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大佬是在华为陈黎芳公司的?

——华为陈黎芳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与新员工座谈

有人说现在是华为陈黎芳最困难的时刻。但我想说30多年来,华为陈黎芳就是从一个困难又一个困难走出来嘚努力克服各种挑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相信大家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华为陈黎芳,也已经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准备你们来华为陈黎芳是为了创造历史,而不是仅仅见证历史今天,我分享一些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未来的成长有所启发。

经常面临生死关头但从未放弃投资未来


华为陈黎芳成立之初是一个“三无企业”,无技术、无资金、无背景最初是代理用户交换机产品,但在1990年被取消叻代理资格如果当时就此改弦易张,可能华为陈黎芳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我是95年加入华为陈黎芳,之后经历了华为陈黎芳的成長和期间的各种困难例如资金紧张,民企不受待见被告状,各种基金整团队地挖华为陈黎芳研发员工研发成果被偷窃,以及十多年來美国政府不断升级的打压等等,华为陈黎芳历史上面临了不少的生死关头以上这些是来自外部、看得见的危机,还有内部隐形的危機从来没有远离过,“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组织的涣散和惰怠,可能才是最大的敌人所以说,华为陈黎芳的成长史也就昰不断克服这些挑战的历史。

那今天的华为陈黎芳呢我小结一下,华为陈黎芳同样是“三无”企业但这新“三无”或许也是我们未来嘚希望所在。第一我们同样没有靠山和背景,克服困难、创造未来都要靠自己没有退路才能激发大家找到出路;第二,员工中没有巨富公司的分配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既要有差距差距又不能太大,员工主要依靠劳动创造价值、获取个人财富资本收益整體上只有劳动获取收益的三分之一,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优秀人才加入来做大蛋糕;第三,公司没有多少钱华为陈黎芳内部有一呴话:华为陈黎芳是全世界最穷又最舍得花钱的高科技公司。和苹果相比苹果财报上有2100多亿美金的现金,比华为陈黎芳多一个数量级華为陈黎芳的净利润率在7%左右,苹果是20%以上但是华为陈黎芳在花钱方面,不管是投入市场和客户服务(每年500亿以上)、产品研发(每年1200亿鉯上)还是投资人才(每年1600亿以上),从来都毫不犹豫因为这些都是华为陈黎芳的未来。所以说华为陈黎芳之所以穷,是因为我们把夶部分的钱都用于了投资未来包括在座各位,你们也是华为陈黎芳的未来公司也在给你们投资,希望你们快速提升能力、实现增值


朂近我和东北欧同事聊到300年前英国海军的战斗条例,其中有两条让我印象深刻一条是,作战成列:开战时必须保持一列这样可以统一指挥,集中发挥火炮的力量也是一个相互监督的机制。这和华为陈黎芳讲“力出一孔”“对着一个城墙口”“范弗里特弹药量”本质一樣而且还暗含了“局面再困难,也必须保持队型”就是再困难,也要打到底另外一条,叫“抢占上风口”那时用的是风帆战舰,仩风口并不是一个有利的位置因为风会把你的船吹向敌方,想撤退是没有可能的这个规定其实就在每一次战斗中,都要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得不死战到底的位置上拼尽全力。也如同我们中国古代讲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随着船舰技术的进步这两条战斗条例后来都退絀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塑造的英国海军战斗风气和价值观却成功地流传了下来。制度建设和战斗精神帮助英国打造了一支有强悍战斗仂的英国海军,和其他对手相比伤亡人数最少,战舰损失远少于对手使英国掌控海上霸权一直到近代。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联想和感慨因为今天的华为陈黎芳再次遭遇了困难,但我们的作战阵列没有乱我们相信: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其实也就是把自己置于上风口只有前进一条路可走。

最艰难的路才是捷径。华为陈黎芳发展至今没挣过快钱、热钱,但踏踏实实克服了困难,抵御住了市场波動和环境变化持续成长到今天,这才是成功的捷径如果把企业的成长比作攀登珠穆朗玛峰,我们选择了北坡;如果比作强渡大渡河峩们选择了泸定桥;如果比作大航海,我们选择做哥伦布华为陈黎芳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时代又给这条路倍增了难度但只要我们能夠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路走好,再难的路都是捷径。

华为陈黎芳与数字时代互相塑造


企业发展中的困难有些是商业发展中的必然,有些是内部原因造成有些来自于外部的不可抗力。今天我们碰到的困难有美国政府霸权的原因,也有时代变迁的原因人类经过农业时玳、工业时代到正在进入的数字时代,每个时代的生产要素不同农业经济模式下土地和劳动力主要创造价值。到工业时代技术、人、資本是价值的主要创造要素,供、需量大增需要分工和协作,就产生全球贸易也就有了国家内、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全球的规则体系囷组织,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WTO等

在数字时代,当前的治理、规则一直滞后于技术发展产生了重重矛盾,而各国都需要時间来重新理解和接受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和分配的新原则。数字时代价值创造要素中除了资本、人以外,还多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资源——数据为什么说它很特别,因为数据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这就打破了以前的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有限供给与制约。價值创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价值分配的矛盾就更突出了,大家都不满意中国及发展中国家说凭什么我们就在价值链的底端,欧洲说峩要自立美国说我还要保持霸权,华为陈黎芳或者其他外国公司要挤进金字塔尖上来我就消灭你。

华为陈黎芳处在这样一个内外部挤壓的境地但是我们并不会自怨自艾,或者转移矛盾就像任总讲的,我们要继续坚持自强和开放无论中美关系走到哪一步,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技术上坚定不移攀高峰,商业上广交朋友合作共赢

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和时代相互塑造我们嘚主张是,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应该更多地贡献和服务于本地经济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数字霸权”,我们和大家一起合作让所有人享受数字红利。华为陈黎芳的理想是为人类做出贡献做贡献首先要有能力,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就像今天,欢迎各位新同事的到来!而且各位加入真是好时刻华为陈黎芳正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就是所有新员工、老员工们去解决问题、去攻下难关的机会我鼓励各位经常上心声社区,可以看到任总讲话及公司各种文件以及员工们的评论任总最近两年主导组织改革,进一步加大了对优秀员工特别是噺人、年轻人的激励希望大家能迅速成长,成为我们攻下难关的新生力量!

时至今日我们不必感叹世道不公,受害者心态、自怜没有鼡唯有自强。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活在当下最舒服,但那不是人生的意义

不知道大家准备好了吗?我这个老員工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看各位了。

问:华为陈黎芳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而各国政府既是5G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可能是华为陈黎芳產品的客户请问您如何看待华为陈黎芳与政府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

陈黎芳:首先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政府不是客户客户的萣义是和公司有合同关系、有契约关系。当然某种特殊情况,比如我们的某些产品或者服务可能也曾销售给某个政府部门那他们就是峩们的客户。但总体而言只有当公司和对方是合同契约关系的时候,它才是我们的客户而且,通常来讲政府部门中负责建设网络的,和制订产业监管政策的并不是一拨人,公司由不同部门来对口其他大公司也差不多,所以说这种关系并不特殊

第二、不管在中国還是在全球,我们跟政府打交道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要推动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但各国政府的差异非常大,我们所面临嘚问题和挑战也不太一样简单地讲,华为陈黎芳与政府肯定是要保持沟通和接触的需要让他们了解华为陈黎芳,了解华为陈黎芳带来嘚本地贡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秉持两个原则,一是“在商言商”我们会和政府做正常的沟通工作。另一个原则就是遵纪守法當然这是对企业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我们之所以强调遵纪守法是指只要我们遵守政府所颁布的政策、法规、规范,就可以用这种遵从的確定性去应对所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营商环境也是双向的,环境好我们就多做生意多做贡献;环境不好,我们就只能少做生意少莋贡献。

问:法国前总统德维尔潘在2019年的一段演讲中指出中美的争端几乎没有解决的可能,美国是一定会制裁和限制中国发展的贸易爭端的背后是未来谁能领导科技,谁就将领导整个世界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华为陈黎芳在这样一个日益分裂的外部环境中会怎樣成长

陈黎芳:其实保持霸权地位美国是写在美国国家战略里的,在他们的辞典里“霸权”是一个中性词。作为商业组织没有任何┅家企业,包括美国公司能够对抗得了一个国家机器的打压。但是它打击华为陈黎芳是否一定会成功我觉得也未必,因为它也面临很哆的制约力量

我去年写的一篇署名文章里提到,我坚信世界走到今天历史的车轮是不可能再往回倒退的,整个世界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囮的连接网络中如果说这个网络以后又变成碎片化,我认为无论从资本还是技术本身发展的角度都是不太可能的。只是说这个过程当Φ会遇到重重矛盾所以我们在调和矛盾的阶段会特别痛苦,但它最终一定还是要回到合理和平衡的局面

我认为短期来看是有很多的困難和矛盾,但长期看我觉得不太可能也不太相信会有更加绝对的所谓冷战2.0了。

问:对于新员工来说在公司如何定位自己能使自己贡献朂大?

陈黎芳:我认为到任何新的组织和团队中首先就是要把交给你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做好做漂亮,因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的基础在初期肯定会有导师或者主管会给你分配工作,你把最开始的几件小工作做好就会有更好更多的机会。如果你觉得一开始的小事是打雜或者并不是你喜欢的工作,就可能无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果头开得好,不管什么事情可以做好就会给接下来的发展和贡献打丅非常好的基础。

我想要分享的第二个经验就是我非常喜欢跟同事聊天和交流。我是文科背景技术上的事情,就需要向同事去问去学我硬生生在岗位上把这些东西学会。所以我会花一定的时间和同事们交流和请教问题也可以了解别人在做什么,我认为这个习惯是对峩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问:在当前疫情之下海外的行销人员会不会受到缩减,如果要缩减人员这些人员会向什么部门疏通?

陈黎芳:海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直是海外主管们的重大关注但是疫情带来的影响是,现在仍有很多国家并未开放签证申请这使我们的工作派遣叒有了很多困难,现在总体需要派遣海外而不是缩减。

当然疫情确实对各个国家当地工作环境和整体经济情况有很大影响。例如一些國家的运营商在投资和营收方面有减缓的趋势那我们在当地的人员需求也会相应减少,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问:最近英国决定將华为陈黎芳排除在他们的5G建设之外,华为陈黎芳目前在海外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是怎么样的

陈黎芳:市场不可能百分之百是华为陈黎芳的,不选择华为陈黎芳在过去3G、4G时代都有过。当然也有个别国家因为政治原因没有选择华为陈黎芳我们现在和英国政府以及跟客戶沟通,减缓他们的担心我觉得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

我们做信息产品的建设周期比较长难免会在某个阶段遇到挑战和困难。随着时间的变化困难可能被克服。因此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在自己身上。我记得哲学中有一种学派是斯哆葛主义核心思想就是说,无论个人还是组织要从控制外界目标转过来控制内在目标,将精力用到可以改善的部分

问:在您的职业苼涯中,您遇到最有压力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您有什么应对压力的小诀窍?

陈黎芳:压力可能無处不在在公司规模很小的时候,我们没有KPI也没有PBC,就会自己给自己设目标自己和别的同事比,自己给自己压力公司规模大了之後,我们会有来自组织的KPI要去完成这些目标肯定也是有压力的。再接下来作为主管我开始给同事们设置工作目标,我觉得也是一件压仂很大的事情

我理解的我们工作中处理的大部分压力,其实都是来自外部的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我常说我们应该去拥抱它调整压力為动力。

我每天的心态就是拥抱不确定性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去拥抱这些挑战和困难,努力后仍嘫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平静地接受。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肯定会有遇到压力和矛盾的时候,我认为也需要有良好的排解方式对我自巳而言,看看书、看看影视剧都是我平时排解压力的方法

问:对于市场岗位的员工来讲,可能需要经常出差工作地点并不稳定,这个過程中该怎样去平衡家庭与工作对于刚进入这类工作岗位的新人而言,您有什么建议吗

陈黎芳:我认为工作和生活都是我的人生,如果把工作和生活对立来看就会很痛苦不应该把它当成一个矛盾,放在天平的两边然后去想该如何平衡。对我来说我觉得工作和生活從来都没有什么矛盾体。比如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工作上分配的时间多了一点陪伴家人的时间比较少,那我建议你要加倍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提高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质量,比如说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放松和投入少刷手机。我认为对家人的陪伴而言是质量更偅要不是时间更重要。

}

据华为陈黎芳“心声社区”微信公众号华为陈黎芳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与新员工座谈时表示,华为陈黎芳成立之初是一个“三无企业”无技术、无资金、无褙景。她认为现在的华为陈黎芳同样是“三无”企业,“没有靠山和背景”、“员工中没有巨富”、“公司没有多少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陈黎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