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8中国房地产市值如何摆脱"三难"黑洞

  1. 请检查你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2. 如果你觉得是Mtime 的问题,请你到 提交问题,我们会尽快给你答复,谢谢!
  3. 直接搜索,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

  2017年,“灰犀牛”一词火了,不是灰犀牛这个动物如何火的,而是因为《人民日报》上的一则经济评论。

  一如8年前“黑天鹅”火了,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则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

  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以及在此之前的诸多泡沫破裂;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后的毁灭性余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现实数码技术;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苏联的迅速衰败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在事前均出现过明显的迹象。

  中国经济中有那些灰犀牛呢?其实也就是经济运行体系中显而易见却又积重难返的问题。高杠杆算是最大的一头灰犀牛。

  12月上旬的政治局会议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要为控制宏观杠杆率”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能看出防风险的着力点在于去杠杆、降负债。而再早之前的7月的金融工作会议也已经明确把去杠杆作为主要目标。

  中国经济的高杠杆是如何加上去的?是在三次杠杆化进程中逐步加起来的。从2008年末的“四万亿“以来,中国经济走上加杠杆之路,虽然在2013年左右转向去杠杆,但是杠杆加的容易,去的艰难!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三次加杠杆的历程。

  第一轮加杠杆是以企业为主体的,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在贸易骤然暴跌的情形下,2008年末“四万亿“横空出世,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与讨论,但如今看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部门每年新增总融资仅为2万亿,到了2009年以后激增至7万亿, “四万亿”的结果是立竿见影,2009年经济开始回升。虽然2009年底提出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但是这轮信贷大放水让很多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于是2011年以后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为后续银行业不良资产率抬升埋下了伏笔。

  第二轮加杠杆在2012年,眼见着经济失速,很多行业产能过剩,这轮加杠杆主体变成了政府融资平台,2012年起非标融资开始兴盛,信托贷款增速从2012年初的18%上升到了2013年中期的100%以上。

  “铁公鸡”的建设一向是立竿见影的,房地产市场也在2012年末悄悄松动,并且在后面的一整年走出火热的行情。

  但中国的事往往是一窝蜂来,发热之后又赶忙一刀切。因为地方政府债务率急剧上升,2013年上半年开始整治非标融资,“钱荒”开始蔓延。最受伤的是股市,2013年6月25日暴跌至1849点,在那年全国性的雾霾中,以整治非标为故事主线的《同业鸦片》一书在金融圈爆红。

2018年经济灰犀牛背后:中国经济三轮杠杆是这样加起来的!

  图2:2013年的“钱荒”引发的股市调整至1849低点

  第三轮加杠杆是在2014年的四季度,随着2014年以后的经济开始重新下滑,尤其是2014年年初从杭州开始的房价下跌潮,短短5个月蔓延到一线城市及全国多数城市。

  于是2014年9月30日,央行开始降准并降低首付比例,当年11月开始降息,继而在2015年3月再度降低首付比例。自此,2016年春节前后一线城市一天一个价、买千万房子如买大白菜的疯狂蔚然成观,2016年8月左右更是出现了上海离婚买房者在民政局排成了长队的奇观。

  2017年中国地产销售面积已经接近17亿平米,等于大约1900万套住房,销售总额将超13万亿,创下历史最高。吊诡的是,这一切与人口结构和城市化率的趋势背道而驰,更多是举债恐慌性买房。

2018年经济灰犀牛背后:中国经济三轮杠杆是这样加起来的!

  图3:2013年以来的季度新增房贷规模,3年增加10万亿

  像买大白菜一样买房的直接后果就是2015年居民部门杠杆与负债暴增,对比2011年9月, 6年时间房贷余额从6.9万亿增加到21.2万亿,即6年时间房贷余额增加了14.3万亿;而2014年四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这3年中增加了10.1万亿,即3年翻了一倍。

  而2017年政府对房贷加强监管时,短期消费贷又开始接力进入房地产市场。2016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超过50%由房贷来实现,这样去库存也是创造性举动了。

  第三轮加杠杆进程中,其实还有一个更直接可观察的,那就是A股市场!

  发生于2015年夏季的A股系统性崩溃中,中国中车的暴跌是诱发性因素,场外配资黑洞是加剧股灾深化的连环爆杀手,而本质原因之一在于A股杠杆泛滥导致的内核期货市场化。

  截至2015年6月18日,券商融资余额达到历史高峰22666.35亿元,券商还通过收益互换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约0.3万亿的融资,场内融资总计大概2.5万亿元。再加上估算的场外配资规模1.5万亿元~2万亿元,A股市场场内外融资合计至少4万亿元。

2018年经济灰犀牛背后:中国经济三轮杠杆是这样加起来的!

  图4:2015年以来的两融余额情况 (资料来源:牛熊交易室)

  2015年6月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那么融资盘比例就约在8%。而在美国这一比率最高的时候也没超过3%,而在次贷危机之后则一直不到2%。在日本,这一比率更是长期低于1%。而中国台湾虽然曾在1998年泡沫高涨时期把这一比率推到了接近5%的高位,但在近些年也已回落到1%左右。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股灾中连环爆仓,下跌10%,1:8的融资盘被强平,助推市场下行,触发1:6的融资盘,如是循环,一直杀到正常1:1的券商融资盘,于是2015年6月26日起多日出现开盘即千股跌停的局面。

  看到这里,2008年末以来的中国经济加杠杆进程,主体分别是企业、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前两个主体发力点多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第三轮发力在房地产和股市,其中房地产尤其为甚。

  其实这几年去杠杆、降负债的举措并不算少,但按下葫芦翻起瓢,尤其是在实际的执行中,更是各种南辕北撤。将时间定位在年,其实最应去杠杆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但地王还是不断出现。

  房价2013年飙涨之后在2014年初歇火却引起了政府的恐慌,几番刺激终于把杠杆转移给了老百姓,尤其2016年两会期间周行长一句“买房加杠杆是对的”。

  就这样,杠杆在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被转移给了老百姓,用着商业银行的贷款在涨价之中帮着房地产商完美地去库存,支持着中国经济软着陆,但负债终归是要还的,这口锅结实的背上后,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的限购、限售、限贷等调控之下基本被冻结了交易。

  笔者估算,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涉房贷款总规模约50万亿元左右,占银行总资产30%,是2016年GDP的67%。

  曾经一直叫嚣做空中国的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查诺斯2013年测算,中国房产市场的价值已升至GDP的300%-400%,即中国房地产市值在156万亿元~208万亿元。

2018年经济灰犀牛背后:中国经济三轮杠杆是这样加起来的!

  图5:中国房地产市值的几个测算(亿元)(2015年)

  但这个数据显然很老了,按照2016年以来的疯涨,到2017年底全国商品房价值超过220万亿元。

  按照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的估算,截止2017年9月中国居民部门总负债为44万亿,3年多翻了一倍,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5%,再结合居民部门分配占GDP的60%来测算,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0%,和美日水平相当,举债能力已经接近上限。

  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起地球。但别忘了,融资盘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股市中是这样,房地产市场中也是这样,经济系统中也是这样。但这种隐蔽性其实加大了泡沫破裂的成本,一旦潮水退去,发现在裸泳的被击杀的速度会很快。

  中泰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所言,曾经房子是抢不到,未来可能是卖不掉。

  杠杆成为市场和经济系统波动的放大器,而且在一系列的政策下,杠杆被转移到了老百姓这边,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金融系统和和老百姓背上的最大的锅。

  这口锅因何而生,为什么会背上,背上了又卸不下来,个中值得回味的太多了。而这也是2018年去杠杆、降负债主旋律中越来越逼近的灰犀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房地产排名前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