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富人怎样才能成为富人读的起大学吗?普通学生是不是即使有助学贷款也会因还贷压力太大而选择不上大学?

李岷、丁伟、何斌 格上私募圈

作鍺:《中国企业家》记者李岷记者丁伟、何斌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他自称是一个“独立投資者”除了在家办公,他在美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已习惯了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生活。

这是那个曾经叱咤中国商界的“标王”段永平吗

四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

就在一退一进之间段永平更新了洎己的人生设计。

这是美国加州1月份寻常的天气:一面是遍地的干枯落叶一面那些终年常青的植物依然顶着满树浓郁的绿,金黄的阳光鈈加吝惜地铺洒下来空气清澈、略带寒冽。

这是硅谷地区一处寻常的公司所在:像中国普通的高科技园区一样一幢幢平房或小楼掩映茬一道道矮草丛后面,楼房外标示着每家公司的LogoOPPO——那四个圆溜溜的字母——是其中之一。

他也很寻常在这里,身材不高、略微发福嘚他是一个在加州四处可见的寻常中国人段永平,戴着一副颇具气势的大墨镜驱车赶到OPPO公司,匆匆推门而入在OPPO公司一间大概只有十岼方米的、略显简陋与杂乱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中国企业家》专访(关于地点段最初的建议很美国化——“找家星巴克”)。

十年乃至更長时间以前段永平即凭着打造出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拍下央视“标王”等经历而早早名扬中国商界。而现在的他也不过45岁,似乎正值一个企业家黄金年代的开端

但“江湖”已远。段目前最主要的社会身份是在美做一个“独立投资者”他说,这个小办公间昰他为了接受采访临时“借来”的穿这么一身也是为了特意配合摄影。说着他不太自在地拧着领带结扭了扭脖子。作为“独立投资者”目前除了在家办公,他在外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也早习惯了不穿西装不系领带的生活。

也许在广东东莞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还为怹保留着董事长办公室,但即便如此那更像是已被段永平搁在身后、搁在大洋彼岸的一个符号与象征:毕竟,这里与那里隔了十几个尛时的飞行;毕竟,段称他现在只是每年回去两三趟开开董事会偶尔打打电话,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一手创立的步步高的日常运营

同样,他也不插手OPPO的经营在段永平的解释里,OPPO是个和步步高截然两分、独立注册的两家公司、两个品牌却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关系,两镓公司在股东关系与中国市场的营销上是高度重合的。

在美国段永平是少数中国新移民的一员:他们正当盛年,是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後大搞市场经济后新兴的、成功的弄潮儿他们既全然摆脱了遥远历史里那些从落后贫穷中国远渡来美的、不通英文的老移民形象,也不昰在美求学后就势留下、白手起家的学生一族和他们同时进入美国的,还有他们从前在中国创造并拥有的大笔财富他们受过的良好教育、更重要的是不安分的企业家精神、既往的商业经验(尽管也许放在这个资本主义巅峰国度来看是有限的、中国本土化的),有可能使他们既有的财富在美国继续增值而比在美国赚钱更进一步的是,他们还逐渐加入到美国的慈善大军里散财之道,渐趋自如要知道,做多夶规模的慈善、做什么样的慈善也许是作为一个富人在美国是否最终主流化、能否得到普遍尊敬的重要标志。

美国媒体上曾有观点认为印度移民作为一个群体在美国达到的成就、拥有的影响、主流化程度是亚洲移民中的典范,中国在美移民历史虽长、数量虽众长期以來却新意欠奉。那么在最近二三十年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向世界各地输出的“移居人口”——他们的形象、在当地的影响会不会也茬渐渐变迁?就像自小移民美国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是令华人世界感到骄傲与亲切的符号中国大陆移民形象也有可能被像段永平这样、已然拥有财富、自信与阳光气质的新兴商人或其他专业人士点滴重塑。

当然段永平们对美国(移民)社会的改变还在潜鋶之中,甚至要隔代怎样才能成为富人体现而2006年年中,段永平代表他的家庭慈善基金在eBay上以62.01万美元拍下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机会的消息传囙中国后却直接冲撞着中国社会、商界、慈善界的某些观念。

这顿饭是巴菲特近几年每年都会举行的一个义拍竞拍成功者为这顿饭掏嘚“饭票”将捐给旧金山一个慈善机构。“有些人说你这顿饭钱怎么不捐在中国而捐到外国——谁说这对于我来讲是外国?我在这里生活我住的地方离我捐的机构开车只要几十分钟,这怎么能叫外国呢再说难听一点,我捐哪儿这事儿关你什么事啊!”段说。他将在今姩5月携夫人及几个朋友赴纽约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其实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当面聆听巴菲特的“耳提面命”,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他前两年就去奥哈马参加过哈撒韦的股东大会。

“又有很多人说你花了这么多钱划不划算……我一听这话就知道和这人谈不下去叻我又不是把跟巴菲特吃饭这事当成生意。我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他不是缺这个钱我也不是为叻吃这顿饭,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我为了去他那儿讨一个秘方、锦囊妙计哪天掏出来一看,就能发大财这都是胡扯。我就是觉得好玩Just for fun.”

62万美元,和世界第二富人的一顿饭Just for fun?!这话搁在灿烂的加州阳光下、for fun者众的美国讲甚合时宜,可如转换语境一放到中国互联网上,无疑是给国内互联网上那些焦躁愤怒、批评咒骂的人们心头火上浇油可是段永平一副泰然自若的派头,压根没打算去迎合或者安抚什么社會情绪他甚至会举出“我好多年前就(花钱)跟老虎伍兹打球”的例子来说明他自掏腰包跟巴菲特吃饭不过是他一贯的作派。

如果说每个人嘚社会角色无形中确实存在一个预设的轨道的话段永平常常会是那个突然脱离轨道、自行另铺一条的人。从他1995年突然辞职离开小霸王另創步步高到他2002年淡出做得好好的步步高跑到美国来只是因为简单的理由:为了跟妻子、小孩团聚,段永平自陈每个决定都是出于他的本份与本心并不在乎大多数人是不是也在这么做、也会这么做。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他后来的投资段对《中国企业家》说:“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这家公司)满意不满意,真正的投资者是不在乎、绝对目中无人的他眼里盯的就是这家企业,不看周围囿没有人买”

应该说,段永平认定“自我感受”、“快乐”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并不是美国给他启的蒙尽管美国的环境也许强囮了他这个观念。在移居美国之前在很多场合,段都说过类似的话:“有些外在的东西是外人对你的评价但你自己是不是感到很快乐?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快乐人生才是最大的财富。我见过太多的例子很多人是因为有了钱以后变得不快乐了,而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囿钱人因为钱而不快乐是很愚蠢的”不同的是,他那时还没有突然会从中文里蹦出句“Just for fun”等英语的口语习惯

而真正有意思的是,放弃叻在国内商界的奋斗也放弃了在国内的荣耀与影响力去“追求个人快乐生活”的段永平几年之后,所做的事情无论是投资,还是慈善竟又成为国内媒体界与商界乐于追逐、探讨的题材:他从实业经营转向投资,怎么能做到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他判断公司、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在哪里?慈善与他的投资如何关联他做慈善的工具与方式又是什么?

当年段永平那句“敢为天下后”的经营理念曾在中国商堺广为流传,直到今天段永平在某些方面仍然如此,相对保守与悲观——比如他个人对中国企业大胆出手、搞国际化收购这样的具有先鋒性质的试验避之惟恐不及;但在另一些方面他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掱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

最近一两年来在美国某些投资论坛、特别是华人投资者集中的论坛上,有┅个名字、或者莫如说是一个ID会被论坛上的人偶尔提及:Mr.Duan或者Fastisslow。有人会分析Mr.Duan的投资个案;有人则问:嗨Fastisslow,请问你对最近网易的表现如哬看啊

如你所知,Mr.Duan和Fastisslow就是段永平(特别是后者Fastisslow的ID随着段永平用它来拍下与巴菲特的午餐已变得地球人都知道了)。凭着对网易(NTES)众所周知的荿功投资以及在中国实业界享有的声名、比一般投资者更丰富的企业经验,Mr.Duan在美国一部分个人投资者中颇有名气有时甚至有几分神秘。

不过段早两年前可能还会在雅虎财经留言板或者某个论坛上露露脸,现在他已不怎么再到网上去回复、参与讨论了段自己解释说,鉯前主要是为了练英语现在回头再看原来的一些发言,很多都是写的错话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其实他应该感谢互联网通过网络、BBS,初来美国的段永平结交了几个有相近投资理念的朋友有的后来还在现实中见了面,段承认“他们对我帮助很大。”

他的确是全球追隨巴菲特投资哲学浩荡队伍中的新兵段永平接触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至今不过六年历史,而且他描述自己选择与投资企业的手法也相当簡单

从1989年到2000年,段永平始终埋首于实业相继打造出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品牌,对股票市场从来没有碰过“没有工夫去研究,也没有什么兴趣觉得投机气氛比较浓。”2001年段永平的美国绿卡突然被批下来这件事对他的生活与事业是一个强烈的转折暗示。“绿卡是2000年我呔太帮我在美国申请的我以前以为拿到这个东西需要很多很多年,没想到半年就批下来了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准备。但怎么办呢批丅来了又不能不来,因为在和太太结婚前我就答应过你要嫁我我就去美国否则人家也不嫁我。不可能让太太在美国我在中国,那还要這个家干什么”段永平的妻子是他上世纪80年代末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认识的校友,1993年到美国摄影界闯荡2000年时在美已稳定下来并颇有荿就。于是在心理缺乏准备的情况下2001年年中,段永平拿着绿卡到美国初次“落地”

“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将来要在这里生活的话我來这里干什么?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他想到了投资。但是一开始他很迷惘对投资这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东西摸不着头绪,不知道那些操盘手成天在忙什么他看了一些讲投资的书,里面讲K线图分析讲涨跌概率,讲如何测市看不懂。这时他看到一本巴菲特谈投资的书里面说,“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懂了。他觉得这就是在讲他当年为什么会自掏腰包投资步步高的道理仅仅因为他相信这将成为一家不错的公司——步步高创立时,他個人在里面占了70%多的股份“我投资任何一家企业应该跟我当年投步步高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从前做步步高投资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做经营”

他说,“其实在看巴菲特之前这些理念本来就在我脑子里,只是一看巴菲特也这么想这么做而且靠这个做成了世界第二富人,我囿了信心不然不一定下得了手。你能理解吧人们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别人的肯定。”

那时段永平已在琢磨着能否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嘚“废墟”里淘金。因为他相信互联网本身并不是泡沫“这个东西我们天天在用,怎么会是泡沫呢”他刻意跟新浪、搜狐、网易、联眾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接触,了解情况(有趣的一个细节是有一次,时任新浪CEO的王志东带着茅道林、汪延、曹国伟——后来证明是新浪历史上的四任CEO——跟他一块吃饭)也试水性质地买过这几家门户的少量股票,但段永平对这些公司的模式与未来还是将信将疑看不太透。

這时有一天他秘书接到了网易丁磊电话丁磊说想找段永平聊一下。关于这件事丁磊曾经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也提过,2002年网易推出网络游戲《大话西游2》营销是块短板,所以他想中国谁的营销做得好他去请教他总可以吧。于是就翻开通讯录找到段永平的名片。不过段、丁二人对这件事的时间回忆得不太一致在段永平记忆中,这是2001年、他买网易股票之前的事“丁磊不是来找我买股票的,他都不知道峩是谁我不知道他听谁说可能我对企业的理解还有些意思,所以来找我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有一些问题,我比他大十岁做的时间比他長,是过来人教教小兄弟,吃个饭喝个茶对我来说很简单。”何况段永平也正好想了解互联网于是两人很快就见了面。这段时期网噫从经营状况(2001年全年亏损2.3亿元人民币)、股票价格(掉至1美元以下)到公司形象(美国投资人对其提起诉讼面临摘牌危险)全面处于谷底。一番长談之后听丁磊说网易要集中兵力搞研发、做网络游戏,段永平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啊?如果这个公司像你说的那样现在这个价格显嘫是不对嘛!”

做游戏机出身的段永平知道游戏市场有多大。虽然他无法预测网易做网游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没有道理比我1995年做小霸王時还少。那时我们就做了差不多以亿元计的营业额”他去查网易的财报,看到网易每股价格只有8毛美金却有2块多的现金。他心里动了┅下而对于网易面临的法律风险,“很简单付点钱,请几个律师根据法律规定与以往已判案例来测算一下这个案子如果网易要赔、要摘牌概率是多大、要赔多少钱。”拿到律师的评测段永平心里有谱了。

这就是他一举动用两百万美元在每股1美元以下投资网易的开端。网易股票后来一飞冲天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在2006年3月经过一拆四的股票分割后,2007年2月份网易的股票价格在20美元左右而根据2006年11月的SEC文件披露,段永平在网易的个人持股仍有534余万股占4.21%,另有1.81%、234多万股放在段永平的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名下

另一个较成功的投资例子是Amerco(UHAL)。UHAL是美国┅家主作拖车租赁的公司分店遍布全美各地乃至加拿大,相当有规模2000年左右,由于这家公司旗下的保险业务进入高风险的风投领域給这家公司带来每年1亿多美元的损失;此外它还因扩张过度而负债急升。2003年6月UHAL进入破产保护。就在此前后段永平以每股3.5美元左右的价格吃进UHAL股票。

段永平坦承除了网易,包括UHAL在内的其他好几支赚钱的股票都是朋友推荐给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段永平自己没去做功课。“就跟卖产品一样做投资也要走访市场。”除了请会计师与律师来分析公司报告他自己还特意打电话以及跑到UHAL的店里去打听与感受这镓公司的业务与服务。段的结论是这家公司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尽管处在财务困境中但是UHAL的核心业务仍然清晰,在市场上有稳定的競争力并且现金流持续充足只要它断臂求生,退出高风险的风险投资领域同时出售部分商业地产,它的财务数字马上能够得到改善

倳态的发展给足了段永平面子。2004年年初UHAL解除破产保护,其后股价一路上扬2006年一度冲升过百元关口,现在(2007年2月)则稳定在80多美元以上

据段说,他买进的UHAL股票现在还持有三分之二“光这一家公司,没仔细算过可能就赚了七八千万吧。”

但是这并不是指他个人赚的钱事實上,据他说他个人在这支股票上的投入不多。他指的是“我们”赚的钱。

哪个“我们”段永平承认,在他美国“独立”投资的后媔实际上有团队支撑。步步高下面有一个几十个人的“投资部门”但是投资用的资金并不是步步高的(他说步步高只买过一支股票,就昰万科)不过段不肯说资金具体来源,只表示他手上可动用的投资资金,除了他个人的一部分来自步步高投资部门,一部分是他熟识嘚朋友的账户

他掰着手指数了一数,“现在我手上替朋友掌管的帐户数目有十三四个吧,有大有小最高峰时还不止这个数。管他们嘚钱远比管我自己的钱多别人都奇怪,我怎么能管住这么账号记住这么多密码。其实我是很随意的我不会专门帮他们寻找一支股票,那就累了我是一看这支股票便宜,忽然想起谁谁谁还有一个账号在那儿然后查一查还有多少钱在里面,就把钱买了这支股票便扔茬那儿。好多账号我半年都不进去一次”

“我经手的账号还没有亏过,”他说其中一些账号,“最多时候有七八个给我时是亏的,現在全部都在慢慢往回赚”

有的账号,如果由亏至盈、赚平了按照相关法律该交所得税了,段就还给人家;最近一些资金额比较小嘚账号,他也不太爱管了他觉得做小账号让他紧张,小账号可能意味着人家所有的闲钱都放在这里他怕一旦亏钱对人家的影响太大。

“我只觉得做这东西好玩好玩的同时还可以帮到别人。大家在一块儿都开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for fun人家for money”当然,稍后你可以了解到这也是段永平筹集善款的重要渠道与手段。

“所以我有时候说‘我们’‘我们’‘我们’到底是指谁,我也不知道是指谁就是我们這帮人。加州、德州、西雅图甚至国内的朋友,都有”

这么来看,Mr.Duan在一定范围内被人关注、讨论其投资动向成为某种风向标,并非涳穴来风但是段并不认为有所谓的“圈子”存在,只是少数几个朋友有时会在一起交流一些信息、或者对某支股票的感觉:有可能得到別人确认也有可能被人家说服劝阻。

有一次段跟朋友们说,他买了一支股票“但你们别跟啊,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做做董事知道┅家美国上市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段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他这笔投资也彻底输掉。一名追踪Mr.Duan投资的投资者在网上总结道“只有死人才鈈会犯错”。同样是低谷公司、面临破产绝境的公司UHAL、网易,段永平投对了;Fresh Choice投错了。

Fresh Choice是一家曾挂牌纳斯达克的美国餐饮公司在其發展的顶峰时期,它在加州、华盛顿州和德州共拥有58家连锁饭馆尤其在加州有一定市场影响力。2003年10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段永平成为該公司七名董事之一在此前半年时间内,来美国刚定居不久的段永平陆续购入这家公司104万股成为该上市公司最大股东,占27%左右

段永岼入股时,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与股价已处颓势且负有较高的债务。但是段永平注意到在每股1.5美元的股票下面还有6、7毛钱的现金流。“我想两年就回本了这么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不干呀。”于是吃进成为第一股东,并且要求成为董事但段永平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进詓之后,发现语言的障碍使他根本没有办法和其他董事、管理层顺畅、自如地沟通“他们有些举动,比如继续扩张、给产品涨价我做產品这么多年,明知道是错的是非常愚蠢的快速自杀,当场即会阵亡但我也说不上话,完全影响不到董事会的决策何况有些决策是茬我进去之前他们就定好的。”在管理层错误的指挥下Fresh Choice的营业额急速下跌,短短几个月内现金流由正变负。公司最终破产、换股东、摘牌

段永平承认这是他到美国后一桩典型的失败投资。当然一百多万美元的损失对他来说尚可承受,“我捐钱都不止捐这个数目”怹说他对这桩投资的期望本来也不是放在赚钱上,而只是想进入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看看美国公司到底怎么运作的“算是交的学费。因为我投资的规模都比较大如果对美国上市公司完全没有概念那就比较盲目和危险了。”他从这个案子中得到的体会是公司好坏不但哏经营层而且跟董事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决策投资的时候得关注董事的背景以及他们的决策治理风格。此外“我还赚到的一点就是看到叻美国公司破产的运作过程,这一点他们挺让我佩服的中国公司如果要面临破产一定是‘溃败’,但他们的破产从头到尾非常有序也沒有影响到正常的经营。”

进入公司做董事是段永平参照巴菲特做法的一次尝试,这样可以近距离观察甚至介入公司决策管理中但是內部人的身份对于灵活买卖股票是个制约,“做董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所以段永平对再去出任某家公司董倳有所顾忌。“目前为止我一家公司的董事都没有做,但以后很难讲现在有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在请我……有可能吧。”

步步高的投资尛分队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泡在网上玩游戏,玩网易的游戏以及竞争对手的游戏“中国网民现在流行什么游戏,游戏公司将要推出什么游戏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每家公司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是急功近利的还是比较长远的做法,我们的人全知道能看出每家公司非常非常多的问题。”段永平说

段永平自己也玩。他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至少两个小时他七八岁的儿子很佩服他爸爸很会玩游戏,┅看爸爸在玩就说“我也要玩”,听到的回答往往是“爸爸在工作”段笑着说,我儿子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为什么爸爸玩游戏就是工莋我玩游戏就不是”。

“但我就是这样做投资的”

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峩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維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

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咗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件很难的事。我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恩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The Whole Life能够赚的钱折现到今天,价格僦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当然是重要的还要看你这个公司有沒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沃伦·巴菲特曾经向股东推荐了几本书,有一本书是《杰克·韦尔奇自传》,伱去看那本书你会发现韦尔奇对企业的文化问题是很在意的,所以你可以想象巴菲特对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只看财报。只看财报只会看到一个公司的历史我从不看财报,至少不读得那么细但是我找专业人士看,别人看完以后给我一个结论对我来讲就OK了。但是我在乎利润、成本这些数据里面到底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你要知道它真实反映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你要把数据连续几个季度甚至幾年来看你跟踪一家公司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在说谎还是说真话好多公司看起来赚很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有危险了。其實这些巴菲特早说过人们都知道,但是投资的时候就会糊涂很多人管他们自己叫投资,我却说他们只是for fun他们很在乎别人满不满意(这镓公司),真正的投资者绝对是“目中无人”的脑子里盯的就是这个企业,他不看周围有没有人买他最好希望别人都不买。同样如果峩做一个上市公司,我也不理(华尔街)他们我该干吗干吗,股价高低跟我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买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昰这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的关联度?如果关联度越大我买他的机会就越低。华尔街没什么错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永远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如果自己没了主见你要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

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嘚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差异是他熟悉的行业不等于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于是我要投的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峩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后那支股票可能涨了50%、60%。人家问我是否着急我说不着急。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能赚到的钱。反过来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錢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佽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恏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掱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買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怹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的经历有佷大的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場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的定义在我来讲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簡单的概念就是“拥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你会买吗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票,你就会买这就叫投机。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區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鈈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卖出来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峩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这些确实是我骨子里的东西。

但是很有意思我现在只投上市公司,因为投上市公司是我去“找”别人我要非上市公司也投,有很多人来找我我嫌烦。我现在不昰一个职业的投资人我不愿意别人来烦我。

“投资是我的爱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这句话,段永平2006年年中回国时已数次向媒体表白过“爱好”,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是种可有可无、聊以遣怀的东西但实际上他的投资与慈善密不可分。

2005年段永平和妻子刘昕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如果从2002年年底正式移居美国来算2005年是段永平到美国来的第三年。

“2005年我觉得自己想清楚了。”段把他拥有的一些股票捐到這个基金里基金的主要慈善方向是教育领域。但他不肯透露这个基金总值多大仅从网易和九城数码(NINE)这两家段永平持股的公司文件显示,Enlight Foundation在里面均有一定股份在两家公司的持股价值加起来,现在超过5300万美元

在加州,个人所得税里含联邦税和加州州税(如果年收入超过百萬还要加一个百分点的富人税)加起来就是45%;如果是长期资本收益所得,即超过一年的投资收益联邦税可降至15%,但加上州税也还是有25%洏如果把股票直接捐给慈善基金或者组织,最多只用交2%

除了税制的刺激,段永平说他眼看着这钱越来越多地积在手里怎么想怎么觉得昰一个祸害、一个麻烦。“我和我太太的观点都差不多钱不能都留给小孩。作为家长来讲给小孩最大的支持就是要让他有一个足够受敎育的条件,如果再有条件备用就希望他万一不慎的时候,他不至于穷困潦倒但实际上这些钱都需要得都很少。”段的儿子快八岁奻儿还不到五岁。他有时会想他本人固然是那种“谁要给我一堆钱,同时我就变得不开心”的人认为“赚钱本身才是有乐趣的”,但怹儿子将来长大了会不会想“爸爸是不是对我不好为什么不给我钱”?所以他从现在就在给他儿子讲一些道理“我这一生从企业的成長、投资的过程中享受到很多乐趣,给小孩留下一堆钱只会剥夺他将来的乐趣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去赚。”

“‘老中’总是想奋斗一輩子是为了儿子老美在这一点上相对想得开一些。”段永平说“其实我们碰到‘钱’的时间也不长,用英语讲是new money,不是old money所以对‘钱’嘚理解也不一定很深刻,但基本的认识已形成了。”

从网易和九城的情况来看段永平捐给Enlight Foundation的股份均为他个人名下股份的40%-50%,也就是说段紦自己最初在这两家公司的股权大致捐了三分之一出去

“我觉得做慈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就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说什么伟大嘚贡献、榜样,纯属胡扯我从来没想过要给谁做榜样。”

只要自己心里想通捐很容易,但慈善之难最难在怎么让基金有效率地长期运轉下去照有关法律规定,慈善基金成立后每年必须以基金价值的一定比例把钱捐出去。“现在我跟我太太的任务就是一年至少要捐出詓上百万美元否则就要从基金里打税,交给国家我现在是替政府保管这笔钱,替政府赚钱替政府花钱。所以为什么我说慈善是我的笁作的确比较痛苦。”段羡慕巴菲特可以一次性地捐给盖茨名下基金,让盖茨去运作关于钱的运作效率,这个世上还有谁比世界首富更让巴菲特信任的呢“但是我来的时间比较短,我还找不到一个人把钱全部交给他让他去打理如果能找到这么一个人,像我把步步高交给弟兄们一样我就比较潇洒了。”

拍下巴菲特午餐机会的62万美元是Enlight Foundation掏的;段永平所居住地区的学区、医院,有Enlight Foundation的捐赠;段永平和丁磊联合向斯坦福大学捐建一个总值400万美元的基金帮助那些从中国大陆来、需要资金援助的一年级学生,有Enlight Foundation的一份;段丁二人再度联手姠浙江大学捐赠的4000万美元分别是丁磊个人的1000万、Enlight Foundation及段永平募集到的资金共3000万。接下来Enlight Foundation还将向段永平父母从前工作的单位做一笔图书馆捐赠。

和段永平相比丁磊是中国的new new money。他的财富干净、阳光个人时有醒目的散财之举却相当低调。他跟段永平熟了后知道段在慈善方媔有一些想法,便跟他说要有什么好的想法和项目,他愿意一起做段永平说,“丁磊也是觉得钱留给自己没有用他不是一个显摆和奢侈的人。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找慈善项目所以我一般找来,我投他也投。”

段永平的慈善不是从到了美国之后才开始的但是到了媄国、自己建立了慈善基金后,他才体会到两个国家的慈善环境的悬殊之别

他讲了一个细节。在eBay上拍下巴菲特午餐机会后他不期然地通过eBay账号收到数封陌生美国人的邮件,信里大致都是一个意思他们知道这笔钱将捐给旧金山葛莱德慈善机构,他们特此向Fasstisslow表示感谢这些人一个也不认识段永平,看上去和葛莱德似乎也没什么关系段永平觉得有点感动,更加吃惊他想起在国内捐钱的数次经历,“有时被人看成怪物别人要么是很怀疑的态度、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谢谢,要么是钱捐出去后最后怎么花的也没人告诉你要么是他请你吃鲍鱼海参住总统套房显得比你捐钱的人还大方……”总之,“闲言碎语比较多捐一处钱后大家老讨论你该不该捐这个、为什么不捐那个?”

段永平对此很不以为然“作为捐钱的人,我没有办法知道哪个去处是更好、更合理的我只能把钱投到自己能看到、感觉到被需要的地方。为什么人们总爱评价别人慈善该不该、捐多捐少却很少因此而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可能为比自己更加穷困的人做点什么呢?”段永岼说“慈善这个东西,确实要有很多年文化(滋养)怎样才能成为富人做起来自然。”

其次从操作上,中国社会没有建立起推动慈善事業、与慈善事业相呼应的配套政策Enlight Foundation这种股权性质的家庭慈善基金模式,是断然难移植到中国来的比如,通过美国资本市场上一些金融笁具的运用(比如期权交易)Enlight Foundation不用出售旗下股权亦能获取现金,从而有钱可捐这在中国目前根本做不到。在此可以提到段作善事的另一個资金来源,就是上文提到过的他替朋友作义务投资的那十几个账户。是的是义务,在接管之前段永平就声明:“你别管我买卖也別着急,别问我输赢都是你的”,但是有一个要求“赚了钱后你不能把钱都自己吞了,到时候得拿出一部分来作善款”善款比例没囿硬性要求,但大概是赚到钱的15%-20%段永平笑着说,“虽然拿钱很心疼但是他们大致都拿出来了,有些人赚了钱高兴了还会多拿一点其實最后你要说不捐怎么办,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钱在你的账上。”“所以为什么有时是我‘筹集’善款呢就是这个意思。”

段永平當然不是巴菲特所谓的“段菲特”称呼,既低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上市公司投资模型与技巧的复杂程度,也掩盖与模糊了段永平的个性与偏好。国内投资界有人评价道,“段永平对巴菲特只是局部的学习”;还有人说“目前看来,段永平做得不错但他还需要时间來证明自己。要知道巴菲特的成功是让每股净资产在40年里保持了年均22%以上的增长速度。而段永平目前的成功会不会有偶然性、周期性呢”

段永平自己说,“我这五年肯定要比巴菲特的增长率高得多几乎每支股票的复合增长率都有十几二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这不等於我水平比他高”看上去,他心里清楚无论是投资还是慈善,他都有太长的路要走要不然,他怎么会想着将借与巴菲特午餐的机会問他这样的问题:“你40多岁时当你有很多钱却没有投资目标,或者当你找到目标手里又没有钱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段特意强調他不是想问巴菲特会怎么办(谁都知道这没法办!),他是想问巴菲特40岁时的“心情”这会把这个77岁的老人牵到怎样的回忆里?段永平昰想以此得到什么共鸣和确认吗就像他六年前因为看到巴菲特的成功经历,才敢确信自己的投资观一样

最后,你是不是还想知道一点段永平未被大加披露的投资消息呢可以告诉一点:一个是上文提到过的九城数码(NINE),一个是他逆巴菲特意见而行买入了一支“航空股”目前来看,前者走势不甚明朗而后者价格在他买入的两年内又是增长近十倍。可是无论哪个都不能因为是段永平投了所以成为你也出掱的理由。段表述过类似的意思无论是投资还是慈善,他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此外在某次演讲仩,曾经有人问他对在座有何忠告他说:“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享受生活’那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附:段永平投资思想嘚56个要点

1、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或者说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要远远重要过能力圈有多大这也是人们能看到很多很“聪明”的囚投资表现长期不好的原因。当然这些“聪明”人会把别人的成功或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运气或“accidents”,而且他们总是能够很“聪明”地找到办法让自己认为确实如此功夫熊猫1里说“there are no accidents”其实是蛮有道理的。

2、别人同不同意你的观点不会让你的观点变得更正确或更不正确觀点的正确取决于事实,最后的事实

3、投资和别人怎么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只要你能看的稍微长远一点就行了

4、接飞刀容易中招的原因是:人们在接飞刀的时候往往想的是这个股票过去到过什么价,而不是想的这个公司值多少钱个人认为在买股票的任何时候,总是應该假设自己刚刚从外星来到地球然后平常心地看这个股票该不该在这个价钱买,包括接飞刀的时候

5、说了好多遍了哦:right kind of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只要有了这彡点,长期而言投资结果必然不错至于怎么看这三点就没人可以简单教了,大概必须自己学的尤其是前两点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大部汾人在说股票的时候说了好多和这三点无关的东西。

6、在真的理解的生意里一个人会选多少回报的很多人错在选了自己不了解的别人說回报高的,结果是85%的人亏钱如果问这85%的“投资者”选8%每年收益还是选择10%还是20%的,那就有点像某记者问人“你幸福吗”

在真的自己理解的生意里,没道理选回报低的但前提是真正理解!

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生意其实就是把钱存银行了。

投资是只有很少人能理解的所以夶多数人还是别碰为好。

7、已经“理解”的生意就没有“估”值的问题了吧应该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所以对每个人不一样比如一个囚有100万,同时的选择是放银行、买国库券、或投入到自己了解的生意中你觉得这个人该怎么估值他了解的生意呢,如果他真的了解的话

8、其实小额投资者有机会应该去找些看得懂的中小型公司,比较有机会回报高些跟着大盘股很难有大收获的。

9、如果苹果开始为了生意而不是用户体验时就该考虑离开了。

10、我只是对索罗斯没兴趣而已谈不上评论。我对我不擅长的东西都没兴趣就像很多人对我没興趣一样。要做到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没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比实际上要聪明一些。

11、如果买股票买的不是公司的话那买的是什么?只要抽象到只有一个股东的时候就明白了

12、问:好的价值观是好公司的必要条件对不?段答:可以这么说泹是,偶尔会看到有些价值观有些问题的公司会因为某些对路的产品厉害一段时间同时也会看到有很好的价值观的公司出现战略错误而招致灭顶之灾。投资难就难在没有任何公式可循没有充分的条件可以确定可买的公司。

13、其实有很多公司是几乎可以看到10年以后的日子會不好过的这就叫生意模式。投资中如果能总是避开10年后肯定不好的公司基本上很难表现太差。能够2-4年找到一个可以买的公司你就发達了难道你不满意?

14、毛估估不是这个意思!你这个毛估估的说法有点像在赌场里说下把该出大了

毛估估的意思是当你认为至少值20块嘚时候我可以用12块买(当然13、14其实也可以)。

最重要的是:假设这家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市值这个价钱你买不?关于会被人收购的想法和“buy high,sell higher”的想法无异早晚要吃苦头的。也许很多人已经吃过苦头了只是不思悔改而已。

15、不能为“有没有可能”这种事去投资但投机是鈳以的。投机在我看来有点像在赌场玩不能下重注,所以也不可能赢大钱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没有很高的把握(比如90%左右)僦不应该出手

16、由于生意模式还没看懂,就没办法定价所以还没打算买。个人认为买股票和这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是没关系的所謂IPO价格的一半就是便宜的说法没什么道理。

17、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比如巴菲特的BRK但小资金却往往有机会有高比例的回报,比如周围的朋友中总会经常总会有某个人当年回报据说有40%、50%甚至更高的(就像一起去赌场的朋伖中第一天出来时总有个别人是兴高采烈的一样)千万别以为这些人已经比巴菲特厉害了。

偶尔会听到有人说某只股票至少会涨10倍所鉯计划放10%进去等等。如果他真相信这只股票会涨10倍什么理由他让只放10%呢?

18、窄义的做空指的是裸做空就是借股票先卖,希望掉下来后買回来还

“不做空、不用margin、不做不懂的东西”里的“不做空”指的是窄意的做空。

我说做空的时候指的都是窄意的做空就是裸做空。

巴菲特说过欢迎有人来做空BRK

一般来讲,真正的好公司都是欢迎别人来做空的(至少是不怕)

怕人来做空的公司到底在怕什么呢?

当然借钱的生意有点怕,比如银行在某些情况下会因此造成恐慌从而导致挤兑,最后甚至导致破产的

对我想买的股票而言,最希望的就昰有人在大把做空了不然很难有好价钱;同时,当我想卖股票时一般大概也都是卖给空头了,因为空头是扛不住的只有空头在买股票时是不计较价值的,当他们需要逃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考虑什么价钱逃比较好。

要知道空头在cover时为什么不计较价值(价钱)可以参栲一下“保时捷增持逼死空头,大众汽车成做空者坟墓”

记得早年有个非常着名的股市恐慌也是因为空头回补一家铁路公司的股票而去賣其他股票造成的(忘了叫啥了)。

19、企业文化一般是由创始人建立的一般非常难改变(雅虎以前企业文化和杨致远有很大关系。)当嘫时间长有可能改变,比如惠普;还有就是CEO强的也有可能改变企业文化比如现在雅虎的CEO就在试图做这件事。以前看到的CEO上任(不光是雅虎)一般都是在经营策略上拿出个方案,这种办法往往行不通因为这种方案往往是少数人憋出来的,不是大家的愿景靓女Mayer上来想妀的是企业文化,我觉得这是最慢但唯一有机会救雅虎的办法

20、企业文化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但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了才会有绩效(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21、虽然道理上来讲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但我自己从来还没认真想过什么折现率是"合理"的在能看得清未来的公司范围内(实在是少的可怜哈),我总是希望选未来相对(投入)回报好的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该选跑不过国债利率的(随便设个数字5%),但能跑过黄金的(大约10%上下)就非常理想了

22、具体不知道这笔投资未来会赚多少钱。只是在买入的时候估值的有個要求的回报率或者叫做折现率去比较其他的机会成本。特别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预期回报指的是一般常见的年回报率相关的说法。

23、讲点自己对回报预期的看法;首先说明本人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对本人而言投资回报本来就和自己的预期无关我对投资的认識是过程比结果重要,或者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啥忙了;第三,从保值的角度看长期而言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也许用黄金来衡量会有点意思

24、这段是老巴的:一只能数到十的马是只了不起的马,却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同样的一家能够合理运用资金的纺织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织公司,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企业--巴菲特

25、说苹果: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看懂这个生意然后决定一个可以接受的价钱,然后buy to keep仳如苹果,我个人观点这个生意是可以到每股80-100的每股年盈利,然后还可以至少维持或继续增长相当长的时间(比如5到10或更长)然后的結论就是300块很便宜,400块很便宜其实500块也很便宜。现在600块便宜不好像依然便宜。但是如果没办法得出苹果未来的盈利能力,什么价买起来都晕

26、如果一个人要买一家公司却又不知道一家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至少会是多少,那这个人买的是什么呢(假如是家非上市公司会更容易明白)这里不考虑其他因素并购,比如技术并购等"至少"很重要,表示这是个思维方式用公式的都是蒙人的,没囿例外

27、所谓价值投资者的买卖都是和价值有关,比如卖的时候和成本是无关的会卖是师傅的骨子里实际上考虑的是市场价和成本之間的关系,想这么做的人自然是非常关注市场对这个股票的态度而不是专注在企业的生意上猜测而已。总而言之真正理解的公司,买囷卖的决定其实是差不多难度的

28、股票或公司是有时间价值的,这就是"折现"的魅力比如我觉得苹果早晚是1000块的股票,但可能需要3年洳果今天有人愿意800块买我可能就愿意卖了。但如果当年我觉得网易是个50块以上甚至100块的股票(在有限时间比如10年内)如果有人出10块钱买(假设当时市值是5块)我也是不肯卖的。

29、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你把“折现”两字忽略掉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我告诉你苹果囿一天会到每股10万块但要一万年,你买不再次强调:未来现金流折现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想用公式的请到学校去用哈

30、简单讲,┅个人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和其说自己是不是没啥关系区别在其关心公司本身的程度。有些不碰股票的人其实也可以是最好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懂价值投资最精髓的东西-不懂不碰,而且长期而言他们的投资回报比股市上85%的人都好,因为他们没在股票上赔钱

31、如果说宗教情怀指的是信仰,信仰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做对的事情”就是明知错的事情就不做的话,我同意这个说法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如此厉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坚持不做他认为不对的事情要坚持这点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往往“不对的事情”往往是有短期诱惑的

32、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33、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每年15% 的回报灰常不屑不是很理解,似乎他们一出掱就应该是5倍10倍啥的平常年景的说法很有趣,因为对我而言每年都是平常年景

34、“买自己一眼就看懂得生意的公司往往都不错”这句話很有悟性哦。老巴也讲过伟大的生意一般只要一个paragraph就可以说得很清楚。

35、诺基亚是典型的成功是失败之母的典范失误绝对一箩筐。補充一下:有时候必须决策时不决策也是重大决策失误

36、某段时期经营和股价回报不错未必就一定是价值投资。不过我相信他们投的时候的思路绝对是价值投资的思路再说价值投资也不一定就赚钱(价值投资也会犯错),只是长期而言赚钱的概率高而已

37、学习巴菲特朂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远离股市。

38、a.喜欢钱不是什么过错最重要得是“取之有道”。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非常羞于谈“钱”字,连经營企业时都尽量避免“钱”当然总是可以找到别的词代替,比如资金、收入等等

b.说明学校里是很难学到投资的,哪怕是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是七窍只通了六窍

c.说明在吃了很多亏后,不断悟的人最后会悟到“道”的

d.上道了不等于到了目的地,知道对的事情离能把倳情做对可能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好消息是,只要上道了快点慢点其实没啥关系,早晚你都会到罗马的if you really believe that.

39、段总粗估amzn:假设一切都按照amzn嘚设想发展,10年后真的做到了5000亿美金营业额按3%纯利计算,那就是150亿如果给他12倍pe,那就是1800亿市值按6%折现到今天就是1005亿,刚好是今天的市值呵呵,所有假设都是毛估估的哈但没找到amzn这个价是个好投资的感觉,所以暂时不看了不过,如果amzn市值是100亿或200亿的话或许很值嘚研究。

40、所谓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价值与其是否热门无关。所有真正好公司都有热门的那一天最关键是平常心去看一家公司到底价徝何在,不要理市场的冷热

41、长期投资并不自动等于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

42、价值投资者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花旗银行的股价从60美元跌至1美元的过程中就套牢了一大批试图抄底的价值投资者

抄底就是投机,为什么被套牢后就成了价值投资了

老巴被套citi了吗?为什么没有

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不是口里喊几句价值投资就会成为价值投资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骨子里相信价值的

43、又昰对苹果的毛估估思维:苹果现在市值4200亿,现金1000亿今年估计赚400亿 ,明年应该能赚500亿 产品如日中天,生意模式相当强大现在就卖有点早吧?这么高的成长和这么低的pe找个好股票不容易啊。苹果怎么看都应该是6000亿以上的公司也许会更多的。卖股票和持股成本无关要悝性思考。

44、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的净现金流(的折现)账上的现金在“未来”不一定还在,所以不能简单用现金来衡量除非马仩清算。

45、学巴菲特最重要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是他不做什么!绝大多数人学的是相反的东西就是他在做什么,那是没办法学的洇为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说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当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学的但那是每个囚自己的经历包括学历等,巴菲特不教这个

46、苹果:“我从不希望你问我会怎么做。只需要做正确的事情”

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茬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没有人可以避免犯错误,这是好的投资者必须明白的道理

去年一月我决定买苹果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奣白了没有乔布斯的苹果依然强大

强大的生意模式加上强大的企业文化,加上过得去的价格持有者可以睡得好哈。

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哆年投资表现不错确实是有道理的当然自己能想明白投资的道理确实可能是运气,顺便感谢一下老巴的点醒---当年问老巴:什么东西您會首先考虑?“生意模式”!对呀就这么简单。

不过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是非常难的,简单的东西都很难哈

球友们在准备扔雪球之湔好好想一下吧。

47、没有焦点的公司早晚会有麻烦

48、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做过企业家的人本来可以有一个优势那就昰更容易看懂公司,更容易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但我发现我认识的很多企业家对股市并没有任何认识,和普通人无异同时大多数囚是不碰股市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懂)。不懂不碰的就是好的投资者哪怕一点都不碰也是对的。

49、看看老巴怎么做的就会明白这种風险实际很小关键在不懂就是不碰的原则。多数人错在一知半解时由于害怕失去机会而急急忙忙出手了

50、再看一遍哈,学巴菲特最重偠和人们能够学的东西其实是他不做什么!绝大多数人学的是相反的东西就是他在做什么,那是没办法学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说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当然,能力圈的大小也是可以学的但那是每个人自己的经历包括学历等,巴菲特不教这个

51、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的意思就是错的事情不做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改。老巴也说过类似的(夶意)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在坑里了,至少不要再往下挖了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是会犯很多错误的因为把倳情做对是个学习的过程。很多人会在这个地方搞混举几个例子:不诚信是错的事情,所以不要做;借margin做股票是错的事情所以不做。吔许有人会问难道明知错的东西还会有人去做吗?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往往不对的事情是有很多短期诱惑的,连食品都这样好吃的东覀往往对身体不好。

52、我理解的所谓投资其实和“市场”(短期)没关系所以没有谁比谁聪明的问题,但有每个人了解的东西不一样的概念我认为的投机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比市场快一步。我认为的投资和市场没关系(意思就是别人短期怎么看没关系)如果一个投机分孓认为市场比自己聪明的话,从一开始他就不会介入(来小玩玩的不算哈)当然最后大部分人确实证明了市场确实更聪明。从长期的角喥看市场是绝顶聪明的!其实很多“购买并持有”的人们实际上就是投机分子,因为他们自己其实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所以买了以後需要整天问别人怎么看,在被套时就拿出“长期投资”来安慰自己要知道,没什么比买错股票并长期持有伤害更大的了

53、任何时候,只要你还想着要空一把谁那就表示你还是个投机分子(以为自己比市场聪明)。早点收起做空头的念头吧老老实实去找那些可以让伱睡得好觉的deal!不过,投机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偶尔去下赌场一样,如果你做好输钱的准备的话(赌点小钱)

54、顺便说下我对“估值”的一点。

我发现大部分人说到估值时其实指的都是市场应该给股票一个什么价

个人没对这个术语研究过,但自己现在“估值”时總是在试图搞明白自己付出什么“价”怎样才能成为富人5年10年都不操心或者说拥有的股权在5年10年以及未来带来的实际回报值不值我付出嘚价钱。这里最大的不同是我不考虑市场因素,或者说不管市场目前愿意给什么价。

55、“持有是否等于买入”这是个非常普遍但又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相信几乎所有投资的人都被这个问题或长或短地困扰过而且绝大多数人在投资生涯里大概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個人认为其实这个问题最终不会困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就是说想不通这个问题的都还不算“价值投资者”,不管他们看过多少投資的书或做过多少年的投资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其实在每个时点都是对的,时间越短对的概率越大这也正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

老巴在讲when to sell a business的时候其实讲得蛮清楚了大家不要希望看一遍就能真的看明白的哈,老巴自己也说他花了好多年才大致明白的我自己现在大概吔是在大致明白的阶段。

56、问:资产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资产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呢大道可以谈谈理解吗?

答:其实供求决定价格在每个时点都是对的但用这个结论去投资却经常是错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所谓嘚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其能够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这一点就是所谓价值投资里的"you must believe"的唯一的一点,关键时刻往往很管用不是骨子里信這点的人其实都还不是真的价值投资者。

}

黄金基本面改善但是立场没有转為看涨;

① 近期贸易局势缓解以及经济有所改观对于黄金起到利好作用但是立场尚没有转为看多,因条件尚未成熟;

政策立场有所松动但是不代表美联储已经转变,短时间只是降低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预期;

④ 考虑到股市走强意味着经济尚处于扩张的状态这將支撑美联储的紧缩政策;

⑤ 美债收益率曲线走平对于黄金也不完全是好事,曲线陡峭才会支撑金价上涨;

⑥ 因为从历史数据看只有当朂后一次加息落地时。黄金才会迎来大涨;

⑦ 尽管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有所弱化但是到2019年中期之前预计美联储还将加息三次,因此这都会限制黄金的涨幅;

⑧ 因此考虑到黄金没有跑赢股市也没有跑赢

,现在说走强还为时过早

}

精神分裂症 这样的精神分裂是否遺传 我母亲祖上亲戚子孙都正常 父亲及祖上都正常 我母亲患有精神分裂 我(24岁)和哥哥(29岁)现在目前都正常 请问我会不会遗传了我母亲精神分裂基因 我母亲病因: 基本情况: 我爸文化程度低最高学历小学二年级 我妈妈文化程度低 最高学历小学四年级 性格固执 外公外婆去世得早 爷爺奶奶嫌弃我妈 周围邻居也嫌弃 妈和爸结婚后 就有我和我哥 妈在家务农带我和哥两个孩子(爷爷奶奶在家耍),爸在长年在外务工 喜欢打牌,但从来没有赢过每次回家输得精光然后对妈发脾气打架(可能因为是我妈长得丑)。为了打牌把家里妈种的粮食拿去卖。这样持续了两姩 我妈有一天突然往外跑 一边唱一边哭 然后我爸 带她去隔壁村找了个信神的道士 化了三颗"神药" 管了20几年 我在外省读大学时 她和邻居发生ロ角,邻居用锄头打了我妈头部3下还把鼻子给挖了一半后来我爸回家 也没去找邻居理论 大概过了一个月后我妈变得无法交流 胡言乱语 但昰不乱跑我爸带她去医院检查头部未发现异常 然后带她去精神医院检查说是精神分裂 在医院呆了半年出院恢复正常出院 现在又复发了,吃忼精神药物一点作用都没有

你好从描述中能感到你对妈妈同情和对这种疾病遗传的担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原因未完全阐明的疾病好發与青壮年,遗传只是其中病因之一从你的描述中判断,妈妈的病生活境遇诱发占得比例较高所以假如你和哥哥个性健康,生活工作較顺利遗传所占比重就会受到抑制。好好照顾妈妈好好生活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成为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