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过路费?向哪个银行最容易贷款贷款?那不是在自己腰包贷款?当我们傻?还有房价,又是税又是高额的房价,高额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作者:搜狐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原标题: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近期,P2P行业 “爆爆爆”,银行则是“破破破”。
截至7月20日收盘,A股有15只银行股“破净”,在A股26家上市银行中占比近六成。
在此状况下,股东和高管纷纷抛出增持大招,银行股能挺住吗?
银行股破净潮
随着大盘持续萎靡,破净股也越来越多,其中银行板块成为破净股的集中地。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收盘,2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下方。其中“破净”最为严重的是华夏银行,目前的市净率(PB)仅有0.64倍。华夏银行的股价自今年2月5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0.27元之后,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7月20日收盘,股价已跌至7.46元,相较高点几乎跌去三成。
除了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也都在0.7倍左右。五大国有银行中,除建设银行勉强站上“1”以外,其余均破净,最低的为交通银行,仅有0.72倍。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3家银行是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张家港行,市净率均在1.2倍之上,分别是1.57倍、1.44倍和1.32倍。不过,相比高峰时也打折不少。据悉,2017年张家港行最为风光时,市净率一度达到6倍。
财富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6月,银行板块整体估值在一路下探,7月中旬略有回升。截至7月中旬,银行板块整体市净率为0.89倍,较7月初年内最低值回升约5BP,不过依旧低于过去7年的中位值(1.03倍),相比A股估值折价48%,且已经连续3个月处于破净状态。
对于上市银行大面积“破净”的现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破净”在以前也出现过,而近期的“破净”主要是跟目前资本市场的调整,指数有所回落有关。因为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存在动荡和不确定性,导致一些风险也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所体现,作为权重大的银行板块,估值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
“但‘破净’并不意味着银行业的经营出现了什么问题。”温彬强调,“今年以来,银行业的营收水平保持稳定,同时整个行业的不良资产也总体可控,银行业的经营还是比较稳健的。”
稳价收效甚微
股价节节走低,多家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
7月16日晚,杭州银行公告称,自日起至日,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条件,将通过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杭州银行已是近期第3家需要进行“稳价”的银行。今年5月,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也相继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而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
随后,上海银行公告称将采取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的措施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截至7月20日,该行已有两家股东对其进行了增持,但收效甚微,该行收盘价依然低于每股净资产。
江苏银行拟采取第一大股东、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的措施来稳定股价。截至7月20日,上述人士均已完成增持股份,但这期间该行收盘价同样并未超过每股净资产。
温彬表示,目前银行股总体来说还是受大盘自身运行的影响大。稳定股价也是市值管理的一个手段,通常在整个股市下行,包括自身股价面临超跌的情况下,股东进行回购增持,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对股价形成一个支撑。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组首席分析师刘嘉玮告诉记者,在提升银行股股价这方面,和大部分行业不同,银行股可以选择的方式不多。而银行股流通盘很大,这种简单的维稳措施往往难以解决。
高管自掏腰包
如果仅仅计算上市银行的高管增持,那么今年以来已有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高管累计耗资超过3000万元出手增持了自家公司的股份。
浦发银行7月17日晚公告称,该行副行长崔炳文于7月17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9.46元至9.47元,增持数量为5.17万股。
这也是该行一周内的第7位高管增持。此前,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及5位副行长分别于7月11日至12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9.35元至9.58元,涉及股份总数合计34.85万股。在这之前,浦发银行前述7位高管均未持股浦发银行。此番增持合计涉及资金约375万元。
5月8日至10日,招商银行的10名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合计买入该行A股股票85.5万股,并自愿承诺锁定三年。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29.52元至29.97元,共计耗资超过2500万元。两个月后,招商银行的两位监事又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该行5万股和4.5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26.81元/股和26.7元/股,投入资金总额分别为134.05万元、120.15万元。
除上述银行外,交通银行也有7位董监高在一周内合计增持25万股(含A股和H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5.5元至6.04元,耗资约148万元。其中,交行副行长吴伟在7月10日增持5万股,董事长彭纯等4位董事、副行长沈如军、董秘顾生同于7月12日合计增持20万股。
截至7月20日收盘,除招商银行外,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浦发银行收盘价为9.87元/股,市净率约0.73倍;交通银行A股收盘价为5.64元/股,市净率约0.72倍。
投资价值或已显现
天风证券分析师廖志明指出,因贸易摩擦加剧及去杠杆等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加上资管新规等落地对股市之影响,银行(中信)指数自2月5日高点以来回调已达24%,当前银行板块回调幅度已很大。此外,市净率估值已经十分接近历史最底部,各种悲观预期反映已进很充分了,对于银行股可以乐观起来。
招商证券的研报指出,虽然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和2014年至2016年的最低估值接近,但目前银行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要低于2014年至2016年,市场对银行过于悲观的预期存在修复空间。
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股身为蓝筹却集体破净,可以说估值出现严重低估。打折的银行股等于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同时,上市银行高管们的增持无疑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
温彬表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主要是受大盘外围市场的影响。就银行股自身的投资价值而言,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实际上,从今年开始,银行的营收状况还是有所改善的。同时,随着金融监管加强以后,银行自身的风险也有所下降。从银行的基本面和下个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
有分析师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要逢低布局银行股的话,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至少半年以上。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议有意向的投资者关注大型银行,估值低、质地好、抵御风险能力强。除了大型银行外,还可以关注一些低估值但业绩高增长的城商行。
责任编辑: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一: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原标题: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近期,P2P行业 “爆爆爆”,银行则是“破破破”。截至7月20日收盘,A股有15只银行股“破净”,在A股26家上市银行中占比近六成。在此状况下,股东和高管纷纷抛出增持大招,银行股能挺住吗?银行股破净潮随着大盘持续萎靡,破净股也越来越多,其中银行板块成为破净股的集中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收盘,2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下方。其中“破净”最为严重的是华夏银行,目前的市净率(PB)仅有0.64倍。华夏银行的股价自今年2月5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0.27元之后,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7月20日收盘,股价已跌至7.46元,相较高点几乎跌去三成。除了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也都在0.7倍左右。五大国有银行中,除建设银行勉强站上“1”以外,其余均破净,最低的为交通银行,仅有0.72倍。目前市净率最高的3家银行是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张家港行,市净率均在1.2倍之上,分别是1.57倍、1.44倍和1.32倍。不过,相比高峰时也打折不少。据悉,2017年张家港行最为风光时,市净率一度达到6倍。财富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6月,银行板块整体估值在一路下探,7月中旬略有回升。截至7月中旬,银行板块整体市净率为0.89倍,较7月初年内最低值回升约5BP,不过依旧低于过去7年的中位值(1.03倍),相比A股估值折价48%,且已经连续3个月处于破净状态。对于上市银行大面积“破净”的现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破净”在以前也出现过,而近期的“破净”主要是跟目前资本市场的调整,指数有所回落有关。因为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存在动荡和不确定性,导致一些风险也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所体现,作为权重大的银行板块,估值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破净’并不意味着银行业的经营出现了什么问题。”温彬强调,“今年以来,银行业的营收水平保持稳定,同时整个行业的不良资产也总体可控,银行业的经营还是比较稳健的。”稳价收效甚微股价节节走低,多家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7月16日晚,杭州银行公告称,自日起至日,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条件,将通过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杭州银行已是近期第3家需要进行“稳价”的银行。今年5月,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也相继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而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随后,上海银行公告称将采取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的措施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截至7月20日,该行已有两家股东对其进行了增持,但收效甚微,该行收盘价依然低于每股净资产。江苏银行拟采取第一大股东、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的措施来稳定股价。截至7月20日,上述人士均已完成增持股份,但这期间该行收盘价同样并未超过每股净资产。温彬表示,目前银行股总体来说还是受大盘自身运行的影响大。稳定股价也是市值管理的一个手段,通常在整个股市下行,包括自身股价面临超跌的情况下,股东进行回购增持,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对股价形成一个支撑。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组首席分析师刘嘉玮告诉记者,在提升银行股股价这方面,和大部分行业不同,银行股可以选择的方式不多。而银行股流通盘很大,这种简单的维稳措施往往难以解决。高管自掏腰包如果仅仅计算上市银行的高管增持,那么今年以来已有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高管累计耗资超过3000万元出手增持了自家公司的股份。浦发银行7月17日晚公告称,该行副行长崔炳文于7月17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9.46元至9.47元,增持数量为5.17万股。这也是该行一周内的第7位高管增持。此前,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及5位副行长分别于7月11日至12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9.35元至9.58元,涉及股份总数合计34.85万股。在这之前,浦发银行前述7位高管均未持股浦发银行。此番增持合计涉及资金约375万元。5月8日至10日,招商银行的10名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合计买入该行A股股票85.5万股,并自愿承诺锁定三年。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29.52元至29.97元,共计耗资超过2500万元。两个月后,招商银行的两位监事又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该行5万股和4.5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26.81元/股和26.7元/股,投入资金总额分别为134.05万元、120.15万元。除上述银行外,交通银行也有7位董监高在一周内合计增持25万股(含A股和H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5.5元至6.04元,耗资约148万元。其中,交行副行长吴伟在7月10日增持5万股,董事长彭纯等4位董事、副行长沈如军、董秘顾生同于7月12日合计增持20万股。截至7月20日收盘,除招商银行外,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浦发银行收盘价为9.87元/股,市净率约0.73倍;交通银行A股收盘价为5.64元/股,市净率约0.72倍。投资价值或已显现天风证券分析师廖志明指出,因贸易摩擦加剧及去杠杆等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加上资管新规等落地对股市之影响,银行(中信)指数自2月5日高点以来回调已达24%,当前银行板块回调幅度已很大。此外,市净率估值已经十分接近历史最底部,各种悲观预期反映已进很充分了,对于银行股可以乐观起来。招商证券的研报指出,虽然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和2014年至2016年的最低估值接近,但目前银行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要低于2014年至2016年,市场对银行过于悲观的预期存在修复空间。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股身为蓝筹却集体破净,可以说估值出现严重低估。打折的银行股等于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同时,上市银行高管们的增持无疑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温彬表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主要是受大盘外围市场的影响。就银行股自身的投资价值而言,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实际上,从今年开始,银行的营收状况还是有所改善的。同时,随着金融监管加强以后,银行自身的风险也有所下降。从银行的基本面和下个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有分析师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要逢低布局银行股的话,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至少半年以上。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议有意向的投资者关注大型银行,估值低、质地好、抵御风险能力强。除了大型银行外,还可以关注一些低估值但业绩高增长的城商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二: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原标题: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近期,P2P行业 “爆爆爆”,银行则是“破破破”。
截至7月20日收盘,A股有15只银行股“破净”,在A股26家上市银行中占比近六成。
在此状况下,股东和高管纷纷抛出增持大招,银行股能挺住吗?
银行股破净潮
随着大盘持续萎靡,破净股也越来越多,其中银行板块成为破净股的集中地。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收盘,2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下方。其中“破净”最为严重的是华夏银行,目前的市净率(PB)仅有0.64倍。华夏银行的股价自今年2月5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0.27元之后,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7月20日收盘,股价已跌至7.46元,相较高点几乎跌去三成。
除了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也都在0.7倍左右。五大国有银行中,除建设银行勉强站上“1”以外,其余均破净,最低的为交通银行,仅有0.72倍。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3家银行是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张家港行,市净率均在1.2倍之上,分别是1.57倍、1.44倍和1.32倍。不过,相比高峰时也打折不少。据悉,2017年张家港行最为风光时,市净率一度达到6倍。
财富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6月,银行板块整体估值在一路下探,7月中旬略有回升。截至7月中旬,银行板块整体市净率为0.89倍,较7月初年内最低值回升约5BP,不过依旧低于过去7年的中位值(1.03倍),相比A股估值折价48%,且已经连续3个月处于破净状态。
对于上市银行大面积“破净”的现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破净”在以前也出现过,而近期的“破净”主要是跟目前资本市场的调整,指数有所回落有关。因为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存在动荡和不确定性,导致一些风险也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所体现,作为权重大的银行板块,估值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
“但‘破净’并不意味着银行业的经营出现了什么问题。”温彬强调,“今年以来,银行业的营收水平保持稳定,同时整个行业的不良资产也总体可控,银行业的经营还是比较稳健的。”
稳价收效甚微
股价节节走低,多家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
7月16日晚,杭州银行公告称,自日起至日,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条件,将通过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杭州银行已是近期第3家需要进行“稳价”的银行。今年5月,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也相继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而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
随后,上海银行公告称将采取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的措施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截至7月20日,该行已有两家股东对其进行了增持,但收效甚微,该行收盘价依然低于每股净资产。
江苏银行拟采取第一大股东、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的措施来稳定股价。截至7月20日,上述人士均已完成增持股份,但这期间该行收盘价同样并未超过每股净资产。
温彬表示,目前银行股总体来说还是受大盘自身运行的影响大。稳定股价也是市值管理的一个手段,通常在整个股市下行,包括自身股价面临超跌的情况下,股东进行回购增持,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对股价形成一个支撑。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组首席分析师刘嘉玮告诉记者,在提升银行股股价这方面,和大部分行业不同,银行股可以选择的方式不多。而银行股流通盘很大,这种简单的维稳措施往往难以解决。
高管自掏腰包
如果仅仅计算上市银行的高管增持,那么今年以来已有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高管累计耗资超过3000万元出手增持了自家公司的股份。
浦发银行7月17日晚公告称,该行副行长崔炳文于7月17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9.46元至9.47元,增持数量为5.17万股。
这也是该行一周内的第7位高管增持。此前,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及5位副行长分别于7月11日至12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9.35元至9.58元,涉及股份总数合计34.85万股。在这之前,浦发银行前述7位高管均未持股浦发银行。此番增持合计涉及资金约375万元。
5月8日至10日,招商银行的10名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合计买入该行A股股票85.5万股,并自愿承诺锁定三年。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29.52元至29.97元,共计耗资超过2500万元。两个月后,招商银行的两位监事又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该行5万股和4.5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26.81元/股和26.7元/股,投入资金总额分别为134.05万元、120.15万元。
除上述银行外,交通银行也有7位董监高在一周内合计增持25万股(含A股和H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5.5元至6.04元,耗资约148万元。其中,交行副行长吴伟在7月10日增持5万股,董事长彭纯等4位董事、副行长沈如军、董秘顾生同于7月12日合计增持20万股。
截至7月20日收盘,除招商银行外,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浦发银行收盘价为9.87元/股,市净率约0.73倍;交通银行A股收盘价为5.64元/股,市净率约0.72倍。
投资价值或已显现
天风证券分析师廖志明指出,因贸易摩擦加剧及去杠杆等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加上资管新规等落地对股市之影响,银行(中信)指数自2月5日高点以来回调已达24%,当前银行板块回调幅度已很大。此外,市净率估值已经十分接近历史最底部,各种悲观预期反映已进很充分了,对于银行股可以乐观起来。
招商证券的研报指出,虽然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和2014年至2016年的最低估值接近,但目前银行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要低于2014年至2016年,市场对银行过于悲观的预期存在修复空间。
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股身为蓝筹却集体破净,可以说估值出现严重低估。打折的银行股等于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同时,上市银行高管们的增持无疑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
温彬表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主要是受大盘外围市场的影响。就银行股自身的投资价值而言,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实际上,从今年开始,银行的营收状况还是有所改善的。同时,随着金融监管加强以后,银行自身的风险也有所下降。从银行的基本面和下个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
有分析师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要逢低布局银行股的话,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至少半年以上。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议有意向的投资者关注大型银行,估值低、质地好、抵御风险能力强。除了大型银行外,还可以关注一些低估值但业绩高增长的城商行。
责任编辑: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三:近七成银行“破净” 股价保卫战打响
记者黎华联报道 在近七成银行股“破净”的情况下,银行纷纷表示,自己“可以抢救一下”!近日,有银行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回购股票、增持等方式稳定股价,有大股东已经在实施增持;与此同时,银行的董监等高级管理人员,也自掏腰包捍卫公司股价,一场从年中就有端倪的银行股价保卫战已经打响。
今年至今最大跌幅超50%
在大盘“跌跌不休”的大势下,银行股自然也不能例外。据记者统计,今年初至今,25只上市银行股无一例外处于下跌情况,其中下跌幅度超过20%的有11只银行股。其中张家港行跌幅高达50.51%,而平安银行、江阴银行、杭州银行、民生银行跌幅均超过30%。在7月刚过去的半个月,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的跌幅就分别达到32.87%和30.48%。
在股价如此低迷的时候,银行股“破净”已不是新闻。截至昨日收盘,A股25只银行股有17只市净率低于1倍,也就是说将近七成的银行股处于破净状态,包括有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等。其中,最低的是华夏银行,市净率只有0.61倍。
天风证券廖志明认为,当前银行板块回调幅度已很大,银行(中信)指数自2月5日高点以来回调已达24%。银行板块调整幅度很大,调整已相对充分。在他看来,银行股PB(市净率)估值已十分接近历史最底部。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仅0.88倍PB,距离历史最低不到5%,这个位置,各种悲观预期反映很充分了,对于银行股可以乐观起来。
高管自掏腰包“抢救”股价
在银行股的颓势下,有银行就掀起了股价保卫战。
杭州银行7月16日晚间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表示,根据稳定股价预案,公司上市后三年内,若公司股票每年首次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公告表示,公司将在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之日起10日内(日前)召开董事会,制定并公告具体方案。
同一日,江苏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措施实施进展的公告》称,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日至7月1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该行股份406.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2%。
在银行官方进行拯救行动的时候,银行的“董监高”们也表示银行股“可以抢救一下”。昨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副行长崔炳文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浦发银行股票,买入数量为51700股。而在7月13日,该行公告称,包括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刘信义在内的六位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浦发银行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9.35元至9.58元。
数据显示,仅在7月,就有四家银行的高管自掏腰包来“护盘”。今年以来,共有6家上市公司的28位董监高(或其近亲属)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自家上市银行股权,合计增持159万股,共计斥资约3142万元。(新快报)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四:银行股破净 大股东增持原标题:银行股破净 大股东增持截至昨天收盘,26只银行股有15只出现破净。近期两家城商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因股价较为低迷,接连公告大股东增持。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股大面积破净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银行的实际价值。26家银行有15家跌破净资产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截至昨天收盘,2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跌破净资产。破净幅度最高的是华夏银行,最新市净率只有0.71倍。此外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也在0.8倍以下。据了解,今年以来银行股出现明显调整,银行指数已经从高点下调了15%,整体估值均出现明显回落。据了解,目前A股市值500亿以上的上市银行共有18家,主要是五大行、8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商行。整个银行板块是目前A股中估值较低的一个行业。统计显示,上述18家银行的市净率平均值为0.96倍,中位数为0.9倍。银行股集体破净除了股价走势疲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估值切换因素。随着每股利润累计,在公布2017年财务数据之后,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市净率也会下降。大股东主动增持,券商提出估值修复概念,又遇上股价稳定机制,让估值水平偏低的银行股再度进入投资者视野。上海银行发布提示性公告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的大股东增持,被市场认为是标志性事件。5月22日收盘后,上海银行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今年4月23日至5月22日,该公司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16.27元/股,因此5月22日为触发日,且公司将在6月5日前制定稳定股价方案并由董事会公告。IPO资料显示,主要措施包括回购不低于1亿元的股票和上述股东、董事和高管增持,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东是以最近一个年度获得现金分红总额的15%增持,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则是以上一年度获得的税后薪酬总额的15%增持。第二大股东上港集团已在触发日前对上海银行大手笔增持。5月20日,上海银行称,股东上港集团于5月8日至5月18日增持了公司股份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25%,总持股增至6.73%。上述增持股份合计增持金额约3.04亿元,增持股份资金来源上港集团自有资金。多家券商将其解读为是对上海银行估值修复有信心。与上海银行一同上市的江苏银行也濒临触发股价稳定机制。江苏银行2017年每股净资产为7.9元,披露年报次日即4月25日收盘价为7.16元,截至日收盘价为7.42元,已连续18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江苏银行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5月17日至18日,增持3129万股,目前占该行总股本的8.0047%;该银行第二大股东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也在5月18日和5月21日,合计增持1209.27万股,持股比例由7.56%上升至7.67%。市场称,两家银行触发或濒临触发股价稳定机制与当前的银行股整体估值水平下降密切相关。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要有正确意识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意识:银行股大面积破净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银行的实际价值。破净不等于基本面恶化,两者不能画等号。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作者:刘慎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五:股价破净、高管增持 银行股能买了吗?
  16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破净,该行将于十日内制订稳定股价的方案。此前,破净银行股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已经制定稳定股价措施,并实施了增持。同时,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也纷纷获得董监高的增持。在A股市场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银行股是否迎来买点呢?
  破净20个交易日后,稳定股价措施启动
  6月19日,杭州银行开启连续破净之旅。该股当天开盘价11.40元,收盘价11.07元,全天跌幅4.16%,击穿了每股净资产,11.42元/股。7月4日,杭州银行实施完成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转4股派3.0元(税前)。除息除权后,杭州银行每股净资产相应调整为 7.94 元/股,但该股股价仍在净资产下方,最低下探至7.28元/股。
  截至7月16日,杭州银行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从而达到了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杭州银行公告称,公司将自7月16日起十日内召开董事会,制订并公告稳定股价的具体方案。根据此前稳定股价预案,杭州银行将采取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以及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事实上,杭州银行并非首个破净超过20个交易日的上市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此前已经触发了启动条件,并采取了行动。最新公告显示,江苏银行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日至7月12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该行股份逾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2%。增持后,江苏信托持有该行股份约9.28亿股,占江苏银行总股本的8.0399%。
  上海银行6月29日晚间公告,日至28日,持股5%以上的股东联和投资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增持本公司股份195.6152万股,占上海银行总股本的0.025%,累计增持金额约为3032万元。联和投资较早前承诺,半年内拟增持的金额不少于5990万元。
  银行高管自掏腰包增持,能否带来人气
  从整个银行股表现来看,受市场情绪影响,银行股今年以来持续震荡下跌,较去年下半年的升势行情呈现出倒V型走势,不少个股也创下一年多的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银行出现了董监高增持情况,从而向市场传递信心。
  7月12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7月11日至12日期间,行长刘信义及副行长潘卫东、徐海燕、刘以研、王新浩、谢伟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9.35元至9.58元。根据公告,上述高级管理人员合计买入公司股票34.85万股,并自愿承诺将上述所持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另据上交所网站披露,7月10日、12日,交通银行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从二级市场增持了交行A股、H股。其中,董事长彭纯以成交均价6元增持10万股,变动后持股数为25万股。
  交通银行昨日在互动易上坦言,受市场和投资者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银行股出现了“破净”情况,交行也存在这个问题。交行表示,将继续脚踏实地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促进股价和估值水平稳步提升。交行还谈到,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现阶段国有金融企业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的相关办法尚未**,还无法实施。然而,关于管理层增持,2014年以来,交行董监高及中层管理人员共计400人次以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入了交行A股和H股股票。
  行业市净率创历史新低,存价值修复可能
  7月17日,中证指数发布行业数据显示。目前,货币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净率只有0.78倍,而近一年的平均市净率为0.94倍。26只A股上市银行中,有19只银行股处于破净状态,其中,华夏银行市净率最低,只有0.54倍。那么,目前的银行股估值表现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呢?
  国联证券南京太平南路投资顾问柳富华告诉记者,目前,A股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尽管去年银行股在工行、农行的带领下出现过大幅拉升,但随着今年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银行股普遍回吐前期涨幅,并出现大面积破净的情况。
  从不确定性因素上看,由于监管趋严,以及去杠杆等原因,银行同业竞争加剧,坏账预期增强,这使得市场担心银行业绩表现。不过,从上半年情况看,市场担心的事情可能并没有发生,上市银行整体盈利向好,不良贷款等指标也有所收敛。因此,未来不排除银行股有一定的价值修复的可能性。目前,大盘已经处于震荡整固的底部区间,如果想要重回升势,那么,离不开银行、保险、证券等大金融板块的支撑。对于投资者来说,逢低布局银行股的话,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至少半年以上,可以选择具有转型优势、分红能力较强的个股加以关注。
责任编辑:方杰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六:股价破净、高管增持 银行股能买了吗
16日晚间,杭州银行(行情600926,诊股)发布公告称,由于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破净,该行将于十日内制订稳定股价的方案。此前,破净银行股江苏银行(行情600919,诊股)、上海银行(行情601229,诊股)已经制定稳定股价措施,并实施了增持。同时,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港股03328)也纷纷获得董监高的增持。在A股市场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银行股是否迎来买点呢?
破净20个交易日后,稳定股价措施启动
6月19日,杭州银行开启连续破净之旅。该股当天开盘价11.40元,收盘价11.07元,全天跌幅4.16%,击穿了每股净资产,11.42元/股。7月4日,杭州银行实施完成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转4股派3.0元(税前)。除息除权后,杭州银行每股净资产相应调整为 7.94 元/股,但该股股价仍在净资产下方,最低下探至7.28元/股。
截至7月16日,杭州银行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从而达到了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杭州银行公告称,公司将自7月16日起十日内召开董事会,制订并公告稳定股价的具体方案。根据此前稳定股价预案,杭州银行将采取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以及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事实上,杭州银行并非首个破净超过20个交易日的上市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此前已经触发了启动条件,并采取了行动。最新公告显示,江苏银行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日至7月12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该行股份逾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2%。增持后,江苏信托持有该行股份约9.28亿股,占江苏银行总股本的8.0399%。
上海银行6月29日晚间公告,日至28日,持股5%以上的股东联和投资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增持本公司股份195.6152万股,占上海银行总股本的0.025%,累计增持金额约为3032万元。联和投资较早前承诺,半年内拟增持的金额不少于5990万元。
银行高管自掏腰包增持,能否带来人气
从整个银行股表现来看,受市场情绪影响,银行股今年以来持续震荡下跌,较去年下半年的升势行情呈现出倒V型走势,不少个股也创下一年多的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银行出现了董监高增持情况,从而向市场传递信心。
7月12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7月11日至12日期间,行长刘信义及副行长潘卫东、徐海燕、刘以研、王新浩、谢伟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9.35元至9.58元。根据公告,上述高级管理人员合计买入公司股票34.85万股,并自愿承诺将上述所持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另据上交所网站披露,7月10日、12日,交通银行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从二级市场增持了交行A股、H股。其中,董事长彭纯以成交均价6元增持10万股,变动后持股数为25万股。
交通银行昨日在互动易上坦言,受市场和投资者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银行股出现了“破净”情况,交行也存在这个问题。交行表示,将继续脚踏实地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促进股价和估值水平稳步提升。交行还谈到,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现阶段国有金融企业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的相关办法尚未**,还无法实施。然而,关于管理层增持,2014年以来,交行董监高及中层管理人员共计400人次以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入了交行A股和H股股票。
行业市净率创历史新低,存价值修复可能
7月17日,中证指数发布行业数据显示。目前,货币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净率只有0.78倍,而近一年的平均市净率为0.94倍。26只A股上市银行中,有19只银行股处于破净状态,其中,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市净率最低,只有0.54倍。那么,目前的银行股估值表现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呢?
国联证券(港股01456)南京太平南路投资顾问柳富华告诉记者,目前,A股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尽管去年银行股在工行、农行的带领下出现过大幅拉升,但随着今年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银行股普遍回吐前期涨幅,并出现大面积破净的情况。
从不确定性因素上看,由于监管趋严,以及去杠杆等原因,银行同业竞争加剧,坏账预期增强,这使得市场担心银行业绩表现。不过,从上半年情况看,市场担心的事情可能并没有发生,上市银行整体盈利向好,不良贷款等指标也有所收敛。因此,未来不排除银行股有一定的价值修复的可能性。目前,大盘已经处于震荡整固的底部区间,如果想要重回升势,那么,离不开银行、保险、证券等大金融板块的支撑。对于投资者来说,逢低布局银行股的话,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至少半年以上,可以选择具有转型优势、分红能力较强的个股加以关注。(现代快报)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七:A股惊现逾200只破净股!这个板块率先止跌,市场底部信号已现?
原标题:A股惊现逾200只破净股!这个板块率先止跌,市场底部信号已现?
近期随着股市的持续调整,A股市场上破净股的数量在持续增加,被认为是伴随市场底部区间的到来。
虽然市场也有声音认为,依据破净股的数量来判断大盘底部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过今日通达信的破净资产板块(880846)在大盘低迷、绝大多数行业板块飘绿的背景下表现抗跌,整体涨0.13%。
从统计据来看,近半数破净股基本面良好,部分个股在跌跌不休之后已逐渐获得资金的青睐,配置价值凸现。
甘肃电投获游资追捧
在近期市场非理性下跌的背后,也掀起了一轮个股破净潮。
据Wind统计,截至今日收盘,最新的A股破净个股为209只,约占全部A股个数的5.92%。从数量上来看,当前破净股票数量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低点,包括2013年、2008年和2005年的大底部。
而日,A股破净个数为61只,占全部A股个数的2.2%。
从破净行业分布看,金融、地产和周期性行业首当其冲,主要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主要担忧去杠杆效应下对相关行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统计显示,今年破净公司数量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银行和机械设备、汽车,其破净公司数量分别为23、22、16、15、13、13只,合计达到102只,占比为49%。
对于金融、地产等行业成为破净的主力,天风证券表示,历史上都是如此,这些行业大多属于重资产行业,市净率估值本来就相对比较低,在市场悲观时容易跌破净资产。
今日破净板块逆市飘红,银行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日总共有9只破净银行股涨幅超过1%,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这些国有大银行率先企稳。此外,中国建筑、新湖中宝和金洲慈航涨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有两只破净股强势涨停,分别为甘肃电投和联建光电,两只个股市净率分别为0.95倍和0.88倍。
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今日甘肃电投得到了游资的追捧。
买一光大证券湛江海滨大道南证券营业部一举买入2058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额的20%。买二中泰证券宁波江东北路证券营业部买入806万元。而其卖盘力度稍弱,中信证券(山东)淄博分公司等的卖出额均不超过600万元。
多数基本面良好
甘肃电投今日表现亮眼,或许与良好基本面有关。
7月3日晚,甘肃电投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亏损1160.70万元。甘肃电投称,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本报告期公司所属水电站所处部分河流流域来水情况好于上年同期,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水库调度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发电量相应同比增加。
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已预告中报业绩的破净股有35只,其中两只为不确定,中报业绩预喜的破净股21只,占比超过六成。
其中宁波东力预计2018年1月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1000万元至14000万元,变动幅度为630.00%至830.00%。
万联证券则更看好银行股和地产股的业绩增长。其认为,金融地产以及制造业的破净股更多地是受到了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有“错杀”之嫌。银行股和地产股在过去1年均取得明显的业绩增长,其中地产股更是增长强劲。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韧性较强以及金融地产公司当前良好的基本面,金融、地产公司在中长期内仍有一定的业绩提升空间。
针对煤炭、建筑、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中,出现了少量龙头公司跌破净资产的现象,天风证券认为,在这些行业中,供给侧收缩的趋势正在发生,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破净带来了较好的机遇。
责任编辑: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八:A股惊现逾200只破净股!这个板块率先止跌 市场底部信号已现
近期随着股市的持续调整,A股市场上破净股的数量在持续增加,被认为是伴随市场底部区间的到来。
虽然市场也有声音认为,依据破净股的数量来判断大盘底部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过今日的破净资产板块在大盘低迷、绝大多数行业板块飘绿的背景下表现抗跌,整体涨0.13%。
从统计据来看,近半数破净股基本面良好,部分个股在跌跌不休之后已逐渐获得资金的青睐,配置价值凸现。 甘肃电投(000791)获游资追捧
在近期市场非理性下跌的背后,也掀起了一轮个股破净潮。
据统计,截至今日收盘,最新的A股破净个股为209只,约占全部A股个数的5.92%。从数量上来看,当前破净股票数量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低点,包括2013年、2008年和2005年的大底部。
而日,A股破净个数为61只,占全部A股个数的2.2%。
从破净行业分布看,金融、地产和周期性行业首当其冲,主要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主要担忧去杠杆效应下对相关行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统计显示,今年破净公司数量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银行和机械设备、汽车,其破净公司数量分别为23、22、16、15、13、13只,合计达到102只,占比为49%。
对于金融、地产等行业成为破净的主力,天风证券表示,历史上都是如此,这些行业大多属于重资产行业,市净率估值本来就相对比较低,在市场悲观时容易跌破净资产。
今日破净板块逆市飘红,银行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日总共有9只破净银行股涨幅超过1%,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和农业银行(601288)这些国有大银行率先企稳。此外,中国建筑(601668)、新湖中宝(600208)和金洲慈航(000587)涨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有两只破净股强势涨停,分别为甘肃电投和联建光电(300269),两只个股市净率分别为0.95倍和0.88倍。
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今日甘肃电投得到了游资的追捧。
买一光大证券(601788)湛江海滨大道南证券营业部一举买入2058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额的20%。买二中泰证券宁波江东北路证券营业部买入806万元。而其卖盘力度稍弱,中信证券(山东)淄博分公司等的卖出额均不超过600万元。
甘肃电投今日表现亮眼,或许与良好基本面有关。
7月3日晚,甘肃电投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亏损1160.70万元。甘肃电投称,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本报告期公司所属水电站所处部分河流流域来水情况好于上年同期,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水库调度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发电量相应同比增加。
据统计显示,目前已预告中报业绩的破净股有35只,其中两只为不确定,中报业绩预喜的破净股21只,占比超过六成。
其中宁波东力(002164)预计2018年1月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1000万元至14000万元,变动幅度为630.00%至830.00%。
万联证券则更看好银行股和地产股的业绩增长。其认为,金融地产以及制造业的破净股更多地是受到了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有“错杀”之嫌。银行股和地产股在过去1年均取得明显的业绩增长,其中地产股更是增长强劲。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韧性较强以及金融地产公司当前良好的基本面,金融、地产公司在中长期内仍有一定的业绩提升空间。
针对煤炭、建筑、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中,出现了少量龙头公司跌破净资产的现象,天风证券认为,在这些行业中,供给侧收缩的趋势正在发生,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破净带来了较好的机遇。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 相关文章推荐九:A股惊现逾200只破净股!这个板块率先止跌,市场底部信号已现?
近期随着股市的持续调整,A股市场上破净股的数量在持续增加,被认为是伴随市场底部区间的到来。
虽然市场也有声音认为,依据破净股的数量来判断大盘底部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过今日通达信的破净资产板块(880846)在大盘低迷、绝大多数行业板块飘绿的背景下表现抗跌,整体涨0.13%。
从统计据来看,近半数破净股基本面良好,部分个股在跌跌不休之后已逐渐获得资金的青睐,配置价值凸现。
在近期市场非理性下跌的背后,也掀起了一轮个股破净潮。
据Wind统计,截至今日收盘,最新的A股破净个股为209只,约占全部A股个数的5.92%。从数量上来看,当前破净股票数量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低点,包括2013年、2008年和2005年的大底部。
而日,A股破净个数为61只,占全部A股个数的2.2%。
从破净行业分布看,金融、地产和周期性行业首当其冲,主要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主要担忧去杠杆效应下对相关行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统计显示,今年破净公司数量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银行和机械设备、汽车,其破净公司数量分别为23、22、16、15、13、13只,合计达到102只,占比为49%。
对于金融、地产等行业成为破净的主力,天风证券表示,历史上都是如此,这些行业大多属于重资产行业,市净率估值本来就相对比较低,在市场悲观时容易跌破净资产。
今日破净板块逆市飘红,银行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日总共有9只破净银行股涨幅超过1%,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这些国有大银行率先企稳。此外,中国建筑、新湖中宝和金洲慈航涨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有两只破净股强势涨停,分别为甘肃电投和联建光电,两只个股市净率分别为0.95倍和0.88倍。
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今日甘肃电投得到了游资的追捧。
买一光大证券湛江海滨大道南证券营业部一举买入2058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额的20%。买二中泰证券宁波江东北路证券营业部买入806万元。而其卖盘力度稍弱,中信证券(山东)淄博分公司等的卖出额均不超过600万元。
甘肃电投今日表现亮眼,或许与良好基本面有关。
7月3日晚,甘肃电投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亏损1160.70万元。甘肃电投称,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本报告期公司所属水电站所处部分河流流域来水情况好于上年同期,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水库调度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发电量相应同比增加。
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已预告中报业绩的破净股有35只,其中两只为不确定,中报业绩预喜的破净股21只,占比超过六成。
其中宁波东力预计2018年1月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1000万元至14000万元,变动幅度为630.00%至830.00%。
万联证券则更看好银行股和地产股的业绩增长。其认为,金融地产以及制造业的破净股更多地是受到了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有“错杀”之嫌。银行股和地产股在过去1年均取得明显的业绩增长,其中地产股更是增长强劲。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韧性较强以及金融地产公司当前良好的基本面,金融、地产公司在中长期内仍有一定的业绩提升空间。
针对煤炭、建筑、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中,出现了少量龙头公司跌破净资产的现象,天风证券认为,在这些行业中,供给侧收缩的趋势正在发生,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破净带来了较好的机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股近六成银行股破净,高管自掏腰包“保价”"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中欧国际集团及其法人从未投资过“人人爱家金融”平台,也从未参与过与过所谓的“人人爱家金融”发布的B轮融资,网上报道声称中欧国际集团对“人人爱家金融”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的内容不实。
怎样联系你
我欠高利贷3万谁帮帮我!怎么办?
有谁可以帮忙上岸嘛?诚心的,太累了想好好过日子
我也一样,你有办法了吗?
怎么联系你
网贷太坑人啦我坚持不住啦
怎么联系你
都好可怕 我是一个学生妹出来就被培训机构骗了说贷款交学费 分期还 说的特别好听 洗脑一样 什么学出来以后工作可以还得上的 现在是一个月一千五 十五期的 就这个月遇上的 想回家继续读书 但是这边培训机构的被坑了那么多钱 高利贷不能不还 已经跟家里说了的 但不让家里操心家里 现在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去培训机构 家里说让回去 不要还那个钱 我该怎么办
欠网贷一万多了利息很高无法还了求上岸
中欧国际集团及其法人从未投资过“人人爱家金融”平台,也从未参与过与过所谓的“人人爱家金融”发布的B轮融资,网上报道声称中欧国际集团对“人人爱家金融”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的内容不实。
中欧国际集团及其法人从未投资过人人爱家平台,也从未参加过所谓的人人爱家平台B轮融资发布会,贵媒体对中欧国际集团报道的系称人人爱家金融完成的1亿元的B轮融资的内容不实。
本公司专业承接对付催收狗,如果你遇到极度的骚扰,请和我们对接,我公司有办法让催收狗精神崩溃,让他承担对你十倍的骚扰后果,我们有各种途径让他不敢再对你进行骚扰 公司业务流程: 1.告知你借款平台名称(如*安贷,*人贷等 2.告知你从平台借款的数额。 3.告知你已逾期的时间。 4.告知你所在的城市。 5.告知受到催收你的来电(如400.固话.手机号等。 6告知你真实的想法 A:暂时无能力还款。 B: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才能还款。 C:暴利,暴息没有还款的意向。 D:已彻底无能力还款。 我们会根据你的意向做出应对方案,让你免受其对你和你亲朋好友的骚扰,拦截对方轰炸你的通讯录和手机定位。 本公司配有线下律师团队,以及以前从事过专业催收的人员,有N种方案应对催收,配有网络工程师,有最新开发的拦截系统。全国各城市有安保团队。 直至平台自灭!让你自由解脱!v:jinyulanjie0204
本公司专业承接对付催收狗,如果你遇到极度的骚扰,请和我们对接,我公司有办法让催收狗精神崩溃,让他承担对你十倍的骚扰后果,我们有各种途径让他不敢再对你进行骚扰 公司业务流程: 1.告知你借款平台名称(如*安贷,*人贷等 2.告知你从平台借款的数额。 3.告知你已逾期的时间。 4.告知你所在的城市。 5.告知受到催收你的来电(如400.固话.手机号等。 6告知你真实的想法 A:暂时无能力还款。 B: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才能还款。 C:暴利,暴息没有还款的意向。 D:已彻底无能力还款。 我们会根据你的意向做出应对方案,让你免受其对你和你亲朋好友的骚扰,拦截对方轰炸你的通讯录和手机定位。 本公司配有线下律师团队,以及以前从事过专业催收的人员,有N种方案应对催收,配有网络工程师,有最新开发的拦截系统。全国各城市有安保团队。 直至平台自灭!让你自由解脱!v:jinyulanjie0204
欠信用卡网贷三十万,请问有没有好死一点的,我想死了。能不能死的舒服一点的,求死
我也欠信用卡网贷三十多万,请问怎么还!谁能帮助我,后半生做牛做马报答
披着羊皮的狼!
中脉就一个骗子公司
现在已经倒闭了
我们接入的理财平台都会有专门的风控同事审核的,包括平台运营情况、法人情况、股东情况、工商信息等,我们的页面都有风险提示的。您可以参考我们的风控信息,结合您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若您有其他的问题的话请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银行最容易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