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咖企业管理大纲做增资不错的啊,这家公司可靠吗?

如何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关注新华网
11月11日,在由协同管理软件企业“致远互联”主办的协同管理软件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2017中国协同管理高峰论坛暨致远互联第七届用户大会”上,各界行业大佬齐聚一堂,围绕“协同助力企业高效运营”主题展开大研讨。论坛由企业管理杂志战略发展总监、釆编中心主任王仕斌主持,360企业安全集团高级副总裁曲晓东、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信息主任文章英、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汪中求、随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骋及致远互联执行总裁向奇汉五位大咖共同参与、畅所欲言。
协同是组织管理的刚需
如何看待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和协同管理之间的关系?汪中求表示,管理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营一定是与管理相伴的,管理不容忽视。那么,精细化管理是什么?它只是管理的一种标准或水准、品质,就是如何使管理走向一个更佳的状态。而协同管理又回到管理本身,它借助各种新技术使管理提升品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汪中求
从安全角度来看,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曲晓东认为,首先企业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漏洞;第二,企业一定有自己知道但没有及时打补丁的漏洞;第三,企业可能已经被攻破了;第四,企业的员工也并不是都可靠的。因此,安全行业的使命已经从防御转变为以检测和响应为主。360做了数据驱动安全系统,并跟传统安全产品相结合,构成了一种新的安全防御思想、安全防御体系。这也是国际上安全领域的重大变化。
360企业安全集团高级副总裁曲晓东
针对视频解决方案的整个应用场景,舒骋表示,第一,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手段会让公司能力越来越强,用更少的代价覆盖到更多的用户人群。第二,很多城市都装有大量监控摄像头,而且这些摄像头可以融合起来,融入到应急指挥调度、智慧城市管理中。协同是组织管理的刚需,而在协同管理里面,基于视频化、可视化的管理是刚需。
分享一个有趣的数据,我们做客户分析时发现,现在最痛苦的公司主体不是小微企业,也不是超大型企业,而是刚刚规模化的企业。因为这些规模化的企业,它的利润刚过两三千万元,它很快因为组织协同和效率重构守不住、溃败、亏损。所以,在新时代,可视化管理非常重要,成为刚需,而且把可视化融入到协同的流程中,变得更重要,因为这样才会形成可视化的工厂、可视化的组织、可视化的人才。
随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骋
文章英表示,在信息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初心、创新、品质”六个字可以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初心即为用户降本增效,同时相互包容;创新即单一的工程师要逐步向既是工程师又是管理师的双重角色转变。我们做信息化的时候一定基于管理。品质即不能求大而全,而要求精,我们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要求实用、有用、好用。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信息主任文章英
致远互联的平台化、生态化后面会怎么进一步延伸,会为企业级用户带来什么?向奇汉表示,第一,企业要去变革,不能恪守陈规;第二,要从用户角度,看需求。致远互联作为一个信息化提供商,就要去发现新的互联网变革时期用户的信息化需求是什么,找到客户痛点。
致远互联每年的用户大会都会涌现出许多创新应用,使用户跳脱出原有信息化框架的限制。我们提到的“智慧协同 随需定制”,指的是基于协同、基于全员、基于移动互联网,从分工到合、可激活组织的新一代协同运营平台,帮助组织提升协同管理的运营绩效,最终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致远互联执行总裁向奇汉
协同助力企业高效运营
汪中求表示,应该重新解决三个协同:第一是思想与技术的协同,或者叫融合;第二是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的协同;第三是经济实体要跟智囊型的组织协同。有时候软件公司把一个简单的软件功能放大了,而且没考虑到它的使用场景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我们需要重新界定到底该帮客户做什么,要了解客户需求。
曲晓东认为,360是互联网企业,在360的To B业务与To C业务分开的时候,相较于带有去中心化性质的To C业务,To B的业务模式完全不同。To C业务的管理实际管的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试错,流程化是出不来创新的,所以To C业务不强调管理的流程化,而是去中心化的网络协同模式,它可以通过MVP,原型迭代等方式很快发现自己决策正确与否。但自从做了纯粹To B业务以后,我们发现要回来重新学习协同管理。To B公司为服务好一个客户,要调动全公司所有的资源,因为我们要做产品的研发、做测试、做交付、做调试、做后续服务,整个周期很长,可能要十八个月才能看到当初的决策是对还是错。对于To B业务的安全公司而言,没有流程、没有协同、没有管理根本无法实现,寸步难行。
我们认可致远互联协同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希望未来能够跟致远互联在生态上做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把这些有安全保障的联合解决方案推广给众多的企业用户。
舒骋表示,做企业的目的,一是不忘初心,为什么创办这家企业?服务的客户是谁?二是看重本质,即客户价值。我们在用致远互联协同管理软件平台时,有两个体会:第一,流程管理是为了业务,是为增强客户价值;第二,一旦公司达到一定规模,一定要协同。
责任编辑:大咖企业管理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的个人资金业务都有什么呢?_百度知道
大咖企业管理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的个人资金业务都有什么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个人资金业务:出国资金证明;亮资摆账、资金证明、账户余额单或余额小票。
采纳率:3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保险公司增资风潮频现 难解偿付隐忧 _ 东方财富网
保险公司增资风潮频现 难解偿付隐忧
作者:付秋实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日前,宣布增资入股嘉禾人寿,持有嘉禾人寿51%的股份,一举成为控股股东。  回顾去年年初,交银康联人寿保险在上海挂牌,持股51%,国内首家由商业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正式落地;8月,保监会批准全资控股中银保险;10月,收购金盛人寿6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12月,以51%的比例控股安泰。  至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完成其在保险业的布局。然而,农行布局保险业,并非今年国内保险公司增资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增资潮的开始。  增资风潮频现  据保监会公开信息披露,伊始的半个月内,全行业共有5家保险公司总计35亿元的增资申请获得通过。目前,保险公司正行驶在增资的高速公路上。  &增资潮&对于保险行业并非新生事物。日,在全国保险监督工作会议上,吴定富首次披露了12家保险公司出现不同程度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两天之后,保监会网站一口气发布了9家保险公司的增资详情,其中包括都邦财险、华泰财险、中银保险、大众保险、永安财险、中航三星、信诚人寿、中美大都会、海尔纽约人寿。  今年新一轮增资潮的开端,颇有2008年的影子。  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2010年是&丰收&的一年。不仅产险和寿险的保费增速均超过30%,为近年来同期增速较高的一年;增资规模也远高于往年。去年保险业情况通报会上的数据显示,2010年46家保险公司累计增资331.7亿元,8家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225.5亿元。可以说,保险业资产规模的增长,催生了保险机构狂热的增资发债热情,但在增资发债热情的背后,不乏保费增长过快给保险机构资本金带来的巨大压力。一些公司面临偿付能力缺口,似乎唯有使用融资这一工具,才能求解偿付能力不足之困。  增资掣肘难避  根据2010年中报披露的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指标,除太保寿险在上半年通过增资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外,其他公司产寿险业务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下降。  当然,不能对保险公司增资事件一概而论,从目前保监会接到100多份有关筹建保险公司的申请书即可看出,各路资金对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保险业资本金不足已是顽疾。近年来,监管机构几乎所有重大会议上都有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表述。对保险行业而言,强化资本约束的核心,即是加强和改进偿付能力监管。  去年12月28日的保险业情况通报会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2010年,保监会督促了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充实资本金,改善偿付能力状况。3家偿付能力严重不达标的保险公司被叫停批设新分支机构,截至2010年11月末,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有7家,较2010年初减少了1家。  此后不足半月,吴定富在1月11日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年要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强化资本约束,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要采取&限制业务规模、限制或停止经营新业务、限制分支机构批设、限制高管薪酬&等措施。  时至今日,增资成了保险公司的必行之道,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增资亦有难言掣肘。  &目前保险公司增加资本金的途径有限,并且空间也不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朱俊生介绍称,总体来看,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的渠道大致有六条:一是财政注资。从理论上说,国有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财政注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但这在实践中可能性不大;二是减税额转增资本。即通过保险业税率的降低来增加保险公司利润,从而达到增加其资本金的目的,这自然是特别值得推崇的方式,因为中国企业税负太高,保险公司也不例外,通过减税转增资本,既可以降低不合理的税负,也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但涉及到与财政部、税务总局之间的协调,近期可能性不大;三是自身积累,从公司未分配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以增加资本金的方式。这一方式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保险公司利润率普遍不高,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资本金并不现实;四是股东增资,这取决于股东的意愿及其实力;五是上市及再融资,这取决于资本市场的状况;六是发行次级债。但2010年12月保监会出台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严控保险公司进行次级债再融资。  窘境何以缓解  增资并非易事,且任何增资活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以缓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而实现的增资行为,固然能够暂时缓解一时窘境,但仍然是权宜之计。  吴定富曾明确表示,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仍然是当前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至于这些公司如何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形,他一语中的&&&除了受股票市场不断走低的影响外,关键原因在于,部分公司发展模式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公司盈利能力不强甚至长期亏损&,&部分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比较突出&。  在我国保险业恢复发展三十年之后,粗放型发展模式仍然是保险业待解的重要难题,并且是导致我国保险业滋生偿付能力风险的&罪魁祸首&。不难想象,在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如果不转变保险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哪怕再多几次&增资潮&,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保险业面临的偿付能力风险。  在对保险行业的展望中,各大券商均认为:据保守估计,产、寿险的保费增速还会在20%以上,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依然要充实资本金来满足自身对偿付能力的要求。尤其对一些尚处于扭亏阶段的小型保险公司来说,将不具有发债的资格,只能通过股东增资来补充资本金,对产险公司和银保业务占比较大的寿险公司来说,亦会产生一定影响,因为二者的规模扩张对于资本消耗的程度更大,如若不能及时增资,这些公司将不得不放慢发展速度。对于资金充裕的大型保险公司来说,这同时意味着,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偿付能力,是保险机构资金力量与自身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比率,是一项重要监管指标,它指保险机构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也是保险机构资金力量与自身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比较,偿付能力是否充足直接决定了被保险人能否得到可靠的保障。  2003年3月,保监会以1号令的形式颁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初步建立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框架,标志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正式启动。随后保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有关偿付能力的监管制度。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定》,保监会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为三大类: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为不足类公司,100%~150%之间为充足I类公司,高于150%为充足II类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类保险公司,其业务将受到限制,偿付能力充足I类公司需要提交和实施预防偿付能力不足的计划。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找大咖企业管理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做公司的审计可以吗?_百度知道
找大咖企业管理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做公司的审计可以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然行了,这家公司是专门有提供这类服务的啊。
采纳率:8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鎵?弿鎴栫偣鍑诲叧娉ㄤ腑閲戝湪绾垮?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管理大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