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没有二维码怎么开锁开锁没有锁会怎么样

时间: 16:06
供应商严格把关
所有现货库存商品
明码标价&价格透明
一站式采购
持续上新热门商品
不断充实库存种类
10000平米自建仓库
4小时闪电发货
成员网站:
立创商城 版权所有
400-830-2058
400-080-0709
投诉工作人员电话
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szlcsc
我的优惠券
你输入的文字过于短
您确定删除此收货地址吗?我的位置:
共享自行车没解锁就扣费?技术原因难掩商家“霸王”行径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摘要:对于北京的郭先生和上海的牛先生报修后,为什么没有及时退费的问题,ofo客服始终没有正面答复。
买东西或者买服务要付钱,否则就是霸王餐行为了,这个道理大家都认同,那如果不提供服务却要收钱,收了钱还想方设法不给退,又是什么行为呢?一些消费者在使用共享自行车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北京的消费者郭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使用ofo小黄车的时候,遇到了多次车锁没开,可是却被扣费的情况。郭先生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并未要回被扣掉的钱,最后郭先生选择在网络上曝光此事,曝光后不久ofo方面给郭先生退回了这一块钱。
上海的牛先生在使用ofo小黄车时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扰,牛先生用手机扫描ofo小黄车的二维码后,手机收到一个四位数字组成的密码,其中有一个数字5,根本就没法输入,但却被计了费,并扣掉了账户中的钱。
部分共享自行车异常扣费系技术原因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是我国电子锁类产品检测的权威机构,这里的专家告诉记者,共享自行车异常扣费有时是技术原因引起的。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程师 李乐言:用户已经扫描二维码,然后锁没有打开,但是已经开始计费了,这可能是电子锁在一些信号强度比较弱的地方,没有接收到开锁指令,但是却已经开始扣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用户把自行车骑到了一些信号强度比较差的地方执行关锁动作,但是服务器没有收到指令,然后用户计费仍然在继续。
专家进一步介绍,能接收到信号是电子锁必备的性能之一,但接收到信号以后,还要保证信息处理的正确,为此电子锁内置的程序必须保持适时更新,才能避免或弥补程序出现的错误或漏洞。否则就可能虽然接收到了信号,但最终的信息处理仍然是错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对13个品牌的25批次即将投入使用的全新的共享自行车电子锁进行了风险监测,发现有3个品牌5批次电子锁存在异常计费问题,10批次电子锁存在明显的技术性安全风险。
目前共享自行车使用和计费系统是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有两种解锁形式。其中大部分共享自行车企业采用的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云平台收到扫码信息后对电子锁发出开锁指令,开锁之后计费开始。
另外一种就是大部分ofo的开锁方式,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让云平台反馈开锁密码,由消费者手动输入密码开锁用车。
专家认为,对于网络技术来说,风险和便利性经常是一对矛盾,就目前共享单车扫二维码开锁的程序来说,技术上的风险显而易见,但其应用简单,适宜推广,虽然也有其它更安全的方法,但技术复杂大面积应用难度很大。
调查进行到这里,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消费者被异常扣费是由共享自行车电子锁的技术原因所引起。
牛先生表示,他可以理解专家的解释,也愿意相信,他所遭遇的异常扣费是技术原因引起的,但他不理解的是ofo方面在异常扣费发生之后的态度。
上海消费者 牛先生:他给我发一个错误的密码,车没有办法骑行,钱还不退给我,客服电话又打不通。我感觉这个事情非常的不好,比较气愤。
ofo承认没解锁却扣费现象存在
为了验证牛先生的说法是否属实,记者进行了一次实际体验。记者在6月14日下载了最新版本的ofo小黄车app。缴纳押金、充值完成后,找到一辆ofo共享自行车,并对车身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当记者收到四位开锁密码后,并没有输入密码进行解锁,而是直接结束行程。这时记者看到,账户中被扣掉了一元钱。
ofo客服:从扫码的时候开始计算费用,如果说这个时候结束那就是一小时内,就是一元钱。
但同时ofo客服告诉记者,遇到车锁没开却计费这样异常扣费的问题只要报修就能解决。然而包括牛先生在内的许多遇到过没开锁却被扣费的消费者表示,报修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也有可能拿不回被扣的钱。除了牛先生,记者仅在这一个贴吧上就看到数十位消费者投诉类似的问题,他们都遭遇了被异常扣费的情况。
对于北京的郭先生和上海的牛先生报修后,为什么没有及时退费的问题,ofo客服始终没有正面答复。
调查至此记者发现,被异常扣费之后无论是否按ofo小黄车的要求报修,都有可能拿不回自已被扣的费用。对此,ofo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他们内部有一个流程,但这个流程到底是什么,ofo方面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
在进行实地体验时,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使用ofo小黄车这个最新版本app,对一辆问题车扫码后立即报修,半小时后记者发现这辆报修车辆还能被扫码打开。记者共对问题车辆报修3次,每次扫码间隔30分钟以上,每次开锁后都在60秒内完成报修并结束行程,但都被扣掉了1元钱,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报修后再次扫码时,并没有收到任何坏车提示。
ofo客服:如果是多次报修,咱的这个界面就会提示您了“咱设备报修多次,可能存在问题”。
记者:多次报修,那是多少次?
ofo客服:这个比例的话我是不清楚的,非常抱歉,这个是咱系统规定的。建议您根据(消费者)界面显示为主的。
虽然客服没有告诉记者要报修多少次ofo才能显示坏车提示,但ofo客服说,他们目前运营的共享自行车坏车情况比较多。
记者从自行车行业协会了解到,遇到坏车让消费者报修是行业的普遍做法,但是报修之后,系统会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图片等信息判断该车辆是否存在问题,如果确实如消费者所反映的车辆存在问题,系统或操作人员会设置一个提示,在下一位消费者扫码该车辆时,提示该消费者车辆为故障车,这是对消费者最负责、最有利的做法。
如果没有提示,因为被报修过所以系统应该延迟计费,确定下一位消费者正常用车后再开始计费。但ofo客服告诉记者,ofo小黄车的流程不是这样的。
ofo客服介绍,ofo的系统非常智能,它可以在消费者扫码后就立即开始计算费用,却不考虑车辆是否开锁成功,并据此自动扣除消费者费用。与此同时系统知道报修的消费者没有开锁,但却不是每一个都能及时退费。
在记者的追问下客服表示,有报修后系统会识别此报修车辆是否需要维修,如果系统认为不需要维修,即使被多次报修也不会向消费者发出坏车提示或维修车辆。所以坏车有可能遇到更多的消费者,而这些消费者都将面临车锁没开却被扣钱的问题。客服没有告诉记者他们的系统判断车辆是否有问题的标准或算法,但客服明确告诉记者,这就是ofo的流程。
虽然基本调查清楚了共享自行车异常扣费发生的过程,但记者还是没有找到异常扣费发生之后消费者维权艰难、坏车无提示情况下继续收费等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为此记者继续进行调查。
专家告诉记者,他们不推测企业在异常扣费发生后种种做法的动机,但有一点很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很简单,而且多数共享自行车企业解决的都很好。
专家还说,目前市面上的共享自行车的电子锁使用的是移动应用和移动支付等多项技术,它高度依赖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数据网络与服务器保持连接并获取指令,同时将位置信息和车辆当前状态上报到后台。可以说,这些技术足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掌握车辆的情况。
天津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仇黎明:按道理应该是扫码之后,开锁了才能开始计费。如果一扫码就计费会导致锁坏或车坏的情况下错误计费。
专家认为,不论企业的动机如何,客观上一个小小的收费节点设置问题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消费者权益。
仇黎明:这肯定是对消费者的一个侵害,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用户量太大了,基数太大,如果说每个人都去扫一下码、试一下,那这种试错的成本太高了。每个人要花一块钱,有一亿人的话那就是一亿元。
对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的专家给予了明确的法律说明。
消法研究会专家 李艮喜:没有开锁就计费,这属于强制交易,是一种强盗做法。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消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设置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ofo的收费节点设置特点是只要扫码就收费,消费者要求退费时则需要利用所谓系统进行有选择退费。简单地说,收费时是百分之百收,退费时却是可能退也可能不退。ofo共享自行车声称拥有2亿用户,这一收一退之间截然不同的两种做法,就是消费者可能损失的利益。一块钱是不多,但不合理的代价消费者多一分钱也不应该付。(央视记者 薛宁宁)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上海品牌之都建设推广服务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如何撬开共享单车的智能锁...
导读:撬开一把智能锁容易,造一把智能锁很难;造一把智能锁容易,造一架暖心的单车很难!
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许多人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师爷每天上班不想挤地铁的时候,往往就会找一辆共享单车,掏出手机扫扫码骑上就走,随到随停。但其实师爷每天骑着车都无暇看路的,满脑子都在想,这个智能锁啥原理啊,能不能偷偷拆开看一看呢?
智能锁大拆解
师爷虽不敢以身试险,但“艺高人胆大”的大有人在,一起来看下大神们是怎么撬开智能锁的:
这是一款基于蓝牙技术的共享单车智能锁
如照片所示,智能车锁正面是一个常见的二维码,整个锁体被紧密的外壳所包围,拆下大大小小的背盖,即可看到车锁的内部结构。
上图的电机不知道在哪里?掀开盖子与电路板,它正瑟瑟发抖地躲在里面...
整个智能锁的功能实现都靠着这块小小的控制电路板,可以看到上面分布着限位开关、按键(空置)、电源、外接电源(接电容)、电机、蜂鸣器(平常我们开关锁时哔哔叫的那个)等接口,连接/控制着大大小小的器件。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何电路板的外接电源接口上接个大电容呢,师爷猜测是为了在电池电量耗尽之前,通过电容保存的一点电量以供智能锁正常锁闭。
这块电路板的控制器采用的是TI的CC2541,一款搭载低功耗蓝牙和8051MCU的SoC芯片。这块小小的芯片里存放着整个电路的控制逻辑,使智能锁能与我们的手机进行蓝牙通信(看到上图右边那长得像贪食蛇的PCB板载蓝牙天线了吗~),并控制电机、限位开关、蜂鸣器等器件正常工作。至于下面那片小小的AnalogTekAT9110则是非常常见的电机驱动芯片。
拿下电路板,来看看电机控制部分:电机通过一系列传动齿轮控制金属杆向上移动解锁。但电机是一个输出装置,它可不知道金属杆向上移动的限度在哪。于是设计者在金属杆的限位点处,放置了相应的限位器,当金属杆向上移动到限位点,触发限位器,限位器就会通过电平变化告诉电路板上的控制器:“啊啊,金属杆到顶啦!”控制器也会很默契地让电机停止转动。
把金属杆抽出来,更容易看到它是如何被操纵以开锁/关锁的。
整个智能锁的拆解就如以上所示。但具体手机是如何与智能锁通信,让其开锁的呢?
事实上,智能锁或者是共享单车厂家,会为所有的锁建立数据库,让每一把锁都具备一个独特的蓝牙配对密码。当我们用微信扫一扫智能锁正面的二维码,即通过移动网络连接至厂家的服务器,获取蓝牙配对密码,即可与智能锁进行蓝牙配对,通信解锁啦。
一家人整整齐齐来一张......
不过师爷看了这个智能锁的拆解,还是不过瘾,能拆肯定也能造,这智能锁是咋造出来的呢?
智能锁咋造
在探讨共享单车上智能锁要怎样做出来前,应该先弄明白:共享单车是否非要智能锁不可?
车锁三代表
在众多的共享单车中,目前有三个具有带表性的车锁,物联网性质的智能锁,纯工艺的机械锁和蓝牙转接技术的智能锁。
1.物联网性质的智能锁(摩拜单车)
摩拜单车的车锁包括中心控制单元、GPS定位模块、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机电锁车装置、电池、动能发电模块、充电管理模块、车载加速度计等,中心控制单元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连接,把从GPS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系统标识成功后通过通信模块向中心控制单元发送解锁指令,接收到后台发送的机电锁车装置开、关锁的状态信息后开启机械锁的控制插销开锁成功,当用户使用完成锁车时,会触发电子控制模块的锁车控制开关,然后中央控制器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模块通知后台管理系统锁车,后台确认成功后结束计费。
其实简单一点理解就是锁里有一个通信芯片和GPS定位芯片,然后插上一个SIM卡,通过后台向车锁发送消息来解锁,然后通过车锁向后台发送消息来确认位置和完成计费。
2. 纯工艺的机械锁(OFO)
OFO这个锁就要简单的多,纯工艺品,通过机械原理控制,相信有不少人撸过羊毛,但OFO的车锁也在一直改良,从一开始的所有人都可猜得出到现在应该是难住了一大部分人,OFO车锁就是一个锁芯,然后套上几个有缺口的环,当所有缺口都和锁芯上的卡子对上后锁就开了,由于机械特性的限制,所以OFO车锁的密码是固定的,后其OFO在锁芯里加了个弹簧,估计也难倒了不少撸羊毛的群众,然后又改进了车锁的工艺,又把一大批群众难倒了,这倒是推进了机械锁工艺的增长,也算为实体科技做了一点贡献。
3. 蓝牙转接技术的智能锁(小鸣单车)
小鸣单车车锁采用新一代蓝牙智能锁,因为模块单一所以其具有超低功耗的特点。相对于摩拜单车它又借用了用户手机,用户安装APP后进行车身二维友识别后定位用户们置,然后通过用户手机中的APP完成与后台的交互,再由用户手机的蓝牙来完成与车锁的交互,完成开锁和闭锁功能。有一点要求就是用户的手机蓝牙得好用,不好用的话也别怪锁开不了!
OFO和摩拜是众多市场争夺竞争者中对受瞩目的一对,他们率先开启了一场“橙黄大战”!
在这场市场占领的竞争中,单纯用机械锁压低单车成本的做法在运营中缺点已经凸显。幻想使用机械锁运营共享单车也在具体的实践中逐渐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共享单车上不设置智能锁,从用户体验层面到线下维护成本的层面都没有任何优势。
OFO被大量用户诟病的一点就是单车没有GPS定位,用户找车十分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FO只能大量铺货,我在每个地方都有大量的车,这样车是不难找了,但投放量的增加无疑增加了投放成本;用户还车需要自觉打乱密码盘,使得OFO有将近3成的车被占位私有,一次开锁,终身使用;机械锁为每辆编码单车下发的密码一样,用户记住密码可跳开App解锁,一次开锁,全家使用;平台根本不能监控车辆位置,单车的状态,车辆报废率极高,相应地,维护成本高得吓人。
反观摩拜单车的智能锁嵌入GPS和独立SIM卡,不仅方便用户取用,平台还可能把用车需求量化,进行动态匹配,最重要的是积累了短途大数据。在共享单车竞争的核心点除去投放量外,最有意义的就是用户短途大数据的信息收集,对铺货位置、数量等运营有战略性的意义。
以此来看,共享单车配备一把智能锁还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造一个搭载GSM+GPS功能的智能锁,有多难?
我们先搞清楚智能锁的核心问题:用户是怎么通过手机扫码开锁的,原理是什么?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从上线之处到现今,开锁的方式已经经历了三次优化。
短信解锁:
我们都体验过共享单车的开锁方式:用手机扫描车上的二维码,APP上出现解锁进度的读条,10秒内就会听到电机带动和锁鞘“啪”的一声,解锁成功。我们可以直接把锁内的GSM模块当成是当年的插了SIM卡的黑白功能手机,10秒内的时间,GSM搜索网络时间没有这么短,更何况在解锁的过程中,我们仅仅是用手机扫码,没有任何激活单车的操作,所以可以肯定锁是始终与网络保持长连接的,就是说这个手机始终是开机的状态,时刻要接收信号。
一开始以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的开锁过程比现在慢多了,每次开锁大概在6~10秒,但极少开锁失败。原因其实是最开始的共享单车,开锁并不是使用GPRS流量来控制的,而是服务器通过给自行车发短信(对,就是手机短信),响应然后开锁。6至10秒的延时也正正是短信投递的时间。
短信开锁的方式有其优势:开锁比较稳定,开锁不需要通过GPRS/3G流量,比较省电。省电是非常重要的,前期由于共享出行尚未普及,而单车是需要使用者发电维持的(相信大家都知道摩拜初代用的是轴承不是链条,靠我们骑车来发电),如果某辆车一直没人骑,等到它的电量耗尽变成一辆“僵尸车”,一旦这种情况多起来,线下维护的成本就非常高。
GPRS开锁:
接下来共享单车开锁方式就直接由服务器通过GPRS/3G流量传达指令开锁。不再担心电量的问题,这种变化是可预见的,因为骑车的人多起来了嘛!通过流量直接开锁,开锁速度也大大提升,从原来靠短信,等待时间有时候要30秒、1分钟(短信收发有时候还不止这么久)变成了3秒内开锁,照顾到很多人的用户体验。但问题随之而来:开锁时间,开锁成功率依赖信号,在信号不强的地区开锁也是十分痛苦的。
GPRS+蓝牙开锁:
现在的智能锁采用的开锁方式普遍使用的是流量+蓝牙辅助开锁,开锁不稳定、开锁时间慢、耗电等所有问题得以一次性解决。蓝牙辅助开锁,原理是使用用户的手机蓝牙通过加密,与锁内的蓝牙配对后开锁。服务器只需用流量连接用户手机,再由手机蓝牙发送开锁指令到智能锁。这样一来,开锁功耗大大降低,也不需要依赖锁中模块的信号强度,提高稳定性。4G手机的流量速度也保证了开锁时间,这种流量蓝牙“二合一”的开锁方式可谓终极方法。
共享单车一开始不被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电池的续航问题。
上面提到过,除去开锁,单车需要和后台云服务器建立了TCP/IP长连接,通过心跳包的形式保持通信,与服务器同步定位的信息。显然,定位的问题要用到锁里面GPS模块(最傻的创业者都不会用基站这种方式定位),单单是实时定位就需要GSM+GPS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去追踪单车,耗电不少啊。
这就涉及到锁的整体功耗问题了,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一天要用多少电?我们尽量用最最省电的方式去计算。
我们从SparkFun上找了个GSM/GPS模块,通过它显示的参数来预估。这里介绍的参数为平均工作功耗为7mAh,加上周围电路的功耗,预估10~12mAh基本上就是锁最低的功耗了。
骑行时,实时的路径追踪可以使用用户的手机上传位置,单车内的GPS只负责跟踪单车,只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更新某个点(与跟踪美团外卖员位置类似),这个更新时间可以长达30秒到1分钟。而车辆锁上后,后台也可以控制延长心跳时间,10到15分钟才更新一次,目前采用的AGPS技术也可以在2秒内锁定位置,工作时间不多。所以我们先把忽略GPS模块的功耗忽略,只计算GSM模块待机功耗。
这样就有个更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回想下当年诺基亚黑白板砖功能机的时代,1020mAh的电池,在轻度使用的情况下(每天发发短信类似智能锁开锁操作),可以待机5天左右,算下来功耗大概在8~9mAh,算上GPS模块和周围电路,开锁电机,功耗大致应该在10~15mAh。
电池和发电
有了对智能锁功耗的基本认识,自然要考虑到我们要在上面放多大的电池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关于电池的问题,有几点需要考虑到的:电池必须是可充电电池;单车的流动性非常大,不能对一辆辆没电的单车进行收集和人工充电;受限于锁体的大小,体形不能太大;电池的成本不能过高。
市面上最符合上面条件的电池大概就是INR18650电池,单节2500mAh,由于锁有大小的限制,一般的锁体内放4节这样的电池已经是极限了,就是10000mAh。这样的电量,明显最多只能支持单车两个月的使用,意味着共享单车的运营者必须解决另一个问题:怎样给单车充电?
最初的摩拜用的就是骑车发电的方式,在转动轮上加上花鼓来发电。所以最开始型号的单车脚踏都特别沉,很难骑。现在行业里普遍接受的充电方式是太阳能充电,在车篮子上加装太阳能电池板,保证电量的供应。
太阳能电池板大多采用的是PET和EVA材料,工作电压为6V,工作电流为1A,转换效率可达到18%~24%。通过特殊的封装技术制成标准尺寸为长270mm、宽175mm、厚2.2mm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太阳能电池板保证单车的供电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带车筐的共享单车,可不仅是为了方便用户存放东西,更重要是源源不断地为单车供电。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很多社会问题也呈现出来了,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小学生乱砸乱开共享单车”“共享单车遭到破坏大面积失效”等新闻报道。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暴力破坏等原因有很多,在国情下商家对锁体的材料的选取,锁的形状、内部防盗防破坏的设计就十分重要。
锁体除去要选用材料坚固,防水防盗的材料外,还需要在锁中加装传感器,在非正常移动、被人恶意破坏时发出蜂鸣警报。
还有就是开锁弹簧的老化问题,不止一次我要用车,扫码后已经听到了锁开锁成功的滴滴声,app上也显示已经开锁,可总不见锁鞘弹开。仔细观察才明白,原来是开锁弹簧严重老化,锁是开了,但是弹簧没弹出,要我自己手动把锁鞘拉出来,一不留神还以为这个车子坏了呢。
可见一台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锁体上需要做的文章也不少。要做共享单车智能锁采用的需是外壳是铝合金材料,比普通的马蹄锁更轻、更牢固。经过上十万次的开锁试验,内置传感器防盗放暴力破坏,蜂鸣报警器还可终端控制方便找车,这些都是初步设计开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的事项。
如果说智能锁是共享单车联网的核心,那么它背后用于管理运营的云平台则是共享单车的灵魂。我们上面说到要从零开发一个智能锁需要考虑到的种种麻烦相比较背后管理后端、云平台的搭建都只不过是小儿科。
确实,一个智能锁从开模到供应链配合到生产成品对于小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来说的确是个问题,但在如此细分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也根本不需要目标在于运营共享单车的创业者去解决。不信的话各位可以去百度、淘宝搜搜“共享单车锁”“智能马蹄锁”等关键词。这类锁早就有很多智能硬件工厂生产出来,创业者或直接采购或与配套工厂合作都可以很快拿到智能锁。
问题关键的核心在于锁背后的云平台。毕竟只有共享单车的真正本质是有效对接起车与人的需求,构建起车与车的物联网数据,要想实现单车的智能化、自营化,智能锁的开发和生产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后端服务器、云平台。
记得共享单车在开始之初,有好几家品牌的服务器都曾经出现过宕机、频繁解锁失败的现象,这也是背后云平台不能承受高并发量,实时性不足这类的问题引起的。
根据艾瑞的《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还远远未达到饱和,相信未来仍有不少创业者进入市场。在创业之初更需要考虑的应该是服务器、云平台的搭建问题。如果师爷是创业者,在预算有限、单车急需尽快投入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智能硬件商家提供完整的共享单车方案,但绝对需要优先考虑具有物联网背景公司的共享单车方案,毕竟有实力搭建稳定、高并发的后端云平台在市场中非常少。
单车黑科技
好了,拆完锁,再造完锁,师爷再来给你们的单车加一些“黑科技”!
导航提示+夜间车灯
这是今年 3 月,企鹅智库对于摩拜单车和 ofo 用户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大,虽然比例最小,但对全国已经上千万两的共享单车,仍然有超过 6% 的用户通过共享单车骑行 5 千米以上。
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这一部分人在骑行过程中,至少会拿出手机地图来进行一次导航,那么按照比例来讲每天就有上百万人在骑车时拿出手机进行导航,所以如何方便的为共享单车加入一个辅助导航的功能,也许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情况一边骑车一边低头看手机不够安全,下面这个装备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叫 SmartHalo 的自行车导航仪有一个简单的显示屏,它只能显示红色、绿色的灯光,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干扰信息。每当你使用手机开始导航时,它会通过蓝牙将导航信号展示出来,非常简单直观,让你扫一眼就知道该怎么走,也避免了停在路边拿手机看路的麻烦。
由于 SmartHalo 通过蓝牙连接在你的手机上,所以它不但可以进行导航,还能在你骑行有电话或者信息时进行提示,方便你能第一时间知道有电话打进来,当然,这也只是通过灯光简单提示你,并不会干扰你正常的骑行。
另外,除了导航和消息提示之外,SmartHalo 还能充当夜间行车的车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晚上骑车会路过一些没有路灯而且还比较昏暗的道路,但这个功能无疑会增加你骑车时的安全性,同时,SmartHalo 的防水防尘功能也很好,在极端的天气中,也能使用,可以说,给自己的自行车安装一个也很不错。
看到在路边停着一大堆共享单车,造成拥堵,我想你一定也会头痛。要说起共享单车管理方面,就不得不提日本了。
这个单车回收系统名叫 ECO-Cycle,是由日本一家叫 Giken 的公司负责设计建设的。这张图很直观的体现了它的特色。
这套系统接入的自行车需要在出厂前安装一个感应器,相当于车子的「身份证」,用户在注册会员缴纳一定的费用之后就能使用了,存车过程完全自动化。
找到存车点,把车子放在凹槽中,自行车就会被自动锁住。
然后按一下门口的按钮,就不用再管啦,车子会被直接放进地下车库。
取车时也很方便,在车库门前进行身份确认,只需十几秒,自行车就从门口出来了。
相比在地面上杂乱无章的停放,地下车库的整齐有序是显而易见的。而建造这样的地下车库系统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通过使用打桩机先形成圆柱形墙壁,然后挖掉圆柱内的土壤,接着将整套系统设置好,然后建造入口就能完成,由于在打桩时就采用了抗震材料作为停车场「围墙」,所以最终建成的地下停车场也能抗震。Giken 公司的地下汽车车库也是类似的设计。
这套系统建成之后一切操作均为自动化,所以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存车的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了路边乱停乱放的问题。实际上,这样一个直径 8.5m,深度 11.6m 的地下圆柱形车库,可以容纳 204 辆自行车。这套系统也已经在三年前在日本采用了,目前日本至少有 16 个地区 43 个站点采用了这套系统。
Eco-Cyle 系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造价很贵,单个站点耗费大约 150 亿日元,二是要在地下打洞,会有很多困难,在日本,这项工程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在国内似乎难以实现。不过,以当下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势头来看,师爷倒真希望有谁能好好规范一下行业,让它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不要成为新的负担。
空气净化自行车
荷兰设计师 Daan Roosaegaarde, 之前曾经在北京建了一座吸雾霾的塔最近,他又想到了新点子,还是为了解决雾霾,他设想了一辆能够进行空气净化的自行车——Smog Free Bike。
这辆自行车设想的工作原理和早前的空气净化塔类似,通过在车前安装的一个简单的空气吸收装置,把周围的污染物颗粒通过电荷吸附的形式吸附于装置内,并排除新鲜空气,这样,当你在骑自行车时,车上的这套设备能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拦截下来。
尽管只是概念阶段,Daan Roosaegaarde 也并非说说而已,他说自己的工作室设在荷兰以及北京,所以他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而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也许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去做一些改变,虽然他明白「一座塔或者几辆自行车不能解决中国的空气污染,但这个想法至少会激发大家去创造一个更绿色环保的城市。」
所以,造一个智能锁还远远不够,让我们一努力,造一个“新世纪的共享单车”吧!
来源|百家号,创头条,极客公园
芯师爷独家整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单车开锁了再把锁卸下来再锁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