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一个CPU都会cpu睿频怎么开

已解决问题
问下CPU睿频是自动开启的吗?
问下CPU睿频是自动开启的吗?
浏览次数:1181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自动开启不过实际使用中,低性能的cpu最好还是手动调成固定高频运行,否则一节能降频干什么都卡死性能好的cpu当然是选择自动调节好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重定义Modern UI,打造完美Windows全新体验
查看: 11437|回复: 30
积分5917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50主题UID1612747帖子PB币16052 威望74 贡献0 技术4554 活跃20385
这是一个马甲
UID1612747帖子PB币16052 贡献0 技术4554 活跃20385
本帖最后由 cjy__05 于
09:14 编辑
我的笔记本处理器是I5-480M,(最大主频,2.67Ghz,可以在高速应用时候睿频至2.67)安装完之后,未安装任何intel的驱动,结果狂按住F5一直刷新桌面,频率依然上不去,只是在1.2Ghz附近徘徊,然后运行游戏、电影转码,看高清电影主频依然没什么变化。。。
更新:如果早期的I5无法睿频或者在进行高性能处理时候频率依然处于1.0G左右无法上升,也可能是.net 3.5未安装导致英特尔主板芯片组驱动无法正常工作所致。安装请点:
01:40 上传
突然想起在windows 7时代官方有两个睿频加速驱动:
(Turbo Boost_Intel_1.2.0.W7x64_A)
(Turbo Boost_Intel_6.0.0.W7x64_A),
全部一股脑装上重启,桌面按住F5狂刷,主频开始变化,还可以最高睿频到2.9左右,终于回归正常:
02:08 上传
02:10 上传
目前已知的是,只有第一代的I5会在某些时候出现这种主频不能升上去的情况,安装睿频驱动即可解决。后面的第二三四代带睿频功能的I5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原生对系统支持很好,无需再安装。
相关资源下载,谨慎使用
链接: 密码:kazq
<p id="rate_500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PB币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13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核电&PB币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86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PB币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1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Mac 发来贺电~&PB币 + 60
" class="mtn mbn">
积分2261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50主题UID648169帖子PB币44677 威望51 贡献0 技术76 活跃2348
远景有关部门[已退役]
PCBETA RC1, 积分 2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9 积分
UID648169帖子PB币44677 贡献0 技术76 活跃2348
本帖最后由 zhxhwyzh14 于
06:59 编辑
比楼主低一代,回去试试
微软应该会在正式版改进,楼主应该去feedback反馈一下
积分337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0主题UID93268帖子PB币2466 威望5 贡献0 技术0 活跃593
头像被屏蔽
UID93268帖子PB币2466 贡献0 技术0 活跃59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积分665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40主题UID1849816帖子PB币2921 威望0 贡献0 技术0 活跃1190
PCBETA Beta2, 积分 6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5 积分
UID1849816帖子PB币2921 贡献0 技术0 活跃1190
都快忘了自己的本本有睿频功能了…
lz能提供一下下载地址吗?
&已经补充&
积分162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0主题UID4572392帖子PB币174 威望5 贡献0 技术1 活跃369
PCBETA Milestone, 积分 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UID4572392帖子PB币174 贡献0 技术1 活跃369
积分1972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50主题UID1531553帖子PB币9764 威望175 贡献0 技术39 活跃1687
PCBETA RC1, 积分 19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8 积分
UID1531553帖子PB币9764 贡献0 技术39 活跃1687
我有个i5-M460,没有安装睿频加速驱动,主频是2.53GHz,最高睿频到3GHz,未出现楼主这种情况,不过我是在虚拟机里测试的
09:00 上传
下面是狂按F5刷新时的
08:59 上传
整体上没变化,不知道是不是虚拟机中的问题
(77.94 KB, 下载次数: 0)
08:59 上传
下载次数: 0
积分356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30主题UID3751861帖子PB币3008 威望0 贡献0 技术0 活跃1663
风中之鹰,云上之王!
PCBETA Beta1, 积分 3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UID3751861帖子PB币3008 贡献0 技术0 活跃1663
不错的经验!
积分1154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40主题UID680280帖子PB币220 威望110 贡献0 技术10 活跃388
PCBETA Beta2, 积分 1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6 积分
UID680280帖子PB币220 贡献0 技术10 活跃388
zhxhwyzh14 发表于
比楼主低一代,回去试试
你的是第三代,楼主的是第一代
积分90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0主题UID37638帖子PB币1720 威望0 贡献0 技术1 活跃517
PCBETA Milestone,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UID37638帖子PB币1720 贡献0 技术1 活跃517
果然上不去,试试LZ的方法。。。
积分90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0主题UID37638帖子PB币1720 威望0 贡献0 技术1 活跃517
PCBETA Milestone,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UID37638帖子PB币1720 贡献0 技术1 活跃517
zhangyuli 发表于
果然上不去,试试LZ的方法。。。
原来是被鲁大师给限了。。。把鲁大师的自动降温关了,就上到3Ghz了。。。win10
积分109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0主题UID4035191帖子PB币218 威望0 贡献0 技术0 活跃775
PCBETA Milestone, 积分 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 积分
UID4035191帖子PB币218 贡献0 技术0 活跃775
哎,i3给跪
积分1068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40主题UID656272帖子PB币272 威望51 贡献0 技术224 活跃1165
PCBETA Beta2, 积分 10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UID656272帖子PB币272 贡献0 技术224 活跃1165
9860安装好以后明显比9848卡,一直在找原因,刚才看了了一下
我的i5 2557M 主频1.7 睿频2.6&&按住F5 频率连主频都不到一直1.2 1.3徘徊
积分166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0主题UID2988237帖子PB币222 威望0 贡献0 技术1 活跃770
PCBETA Milestone, 积分 1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UID2988237帖子PB币222 贡献0 技术1 活跃770
我的是i5 450m
积分5917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50主题UID1612747帖子PB币16052 威望74 贡献0 技术4554 活跃20385
这是一个马甲
UID1612747帖子PB币16052 贡献0 技术4554 活跃20385
9860安装好以后明显比9848卡,一直在找原因,刚才看了了一下
我的i5 2557M 主频1.7 睿频2.6&&按住F5 频率连 ...
我更新了链接 安装试试
积分4280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70主题UID1541991帖子PB币26548 威望3 贡献0 技术280 活跃7741
PCBETA RC2, 积分 42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0 积分
UID1541991帖子PB币26548 贡献0 技术280 活跃7741
775针的路过
积分199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0主题UID2475080帖子PB币508 威望0 贡献0 技术0 活跃742
PCBETA Milestone, 积分 1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UID2475080帖子PB币508 贡献0 技术0 活跃742
11:50 上传
我觉得win7以后的系统都已经集成这么初始的cpu驱动了,所以win8以后再也没装过这些,一直正常。
<p id="rate_274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PB币 + 8
" class="mtn mbn">
积分737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40主题UID2284277帖子PB币49 威望68 贡献0 技术4 活跃857
PCBETA Beta2, 积分 7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3 积分
UID2284277帖子PB币49 贡献0 技术4 活跃857
已经很快了,不试了。
积分1218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40主题UID744864帖子PB币10458 威望105 贡献0 技术32 活跃1432
PCBETA Beta2, 积分 1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UID744864帖子PB币10458 贡献0 技术32 活跃1432
I3 370M路过。根本没有睿频功能。
积分5917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250主题UID1612747帖子PB币16052 威望74 贡献0 技术4554 活跃20385
这是一个马甲
UID1612747帖子PB币16052 贡献0 技术4554 活跃20385
phillip521125 发表于
我有个i5-M460,没有安装睿频加速驱动,主频是2.53GHz,最高睿频到3GHz,未出现楼主这种情况,不过我是在虚 ...
嗯 你装上试试看 另外英特尔的主板和芯片组驱动什么的也装一下 还是建议实体机测试 如果实体机应该要能睿频到2.8才算正常
还有建议调整下电源方案为平衡
积分3037最后登录精华0阅读权限0主题UID849236帖子PB币6455 威望0 贡献0 技术0 活跃904
UID849236帖子PB币6455 贡献0 技术0 活跃904
回去看看本本了。支持个了。
7周年庆典勋章
我是大学生!
Win10先驱者
远景美化达人
8周年庆典勋章
I'm Windows Phone用户
推荐好友进远景,可以拿3重奖励,PBB,威望,勋章,通通有~
本帖只限回复推荐用
Copyright (C)
pc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intel cpu的eist和睿频是在扯一个蛋吗?
2336浏览 / 20回复
一个降、一个升何必用两种说法,二者有什么不同吗?感觉就是一回事。挺多是关闭eist后使最低频率处于更高位,但这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请达人和专家指教。。。。
两者的目的不同。EIST是为了降低功耗,而睿频是为了提高性能。这两个目的是相反的,所以要给用户不同的选择。比如,如果用户觉得功耗对他更重要,任何时候都要控制功耗,哪怕是执行繁重任务的时候;那么他可以打开EIST,关闭睿频,而不必担心睿频带来的功耗上升。相反,如果目的是保持高性能,就可以关闭EIST,这样CPU就不会在省电模式和正常模式之间频繁切换,从而影响了系统整体性能,这对执行高度稳定性或实时性的任务特别重要。
当然,EIST对性能的影响以及睿频对功耗的影响只针对特定场景和特定需求,对于大多数消费用户而言,两者都开着是最适合的。
[quote]引用:1楼 aniday 于
17:06:57 发表两者的目的不同。EIST是为了降低功耗,而睿频是为了提高性能。这两个目的是相反的,所以要给用户不同的选择。比如,如果用户觉得功耗对他更重要,任何……[/quote]1.难于看到eist会对什么任务会有显著影响,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2.散热对于今天的intel cpu已完全不是问题,因此不存在繁重任务下还要控制功耗的情况。
对 第2楼 jony327 说:=========================1. 比如实时操作系统,对哪怕是微小的性能负担也很敏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当然Windows不是实时操作系统。
2. 比如笔记本、Ultrabook,平板或者手机,以及广泛的嵌入式领域。在这些应用场景下有严格的功耗要求。控制功耗的目的不仅是散热,更重要的是不能让电池过早耗尽。
(PS:如果希望我看到,请点“回复”,因为有短信通知,“引用”我可能会不知道。)
对 第3楼 aniday 说:=========================对于针对PC的cpu这种快速即时的要求应该是没有。对笔记本等不使电源耗尽应该是不运行繁重任务,因为在低频下运行和完成同一任务会带来更大功耗。所以确实看不出家用cpu分段调频的意义,定一个最高频一个最低频即可,无需再弄出一个中间频率。
对 第4楼 jony327 说:=========================首先对于PC,快速即时的需求并非不存在,要看用户的需要是什么。其次,CPU并非只为日常任务而设计,作为通用处理器,它需要考虑各种情况。所以,有这项技术比没有要好,有选项比没有选项(只能一直开着或者一直关闭)要好。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知道睿频是对标准频率的提升,它的功耗会比标准频率要大。之所以是睿频技术而不是直接将它定为标准频率,功耗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睿频频率和标准频率的比较中,基本不存在用标准频率的总功耗会比睿频更多的情况。事实上,标准频率是最适合的工作频率,睿频和低频都是它的陪衬而已。而对于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相对性能,它更在乎的是运行时间。拿着笔记本出去的时候,我关心的是笔记本在最差的情况下能够支持多少时间,比如3小时,这样如果小于这个时间我就不必带着个重重的电源在身边、到处找地方充电了;在路上,也可以放心的让它保持运行。而睿频,也许大部分情况下没问题,可是万一哪次把电用光了,就会很麻烦;而它带来的性能提升,对我其实无关紧要。至于平板、手机之类的,对此更加敏感。——当然这只是一种使用场景,有的人并不在乎时间的缩短,偶尔缩短为2个半小时对他无所谓,那么对他来说,一直开着睿频就是最好的选择。正是因为要考虑到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CPU的设计者才将技术尽可能的细分,给予用户最大的选择权,从而能够满足最广泛的需求。
对 第5楼 aniday 说:=========================当然我也同意两段式调频毕竟多一种选择,虽然一般用户用不到,但或许有这样的个别场合。
第二个问题:开着睿频待机和不开能耗应该没有差别;从能耗和频率成正比的角度,运行相同的任务开着睿频应该更节能,因为不开的话要花费更长时间,同时多出了更多的系统能耗。所以从两方面都不能说关睿频节能,因此睿频应该总是开着为佳。
对 第6楼 jony327 说:=========================对于第二个问题,首先功耗与频率未必成正比。频率提高是有限度的,超过的话,功耗会大幅提升。而标准频率处在最适合的位置,再高的话,功耗的增幅会比频率快。这也是睿频不会幅度太大的原因之一。其次,在移动设备中,考虑的不是运行相同的任务,而是运行相同的时间。比如说我不开睿频,执行一个任务需要130分钟,开了睿频只要110分钟,这很好。但是,考虑到电池有限,可能开着睿频只能坚持100分钟,结果任务没完成,被迫关机。而不开睿频可以坚持120分钟,此时我已经到办公室,可以插电源充电了。前者,我会有20分钟无法使用笔记本,可能就会遗漏重要的邮件,至少是浪费20分钟的时间;后者就完全没有问题。其实移动设备对功耗的考虑,并不是为了节省多少电费,而是获得更长的运行时间。在上述例子里,如果离开电源的时间总是小于100分钟,那么开着睿频就很好;如果总是大于120分钟,那么单单考虑睿频因素还不够;但是,如果你的使用场景是有可能离开超过100分钟但一般不多于120分钟,那么把睿频关掉就很好。我们在提供一项优秀功能的时候,同样需要考虑有些用户并不需要这项功能、或不适合使用这项功能。此时,我们就要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否则的话,也许每一项功能都是让大部分人得益、让少部分人不满;但是当许多功能组合在一起,就会令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都有不满的地方。这是设计通用产品的难点之一,此时能否做到“考虑少数人的利益”是关键。当你已经令80%的用户满意之后,仍然愿意再花几倍的精力去让剩下的20%的用户也同样满意的时候,你才真正占领了市场。
对 第7楼 aniday 说:=========================功耗与频率成正比是一般的说法,当然准确是什么依赖关系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无从了解,我想在目前官方限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大致还是线性关系。
你下面说的例子其实我也想到了 呵呵 当然这也是相当个别的情况,多一种设定总会找到个别有点用的场合,虽然一般人很少碰到或用的如此精细。
关于说的产品策略不完全认同,其实产品策略有其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产品要追求100%的人满意,产品策略的唯一指针是利润的最大化和是否适应企业的自身情况。
anyway 感谢认真的讨论!
对 第8楼 jony327 说:=========================随便聊聊,别客气,呵呵。关于功耗与频率的关系,你是从宏观的角度说的,在不精确的情况下,可以说大致是线性关系。Intel 给出的经验公式也说明在电容、电压不变的前提下,功耗与频率大致成正比。不过,如果从微观的角度考虑,这个正比的原因是CPU的实现上,提高一个倍频所增加的耗电晶体管大致相等,所以总功耗的增加也差不多。换句话说,这是由CPU的实现细节决定的。但是,如果严格的说,其实是不相等的。这就是标准频率的价值所在了,这是综合各种考虑,CPU的设计者给出的最佳工作频率。在标准频率上再上升,一般而言所增加的耗电晶体管数目会更多,也就是说,功耗的增长会比频率快。这还是不考虑电压的情况,事实上电压也不会保持不变的。关于利润最大化。当然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利润。但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有着非常丰富方法和复杂的因素在。并非所有产品都让100%的人满意,这是必然的,因为一个产品本身有许许多多的功能和特性,不可能每一种都达到我之前的标准,必然有权衡。并且,从需求而言,也会有冲突,一个产品需要有所定位,有所取舍。这也就是产品多样性的必要性所在。但是,从一项功能或者说技术的角度来看,你必须考虑所有使用这个技术的产品是否在它的市场定位上能够让它的用户满意。否则,如果从最基础的技术角度,已经给产品增加了局限,那么你的产品就无法做到多样性。一个具体的产品、一类产品、多类产品的通用组件、以及一项用于多类产品或组件的通用技术,这些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每个层次,都有它的多样性考虑,也有它的通用性考虑。通常而言,在更底层、在影响面更广的地方,更需要考虑我说的“让剩下的20%的用户也同样满意”。例如,一台PC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PC本身是一类产品,CPU是可用于PC等多类产品的组件,睿频技术则是一项通用技术。类似 Intel 这样不做最终产品(PC),只做通用产品组件(CPU)的企业,它所要考虑的就是CPU要满足多种不同PC用户的需求,不可能说一款CPU只能用在一个PC型号上。正是因为CPU的这种通用性,Intel 才不必为每个厂商的每个PC型号都专门设计一款CPU。Intel 只要提供20款CPU,就可以支持成千上万种PC,所以提高CPU的通用性可以带来PC的多样性。同样作为技术,睿频提高它的适用范围,就可以支持更多CPU、乃至更多PC的产品。你可能会说我的20款CPU也会有区别、也会有取舍。这是事实,所以不必每种CPU都满足所有CPU用户的需求,它只要满足它所对应的那部分用户的(100%)的需求。即100%的用户是局限在你的这款CPU所对应的市场上。但是如果你认为设计这款CPU的时候不用考虑这对应的100%的用户,那你就错了,它的后果是以它为核心制造的PC产品永远用不到那些不满意的用户身上,所以这恰恰阻碍了产品多样性。同样作为睿频技术,考虑所有可能用到睿频的用户,就是合理的,因为你的一小点退步,就会让所有使用睿频技术的产品都受到限制、减少它们的多样性、减少它们的用户群。除非你的技术也有多样性,有另一项技术可以完全吸引不满意睿频的用户——他们永远不会用睿频,但是可以用你这样技术。如果没有,那就让睿频更通用。这就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方式。——与通用性一样,多样性也不是目的,目的是利润。你要让你的技术、或者产品覆盖所有可能的市场与用户群,这样才能赚更多的利润。如果多样性不能帮助你完成这一点,就让通用性去完成吧。
对 第9楼 aniday 说:========================= 我不否认功耗和频率大范围的非线性,但在小幅睿频下必然近似线性,而intel一般给的幅度并不大,因此睿频因非线性带来的额外功耗应远小于不睿频带来的额外待机功耗,所以开睿频是99.9%情况下的选择,除了你提到的在移动平台上非常急于某个计算同时又要保持随时开机的状态这种极例外情况。
扩展产品通用性及让更多的用户满意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追求,但这不是说一个产品要追求100%的用户满意。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最大诉求是以最佳的投入产出比让尽量多的用户感觉相比其他竞争产品有明显更高的满意度。
对 第10楼 jony327 说:=========================之说以指出非线性,是针对你所说的,使用睿频做一个任务功耗会更低这个命题,和待机什么的无关。我没理解和待机的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你能解释一下吗)需要知道,睿频多增加的性能小于它多增加的功耗,因此一般不会做一个任务用睿频功耗就会更低。
对第二个问题,我不去区分满意度和满意,这是用词上的差别。单说产品的追求和企业的述求,这是两个概念。如果你是企业的CEO,那你要从企业的角度去权衡。如果你做一个产品,你就要按产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我是一个产品负责人的话,我对CEO说:“我这个产品能够让80%的人满意,这已经很好了,这是最佳的投入产出比,能满足我们企业的述求。”CEO就会告诉我:“最佳的投入产出比,这是企业的决策者要考虑的事,是我的事。你应该告诉我的是,你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不是从一个产品自身的角度就可以决定的。做小兵的,在战场上只要冲杀就好了,不要去考虑此时撤退是否在战略上更有效。要是小兵不去全力冲杀,总是考虑是否应该撤退,那么将军即使有再好的战略战术都打不赢仗的。所以,我应该告诉CEO的是:让100%的用户满意的产品是怎样的,让80%的用户满意的产品又是怎样的。让CEO去抉择。CEO也许会根据企业的需要而选择生产80%满意的产品,但是这不是我不追求100%的理由。否则,如果我空谈最佳投入产出比,而拒绝追求100%满意,那么CEO只会把我开了——总不能他把位子让给我吧,呵呵。
好的企业,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有自身的定位。产品的研发经理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如果CEO兼任研发经理,那么这个企业不会搞得好。只有研发部门和决策层都能做到最好,企业才是最好的。同样我们考虑问题,也要将两个层次区分开,否则既做不好产品,也做不好企业。
是因为运行一个任务时系统还有和这个任务无关的功耗,可以称为待机功耗。频率低运行的时间长,这个待机功耗就更大,所以从完成一个任务讲高频运行更节能,只要功耗和频率近似线性。
关于企业策略我们大概是一致的吧,可能是表述不同。我只是对100%这个词有些异义,第一100%一般难以完成,第二也没必要,实际上一个企业能令80%的用户比较满意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你可以追求让另外20%用户也满意,也可以追求让原来80%的用户更满意从而稳定客户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上述当然是指企业的最终决定,至于老板让员工做什么这就不好说了,特别是碰到神经病的老板的时候
对 第12楼 jony327 说:=========================关于待机功耗的说法,我的意见与你不同。只要机器开着,就会有待机功耗,不会说为了充分利用睿频的优势,就在完成了一项任务后把机器关闭。所以更快地完成一项任务并不能减少待机功耗。至于100%,并不是说最终结果必须达到100%。我强调的是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也就是说,要做到100%很难,但是一旦做到了,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别人做不到,只有你能做到,这就成了你的优势。为什么一点点优势就可以获得许多倍的利润?因为你同样付出了许多倍的代价。付出与收获总是对应的。你说只要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满意度就行了,这当然是最省力的。但是,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管理者,也常常会犯错误,因此,只是更高是不够的;很容易误判,也很容易被追上。而要长久保持领先优势,就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苍鹰搏兔的态度。其中,所付出的往往是竞争者的许多倍。比如 Intel 为了保持对AMD和其他芯片商的优势,所付出的研发费用远远高过它们。就这样,也只有有限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松懈,认为足够了,那么被追上就之在瞬间。——所以,目标必须足够高,从而保证你能倾尽全力,最终保住你那一点点的优势。如果拥有上帝的视角,自然可以确定什么是足够。但是,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没人可以说足够了。当你用80%作为目标时,就总会有人做到81%,从而超过你。除非安于现状,你作为领先者,目标就不能低于任何竞争者。所以你的目标只能是100%. 60分对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对企业来说可以生存;80分已经是优秀,但只有100分才是顶尖。如果想做行业领导者,你的目标只能是100分。以100分为目标,最后考个8、90分,这是常常发生的事。如果以80分为目标,你永远不会取得比80分更高的成绩,最后的结果是能够勉强及格就不错了。落后是常有的事,达标不太多见,超越目标几乎不会发生。同时,管理者和市场调查员并非永远正确,他们给你的80%并非等于真正的80%,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目标足够高,才有空间让我们犯错误、处理意外。在做之前就是80%,到最后能够达到80%的基本不存在。所以,比对手更高,这并不是目标,而是结果。当你的目标让别人敬畏时,最终你就能得到那一点点的优势。不要以为自己占着优势,就可以坐享其成。几十倍的规模、收入和利润,到被追上只要短短几年而已。没有任何企业可以靠吃老本战胜对手。当你占着80%的市场并只是努力维持时,你就已经输了。然后,就是79%、78%...因为你从来不会伸手去争夺剩下的20%,所以你只能挨打,而无力还击。只防守、不进攻是永远无法战胜对手的。——然后,好吧,你醒悟了,开始去争夺那20%时,你就会发现,已经晚了。别人已经牢牢把握住了那20%,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变为对手的顾客。总有一天,你的80%会成为过眼云烟,成为市场上的小头。事实上,这样的事一直都在发生。最近的例子就是PC市场和移动设备市场的冲突。Intel 没有及早地去争夺移动市场,错过了。所以现在PC的比例正在下降,手机和平板正在上升,Intel只能拼命追赶,至今收效不大。过去有着80%的市场未来可能就只有20%,你稳稳地占着80%也有可能突然就落后了。因此,只有始终心怀100%用户的企业才能在频繁且剧烈的市场需求变化中左右逢源。安于现状是不行的。哪怕你永远不犯错,市场本身的变化就会把你淘汰。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不会不犯错,我们也无法永远主导市场的需求走向。所以,对自己目标高一点是没错的。当你把目标定在100分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代价时,也许你还是得不到100分,但是你的分数会比所有对手都高一点、从而让你过得比别人好,这是肯定的。没有一个对手会是弱者,他们不会放过你哪怕一丁点的占有率。所以,你是不可以满足的。以100%为目标,最后拿到80%甚至更低,这就是市场领先者的现实。——当然,作为追赶者或者落后者,一开始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目标,只能从小做起,这也是正常的。然而,如果领先者失去了舍我其谁的气度,他就不可能领先下去了。Intel 绝不会说我愿意看到高通占领一些PC份额,反正我也拿不到100%;高通也绝不会愿意分一些手机市场给 Intel。你不争,别人不会给你;你不占,就被别人占了然后发展壮大。市场不可能是和谐的,不要在一开始制订目标时就放弃任何东西,这样你才有可能最终勉强达到目的。
对 第13楼 aniday 说:=========================开机就是为了做事情,而不是为了拼待机时间,只要一直在用cpu,那么让cpu快速运行就是有利的,可以快速完成任务,并提高使用体验。笔记本不是用来玩待机的,应该是有了需要开,不用了关。并且即便睿到高频,可以忽略的非线性也不会增加多少能耗,而是可以非常确定的减少被迫的并且数量可观的的待机能耗。所以除了极其个别的情况,睿频都应该开,在同等电量下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因此更节能。
产品策略方面我说的意思已很清楚,没有理解或见仁见智,不再多讨论。
对 第14楼 jony327 说:=========================同等电量完成更多的任务,这个结论不对。如果开关机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不执行任务就关机,然后要执行新的任务就开机。那么多次开关机所消耗的电量就远远超过了因为睿频减少的执行时间而节省的电量。同时,需要知道,如果睿频增加的能耗不多,那么它带来的性能提升同样不会多,它减少的时间也相当少。即使线性也是如此,何况它并非线性的,能耗只会比性能更多。你使用笔记本的时候,是否CPU总是满负荷的?你是不是执行完一个任务就关机?然后要执行一个新任务再开机?——我觉得大部分人不会这样使用笔记本,对于平板和手机等更非如此。所以我觉得你的结论建立在一个不具普遍性的假设上。技术不能限制用户的使用方式,而应该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一切以需求为中心。无论对这个问题还是对产品策略,都是类似的。
同等电量当然完成更多任务,这很显然不再解释。
关机还比开机耗能了,没听说过。你要有任务需连续完成,谁让你关机了?
对 第16楼 jony327 说:=========================其实我和你的争论就反映了通用性设计的重要性。用户只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自己的使用方式就是最合理的,产品必须首先满足自己的要求。至于其他的,则是少见的、甚至不可理解的。这就是我们在使用方式上有不同认知的原因。
这理所当然。因为用户是付钱的一方,有十足理由对产品提出自己的要求。他们不需要对技术精通,不必考虑一个功能如何实现,不需要了解各种实验数据和细节。——这些,都是企业的事。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不能只考虑一部分用户的需要。他们是在经营、目的在于利润。如果只考虑一部分用户的习惯、或者迁就他们对技术(哪怕是错误)的认知;那么显然就会得罪另一部分用户。比如,如果睿频只考虑那些可以精确计划有多少任务、执行完就关机;并且误认为只要系统在做任务、CPU就一直睿到最高频、从而能够“节省电量”的用户;而不考虑那些开着机器,以随时保持连接性和信息通畅的用户。那么,睿频技术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比如服务器的用户,而不是广大的笔记本用户。
只迎合一部分用户是不行的,那么是否将用户分为“正确的”和“错误的”,迎合那些正确的用户——他们了解技术是怎样的、了解企业那么做的原因,会对你有天生的认同感?这样同样不行。用户的认知对于企业来说是重要的需求源。他这样想了,也这样用了,因此只会买这样的产品,产生这样的需求。所以,用户的思考方式如何并不重要,对企业来说这都是需求。对需求而言,就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要想尽可能的盈利,企业就必须尽可能满足最多用户的需求(如果确实无法到达100%的话)。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把用户分为正确和错误也同样是狭隘的做法。作为企业的一方、作为职业人士,必须坚信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设计尽可能通用的技术上,而不是与用户争辩你必须如何考虑问题、如何使用才是“正确的”。当然,因为用户与用户之间在习惯和认知上的重大差别,如何使所有用户都满意,这对企业是重大的考验,特别是在最基础的领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所有的(或者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愿意使用你所提供的技术时,以此为基础的产品才能具有竞争力。
用户的想法很难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企业自身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 Intel 习惯与广大厂商一起合作的模式,而非自己直接推出最终产品。因为这样,才会有足够多的厂商为 Intel Powered 的产品做各种定制,从而覆盖最广大的市场需求。在那些变化各异的终端需求被广大厂商的多样性产品所满足的时候,Intel 要做的就是在最基础的层次,提供通用的技术实现,从而以最少的产品线(这导致了最低的研发和维护成本)实现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当你有能力实现通用性的时候,你就可以赚取最大的利润。如果不行,你就要花高得多的成本去实现多样性。无论如何,最终目的是市场占有率。
对 第18楼 aniday 说:=========================其实关于产品策略我只说了一个意思:企业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做,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固定的原则,企业和产品市场情况多变不能一概而论,更没有绝对。你追求通用性,如果合适可以,但肯定也有不合适的情况,如此而已。
对 第19楼 jony327 说:=========================我记得一开始说的是睿频的事。那么你的这个“意思”和我们的问题如何结合起来?你觉得睿频是适合的情况,还是不适合的?你能从这个“意思”中得出什么让人信服的、或者至少有用的结论吗?
其实你说的这个意思,没有人不知道——同样,也意味着这对大家都没有用处。企业要的是决策者和生产者,是要了解具体情况并作出相应决断的人。而不是泛泛的说“情况多变不能一概而论,更没有绝对”,却不知道根据当前情况应该具体怎么做。
哲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但是不把聪明才智与具体的学科或者行业结合起来,那也是没有实际用途的。所以,如果只是讨论哲学的话,那么确实没必要去扯什么EIST和睿频、去扯什么 Intel CPU了。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睿频和超频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