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中国经济现状2018有什么变化1840到2018

十年后,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呢?_百度知道
十年后,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德意志银行预测说,十年之内,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从这条消息在网上的跟贴评论看,多数读者似乎都认为这是一个虚妄的预测。 但却很有可能!  道理很简单,中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136515亿元,按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约合2万亿美元。仅仅过了四年,中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人民币300670亿元,按目前的汇率约合4万多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的名义GDP仅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中国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汇率折算约合1万亿美元。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万多亿美元,名义GDP同样是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如果中国经济未来12年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名义GDP将达到32万亿美元。
采纳率:34%
  德意志银行预测说,十年之内,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从这条消息在网上的跟贴评论看,多数读者似乎都认为这是一个虚妄的预测。 但却很有可能!  道理很简单,中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136515亿元,按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约合2万亿美元。仅仅过了四年,中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人民币300670亿元,按目前的汇率约合4万多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的名义GDP仅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中国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汇率折算约合1万亿美元。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万多亿美元,名义GDP同样是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如果中国经济未来12年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名义GDP将达到32万亿美元。  而美国2008年的GDP为14.33万亿美元,1998年的 GDP约为9万亿美元,10年中约增长0.6倍,即使照这个速度,美国2018年的GDP也只有23万亿美元左右。况且过去10年可算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小黄金时代,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历史趋势水平,此次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增长率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2018年时美国的名义GDP很可能还达不到23万亿美元。  此前曾有研究说,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时间大致出现在2025年至2030年的某一个时刻。该等结论是按照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所谓实际增长率计算的。很遗憾,呈现在人们面前的GDP,总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这也就是说,未来某一年度的GDP,既包括实际增长率,也包括物价上涨因素。比如说,2007年中国实现的GDP为24.95万亿元人民币,这当然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如果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或剔除物价上涨因素,与 1978年相比,过去29年的中国经济累计增长率为15.12倍。但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过去29年中国经济累计增长率高达67.45倍。  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物价上涨是经济增长无法丢弃的副产品,只要不是恶性通胀,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的缩减作用就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物价上涨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谈论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差距时,所使用的是按两国各自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其中,中国2007年GDP换算成美元大致是3.52万亿美元,美国则是13.65万亿美元,于是,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3.88倍。  接下来,假如美国经济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5%,来自年均通胀率实现的GDP增长为颇为温和的1%,即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合计为2.5%,那么,10年后,美国GDP将增长到17.73万亿美元。  那么,以中国2008年GDP为28.2万亿元人民币基数,假设年均实际增长率为8.5%,来自物价上涨实现的GDP增长率为2.8%,即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合计为11.3%,那么10年后,中国GDP将增长到8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进一步说,鉴于追赶型经济体的超前增长通常会带来本币升值,鉴于过去3年人民币每年的升值幅度超过5.5%,并考虑到自1970年起日元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了近74%,由最初的360∶1升值到94∶1,年均升值幅度大致为5%,因此,未来人民币的年均升值幅度为4%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尚未考虑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后的加速贬值因素),由此预计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致是4.6∶1。  按照这一预期汇率水平计算,2018年的中国GDP将达到17.8万亿美元,由此超越美国。  想想看,假如未来10年美国经济不能维持年均2.5%的增幅,假如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年均4%,再假如至今尚未完成价格体系改革的中国未来物价上涨水平超过了年均2.8%(过去20年国内物价年均上涨水平大致为6.4%),那么,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时间会提前到来。美国接下来2、3年基本肯定都是萎缩,再远点的,现在说不清楚,但10年后来看平均增长率,搞不好还真是不发展。我一直认为恐怕要不到2018就超美国了。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人均GDP只要达到1万美元,就和美国一样了,人均1万美元,中国还远吗?  在世界经济史里,自从汉朝以来整整两千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一直是第一。汉朝的经济规模比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经济规模大。以后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时代中国的经济规模都是世界第一。那漫长的两千年的历史里很多东西方的帝国的出现都没有影响中国经济的规模的世界第一的地位。一直到1840年,清朝的经济规模还是世界经济的33%。当时的大英帝国的经济规模还没有大清帝国大。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开始走破产的道路。一直到1949年内战结束,中国的经济完全破产为止。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统一的帝国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帝国的分裂和内战时期都是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的时期。自从1840以来,整整一百年,中国处于不是战争就是革命的年代。国家的统一也没有实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真正的历史的意义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再一次制造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国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再一次复兴的机遇。  西方的经济史在18世纪开始的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工业革命开始了他们的上升期。最近300年的事情而已。英国人以为西方的过去300 年的复兴基于三件东西。书的出版,指南针和火药。这些都是早就几百年以前在中国不稀奇的东西。当然,英国和一切现代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都是他们拷贝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英国人在19世纪拷贝中国的公务员系统以后带到全世界普及。他们统治殖民地的时候这些有效的系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大学制度也是18世纪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和大学拷贝中国的东西。就是以考试的民主的方式找精英分子的中国的状元制度。以后18 世纪的美国的大学也是拷贝法国的系统。很多中国人基本上都忘掉这些事情。盲目的以为人家的东西都好。根本不知道很多人家的东西原来都是人家学了中国人的东西而已。  十年之后,肯定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圈里呼风唤雨的时代。2020年以后的21世纪哪一个年代都会是。当然,以后的中国能否做到唐朝,宋朝,明朝的一千多年的压倒性的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要看用怎样的策略发展经济和社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1.德意志银行预测说,十年之内,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从这条消息在网上的跟贴评论看,多数读者似乎都认为这是一个虚妄的预测。 但却很有可能!  2.道理很简单,中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136515亿元,按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约合2万亿美元。仅仅过了四年,中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人民币300670亿元,按目前的汇率约合4万多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的名义gdp仅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中国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汇率折算约合1万亿美元。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万多亿美元,名义gdp同样是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多。如果中国经济未来12年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名义gdp将达到32万亿美元。  3.而美国2008年的gdp为14.33万亿美元,1998年的 gdp约为9万亿美元,10年中约增长0.6倍,即使照这个速度,美国2018年的gdp也只有23万亿美元左右。况且过去10年可算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小黄金时代,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历史趋势水平,此次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增长率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2018年时美国的名义gdp很可能还达不到23万亿美元。  4.此前曾有研究说,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时间大致出现在2025年至2030年的某一个时刻。该等结论是按照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所谓实际增长率计算的。很遗憾,呈现在人们面前的gdp,总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这也就是说,未来某一年度的gdp,既包括实际增长率,也包括物价上涨因素。比如说,2007年中国实现的gdp为24.95万亿元人民币,这当然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如果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或剔除物价上涨因素,与 1978年相比,过去29年的中国经济累计增长率为15.12倍。但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过去29年中国经济累计增长率高达67.45倍。  5.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物价上涨是经济增长无法丢弃的副产品,只要不是恶性通胀,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的缩减作用就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物价上涨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谈论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差距时,所使用的是按两国各自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其中,中国2007年gdp换算成美元大致是3.52万亿美元,美国则是13.65万亿美元,于是,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3.88倍。  6.接下来,假如美国经济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5%,来自年均通胀率实现的gdp增长为颇为温和的1%,即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合计为2.5%,那么,10年后,美国GDP将增长到17.73万亿美元。  7.那么,以中国2008年GDP为28.2万亿元人民币基数,假设年均实际增长率为8.5%,来自物价上涨实现的GDP增长率为2.8%,即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合计为11.3%,那么10年后,中国GDP将增长到8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8.进一步说,鉴于追赶型经济体的超前增长通常会带来本币升值,鉴于过去3年人民币每年的升值幅度超过5.5%,并考虑到自1970年起日元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了近74%,由最初的360∶1升值到94∶1,年均升值幅度大致为5%,因此,未来人民币的年均升值幅度为4%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尚未考虑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后的加速贬值因素),由此预计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致是4.6∶1。  9.按照这一预期汇率水平计算,2018年的中国GDP将达到17.8万亿美元,由此超越美国。  10.想想看,假如未来10年美国经济不能维持年均2.5%的增幅,假如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年均4%,再假如至今尚未完成价格体系改革的中国未来物价上涨水平超过了年均2.8%(过去20年国内物价年均上涨水平大致为6.4%),那么,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时间会提前到来。美国接下来2、3年基本肯定都是萎缩,再远点的,现在说不清楚,但10年后来看平均增长率,搞不好还真是不发展。我一直认为恐怕要不到2018就超美国了。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人均GDP只要达到1万美元,就和美国一样了,人均1万美元,中国还远吗?  11.在世界经济史里,自从汉朝以来整整两千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一直是第一。汉朝的经济规模比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经济规模大。以后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时代中国的经济规模都是世界第一。那漫长的两千年的历史里很多东西方的帝国的出现都没有影响中国经济的规模的世界第一的地位。一直到1840年,清朝的经济规模还是世界经济的33%。当时的大英帝国的经济规模还没有大清帝国大。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开始走破产的道路。一直到1949年内战结束,中国的经济完全破产为止。  12.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统一的帝国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帝国的分裂和内战时期都是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的时期。自从1840以来,整整一百年,中国处于不是战争就是革命的年代。国家的统一也没有实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真正的历史的意义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再一次制造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国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再一次复兴的机遇。  13.西方的经济史在18世纪开始的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工业革命开始了他们的上升期。最近300年的事情而已。英国人以为西方的过去300 年的复兴基于三件东西。书的出版,指南针和火药。这些都是早就几百年以前在中国不稀奇的东西。当然,英国和一切现代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都是他们拷贝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英国人在19世纪拷贝中国的公务员系统以后带到全世界普及。他们统治殖民地的时候这些有效的系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大学制度也是18世纪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和大学拷贝中国的东西。就是以考试的民主的方式找精英分子的中国的状元制度。以后18 世纪的美国的大学也是拷贝法国的系统。很多中国人基本上都忘掉这些事情。盲目的以为人家的东西都好。根本不知道很多人家的东西原来都是人家学了中国人的东西而已。  14.十年之后,肯定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圈里呼风唤雨的时代。2020年以后的21世纪哪一个年代都会是。当然,以后的中国能否做到唐朝,宋朝,明朝的一千多年的压倒性的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要看用怎样的策略发展经济和社会。
不如对比下十年前的中国。或许会有所启发。希望采纳
在过十年中国经济比现在到退十年,房产泡沫破灭,中国人买的大豆是靠美国进口,中国的田会越来越少,种子都是美国人的,美国人想要什么价就什么价。我们现在的农民为什么这么难。今天的农民难了,明天农民少了。我们大家都往城市里走。城市房越来越多。有一天我们的地种的不够我们吃,我们吃的东西很贵。还有钱消费吗我们在城里还有工作干吗还有生意做吗? 政府怎样做才能拯救中国。我们老百姓怎样做才能拯救中国。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十年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840年是什么年_百度知道
1840年是什么年
1840年是什么年
我有更好的答案
1840年,传统纪年中的年号为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庚子年(鼠年)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二十九日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初八 林则徐被革职
采纳率:2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840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2018年是中国经济有史以来最最最最最难的一年?
&&& 2017年快结束了,我们做一个最大胆的假设――
  2018年是中国经济有史以来最最最最最难的一年。
  12月3日,在杭州广厦体育馆的“world,I”全球巡回演讲杭州encore站上,金诚集团董事长韦杰做出了这个大胆的预测。他说,这个预测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仔细一想,从2007年开始,我们每一年都说明年是最难的一年。2007年说2008年是最难的一年,2008年说2009年是史上最难的一年,2009年说2010年是史上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2010年说2011年我们将开始过苦日子了,2011年又说2012年是最难的一年……
  2007年以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升。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难?
  因为,之前的发展一直疏忽了“内容”。举一个例子,一个人个子长得特别快,但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越来越跟不上。再举一个例子,中国有很多小超市,一块牌匾上写着红红的、方方正正的。但是和7―11、全家比起来,它的LOGO和整体形象就缺乏吸引力了。两家店同时出现时,讲究品质的群体往往会选择7―11、全家,即使很多货物一模一样,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愿意买LV、爱马仕等奢侈品,但在汉唐乃至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在世界上都是真正的奢侈品。在过去几百年里,中国人慢慢地淡忘了很多事情。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经历过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被其他“主课”占掉的情况,大家都不关心人文修养。“数理化”代表理性思维,人文艺术代表感性思维,现在中国发展就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齐头并进。其实,这是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的品质。
  现在这个情况,要怎么做公司?韦杰提出做社会性的公司。他把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型公司。什么叫企业型的公司?企业型的公司是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两者减一下,就能出现一个净利润是多少。现在很多公司或者说绝大多数公司都是企业型公司。
  企业型公司有一个问题,“孤木不长”。不要说公司,就像人一样,两夫妻都得吵架,很难相处,你跟别人的合作,你有你的利益,他有他的利益,两者怎么可能互惠互利?在混同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里,违背了人内心对利益苛求的根本内在属性。
  什么叫社会化的公司?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只有在完整的身体里,不同部门承担不同责任,好比这个部位是手,这个部位是脚,这个部位是脑袋,这个部位是心肝脾肺肾……
  完整的社会性公司所有的利益都是一体的。虽然彼此功能不同,手多分了一点,脚肯定有点难受,今天心脏被表扬了,肺可能有点难受。但这种难受并不影响整体性,可以不断地循环往前走。
  以金诚集团为例,2008年创办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公司,有金融板块,如银行、财富管理、基金管理,有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再到职业教育;有医疗、有文化、有农业、有酒店、有大量大量的实体产业。这个布局到底在干嘛?只要来金诚上班,员工可以在内部消费,可以享受医疗服务,孩子从读小学到读大学都可以享受免费教育,甚至可以养老,可以一代一代持续下去。
&&& 怪不得这么多人给韦杰打call!
  这么一个接近空想的商业模式,竟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里得到了认可以及实施。这是对有一点点封闭式的企业化公司的否定,对更加开放、更多人参与的社会化公司的一次认可。过去几年里,金诚集团建设了无锡人鱼小镇、盱眙龙虾小镇、江苏启东的魁北克海洋小镇以及银杏小镇。这几个小镇都是按城市的意志发生的:无锡影视文化发达,空间很大,数字娱乐可以满足它的需求;启东毗邻上海,城市的外貌和的魁北克非常匹配,魁北克古城,在码头,有宽阔的海岸线;江苏邳州种植了世界上70%的银杏……
  换句话说,这个有点理想化的乌托邦式闭环的商业模式,在这些不同的城市里面,因为这些城市的需求,在一个一个地落地,让金诚的商业模式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多一点这样的公司,2018年的经济就会好好好好起来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8年是中国经济有史以来最最最最最难的一年?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从和2050
我的图书馆
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从和2050
十九大举世瞩目,极大地提振了全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综合测算,20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十分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基本告别中等收入陷阱;2035年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可以进入人口500万以上中大型国家的前30强;2050年能够进入那时大中型国家的前20强。这一宏伟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中国GDP增速在未来10年保持5.5%、接下来的10年保持4%、最后的13年保持3%。当然,完成这一任务,经济发展与调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为此必须努力解决若干问题,即发挥大国发展优势,把解决发展不平衡转变为发掘增长的动力,持续改善劳动力素质和人口素质,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负担,严防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我们分析,2018作为系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经济结构将会显著改善,经济增速相比2017年预计的6.9%略微回落到6.8%,有望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调整的第一个丰收年。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为全世界描绘了一幅中国未来30多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全体人民埋头苦干、不断奋进的信心和决心。那么,十九大之后的中国经济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期待?明年和未来若干年中短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中国经济将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什么?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的图景将是如何?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国人仔细分析、认真思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中国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目标,它不仅包含着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也包含着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任务和目标。那么,从经济发展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什么呢?综合分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中国的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将达到1万美元左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达到美国的30%左右。这一发展水平将十分接近世界银行所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到那时,中国基本上告别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纯粹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到达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只要经济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保持6%的增长速度,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就是完成彻底脱贫的重要任务,保证所有的中国百姓都能共同享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惠,都能感受到小康社会的温暖和幸福。这恐怕也是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35年的中国经济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报告对此给出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那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35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出怎样的前景呢?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加以描述。第一种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用绝对的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按这个标准来看,中国到2035年应该能够达到当前最发达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前20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即人均GDP能达到按2011年不变价计算的2.5万到3万美元之间。但是必须看到,这样的发展图像可能并不是中国百姓和决策者心目中的目标,因为世界在变化,各国在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标的也应该是移动的标杆,要达到的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即到2035年被认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标准,这是第二种方式。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于2035年进入那时世界上最发达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行列。换句话来讲,按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来看,中国完全可以达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中大型国家的前30强水平。按照今天的图像来看,那就是能够达到以色列、葡萄牙这些国家的水平。中国的人均GDP按照当前的购买力平价标准来看,将达到美国的60%左右,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左右,这是一个极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美国的50%以上时,它的经济发展一般将会相对比较平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外部冲击、社会动荡等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较容易得到化解。2050年的中国经济根据我们的综合测算,到2050年,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经济发展方面应该能够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讲,中国那时候完全有可能迈入全球最发达的大中型国家的前列,人均富裕水平能够进入那时大中型国家的前20位之内,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生活水平应该能达到美国的70%左右,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2.5倍以上,甚至接近3倍。在综合国力上,中国将稳居世界的前列,并有望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人力资源发展、人均寿命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我们认为,这一增长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中国GDP增长速度在未来10年保持5.5%,接下来的10年保持4%,在最后的13年保持3%,以上所描述的发展目标将得以实现。这里我们的假设是世界发达国家的GDP平均增长速度为2%,这也是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GDP平均增速。当前,国际上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其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科技进步增速放缓,而后者被认为是根本性的原因:他们认为,过去50年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汽车从无到有,住房从小到大……这些变化都是实质性的,未来几十年的变化将是局部性的,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总之,发达国家未来二三十年的增长速度一般被认为不会超过过去20年的增速。热文推荐(点击即阅)实现中国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做出艰苦努力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经济领域,情况完全如此。要想实现各个发展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必须发挥大国发展的优势,把解决发展不平衡转变为增长的动力。当前,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突出的问题。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许多方面,尤其表现为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和体制的改革转变为增长的动力。比如说,江苏省与安徽省相比邻,而江苏的人均收入水平居于全国各省前列,是安徽的两倍,安徽省正在全速赶超,这种赶超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收敛恰恰是增长的动力。第二,必须持续改善劳动力素质和人口素质。未来的经济是国与国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的竞争,谁的劳动力水平高,谁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水平的生活。未来的社会也将是机器与人的竞争,机器将大规模地代替简单的劳动,而复杂的劳动比如说看护老年人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机器就很难取代——这种服务必须由水平日益提高的劳动者来提供。当前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相对而言,高中教育亟需普及。未来的劳动力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进入服务业时,才能肩负起应对老年社会的挑战,不会被简单的机器所代替,显然,这是中国未来需要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指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有效劳动供给的提高,而这恰恰可以用来解决人口红利缩小带来的挑战。第三,必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负担。人口正在迅速地老龄化,这是中国发展的特点。要想有效应对老龄化,应当推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纯粹依赖社会养老,社会成本将居高不下,美国今天就有18%的GDP用于医疗开销;完全依赖家庭养老,随着社会变迁也不现实,因此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最后,必须严防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从历史经验,尤其是拉美国家的历史经验看,这种风险是对经济发展进程最强烈的冲击。一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可能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发展倒退,而中国金融体系在当下不可否认地蕴含着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例如,中国的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全球最高,巨大的流动性形成的“堰塞湖”随时可能在国际因素的驱动下演变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一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目前来看,中国金融系统已经进入调整阶段,广义货币存量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持平,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态势。未来若干年还必须继续艰苦努力,持续下调广义货币存量增速,同时提高包括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比重,通过债市、股市的发展,减少中国经济对银行贷款及其导致的广义货币存量的依赖。2018年的中国经济对于2018年的中国经济,目前大部分国内外预测相对悲观,主要理由是中国信贷扩张的空间所剩不多,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下降。我们不同意这一观点。尽管近年来中国信贷扩张较为迅速,但必须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增长乏力,而民间投资并不完全依赖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中国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仍然有大量的未分配利润,这是潜在的资金来源。过去几年,一些地方经济部门出现了“懒政、怠政”的情况,而这将在十九大之后得到逐步解决。近期得到提拔的新一届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很高,撸起袖子大干快上的信念和行为将蔚然成风。因此,未来一年民间投资增速有望从4%-6%上升到8%。这种上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基建投资增速从19%-20%下降到16%-17%所带来的缺口。同时,房地产也将进入新时代,过去完全依靠土地迅速开发并销售给百姓、进而造成房价快速上涨的格局正在改变。房地产市场正在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这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格局。在这一新格局下,房价快速增长的态势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租赁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也会利用各种办法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供给更多用于长期出租的房屋。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估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将从过去的10%左右降至5%左右。这一增速下降也将由民间投资上升来弥补。消费在2018年以及未来若干年将形成基本稳定的格局。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压舱石,明年可望保持8%-9%的实际增速。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出口是比较稳定的,能够为明年的经济形成基本的支撑。因此,我们预期2018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与2017年的水平基本相近,从2017年的6.9%略微下降到2018年的6.8%,而增长的动力将会更可持续,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改善。2018年的主要风险将来自于国际。从美国看,特朗普政府的执政与决策方式非常独特,有可能在若干重大国际问题上一意孤行,不按常理出牌,带来局部地缘政治风险。来自于国际的第二大风险在金融方面。当前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步调不一,美联储很有可能因为对短期的宏观数据过分敏感而出台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当前风险资产价格居高不下,波动率较低,没有充分考虑各种风险。一旦货币政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下滑,这将引发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带动资金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回撤,进而对中国的汇率、资本流动带来冲击。地缘政治的风险也极为重要。当前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风险正在发酵。这种风险与特朗普政府独特的执政方式相互作用,在2018年有可能演变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冲击。总之,我们认为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十分美好,经济发展与调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美好蓝图。生活在这一时代,中国的百姓将拥有全球最强烈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乃至世界各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榜样。&
馆藏&4845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