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垃圾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用难题如何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9.12(欢天喜地)
(O爷如此温柔)
第三方登录:服务热线:400-周一到周五,8:30—17:30
当前位置:
快递垃圾回收利用难题如何破?工信部等三部委是这么做的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兴起,物流行业发展加快,快递包装使用量呈井喷式增长,2016年快递量已突破300亿件,产生的包装垃圾超过400万吨。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经成为网络购物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在物流的整个环节还存在着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浪费现象。如何将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成为我国政府、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快递包装废弃物暴增,循环利用率低
  据《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多万吨包装垃圾中,消耗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仅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其中快递包装箱的八成被直接扔掉。而产生的废弃胶对环境的影响巨大。环保人士指出,胶带在土壤中至少要经过100年才能自然分解,对水土环境的污染亦不容小觑。
  2016年我国的快递量已超过300亿件,2018年将突破500亿件,快递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将随之暴增。面对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快递包装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加快快递行业的包装绿色化发展已经成行业共识。
  2017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关注快递包装材料合理回收的问题。在政策制定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天津市委会副主委苑春鸣提出应尽快推行即时回收快递包装物的相关规定。他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规格化的、可循环使用、可即时回收、便于运输装载的统一标准化包装物;另一方面,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建立快递行业包装物即时回收的机制,鼓励循环利用,杜绝资源浪费;在此基础上,还应修订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物流企业对于包装物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化的责任目标和监督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董氏兄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董配永则指出,解决快递垃圾回收利用难题,包装生产企业、快递业务主管部门和派送员各方均要发力。他还建议,要杜绝快递件的过度包装,做好快递包装物分类回收,可以探讨通过押金制、返还积分、赠送折扣等多种方式,促进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工信部、商务部:三大举措促进快递包装回收
  为促进快递包装物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快递行业绿色化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在行动。2016年12月,工信部与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被认为是包装业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了让行业更加深刻理解《意见》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两部委于2017年4月中旬对《指导意见》进行了政策解读。其中,两部委指出,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关乎民生与环境,但其回收利用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回收责任不明,二是强制约束缺失。
  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是大力推行减量和生态设计,支持应用生产质量品质高、资源能源消耗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小、便于回收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重点开发和推广(金属、塑料等)自动识别、分拣、脱墨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二是促进设计、生产及使用者在包装全生命周期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原材料来源、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能耗、排放等方面开展对包装品的环保综合评估,选择合适品种率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三是研究制定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促进政策,依托回收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优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
  上述三大举措,从设计要求、材料选用、技术研发、评估手段、责任延伸、政策体系等多个维度打出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组合拳&,对包括快递包装在内的包装业的绿色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快递包装有望列入强制回收目录
  除了工信部和商务部,在解决快递垃圾这一问题上,国家邮政局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前,国家邮政局已于2016年8月率先公布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发布之时,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广绿色包装:
  一是健全快递业包装法律法规体系,如推动将快件包装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回收目录。
  二是制修订快递业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是强化快递业包装日常监管,推动出台快件绿色包装环保标识认定使用和管理办法,探索将绿色包装等环保指标纳入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
  建立行业标准、进行立法建设、明确权责分明的回收体系等措施在《实施方案》中均有明确体现。
  快递企业联合推动快递包装创新改良
  当下,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除了国家层面的绿色发展引导和管理外,企业层面也已陆续有了实质性的行动。
  今年3月17日,中国首个物流环保公益基金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在京成立。该基金由菜鸟网络、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六家快递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未来将专注于解决日趋严重的物流业污染现状,推动快递包装创新改良,促进快递车辆使用清洁能源,引导运用大数据技术减少资源浪费,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也初见成果。宁波一家企业研发了一种新型快递填充材料,这种填充物由玉米淀粉制成,埋到土里或花盆里会自然分解,变成&液体肥&。而其成本只有塑料发泡填充物的一半左右。
  小易相信,随着政府层面发挥综合管理职能、制定标准,企业层面研发新型技术,以及回收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难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延伸阅读
  他山之石:国外如何处理快递垃圾?
  韩国:快递的箱子和黑袋子都是能回收的环保材料,可以直接扔在分类垃圾桶里。
  日本:制定并实施《包装再生利用法》,消费者将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后,收运系统将分类完的包装废弃物通过定时回收、集合中转等方式,运输至专门的处理中心进行再循环、再制造处理。
  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将废包装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还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
  美国: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著名纸箱生产商利乐包、艾罗派克、唯绿包装、康美包等已经建立了纸箱理事会,以促进纸箱在美国的循环利用。
【责任编辑:姜雯】
易再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易再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易再生网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易再生网编辑部联系(400-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易再生网”,如不注明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3)本网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双11巨量快递垃圾难题:资源回收如何用互联网+升级双11巨量快递垃圾难题:资源回收如何用互联网+升级太平洋电脑网百家号根据《规划》,到2020年,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实现85%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社区及乡村实现回收功能的覆盖、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又到一年“双11”每到这个季节,很多会人都进入“购物狂欢”模式:爱美的女性关注衣服、包包、护肤、美妆,家庭主妇们忙着为家里添置一些物件,男性们则更多将目光投向了数码产品和其他喜爱的商品。然而在“买买买”背后,一个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一件件包裹从卖家手中传递到买家,也随之产生了快递垃圾。11月7日,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快递压力十分巨大,预计“ 双11 ”期间,11月11日至16日的业务总量可能要超过15亿件,同比增长35%以上。最高日处理量预计突破3.4亿件,平均业务量达到2.5亿件,是今年以来正常业务处理量的2.2倍。那么,随着大量快递而来的胶带、塑料袋、纸箱以及泡沫填充物形成的“快递垃圾”,又将如何处理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些垃圾的回收目前主要由个人分散进行。惯常的例子是由垃圾清理人员来处理,他们会专门 整理 这些快递垃圾并转卖给垃圾回收站。从个人来说,也不乏将快递垃圾积攒下来卖出的例子。2014年以来,一个新兴的行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兴起。据了解,部分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提供上门回收可再生资源(包括快递垃圾)的服务,居民通过手机APP或微信下单,预约好时间后只等着回收员上门即可。然而,再生活、9贝壳、换钱等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项目的失败,让人不禁思考,怎样的互联网回收模式才能够持续下去?今年9月,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公司闲豆回收正式完成B轮1亿元人民币融资,成为移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单笔最大融资。或许,他们的模式能够为这一行业打开一片新天地。流量变现难题“小、散、差”,谈起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特点,这三个字几乎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年)》(下称《规划》)指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分拣技术水平低、经营规范化程度低、部分品种回收率低等问题。中国社科院循环经济重点研究室副主任彭绪庶曾在第二届中国再生资源企业领袖峰会上指出,我国大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多采取粗放式经营和管理方式、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生产工艺门槛低、增值水平低、同质化现象明显,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回收量仅占回收总量的10%至20%,行业小、散、差的特点明显,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较差。行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批希望运用“互联网+”模式打通资源回收业的从业者,自2014年以来纷纷进入这一行业。互联网资源回收企业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快捷、简便的特点。以提供面向个人的上门回收服务为例,居民通过手机APP或微信下单,预约好时间后只等着回收员上门即可。虽然价格有时候较个体回收户的更低,但操作如此便捷,也不用费心和个体回收人员打交道,居民也就渐渐适应了这种方式。这些互联网回收企业,通过自建或加盟的方式组建回收队伍,配以分拣、物流等线下基础设施,将传统产业链缩短,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但是一位创业失败、不愿署名的互联网回收公司负责人表示,流量变现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通过上门回收服务获取用户流量并不是难事,所吸引的用户还具备黏性好的特点。但仅靠这一业务支撑不起企业的人力、仓储、物流、技术、研发等方方面面的成本,必须利用这些流量拓展其他业务。”他表示。换句话说,互联网回收企业需要开拓新财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确实有部分企业尝试过家政、电商等配套服务,但面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频次的瓶颈,最终仍旧失败。这位负责人表示,为启动项目铺设线下渠道花费大量资金,一旦短期内没法突破流量变现的障碍,后期融资即使跟上了,整个项目还是难以持续下去。“加上市场本身也尚未成长到能够支撑这些企业继续生存的阶段,失败也就不奇怪了。”这些萌芽中的“互联网+”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导致他们回收成本高,产业链短,向再生利用环节渗透不够。而生活类再生资源除电脑、二手手机等电器电子和废金属外,大多是低价值生活废品,再加上居民和回收者在再生资源价格、回收成本等关键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可以这么说,面对居民的“互联网+”回收企业盈利模式,还没有摸索出一条光明的路径。面对企业客户的突破不过,面向企业级客户的互联网回收行业,已经出现了曙光。相关的互联网企业闲豆回收,已经拿下了移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单笔最大融资。闲豆回收目前以回收北京的废纸为主,日废纸回收产能可达1500吨。据公司创始人、CEO方浩介绍,闲豆回收2015年7月上线时,没有明确面向哪个群体,B端和C端都有。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发现C端因成本问题难以通过上门回收的方式来做,于是闲豆回收自然而然地偏向企业级客户。“B端拥有高频、刚需、高客单价、高毛利等特点。”方浩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超市等用户一年365天每天都产生废纸,而且要及时处理,不然将浪费空间进行堆放,进而影响日常经营。“一吨包装箱回收价2000多元,像家乐福一家门店每天产生2吨,一天就是四五千元。用销售价格减去回收价,简单算下来毛利可达50%以上。”他说。“这些特性让我们认为,向企业提供废纸上门回收服务,这件事是可行的。”方浩说,一个企业用户,每天可能就是一名员工使用闲豆回收,而且不见得天天用,所以闲豆回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给这个行业带来技术、信息、规模和理念的变化。为此,闲豆回收开发了物流管理和调度系统,用信息化的SOP(标准操作程序)管理订单、物流、仓储、财务等环节。前端的客户、市场BD,中间的回收员、司机,质检员、司磅员、入库员、仓储经理、销售员等都有各自的APP,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执行岗位职责。以往分散混乱的回收流程就可在规范、可控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下运行。方浩认为,像回收这样偏实体经济的行业,无需教育用户,不能一味追求互联网行业的快,而应当先稳后快。“这是一个同时具备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行业。虽然现在暂时被认为是低端产业,但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来将这个传统的小、散、差行业,升级改造为现代化规范行业。”方浩说。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涛则表示,“互联网是工具,可以给传统行业提 高效 率。但是资源回收本身是需要政策强干预的行业,市场在这个行业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根据《规划》,到2020年,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实现85%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社区及乡村实现回收功能的覆盖、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亿吨左右。这就要求再生资源行业需要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和整合,综合运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工具。国家也鼓励企业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联合印发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指出,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尽管目前面向居民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业尚未能摸索到合适的路径,但是,许多企业仍然“在路上”。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太平洋电脑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喜欢数码的都在这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垃圾回收利用儿童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