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年纪演讲刷爆朋友圈:什么年纪,就要去做什么事情

原标题:马云演讲刷爆朋友圈:必须让孩子知道“什么年龄就要去做什么事”!

最近,马云的一段演讲又一次刷爆了朋友圈。他用2分钟告诉所有人,人生其实很好“规划”。一句话就能概括核心:“你什么年龄,就要去做什么事。”令许多人受益匪浅。

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都需如此。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不急不躁,不骄不馁。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努力学习不一定有出息,但不努力绝对不会有出息

马云说:“20岁之前,尽力去做一个好学生。”

20岁之前的我们,学习就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你可以学习不出色,但不代表你可以不用心去学。

努力学习不一定会有出息,但不学习是一定不会有出息。

上学时期的马云,参加高考,也是连续落榜了两年,最后因为家里太穷,只有边打工边学习,第三年才考上大学。

马云曾在互联网大会上说:“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

在这个大时代下,要告诉孩子,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告诉孩子,只要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尽心尽力,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们还可以说,自己不后悔。

学会选择和坚持,就赢得了人生的主动权

马云说:“在工作中,你可以学习热忱、学习梦想、学习怎么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很多的事情。所以30岁之前,重要的不是你去哪一个公司,重要的是你跟了哪个老板,一个好的老板会教你不一样的东西。”

热忱、梦想和奋斗。这三个词,看起来很虚无,但实则决定了一个孩子此生的成败。

有的孩子,一从学校步入社会就“死了”,每天朝九晚五无事可做,刷刷朋友圈,唠唠嗑就可以下班了。

有的孩子却像上学时一样去拼搏,终其一生,在不认输地奋斗着。

告诉孩子,不论环境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停止前行的脚步。

只要努力去做,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

马云说,如果你毕业于名牌学校,也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那些看起来一般的学校出来的学生;但如果你毕业于比较一般的学校,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当世界著名高等院校的学生问到马云:您公司对招人有着怎样的学历要求?马云的回复是:“没有,如果我们公司对学历有着什么要求,那么马云早就被阿里巴巴拒之门外了。”

所以,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不可以。

告诉孩子,人活于世,别去妄自菲薄,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要看不起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的同学。

因为,只要努力去做,每个人会有机会的。

你的每一次犯错,都是属于自己的收入

马云说:“年轻时,不要担心做错事。你的任何一次失误,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收入。”

大学毕业后,20多岁的马云,想去考警察,但却因为身体素质不达标被刷掉;也去过酒店应聘服务员,人家嫌他长得不过关;后来的他又去肯德基面试店员,结果24个人,只有他一个人没通过。

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坚定的走好每一步,因为他有这个决心——哪怕抓了一手烂牌,我也要努力去打好它。

跌倒了就爬起来,你会在一次次跌倒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为你的未来做准备。

告诉孩子,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可以去试错和改正的时光。

社会生活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未知。每个年轻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而不是早早的就被条条框框起来。

生活中,总有人拿顺其自然当自己退缩和逃避的借口。但所谓的顺其自然,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如果是真正热爱的事情,让自己感到兴奋和快乐的事情,就去做吧。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哪怕在这件事上,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最起码,我们拼搏过、努力过、也满足过、大笑过。

告诉孩子,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要用最宝贵的青春,为别人而活。

告诉孩子,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打倒,不要被一时的挫折缚住手脚。

告诉孩子,我们的人生有无限可能,所以千万别给自己设限,也别让任何人主导你的生活,打乱你的节奏。

告诉孩子,迷茫筹措时,随波逐流时,摇摆不定时,学会面对自我,多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然后从现在开始,和孩子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寻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过想过的生活。

告诉孩子,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不急不躁,不骄不馁。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妇联好声音”广播音频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马云对外正式宣布:

明年,他将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做一名「老师」,只关心慈善和教育。

20年前,创立阿里巴巴之前,他就是一名英语老师。20年后,他不改初心,决定回归一名老师的身份。

他说:「有一个身份,马云这辈子的烙印都不会打掉,那就是当老师;我最喜欢的工作,我做的最好的工作,还是当老师。」

很多年后,莫利一家这样回忆起1980年的那个夏天:

"我们来杭州旅游,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在西湖边玩火柴,一个男孩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他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

那个骑着自行车,和外国游客主动say hi,来练习自己笨拙口语的15岁少年,就是马云。

4年后,这个高考失利两次,数学只考了1分的瘦小男孩,在所有人的极力反对下,参加了第三次高考。

离本科线还差5分的他,因为英语足够优秀,被杭州师范学院的外语专业破格录取。

从此这名别人眼中的“差生”,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他稳坐外语系的前五名,除了学生会主席,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大学毕业那天,副院长特意把他送到校门口:“马云,我把毕业生分到大学里面去当老师的,你是第一个。”

他果然没让老师失望,凭借独特的教学方式,成为该校的明星教师,拿下了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

他还在西湖边发起了第一个英语角,并在杭州的翻译界小有名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教书教得很好,真的很棒!”

直到他遇到了“互联网”。1994年底,马云第一次从外教口中听说了“互联网”这个词。1995年年初,作为翻译的他来到洛杉矶,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

马云至今记得,当他忐忑的在电脑上敲下第一个词“beer”时,屏幕上弹出了无数条来自全世界的啤酒消息,让他无比震惊。

但当他敲下自己祖国的名字:“China”,却显示no data (没有数据)。

于是,1995年3月,马云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他怀揣着凑到的2万块钱,开始创业。

没有人会想到,一段中国商业的传奇故事,从此开始……

——1999年9月10日,马云和蔡崇信首次在香港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阿里巴巴成立。

——2003年5月10日,正是在非典隔离办公期间,淘宝网悄悄降生。

——2004年12月,马云创立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2017年,马云以354亿美元身家,成为华人首富。

“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创办了阿里巴巴。”

“悔创阿里杰克马”,成了网友调侃马云的金句。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下句话其实是:“因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是一个月拿91块钱当老师的时候。”

他出席任何场合,都毫不掩饰自己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向往。

“我进入商界完全是误打误撞,

其实我最想做的是老师!”

马云也不只是说说而已。

——2014年12月15日,“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并设立了一亿元人民币的“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发展。

——2015年9月16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正式启动,每年将向100名乡村教师提供总额1000万元的奖金资助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支持。

——2016年7月4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在杭州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计划10年投入约2亿元人民币,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

——2017年,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名为Ma-Morley奖学金计划——这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

记得马云曾在公开场合承诺过,下半辈子做一名乡村教师代言人。他甚至将自己的微博名改成了: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

比起马总,他更想当“马老师”。如今,他做到了,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马老师。

前段时间,马老师关于“人生规划”的一段演讲,刷爆了整个朋友圈。马老师在里面讲到的:“你什么年龄,就要去做什么事”,令许多人受益匪浅。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重温。

来源:中国经理人、视觉志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马老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年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