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的房子质量怎么样净高5米28,在半空中有条梁,是否可以拆除后改成扁梁,然后做成两层。

宽扁梁设计的误区
1.窄梁和宽梁的比较 按照我国结构设计一贯的传统和经验,主梁的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8~1/12),梁的截面高宽比为2~2.5。比如说,8.4m的柱网,主梁(框架梁)的高度一般取700~800mm,而宽度取300~400,这样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话,主梁一般就取350*700,350*800或400*800,这样的梁,是非常经济合理的。这样的梁,一般来说,配筋为5根25左右,甚至更少。这么几根钢筋,一般来说,最多排2层,不会多到3层(柱纵筋多于2层以及梁纵筋多于3层,严格来说是不应该允许的),也不会在一层中有很多根钢筋。这样的配筋,无论从设计和施工上来说,是完美的。 但是假如这时候,不做窄梁,而非要做扁梁,比如8.4m的柱网,非要做成600高或者更矮的梁,比如400*600或者600*500,甚至我见到有做到的,那么这个时候,梁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配筋可能会达到10根25或更大,而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配筋则可能更多。这样会有什么问题?首先,承载力计算的用钢量大大增加;其次,使用极限状态如裂缝挠度很难控制,为了控制裂缝和挠度,又需要增加很多的钢筋;最重要的一点,施工上很难处理,节点处的钢筋太多太密,难以处理,常常影响施工质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梁的刚度,与宽度的关系很小,与高度的关系很大,大家都知道,刚度公式为 。当高度不变而增加宽度时,梁的刚度不会增加很大,而重量和质量则大大增加。在pkpm程序计算结果里也可以看出。当梁的高度不变而宽度增加时,梁的配筋结果很少会变小的,搞不好甚至会有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只增加梁宽而不增加梁高,则刚度没有增加多少,质量和重量就增加了不少,地震作用力也增加了。 所以十年来,我们教材和设计经验都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窄梁,而不是做笨重的宽梁。就好比钢梁,人们一般都会去选择工字钢,而很少会去选择方钢管或圆钢管来做梁,更不会有人去选择实心的圆钢来做梁。这是最基本的力学理念。 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在0.6~1.2%,做到经济配筋率,则结构的经济成本和建筑需求能做到最优的结合,同时施工上也不会有任何难题。需要指出的是,经济配筋率是针对窄梁的。如果把梁得宽而矮,虽然名义上的计算配筋率还是在0.6~1.2%之间,但是早已失去了经济配筋率的原始意义。因为配筋率虽小,但是实际配筋量是很大的。所以对于宽梁来说,配筋率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参考意义。 2.规范上的条文 我国老规范上,主梁都是按照(1/8~1/12)来做的。但是新高规6.3.1条规定的是(1/10~1/18)。这一条规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常常放纵人们去做宽扁梁。宽扁梁的设计和施工是很有难处的,其成本和代价也是很高的,其抗震性能也是很差的。但是目前设计市场上,人们为了追求层高和净空,常常在梁高上打主意,迫使很多设计人员做宽扁梁,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拙劣设计的梁出现,密密麻麻的纵筋,层层叠叠的箍筋,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梁需要配复合箍筋,现在都出现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做宽扁梁。 有些专家和书籍,都没有充分的资料,在没有充分的对国外资料仔细甄别分析的情况下,就大肆鼓吹宽扁梁的好处,我看到有些书籍甚至鼓吹说,宽扁梁的抗震性能比传统窄梁还好!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极不认真的。正是因为大量的这种行为,影响了新规范部分条文的草率和不合理。可喜的是,还是有些专家还是看到了这些问题。所以现在很多新版混凝土教材上,还是采用老规范的(1/8~1/12),新版的混凝土计算手册也没有盲信新高规,还是采用了老规范的(1/8~1/12)。 3.建筑设计的原则 建筑专业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常常会违背规范和设计原则,也常常会给其它专业施加压力,逼使他们做出不好的设计来。好比近年来,常有高级住宅喜做阳角窗,在建筑物角部开大窗,固然很拉风很气派,但是于结构损害极大,规范也明言不合适。但是有些人硬是做出来了,在8度抗震设防的北京,或许也有。我常常在想,这些好看不实用的房子,哪个聪明的人敢买? 这种情况,当努力避免。合理的要求,当努力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当努力劝谏之。圣人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业主,就好比孝子侍奉父母,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当温和的劝导,把道理仔细讲解。凡事必诚,让人明白你心至诚,而不是取巧偷懒,自然能感动人。 另一方面,当努力学习和思索,智明而不惑人,不惑于己,不惑于书,这样才不至于前后言行不一,失信于人。 4.柱网尺寸和宽扁梁 柱网尺寸和梁高有(1/8~1/12)的关系一般经济柱网尺寸是6~8米,最大也不宜超过9米 近年来由于梁截面设计的随意性, 很多时候方案设计阶段也变得随意, 有的柱网尺寸甚至达到十几米 这样的柱网尺寸,工程成本很高,毫无经济性可言更甚者,大柱网下又压缩梁的高度这样下来,工程成本更高,影响施工质量结构的安全可靠度也降低梁的高度能压缩多少?最多100~200 为了这区区的100-200导致用钢量的飞涨和施工质量的降低是很划不来的还不如在柱网尺寸和装修上多改进改进近来,我国很多工程喜欢采用宽扁梁宽扁梁的设计,原来还有些争议,近来随着应用的广泛,越来越随意这种趋势似乎越来越猛我个人十分反对宽扁梁,宽扁梁的配筋量很大,很浪费,施工也是有很多问题的之所以宽扁梁能盛行,我想, pkpm程序也有很大责任的一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不能超过0.25,二三级不能超过0.35Satwe程序,只对计算配筋进行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的验算。而宽扁梁的配筋,经常由裂缝或挠度控制,也就是说,梁的配筋会在“梁柱施工图”菜单里重新调整,这个调整一般是增大了配筋量。而在这个菜单里面,程序似乎并不对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进行验算和校核。所以很多宽扁梁,实际配筋可能是超筋的。关于宽扁梁的拙劣和危害,附件文章里略有阐述 附件文章是我写给我们建筑和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看的有些观点和论述未必严谨和正确仅供参考,以引起各位的思考国内很多专家和设计单位都喜欢用宽扁梁,并且竭力为宽扁梁维护有些专家、有些试验研究文章甚至鼓吹宽扁梁抗震性能优于传统窄梁这是极其荒谬的对于我们一般设计人员来说,宽扁梁设计是很麻烦的有些设计可能是错误的,很多“专家”自身学问并不严谨,整天夸夸其谈这样是对国内工程设计危害极大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Pkpm在“梁柱施工图”里,最好能有一个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的校核过程或者采取其它的一些措施以遏制国内的这股危害性极大的歪风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请先 ,再评论!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
(非工作时间)
(内容侵权举报)宽扁梁的定义还和柱子的大小有关,你可以看看广东省的高规补充规定,里面有对宽扁梁的定义.不过你的梁宽度才400怎么会认为是宽扁梁呢?
宽高比小于2的才能说是扁梁吧!我记得好象是这样的!
1.窄梁和宽梁的比较
按照我国结构设计一贯的传统和经验,主梁的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8~1/12),梁的截面高宽比为2~2.5。比如说,8.4m的柱网,主梁(框架梁)的高度一般取700~800mm,而宽度取300~400,这样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话,主梁一般就取350*700,350*800或400*800,这样的梁,是非常经济合理的。这样的梁,一般来说,配筋为5根25左右,甚至更少。这么几根钢筋,一般来说,最多排2层,不会多到3层(柱纵筋多于2层以及梁纵筋多于3层,严格来说是不应该允许的),也不会在一层中有很多根钢筋。这样的配筋,无论从设计和施工上来说,是完美的。
但是假如这时候,不做窄梁,而非要做扁梁,比如8.4m的柱网,非要做成600高或者更矮的梁,比如400*600或者600*500,甚至我见到有做到的,那么这个时候,梁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配筋可能会达到10根25或更大,而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配筋则可能更多。这样会有什么问题?首先,承载力计算的用钢量大大增加;其次,使用极限状态如裂缝挠度很难控制,为了控制裂缝和挠度,又需要增加很多的钢筋;最重要的一点,施工上很难处理,节点处的钢筋太多太密,难以处理,常常影响施工质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梁的刚度,与宽度的关系很小,与高度的关系很大,大家都知道,刚度公式为 。当高度不变而增加宽度时,梁的刚度不会增加很大,而重量和质量则大大增加。在pkpm程序计算结果里也可以看出。当梁的高度不变而宽度增加时,梁的配筋结果很少会变小的,搞不好甚至会有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只增加梁宽而不增加梁高,则刚度没有增加多少,质量和重量就增加了不少,地震作用力也增加了。
所以十年来,我们教材和设计经验都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窄梁,而不是做笨重的宽梁。就好比钢梁,人们一般都会去选择工字钢,而很少会去选择方钢管或圆钢管来做梁,更不会有人去选择实心的圆钢来做梁。这是最基本的力学理念。
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在0.6~1.2%,做到经济配筋率,则结构的经济成本和建筑需求能做到最优的结合,同时施工上也不会有任何难题。需要指出的是,经济配筋率是针对窄梁的。如果把梁得宽而矮,虽然名义上的计算配筋率还是在0.6~1.2%之间,但是早已失去了经济配筋率的原始意义。因为配筋率虽小,但是实际配筋量是很大的。所以对于宽梁来说,配筋率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参考意义。
2.规范上的条文
我国老规范上,主梁都是按照(1/8~1/12)来做的。但是新高规6.3.1条规定的是(1/10~1/18)。这一条规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常常放纵人们去做宽扁梁。宽扁梁的设计和施工是很有难处的,其成本和代价也是很高的,其抗震性能也是很差的。但是目前设计市场上,人们为了追求层高和净空,常常在梁高上打主意,迫使很多设计人员做宽扁梁,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拙劣设计的梁出现,密密麻麻的纵筋,层层叠叠的箍筋,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梁需要配复合箍筋,现在都出现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做宽扁梁。
有些专家和书籍,都没有充分的资料,在没有充分的对国外资料仔细甄别分析的情况下,就大肆鼓吹宽扁梁的好处,我看到有些书籍甚至鼓吹说,宽扁梁的抗震性能比传统窄梁还好!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极不认真的。正是因为大量的这种行为,影响了新规范部分条文的草率和不合理。可喜的是,还是有些专家还是看到了这些问题。所以现在很多新版混凝土教材上,还是采用老规范的(1/8~1/12),新版的混凝土计算手册也没有盲信新高规,还是采用了老规范的(1/8~1/12)。
3.建筑设计的原则
建筑专业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常常会违背规范和设计原则,也常常会给其它专业施加压力,逼使他们做出不好的设计来。好比近年来,常有高级住宅喜做阳角窗,在建筑物角部开大窗,固然很拉风很气派,但是于结构损害极大,规范也明言不合适。但是有些人硬是做出来了,在8度抗震设防的北京,或许也有。我常常在想,这些好看不实用的房子,哪个聪明的人敢买?
这种情况,当努力避免。合理的要求,当努力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当努力劝谏之。圣人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业主,就好比孝子侍奉父母,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当温和的劝导,把道理仔细讲解。凡事必诚,让人明白你心至诚,而不是取巧偷懒,自然能感动人。
另一方面,当努力学习和思索,智明而不惑人,不惑于己,不惑于书,这样才不至于前后言行不一,失信于人
4.柱网尺寸和宽扁梁
柱网尺寸和梁高有(1/8~1/12)的关系
一般经济柱网尺寸是6~8米,最大也不宜超过9米
近年来由于梁截面设计的随意性,
很多时候方案设计阶段也变得随意,
有的柱网尺寸甚至达到十几米
这样的柱网尺寸,工程成本很高,毫无经济性可言
更甚者,大柱网下又压缩梁的高度
这样下来,工程成本更高,
影响施工质量
结构的安全可靠度也降低
梁的高度能压缩多少?最多100~200
为了这区区的100-200
导致用钢量的飞涨和施工质量的降低
是很划不来的
还不如在柱网尺寸和装修上多改进改进
近来,我国很多工程喜欢采用宽扁梁okok.org
宽扁梁的设计,原来还有些争议,okok.org
近来随着应用的广泛,越来越随意okok.org
这种趋势似乎越来越猛okok.org
我个人十分反对宽扁梁,okok.org
宽扁梁的配筋量很大,很浪费,okok.org
施工也是有很多问题的okok.org
之所以宽扁梁能盛行,我想, pkpm程序也有很大责任的okok.org
一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不能超过0.25,二三级不能超过0.35okok.org
Satwe程序,只对计算配筋进行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的验算。okok.org
而宽扁梁的配筋,经常由裂缝或挠度控制,okok.org
也就是说,梁的配筋会在“梁柱施工图”菜单里重新调整,okok.org
这个调整一般是增大了配筋量。okok.org
而在这个菜单里面,程序似乎并不对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进行验算和校核。okok.org
所以很多宽扁梁,实际配筋可能是超筋的。okok.org
关于宽扁梁的拙劣和危害,附件文章里略有阐述okok.org
附件文章是我写给我们建筑和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看的okok.org
有些观点和论述未必严谨和正确okok.org
仅供参考,以引起各位的思考okok.org
国内很多专家和设计单位都喜欢用宽扁梁,okok.org
并且竭力为宽扁梁维护okok.org
有些专家、有些试验研究文章甚至鼓吹宽扁梁抗震性能优于传统窄梁okok.org
这是极其荒谬的okok.org
对于我们一般设计人员来说,okok.org
宽扁梁设计是很麻烦的okok.org
有些设计可能是错误的,okok.org
很多“专家”自身学问并不严谨,okok.org
整天夸夸其谈okok.org
这样是对国内工程设计危害极大的okok.org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okok.org
Pkpm在“梁柱施工图”里,okok.org
最好能有一个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的校核过程okok.org
或者采取其它的一些措施okok.org
以遏制国内的这股危害性极大的歪风
1.宽扁梁的概念是什么?从来没有人去严格定义它。在我的字典里,宽扁梁的定义就是,你梁高不在1/8~1/12的范围内取值,梁高取得不够的,那就是宽扁梁,或者叫做矮梁、扁梁。我们习惯叫的宽扁梁,就是指矮梁或扁梁,并不一定是指梁宽比柱大的梁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宽扁梁”。就好比说,一个8.4m柱网的梁,本来至少要做700高左右,但是你只做了500或600高,这个时候,不管你梁宽度是多少,你都算是扁梁或矮梁,都是我所批驳的“宽扁梁”范围。关键是梁自身的高度够不够的问题,梁的宽度并不重要,至于梁宽与柱截面大小之间的关系,那就更加无关宏旨了。把宽扁梁的定义与柱宽联系在一起,那只是与构造上的关系,与宽扁梁本身的缺陷之根本,是毫无逻辑关系的。okok.org
2.我说的不是宽梁抗震不利,我的意思是指扁梁或矮梁抗震不利。为什么会出现宽扁梁?就是因为这些梁高度不够,算出来发现超筋了。做出了超筋梁,怎么办?于是很多人就钻“配筋率”计算的空子,就把梁做宽一点,计算截面A变大了,这样配筋率不就小下来了吗?不就不超筋了吗?但是梁本身的受力特性和破坏特征改变了多少?如果说这样的梁是抗震有利的,我看不到丝毫理由。okok.org
3.梁的钢筋太多,是怎么出现的?就是因为你的梁高不够,所以才会出现巨大的配筋量(虽然配筋率看起来不大)。一般的梁,只要你规规矩矩的做,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配筋量?为什么很多宽扁梁的钢筋都很多?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矮梁或扁梁,计算高度不够,计算配筋量当然就巨大无比。你的梁高不够,你做得再宽又有什么用?只会增加自重,增加地震力。完全搞不懂问题的本质在哪里。而且在框剪结构中,宽梁的出现,常常使得梁与墙的连接出现很多问题,同时也使得暗梁的设置有麻烦,常常导致很多地方不符合规范要求,结构的安全可靠度降低——这又是一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以后有机会再说。okok.org
4.关于工字钢和H型钢的区别,没有必要在这里来抬杠。在我阐述那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看得懂我的文章,你就知道,我那里所说的,到底是工字钢还是H型钢,完全无关宏旨。okok.org
5.凡是国外的技术,就都是先进的吗?完全不加分析和判断,随随便便把一个洋大人的破文章摘抄过来当圣旨唬烂国人,这就是国内许多蹩脚的教授们的恶习。我见到《建筑结构》之类的杂志上经常有些谬论连篇的文章,假如这些庸劣文章被非洲国家的兄弟拿去拼凑论文以骗取职称之类的,那岂不是一件很荒唐的事?okok.org
6.我们一般工民建结构的框架梁的设计,从来都是按矩形设计的,从来没有哪个说去按T形截面设计。很少会有人把框梁按T形设计的。如果是T型梁,梁箍筋是不是也要搞一个T形封闭箍呢?恐怕很难说。
7. 我已经投诉了本版的编辑。因为你们经常删我的发言。也许你们对我的文风要求严格多了,我原先目的只是想教你们一些人生大道理,希望于大家有启发。这样的话,那我也就不说废话了。
zljzlj wrote:
“宽扁梁设计的误区”的技术误区:
1. 宽扁梁的概念:
宽扁梁是指梁宽大于柱宽的情况,而不是说400,500宽的梁就是宽扁梁
...............
宽扁梁常常用钢量很巨大,钢筋很多很密,箍筋也多,有的宽扁梁,连浇筑混凝土都困难。而且这种梁,很多情况下可能根本就是超筋梁,这样的梁,抗震是否有利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比较不好甚至危险的。
以上摘自中华钢结构论坛http://okok.org/cgi-bin/ut/topic_show.cgi?id=132803&pg=1&bpg=1
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与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晕死!6600的跨度,层高3300,本来要做600的梁还是简支梁.只能做上反梁.可是主任不让非让我做扁梁.真是的!我做了350高的!取的是1/18L.总觉得不太合适!下部钢筋配到6根25,上面4根18
Copyright& CO土木在线 http://m.co188.com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81545',
container: s,
size: '20,3',
display: 'inlay-fix'梁的设计尺寸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梁的设计尺寸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子净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