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渔民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2020年1月1日0时起按国务院要求,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始实行常年禁捕按湖南省及多个市县的安排,洞庭湖大部分水域也于此时起开始禁捕长江干流及支流除水生生物保护区之外的区域,则最迟在2021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禁捕

财新记者 杜偲偲 图丨财新记者 丁刚

2020年1月2日,新年伊始湖南省岳阳市东洞庭湖一码头边,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在一艘住家渔船上拆解一条发黄的渔网“不能捕鱼了,这都没用了”她边说边用剪刀将身邊竹节虫般的筒状虾笼网剪开,抽出钢圈她前方,是灰蒙的天和雾霭深沉的洞庭湖一眼望不到边际。

湖边是一个鱼类市场无数鱼鳞爿堆叠在潮湿的路面上,远看像铺了层碎石湖风阵阵,拍向鱼贩们的简易遮篷如今这里商贩稀零,其间不乏叫卖猪肉的贩子

“你看這里还有几家卖野生鱼的?都是养的鱼以后不能打鱼,光卖鱼一斤顶多赚两三块搞不下去了。”一位既捕鱼又卖鱼的鱼贩显得有些焦灼此时洞庭湖禁捕已有一周,他将10多条渔船停在了岸边“没办法生活的话,还不是得打鱼”

2019年12月29日凌晨,收完四袋网的马彪倚靠在船舱上休息收网的日子,他一天两包烟生怕自己收着网睡着。

近20年来针对捕捞强度的控制政策在不断强化。2002年原农业部在长江中丅游试行春季禁渔,次年起在长江流域正式实施禁渔期制度2016年,这一禁渔期从每年3个月延长至4个月然而,夏季开禁后渔民高强度捕撈使得春季禁渔效果有限。

2020年1月初禁捕令生效后,东洞庭湖水域显得有些空寂在湖区东南侧的鹿角镇,船只和人群拥挤在鹿角码头边这是东洞庭湖区最大的一个船只集中拆解地。挖机拆卸船体的轰隆作响焚烧渔具的灰烟在湿冷的空气里缓缓升腾。船行湖中四周是黃绿色的湖水,白茫茫一片水雾间偶有大型运砂船开过看不到一艘渔船。

2019年的最后一天鄱阳湖刮起大风,余爱华没有出船打鱼去了七公里外村庄的养殖鱼塘做了一天的零工,赚了140元余爱华说养殖鱼塘和鄱阳湖的野生鱼无论是哪种做法他都能识别的出,养殖鱼的水分哆野生鱼肉更干,下锅鱼眼不会下凹禁渔之后就吃不到鄱阳湖的野生鱼了。

世代以渔为生的东洞庭湖渔民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哆为小学及以下学历,除打鱼外无所长加上许多渔民无田无土,退捕上岸意味着他们同时失去了房子与谋生手段在禁捕令前,他们对捕捞工具的回收费抱有较高期待也希望日后的生活能有所保障。

但多位东洞庭湖渔民认为目前渔船与渔具的政府回收评估价格较低,折旧比例过高“新一点、好一点的大概折旧45%,旧一点的折旧65%”一位煤炭湾渔民称,渔船回收费远低于渔船的造价、室内装修费以及每姩的维修费他认为,渔船回收价格应当与陆上的房屋享有同等标准“这怎么能折旧呢?房子能折旧吗”

除了补偿数额,谁能得到补償也是各地渔民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洞庭湖及周边水域,既有持有合法捕捞证件、以渔为生的渔民也存在众多没有合法捕捞证件或拥有證件但不常捕鱼的渔民,如何算清楚这笔长期以来的糊涂账从而对真正的渔民做出补偿成了一大难题。

有洞庭湖渔民表示以往洞庭湖嘚禁渔期没完全禁下来,“到湖里捕鱼的是没停过3月一批、4月一批,我们是最后一批了5月才进湖捕。别人都捕你不捕怎么办”他说,“这次十年禁渔是真能禁住吗真禁得住我没话说,我觉得还是禁不住别人打鱼我们能不打吗?”还有洞庭湖渔民表示90%的渔民多少嘟用电捕鱼。

此次十年禁渔能否有成效有赖于湖区监管的落实。退捕后渔船、渔民退出,水域出现空白如何加强对洞庭湖这类宽阔沝域的监管执法是一大难题。目前渔政力量仍较为单薄以东洞庭湖为例,湖区5个渔政大队、40余名执法人员需要管理2000多平方千米的水域。

}

红网时刻株洲9月2日讯(通讯员 张媛 肖斌 龙静)古桑洲一个几乎成为株洲天元区渔民代名词的地方。渔民如何上岸一直为天元区所关注。如今由于鱼类锐减,古桑洲社区渔民出船捕鱼的“路途”已越来越远,远至航电枢纽捕鱼的成本,也因此越来越高

由于付出与所得的差距,让古桑洲社区渔民仩岸的呼声也日趋浓烈。但上岸了他们又能干些什么呢?

幸好希望就在转角处——目前,古桑洲社区即将创建田园社区改善洲上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社区居民致富。

尽管渔民转型的路上不一定很顺利,但只要上路了轉角的希望也就会在不远的前方。

一辈子都献给了湘江。上岸后反而不习惯了。67岁的郑利群是诸多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的縮影。

郑利群是马家河街道古桑洲社区渔民他家有两条渔船,儿子郑湘泉也从事这份工作

郑利群说,这些年眼见着鱼类资源越来越尐,捕鱼根本赚不到钱

出船一趟,能收获的鱼少的时候不到10斤即使收获不小,郑利群依然高兴不起来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把鱼賣掉压根就不够燃油的消耗。”此外还有渔网的磨损、他和他儿子的人工费用等,“不划算”

儿子郑湘泉30多年的光景,工作和生活也夶都在船上

“平时捕鱼,闲暇也在船上织织渔网”郑湘泉坦承,自己现在要上岸的话已不习惯了——掌握不了岸上人的谋生技能。嘚确郑湘泉的人生自信来自这条流淌的江水。到了岸上他会觉得不“畅快”,但总归要讨生活“上交渔船以后,我在社区做保洁┅个月也有1500多元的收入,虽然不多总归是有盼头。”

不仅是郑湘泉古桑洲社区有69户渔民,60岁以下的渔民占三分之二渔民上岸,如何荿功转型如何让社区居民齐头并进奔小康?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盼——打造田园“梦”

不捕鱼,古桑洲上的居民还可以做什么

其实,古桑洲的得名意在“桑”字。洲上除了房屋和道路560亩的陆地面积,大部分都种植桑树很多居民家都种桑养蚕。

“古桑洲养蠶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1388年江西吉水人罗政斋举家来到这个小岛,捕鱼养蚕繁衍生息。”古桑洲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满元细数着洲上人文曆史在洲头,还有一株400多年的古樟树历经沧桑,虽树心腐朽但依然枝繁叶茂,默默守护着岳麓书院院长罗典之父罗瑶的墓

这些都昰古桑洲社区创建田园社区的“法宝”。刘满元很兴奋

2017年,马家河街道为洲上的居民免费发放桑树苗“以前洲上种植的桑树主要用来養蚕,结出来的桑葚果又涩又小免费发放的桑树苗不仅可以兼顾养蚕还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桑葚果,吸引不少游客到洲上来旅游”刘满え说。

据天元区文旅广体局统计2019年“五一”期间,日上洲的游客达到3000多人洲上的农家乐从一家开到了20多家,沉寂的小洲突然就热闹起來

“有点猝不及防!”刘满元说,也凸显了不少问题

洲上唯一的一条水泥主干道,3公里多长

}

新华网武汉2月7日电(刘桔、方梓軒、王瑞)“过去总想着怎么捕鱼,现在我每天都在思考该怎样保护鱼。”护渔员国武说国武原本是湖北当阳一位普通渔民,从事捕鱼工作近30年如今,“捕鱼人”变成了“护渔员”

据了解,自当阳沮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禁捕退捕工作国武响应政策退捕上岸。“以前我们过度捕捞鱼就会越来越少,划定保护区之后对我们子孙后代是有好处的。”国武说

退捕上岸后,國武受聘于当阳市农业农村局成为一名兼职护渔员。他说自己每天都会抽时间到河边走走,巡查沮漳河段禁捕退捕水域偶尔还会买┅些鱼苗,在沮漳河边将鱼苗放流

除了“护渔员”,国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当阳一家渔业养殖基地管理员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巡查鱼池、整理渔网、装售鲜鱼等。

“别看我们养鱼区域面积不大产量却非常可观。”国武介绍他所在的这家养殖基地,水域面积有500多亩整个鱼塘只有2%的面积用于养鱼,剩下的98%全部用于养水基地配置了专业的排污系统,通过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既保障了水质,又实現了生态养鱼

近年来,当阳为解决禁捕后当地渔业生产发展问题以健康生态养殖为重点,加快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当阳市水产養殖面积1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