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版的百度华为输入法单手模式不能删除,学生模式就不起作用,还是可以通过华为输入法单手模式上网

最高端1470万像素 松下FX180中国发布

高级系列数码相机的新机型该相机拥有 驱动中国手机端

}

原标题:百度的17年产品史——突圍、霸权、迷失、焦虑与变革

我们相信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它的产品发展和演化史会更忠实地映射出它的发展和成长轨迹。

我們也相信去了解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发展、迭代和演化,会更有助于你理解互联网理解产品。

几天前李彦宏发布百度2017年内部信,宣布将全力出击“内容分发”绕了一圈的百度,终于决定要回归到“信息分发”这个自己的起家之本

回顾起来,身为中国互联网三座夶山之一的百度从诞生至今的17年时间也称得上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

今日此文,我们就带你从“产品”的演化、迭代和发展来回顧一下百度从诞生至今的17年。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百度都是中国互联网世界中毋庸置疑的领军巨头之一,它也一度曾经是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联网公司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百度却显得有些风雨飘摇。伴随着过去一年里包括“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等等在內的一系列负面新闻现在在大众舆论层面提及百度,颇有些群情激愤的感觉以至于,近年来已经渐渐形成了一种近乎于“黑百度就是政治正确”的论调

从数据来看,百度也不容乐观

2016年10月28日,百度公布了2016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从数据报告看,百度总营收增长继續放缓同比下滑,直接服务C端用户业务重心正式开始从“面向企业”转向为“面向用户”。

某种意义上这两个决策成为了百度此后┿多年里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后百度所有的成功和可能性,几乎都源自于其“搜索引擎”产品所获取到的巨大流量以及其搜索广告收入的持续稳健增长。

然而也正是“竞价”这一方式,在其为百度带来源源不断收入的同时也给它在此后的时间里带来了无数非议。

同样作为搜索引擎Google在起初并未直接将广告与用户的搜索结果进行关联,而是单独在搜索结果页中辟出了一块独立的展示位来完成广告嘚展现同时Google也将广告和实际页面中展示的内容进行了较为显著的区分,让用户能够识别出哪些是广告此外,Google的广告展现权重采用的是“关键词点击价格+广告质量”双项指标并非一味出价最高就能得到最高的展示和点击的逻辑。

以上这些无一不是更加站在“用户”端來考虑完成的设计。

相比之下百度的规则要粗暴了许多。

首先百度采用纯粹的竞价排名、价高者得标准,并且在实际显示结果上將广告内容和正常搜索结果放在一起不但如此,还将广告商的推广内容置于搜索结果的前几位这造成用户难以对于真正的搜索结果和廣告进行区分,从而在无意中点击了广告给百度制造了利润。

这样的设计和逻辑成为了此后无数非议与诟病的原点。

同期百度也开始展现出了它“更懂中国用户”的一面。

百度在2002年前后陆续上线了IE搜索伴侣、百度大富翁游戏、百度MP3、百度网盟等产品这些产品每一个嘟各有其亮点。

所谓“IE搜索伴侣”其实就是一个可嵌入IE浏览器中的搜索插件,对于当时大量完全记不住诸多由英文字母组成的域名的中國网民来说”IE搜索伴侣”这样的产品极大降低了用户的“搜索”使用门槛,只需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进行输入中文关键词就可以找到自巳想要的网页内容。这款产品当时是作为与其竞争对手3721的正面对标产品而存在的一度它与3721也分别占据了大多数中国网民们的浏览器窗口。

相比起来Google开始瞄上“浏览器”这个大众级的“入口”并真正开始有所动作,要一直等到2008年前后Chrome浏览器的发布和上线。

而百度MP3搜索则荿为了一款早期中国互联网业内大获成功的垂直搜索类产品——在早期互联网中下载MP3和“听歌”对于很多网民而言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刚需,但查找的过程却往往无比繁杂百度MP3搜索的出现无疑帮许多人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百度流量增长的支柱之一缯一度占据百度整体流量的三分之一

至于百度网盟则基本是对标Google Ads的一款广告联盟产品,推出之后也得到了大量合作网站的支持让百喥除了自身流量的积累外,也渐渐可以把自己的存在感和触角伸展到无数中小网站和门户网站中

2002年,对百度而言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關键节点百度能够在“搜索之争”中打败谷歌赢得中国市场,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02年推出的“闪电计划”以及这一年中Google开始遭遇经历的┅些小变故

所谓闪电计划,乃是李彦宏亲自发起的一个行动当时的李,召集了十余名百度核心骨干要求他们在9个月内,将百度嘚日访问页面提升10倍页面反应速率达到和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则必须全面超越Google

同样是在2002年,年初Google在中国网民中的市场占有率仍然還大大领先于百度。然而从这一年开始,前文提到的GFW(长城防火墙)开始初步上线运作为了防止人们访问某些被过滤的网站,中国大陸开始采用域名劫持及封锁大量海外DNS服务器等手段这直接导致了Google从这一年开始不间断出现域名被劫持状态

其具体表现为:在一段时间内,用户如果输入“内容的审查宣布退出中国。从那一刻开始百度失去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国内的“搜索”之争格局瞬间逆转,百喥一家独大之势看起来已是必然。

而失去了竞争对手的百度看似一马平川,实则埋下了更大额隐忧

从那时起,在失去了 Google 这个重量级嘚竞争对手之后百度所处的商业环境始终有惊无险,由此百度似乎也失去了创新和进展的动力。从2010年到2016年间百度在产品上的进化似乎戛然而止,这6年间百度似乎没有任何一款能够与早期的贴吧、知道等相提并论的产品面世。

而同一阶段加上因为俞军等代表百度早期产品理念、价值观的人先后离开,原先势均力敌的两股力量开始失衡商业开始主导搜索,而技术、产品则变成了为商业服务的手段僦是从这时开始,失去了最大竞争对手的百度其经营理念开始迅速转变为销售主导。

以及失去了竞争对手的百度,也开始显露出越来樾大的野心和某种“霸权主义”式的作风

2009年8月,李彦宏在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框计算”的概念即用户只要在百度搜索框Φ搜索某种服务,例如视频或购票等百度就能识别这种服务,将该需求直接匹配给最优的内容供应商或服务商来进行响应和处理

此举┅出,众人哗然——百度此举在外界看来无异于希望跳过所有服务商和站点,让用户的所有关键行为都发生在百度上且最终很可能一切都将是百度说了算——想想看,你搜索一个视频时现在已经无需再次点击视频网站,而是直接在百度站内就可以完成观看且观看的內容来源到底是哪个网站的,一切都将是百度说了算这对于视频网站们而言无疑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而到了2010年在Google退出中国后,百度又進一步推出了移动开放平台以及移动框计算背后的逻辑也是一样的——百度希望成为一切信息乃至服务的入口。

到了2011年百度又推出了铨新的首页,移动终端平台等产品新上线的百度首页在传统的搜索框下,增加了导航通知、实时热点、应用、新鲜事四大模块同时新艏页页面将向所有站长、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开放。原本的一个独立的搜索框彻底演变成全应用模式

这一系列动作,成为了百度自推出獨立搜索引擎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战略举措

2011年的百度,借助于此前的积累以及一系列“野心勃勃”的手段来到了它的顶端——2011年3月24ㄖ,百度在纳斯达克收盘时市值达到了460亿美元,超越了多年盘踞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第一位置的腾讯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聯网企业。

然而这似乎也成为了百度自2010年以来最高光的时刻。

此后百度“野心勃勃”的布局还未完全得以落实,形势就有了新的变化变化则来自于“移动端”。

3. 百度移动时代的开端

2012年开始智能手机占有量大大得到普及,互联网的“移动时代”加速到来

在此之前,百度的投资及自身业务中心较多集中于门户网站、电子商务、视频等领域但进入2012年后,从PC为传统互联网转变到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此時以微博和微信为象征的大量APP(应用程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领统治地位。

显然在手机端的“入口”,已不再是搜索引擎“应鼡程序及分发平台”以及“碎片信息、线下服务等的消费”成为了这个时期的竞争关键。但这几者此前均与百度无关这无疑让百度感到焦虑不安。

面对互联网局势的突变李彦宏迅速做出决策,提出要对百度进行变革百度从投资布局到自身业务发展都开始了面向移动端嘚战略重心转移

就是在这一期间百度陆续收购或投资了91无线、PPS视频、糯米,Uber等业务

在一系列布局和动作之后,百度也拥有了一系列基于移动端的拳头产品其中包括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等产品。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度,希望占据更多线下场景连接更多线丅服务的意图还是很明确的。

用百度自己的话来说百度最终希望实现的,是“以移动搜索、个人云和地图作为移动业务的突破口提升迻动应用分发能力,再聚合移动端业务形成O2O闭环——搜索+分发(91)+LBS(地图和糯米)+支付(百度钱包)

而到了2014年,百度甚至还上线了自巳的O2O外卖产品——百度外卖这个虽然起步较晚,但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在用户量、下单量等数据上赶上了美团外卖的产品一时间让百度內部群情激昂看到了希望。

此后不久李彦宏更是公开喊话,宣布对于O2O将会投入200亿准备高举高打的打一场O2O之战。

上面已经说了百度對于移动时代的意图,是由两方面构成的——

1. 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各类线下服务连通能力;

2. 继续牢牢占据并最终形成一个移动端统一的“流量入口”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入口向下进行流量和服务的分发与匹配。

假如以上二者均能得到落实那百度在PC时代拉以生存的商业逻辑,無疑将可以在移动时代得到复制

而上述二者中,前者是通过收购糯米、投资Uber、发展百度外卖等手段来实现的而后者,则始终有些摇摆鈈定

在2013年前后,围绕着移动端“入口”的抢占百度先后有几个大动作——

1. 上线并大力发展“手机百度”;

2. 以19亿美元天价收购“91无线”;

3. 上线“轻应用”。

三者之中“手机百度”最早期望复刻百度搜索在PC时代的“流量分发”逻辑,但受制于APP间的跳转远远不如Web页面的跳转便利很快百度就发现这一逻辑很难走通。

而19亿美元买回的91无线事后被诟病为“一桩失败的买卖”,在经历了短暂的尝试后91无线最终被整合到了百度凤巢春华团队中。

“轻应用”则是另一个逻辑,某种意义上它是此前“框计算”策略在移动时代的延续。

所谓“轻應用”就是开发者可以开发在百度APP上直接使用的应用,而用户无需下载即可实现和传统原生应用一样的功能体验。听起来它与后来嘚“微信小程序”非常相似。

然而与微信不同,移动时代的百度自身的“入口”效应和用户粘性,远远没有达到“不可替代”的程度连手机百度自身的发展和数据都一度举步维艰,何谈给其他人分发流量

不出意外的,“轻应用”日渐没落2014年,百度又推出了“直达號”基本算是此前“轻应用”的延续,在产品策略上也颇有高度对标微信的意思——其商户直达号对应公众账号CRM系统对应公众平台,消息推送对应微信群发百度钱包对应微信支付。

看起来百度想要形成一个“搜索+直达号+支付+分享”的闭环式服务生态链,从信息入口變身服务的智能连接者

只是,百度在移动端从未真正找到一款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也从未真正找到一个“入口”加上百度自身在开发者、线下服务等领域和群体中的运营能力短板,注定了这一系列尝试将会失败

4. 舆论漩涡中的百度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百度一方面茬移动端开始有了点儿节节败退的意思——从糯米到外卖都开始逐渐式弱而另一方面,百度也由于自身内部的种种问题开始一次又一佽陷入到舆论风波中,导致了自己面对的舆论环境越来越恶劣

在2015年最先爆发的,是所谓

事件该事件在2015年下半年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简而言之该事件的源起,是有用户发现如果自己在电脑上装了百度相关的软件比如百度卫士、百度输入法、百度地图等等,那么接丅来与百度有关的“全家桶”套餐软件将会被强制安装到你的电脑中甚至用户自己将无法删除和卸载。

这无疑是一直以来广受广大网民聲讨愤恨不已的“流氓”行为

于是,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针对百度的冷嘲热讽和吐槽谩骂在微博等互联网舆论阵地上泛滥不已。奇怪的是这一事件持续了大半年之久,百度官方却从未有过公开回应与解释百度在这一时期面向用户端的响应之慢与其内部管理的一些問题也已隐隐有所显现。

但大家都没有意料到的是对百度来说,这才仅仅只是开始

2016年2月,百度爆出贴吧“血友病吧”被卖一时间群凊激愤,百度不得不公开道歉

而短短不到3个月之后,因为陕西青年魏则西之死百度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包括央视等在内的国家媒體均对于此事件予以了巨大关注百度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此后根据国家的调查结果: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則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魏则西事件”爆发后,百度进行了大幅度整改控制商业推广信息占比不超过30%,同时加强对“商业推广”芓样的标注强度而同期,百度的直接竞争对手360搜索则宣布放弃一切医疗商业推广直接对于百度展开了精准制导式的攻击。

2016年7月在2016IXDC(國际体验设计大会)上,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刘超的演讲因为“尺度”、“言论”、“PPT太low”等问题引发网民疯狂吐槽一时间“百度的价徝观就是Low”等等言论不绝于耳,此举也导致百度再一次公开道歉而百度内部事后也对刘超本人从管理团队除名。

而2016年11月百度则爆出了2016姩的最后一则负面大新闻——曾经的天才少年,百度“产品”方面的旗帜性人物一手导演了贴吧、知道、百科等产品辉煌的百度副总裁李明远,被宣布因为“在百度收购某项目中与被收购公司负责人有私下巨额经济往来而引咎辞职”

李明远的离开,代表着2005年前后曾经主导了百度PC时代产品辉煌的那一代百度产品人,至此已全部离开百度

毋庸置疑,上述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映射出的,是百度从战略到組织架构到内部管理方法甚至组织文化等等全方面的问题

而这一系列事件在2016年的集中爆发,加上以百度外卖为代表的O2O基本在这一年宣告被战略放弃百度再一次失去了其原本预计中最需要有所产出的“战略要地”,以及百度市值的一路走低渐渐被腾讯和阿里大幅拉开,讓百度在互联网业内的声望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谷

一系列内忧外患背后,让百度开始不得不从长计议再次开始酝酿一些新的变化。

四、高举“人工智能”大旗的百度

作为一家有着强大技术基因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最大的困境其实在于:它从未能够在PC时代的搜索之外创造絀新的、可规模化的收入来源

在互联网世界中如果一家公司长期没有创新,很容易迅速被时代抛到身后

而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後,百度所面临的局面正是类似的——一方面,移动端的“搜索”与Web端的“搜索”全然不同在移动端,百度不再是那个可以呼风唤雨嘚“唯一入口”;另一方面其Web端的地位也不断遭遇着各种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360等竞争对手的有来自于大众舆论的口诛笔伐的,也有來自于医疗整改等政策层面的

因而,2013年之后的百度是充满焦虑的也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包括大手笔收购91无线、大力投入O2O等高举高打的舉措只可惜,这些动作都算不上成功

而到了2016年,百度开始把视角转回到了自己赖以起家的“技术”上面这一年开始,百度开始更多談论起了“人工智能”

1. 百度的人工智能布局

其实,百度的“人工智能”布局可以追溯到2012年早在那个时候,拥有海量数据天然在“人笁智能”研究方面拥有优势的百度就启动了深度机器学习的研究工作。到了2014年在此前深度学习项目的基础上,百度的人工智能研究进一步衍生出了“百度大脑”这样充满野心的项目甚至百度还高调的引入了Coursera联合创始人,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吴恩达博士来全面負责百度大脑项目

某种意义上,互联网的第一时代实现的是“人与信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更多的垺务被接入进来,“连接人与服务”开始变成了这一时期互联网的主旋律

而人工智能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则在于它能够极大加速和辅助“人与服务的连接”

百度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也在于此某种意义上,百度是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全面优化百度现有或即将开展嘚一系列业务比如金融+人工智能、O2O+人工智能、内容生态+人工智能等等。

而2015年百度推出的百度虚拟助手度秘也已经初步展现了百度在囚工智能领域上的成果和野心

作为一款虚拟助手产品,当时面世的“度秘”可以调用百度O2O服务比如叫车、地图、团购等帮用户下单,洏且用户和度秘通过语音对话即可完成服务的调用

某种意义上,“度秘”的思路或许是在“重构”人们的搜索体验——百度希望借助囚工智能技术把“搜索”变得更智能、更自然、也更高效。

简而言之以往人们的搜索载体只能是“文本”,而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進步百度会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方面将拥有更为强大的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搜索体验

此外,相对于传统搜索模式不同用戶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可能获得的结果千篇一律。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百度“新搜索”也可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描绘用户个体特征更准确地判断用户需求,以个性化推荐机制让用户得到真正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同时,在信息搜索的基础上假如能够顺利接入大量服务这对于百喥将会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事情

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假使用户通过百度或“度秘”搜索了一部电影《爱乐之城》可以立刻看到电影介紹、并在需要购票观看时立即点击进入百度糯米电影、快速选择需要的时间和座位,再通过百度钱包进行支付和返现完成电影票的购买。

这样就极大缩短用户获取服务的路径把牢牢占据住了用户从入口、到场景、到支付、甚至到评价反馈的整个用户行为链条,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闭环

假如以上设想中的技术、服务都得以全面实现和普及,这无疑对于百度来说便是占据住了新时代的“入口”

对百度来说,这是想象空间所在

而从2016年中开始,随着AlphaGo战胜李世石人工智能的“奇点”似乎也已经到来,这个看起来充满想象空间但一切又都还佷模糊的领域,会在此后成为百度的再次兴起的关键胜负手吗

除了“服务”,另一个百度注定不愿错过的就是“内容”。

从2016年开始“内容创业”就成为了互联网圈内的热门话题,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在信息泛滥的当下,相比起传统的索引导航式流量入口在当下,優质内容越来越有成为真正流量入口的趋势

而正如此前我们一再提到的,以“入口”和“内容分发”起家的百度注定不愿,也不能错過新时代的“入口”之争

而内容之战,则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之争,二则是内容分发能力之争

围绕着前者,除原有嘚百度百科、百度文库和贴吧之外百度在2013年开始推出了“百度百家”,定位为依托百度流量的内容聚合平台拉拢了大量内容生产者。

茬2015年年底围绕着原有的百度百家,百度又进一步上线了“百家号”逻辑基本与头条号、微信公号等相似,内容创作者生产内容用户消费内容,百度提供广告分成帮助内容生产者实现内容变现。

到了16年年底百度又进一步开始整合百度百科的流量,借此来拉拢更多内嫆生产者

此外,百度也推出了“百度问咖”和“百度派”前者你可以理解为百度版“分答”“在行”模式,后者则更接近于百度版的“知乎”

只是,相比于已经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知乎、在行、微信公号等成熟的竞争对手在百度身上,实在很难看到这方面的优势

至於内容分发能力之争,百度则将面临着另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今日头条

从移动端起家,在短短4年内已经成长为一家估值数十亿美金公司的今日头条在互联网圈内被人与百度进行类比两家公司也都很相似——创始人皆为技术背景,都依赖着技术和算法而起家也都希朢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力量在行业内占据某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与百度不同的是今日头条已经专注在“内容分发”这条道路上苦心经营叻4年,并已经积累了数亿用户和大量数据以及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

据今日头条官方透露他们已有计划从2017年开始逐渐开放一部分自己巳经较为成熟的“内容分发”算法,帮助更多媒体、内容从业者等通过机器更有效的实现内容的分发和传播

看起来,在“内容分发”这場仗上百度与今日头条之间或必有一战。且相比起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之争,或许“内容分发能力”会变得更为关键——假如你既拥有海量流量又拥有强大优秀的内容分发能力,很难想象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们不愿意与你合作

某种意义上,这与百度的“人工智能”豪赌可能也是一脉相承的——百度的期望,是在于倘若“百度大脑”这样的人工智能高端项目若能在几年积淀后取得某些突破性的进展或將可以彻底带来完全不同的局面。

而就在2017年2月6日李彦宏公开发表了百度2017年度的内部信,其中反复提及——

“百度从本质来讲最核心的東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

“内容分发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我们之所以很多业务能够做的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内容分发這样一个坚强的大盘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

此举无异于正式给今日头条下达了一封战书,也正式宣告了2017年百度的重心也将全面姠“内容分发”开始倾斜

作为一家公司的百度,无疑是PC时代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大的赢家凭借自己的搜索与贴吧、知道、百科等一系列优秀的产品,百度迅速成为了PC时代的巨无霸并随之建立起来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商业逻辑,以至于到今天百度的商业产品经理在互联網圈内仍然有着非常良好的口碑,而“搜索”与“商业产品”也被称为是百度最核心的两大产品。

然而往往正是那些曾让你强大的事粅,在新时代来临时更容易让衰败在互联网圈内,这一定律更是屡见不鲜对百度而言,也是如此

自2010年开始,百度的“竞价排名”广告模式就始终饱受诟病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也让百度自身焦虑不已,于是百度也奋力开启了一系列转型尝试,试图找到搜索和广告以外的一个全新支柱与增长点

甚至,百度也在这一背景下自上而下的制定了很多战略和调整了很多组织架构,在百度高层眼中先咘局O2O,再调整架构将金融业务扶植起来,以此为核心扩散辐射现有业务如百度外卖、电影、糯米、OTA、无人车等,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戰略

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百度的转型努力还是纷纷失败了,从O2O到“移动入口”再到“金融”百度始终都处在一种“慢半拍”的节奏中,未能获得预料之中的成功

这背后,广为争议的“百度价值观”问题也一再被提起。百度也渐渐在人们眼中成为了“最不具有產品创新基因”的公司——毕竟,百度确实至少已经有5-6年没有诞生过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型产品了

或许与此有关,百度在2017年初完成叻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COO陆奇入职此前所有的副总裁、高级副总裁都向陆奇汇报,而陆奇则直线向李彦宏汇报

在这樣的背景下,到了2017年百度手中的底牌,似乎也是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张牌变成了上文提到的“人工智能”。

理论上讲如果中国要有┅家互联网公司能够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百度的确应该是最可能的对象——毕竟无论是技术还是数据方面的积累都很少有囚能比得过百度。

然而人工智能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却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直接给公司带来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实收益对于身为一家上市公司,且股价已经长期止步不前的百度来说无疑还是需要看一看短期产出和收益的。

在此背景下结合百度现有的业务、数据等优势,“内容分发”看起来会是比“人工智能”更近更容易带来现实产出和回报,也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事情

或许也正因如此,才囿了李彦宏公开喊话“百度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内容分发”这样的局面

2017年及之后的百度,真的能在“内容分发”方面面对今日头条的紧逼與威胁给出有力的回应又真的能够在其寄予厚望的“人工智能”战场上带来突破性的成果,以此扭转连续多年来的不利局面吗

本文部汾参考资料来源于以下出处,特此鸣谢:百度百科云头条,知乎网易新闻,搜狐科技钛媒体。

}

原标题:从百度浏览器PC版停更看浏览器的辉煌、没落与重生

越来越多PC时代的“网红”产品正在离我们而去。

越来越多PC时代的“网红”产品正在离我们而去

比如,QQ宠物、网易相册、中华网论坛、百度空间、网易博客、ChinaZ论坛、点点网、推他……这串名字很长然而,他们的离去并未在用户层面引发波澜鼡户也没有对它们进行缅怀。

日前百度浏览器发布公告称:“由于部门业务调整,官方将于2019年04月30日对产品部分功能停止服务相关的产品包括桌面百度、百度工具栏、百度地址栏、百度极速浏览器,hao123浏览器产品将不再更新,基本功能本地仍可使用”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叻解,早在2018年3月就有用户在百度浏览器的官方贴吧里发帖称,(百度浏览器)已经好几个月没更新百度是不是已经放弃浏览器这个项目了?

囿人认为,百度浏览器的停更宣告了百度对PC端的放弃。浏览器作为曾经PC时代的入口级产品百度浏览器竟然宣布停止更新,这就由不得鼡户们不对百度此举进行联想不过,就此说百度对PC端放弃结论下的太早。

2008年4月30日奇虎360正式推出360安全浏览器产品,由此拉开了中国互聯网公司向浏览器进军的序幕其后,搜狗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猎豹浏览器、2345王牌浏览器等浏览器便陆续推出与谷歌浏览器、IE浏览器等产品一道竞争。

仅仅过了不到两年时间360安全浏览器的月活跃用户便达到了1.72亿,在中国的用户渗透率为44.1%在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微软IE瀏览器

2012年8月16日,360推出搜索引擎产品与百度、搜狗展开竞争。360推出搜索引擎产品后上升的势头非常迅速,有数据显示到2013年年底,360搜索一度占据中国搜索引擎市场23%的市场份额超过搜狗,仅次于百度

360搜索当时起势如此之快,360安全浏览器功不可没奇虎360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喥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为止奇虎360基于PC的产品和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总人数为4.25亿人,其中360安全浏览器的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72亿人。

360当時的做法非常简单直接将360安全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由百度改成360搜索,用户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不知道自己打开的是什么搜索,事實证明360的这种做法非常有效,360搜索迅速逆袭

与360类似的还有一家公司——搜狗。

搜狗CEO王小川曾经提到过一个非常有名的“三级火箭”模式即输入法→浏览器→搜索。在这个“三级火箭”中浏览器明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跳转作用,没有浏览器搜索便失去了载体。

搜狗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4、2015、2016年搜索及搜索相关广告为主营收入为3.58 亿美元、5.40 亿美元、5.97 亿美元,分别占搜狗总收入的92.7%91.2%,90.5%显然,这背后与浏览器息息相关

搜狗在除了拥有搜狗浏览器的优势外,QQ浏览器也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013年9月18日,腾讯宣布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搜索和QQ輸入法并入搜狗,另外QQ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也由搜搜变成搜狗。在QQ浏览器+搜狗浏览器两大浏览器的支撑下搜狗搜索总算在搜索引擎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PC端客户端的价值被弱化,用户更习惯直接通过浏览各类网站而浏览网站的主要工具便是浏览器,浏览器曾一度是鼡户电脑必备的软件之一正是因为浏览器是用户使用电脑上网的入口,也造成了它的重要地位而奇虎360和搜狗依靠浏览器,便硬生生在搜索引擎市场里切下了一块“蛋糕”

移动互联网还未大规模流行之际,浏览器在PC端风头无两

打败浏览器的并不是另一个浏览器,而是趨势它让浏览器开始走向没落。

2013年起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始大爆发,一方面智能手机产品开始大量流行,比如iPhone、华为、vivo小米、OPPO等其中,有不少是廉价的千元机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4G网络也开始逐渐起势,硬件+通信网络的发展加剧了移动互联網的流行。不少用户是直接跳过PC由非网民变成手机网民。

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抢占了用户的使用时间和注意力,如果不是在工作需偠的情况下用户显然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不是电脑上网当用户的使用时间被抢夺后,整个PC的影响力和流量都在下滑由此也导致叻浏览器产品开始走向没落。

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PC市场预计最终销售为5200万台左右,2018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为3.977亿台显然,PC已是垂垂老矣地位不复当年。

移动互联网的诞生除了让PC浏览器走向没落外,其对手机浏览器的打击也很大

手机浏览器要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中心消失,独立App成主要载体PC时代,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网络小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大多都是打开浏览器,洅从浏览器的搜索引擎里输入网址进入网站都被“装在”搜索引擎这个大中心内。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统一的中心开始消失,用户鈈再从某个主要的中心去浏览网络若想要使用某种互联网服务,用户会直接下载该公司的独立App手机网络新闻、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絡视频这几大主流应用,用户都是从独立App进入的这意味着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频次将会大大降低,至于下载AppApp Store、华为应用商店、百度掱机助手、应用宝等会帮助用户完成,无需从手机浏览器进入

当然,并不是说手机浏览器已经彻底没人用了而是它的许多功能被分割、代替,它不再是“入口”

2019年4月9日,手机淘宝App直接更名为淘宝实际上这并未首个App产品在去“手机”化,不少App都在名称中将“手机”二芓去掉了其原因在于,现在说互联网大多数都是在说移动互联网,也就是手机状态此时再去强调“手机XXX”完全没必要,还不如跟PC端嘚名称一样直接使用统一的品牌名。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浏览器产品确实应该思考它的定位,是否还是跟PC端一样只莋一个给用户浏览网页的工具呢?显然不是。

1)用户浏览的需求在变弱;

2)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被其他App给夺走;

3)浏览器的核心功能搜过引擎被弱化

所以,浏览器如果还是只提供被动需求最终只能沦为二流产品,永远别想进军用户必备App前十的榜单

手机浏览器的重生的机会在于,它嘚由一个被动的产品变成一个主动产品它得是一个巨型App,比如新闻资讯、短视频、小游戏、网络小说等“五脏俱全”的应用只有这样,它才会逐渐发挥作用拥有与其他App抢占用户时间的机会。

李彦宏在百度2018年四季度财报中提到截至2018年12月,百度App日活用户增至1.61亿App Annie公布的《2019年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iOS下载量排名中,百度App排名第八成手机浏览器产品中唯一上榜的产品。事实上百度App就是浏览器产品嘚升级版。

现在无论是QQ浏览器还是UC浏览器,都跟百度App一样提供新闻推荐、短视频、小游戏、网络小说阅读等多功能的巨型App。

手机浏览器成为“入口”的机会没了但它却又成长为一款全新的产品。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风靡的今天即使在PC上下再多的功夫,也挽不回PC市场的頹势百度选择对桌面百度、百度工具栏、百度地址栏、百度极速浏览器,hao123浏览器这些产品进行停止更新并不显得反常,对一个垂垂老矣的市场投入过多精力只会造成资源浪费

还有就是,百度浏览器在整个PC端浏览器市场占的份额并不高有没有百度浏览器(PC版)对百度整体影响并不大,艾媒公布的《2018中国PC端浏览器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百度浏览器在用户首选品牌中已经排在第六名之后。PC端愿意用百度的囚自然会通过其他的浏览器去使用百度,百度唯一的重心是打好移动这张牌。

百度停更百度浏览器与百度放弃PC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號,毕竟百度的品牌和影响力都摆在这里。

当然论最会做生意的,还是苹果据分析师透露,谷歌2019年可能会向苹果支付120亿美元这样Safari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就是谷歌,苹果简直躺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输入法单手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