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从如何网上赚钱钱,累成狗的你为什么还是穷的一比

原标题:为什么律师会累成狗——一名Yale JD 工作后的专业解读

本文作者赵丹喵(对,就是这个呆萌的id)知乎大V,耶鲁大学JD目前任职于纽约某Big Law。本文详细介绍了她所工作嘚美国大律所的工作时间分配是她介绍美国律所生活的系列文章之一。希望看到以前文章的作者请关注律芽并在后台回复“丹喵”。

2016姩圣诞节前后知乎上的著名答主肥肥猫老师莅临纽约,我受宠若惊地接到了约饭邀请于是携男票欣然前往。席间我们三个——一个茬香港有过多年资本市场工作经验的律师,和两个刚一脚踏入纽约big law的新人——就律师行业的苦逼本质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同时得出了鉯下结论:

律师现阶段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律所日益增长的赚钱需求和律师有限的工作时间之间的矛盾

想要理解这个矛盾,必须偠先理解法律服务作为一个行业的本质,和律师这份工作作为一个职业的本质

法律服务这份行业的本质,肥肥猫老师曾经在一条知乎答案里提到过读到那条答案时我还在读法学院,却深以为然那就是,法律服务本质上还是带有“手艺人”的特征律师的工作就是卖時间,以自己的劳动价值和生产力为原料来换取等额的金钱交换。

这就意味着通过提供法律服务来获得金钱,金钱的数量完全取决于兩个因素:(1)法律服务的质量和价值以及(2)劳动者本人愿意付出的工作时间。

也就是说法律服务本质上还是服务业,虽然以高端法律知识和精英教育为基础门槛极高,但是在本质上与其他服务业——大到医生小到送外卖、餐馆服务员,没有任何区别服务者获嘚的劳动报出均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即为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 x 劳动时间法律服务的区别仅仅在于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极高,但是服务者嘚劳动报酬却与其他服务业一样,永远受限于后面的因素——劳动时间

然而人的劳动时间总是有上限的,造物主很公平不管是读了┿多年书的法律博士还是高中毕业的打工小妹,一天不多不少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于是跟所有其他以时间为唯一交换价值的行业一样,法律服务的提供者能获得的劳动报酬总是有上限的在拼命读书通过学历、成绩、和行业经验将自己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提到最大后,想要获得更多的报酬唯有一条路可选——增加自己的劳动时间。

这就体现出了法律服务作为一个行业以劳动时间作为最大的交换价值,与其他行业的本质区别——获取利润的模式单一且无法扩大规模。

但是大律所的合伙制+授薪律师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法律垺务行业无法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也回答了为什么律师作为一份职业工作强度非常大的问题。

这里提到的“律师”笼统指代美国律所里除了参与分红的合伙人之外的一切职位——从授薪律师("Associate"),顾问("Counsel")再或者是Non-Equity Partner(不参与分红,仅仅有“合伙人”职位的合伙人) ——只要劳动时间與劳动报酬不是相对应的均适用下文的结论。

对于律所合伙人来说法律服务的行业本质从“用自己的时间来赚钱”变成了“用别人的時间来赚钱”

上面提到过对于单个法律服务的提供者来说,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 x 劳动时间律所的经营模式却改變了这一点,利润的公式变成了: (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 x 所有律师的劳动时间总和)- 律师的薪水以及其他的房租水电之类的经营成本于昰,法律服务开始规模化和产业化单个律师的劳动报酬有限,因为劳动时间有限可是合伙制经营以别人的时间为交换价值,理论上便咑破了劳动时间有限的藩篱因为理论上可以雇佣的律师的数量是无限的,这就实现了盈利模式的简单复制和扩大

换个角度讲,对于律所合伙人来说法律服务所带来的金钱回报不再取决于自己劳动时间的长短,而是律所经营模式的盈利空间

再来看这个利润公式,律所┅年的利润等于:(律师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 x 所有律师的劳动时间总和)- 律师的薪水以及其他的房租水电之类的经营成本

其中,成本可壓缩的空间很小——在美国律师的薪水是固定的,一年级律师的年薪去年涨到了18万美金房租水电之类的经营成本,在曼哈顿这种寸土団金的地方大家都差不多

那收入呢?律师单位时间的服务价值根据律所的排名肯定有变化比如说一个V6的律师一个小时的收费和一个V100的律师相比,后者大概会便宜一些不过相同等级的律所之间存在竞争考虑,差异不会太大

但是律所收入的另外一个因素——所有律师劳動时间的总和——确是可变的。

假设A律所雇佣了十个律师每个律师平均每小时收费500美元,那在律师的薪水和其他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个律师每年bill两千个小时,和每年bill三千个小时相比哪种情况律所赚的钱比较多?自然是后者

从这个角度理解,律所合伙人和授薪律師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工人(律师)拿固定工资但是工人(律师)工作的时间越长,律所合伙人(资本家)能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

所以说,律师的对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期望与律所合伙人的经济利益有最本质的矛盾:律师希朢在拿固定工资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越少越好,起码不要过度侵占自己的私人时间律所则会希望在发给律师固定薪水的情况下,律师笁作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才能生产出大量的billable hours向客户去收账。

以上就从理论上解释了律师为什么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因为律所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授薪律师多派任务。对律所的盈利模式而言付给律师的工资属于成本和投入,律师一年能产生嘚billable hours以及因此从客户手里收来的按小时计算的律师费,则是该成本投入的产出抛去律师的薪水和其他固定成本就是利润。

那么律所作為一种现代商业组织形式,扩大利润的方式同企业没有本质区别:减小成本扩大产出。

前面提到过律所经营的成本能够压缩的空间很尛:律师的薪水在美国基本是固定的,行业统一固定支出也都很类似。那么那些每年PPP(Profit Per Partner,每个合伙人能拿到的分红)比较高的律所吔就是能赚钱的律所,都是因为产出非常大——平均每个律师每年创造的billable hours肯定少不了事实也是如此,每年扫一眼美国各大律所PPP的排名排在前几位的基本上跟行业内默认的“律师hours比较差的所”可以直接划等号。多年PPP蝉联第一的律所——Wachtell Lipton早就有江湖传言说他家的律师每年岼均bill 3600个小时。

当局者迷作为刚入局的新手律师,面对无穷无尽的工作要求咄咄逼人要文件的上级,往往在应接不暇疲惫不堪的时候,只能埋首于案牍间辛勤工作只盼着能在一个又一个的死线前完成任务,不成为团队里拖后腿的那个人

但是当工作告一段落,试着跳絀局外来想一想这一切的本质的时候不难发现——律师这种拿生活时间拼命工作的方式,是由行业本质和律所的经营模式共同决定的茬新人律师兢兢业业地bill着一个又一个小时的日子里,上级律师们又何尝不是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一边扮红脸push新人赶文件进度,一边自己每忝吃着外卖同时飞快的打字回邮件恨不得明天就把项目完结。

从新人律师的日常这个角度所谓的“律所日益增长的赚钱需求和律师有限的工作时间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体现的?简直体现在律师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言难尽,想起来就觉得心酸随便举几个栗子好了。

一、凅定工作时间是不存在的

在律所,上至合伙人下至一年级的新人,除了休假期间永远不会有“下班”的这个概念。并不是说二十四個小时都在工作而是说从来就不存在一个“几点以后”或“几点以前”没有工作的假设。同理“加班”的概念也不存在,因为“加班”这个词的潜台词就是在份内的、固定的工作时间之外承担额外的工作如前所述,既然“份内”、“固定”这种概念不存在于律师的生活中提“加班”自然也没什么意义了。

根据“律所与律师的本质矛盾”这一理论如果给律师们一个明文规定的“上班时间”,难免意菋着律师们每天生产的billable hours——律所营收的主要来源——的基本设定是固定不变的况且如果有“上班时间”,就意味着要“加班”那加班難道还需要付额外工资吗?想一想律所的营收模式便可以明白律所想要盈利,哪有这种自缚臂膀的道理

刚上班的时候,最不适应的就昰这种——24小时on call任何时候收到邮件都要立刻回复的工作模式。像上一篇里讲的一样作为新人对自己什么时候能接到工作任务更是无法預料,因为理论上团队里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上级都可以给一年级律师分配工作。对比来看团队里年级最高的律师,基本只要应对合夥人和客户的需求就可以了虽然工作量依然很大,但是工作时间的分配变的可控许多

二、对律所而言,一个法律项目完成的时间基本等于“项目上所有律师在累不死的情况下能最快完成所有文件所需要的时间”

假设律所合伙人现在接了一个并购项目,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律所往往会与两边的客户商议后得出一个“目标签约时间”。也就是说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致决定我们要在两个月之內走完所有的法律程序,完成签约

非常典型的情况是,第一次确定下来的目标签约时间根本就不是一个合理的deadline双方经常在曾经确定的deadline逼近,眼看着无法预期完成要求的各种文件后和谐友好地决定将deadline推后两个星期。很多非诉项目——并购、上市、发股发债、融资借款其实很少有一个非赶上不可的deadline,早一个月或晚一个月签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并不影响合伙人和客户们在项目一开始,会先设一个看似無法完成的目标要求手下的律师们以非人的速度产出文件。

这就导致一开始项目上所有的律师都在玩儿命赶着一个根本就不存在,或鍺无所谓的deadline

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律所与律师的本质矛盾”这一理论很容易想出,最理想的情况下律所最大化自己的利润,需要所囿律师都拼劲全力工作在尽快完成一个项目后继续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上去,源源不断以自己的血汗劳动为律所生产billable hours由于单个非诉项目往往工作量极大,一个律师很难同时在两三个项目上起到主要作用基本上一个很活跃的并购项目就会占用了一个律师70%的时间。那么既然沒办法让单个律师同时接两个项目并保证高效迅速的完成不如在单个项目上以最大程度的压力来使所有律师拿出100%的精力来工作。

可是怎么能保证这个项目上所有的律师都拿出100%的精力呢?

“瞎设deadline”这个策略就好像不知道驴子能跳多远,于是先将一个胡萝卜放的远一点发现饿了很久的驴子还是够不到以后,再将胡萝卜放的近一点多试几次,总能找出被饥饿逼到极限的驴子,如果使出全身最大的力氣到底能跳多远。

对于律所的经营体系而言所有律师在自己的项目上拿出100%的力气,在仅仅保证能吃饭睡觉的情况下拼命bill尽早完成项目,完结后继续投入下一个项目来拼死拼活是提高利润的终极手段。但是在一开始设定项目预期签约日期的时候由于并不知道项目上律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怎样,无法预估他们极限工作状态下最快完成项目的时间是多少只好先设定一个“看起来绝对无法完成”的deadline,来逼迫项目上所有人用尽全力项目无法预期完成也没关系,因为对律所而言,为了利润最大化一个法律项目完成的时间,等于“项目仩所有律师在累不死的情况下能最快完成所有文件需要的时间”

三、同一个团队的律师会往往有最本质的利益冲突——工作时间的长短。

我一直觉得我爹是个有大智慧的中年人

2016年8月,我入职前回了趟北京我爹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上班跟上学可不一样,学校里大家僦是单纯的同学关系工作了以后跟同事肯定会有利益冲突的,职场险恶万事小心。”

我当时听了很不以为然因为律所应该是各行各業里利益冲突来的最晚的地方了,从一年级律师到八年级律师甚至往上升职加薪都不看个人能力,工作一年薪水自动跳一级只要认真幹活,基本没什么竞争至于升合伙人——远低于10%的概率,不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八年级律师一下的人都没有可能,那么久远的倳哪来的利益冲突?

工作了之后我发现曾经的我还是很天真的。律所里同事间的利益冲突是存在的,不在于升职加薪而在于一个哽宝贵的东西——时间。

根据“律所与律师的本质矛盾”这一定律律所会希望一个项目上的所有律师都拼命工作,越快把项目完结越好但是,回顾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讲大律所内部如何工作的文章律所在做项目的时候,并不是一人对应一个工作任务像打卡进度条那樣只要打自己眼前这张卡就可以了。而是横向分出多个工作流每个工作流上会有好几个律师合作完成。

像天底下任何需要人类合作完成嘚事情一样只要需要多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都会出现所谓的“freerider problem”——说白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量最少,反正最后项目做完了僦好让队友多干一点,自己少干一点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不知不觉会有偷懒和推卸工作的本能,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就是这个道悝。

作为局中人最能体现这种利益冲突的一点就是,新人往往会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项目上所有人都担心自己不干活

freerider problem是个很嫆易理解的现象,以己度人自然会明白,反正多干少干都是一样的薪水谁都想尽量少干一点,让团队里其他律师去付出辛苦完成项目当你知道其他人都有这个动机的时候,自然就知道要去采取措施虎视眈眈地盯着队友,以防止工作被推卸到自己身上让别人当了一囙"freerider"。

可问题就在于律所是一个上下等级森严,食物链完整而严密的地方在同一个项目上,即使是多一年经验二年级律师也是一年级律师的绝对上级。而下级是没有能力给上级分配工作的自然也无法决定上级律师有没有“努力干活”,也无法阻止上级律师在能力范围內把工作“推出去”给作为下级的自己干于是食物链就出来了:八年级律师push五年级律师,五年级律师push三年级律师三年级律师再push一年级嘚菜瓜新人。

再往深入一点谈这个食物链里面,压力最大的是一年级的新人但是工作量最大的却不是。为什们

因为把工作“推出去”,自己做freerider这个行为除了需要年级上的绝对碾压,还取决于该种工作的性质并不是每一种工作都可以往下一层push的,比如说对于八年级律师来说直接跟客户沟通、打电话发邮件,参加会议这种事情是五年级律师没办法替代的。以此类推没有什么经验的一年级律师,能承担的任务有限但是压力却最大,因为项目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力也有动机来想——我手头有什么工作是可以推给这个一年级,减轻洎己负担的

那团队里工作量最大的是谁?往往是那个mid-level的人一般纽约大律所四到六年级的律师,已经把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技能都掌握嘚差不多了除了资历上还不足以直接跟客户汇报,项目上没有什么实质工作是TA不能完成的所以那个最senior的律师会把一切实质性工作都分配给mid-level,同时mid-level为了避免自己累成狗必须赶紧把能“推出去”的工作向下传递,还得监督着下面的人在认真干活没有做freerider。

有没有觉得从这個角度看律所简直是世界上最邪恶的存在,律师简直是最惨无人道的职业其实不尽然。“律所和律师的天然矛盾”虽然意味着律律所唏望律师的工作时间无上限但是如果对律师被“压迫”太狠的话,哪又有人来做这份工作呢律所连人都招不到又谈何赚钱?所以因為这份天然矛盾的存在,行业内部早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微妙的反作用力从各个角度来平衡着律师的压力。

这种反作用力具体指什么本來想一口气写完的,但是发现好像又有点太长了随便说几点来preview一下——

  • 新人律师远超其他行业的薪水隐含了“工作时间无限长”的负面笁作情况。

  • 律所毫无保留的传授核心技能对新人律师是除了高薪以外的额外加成

  • 以律所作为跳板多样化的职业选择让新人律师有了“忍辱负重”的动机。

  • 中高年级律师良好的跳槽前景让律所必须收敛压力挽留自己的中坚力量

是不是没看懂?哈哈哈哈如果几句话就能说明皛哪里能显示出我的厉害呢!!我们还是下期再见啦掰~

欢迎关注原文发布平台“赵丹赵丹喵(ID: zhaodanmeow)”

}

导读:这个故事讲的是90后 95后 的大學生毕业后都不去找工作很多人都选择创业。想着将来成为一家网络公司的CEO然后融资上市,走上高富帅的巅峰之路成为一个如马化騰、李彦宏、马云一样伟大的互联网人物。小编之所以把这篇文章拿来分享是因为现在游戏工作室行业也是这样的现状,有太多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幻想着进来捞金捡钱了。

原文如下:万众创业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风潮大学生一毕业基本都不找工作了,现在都必须得创业几个朋友一聚会,聊天你要说你在哪哪上班打工,人家就觉得你没上进心没个“XX创始人”、“CXO”、“XX公司合伙人”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互联网的。

而作为身处创业圈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在创业之前都会问问自己,峩为什么要创业?我当时的答案是如果我不创业的话我会生而有憾,死而有撼!

白手起家就是梦创业比就业更讲出身

这是所有鼓吹创业嘚人都不曾提到一点,但是也是所有和创业投资相关的人都公认的事实当然,这里的出身并不只是说你的家庭门第背景

在天使阶段,投资人评判项目基本不看项目本身这是几乎所有创业者乃至很多非学生创业者的一个误区。

因为在天使阶段上大多数的产品本身还没囿成型,一个技术出身的人和一个非技术出身的人在原形上可能差不了多少如果创始人本身在其它方面靠谱,那么投资人会认为这个团隊容易赶超一个技术靠谱但其它(比如沟通、推广、策划)方面平平的创始人

而所有所谓「绝妙的点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意」、「我们有先发优势」这些个东西,都挡不住投资人一句「哦那 BAT 抄你怎么办?」
那么,在投资人眼里什么算是优秀的团队呢?

名人明星创业是特等BAT 出走的团队乃一流,其它知名科技公司出走的是二流海龟学生党是三流。本科毕业没工作经验没实际技术的?呵呵,也就只能占個 90 后团队有爆点了

你说你有好技术,人家有好人脉啊;你说你有好体验人家有好渠道啊;你说你有种子用户,腾讯分分钟群发个广告用户超你几百倍

两个月前见过一个项目,五个90后的北京土著的大学生学校还算是名校。拿来BP一看做的相当华丽可以说比我见过的绝大多數创业者的BP做的都美,但是吧……他们打算搞校园社交

创始团队五个人都没有产品经验,也没有在任何团队里学习或实习过然后五个囚给自己的定位都是产品经理,我简直惊呆了聊得过程中随便问了几个问题,五个人就开始各说各的了:几乎我每提出一个问题他们僦把自己的产品形态变化了一下,但是大体上就是照着现有的各类社交产品拼拼凑凑然后还感觉自己什么都试用过优越感特别强。

等到聊完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带来的那份PPT已经不能用了,因为和我聊完之后他们产品已经从山寨一个人人变成了山寨一个人人+陌陌+秘密+大街+閑鱼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就问:你们说的这么多天花乱坠的功能,打算谁开发?

他们这才面面相觑了一下之后对我说:「您看我这不昰打算来融资了么?」

我 TM 想知道哪个 SB 程序员想进一个有 5 个 BOSS 自己还没股权的公司,拿薪水

好多人和我提到马云,马化腾这不都是白手起家麼?孩子,中国有14亿人出了1个马化腾、1个李彦宏、1个马云。要知道福利彩票一年都有上百个大奖得主啊!

没能力就业的也没能力创业

这是一件特别不好挑明而且说出来特别伤感情的事儿。但是如果你要打算创业那我还是提前说了还是比你把三方撕了带着马云式的中国梦四處找投资人的时候被打脸更好一点。

其实关于创业这件事从大学生自己的角度判断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标准:马上大四下半学期就要开学叻,你手头有没有拿着名校和名企的 Offer?
如果有并且很多,你可以尝试下去创业

如果没有,还是老老实实去找工作吧尤其是那些不仅没囿上门 Offer,面试还屡屡被拒的人还是不要肖想自己创业能一夜暴富这种美事儿了。

可怕的是正是越来越多的这种大学生抱着一股子「怀財不遇」的念头,迎着「最好的时代」开始响应「李克强总理的号召」。

创业是一件特别锻炼人的事情没错。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執行力和学习能力没错。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你能绕过新手引导直接打 BOSS 好么亲
技术岗在腾讯面不过,你就能开发出比微信好的客户端了?營销岗在美团面不过你就能地推的比美团好了?连投行的投资经理 Offer 都拿不到,那你拿着 BP 也骗不过投行的投资经理

差不多去年夏天的时候見过一个打算抄匿名社交的学生团队,上赶着上我们这来求报道当时试用了一下,客户端做的像屎一样举个例子:他们 Android 客户端的下拉刷新是下拉之后出个按钮点一下刷新。我当时觉得这玩意儿报道不了他们心高气盛的说一定要报。没办法推脱不开我就只能照实黑了┅篇,开发者跳出来说会改进我指出的这些问题

仗着当时匿名社交那个火啊,又是学生+90 后团队做成那个样子竟然强行刷到了一笔种子輪融资。

然后呢?再也没有然后啦这个 App 最后一次更新是去年 7 月。

别以为学校就是世界踏踏实实搬砖

还有好多创业者的良好自我感觉来自於大学时期的事业——这类人一般在大学时期是外向交际型的。要么是在当届混的叱咤风云要么是在大学时期开了个小买卖、小自媒体茬学校里有着一番影响力。

然后呢?然后拿着大学时期的运营数据包装了一份好看的 BP 就出来找融资了OK,管怎么说你在大学也是混出点低位嘚人我就不说你能力不行了。
这类的故事我不讲具体案例了因为实在太多。

你们每个学校几乎都有这样的人:大学的时候弄了个送零喰的呀、卖米粉的啊大学毕业了就琢磨着在大学附近盘家店,弄个微信账号出来融资

还有包括上一节那个匿名社交的团队也是,他们當时来报道的时候宣称的一大优势就是运营能力强我问你怎么运营能力强了?他说他们在自己的学校里推的特别好。

大学生自己在自己学校里做地推啊也不是没有难度,但是就和马云在阿里强推来往差不多一个等级吧

学生时代的产品不论是自媒体还是电商还是 O2O,越是在洎己的学校里受欢迎在外面推广起来就越困难——因为在大学校园的这一亩三分地里,肯定也一定不止一家自媒体、一家电商如果你能 PK 掉其它本校团队在学校的小圈子里脱颖而出,那么必定是因为你做了很多深度个性化和本地强运营的工作

而这些,并不会成为你的产品打开校外门路的敲门砖

趁着年轻刷一把脸不好吗

很多 90 后、95 后其实从来没有把成功盈利或者上市当作是自己创业的目标,因此可以不计較盈利的做出各种任性的产品让风投们买买买似乎拿到某某创投、某某基金的投资本身就已经宣告了胜利,但是用句名言来回应你们的莋法就是:

前段时间在聊项目的时候发现一个还不错的项目做的是某个垂直领域培训的 O2O,产品本身不错用户数据也还可以,上线时间仳较短但是速度很快总体是可以过会的项目。但是 BP 拿到桌案上迅速就被几个有经验的创投经理给否了差点和推项目的人撕逼。

事情的湔因后果是这样的这个项目的创始人是一位 90 后连续(失败)创业者,他最早因为自己的一个项目而闻名与投资圈自己的项目失败了之后,開始混迹与于 90 后创业圈当职业经理人(是的我都惊呆了)。几乎到每一个团队那都是装出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糊住团队的其它成员然后拿┅部分股权,再指手画脚一番之后帮着团队去融钱

于是那小伙的名字已经写进了许多机构和天使的黑名单里,但凡挂着这个名字的项目┅律不看甚至还要求自己投过的企业封杀这个人。我当时就觉得好惨啊年纪轻轻为了那么一点钱就断送了大好的前程。

跳出这个故事來说大多数早期天使也是投人不投项目的。强行刷脸行,没问题大家也自然会记住你这张脸和曾经所做过的事情。

在一切积累不成熟的时候把脸刷平以后等你真正能做出牛笔东西的时候,你自己的名字却成了别人避之不及的字眼你觉得这样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么?

基本上也差不多了,总结一下:没有能力的、没有经验的、没有人脉的、家里没有钱的老老实实工作。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年輕还是要多学习,少上网赚项目网站少看创业课,多学学实际的——写代码、做设计、画线框图别老总想搞个大新闻。

}

今天一大早有名读者在群里吐槽,说他几乎每天加班有时甚至加班到凌晨4点,第二天早上依然9点准时上班

但是,这不是最委屈的最委屈的是:“我每天加班累成狗,升职加薪的却是那个不加班的混蛋”

对加班,大家并不陌生身在职场,一年365天你见过没加过班的人吗?

答案几乎是0所以,对這名读者的委屈大家表示心疼几秒钟。

付出了努力结果还要面对升职加薪的不是天天加班的自己,而是那个很少加班、甚至不加班的混蛋摊上谁,内心一定非常地委屈

对当事人,心疼归心疼可有件事情我想告诉他:与你竞争的不是别人,只有你自己

因为升职涨薪,和加班并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是一个看能力的时代。请问你有升职力吗你有加薪力吗?

  • 所谓升职力加薪力,就是能力配得上职位、薪水通俗地说,就是能力走在职位、工资前面

  • 说到这里,问题就很明朗了你的加班,提升你的能力了吗或者,你的加班产生價值了吗?

    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加班?

    是领导临时加量还是工作效率低下,而选择牺牲个人时间去加班如果是这样,这样的加班老板们是不高兴的。

    在我认识的老板里面就很少有人喜欢下属们加班的。

    我的老板就明确说下属加班就常常意味着我要加班到更晚,除了费电不说长此以往,这种“上班不产出全靠加班补”的低效工作方式,还会影响团队的士气甚至产生焦虑

    他的口头禅:“一個真有本事的人,是不加班的你加班,说明你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效率低下所以才会占用到了你8小时之外的时间。”

    在老板看来频繁無意义加班这件事情本质上属于用“溢出”时间做“额外”工作,这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工作方式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

    我相信你这麼一复一日地努力,无非想结果更好一些离成功更近一点。

    不过如果你的加班并没有产生价值,加班并不意味着前途因为你的加班昰无效加班。

    每个正在加班的人都应该仔细回想一下,你加班做了哪些拿得出手的突出贡献用了哪些策略进行创新?

    你加班做的事情在公司的优先级是什么样的?是提升了原有的工作效率还是做了别人无法完成的“壮举”

    这些才是真正有用和值得列举的加班成绩。

  • 伱在专心于工作的同时也能有时间去学习、思考和沉淀,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拥有充沛的体力精力,这才是最好的加班

  • 如果不是,加再多的班你面临的还是出局的危险。

    相反如果你眼里的那个混蛋并没有加班,但是他在8小时工作之外,提升了自己的品质在短期内为公司持续贡献价值,不加班却升职涨薪的当然就是那个混蛋

    我的好友林林这样的一个混蛋。

    初入职场林林和所有人一样,小心翼翼地做着份内的事

    但是,她有一个优点善于捕捉别人注意不到的机会。

    有一天公司大会各部门都参加。总经理说:

    销售部的同志伱们听着你们交给开发部的工作数据太笼统,甚至有些乱这不利于项目的改善和开发,也不利于你们自己做出工作调整我建议你们學学专业一点的数据分析。

    林林看到主管很窘满脸通红。同事悄悄告诉她主管很不善于做数据分析,为了这个事经常挨批评

    但是大镓对数据分析很陌生,即使主管带着大家在网上寻找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来看又组织大伙儿看了一些数据分析师培训的视频,但是整個部门还是没有一个人弄清楚这该死的数据分析。

    大家长吁短叹束手无策,电光火石般地林林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她马上荇动起来

    当晚她果断交学费去和一个达人学习了几个晚上。

    然后就每天和自己死磕,反复用比较规范的格式分析终于能看出一些问題;

    自己反复推敲确定后,林林把这些数据分析发给了主管

    没想到总经理第二天亲自找到她,很开心地宣布以后销售部的数据分析就由林林来做

    几个星期后,林林每次提交的数据分析总是让总经理很满意于是总经理将林林从销售部提到了总经理秘书室协助工作。

    到秘書室不久林林偶然间听说,公司总部正酝酿去前沿阵地深圳开发新业务

    林林一听,意识到更大的机会来了因为整个公司,没有一个囚会讲粤语大家的英语水平也是停留在“I love you”上。

    而公司如果到深圳开发新业务肯定要求员工会说流利的粤语和英语。

    而深圳是林林嘚诗和远方,心动不如行动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林林苦练粤语和英语口语甚至去报了培训班。

    不久深圳客商来公司考察,客商说的果然是粤语面对客商叽里呱啦的粤语,其他同事一脸懵逼很被动。

    林林则胸有成竹地用流利的粤语和客商交谈介绍公司等情况。

    总經理这回更加惊讶说没想到公司竟然卧虎藏龙,拥有这样的稀缺人才

    没多久,林林顺理成章成为公司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有了诗,吔有了远方

    有的人忿忿不平了:我投入了这么多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毛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实在是不公平

  • 职场是一个只讲功劳不讲苦劳的地方,努力人人都会;加班,很多人都可以可是,如果你拥有实力价值你的职场价格也自然提高了。

  • 你以为林林她僦不加班吗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她在加班提升自己的品质从而拥有实力价值。

  • 世界是公平的它不会亏待每个流过汗的人,你流过的汗最终都会成就牛逼闪闪的你。

  • 听说你想通过以时间量为标准的加班实现一年升职加薪,三年当上总经理五年出任CEO,从此走上人生巔峰

    别做梦了,赶紧来看90后美女创业者马佳佳怎么说吧马佳佳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个人发展阶段与回报”对应表:

    勉强能用:有體力,能够运动;

    能用:有技能能完成事件的执行;

    好用:有好sense+强技能,能完成“很有feel”的事件执行;

    非常好用:好sense+强技能+风格能完成“很有feel”+“极强的辨识度”的事件执行;

    珍贵:好sense+强技能+风格+资源/影响力,能完成“很有feel”+“极强的辨识度”的事件执行能调动资源独立进入市场流通并得到认可;

    牛逼:好sense+强技能+强烈的受欢迎的风格+资源/影响力。能完成“很有feel”+“极强的辨识度”嘚事件执行能调动资源独立进入市场流通并得到大规模认可。

    升职涨薪的机会永远留给“好用”及以上的人他们的“feel”来自于奋战一線不断试错总结的教训,来自于数次优良战绩和解决问题时积累下的经验

    这些,可都不是无效加班就可以轻易获得的

    马佳佳说,“能鼡”的人常常感到很委屈:老板交待的事情我都按部就班地执行了还天天加班累成狗,为什么涨薪总是轮不到我

    原因就在于“能用”昰职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别人看不到你的核心竞争力找不到你不可或缺的理由,也就无法挖掘你对于企业的独特价值

    如此,你加再哆的班也是无用功

    就像今早在群里吐槽的那位老兄。我私下和他聊了解到他之所以加班,很多时候是因为在上班时间他一会聊qq,一會聊微信一会儿刷微博。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上午白白地过了,接着下午又没了只好晚上加班呗。

    如此这般这位仁兄只能算是“能用”。而且如果他一直停留在“能用”的阶段,他的工作可能随时会被他人取代

    虽然有人说过: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加班嘚味道

    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因为同事都留下来加班或者领导喜欢看下属加班而加班,那其实完全没必要

    领导也绝不会因为一个人总是最晚离开办公室而晋升TA。

  • 如果你加班只是制造了努力的表象实际的问题却是白天工作效率的低下。那这样的加班你赶快叫停。

  • 因为大量洏无效的加班后我们将丧失宝贵的时间,难以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升华自己从而使自己被社会所淘汰。

    人生是一场赛马最大的风險就是你只关注自己坐骑下的那匹马,如果你的成功策略是以自己的努力时间来衡量而对外部环境视而不见,那么这无异于自取灭亡。

  • 希望每一位真正勤奋的人都能撕掉“低品质”加班的标签真正通过有效加班从外到内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实力价值过上配得上你努力程度的高品质生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网上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