网站转向游戏,这么做的原因是,网易需要一个护城河,“做游戏技术含量高,对手抄不了”。丁磊在浙大的演讲中提到,2002年6月,网易推出网络游戏《大话西游2》,但用户数并不多,他想中国谁的营销做得好,他去请教他总可以吧。于是就翻开通讯录,找到段永平的名片。
“丁磊不是来找我买股票的,他都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他听谁说可能我对企业的理解还有些意思,所以来找我。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有一些问题,我比他大十岁,做的时间比他长,是过来人,教教小兄弟,吃个饭喝个茶,对我来说很简单。”段永平回忆到。
2002年,段永平开始大量吃进网易股票,以不到1美元的价格前后购买了205万股,占网易的6.8%。
段永平回忆说,丁磊刚来找自己的时候,只是说想做网络游戏,所以想找自己这个曾经做小霸王游戏机的过来人取取经。
机智且善战的后生谁人不爱。阿段立刻就拿出了老大哥的样子,“我想着他是个比我小十岁的小老弟,我就帮帮他。”
后来段永平发现,网易的游戏策略市场非常大,而这家公司的股价却被严重低估。于是自己决定重仓网易,帮助丁磊度过难关。仅两年时间,网易凭借游戏业务起死回生,其股价飙升到了70美元,段永平得到了近100倍的投资回报。此后,”段菲特“的称呼不胫而走,段永平的财富也在呈几何级数地增长。
也就是在2002年,学霸黄峥从浙大毕业,准备赴美留学,去全球排名第8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硕士。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丁磊的人加他MSN,想咨询他一个技术问题。黄峥回忆时说,“我当时以为是骗子。”这件事之后,黄峥和丁磊渐渐成了铁杆网友。
去美国以后,丁磊介绍了黄峥和段永平认识,因为住的近,黄峥还帮段永平做一些投资。
2004年当他准备毕业时,面临着艰难选择:他可以进入微软或者谷歌。黄峥有些发愁,就请教了段永平。段指点他选择了当时未上市的谷歌,而非如日中天的微软。段对他说:“Google看起来是一家挺牛的公司,值得去看看。对你想要未来创业也是有好处的。去的话至少呆三年,因为一两年是没法真正进入重要的岗位真正了解这个公司的。”黄铮在谷歌的三年,因为跟随谷歌上市而拥有了百万美元身家。
2007年,黄峥决定回国创业,段永平把步步高的一块电商业务给了黄峥,黄峥成立欧酷网,由步步高控股。一开始,欧酷只出售步步高电子教育产品还有OPPO蓝光播放机。欧酷最早的域名联系人上,留的电话就是OPPO 的总机。2010年,黄峥卖掉了欧酷,创立了乐其,帮助淘宝或者京东公司开拓市场服务;之后他又创建了一家游戏公司,在微信平台上提供角色扮演游戏。几家公司都还算成功,黄峥也实现了“财务自由”。
图片来自彭博商业周刊
除了网易、拼多多,段永平还有两笔著名的投资——苹果,茅台。段永平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他相信价值投资理念,从不投机,不投自己不懂得领域,对有把握的企业会重仓出击,长线持有。
2012年,当时苹果市值3000亿美元左右,段永平和OPPO、VIVO员工重仓抄底苹果。段永平在2014年买茅台时,有网友问他什么价格买入合适,他说,现阶段以130、160还是200买,从长远来看都没差别,茅台现在市值才1000多亿,以茅台的质量文化和生意模式,迟早会挣到300亿。四年过去,茅台2018年的利润估计会达到300亿,而市值已超过9000亿。
至今他还保留在在网易上写博客的习惯,他的博客有275位博友,虽然不常发博文,但每篇都有过万的阅读量和几十条评论。其中很多内容是关于他对苹果的思考。当然,他的博客也带有“60后”的气质,会分享“养生”相关的内容,比如《散步多长时间减肥最有效》《长睡和久坐带来的早死风险与吸烟酗酒相当》。
有网友在博客中问他,为什么看好充斥着假货和次品的拼多多?段永平说:“我还没用过拼多多但我对黄峥有很高的信任度! 给他10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们厉害的地方的。”
这是他对黄峥们的绝对信任。
而他最近的新角色,则是一个职业慈善家。他说在他从事投资几年后,他忽然意识到,“眼看着钱越来越多,怎么想怎么都觉得是一个祸害,一个麻烦。”
2005年,段永平夫妇在美国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主要负责教育领域的慈善捐赠。2008年9月,他们又在中国注册了心平公益基金,同样也是用于教育。
于此同时,段永平还是中国累计向大学捐赠最多的校友,他曾经向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捐赠4.47亿元。
对于自己的慈善行为,段永平从没有表现出“中国首善”式的表演艺术家气质,相反,他很接地气,“我觉得做慈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就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说什么伟大的贡献、榜样,纯属胡扯,我从来没想过要给谁做榜样。”
《亚洲周刊》曾经评价说:回顾段永平十多年的企业生涯,够得上跌宕起伏。无论媒体、公众,大家都喜欢冲着他精彩的故事去。然而,业界对段永平的评价是两个字,“保守”。
其实段永平并不是传统的保守,他是一个极其理智的实用主义者。他把自己的界限划分得无比清晰。圈内是他的自由之地,他熟悉、了解,豪情壮志、倾注一切,就像他在步步高的广告上豪掷千金,在网易、苹果和茅台的股票市场重仓买入;但是在圈外,则丝毫不乱碰,他陌生、迟疑,对新事物保持谨慎,对野蛮生长保持悲观。
他常常说自己胸无大志,也不想做什么改变世界的事儿,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快乐云云。
段永平曾经喜欢围棋。《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徐琳玲曾写道:阿段最欣赏的是“石佛”李昌镐,不可思议的少年老成和务实,找不到没有激情的位置,唯一追求就是效用的最大化,用最稳妥、最平安、最简便地把局势导向胜利。这跟阿段的风格很像,下的是最平淡、最寻常、最没有奇思妙想的着法——“本手”,沉、稳、准,步步为营,以静待动,绝不轻易冒险,永远留有余地。
棋盘后,人在静坐;棋盘前,棋子却在烈火中厮杀。在这方寸之间,人生的欲望、谋略、成败、得失全都被圈定好了,段永平从来不允许自己到胜负手才分输赢,他想要自己每一子都落得踏实,走的从容,收官之时,胜负也就清晰了。
黄峥现在还会时不时回忆起2006年那天,段永平和巴菲特在餐桌上的聊天。巴菲特让他意识到了简单和常识的力量,段永平则教他本分和平常心。
“他(段永平)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他说用平常心来做事情会更好。”黄峥说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