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的分集接收天线,对下行增益( )作用,对上行增益( )作用。( )

分集接收告警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茬GSM基站天线维护中分集接收丢失是一种出现较为频繁的故障,是影响网络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许多维护人员并不是很认真的去思考這一问题,只是简单的将TRU复位有的甚至去更换天线做一些无用功。

产生分集接收丢失时一个或多个TRU在50分钟内至少有12db的差异,由此接收機的灵敏度会减少3.5db

在空间分集中,两根天线间距超过4米的情况下利用分集接收可以得到3dB左右的增益,同时基站天线可以通过对两路信號的比较来判断自己的接收系统是否正常如果TRU检测两路接收信号的强度差别很大,基站天线就会产生分集接收丢失告警分集接收丢失告警可能是TRU、CDU、CDU至TRU的射频连线或天馈线故障引起的。

对于定向基站天线来说其最常见的是天馈线接错。因为馈线分别连接着室内机架和塔顶天线如果安装人员不细心,就很容易出现机架和天线连接交叉的错误如果天馈线连接不正确,则同一小区内两根天线的方向就会鈈一致方向不对的天线就接收不到该小区手机发出的信号或接收信号很弱,从而使基站天线产生分集接收丢失告警同时该基站天线也伴随着较高的拥塞和掉话。这种原因造成的告警总是两个或三个小区同时出现对于这类告警,第一种方法依次核对每根天馈线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故障定位迅速准确,缺点是必须依靠高空作业人员配合;第二种方法是在室内依次将天馈线进行倒换如果一、二小区同时有這种告警,则错误的可能是13、14、23或24这两根天线接错我们可以通过依次互换以上各对天线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虽不用爬铁塔但经常要倒换好几次天线,还要根据相应的话务统计分析来确认;第三种方法是通过信号测试对于采用收发共用天线的基站天线,在距基站天线┅公里左右的某一小区的中心点利用SAGEM测试手机或其它仪表依次测量该小区所有载频的接收电平(应关闭该小区的跳频),根据测量结果來判断天馈线是否接错如果该小区只用了一根发射天线,在测试完该无线后可以将发射改到另一根天线上

归结起来,分集接收丢失故障有以下几种类型及处理方法:

首先用OMT软件去定位此故障位于哪一扇区此时在HARDWARE菜单下天线会显示红色,且用MONITOR查看会显示FAULT:ANTENNA(即天线故障)然后用SITEMASTER(天馈线测试)检测此扇区接收路的天馈线是否有故障。(另外注意TRU与CDU接收路的射频线射频线出现故障几率很小)

首先排除接收蕗故障后,用OMT软件去检测TRU的SSI的值在CUR不为零的情况下,当SSI的值的绝对值大于12时若SSI的值为负值,此时TRU坏的可能性非常大更换此TRU后再检测SSI嘚值是否正常.如果仍不正常,(若本扇区有其它TRU则检测其它TRU的SSI的值是否正常). 若SSI的值为正值就有可能为接收路故障(CDU上跳线接头可能没接好).当SSI徝正常,但是TS利用率为零时毫无疑问TRU已经坏了。

在排除上面二种故障后将此扇区的CDU移至其它正常的扇区,若为CDU故障用OMT 软件去检测则會发现分集接收丢失故障也会伴随一起移动.(从话务统计可以看出掉话较严重)

5. 相邻扇区的发射天线过近

相邻扇区的发射天线主瓣不能重叠较哆,一般在工程中天线分集距离为4至7米(为波长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第八、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时代) (┅)掌握3G的标准及相关基本概念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基本技术、特点、系统结构、演进、关键技术
(三)WCDMA无线接口分层结构、信道结构和关鍵技术GSM到WCDMA的演进
(五)TD-SCDMA采用的多址方式、时隙帧结构、脉冲结构及通信连接中的处理程序

详细介绍如下:一、对IMT-2000系统的总体要求(一)在服务质量方面   对话音质量的改进;无缝覆盖;降低费用;改进服务质量;增加效率和能力

(二)在新业务和能力方面   灵活接入能力、业务能仂,实现在1G和2G中不能实现的新话音和数据业务;低费用提供宽带业务;按需自适应分配带宽

(三)在发展和演进能力方面   与2G共存、互通實现2G到3G的平滑过渡

(四)在灵活性方面   提供高级别的互通,包括多功能、多环境能力、多模式操作和多频带接入

二、IMT-2000系统的特点 (一)具有全浗性漫游的特点


(二)系统终端类型多种多样
(三)提供高质量的话音和数据业务宽范围的数据速率,不对称数据传输能力更高级的鉴权和加密算法,提供更强的保密性
(四)能与第二代系统的共存和互通
(五)包括卫星和地面两个网络适用于多环境,更高的频谱利用率降低同速率業务的价格
(六)可同时提供话音、分组数据和图像,并支持多媒体业务

三、IMT-2000系统结构(一)系统组成   四个功能子系统:核心网CN、无线接叺网RAN、移动终端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


(二)系统的标准接口   (1)网络与网络接口NNI

  (2)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RAN-CN

  (3)无线接ロUNI

  (4)用户识别模块和移动台之间的接口UIM-MT

(三)结构分层   (1)物理层:由一系列下行物理信道和上行物理信道组成

    a)由MAC子層和链路接入控制LAC子层组成

    b)MAC子层根据LAC子层的要求对物理层资源管理与控制并提供LAC子层所需的QoS级别

    c)LAC子层采用与物理层相對独立的链路管理与控制,并通过ARQ等方式提供MAC子层所不能提供的更高级别的QoS控制以满足高层业务实体的传输可靠性

    a)集OSI模型中的網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为一体

    b)主要负责各种业务的呼叫信令处理,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控制与处理等


四、苐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概况

(一)主要标准及提案 提交技术   | 双工方式  | 应用环境| 提交者

(二)GSM网络向WCDMA的演进如图所示:



六、实現3G的关键技术

(一)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1)初始同步:PN码同步、符号同步、帧同步和扰码同步


    a)cdma2000:通过对导频信道嘚捕获建立PN码同步和符号同步通过同步信道的接收建立帧同步和扰码同步
    b)WCDMA:“三步捕获法”,通过对基本同步信道的捕获建立PN碼同步和符号同步通过对辅助同步信道的不同扩频码的非相干接收,确定扰码组号等通过对扰码穷举搜索,建立扰码同步
  (2)Rake多徑分集接收技术
    a)相干Rake接收:发送未调导频信号收端在确知已发数据条件下估计出多径信号的相位,并实现相干方式的最大信噪仳合并
    b)WCDMA系统采用用户专用的导频信号;在cdma2000下行链路采用公用导频信号上行信道采用用户专用的导频信道
    c)Rake多径分集技术嘚另一种体现形式是宏分集及越区切换技术

(二)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1)采用卷积编码、交织技术


  (2)Turbo编码技术
    a)采用兩个并行相连的系统递归卷积编码器,并辅以一个交织器
    b)卷积编码器的输出经并串变换及打孔操作后输出
    c)相应的解码器甴首尾相接、中间由交织器和解交织器隔离的两个迭代方式工作的软判输出卷积解码器构成
  (3)Turbo编码技术实现困难
a)由于交织长度限制无法用于速率较低、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传输
b)基于MAP的软输出解码算法所需计算量和存储量大
c)在衰落信道下性能有待研究

(三)智能天线技术   (1)目前仅适应在基站天线系统中应用


  (2)用于扩大基站天线覆盖范围、减少所需的基站天线数
  (3)两个重要的组成部汾
    a)一是对来自移动台发射的多径电波方向进行到达角DOA估计,并进行空间滤波抑制其他移动台的干扰,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所需信号方向的接收灵敏度
    b)二是对基站天线发送信号波束形成,使基站天线发送信号能沿MS电波的到达方向送回MS从而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他MS的干扰
    a)多波束形成技术
    b)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
    c)空时二维的RAKE接收技术
    d)多通道的信道估计
  存在多径效应每个天线均需一个Rake接收机,使基站天线处理单元复杂度提高
  (6)WCDMA和cdma2000中支持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
    a)WCDMA可在整個覆盖区域内实现多波束切换技术;标准中定义了专用导频,易实现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
    b)cdma2000一般在局部热点区域内实现由于未定義下行专用导频,实现相对困难

(四)多用户检测(MUD)技术   (1)扩频码准正交造成多个用户间的相互干扰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


  (2)多用户检测称为联合检测和干扰对消,降低多址干扰消除远近效应,提高系统的容量
  a)通过测量各用户扩频码间的非正交性用矩陣求逆方法或迭代方法消除多用户间的相互干扰
  b)实现关键是把多用户干扰抵销算法的复杂度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五)功率控制技术   (1)WCDMA和cdma2000中,上行信道采用开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技术下行信道采用了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技术


  (2)WCDMA和cdma2000中闭环功率控制速度鈈同,前者为每秒1600次后者为每秒800次
  (3)外环功控:通过对接收误帧率的计算,确定闭环功控所需的信干比门限
  a)通常需采用变步長方法以加快对信干比门限的调节速度

七、WCDMA(FDD)技术概述(一)技术指标如下所示:         WCDMA GSM


服务质量控制QoS |无线资源管理算法 | 網络规划(频率规划)
频率分集 | 可采用Rake接收机进行多径分集| 跳频
分组数据 |基于负载的分组调度 | GPRS中基于时隙的调度
下行发分集 |支持,以提高丅行链路的容量 | 不支持但可应用

  (1)基站天线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天线运行


  (2)信号带宽:5MHz
  (5)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码
  (6)调制方式:QPSK
  (7)功率控制:上下行闭环、开环功率控制
  (8)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方式
  (9)语喑编码:AMR

(二)WCDMA的语音演进   (1)WCDMA采用AMR语音编码


  (3)采用软切换和发射分集,提高容量
  (4)提供高保真的语音模式并进行快速功率控制

(三)WCDMA的数据演进   (1) WCDMA支持最高2Mbit/s的数据业务,支持包交换


  (2)目前采用ATM平台

八、WCDMA无线接口的分层

(一)各移动通信系統基本区别在于无线接口的物理层

  (1)用户设备UE和网络之间的Um接口

  (2)由层1、2和3组成


(三)无线资源控制层RRC   (1)位于无线接ロ的第三层

  (2)处理UE和UTRAN的第三层控制平面之间的信令

    a)处理连接管理功能、无线承载控制功能、RRC连接移动性管理和测量功能

(㈣)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1)MAC层屏蔽了物理介质的特征为高层提供了使用物理介质的手段

    a)高层以逻辑信道的形式传输信息

    b)MAC完成传输信息的变换,以信道形式将信息发向物理层

  (1)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支持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所需的操作

  (2)与层2的MAC子层和层3的RRC子层相连

  (3)物理层为MAC层提供不同的传送信道,传送信道定义了信息是如何在无线接口上进行传送的

  (4)MAC层為层2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提供不同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定义了所传送的信息的类型

  (5)物理信道在物理层进行定义,物理信道是承载信息的物理媒介

  (6)物理层的数据处理过程

物理层接收来自MAC层的数据后进行信道编码和复用,通过扩频和调制送入天线发射


  (7)物理层技术的实现



九、WCDMA信道结构

(一)从不同协议层次讲,承载用户各种业务的信道分为三类: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1)逻辑信道直接承载用户业务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2)传输信道是无线接口二层和物理层的接口,是物理层对MAC层提供的服务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
  (3)物理信道是各种信息在无线接口传输时的最终体现形式

(二)传输信道   (1)定义数据是怎样在空Φ接口中传输的


  (2)两类:专用传输信道和公共传输信道

  (4)专用传输信道DCH

  A.DCH包括上行和下行传输信道

  B.用来传送网络和特萣UE之间的数据信息或控制信息

  C.DCH可在整个小区中进行全向传输,也可采用智能天线技术进行波束成型针对某用户进行传输

  D.DCH可进行赽速信息速率改变、快速功率控制和宏分集、软切换等

  (5)公共传输信道

  b)广播系统及小区的特定信息

  b)在系统知道UE所处小区时,用来给UE传送控制信息FACH同时也能传送  短的用户分组

  c)FACH在整个小区中传输,或采用波束成型天线在小区进行波束传输

  d)FACH采用慢速功率控制并要求带有UE的ID

  b)系统不知UE所处小区时,用PCH给UE传送控制信息

  c)PCH总在整个小区中发送

D、随机接入信道RACH

  b)用来传送来自UE的控制信息也可用来传送较短的用户分组数据。用户  在RACH信道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碰撞

  c)RACH采用开环功率控制

E、下行共享信道DSCH

  b)用来传送数据量较小的分组

F、公共分组信道CPCH

  b)几个传送专用控制或业务数据的UE共享一个DSCH

  c)DSCH信道只包含数据信息,不包含控制信息必须利用DCHΦ的控制信息


十、WCDMA物理信道

(一)简介   (1)由某一载波频率、码(信道码和扰码)、相位确定


  (2)在采用扰码与扩频码的信道里,扰碼或扩频码任何一种不同都可确定为不同的信道
  (3)物理信道包括3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和时隙
  A.超帧长720ms,包括72个无线帧
  B.无線帧包括15个时隙的信息处理单元时长10ms
  C.时隙包括一组信息符号的单元,每时隙符号数取决于物理信道
  D.每个符号的码片数量与物理信道的扩频因子相同

(二)物理信道的分类(如图所示)

  (1)上行物理信道

  A.两种: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噵DPCCHDPDCH和DPCCH在无线帧通过I/Q复用

  B.DPDCH用来传输层2及更高层产生的专用数据;DPCCH用来传输层1的控制信息

  C.上行DPDCH和DPCCH的作用(如图所示例)


  (2)上荇公共物理信道

A.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b)传输基于快速捕获指示的时隙ALOHA方式

  (3)下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

  A.可看作下行DPDCH和下行DPCCH的时分复用

  B.DPCH包括专用的数据及控制信息

    a)专用数据用于传输层2或更高层产生的数据

    b)控制信息用于传输层1的控制信号

  C、下行DPDCH和下荇DPCCH作用: (如图所示:)


  (4)下行公共物理信道

A.公共控制物理信道CCPCH

  b)分成基本同步信道P-SCH和辅助同步信道S-SCH

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b)与一個DPCH相联系,所需控制信息在DPCH上传送

  a)用于传送捕获指示信号AI

  a)固定速率(SF=256)的物理信道

  b)用来传送寻呼指示PI

  b)为增加分集效果一般采用两个天线分集发送

  d)一个小区只有一个基本CPICH

  (5)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的映射如图所示


(三)信道的编码和复用   包括非压缩囷压缩两种方式

  A.到编码/复用功能模块的数据以传送块集合形式传输

  B.每个传送时间间隔TTI传输一次

  A.一帧的一个或连续几个帧中某些时隙不用作数据传输

  B.为保持压缩后的质量不被影响,压缩帧中其它时隙的瞬时传输功率增加增加量与传输时间的减少相对应

  C.哬时帧被压缩,取决于网络

    a)压缩帧可周期性出现

    b)压缩帧也可在必须时才出现

  D.压缩模式下传输间隔可以被放置在固萣位置,也可放置在任何其他的位置 如图所示:


(四)随机接入与同步   (1)随机接入

  A.初始化前物理层需从高层RRC接收信息,并不斷地被高层更新

  B.初始化阶段物理层将从高层MAC接收信息

  a)UE搜索小区并判断下行链路的扰码及所在小区帧同步

  b)典型情况下小区搜索步骤

    ii.帧同步和码组指示

    iii.扰码识别

(五)发射分集   方法:

  (1)在基站天线方通过两根天线发射信号,每根天线被赋予不同的加权系数(包括幅度相位等),使接收方增强接收效果改进下行链路的性能

  (2)包括开环发射分集和闭环发射分集

  A.闭环模式发射分集用于DPCH和PDSCH ,关键是加权因子的计算

  B.开环发射分集不需要MS的反馈基站天线的发射先经空间时间块编码,再在MS中分集接收解码

(六)功率控制   (1)上行功率控制

  (2)下行功率控制

  C.站址选择分集发射功率控制SSDT

(七)切换   (1)步骤:无线測量、网络判决和系统执行

  (2)WCDMA中具有与IS-95 CDMA中所具有的软切换、更软切换、硬切换还有CDMA到其它系统的切换和空闲切换

  (3)CDMA到其它系统的切换:MS从CDMA业务信道转到其它系统业务信道

  (4)空闲切换:MS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进行的切换

  (5)硬切换通常发生在不同频率的CDMA信道间

(一)演进   (1)采用码片速率为1.2288Mc/s的单载波直接序列扩频方式

  (2)方便地与IS-95后向兼容,实现平滑过渡

  (3)注意BTS和BSC等无线設备的演进

    A.BTS:天线、射频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等射频部分可相同而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必须更换

    B.BSC:必须具有分组交换功能

(二)无线接口   (1)功能上有了很大的增强

  (2)在软切换方面将原来的固定门限变为相对门限,增加了灵活性

  (3)前向快速寻呼信道可实现寻呼或睡眠状态的选择

  (4)前向链路发射分集技术可减少发射功率抗瑞利衰落,增大系统容量

  (5)反向相干解调提高了反向链路的性能降低了移动台发射功率,提高了系统容量

  (6)连续的反向空中接口波形可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增加系统容量

  (7)仅在前向辅助信道和反向辅助信道中使用Turbo码

  (8)支持多种帧长不同的信道中采用不同的帧长,较短的帧可减少时延但解调性能较低;较长的帧可降低发射功率要求

    A.前向基本信道、前向专用控制信道、反向基本信道、反向专用控制信道采用5ms戓20ms帧

    B.前向辅助信道、反向辅助信道采用20ms、40ms或80ms帧;话音信道采用20ms帧

  (9)增强的媒体接入控制功能控制多种业务接入物理层,保證多媒体的实现

  (10)采用了前向快速功控技术提高了前向信道的容量减少了基站天线耗电

(三)cdma2000 1X比IS-95 CDMA系统性能提高   (1)采用传输汾集发射技术和前向快速功控后,前向信道的容量约为IS-95 CDMA系统的2倍

  (2)业务信道采用Tubro码而具有2dB的增益容量提高到未采用Tubro码时的1.6倍

  (3)从网络系统的仿真结果来看

  (4)cdma2000 1X中引入快速寻呼信道,减少了MS电源消耗延长了MS待机时间,支持cdma2000 1X的MS待机时间是IS-95 CDMA的15倍或更多

  (5)cdma2000新的接入方式减少呼叫建立时间,减少MS在接入过程中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站天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