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房价各镇的乡村发展模式 文化传承型 乡村工业型 畜禽养殖型 乡村旅游型 生态保护型 粮食主导 果蔬园林型

当前栏目 &&&&&&
彬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家园
发布时间: 07:30
文章点击数为:0 字号: [大] [中] [小]
  彬县以&三农&工作为统揽,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加快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该县按照乡村振兴要求,制定出台《2018年决战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三变双五&模式,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产业园制度,出台《深化&三变双五&模式推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扶持15个扶贫产业园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等方式逐步做大做强,新建5个扶贫产业园,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全年计划筹资19亿元,彻底搬迁安置8个村740户煤矿采空区群众,投资3000万元,为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每户发放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扶持发展&短平快&脱贫产业。实施产业兴旺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5个;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流转土地2万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质量兴农工程。以万亩小麦种子田、小麦托管田为引领,推广丰产配套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以现代果业项目为引领,鼓励群众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连片栽植果树,支持融诚兴业公司跨省发展,力争果品产量、产值稳中有增。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册&彬州梨&&彬州觐枣&地理商标,加大营销宣传,打响彬州果品品牌。以规模养殖为方向,新建现代化生猪养殖场5个、肉牛场3个,带动更多贫困户发展畜牧促进增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推广&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模式,助推扶贫产业向纵深发展。借助政银企合作平台,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体系,把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增加到4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4亿元,为&三变双五&模式推行提供金融支持。加快万亩矮砧苹果示范园、万亩黄花菜基地等项目建设,扶持万亩核桃沟、万亩花椒基地延伸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三是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富裕百姓&为抓手,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引导改造家用旱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扎实开展&十进贫困户&活动,实施爱心超市覆盖工程;完善村规民约,加强乡贤文化队伍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文化;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树立农村新风尚。建成32个美丽乡村。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整合捆绑项目资金,配齐社区配套设施,避灾移民搬迁740户,改建早饭头至百子沟、瑶池头至鸭河湾、鹅池至元朝等公路,建成北极塬、新民塬供水工程,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全年计划投资1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42个村119万人饮水问题,新建通村通组水泥路40公里,维修通村路55公里,方便群众出行。投资47亿元,新建新区标准化高中,建成新区小学、幼儿园,完成10所学校改薄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大班额问题。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合作,开设农业实用技术定向培训班,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来源:咸阳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张维
[][][][][][]
主办单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地  址:西安市新城大院省政府大楼9楼
邮  编:710004
电  话:029-
     029-(便民中心)
备案编号:陕ICP备号
承办单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电子政务中心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东路物资路22号
邮  编:710054
电  话:029-
网站标识码:
访问统计:正在加载...
本日访问:正在加载...投稿QQ群:
当前位置: &>&&>& > 正文
彬县:建设美丽乡村 构建文明家园
中共彬县县委 彬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彬县以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重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定位,建设与管理同步、物质与精神并举、常态与长效结合,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一、聚焦村容村貌,建设移步即景的美丽家园
  一是规范化建设。累计投资35.5亿元,实施200个重点村、 31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成农民新居3.8万户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得到切实改善。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提升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土房、土路、土堆的形象和房屋乱建、广告乱刷、柴草乱堆的问题。完成立面改造6万多平米,逐步呈现出白墙灰瓦的建筑风格。实现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村级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活动室、健身广场全覆盖,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群众网络,让群众只进一道门,就能办成事。
  二是精细化管理。投资500余万元,为镇村统一配备辆垃圾转运车、垃圾保洁车、洒水车,落实镇村环卫工536名,建设垃圾填埋场11个,农村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农村“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得到进一步扭转。全面禁止秸秆燃烧,重拳整治木炭窑、白灰销售点,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不断推进生活能源清洁化。
  三是景区化打造。突出镇村历史文化和人文元素。街道重点打造新民徽派、龙高仿唐、水口仿宋风格一条街,社区重点打造河西渭北民居式、朱家湾花园别墅式、拜家河前厅后院式等居住模式,同时结合周围环境和村情村貌,在社区广场建设观景亭、石拱桥、人物造像,在沿路点缀牌楼、景观石,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把公路沿线建成风景长廊。绿化美化全面覆盖。以森林围城暨花园彬县建设为依托,完成新村绿化57个,通村公路绿化51条,城在林中、院在花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化局面正在形成。氛围营造深入人心。以墙面、广场、道路两边、村委会等为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文明用语、“三关爱”、孝老敬亲等为重点,通过漫画、诗歌、剪纸、手绘等形式,共建成文明礼仪墙、和谐平安墙、美德故事墙等共200余面,建成乡村文明一条街89条,文明和谐氛围更加浓厚。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手机、报刊等媒体,开辟专栏、拍摄专题片、制作宣传画册、编印书籍,充分营造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
  二、聚焦社风民风,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家园
  厚重淳朴的民风是文明家园建设的深刻内涵,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之中,深入推进民风建设“十个一”工程,开办道德讲堂上好“一堂课”,设立善行义举榜树好“一面墙”,规范完善村规民约用好“一把尺”,送文化下乡演好“一台戏”,建设村史馆传承“一部史”,制作文明新风公益广告打造“一条街”;开展“邻里守望”主题活动传递“一份爱”,开展寻找最美人物戴好“一朵花”,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模范引领,明德重义。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彬县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建立“四个一”好人表彰激励机制,即每年为“彬县好人”做一次体检、召开一次座谈会、组织一次经济社会观摩活动、组织观看一场文艺演出。并以厚德陕西建设为重点,大力弘扬“六德”,不断拓展“彬县好人”内涵和影响力,拍摄微电影《心愿》、编排戏剧《月缺月圆》、《豳风歌》编辑《德耀彬州——彬县好人事迹选编》、创作《好人歌》、制作“好人台历”, 以此增强“好人”精神的社会感召力,先后有13名“彬县好人”当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截至目前,全县共涌现出1名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2名“中国好人”、5名省级道德模范。
  二是文化传承,崇德向善。通过建设村史馆、民俗窑洞、乡贤馆、群众艺术馆、先祖祠堂等,编写《彬州风物》《彬州地理》《大美彬州》等乡土教材,积极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传统、民间工艺和民间文化。组建乡贤文化骨干队伍91支,利用各镇村、各单位“道德讲堂”弘扬“德”文化、颂扬真善美,同时鼓励他们发挥专长参与“两个文明”建设,旋木、花馍、剪纸、陶艺、泥头戏、布偶戏等传统艺术得到传承发扬。先后开展元宵灯会、社火巡演、“书写核心价值观”、“新春诗词歌赋吟诵会”、“厚德陕西—我们的节日·重阳活动”等文体活动225场次。
  三是志愿服务,关爱互助。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平台,以“邻里守望”为主题,广泛开展“邻里情、一家亲”“爱心妈妈”“党员进社区”“助老敬老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因病、因残、因祸导致的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重点,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爱、守望相助,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同时,持续开展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横穿马路、不损坏公物、严禁婚嫁喜庆活动大操大办“四不一严”文明劝导、“爱彬县就为她做点事”创建活动,以“垃圾不落地、彬县更美丽”为主题,坚持每月组织全县各单位志愿者义务上街捡拾垃圾,志愿服务活动由城市辐射到农村,志愿者已成为农村群众田间地头、引领文化生活、扶贫帮困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志愿者团体141个、招募志愿者33087人,彬县妇联“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项目被省上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四是熏陶教化,移风易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落细落小落实,以“家风家训”为里,以“村规民约”为表,表里结合加强民风建设,推动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悬挂家风家训牌,制作村规民约宣传栏,张贴善行义举榜,弘扬男女平等、孝老爱亲、诚信向善精神,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作用,让群众当核心、唱主角,积极参与民间事务调解、监督与服务,重男轻女、大操大办、遗弃老人、好吃懒做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
  三、聚焦常态长效,建设各方协同的活力家园
  一是不断完善投入机制。彬县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富裕百姓”建设工作与统筹城乡、精准扶贫,农村基层党建、新型社区建设、产业培育发展等工作相结合,采取争取省市项目资金、财政以奖代补、文明单位以帮带干、农民以劳带资、招商引资撬动社会资金的办法,先后争取到“龙高全程机械化密植苹果园、太峪四季草莓无土栽培种植示范园、豳州驿十里生态观光长廊”等项目121个。
  二是不断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县文明办、城乡一体办等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县级领导包抓、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重点帮扶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签订帮扶协议书,常委会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每季度全县重点工作观摩会上进行观摩讲评,实行汇总排名,大会颁发红黑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进行跟踪问效,真正以机制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富裕百姓”建设落实落细。
  三是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探索建立“县委常委会双周例会汇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视察指导”制度,健全完善“检查考评、投入保障、队伍建设、考核激励、责任追究”机制,科学管理,严考细核,实行“每月一考核一通报,每季一评选一排名,年度结果总考评”,使“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富裕百姓”建设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15年、2016年各拿出5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照考核成效对各重点示范村分别予以奖励。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是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
  一是解放思想、领导重视是关键。彬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统筹规划,整体行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二是多元投入、群众参与是保障。加大新型社区建设、农村信用贷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精准扶贫、技术培训等项目政策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入、农民和集体投入、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以文化人、德善并举是核心。彬县注重保持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深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村史馆、乡贤馆、好人馆,延续古风民俗。同时,加强“一约四会”管理,评选表彰各类最美人物,传承家风家训,打造农村群众精神家园,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是重点。结合“山水彬风、丝路佛都”的城市名片,以人为本,尊重地方特色,用白墙灰瓦的民居、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的乡间小道、舒心悦目的整洁村容彰显特色,处处是景、步步皆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别具一格。
陕西文明网(网页打印)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陕西省文明办 主办
彬县美丽乡村为大美彬州“立本固基”
来源:陕西文明网 &&
彬县水口镇下长禄新村
彬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保卫检查水口镇下长禄村文明家园工作
&&& 为了培育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建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近年来,彬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打造和谐宜居环境,狠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有力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道德素养。
  近年来,彬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这一主题,狠抓“环境整治、文化建设、乡风转变”三大工程,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风尚,实现了村庄面貌、镇村品味、文明素质“三个提升”。同时,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佛寺石窟为龙头,以公刘文化为品牌,以豳文化为重点,以工业、生态旅游为特色,构建起文化体验、城市服务与娱乐、田园情趣、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工业旅游等六大旅游板块,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建设之中,融入道德元素,以文化人,以德润民,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打造旅游品牌,涌现出太峪镇拜家河村、炭店镇河西社区、水口镇馨苑社区等一批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村镇。
彬县水口镇下长禄社区
彬县总工会最美工人“善行义举”榜
  彬县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民风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努力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追求,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组织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截止目前,彬县先后涌现出了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2名“中国好人”、3名“陕西好人”、7名“咸阳最美女性”、76名彬县“最美人物”、12户“咸阳最美家庭”、2户家庭被评为“三秦最美家庭”,全县十星级文明户12000余户、全县建成各级文明村镇100多个。龙高镇、水口镇获全国文明村镇、国税局获全国文明单位、县委宣传部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实现了创建“国”字好单位“零”的突破。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卢效平等身边典型请进道德讲堂,把他们的事迹印成故事、编成剧本、搬上舞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聚合强大的道德正能量。建立了道德讲堂总堂和道德模范走廊,全县共建成各类道德讲堂34个,开展活动100余场次,参加干部群众2万余人。
  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结合村两委换届,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村民认可、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与每个农户签订遵守协议,成立乡风文明监督小组,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对陈规陋习进行严查、制止和规劝。在各村建立“善行义举榜”,征集好家风、家训,营造“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三边多点、点面结合的环境卫生整治。面上以“路边、河边、城镇周边”为重点,着力解决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等问题;点上以村庄治理为重点,实现乡村布局优化、卫生洁化、民居靓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重点示范县为契机,以民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彬县文明办制定了《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实施方案》,按照县上每年抓4个重点示范镇,各示范镇抓2-3个示范村,其他各镇分别抓1个示范村的要求,抓点示范、逐步推进,力争3年内全县所有村实现“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全覆盖。彬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保卫多次深入到水口镇下长禄村、底店镇牛北村、太峪镇新堡子社区、义门镇复兴社区、等重点村现场指导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
  目前,彬县水口镇下长禄社区、底店镇牛北村、太峪镇新堡子社区、义门镇复兴社区、北极里村、永乐镇中心社区等重点村都以“十个一”建设为载体,以民风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要内容,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彬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保卫深入到水口镇下长禄村现场指导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
  彬县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这一主题,以旅游为中心装扮乡村,以文化为中心打造环境,完成了集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农村民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把我县建设成“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即把农民培养成为“爱党爱国爱家乡”和“讲法治、讲道德、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的新型农民,把我县农村建设成为“环境美、风尚美、人为美、创业美”的富强美丽文明家园。(赵妍)
责任编辑:苏琳
主办: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陕西文明网 (C)版权所有
京ICP备030140当前位置:
长武县相公镇青龙山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商业计划书
日点击:[]
第一章 摘 要
项目名称:长武县相公镇青龙山乡村生态旅游项目
1.2建设单位:长武县相公镇人民政府
1.3项目地址:相公镇芋元村
1.4项目建设内容:景区建设总体布局是“四文一景五个园区”,主题是打造陕甘边界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1.5项目总投资:项目概算投资4720万元。
1.6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当年即可产生效益,按全年接待8万人次,每名旅游者消费80元(人民币),预计年创产值达640万元。
2.1项目背景
2.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创新。保护和开发好某客家围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需要。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态势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回归田园,亲近自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的新潮流,城市消费的新时 尚.在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近40%.今天,乡村 旅游已发展成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养生等内容丰富,项目繁多,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乡村旅游的带动和国家脱贫致富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在中国大地迅速兴起并成为国内旅游业的新亮点,市场规模与日俱增.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口号开始深入人心并成为都市人的时尚追求1999年,国家旅游局 又推出与乡村旅游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游”主题年活动,而今年更是定位为“乡村旅游年”,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热点,国内旅游竞争的制高点。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2.2.1、该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景区现有面貌,扩大旅游区环境容量,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2.2、该项目建设是搞好长武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需要,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的需要,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将带动其他旅游设施的完善。
2.2.3、该项目的建成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为建设安定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2.2.4、该项目建设有利于整体推进长武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同时与周边旅游相关联,提升长武特色旅游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3.1指导思想:
3.1.1、遵循长武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
3.1.2、在长武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
3.2编制依据
3.2.1、长武县城市总体规划
3.2.2、长武县旅游发展规划
3.2.3、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的陕甘交界处,距省城西安约190公里,是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关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之称。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也被誉为“果乡煤城”,是陕甘边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辖9镇,160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201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5亿元。
长武历史文化悠久,矿产资源丰富。长武为古人类发祥地之一,秦始皇27年始建鹑觚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58.06亿吨,煤层平均厚度10.64米,煤质优良,结构简单,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国家标准煤;煤层气深埋地下400—600米之间,总量约35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2.6亿吨,目前正处于勘查阶段,能源开发前景广阔,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长武自然条件独特,农业特色突出。全县现有耕地29万亩,粮食产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万吨以上。属国家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全县苹果面积已发展到26万亩,产量达到18万吨。果品不但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还远销到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新西兰、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苹果之乡”称号。
长武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优越。长武地处秦陇交界要冲,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古有“旱码头”之誉,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服装、布匹等交易频繁,商贸活跃,市场繁荣,长期以来形成的槐米、花椒等农产品市场,辐射周边兰州、平凉、西峰、银川等城市,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散地。县城传统的“二月二”物资交流会规模盛大,历久不衰,吸引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客商前来交易,宁夏、甘肃等地客商纷纷前来购货。长武区位优势明显,国务院最新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长武列入三级城市集群,是连接天水、庆阳、平凉、宝鸡、咸阳的节点城市。县内基础设施完善,312国道穿境而过,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和西(安)—平(凉)铁路横贯全境,全县90%以上的乡村道路实现了柏油(水泥)化。境内有110KV变电站、35KV变电站各4座,装机容量720万千瓦的马屋电厂,电力能源供应充足。境内有泾河、黑河、南河三条河流,平均径流量达到57.35m3/s,总库容2.278亿立方米的亭口水库已正式开工建设,库容750万立方米的鸦儿沟水库已开始蓄水,发展工业水源充足。
长武县境内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己探明的彬长煤田是陕西省第二大煤田,矿区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100亿吨。境内煤质优良,结构简单,属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良好的动力、气化和生活用煤。据初步勘测,长武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品质优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长武后发优势明显,投资前景广阔。近年来,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等比较优势,先后成功引进了大唐集团、平煤集团、陕煤化集团、淄矿集团4户,中国500强企业和深圳东部集团等20多户国内知名企业来长投资兴业。随着彬长矿区煤电水一体化项目的顺利实施,长武已经进入了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公镇位于长武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东临泾河与彬县隔河相望,南至鸦儿沟流域和亭口镇接壤毗邻,西接彭公镇,北连甘肃省宁县。全镇总面积66.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万亩,18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5963户,23767人(镇区常居住人口3216人),1998年撤乡建镇,2011年撤销芋元乡并入相公镇,2012年12月设相公镇芋元社区。2015年4月撤销芋元社区设相公镇芋元便民服务大厅,2016年10月撤销芋元便民服务大厅。
相公镇是文化名镇。相公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浓厚,因隋朝尚书牛弘故里相公庄而得名,镇区以北“牛弘墓”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柳毅庙、龙女牧羊山、马刨泉、古戏楼、白皮古松等历史古迹。相公镇是果业大镇。全镇现有苹果园2.8万亩,年产优质苹果6万吨,建成核桃示范园6200亩,辖区有鑫隆冷库和通泰冷库,年果品储存量达4000吨。相公镇是商贸强镇。相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集镇,是陕甘两省四县(长武、彬县、宁县、正宁)的主要贸易集贩地,沿街门店达400余家,农历二、五、八日逢集,赶集人数可达上万人之多。相公镇是农业重镇。全镇现有养殖专业村5个,养殖户276户,建有PIC生猪养殖基地2处,年生猪存栏12000多头。胡家河大棚菜基地建有温室大棚160座,雲海菌业有限公司落户坳里村,示范带动全镇6个村建成香菇生产棚140座,柳沟村建成500亩的沙红桃基地,600亩的西甜瓜基地和820亩苗圃基地。相公镇是交通枢纽。相公地处陕甘两省交界,交通便利,福银高速、西平铁路穿境而过,长宁路、冉相公路在此交汇,村村已通柏油路、水泥路。相公镇是平安乡镇。连续多年,镇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5年,相公镇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核心,以建设法治相公和服务型基层组织为立足点,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快果蔬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大镇、人文名镇建设步伐,努力把相公建成统筹发展先行区,优质果蔬原产地,能化工业新基地,商贸流通边际镇,魅力长武北大门。
4.2.1、地形地貌特征
县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塬川相间、沟谷发育,形成渭北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泾、黑、南三条河流将全县土地切割成长武塬、巨路塬和枣园塬三个部分。习惯称长武塬为北塬,巨路塬和枣塬为南塬,自然形成两大农业区域。由于长期流水冲刷,造成塬高沟深坡陡的地貌特征,塬面最高海拔1274米,川道最低海拔为847米,塬滩最大高差427米,全县总面积,塬地约占24%,川占地7%,坡沟地占69%。
经调查,拟建工程周围无不良地质现象。
4.2.2、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以素填土、粉质粘土、卵(砾)石、砂砾岩组成,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ml):黄褐色~深褐色,主要成分为黄土,含零星树根,稍湿,结构。本层局部分布。厚度一般小于3.50m。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黄褐色~深褐色,粉性较大,具一定粘性,很湿,软塑。土质较纯。无光泽~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较低,以掌击打可析水。分布普遍。厚度一般4.00~8.00m;fa=100kPa。
③层卵(砾)石(Q4al+pl):灰黄色,充填粉质粘土及中粗砂,颗粒下粗上细。稍密至中密。南部靠山的Z7、Z9未见,其它地段分布。厚度一般1.50~3.50m;fa=250kPa。
④层砂砾岩:主要为三叠系岩石。上部岩中含较多的卵砾石,下部岩中颗粒以粗砂为主,半坚硬。泥质胶结。上部约0.50~1.50m较破碎,下部较完整。本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5.5m;fa=600kPa。
极限侧阻力标qsik(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3000(钻孔灌注桩) 6000(人工挖孔桩)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附录A,项目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4.2.3、气象情况
4.3历史及现状
原相公镇芋元社区古称阴槃、安定,秦置醇觚县,汉属新平郡,魏属安定,唐属浅水,明属陕西西安布政司彬州长武县进贤乡、进贤里。民国时期延袭为邠县第七政督察公署长武县第二区公所第八、第九保公所。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分区彬县军分区长武县第二区。据陕西省文物考古队的多次普查。该地域内有多处周、秦、唐、明、清时期的文物遗存,以及大量的风物传说。
柳泉村古时所属进贤乡、进贤里,俗称柳泉堡,先周秦三江口弘化驿驰道从村中经过,这里因“柳毅传书”的故事而名扬乡里乡外。现存文物有汉关帝石佛像、北魏千层石佛碑,明成化年谕修龙泉寺石碑,唐建石佛像三尊,彩绘石佛像三尊。迥廊式大佛殿和建于唐代的柳毅庙,柳毅彩绘雕塑以及马刨泉、牧羊山、笔撴井、桑园、靛池、明代城墙、淸代戏楼等遗址。除此以外还有1926年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击毙匪连长黄彦英遗址。1936年腊月刘子丹部红26军骑兵团第一次解放长武时在柳泉的筹粮处遗址及陕西早期共产党员汪峰为国民党19军杨虎城将军传送毛主席亲笔信经过柳泉时休息过的遗址,边区长灵工委地下交通员本村共产党员冯光裕同志活动及居住遗址,抗日战争第三十五师孔从周将军部烈士赵思忠同志故居遗址等,村里还有一颗千年古松,距今已有千年。该树所在地已被县关工委定为爱国之义教育基地。
另外芋元村的关帝庙,南宫村的宝安寺,消水村的阿姑圣母庙,原山坡村的周代遗址以及消水村清代湖北绵阳州官陈五典故居等遗址都是相公镇可开发旅游产业资源。
4.4、项目发展的有利的方面和制约因素
4.4.1、发展的有利的方面
近年来,为了更进一步保护和完善,实施了许多保护性方案和举措。
4.4.2、制约的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乏力;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开发与展示方法单一;旅游人才匮乏;旅游宣传缺乏力度。
(2)资源保护和开发缓慢。目前,得到保护、开发、利用的很少,大部分仍不为人所知,由于保护资金的投入不足,部分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传承和保护而逐渐消失、失传。
(3)缺乏与自然风景的有机联系。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是缺乏三者的有机的联系,基础设施建设零乱,没有统一的规划,主次和轻重不明确。
(4)缺乏与城市(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基础设施的有机联系。缺乏与小城镇建设的有机联系。由于旅游是一项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复杂的活动,对当地经济拉动性较强。项目基础设施规划应与小城镇建设相关联,整体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步伐。
景区建设总体布局是“四文一景五个园区”,主题是打造陕甘边界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5.1农民运动纪念园:突出鲜明的红色历史文化;以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民运动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青龙堡、青龙观等农民运动遗址和农民自卫团旧址为依托,展现了1926年10月从此发源的长武历史上唯一一次共产党人指导下的农民运动场景,并展示了大革命时期农村民主政权——农民协会的场景、农民运动的歌谣和相公镇英烈模范人物的事迹。
5.2人民公社体验园:展示独特的黄土窑洞文化,以人民公社时期的历史为依据,以黄土高原独有的建筑——窑洞为依托,在展示窑洞文化的同时,以大会台、红星广场、壁画、标语等形式部分还原了人民公社时期的历史场景,带人们缅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体验一段壮阔雄奇的岁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黄土生态文化园:彰显厚重的泾河农耕文化;以渭北高原泾河流域的农耕历史为依据,以犁、耙等耕作农具,石碾、碌轴等加工农具,簸箕、筛子等日常工具,大车、手推车等交通工具为主,以独特的地域性人文景观,再现了传统农业时代黄土高原农村生产生活场景,体现了黄土地上上的先辈们不畏艰辛、勤苦劳作、勇于创造的精神。
农家餐饮商业园:展现别样的渭北饮食文化,以人民食堂和秦陇小吃街为中心,以长武独有的小酥肉、水豆腐、血条汤、油麦饭、牛犊馍、搅团、油糕、凉皮等特色饮食,黄酒、土醋、杂粮、土鸡蛋、苹果、核桃、晋枣等特色农产品,老虎枕头、五毒裹肚、虎头鞋等特色布艺品以及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编织作品等为主,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带动群众弘扬民间艺术,共同创业致富。是长武首家集农家餐饮、农家住宿、农事体验、农产品采购、农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美食场所。
祈福健身休闲园:突出独特的山水田园风景,以青龙观、青龙岭等景点为主,修建爬山步道、改造恢复山上的农家小院,与青龙寨、跑马场、游乐园、泾河滩、苹果园、采摘园等为一体,打造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度假胜地。
6.1项目建设周期:
本项目建设总工期为12个月,
6.2具体进度安排为:
2016年8月底前完成项目申报工作。
月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017年1月开始施工,2017年12月全部项目竣工运行。但对各景点的具体项目,采取“先竣工,先验收,先运营”的方式,以尽早发挥效益。
7.1编制依据
1、陕西省、咸阳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及相关资料。
2、《陕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004)
3、《陕西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 》(2004年)
4、《陕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4年)
5、《陕西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4年)
7.2投资估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建[号。
2、规划方案、技术咨询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取工程费用之和的0.50%估算。
3、环境评估费按国家相关政策取1.5元/ m2估算。
4、工程勘察测绘费取工程费用之和的0.40%估算。
5、施工图审查费,计1万元。
6、工程招标费按《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号估算。
7、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号估算。
8、总投资。综上所述,本项目工程费用4720万元,
7.3资金筹措:
长武县柳毅庙-青龙山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完成后,对长武县文化旅游条件有极大改善,旅游名镇形象更加鲜明,设施更加完善,投资环境得到提升。
本项目按以下形式筹措资金:通过招商、合资、合作解决。
第八章 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分析
8.1.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为场地开挖、余土装运等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物为TSP、N02、CO;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污染物为BOD5,、CODcr、油类;噪声由推土机、装载机、搅拌机、挖掘机、打桩机、电锯等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值为70—lOOdB(A);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废弃物及生活垃圾。
项目建设直接经过的地区无大面积的水系及大面积的植被群落。道路建设基本上不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8.1.2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影响
营运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02、CO、SS;水污染源为游客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噪声来源于汽车、船舶以及空调设施;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8.1.3土地利用的影响
道路建设中本着优化线型原则的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及不必要的折迁,同时结合城镇道路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设计。在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齐全,沿线升值的潜力显而易见。
8.2环境保护措施
8.2.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干燥时节应对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使作业表面有一定的湿度以减少粉尘飞扬;搅拌设备应加装二级除法装置并设置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
(2)施工场地废水应设沉淀池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后排放。
(3)尽量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少用或避开使用大噪声设备。严禁噪声大的工程夜间施工。
(4)尽量缩短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转、车辆进出及强光照明尽量避免在晚上22:00以后、早上6:00以前。
8.2.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公路、码头各种营运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标准。各住所接待设施及各餐饮点厨房油烟应收集处理后排放,严禁用排气扇排出未经处理的油烟。景区内务企事业单位禁止使用燃煤锅炉。禁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辆进入景区。
(2)水资源保护措施: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对于各景点内的污水(一般为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或简易污水处理流程(经化粪池、隔栅、沉淀、土壤渗透等过程处理)。
(3)噪声防治措施: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噪声超标车辆在景区行驶,进入景区的机动车船必须配置低音喇叭,机动船舶的噪声应符合环保要求,并且要划定行驶路线,不得驶入噪声敏感区域。
(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景区内垃圾必须分类收集,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不得让固体废弃物直接进入水体污染水源,各景区的固体废弃物统一规划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运往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
(5)资源保护措施:严禁在旅游区范围内乱坎滥伐林木,对古树名木又要分株建立技术档案,充分做好他们的安全防扩措施。
(6)生态保护:对山林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良土壤,有序进行土地开发。控制和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其对土壤及水资源的污染,保护林业资源,坚持植树造林。
8.3社会效益评价
长武县青龙山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主要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在本项目中,道路工程的建设完成后,既不设立收费站,也没有明显的投入产出,它能给城镇居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交易带来诸多的便利,基本上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样,其它设施建设完成后,也没有固定收入。因此,本项目完成后,不仅能使长武县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乡镇区内土地开发与地价的升值,其真正价值主要是体现在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
本项目有利于改善长武旅游的传统构架,为进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8.4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当年即可产生效益,按全年接待8万人次,每名旅游者消费80元(人民币),预计年创产值达640万元。
第九章 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能整体提升长武文化旅游的基础建设水平;扩大旅游区的影响力。同时,项目建成后,可增加数百家店面,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将带动长武县的建设开发,使其招商引资更有成效,有力推动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长武县目前的旅游接待能力较落后。本项目建设后,将改变这种落后现状,使游客来某“好玩好吃好住”,延长观光时间,拓宽消费领域,带动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项目的建设,将在加快长武县总体规划的完善、保护文物、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美化城镇面貌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
<span class="fontstyle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彬县2018撤县设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