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是国企还是私企在职人员,能不能当私企高管人员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私开公司吗_百度知道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私开公司吗
我老公一个“朋友”是中建四局的商务经理,今年元旦和我老公合伙开了一家装饰公司,只把他所在项目部的一些办公用品搬到公司后,一分钱也没有投过,我老公没有多少知识,只有这十多年做工程的一些经验,当初以为他为有帮助,就给他50%的股份,可是从开公司到现...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投资开公司是可以的,但该公司不能经营与企业有关联的业务,不然就是不正当竞争嫌疑。不能在工作时间参与经营(不然就影响其在国有企业的工作)。所以他不管是正常的。至于你们之间的股份约定比例,是你们之间的事,可以协商解决。投资方式可以是现金、实物、知识产权等。但如真的想你所说,将公司项目部办公用品作为投资的话,那是有贪污行为。其实合伙开公司,如果合作不下去,最终肯定是一拍两散。
采纳率:8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国有企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怎样区分一个企业是国企还是私企
国企的高管(企业领导班子的人员)是由国家有关政府的人事部门任命的,国企的财产是以国家投资为主;私企的老板是出资最多的人自己当的。就是说私企第一把手(老板)是自己当的(有的是股东推选的),企业做好做坏与政府无关,只与自或股东有关;国企的一把手是政府任命的,做不好可能要下台,能分清这个就知道是国企还是私企。
还有一个区分的办法:高管不怎么做事,整天应酬、带个小秘出去大吃大喝的多是国企。私企老板较节俭。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私企本质上是资本家的企业,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一次怀孕的女人,可能在不确定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小产,那么女性朋友们就要懂得一些流产的区别,知道不同流...
第一次怀孕的女人,可能在不确定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小产,那么女性朋友们就要懂得一些流产的区别,知道不同流...
第一次怀孕的女人,可能在不确定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小产,那么女性朋友们就要懂得一些流产的区别,知道不同流...
第一次怀孕的女人,可能在不确定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小产,那么女性朋友们就要懂得一些流产的区别,知道不同流...
第一次怀孕的女人,可能在不确定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小产,那么女性朋友们就要懂得一些流产的区别,知道不同流...
答: 养老金待遇主要跟四个因素有关:1、缴费年限长短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2、缴费水...
答: 社会没有变 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使我们自己在变 地球永远是那个内部燃烧着的球体 可我们的心却时常波澜起伏 瞬息万变着 好了要更好 高了要更好 永远无法满足的贪欲 如...
答: 在民政部申请.有社团管理办公室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国企高管、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三类人群工资怎样定?
日08:32&&&来源:
原标题:国企高管、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三类人群工资怎样定?
近日,国家发改委制定《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所属电网企业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最高不得超过计入定价成本的工资总额的14%、12%、2.5%和2%。针对电力企业工资福利的这一最新规定与央企薪酬改革的精神不谋而合。
今年1月,《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而今年以来,有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薪酬改革的方案也相继出台。改革方案对争议较大的国企高管、事业单位、公务员薪酬改革明确了目标,更引发社会关注。改革后,这些人群的收入是多了还是少了?如何给他们建立科学合理、公平透明的薪酬体系?
A.央企薪酬改革:不仅仅是为降薪而降薪
■进展:《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自2015年正式实行,改革后多数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下降。此次改革首批涉及72家央企的负责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53家央企,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19家企业。改革在业内被称为“有一锤定音之效”。
根据《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央企负责人薪酬结构将从基本年薪加绩效改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总收入不超过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7―8倍。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按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两倍确定,绩效年薪不超过基本年薪的两倍,而任期激励收入则不超过年薪总额的30%。
在高管降薪之后,近期,有关央企降薪的新闻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煤炭、石化、银行、电力等行业央企纷纷加入降薪行列。
而作为央企大队里的高薪企业,能源类中央企业成为全员降薪的“先锋”。煤炭行业的龙头中国神华日前表示,2015年将按全员工资总额的10%下调员工的薪酬总额度。随后,中国石油爆出公司普降薪资15%。
“中央对央企高管降薪的规定再次表明,薪酬已成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改革是资源、利益的再分配和再调整,央企高管薪酬是核心中的核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改革前,央企高管薪酬水平如何?改革后高管薪酬有何变化?中国经济研究院推出的“2013年央企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排行榜”显示,2013年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59位董事长,年报披露从上市公司中拿年薪的83位董事长2013年平均年薪为84.63万元;其中,年薪过百万元的有19位,占比为23%。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为76.3万元,全部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为46.1万元。
随着改革走向纵深,未来央企高管的薪酬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成为讨论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企负责人比政府官员同一个级别的工资高了5―8倍,但是央企、国企与同等规模的民企CEO收入相比,与真正市场经济的企业相比,其工资却是对方的1/10―1/50,所谓‘高薪’并不存在。”全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华生指出,“探讨央企薪酬的绝对数字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央企高管的薪酬关键是要能够与其能力、业绩相匹配。”
可以预见,对于央企负责人薪酬的纠偏工作将会很快铺开。调薪的同时,以往缺乏有效监管的央企职务消费也将面临严格规范和管控,一些中央企业也将推进高管人员的相关激励机制。相关专家表示,未来薪酬改革还要做好央企分类管理,对央企高管人员中的出资人代表和经理层做好区分,分类完善薪酬制度,严格规范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B.公务员调薪:完善工资制度是关键
■进展:距离6月底只剩一周时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调整进入倒计时。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在6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保障广大基层公务人员,包括国家部委的处级及以下公务人员工资收入的合理增长,有关工资调整的政策必须尽快落实到位。
在地方,随着调薪时限将至,各地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实调薪政策。近期,山东、陕西等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先后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工作。
对于此次公务员调薪,已有30年工作经历的基层公务员林女士有着新的期待,“在扣除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后,自己拿到手的工资比之前涨了87元,虽不及全国300元左右的平均值,但能涨就挺满足。”
多年来,林女士都保持着储存工资单的习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工资单里的粮食补贴、物价补贴,以及当时还部分流通的粮票,到90年代工资单里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再到2006年工资改革后各种津补贴统一,公务员工资直接由财政打到银行卡上,不再发放载有工资数额的纸质工资条。在她的公务员生涯中,拿到的工资条无论从数额还是组成形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以来,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曾经历过四次改革,分别发生于1956年、1985年、1993年和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多次变迁。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工资没有调整标准,在工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形成了不尽合理的工资结构。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基本工资的作用,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工资分配关系的调控。”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将通过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专家指出,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关键并不简单在于公务员薪酬是高是低,而是在于如何安排一个更合理的薪酬结构。
对下一步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指出,应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纳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统筹安排,要调整结构,提高基本工资比重,降低津补贴比重,将制度外收入转成制度内收入;改进完善工资制度,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建立健全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和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对公务员工资的增减,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安排,建立一套公务员工资参考企业相当人员薪酬水平的社会调查比较机制;同时要推进配套改革,改革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
C.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改革将是一个系统工程
■进展:国务院日前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即将于7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在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多个亮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首次提出,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除了《条例》,今年以来有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制度改革的方案陆续出台。继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后,作为其必备配套政策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也在近日出炉,这一改革预计涉及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个文件出台意味着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是由于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加补充’将成为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要点和方向。”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指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认为,除了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外,养老金并轨之后,还可以探索建立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他具体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时,养老金替代率设定为70%左右。但是随着社会平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养老金替代率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全国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已低于50%,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甚至低于40%。“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则可以弥补事业单位退休后养老金差距拉大和养老金替代率降低的问题。”杨立雄说。
“目前事业单位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和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只是改革迈出的一步,更艰难的改革,是在不同地区、行业间以及不同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间,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苏海南指出,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法律规范的落实要有个过程,随着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配置、培训考核等政策得到逐步落实,工资制度等改革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央企高管限薪时间表
人社部同中组部、财政部、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建立健全中央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被称为第一道“央企高管限薪令”。
●2013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报国资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企业国有资产法》,而且明确提出,建议建立央企薪酬管理公开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
国务院召开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完善薪酬形成机制,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健全薪酬监督机制,统筹规范薪酬外的福利待遇。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72家中央管理企业按照《方案》的要求,调整了企业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标准。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和中央部门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改革,也从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目前进展情况良好,相关配套政策有望尽快出台。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在加紧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改革的重点是规范组织任命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偏高收入、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记者 李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热点关键词一位高管的国企改革故事-中新网
一位高管的国企改革故事
【清风徐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中国古代改革家王安石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他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借游览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对我们深化国企改革也是有启示意义的。
  中部地区有一家生产电机的小型国企,1991年被列为内部股份制试点,当时企业效益较好,每年利润都转增股本,前任董事长试图通过这种方法,逐步让职工股获得控股地位,以减少行政干预。那时,公司没有上市打算。
  然而从1996年起,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前任董事长做了一个错误决策,让全厂30多名销售人员各自成立销售分公司,但这些人售出电机后,收到货款不交公司,却用这些货款自行购买公司所需原材料,加价20%卖给公司,从中捞一笔。这样一来,企业没有现金流,经营成本上升,销售渠道也被他们控制,公司不能正常运转,陷于亏损边缘。若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在困境中,市领导出面,劝说原在该公司工作,1994年离开前往发达地区创业,以后又回到本地办厂的一名高管,让他收购公司大部分国有股权,回来主政出任董事长。
  新任董事长进厂后,遇到很大阻力。一些老职工强烈反对,责骂他离开公司背叛企业,自己创办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本公司一样,抢了公司的饭碗。有一次还发生推搡现象,新任董事长被人从楼上推了下来。由于对立情绪严重,有一段时间,新任董事长不敢走出家门,心灰意冷。这时,市委书记做他工作,用别的企业改革遇阻的事例教育他,坚定了他的信心。但职工仍不认可,甚至罢工。
  经过一番励精图治,公司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可职工气未消,2000年春节前夕,公司工会宴请退休老职工,有七八个人吃完饭后,把嘴一抹,又跑到董事长办公室骂人,提出11项要求,包括不准开除职工,每年职工工资增长10%等,现场还发生了推扯。董事长当场就想走人,市委书记把他劝住了,并出面与公司党委一起做职工党员的工作,要求支持改革,带头改革。
  21世纪初,市里推进职工身份改革,由国企职工改为合同制职工,职工又一次停产罢工,新任董事长又一次遭到围攻。前一次是企业转变身份,由国企转为民企,在这两次改革中,都发生了停工停产,董事长遭到围攻,正应了一句名言: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人员。
  新任董事长进厂后,始终瞄准资本市场,推进公司上市。其时,当地社会和企业内部都不看好,认为企业规模小,经营困难,小打小闹,不可能上市,但新任董事长就是矢志不渝。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基本上达到了上市条件,2005年便提出发行股票申请,历时2年多,终于在2007年成功上市。当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内部职工股占到38%,远远超过20%的规定。扫除这个障碍,公司做了2件事情,一是找文件,查依据,理清职工股的来龙去脉;二是寻找法人机构收购超出20%的部分。这两件事颇费工夫,光这就花费七八个月时间。寻找职工股收购机构时,许多机构不敢接手,认为风险太大。总算找到愿意收购之人,当时要求职工将自己持有的股票卖掉一半,以实现不超过20%的规定,但有少部分职工却要全部卖掉,还有的说,只给几毛钱一股都卖,只要能拿到现钱,有的追着人家卖,有的职工还找到现任董事长,说如果那个机构不买,你就给我买去,急于脱手的心情溢于言表。
  公司股票上市后,职工股票升值20多倍,企业也壮大了实力。2007年公司刚刚完成首发,就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依靠这笔募资,缓解了危机对企业的冲击。2011年,公司刚刚定向增发,又遇钢铁行业下滑,特种电机市场萎缩,借助资本市场,公司不仅克难攻坚走出困境,而且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国300多家中小电机行业中,由一个默默无闻小厂,到六项经济指标排前3名。企业日新月异,职工得到实惠,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新任董事长受伤住院时,许多老职工前去慰问,当面致谢。 (作者为江西证监局前任局长)
【编辑:汪洁】
>经济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今日律师风向标:
国企高管能否担任私企老总?
我在国企工作',我们前几年原国企和国企高管及职工投资入股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前几年狠挣了一把,然后高管们分了好几倍的红后就撤股了,国有股也撤了后还剩了上千万的资金,我们企业的一个副总就一直留在这个靠国有股挣了钱的公司里任老总,这个公司还竟然成了他个人的私企公司,资金他自由支配消费和发放,成了他的提款机,请问像他这样在职的国企高管这么干合法吗
律师回复区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以上回复,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马上咨询在线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437人
今日回复问题:639个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共帮助过3828人
共帮助过3433人
共帮助过3871人
共帮助过5217人
共帮助过3722人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碧桂园是国企还是私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