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金融机构认为客户属于涉恐名单改革将会如何动刀

沈建光谈金融机构改革:银证保部分功能或实现整合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沈建光谈金融机构改革:银证保部分功能或实现整合
沈建光谈金融机构改革:银证保部分功能或实现整合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沈建光/文&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而在近日召开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成为主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未来金融机构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当前防范金融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的要求?可以看到,自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来,强监管与金融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入,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央行双支柱的定位,将宏观审慎管理提升至与货币政策并肩,意味着未来央行将进一步加大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上的防范职责。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中国金融改革需要立足于化解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八大矛盾,继续改善金融机构职能,强化穿透式监管、加强地方政府监管职责等都将是金融机构不可或缺的改革方向。
  第一,金融机构改革需要适应当前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近年来,中国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跨行业合作密切,金融控股公司日益增多,中国步入“大资管时代”。然而,传统的“一行三会”组织构架落后于现有的混业经营的发展现实,三会之间由于机构机械分割,使得监管真空区与监管套利的现象普遍存在。去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设立,相比于此前较早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决策职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从人事来看,由国务院副总理出任委员会主任,也有利于强化监管的地位和执行效力,促进协调监管。
  第二,金融机构改革重在化解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的矛盾。可以看到,当前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设置存在着业务重合以及目标不一致的突出问题,往往造成效率低下,而此次国务院机构调整被三中全会广泛讨论,预计今年两会在此方向上也将有相应的动作。而从金融机构设置来看,一直以来,“一行”与“三会”之间、“三会”内部之间往往存在着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监管效率低下。从行政级别来说,“一行三会”都是部级机构,彼此互不隶属,任务不同。而由于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核 心职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之际,协调便会异常困难,导致金融风险积聚。
  展望未来,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三会机构改革仍会继续,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部分功能或实现整合,同时加强与央行的合作,将是改革的重要方向。实际上,去年十九大提到央行双支柱框架,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将办公室设在央行,两会后新的央行行长的作用也可能进一步提升,实际上一定程度上是强化了央行在金融发展与监管方面的职责。此外,中国债券的发行审批和核准,既有发改委,也有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三龙治水的背后也存在改进的空间。
  第三,金融机制改革还需直面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矛盾。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现实是金融统计数据共享并不充分,各部门之间统计与和监管信息孤立的情况广泛存在。例如,早在2015年中,中国金融市场爆发了股市的大幅下跌,当时证监会为防范风险大力清理配资,但对于银行、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行业究竟有多少资金进入、市场杠杆水平如何并不完全清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风险。2017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性突破4%,也与表外资金流向统计不足,监管趋严背景下,市场恐慌情绪加剧市场波动密切相关。但信息共享不充分的风险是推高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成本。因此,未来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以及切实做到信息共享,是推动信息透明化,减少预期混乱,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
  第四,金融机制改革还需适应当前日益开放的国际化战略。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发展,但年,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空前,央行暂缓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今美元呈现疲软态势,人民币企稳,资本流出的压力减轻,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重启的时机已经成熟。与此同时,决策层释放出积极地信号,包括逆周期因子取消、表态宏观审慎政策回归中性,加快金融服务业开放、启动债券通、放宽资金汇出的管制以及A股加入MSCI等等,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中国机构改革应该更好的服务于国际化战略。
  第五,金融机构改革还需直面金融业态创新与当前监管落后的矛盾。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等领域金融风险层出不穷。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更多是一种平台服务,其在信息、数据、产品、服务、渠道上可对接很多金融业务,并非对应单一机构。在此背景下,机构监管思路应积极调整以满足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通过加强功能监管以及行为监管,改进以往人为割裂的监管体系,弥补交叉领域的监管真空。可以看到,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提到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实际上也是适应互联网金融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六,金融机构改革还需致力于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与属地监管缺失的矛盾。近年来,地方金融风险接连被爆出,包括成都分行贷款造假、此前云南泛亚事件等显示了地方金融风险如果得不到及早干预,也有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从这一角度来讲,未来严格落实问责机制等金融监管措施,也会强化地方责任,更好地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可以看到,当前多地金融办正在变身金融局,从先前的事业单位向行政机构转变,这便体现了强化属地监管的要求。
  第七,金融机构改革还需直面“脱实入虚”的矛盾。过去两年,金融杠杆率过高,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也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去年以来,围绕去杠杆的努力正在加大,一方面体现在金融领域,影子银行会面临整顿,最新的资管新规便是明显的金融去杠杆举措;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推高了实体融资成本,也造成了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造成了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的事实,未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既是降成本的要求,也是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
  第八,金融机构改革还需处理好金融与财政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中国金融与财政难以有效隔离,这使得很多金融风险,并非来自于金融系统本身,而是财政改革滞后所致。例如,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率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对地方债务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政府性投资引导基金、专项建设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增长突飞猛进,其中大多含有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明为股权实为债权。这部分含有政府隐形担保的项目获得了大量金融资源,实际上存在风险。因此,协调推进财政与金融改革或是未来顶层设计的重要方向。
  总之,优化机构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两会的重要议题,在笔者看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应该从理顺当前金融经济领域存在的众多矛盾出发,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强化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方面的职责,并强调从严属地监管等。除此以外,规范表外业务,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助于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套利。而若要守住金融安全底线,也不能单单依靠金融改革,在笔者看来,当前诸多金融风险的背后其实仍是财税体制和国企改革的问题,站在更高的定位上与多部委形成有效衔接,共同参与推动财税体制、国有企业等深水区领域的改革,跳出金融看金融,协调好财政与金融的关系,才是应对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矛盾的根本所在。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专题: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沈建光: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中国去杠杆与供给侧改革其实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期,如果能够坚持这一基调,即便承受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放缓的阵痛,在可承受范围内,为中国拨出累积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的毒瘤,有助于为19大后的中国经济更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沈建光: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一行三会领导就各自领域重点问题与如何防范风险进行介绍,会议提出了进一步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六点任务,包括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处理风险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以及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在笔者看来,本次政治局会议有两点不寻常之处:一是这是十八大以来,政治局首次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主题进行集体学习,出席人员规格之高,涉及部门范围之广超出以往金融专题会议;二是会议罕见地将维护金融安全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凸显了中国最高决策层对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自上而下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金融系统到底有哪些风险值得引起中国最高决策层如此重视?上述风险是否到了危及金融安全甚至治国理政的程度?而一旦中国开启了一轮从上至下的防风险行动,能否能够取得效果,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中国金融系统到底有哪些风险?  以往对中国金融风险的警告往往来自于海外,不仅包括IMF、BIS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包括一些海外对冲基金与机构投资者。前者只是从经济理论上提供金融风险的判断依据,而后者则往往在看空的同时又采取做空策略,对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然而,对待上述警示,过去中国决策部门大多表态比较自信,不予理睬或者反驳批评作为回应,而此次会议中国高层直视问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实属难得。  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有哪些?在笔者看来,近年来企业杠杆率大幅攀升,影子银行规模过于庞大,信贷资金大多进入与收益较低、期限较长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资产价格超出合理水平,僵尸企业、预算软约束企业扭曲银行的定价机制,民间集资与P2P等游离于监管之外,汇率政策缺乏灵活性等等都是中国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点。  IMF在最新4月19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中提到快速增长使得金融稳定风险不断增加。IMF报告中提到,当前业的资产规模已达到GDP的三倍以上,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敞口也有所增加。中国许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存在着严重错配,流动性风险和信贷风险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去年10月IMF的一篇《Resolving China"s Corporate Debt Problem》工作论文中,提到中国2009年-2015年间信贷平均增速高达20%,大幅超越名义GDP增速,需要防范、以及日本这些信贷缺口类似经济体的前车之鉴。  而国际清算银行BIS近年来也频频警示中国风险,根据BIS在2015年9月首次提出的以私人非金融部门信贷/GDP缺口测量各国债务水平的指标来看,中国在两年前这一缺口指标便已经高达25%,超出2%-10%的正常范围,是全球最高水平。以史为鉴,BIS提出一旦一国缺口指标超过10%,随后三年,该国有2/3的概率发生“严重的银行业紧张情况”,并预测中国会在三年内发生银行业危机。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 沃尔夫也在201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有过激烈的观点交锋,针对吴晓灵提到的中国债务率并不严重的观点,马丁 沃尔夫之言,危机爆发前决策层往往都认为没有问题,如银行在遭遇300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之前也称其资产负债表表现很好,但危机往往在忽视中爆发。而在近期专栏文章《中国如何摆脱债务陷阱?》提到,中国仍然需要依靠债务快速增长才能维持经济增速,而且摆脱这个陷阱的所有方法,看上去都很艰难。  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既然金融风险近年来一直都存在,但为何中国并未出现教科书中的危机并未如期而至,是什么独特之处挑战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3月20日发表的央行工作论文《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国际前沿》对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经验进行了梳理,其中提到不少有益观点。在笔者看来,文中提到的诸多中国创新的货币政策实践操作,或许与中国并未出现预期中的金融危机联系紧密,具体包括:  一是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多重性。与大多数国家单一通胀目标制或者就业与通胀双目标制不同,中国货币政策包含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六大目标。而根据以往经验,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在操作中的权重也会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金融危机之时,由于担忧经济增长与失业,中国央行便出手很快,但美联储并未对雷曼进行救助,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之后,后期救助成本显著增加,甚至量化宽松,零下限等金融创新纷纷而至且传染至其他国家,直至今日,全球经济也未恢复到危机之前,全球货币政策仍大多处于从非常态之中。  二是并未默守“不可能三角”理论。不可能三角理论讲述的是一国央行不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这三个宏观经济目标。而根据过去中国的金融实践,中国大多数时候并未选择不可能三角的角点解,而是通过资本项目有限开放、汇率有管理浮动和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自主独立的中间状态的选择指导中国实践,避免了资本大规模流动对经济的冲击。此外,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又显示三元悖论逐步向二元悖论转化,即不论采用何种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都不可兼得。这也说明,理论总是不断完善的,实践的发展往往领先于理论,一味默守书本理论,有时并不明智。  三是创新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在计划经济初期,中国大多应用数量型工具,而伴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化,微观主体自主决策能力的增强,数量型直接调控需要向市场化、价格型间接调控转变。但结合中国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央行创新使用了SLF、MLF、PLS等流动性工具,一方面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利率走廊(SLF为利率走廊上限)与中引(MLF是主要的中期政策利率)的尝试作为过渡,同时培育国债市场等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引导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调控转型。  四是协调推进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以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与大多数国家明显先后次序的完成利率、汇率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不同,中国央行在上述改革方面提出了协调推进的方式。同时,中国央行强调,即使是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有管理的可兑换,特别是对反恐、反洗钱、反避税天堂等方面,是拥有严格监控的。此外,央行表示可以对短期资本流动和外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甚至在应急情况下临时性外汇管制措施,这些也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盛行的华盛顿共识有很大的出入。而危机的出现也让国际社会对华盛顿共识开始反思。  综上表明,中国在金融实践操作方面确实有不同于传统理论之处,甚至近年来中国的发展表明,中国实践的创新操作很多情况下是领先理论发展的,这使得中国的政策往往灵活性更强,或许也可以为中国并未出现预期中的金融危机提供一个解释。  当然,这种观点往往会被质疑为自我吹捧,但结合笔者在海外的经历来看,中国央行的实践操作其实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许。笔者曾经在欧洲央行工作,当时时任欧央行行长的便从不掩饰自己对中国央行及行长的赞美之词。其实,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避免了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就说明中国的宏观金融管理是有独特的地方。  现在是化解金融风险的良机  更重要的质疑是,虽然中国通过政策创新避免了短期内的危机爆发,但只是将问题推后,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可能会有更大的危机与风险,而这也恰恰是笔者的担忧。但好在此次政治局会议显示了中国自上而下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诸多防范房地产泡沫、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举措都在持续推进,且防风险不仅集中在一行三会,更涉及到多个部门政策配合,有助于让这一最高决策层基调落实。  同时,考虑今年以来的经济内外部环境有所转好,内部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实现了开门红,稳增长压力减小。外部方面出口一转去年的颓势,出现了大幅增长;四月中国首脑会晤后,总统一改此前对华咄咄逼人的态势。此外,美元走强压力也在减弱,中国资金大规模流出态势也出现逆转。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去杠杆与供给侧改革其实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期,如果能够坚持这一基调,即便承受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放缓的阵痛,在可承受范围内,为中国拨出累积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的毒瘤,有助于为19大后的中国经济更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沈建光: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沈建光: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分享到微信 沈建光: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第一财经 09:38:00
简介:近年来企业杠杆率大幅攀升,影子银行规模过于庞大,信贷资金大多进入房地产与收益较低、期限较长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等都是中国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点。中国经济的独特之处使中国并未出现教科书中的危机,并且现在正是化解金融风险的良机。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一行三会领导就各自领域重点问题与如何防范风险进行介绍,会议提出了进一步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六点任务,包括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处理风险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以及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在笔者看来,本次政治局会议有两点不寻常之处:一是这是十八大以来,政治局首次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主题进行集体学习,出席人员规格之高,涉及部门范围之广超出以往金融专题会议;二是会议罕见地将维护金融安全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凸显了中国最高决策层对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自上而下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金融系统到底有哪些风险值得引起中国最高决策层如此重视?上述风险是否到了危及金融安全甚至治国理政的程度?而一旦中国开启了一轮从上至下的防风险行动,能否能够取得效果,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中国金融系统到底有哪些风险?
以往对中国金融风险的警告往往来自于海外,不仅包括IMF、BIS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包括一些海外对冲基金与机构投资者。前者只是从经济理论上提供金融风险的判断依据,而后者则往往在看空的同时又采取做空策略,对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然而,对待上述警示,过去中国决策部门大多表态比较自信,不予理睬或者反驳批评作为回应,而此次会议中国高层直视问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实属难得。
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有哪些?在笔者看来,近年来企业杠杆率大幅攀升,影子银行规模过于庞大,信贷资金大多进入房地产与收益较低、期限较长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资产价格超出合理水平,僵尸企业、预算软约束企业扭曲银行的定价机制,民间集资与P2P等游离于监管之外,汇率政策缺乏灵活性等都是中国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点。
IMF在最新4月19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中提到中国信贷快速增长使得金融稳定风险不断增加。IMF报告中提到,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达到GDP的三倍以上,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敞口也有所增加。中国许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存在着严重错配,流动性风险和信贷风险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去年10月IMF的一篇《Resolving China&s Corporate Debt Problem》工作论文中,提到中国年间信贷平均增速高达20%,大幅超越名义GDP增速,需要防范西班牙、泰国以及日本这些信贷缺口类似经济体的前车之鉴。
而国际清算银行BIS近年来也频频警示中国银行业风险,根据BIS在2015年9月首次提出的以私人非金融部门信贷/GDP缺口测量各国债务水平的指标来看,中国在两年前这一缺口指标便已经高达25%,超出2%~10%的正常范围,是全球最高水平。以史为鉴,BIS提出一旦一国缺口指标超过10%,随后三年,该国有2/3的概率发生&严重的银行业紧张情况&,并预测中国会在三年内发生银行业危机。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也在201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有过激烈的观点交锋,针对吴晓灵提到的中国债务率并不严重的观点,马丁&沃尔夫之言,危机爆发前决策层往往都认为没有问题,如英国银行在遭遇300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之前也称其资产负债表表现很好,但危机往往在忽视中爆发。而在近期专栏文章《中国如何摆脱债务陷阱?》提到,中国仍然需要依靠债务快速增长才能维持经济增速,而且摆脱这个陷阱的所有方法,看上去都很艰难。
中国如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既然金融风险近年来一直都存在,但为何中国并未出现教科书中的危机,是什么独特之处挑战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3月20日发表的央行工作论文《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国际前沿》对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经验进行了梳理,其中提到不少有益观点。在笔者看来,文中提到的诸多中国创新的货币政策实践操作,或许与中国并未出现预期中的金融危机联系紧密,具体包括:
一是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多重性。与大多数国家单一通胀目标制或者就业与通胀双目标制不同,中国货币政策包含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六大目标。而根据以往经验,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在操作中的权重也会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金融危机之时,由于担忧经济增长与失业,中国央行便出手很快,但美联储并未对雷曼进行救助,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之后,后期救助成本显著增加,甚至量化宽松,零下限等金融创新纷纷而至且传染至其他国家,直至今日,全球经济也未恢复到危机之前,全球货币政策仍大多处于非常态之中。
二是并未墨守&不可能三角&理论。不可能三角理论讲述的是一国央行不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这三个宏观经济目标。而根据过去中国的金融实践,中国大多数时候并未选择&不可能三角&的角来解,而是通过资本项目有限开放、汇率有管理浮动和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自主独立的中间状态的选择指导中国实践,避免了资本大规模流动对经济的冲击。此外,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又显示三元悖论逐步向二元悖论转化,即不论采用何种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都不可兼得。这也说明,理论总是不断完善的,实践的发展往往领先于理论,一味墨守书本理论,有时并不明智。
三是创新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在计划经济初期,中国大多应用数量型工具,而伴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化,微观主体自主决策能力的增强,数量型直接调控需要向市场化、价格型间接调控转变。但结合中国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央行创新使用了SLF、MLF、PLS等流动性工具,一方面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利率走廊(SLF为利率走廊上限)与中期指引(MLF是主要的中期政策利率)的尝试作为过渡,同时培育国债市场等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引导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调控转型。
四是协调推进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以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与大多数国家明显先后次序的完成利率、汇率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不同,中国央行在上述改革方面提出了协调推进的方式。同时,中国央行强调,即使是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有管理的可兑换,特别是对反恐、反洗钱、反避税天堂等方面,是拥有严格监控的。此外,央行表示可以对短期资本流动和外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甚至在应急情况下采取临时性外汇管制措施,这些也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盛行的华盛顿共识有很大的出入。而危机的出现也让国际社会对华盛顿共识开始反思。
综上表明,中国在金融实践操作方面确实有不同于传统理论之处,甚至近年来中国的发展表明,中国实践的创新操作很多情况下是领先理论发展的,这使得中国的政策往往灵活性更强,或许也可以为中国并未出现预期中的金融危机提供一个解释。
当然,这种观点往往会被质疑为自我吹捧,但结合笔者在海外的经历来看,中国央行的实践操作其实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许。笔者曾经在欧洲央行工作,当时时任欧央行行长的特里谢便从不掩饰自己对中国央行及行长周小川的赞美之词。其实,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避免了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就说明中国的宏观金融管理是有独特的地方。
现在是化解金融风险的良机
更重要的质疑是,虽然中国通过政策创新避免了短期内的危机爆发,但只是将问题推后,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可能会有更大的危机与风险,而这也恰恰是笔者的担忧。但好在此次政治局会议显示了中国自上而下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诸多防范房地产泡沫、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举措都在持续推进,且防风险不仅集中在一行三会,更涉及到多个部门政策配合,有助于让这一最高决策层基调落实。
同时,考虑今年以来的经济内外部环境有所转好,内部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实现了开门红,稳增长压力减小。外部方面出口一转去年的颓势,出现了大幅增长;四月中美首脑会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改此前对华咄咄逼人的态势。此外,美元走强压力也在减弱,中国资金流出态势也出现逆转。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去杠杆与供给侧改革其实迎来了很好的机遇期,如果能够坚持这一基调,即便承受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放缓的阵痛,在可承受范围内,为中国拔除累积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的毒瘤,有助于为19大后的中国经济更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沈建光系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微信公众号
编辑:孙维维
第一财经APP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第一财经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微信订阅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机构可对低风险客户采取简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