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全画幅和半画幅的区别与半画幅相机区别在哪?就说最直观的,拍出来的照片差在哪?

也论全画幅和半幅的区别,您是在拍照?还是测试器材?要作品,还是到此一游?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最近工作太忙,好久没来蜂鸟论坛看看大家了,想重新写一个帖子,因为我不想发一些意义不大的帖子,浪费我自己时间没事,主要是怕浪费大家时间,但确实没想好写啥?今天没事看看蜂鸟器材板块,看了许多类似的帖子,全画幅和半幅的区别的帖子很多,其实本来不想写这个帖子,但是今天确实工作不忙,休息一天,这个帖子跟在我之前的帖子比,严格意义算不能是一个技术贴,算闲聊吧!可能我以下的言辞会不太经过修饰,因为聊实话就会不耐听,

虽然是闲聊,但也聊出点技术

一 全画幅和半幅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要认真聊下,是什么时候的半幅和全画幅的区别?是D90 D80 这类机器和D810 5DSR 5D4 1DX2 的区别?


纠结这个有必要吗?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我早期用尼康D90 D7000 这个2个机器高感确实非常差,在超过400时候就变得很难受,而且后期降噪也不太舒服,那么问题来了,尼康D7200这个时代的机器高感怎么样?在几个月前,我朋友我介绍买了D7200 18 140头,因为他的预算如此,只能选这个,性价比也超高,我测试下,3200高感放大100%降噪后,画质非常赞(有图,有图,说真的不想发,因为这个话题让我变得很没有激情)在此之前,他也在我店里测试了下,同样的拍摄环境他测试超过400高感就非常难受,画质非常差,其实我俩在同样的环境拍摄,他找的机位是专门能体验机器性能差的角度和光线,而我找的机位度是理想的机位,虽然曝光参数差不多,但是出的图差距非常大,虽然这是测试图,和作品无关,但我想说所谓机器差,你有没有在拍摄作品前认认真真考虑机位?光线?角度?物体上镜不上镜?物体颜色怎么样?物体焦外背景理想不理想?有没有杂物在周围?如果有,想没想好避免?

二 全画幅和半幅的高感差距怎么样?

D90 D7000这个时代,说真的,我真要从器材角度聊,高感确实很差,因为我的要求不高,超过1000多点可以后期降噪搞定就行,很失望,搞不定我满意的效果,但D7200 80D这类机器就完全3200高感后期降噪,再放大100%就变得非常可以(有人说,你在吹牛,因为我们降噪后,根本不行,非常抱歉,请检测您的后期技术,降噪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技术含量的东西,以后我会开贴详细聊后期)

但一定有朋友说, 51200怎么样?


那我很不客气的回应您一句,在这个领域,D810这类机器确实有优势,但是我又想说,一个图假如的它的曝光参数是:

九:对器材过分纠结的一般有如下几种


2 对后期基本不会,或者很不精
4 没事拍个瓶子,鼠标玩放大几百倍,高感开到很高,几乎开到机器的极限,做厂家才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他去做
我对这个兴趣很低(刚玩摄影时候喜欢干这事情,但是这个周期很短)
当然以上4种朋友玩法,我不反对,只是我不这么玩而已

十:高手和新手的主要是区别是什么?

1 高手拍图的时候大多数会踩点,而且多次去


3 高手要考虑高光,阴影区,机位,构图,光线是否理想
5 高手考虑这个图是不是可以成为作品?考虑焦外环境,色彩的搭配,整体调子的统一性,和谐性,美感,如果这个图必须拍,而且一定能出
差不多的作品,那么有个杂物不能避免,那么后期是不是可以搞定?好的,后期可以搞定的话,那么我们再换个角度,让这个杂物出现在镜头
里面的角度更能让PS容易,快捷搞定
7 高手拍图考虑这个图是不是有美感,焦外的光线是不是适合主体的搭配,焦外环境会不会给主体造成干扰,甚至考虑,所有拍,有所不拍
9高手前期思考很多,踩点多次,后期认真多次,一个图后期以小时和几天计算

对我而言,器材区别在哪?

对我而言器材的区别不管是半幅和全画幅和全画幅和全画幅的区别在像素上,理由如下


2 我很用心系统学过很长一个阶段后期
3 我经常需要抠图换背景完成后期创意合成
4 我经常需要一点点宽容度
那么鉴于此,我经常要抠图,像素高的机器,明显非常适合我,而对于所谓的颜色偏淡了,还是咸了
黄了,还是粉了,对我统统不重要,因为我后期没有能力把一张2400W像素的图,变成3600W,所以对我而言
现在的机器无论是高像素的,还是非高像素的,高感都不会差,至于说高像素机器高感差的,那我只能说您前期拍摄不严谨,后期可能又差了些,因此我主观认为:现在出的半幅机器,尤其近2年出的,我不认为在高感和对焦,包括宽容度上和全画幅的区别能有本质差距,D7000和D800的差距就非常明显,毕竟跨时代的机器,现在的半幅机器和之前的D90这类半幅机器比,强大太多了!~

当你拥有了D7200 80D这类半幅机,而且有一个18 140 和一个50 1.8的镜头,认认真真考虑前后期,认认真真学习前后期,我坚信不会比

当然了,有的朋友说,我就喜欢器材,我就喜欢高端的,我就喜欢贵的?你管我出啥作品?


好吧,我管不到,也希望您玩的开心!
我定期分享摄影前后期一些技术(只要我有空)群里不撕,不骂人,非器材讨论没完没了,另外关于我的对焦帖子的疑问可以到群里问
由于工作较忙,有时候不一定能及时通过入群,请谅解!
根据大家问题,持续更新......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上几个图,大家参考下,如果一下图片是某个朋友拍的,不好意思了,对不起了,我是随便在论坛找的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比如这样的图,您为什么要拍?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这样的图,为什么要用高端单反去拍?或者说为什么要用单反去拍

一般而言,许多新手都会拿出类似这样的作品区纠结器材,我想说这样的图,用啥机器片,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这样的环境,为什么要按下快门?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景色,很难拍出美感,手机也可以记录

而许多新手朋友喜欢拍这样的不适合展现单反质感的环境的题材去放大放大放大,感觉非常肉,肉


不通透,因为这样的色彩组合,你怎么放大,也不如拍一个美女大眼睛局部的放大图100%更适合展示器材的放大质感,就算是放大看图,也要分啥图,有的图,有的环境,有的色彩组合,你用再好的机器放大去看,哪怕你用的小光圈,最低的ISO,也会如此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59 经验值:621 帖子:21 精华:0 相册:0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 积分:355 经验值:2953 帖子:23 精华:15 相册:0 粉丝:502 地区:辽宁,营口 注册日期:

微信:GAOZS001(添加注明蜂鸟) Q群(非闲聊群)

  • 积分:24 经验值:2493 帖子:22 精华:0 相册:0 粉丝:2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 积分:47 经验值:563 帖子:16 精华:1 相册:0 粉丝:3 地区:浙江,宁波 注册日期:
}

 主题:这个测试对比,发现同一镜头截幅和全幅拍摄效果差别之大,令人吃惊

4米距离拍摄,对焦点局部100%大小截图后放大到300%。

2米距离拍摄,对焦点局部100%大小截图后缩放到前面图像大小。

由此可见,可以更近距离拍摄带来的画质提升效果非常之大:

觉得测试有问题, 似乎有跑焦了。

二者是有区别, 全幅像素更大像素更锐利些但差别不应该那么大。

4米距离拍摄,对焦点局部100%大小截图后放大到300%。

2米距离拍摄,对焦点局部100%大小截图后缩放到前面图像大小。

由此可见,可以更近距离拍摄带来的画质提升效果非常之大:



燕啤大马甲 发表于 13:13
觉得测试有问题, 似乎有跑焦了。

二者是有区别, 全幅像素更大像素更锐利些但差别不应该那么大。


这是4米距离拍摄的对焦点局部100%截图,一组照片中的一张,经过反复自动对焦微调校正然后拍摄的

燕啤大马甲 发表于 13:13
觉得测试有问题, 似乎有跑焦了。
二者是有区别, 全幅像素更大像素更锐利些但差别不应该那么大。
你被楼主忽悠了,根本不是跑焦,同一个机身一个两米,一个四米放大,能清楚才怪。

都在4米拍,全副放大到截副大小,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都在4米拍,全幅肯定是用更长焦段的镜头去拍摄,效果差别也一定惊人。

有一种非常幼稚的比较方法:把全幅拍摄的照片裁剪掉周围一圈,然后和截幅的照片去比较。哪个买全幅机的用户会干这种把全幅机当截幅机用的傻事啊。 本帖最后由 spac070v 于 13:34 编辑

我被楼主忽悠了, 全幅如果在2米拍摄,1.6X的佳能APS-C应该在2*1.6=3.2米处拍摄来保持同构图, 跑到4米太远了。

如果不考虑构图, 都在2米拍摄, APS-C的眉毛细节表现会干翻全幅。

你被楼主忽悠了,根本不是跑焦,同一个机身一个两米,一个四米放大,能清楚才怪。
你被楼主忽悠了,根本不是跑焦,同一个机身一个两米,一个四米放大,能清楚才怪。
必须放大,才能更清楚差别有多大啊。

我这帖子是自己做自动对焦微调设置参数获取的附带产物。

自动对焦微调设置参数获取,如果不放大图像来比较,非常难对比的。

像下面就是实图放大到300%的对比:

非全幅用135mm在2米拍, 全幅你换镜头就不好比了吧?

你本贴说的是135mm, 那么你如果2米处用全幅, 就应该在3.2米处用非全幅和135mm焦距拍, 而不应该远到4米, 这样的结论才更客观, 否则就会夸大非全幅的模糊,这样不好。

2米拍摄,全幅就可以用 1.6x倍焦距的镜头拍摄,还是干翻截幅
这个和机身、镜头、距离都有关系。

找个喂不饱机身的镜头玩花活很简单,更不用提很多老镜头普遍的“近视眼”。最搞笑的是变焦各焦段各光圈成像锐度都不可能一致,哪有这么比的?

50L在7D2上全开肉得厉害不代表50L在全副上不行,也不代表7D2配合白兔不行。

顺便说一句,就你的5DII测试效果来看,貌似就算在全幅上成像依然很肉得让人吃惊 ~ 5DII配合这个镜头有点可惜啊,白瞎了这个好底子了。

顺便说一句,就你的5DII测试效果来看,貌似就算在全幅上成像依然很肉得让人吃惊 ~ 5DII配合这个镜头有点可惜啊,白瞎了这个好底子了。


你贴张或转发张不肉的照片我看看?

曾经用过XXBIS在1800万apsc相机上,很锐利和5DII比差别不大。 反而是200端5DII因为像素密度低而远处细节看不清了, 当然, 因为200端到了极限不能再变焦了所以不能保持同构图而吃亏。

找个喂不饱机身的镜头玩花活很简单,更不用提很多老镜头普遍的“近视眼”。最搞笑的是变焦各焦段各光圈成像锐度都不可能一致,哪有这么比的?

50L在7D2上全开肉得厉害不代表50L在全副上不行,也不代表7D2配合白兔不行。

顺便说一句,就你的5DII测试效果来看,貌似就算在全幅上成像依然很肉得让人吃惊 ~ 5DII配合这个镜头有点可惜啊,白瞎了这个好底子了。


你贴张或转发张不肉的照片我看看?
50mm焦段,F8,2米拍摄距离,与适马50mm/1.4 局部100%大小截图对比:
你贴张或转发张不肉的照片我看看?
没注意到你的300%字样……还以为是100%呢,那就不是肉了。虽然很奇怪本大师为什么用300%这么奇特的方式分辨肉不肉……单就这次对比,应该说28135在截幅上会产生明显的反差下降吧。这是正常的,在5014上同样会出现这个现象,在截幅上需要拉曲线。反而在新的stm镜头上或者适马新出的黑科技不存在这个问题。

5014收到F/4.0~5.6锐度爆表啊,除非顶级的变焦恐怕没法比分辨率。

说真的,新出的屌丝N宝STM都不缺分辨率和反差,本大师要和截幅比的话也该选择焦外虚化程度和高感啊。

}

原标题:看完你就知道全画幅跟半画幅相机的区别了

别再问我全画幅好还是半画幅好的问题了,它们各具优势,这个答案因人而异,你了解过后就会有相应的认识了。

入门级DSLR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都比传统的135相机底片小,这类DSLR被称为APS-C画幅DSLR。

APS诞生于胶片时代,是一种胶片的规格标准。APS胶卷有3种尺寸C、H、P,H型是满画幅(30.3*16.6mm),C型则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端各挡去一部分,长宽比仍为3:2.DSLR开发人员借用了APS尺寸的概念,将配备了接近C尺寸的22.5*15.0mm或23.6*15.8mm感光元件的DSLR称作APS-C画幅DSLR.

全画幅是指DSLR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和传统的135相机底片基本相同,为24*36mm.全画幅感光元件制造成本很高,工艺复杂,目前只有柯达和佳能将全画幅观光元件装配在数码单反中。

全画幅观光元件的具体像素值也有区别,顶级产品配备的全画幅感光元件像素已经超过1600万像素,达到了许多专业大画幅相机数码后背的像素值水平。

而对影友们来说,使用全画幅DSLR,镜头焦距转换率达到了1:1,不必再乘以特定的转换系数,这样一来,超广角镜头的功能终于可以完全发挥出来了。在画质方面,全画幅DSLR和APS-C画幅DSLR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APS-H与APS-C的概念来源一致,但它的面积要比APS-C大一些,放大倍率也降低到1.3倍左右,更大的面积可以集成更多的像素。到目前为这个尺寸的感光元件只有佳能生产的CMOS采用,使用在EOS-1D、1Dmark11、1Dmark111,3款相机上,其感光元件的尺寸均为28.7*19.1mm,镜头焦距转换需要乘以1.3的系数。

传统的胶片单反相机和APS-C画幅DSLR的画面比例是3:2,而4/3画幅的数码单反的画面比例为4:3。4/3系统主要的推广厂家为奥林巴斯和松下,他们的产品采用更小型化的感光元件,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松下结合徕卡技术开发的数码单反相机L1.

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做活的图像的细节也就越丰富,随着感光面积的增大,每一个感光点的面可以排列得更加舒缓,在传输中可以保证更为清晰地画面细节,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图像噪点与紫边现象大为减少,画面质量与感光度范围全面提升。

更大的感光面积是的单位点上的图像颗粒更为细腻,整体的色彩层次也更为丰富,大尺寸的感光元件还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从而把图像的暗部细节充分保留下来。

另外,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与适合的广角镜头配合使用,不必再担心超广角在广角端的焦距损失,可以拍摄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地减少广角镜头广角端的透视变形,很适合拍摄风光和建筑题材。

其实说白了,全画幅跟半画幅的区别就在于感光元件,是硬件所在,所以一些摄影爱好者比较偏向追求全画幅,这也无可厚非,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半画幅也逐渐能达到很高的清晰度,用什么样的相机按照自己实际情况来比较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全画幅和半画幅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