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说他是上海房地产公司兼成龙慈善基金会会的股东之一,有人认识他吗?

已被7人收藏
&说说我心目中最有钱的人
来自:保密
发帖:2+32
绝对非比尔盖茨莫属啊!威廉·亨利·"比尔"·盖茨三世(英语:William Henry "Bill" Gates III,日-[4]),是一名美国著名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早年,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5]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曾经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日离开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贝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6]《福布斯》杂志2013年全球富豪排名,比尔·盖茨以670亿美元资产重登榜首。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楼主...
来自:保密
发帖:2+33
早年生活[编辑]
1977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盖茨因交通违规驾驶保时捷911跑车[来源请求]超速飙车在警局被拍的留有案底的照片。
日,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的一个家庭,父亲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Sr.)是当地的著名律师,他过世的母亲玛丽·盖茨(Mary Maxwell Gates)是银行系统董事,他的外乔父J. W. 麦克斯韦尔(J. W. Maxwell)曾任国家银行行长[7]。比尔和两个姊妹一块长大,曾就读于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Lakeside School),在湖滨中学盖茨认识了比他高两个年级的保罗·艾伦[8],比尔·盖茨是一名出色的学生,在他13岁时候就开始了电脑程序设计[9],而且以个人自由和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闻名。
在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成为了一名新生。他在现在的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家的大厅住了下来。在哈佛期间,盖茨开发了一个编程语言版本,并设计了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 MITS牛郎星。
在大三那年,盖茨离开了哈佛,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微软。他于1975年与童年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盖茨认为计算机将会是一个宝贵的工具,它们将出现在每个办公室、每一个家庭的桌面上,在这样的一种理念指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本人对于计算机领域的先见之明是微软及其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
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不断追求发展和完善电脑软件的技术,使之更容易操作,更具成本效益和令使用电脑的人更感方便。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2+34
微软[编辑]
比尔·盖茨与伙伴保罗·艾伦创建微软公司的地方。
BASIC语言[编辑]
MITS公司Altair 8800电脑中的8英寸软盘系统
在1970年代,还在哈佛大学读书的盖茨与伙伴保罗·艾伦一起为Altair 8800电脑设计Altair BASIC解译器。Altair是第一台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个人电脑,而BASIC语言是一种易用易学的电脑程序设计语言,盖茨与艾伦所开发的BASIC版本就是后来的Microsoft BASIC,也是MS-DOS操作系统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微软公司早期成功的关键。Microsoft Basic后来成了Microsoft QuickBASIC,并逐渐演变成为今天依然流行的Visual Basic。
比尔·盖茨在2006年1月消费产品电子展的讲话
在1970年代早期,比尔·盖茨写了一封著名的《致爱好者的公开信》,震惊了信息界。比尔·盖茨在公开信中说:“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的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三年的开发时间,并且发现所有的错误、编写文件以及免费发布这个产品?”比尔·盖茨宣称电脑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信息爱好者们不应该在不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复制电脑程序。有好有不好当时的信息界受到黑客文化影响,认为创意与知识应该被共享。比尔·盖茨随后离开校园,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2+35
与IBM合作[编辑]
但是比尔·盖茨的商业手法往往召至非议,其中之一就是MS-DOS的来源。在1970年代末,IBM正在计划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并在1981年正式推出了IBM个人电脑。IBM需要为自己的产品查找合适的、基于英特尔x86系列处理器的操作系统。IBM在与另一家公司简短谈判后找到了微软,据称微软在手上没有任何筹码即提出DOS一词。而微软则又在未告知自己正在与IBM谈判的情况下,靠关系找到了西雅图电脑公司,以据说是5万美元的价格向该公司购买他们所开发的操作系统(微软的支持者称,当时微软与IBM有协议,规定微软不得向外界透露谈判事宜)。微软将该软件更名为PC-DOS,再授权IBM使用该操作系统。微软还与其他电脑生产商谈判,将经过更改后的MS-DOS系统安装到每一台新电脑上。事后西雅图电脑控告微软在未告知事实的情况下以极低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产品,但是双方最终达成庭外和解。
1980年代中期比尔·盖茨对光盘作为数据储存媒介的前景感到乐观,因此积极推广CD-ROM。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2+36
Windows操作系统[编辑]
微软发布Windows 1.0时,苹果电脑认为与其产品有相似的GUI。结果两者达成一项许可,给微软使用和再许可Windows 1.0派生作品的权利。后来微软发布了Windows 2.03和Windows 3.0,苹果电脑认为这些版本超出了那项许可,侵犯了它的版权,于是提起诉讼。地区法院裁决因缺乏实际一致性(virtual identity)而不构成侵权。苹果的上诉被第九巡回上诉庭驳回。[10]
管理风格[编辑]
日,史蒂夫·鲍尔默成为微软首席运行官,而盖茨为自己创立一个新角色“首席软件架构师”(Chief Software Architect)。[11]
日,比尔·盖茨完全退出管理层让首席运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全权控制微软。
反垄断诉讼[编辑]
日微软反垄断案出庭
比尔·盖茨的声誉因1990年代末美国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软垄断的案件而再度受损。盖茨也被指控商业行为不检点。比尔·盖茨多次被控告,在他的领导下,微软公司的很多商业行为违反了美国的法律。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2+37
个人生活[编辑]
2009年6月比尔与妻子美琳达·法兰奇
在私生活方面,比尔·盖茨在日与美琳达·法兰奇结婚。他们育有2女一子:珍尼佛·凯瑟林·盖茨(1996年)、罗里·约翰·盖茨(1999年)和菲比·阿黛尔·盖茨(2002年)。
慈善事业[编辑]
比尔·盖茨与夫人美琳达·盖茨一起创办了慈善组织贝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批评者认为基金会的创立只是对公众负面评论微软公司垄断行为的回应。
该基金会在为贫穷学生提供奖学金、爱滋病、疟疾[12]与肺结核防治方面有很大贡献。
日,比尔·盖茨宣布,他将在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日常事务,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卫生及教育慈善事业上。[13]
6月25日,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宣布将自己的市值370亿美元资产捐给盖茨慈善基金。[14]贝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现有资金约270亿美元,再加上巴菲特的慷慨捐助,基金会已有资金超过600亿美元。[来源请求]
2006年,贝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准备向中国捐献两亿美元用于援助中国的防艾滋病工作。[15]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2+38
获奖/荣誉纪录[编辑]
2008年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盖茨(右二)
与其妻美琳达以及摇滚歌手博诺共同获选为2005年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以表他们在慈善事业之贡献
日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英国王室授予比尔·盖茨荣誉爵士,以表彰其在英国的商业与企业发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由于比尔·盖茨不是英国公民,其虽然获得了荣誉爵士称号,也并不能在名字前冠以爵士头衔,但却可以在名字后面加上后缀英文字母缩写“KBE”,亦即“英帝国爵级司令”。
被英国卫报评为2001年新闻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
被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1999年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
1999年《Upside》100精英第二名
《时代》周刊1998年50名网络精英第一名
《体育新闻》1997年体育界100名最有权力的人物
《首席运行官杂志》1994年年度CEO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2+185
应该是最高leader...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2+39
财产价值估计[编辑]
根据《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盖茨的财富如下[17]:
年份 年龄 资产净值(美元) 排名
1995年 39 129亿 1
1996年 40 185亿 1
1997年 41 364亿 1
1998年 42 510亿 1
1999年 43 550亿 1
2000年 44 600亿 1
2001年 45 587亿 1
2002年 46 528亿 1
2003年 47 407亿 1
2004年 48 466亿 1
2005年 49 500亿 1
2006年 50 511亿 1
2007年 51 560亿 1
2008年 52 580亿 3
2009年 53 400亿 1
2010年 54 540亿 2
2011年 55 560亿 2
2012年 56 660亿 2
投资[编辑]
比尔·盖茨不仅专注于电脑、软件企业,对生物技术也很有兴趣。他是ICOS公司(ICOS)的董事长,这是一家专注于蛋白质基体及小分子疗法的公司。比尔·盖茨还成立了Corbis公司(Corbis),它正在研究开发世界最大的可视讯息资源之一–来自于全球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艺术及摄影作品综合数字文件。[9]
著作[编辑]
比尔·盖茨写了几本书,其中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曾连续七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9]。
《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
《未来时速》(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数字神经系统》(THE SPEED OF THOUGHT: 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18]
电影[编辑]
《等待超人》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保密
发帖:7+499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他又第一了
-------------------------------------------------------------------------------------------
【kdslife 宽带山·最具人气的城市消费门户】
...10楼...
来自:保密
发帖:3+539
仔细想想,微软既不是最大的公司也不是最赚钱的公司.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实在是很有水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大隐隐于市.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1楼...
来自:保密
发帖:112+3301
牛博轮影帝不解释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2楼...
来自:保密
发帖:146+405
仔细想想,微软既不是最大的公司也不是最赚钱的公司.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实在是很有水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大隐隐于市.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你科幻小说看多了吧,其实是外星人吧
-------------------------------------------------------------------------------------------
全自动发帖机器人
...1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94+17285
仔细想想,微软既不是最大的公司也不是最赚钱的公司.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实在是很有水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大隐隐于市.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你科幻小说看多了吧,其实是外星人吧 正是这位喽,每天几亿出货量
-------------------------------------------------------------------------------------------
...14楼...
来自:保密
发帖:7+500
仔细想想,微软既不是最大的公司也不是最赚钱的公司.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实在是很有水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大隐隐于市.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5楼...
来自:保密
发帖:146+408
-------------------------------------------------------------------------------------------
全自动发帖机器人
...16楼...
来自:保密
发帖:38+12637
心目中微软还是综合实力第一的
-------------------------------------------------------------------------------------------
固定资产多算好,还是流动资金多算好?
...17楼...
来自:保密
发帖:168+10237
-------------------------------------------------------------------------------------------
比陆地宽广的是什么? 是海洋
比海洋宽广的又是什么? 那是天空
那比天空更宽广的又是什么? 是那接盘侠的胸怀
...18楼...
来自:保密
发帖:2+22
说得 很好的
就是这样呢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9楼...
来自:保密
发帖:152+6221
其实道理是有的,但所谓“真正的”首富肯定不是某个人,可以能某个家族财团,或者是某个利益集团之类的
盖茨牛就牛在这个钱是他一个人的,他说了算
仔细想想,微软既不是最大的公司也不是最赚钱的公司.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实在是很有水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大隐隐于市.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你科幻小说看多了吧,其实是外星人吧 正是这位喽,每天几亿出货量
-------------------------------------------------------------------------------------------
上海老派出门两件事:开单子拉米,捣浆糊求太平。
...20楼...
来自:保密
发帖:89+4534
我心中最有钱人的,不过被一纸法律毁了。
-------------------------------------------------------------------------------------------
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而后才是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
...2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0
第二位沃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日-),美国投资家、企业家、及慈善家,一般人称他为股神,但这只是以讹传讹的说法,因为巴菲特本身并不非常热衷于股票操作。正统的财经媒体尊称他为“奥马哈的先知”(The Oracle of Omaha)或“奥马哈的圣人”(The Sage of Omaha)。他借由睿智地投资,汇聚了非常庞大的财富,尤其是透过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持股。目前巴菲特是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担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富豪榜,他的净资产价值为470亿美元,仅次于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和比尔·盖茨为全球第三。2006年6月,巴菲特承诺将其资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其中85%将交由盖茨夫妇基金会来运用。巴菲特此一大手笔的慈善捐赠,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纪录
尽管巴菲特拥有庞大的财富,却以生活俭朴著称。1989年伯克希尔以670万美元资金,购置企业专机时,巴菲特打趣地将其命名为“站不住脚号”(The Indefensible),因为他过去一向对其他企业首席执行官的相同行为,严辞抨击。巴菲特目前仍居住在奥马哈中部的老房子内,这是他在1958年以31,500美元、于内布拉斯加州丹地(Dundee)郊区所购置的,不过他也在加州的拉古拿海滩(Laguna Beach),拥有一栋夏季度假小屋。目前年薪10万美元,相较于其他美国标准普尔500大企业的高级主管(2003年平均水平约为900万美元),可说是非常保守的。2007年,巴菲特获选为《时代》杂志世界百大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
首本经授权的自传《滚雪球》于日发售。[3]
日,巴菲特发表声明称自己已被诊断患前列腺癌。[4]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2楼...
来自:保密
发帖:377+4608
-------------------------------------------------------------------------------------------
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2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4
慈善事业[编辑]
2006年6月,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以日的股价来计算,价值大约为433.5亿美元),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自2006年开始,该基金会将在未来的每年七月,收到全部款项的5%。尽管沃伦·巴菲特尚未决定是否将积极参与运作,但确定将加入盖茨基金会的董事会。
同时,沃伦·巴菲特也宣布,将其余价值约67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分别捐赠给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Susan Thompson Buffett Foundation)、以及他三名子女所成立基金会的计划。这与沃伦·巴菲特先前宣布,会将大多数财富移转到巴菲特基金会的想法,有了重大的改变。这是因为沃伦·巴菲特的前妻在2004年过世时,已将绝大多数的遗产,价值约26亿美元,移转到巴菲特基金会。
沃伦·巴菲特的子女将继承他财产的部份,比例并不会太高。这与沃伦·巴菲特过去一再表示,不愿意让大量财富代代相传的想法,是相当一致的。沃伦·巴菲特曾表示:“我想给子女的,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5]”,这段话后来被《CSI犯罪现场》电视系列剧所引用。
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摘自巴菲特于1995年及1988年的谈话。突显了他对财富的想法,以及想要改变财产分配计划的动机。
“ “我认为在个人财富的累积上,社会才是真正的幕后功臣。如果我身在孟加拉、或秘鲁这类国家,所有的才智都将是毫无用武之地……在市场经济的系统下,正好能让我充分发挥专长,而且所获得的财富更是不成比例。如同拳王泰森(Mike Tyson)一样,只要能在10秒内击倒一个人,便可赚取1000万美元,而且全世界都愿意付钱给他。同样地,打击率高达三成六的棒球选手,全世界也很愿意付钱。但若换成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教师、一个不可多得的护士,可能就没人愿意付钱了。现在,我想做的是改变这样的社会价值系统,让它有重新调整的可能。当然,我们不见得办得到,但当这个社会,可以让一个具有特殊才艺的人,获得无比的消费能力。也许你有一副好歌喉,不管是上电视或其他的场所,每个人都不惜花大钱请你演出。我想,你能够获得的好处都是取之于社会,而你也必须回报的。” ”
“ “我对自己所拥有的钱,并无任何的罪恶感,因为这些钱,代表了无数未来将由社会来兑现的支票。我不过是拥有许多支票,可以转化成消费。如果愿意,我可以雇用一万个人,每天只要帮我作画就好,如此一来,国民生产总值(GNP)便可提升。但这些事是毫无作用的,只会让那些原本可以进行爱滋病研究、教学、或相关的医护人员减少许多而已。不过,我不会做这种事,因为我很少去兑现支票,物质生活原本就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在我和妻子离开人世时,我会将这些支票全部捐献出来,作为慈善之用。” ”
自2000年开始,巴菲特透过网上拍卖的方式,为格来得基金会(Glide Foundation)募款。底价2.5万美元起拍,以获得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机会。目前(日)为止,中国人最高成交价为赵丹阳的211万美元。2011年,基金经理韦施勒(Ted Weschler)匿名出价263万美元,获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2011年9月,81岁的“奥马哈先知”最终聘用了韦施勒出任伯克希尔的投资经理。
2006年9月,巴菲特将他的福特林肯座车拍卖,以资助格罗斯公司(Girls, Inc.)的慈善活动,该车在拍卖网站eBay上面,以73,200美元卖出。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4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5
管理风格[编辑]
沃伦·巴菲特认为自己最大的价值,是来自于资本管理的能力。他主要的责任,是提供资本给经济状况良好的企业,并保留原有的管理阶层,继续带领公司成长。
每当巴菲特对某一企业表示有收购的兴趣时,他会对企业主清楚地表示:
他不会干涉公司的运作或治理;
他将决定最高主管的雇用与薪酬规定;
任何分配给该企业的资金都有标价(一最低回报率);此一程序在鼓励企业主,将营运产生、但再投入的回报率不高于前述标价的多余资金,归还给伯克希尔总部,而非滞留于该事业低回报的项目上。[1] 这些现金便可释放出来,以投资在较高回报率的机会上。
沃伦·巴菲特所采用的“放手(hands-off)”模式,不但极具吸引力,而且让管理者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能表现得就像企业主一样,制定出最后的决策。由于卖方在所有权售出后,仍可在企业的经营上,获得想要拥有的独立空间。因此巴菲特的收购策略,往往有令人满意的价格出现。
除了现金流的管理能力外,沃伦·巴菲特在资产负债表的管理上也可圈可点。自从接掌伯克希尔之后,巴菲特在制定决策上,特别注重其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成功让伯克希尔的债信评等,始终维持在信用评等机构-穆迪(Moody's)所评价的最高等级Aaa,因此能享有最低的举债成本。根据2005年的资料,全球只有八家公司的债信评等,能维持在此一水平。沃伦·巴菲特对伯克希尔的状况相当满意,相信它是少数能在经济及自然灾害中屹立不摇的企业。沃伦·巴菲特近年来也不断重申,伯克希尔旗下的巨灾保险事业,是他认为唯一在金融风暴中,仍可不受影响、继续营运下去的业者,但是他亦不会在保险事业上等候太久,反而他会将伯克希尔旗下资金,投资在他所看上的公司,增加获利回馈。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5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6
投资公司[编辑]
由此列表可以清楚看出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其特点之一为着眼于传统产业而很少接触高科技类股(IBM除外)。
完全控股公司[编辑]
这些是股权几近100%由伯克希尔海瑟威持有的公司。
GEICO -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美国最大汽车保险业公司之一。
GeneralRe - 通用再保险公司,美国最大再保险公司之一。
Shaw Industries - 美国的地毯公司。
Nebraska Furniture Mart - 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城,总部位于巴菲特故乡奥马哈,历史悠久的家具公司。
Borsheim's Jewelry - 博希姆公司,历史悠久的珠宝公司。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 伯灵顿北圣塔菲公司,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之一。
大额控股公司[编辑]
这些是有极大额股权由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的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9.02%股权,为最大股东。
美国运通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13.99%股权,为最大股东。
富国银行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8.64%股权,3亿260万股为最大股东。
US Bancorp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3.33%股权,6900万股。
华盛顿邮报公司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18.1%股权3250万股,为最大股东。
强生公司 -
穆迪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16.1%股权3,807万股。
浦项钢铁- 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0年年报,该公司持有4.6%股权
比亚迪 - 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持有10%股权,2.25亿股。
IBM- 2011年,该公司持有6.14%股权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6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7
生平概要[编辑]
巴菲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霍华·巴菲特从事过证券经纪人的工作,也是一位国会议员。母亲是莱拉·巴菲特。巴菲特有两个姐妹,桃莉丝(Doris)和柏蒂(Bertie)。巴菲特的祖父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杂货店,现任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年轻时也曾在这家杂货店工作过。但两人一直到成年之后,才首次相遇认识。
11岁的巴菲特,开始在父亲的证券经纪商工作,同年也是他头一次买进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Cities Services的优先股,但在股价达到40美元即予以卖出,不料随后股价一路上扬,几年后竟站上200美元,这让他明了投资绩优企业、并长期持有股权的重要性。巴菲特的事业头脑,在青少年时期就展露无遗。14岁的他以两份送报工资所存下来的1200美元,买下了40英亩的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转租给佃农。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7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3
生平概要[编辑]
巴菲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霍华·巴菲特从事过证券经纪人的工作,也是一位国会议员。母亲是莱拉·巴菲特。巴菲特有两个姐妹,桃莉丝(Doris)和柏蒂(Bertie)。巴菲特的祖父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杂货店,现任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年轻时也曾在这家杂货店工作过。但两人一直到成年之后,才首次相遇认识。
11岁的巴菲特,开始在父亲的证券经纪商工作,同年也是他头一次买进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Cities Services的优先股,但在股价达到40美元即予以卖出,不料随后股价一路上扬,几年后竟站上200美元,这让他明了投资绩优企业、并长期持有股权的重要性。巴菲特的事业头脑,在青少年时期就展露无遗。14岁的他以两份送报工资所存下来的1200美元,买下了40英亩的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转租给佃农。
沃伦·巴菲特原先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后来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完成学业。在校期间,他是阿尔法·西格玛·斐兄弟会(Alpha Sigma Phi Fraternity)的成员。在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名著《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后,也奠定了沃伦·巴菲特在投资方面的兴趣与基础。随后,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指导下,拿到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而一些将在未来崭露头角的价值投资者,如华特·许罗斯(Walter Schloss)及厄文·卡汉(Irving Kahn),也是同期的学生。而另外一位对巴菲特投资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知名的投资家兼作家-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在证券分析这堂课中,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A+,这在格雷厄姆的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沃伦·巴菲特想要进入格雷厄姆创立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Graham-Newman)工作,起初被格雷厄姆婉拒,于是他回到父亲的证券公司上班,从事业务方面的工作。沃伦·巴菲特终于在1954年如愿以偿,进入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两年后,由于格雷厄姆决定退休,沃伦·巴菲特又回到了奥马哈。
1956年,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Buffett Associates, Ltd.)成立,这是巴菲特第一个投资合伙事业。巴菲特出资100美元,担任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而其他七位有限责任合伙人(limited partner),则提供105,000美元的资本,他们都是巴菲特的亲友。巴菲特后来又陆续创立了几个合伙事业,最后一起合并成巴菲特合伙事业有限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除了睡眠外,巴菲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在经营事业上面,彻底实践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与获利分配模式(compensation structure)。这些投资在年间,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复利成长,而一般市场的常态只有7~11%。巴菲特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一般投资:买进符合安全程度(Margin of Safety),即股价受到低估的证券,同时在回报/风险的特性上,符合既定标准。
套利交易:发生特定与大盘变动无关的事件,如购并、清算等,掌握其股价的可能变化。
控制权:买进的大量部位,联合其他股东,或发动委托书大战,企图影响相关公司。
巴菲特有限合伙事业在1962年,开始购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权。伯克希尔是一家大型的纺织公司,由于产业日益没落,使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低于该公司的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沃伦·巴菲特最后解散了合伙事业,全心投入伯克希尔的经营。由于纺织产业的一蹶不振,使现任伯克希尔副**的查理·芒格,视此收购为一大败笔。然而,在巴菲特善加运用该公司多余现金,用以收购私人企业、及买进公开上市公司股权下,伯克希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沃伦·巴菲特的策略核心是保险公司,主要着眼于其庞大的现金部位,即“浮存金(float)”,这是保险公司为支应未来理赔所需、必须提存的预备金。本质上,这并不是保险业者所拥有,但却可加以运用,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资金。
受到好友暨事业伙伴查理·芒格的影响,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跳脱了原本恪守的格雷厄姆原则,开始专注在一些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上。巴菲特将这些优势,比喻成“护城河”(一定程度的垄断),使企业得以将竞争对手,隔绝在安全距离之外。相较于“商品(commodity)”类型的公司,由于销售的产品欠缺差异性,因此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具有宽广护城河的企业中,可口可乐可说是最典型的范例。因为即使口味类似,消费者还是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来购买可口可乐,也不愿尝试其他较一般的饮料。
投资在这类宽广护城河的企业,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最令人瞩目的事迹,特别是倾向买下整间企业,而非透过公开市场交易。有鉴于此,伯克希尔目前持有为数众多、在不同产业中称霸的事业群,其中有些是专注于个别的利基市场,否则就必然具备某种可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特性。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8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8
沃伦·巴菲特原先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后来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完成学业。在校期间,他是阿尔法·西格玛·斐兄弟会(Alpha Sigma Phi Fraternity)的成员。在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名著《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后,也奠定了沃伦·巴菲特在投资方面的兴趣与基础。随后,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指导下,拿到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而一些将在未来崭露头角的价值投资者,如华特·许罗斯(Walter Schloss)及厄文·卡汉(Irving Kahn),也是同期的学生。而另外一位对巴菲特投资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知名的投资家兼作家-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在证券分析这堂课中,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A+,这在格雷厄姆的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沃伦·巴菲特想要进入格雷厄姆创立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Graham-Newman)工作,起初被格雷厄姆婉拒,于是他回到父亲的证券公司上班,从事业务方面的工作。沃伦·巴菲特终于在1954年如愿以偿,进入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两年后,由于格雷厄姆决定退休,沃伦·巴菲特又回到了奥马哈。
1956年,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Buffett Associates, Ltd.)成立,这是巴菲特第一个投资合伙事业。巴菲特出资100美元,担任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而其他七位有限责任合伙人(limited partner),则提供105,000美元的资本,他们都是巴菲特的亲友。巴菲特后来又陆续创立了几个合伙事业,最后一起合并成巴菲特合伙事业有限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除了睡眠外,巴菲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在经营事业上面,彻底实践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与获利分配模式(compensation structure)。这些投资在年间,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复利成长,而一般市场的常态只有7~11%。巴菲特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一般投资:买进符合安全程度(Margin of Safety),即股价受到低估的证券,同时在回报/风险的特性上,符合既定标准。
套利交易:发生特定与大盘变动无关的事件,如购并、清算等,掌握其股价的可能变化。
控制权:买进的大量部位,联合其他股东,或发动委托书大战,企图影响相关公司。
巴菲特有限合伙事业在1962年,开始购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权。伯克希尔是一家大型的纺织公司,由于产业日益没落,使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低于该公司的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沃伦·巴菲特最后解散了合伙事业,全心投入伯克希尔的经营。由于纺织产业的一蹶不振,使现任伯克希尔副**的查理·芒格,视此收购为一大败笔。然而,在巴菲特善加运用该公司多余现金,用以收购私人企业、及买进公开上市公司股权下,伯克希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沃伦·巴菲特的策略核心是保险公司,主要着眼于其庞大的现金部位,即“浮存金(float)”,这是保险公司为支应未来理赔所需、必须提存的预备金。本质上,这并不是保险业者所拥有,但却可加以运用,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资金。
受到好友暨事业伙伴查理·芒格的影响,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跳脱了原本恪守的格雷厄姆原则,开始专注在一些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上。巴菲特将这些优势,比喻成“护城河”(一定程度的垄断),使企业得以将竞争对手,隔绝在安全距离之外。相较于“商品(commodity)”类型的公司,由于销售的产品欠缺差异性,因此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具有宽广护城河的企业中,可口可乐可说是最典型的范例。因为即使口味类似,消费者还是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来购买可口可乐,也不愿尝试其他较一般的饮料。
投资在这类宽广护城河的企业,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最令人瞩目的事迹,特别是倾向买下整间企业,而非透过公开市场交易。有鉴于此,伯克希尔目前持有为数众多、在不同产业中称霸的事业群,其中有些是专注于个别的利基市场,否则就必然具备某种可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特性。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29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2
生平概要[编辑]
巴菲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霍华·巴菲特从事过证券经纪人的工作,也是一位国会议员。母亲是莱拉·巴菲特。巴菲特有两个姐妹,桃莉丝(Doris)和柏蒂(Bertie)。巴菲特的祖父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杂货店,现任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年轻时也曾在这家杂货店工作过。但两人一直到成年之后,才首次相遇认识。
11岁的巴菲特,开始在父亲的证券经纪商工作,同年也是他头一次买进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Cities Services的优先股,但在股价达到40美元即予以卖出,不料随后股价一路上扬,几年后竟站上200美元,这让他明了投资绩优企业、并长期持有股权的重要性。巴菲特的事业头脑,在青少年时期就展露无遗。14岁的他以两份送报工资所存下来的1200美元,买下了40英亩的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转租给佃农。
沃伦·巴菲特原先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后来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完成学业。在校期间,他是阿尔法·西格玛·斐兄弟会(Alpha Sigma Phi Fraternity)的成员。在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名著《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后,也奠定了沃伦·巴菲特在投资方面的兴趣与基础。随后,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指导下,拿到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而一些将在未来崭露头角的价值投资者,如华特·许罗斯(Walter Schloss)及厄文·卡汉(Irving Kahn),也是同期的学生。而另外一位对巴菲特投资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知名的投资家兼作家-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在证券分析这堂课中,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A+,这在格雷厄姆的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沃伦·巴菲特想要进入格雷厄姆创立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Graham-Newman)工作,起初被格雷厄姆婉拒,于是他回到父亲的证券公司上班,从事业务方面的工作。沃伦·巴菲特终于在1954年如愿以偿,进入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两年后,由于格雷厄姆决定退休,沃伦·巴菲特又回到了奥马哈。
1956年,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Buffett Associates, Ltd.)成立,这是巴菲特第一个投资合伙事业。巴菲特出资100美元,担任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而其他七位有限责任合伙人(limited partner),则提供105,000美元的资本,他们都是巴菲特的亲友。巴菲特后来又陆续创立了几个合伙事业,最后一起合并成巴菲特合伙事业有限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除了睡眠外,巴菲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在经营事业上面,彻底实践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与获利分配模式(compensation structure)。这些投资在年间,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复利成长,而一般市场的常态只有7~11%。巴菲特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一般投资:买进符合安全程度(Margin of Safety),即股价受到低估的证券,同时在回报/风险的特性上,符合既定标准。
套利交易:发生特定与大盘变动无关的事件,如购并、清算等,掌握其股价的可能变化。
控制权:买进的大量部位,联合其他股东,或发动委托书大战,企图影响相关公司。
巴菲特有限合伙事业在1962年,开始购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权。伯克希尔是一家大型的纺织公司,由于产业日益没落,使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低于该公司的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沃伦·巴菲特最后解散了合伙事业,全心投入伯克希尔的经营。由于纺织产业的一蹶不振,使现任伯克希尔副**的查理·芒格,视此收购为一大败笔。然而,在巴菲特善加运用该公司多余现金,用以收购私人企业、及买进公开上市公司股权下,伯克希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沃伦·巴菲特的策略核心是保险公司,主要着眼于其庞大的现金部位,即“浮存金(float)”,这是保险公司为支应未来理赔所需、必须提存的预备金。本质上,这并不是保险业者所拥有,但却可加以运用,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资金。
受到好友暨事业伙伴查理·芒格的影响,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跳脱了原本恪守的格雷厄姆原则,开始专注在一些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上。巴菲特将这些优势,比喻成“护城河”(一定程度的垄断),使企业得以将竞争对手,隔绝在安全距离之外。相较于“商品(commodity)”类型的公司,由于销售的产品欠缺差异性,因此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具有宽广护城河的企业中,可口可乐可说是最典型的范例。因为即使口味类似,消费者还是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来购买可口可乐,也不愿尝试其他较一般的饮料。
投资在这类宽广护城河的企业,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最令人瞩目的事迹,特别是倾向买下整间企业,而非透过公开市场交易。有鉴于此,伯克希尔目前持有为数众多、在不同产业中称霸的事业群,其中有些是专注于个别的利基市场,否则就必然具备某种可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特性。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0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1
生平概要[编辑]
巴菲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霍华·巴菲特从事过证券经纪人的工作,也是一位国会议员。母亲是莱拉·巴菲特。巴菲特有两个姐妹,桃莉丝(Doris)和柏蒂(Bertie)。巴菲特的祖父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杂货店,现任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年轻时也曾在这家杂货店工作过。但两人一直到成年之后,才首次相遇认识。
11岁的巴菲特,开始在父亲的证券经纪商工作,同年也是他头一次买进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Cities Services的优先股,但在股价达到40美元即予以卖出,不料随后股价一路上扬,几年后竟站上200美元,这让他明了投资绩优企业、并长期持有股权的重要性。巴菲特的事业头脑,在青少年时期就展露无遗。14岁的他以两份送报工资所存下来的1200美元,买下了40英亩的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转租给佃农。
沃伦·巴菲特原先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后来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完成学业。在校期间,他是阿尔法·西格玛·斐兄弟会(Alpha Sigma Phi Fraternity)的成员。在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名著《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后,也奠定了沃伦·巴菲特在投资方面的兴趣与基础。随后,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指导下,拿到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而一些将在未来崭露头角的价值投资者,如华特·许罗斯(Walter Schloss)及厄文·卡汉(Irving Kahn),也是同期的学生。而另外一位对巴菲特投资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知名的投资家兼作家-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在证券分析这堂课中,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A+,这在格雷厄姆的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沃伦·巴菲特想要进入格雷厄姆创立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Graham-Newman)工作,起初被格雷厄姆婉拒,于是他回到父亲的证券公司上班,从事业务方面的工作。沃伦·巴菲特终于在1954年如愿以偿,进入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两年后,由于格雷厄姆决定退休,沃伦·巴菲特又回到了奥马哈。
1956年,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Buffett Associates, Ltd.)成立,这是巴菲特第一个投资合伙事业。巴菲特出资100美元,担任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而其他七位有限责任合伙人(limited partner),则提供105,000美元的资本,他们都是巴菲特的亲友。巴菲特后来又陆续创立了几个合伙事业,最后一起合并成巴菲特合伙事业有限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除了睡眠外,巴菲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在经营事业上面,彻底实践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与获利分配模式(compensation structure)。这些投资在年间,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复利成长,而一般市场的常态只有7~11%。巴菲特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一般投资:买进符合安全程度(Margin of Safety),即股价受到低估的证券,同时在回报/风险的特性上,符合既定标准。
套利交易:发生特定与大盘变动无关的事件,如购并、清算等,掌握其股价的可能变化。
控制权:买进的大量部位,联合其他股东,或发动委托书大战,企图影响相关公司。
巴菲特有限合伙事业在1962年,开始购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权。伯克希尔是一家大型的纺织公司,由于产业日益没落,使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低于该公司的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沃伦·巴菲特最后解散了合伙事业,全心投入伯克希尔的经营。由于纺织产业的一蹶不振,使现任伯克希尔副**的查理·芒格,视此收购为一大败笔。然而,在巴菲特善加运用该公司多余现金,用以收购私人企业、及买进公开上市公司股权下,伯克希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沃伦·巴菲特的策略核心是保险公司,主要着眼于其庞大的现金部位,即“浮存金(float)”,这是保险公司为支应未来理赔所需、必须提存的预备金。本质上,这并不是保险业者所拥有,但却可加以运用,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资金。
受到好友暨事业伙伴查理·芒格的影响,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跳脱了原本恪守的格雷厄姆原则,开始专注在一些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上。巴菲特将这些优势,比喻成“护城河”(一定程度的垄断),使企业得以将竞争对手,隔绝在安全距离之外。相较于“商品(commodity)”类型的公司,由于销售的产品欠缺差异性,因此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具有宽广护城河的企业中,可口可乐可说是最典型的范例。因为即使口味类似,消费者还是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来购买可口可乐,也不愿尝试其他较一般的饮料。
投资在这类宽广护城河的企业,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最令人瞩目的事迹,特别是倾向买下整间企业,而非透过公开市场交易。有鉴于此,伯克希尔目前持有为数众多、在不同产业中称霸的事业群,其中有些是专注于个别的利基市场,否则就必然具备某种可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特性。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49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西班牙语:Carlos Slim Helú,阿拉伯语:كارلوس سليم حلو‎,日-),经常被称为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黎巴嫩裔墨西哥商人,出生于墨西哥城。他的家庭是来自黎巴嫩的马龙派基督徒移民家庭。
他是墨西哥电信的最大股东,亦是墨西哥美洲电信的首席执行官,并持有墨西哥卡尔索集团,商业网络遍及世界各地。
他在2011年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在《福布斯》杂志2006年富人排名中名列第3位,2008年3月《福布斯》调查时身价已暴涨为600亿美元,超过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成为全球第二富。2010年亿万富翁列表上,斯利姆以535亿美元资产压倒盖茨及“股神”巴菲特,首次登顶全球首富。2011年,斯利姆及其家族凭借740亿美元资产以绝对优势蝉联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位[3] [4]。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2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0
早年[编辑]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父亲教他基本商业,他在12岁购买墨西哥银行的股份。接着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做工程研究,同时教代数和线性规划。
1965年他收购了Inversora Bursátil和Jarritos del Sur。
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主要投注于建筑、房地产和采矿企业。
1966年,他当时身价为4000万美元,此时他成立Inmobiliaria Carso基金会。三个月后,他和Soumaya Domit Gemayel 结婚直至她去世,Soumaya1999年患肾病去世,卡洛斯没有再娶。
1972年他成立了另外七个在这些类别或收购企业,其中一出租建筑设备。
1976年他分公司购买了印刷企业的60%。
1980他将工业、建筑业、矿业、零售、食品和烟草等业务合并,重组为Grupo Galas公司。
1982年墨西哥经济依赖于石油出口,承包迅速,石油价格下跌和全球利率上升。比索贬值,在这个时候,到1985年期间恢复期间,他购入大量黄金、墨西哥的商业业务和无数墨西哥酒店零售业务。
2008年九月,卡洛斯·斯利姆以1.18亿美元买下《纽约时报》6.4%的股权,于○九年再次投资2.5亿美元的无担保债券贷款予《纽约时报》,助其度过经济难关。他因此获得《纽约时报》约1,600万股可分拆认股权证。如果他行使持有的认股权证,将会获得公司17%的股份,将成为公司最大单一股东,亦是继奥克斯.苏兹贝格家族后的第二大股东。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1
卡洛斯•斯利姆连续第三年摘得世界首富桂冠,但其净资产较一年前缩水5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占其净资产一半以上份额的墨西哥美洲电信公司(America Movil)的股价下跌。去年4月份,这家电信业巨头因垄断行为被墨西哥监管当局处以10亿美元罚款,但该公司正在就这项判决提出上诉。相较于过去,斯利姆现在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管理他的卡洛斯•斯利姆基金会(Carlos Slim Foundation)和墨西哥电信基金会(Telmex Foundation)。他的目标是,从事开发人力资源能力的慈善工作。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日出生于墨西哥城,父亲曾是某旅馆老板,后来因投资地产而发迹。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埃卢从小就对投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1岁时,他就做出了人生的第一笔投资——购买国债。
埃卢在墨西哥国立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数学教师。上世纪80年代,在父亲的要求下,埃卢脱离教师职业,接手父亲家族生意,开始在地产项目上大展拳脚。投身商业后,这位土木工程出身的技术专才,显示了相当好的生意头脑。埃卢的商业触角敏锐,被称为“总喜欢捡便宜”的人。除了在期货市场上抓机会外,他还投资过一个啤酒瓶生产项目,这两项生意都为他赚取了可观的收益。
在迎娶了出身名门的索玛娅·贾梅耶后,埃卢成立了卡尔索工业集团公司。此后,埃卢对投资十分热衷:大肆收购经营不善或股票被严重低估的企业,通过对管理人员和机制的调整改造,扭亏为盈。
20世纪90年代,埃卢以1760万美元买进了墨西哥电话公司,这为他跻身亿万富豪奠定了基础,也为他赢取了“拉美的沃伦·巴菲特”的美誉,让他仅用了16年时间就爬升到《福布斯》2006年富豪榜第三富的位置。2010年埃卢位居福布斯富豪榜榜首,2011年埃卢以740亿身价再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榜首。他旗下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达到4220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股票交易所的三分之一。埃卢家族控股的资产在墨西哥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到5%以上的比例。
从某种意义上讲,埃卢的父亲是他经商的启蒙老师。在1910年墨西哥大革命时期,埃卢的父亲开始逢低购入房地产,并在日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要求儿子将自己购买的每一件商品记账,并经常教导儿子:“尽管墨西哥兴衰不定,但永远不要轻视这个国家。”毫无疑问,埃卢之后从未忘记过父亲的教诲,并一直身体力行。
上世纪60年代初,埃卢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毕业,所学专业为工程技术。毕业之后,他在墨西哥城当上了股票经纪人,并寻找合适的时机收购他看好的实业公司。埃卢经常将所收购公司生成的资金用于再投资,或者收购其它资产。1982年,墨西哥遭遇外债重压而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货币疯狂贬值,外资纷纷撤离,国内绝大多数投资者也退避三舍。而此时的埃卢则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许多濒临破产的烟草企业和餐饮连锁公司,并最终成功地将它们扭亏为盈。
在此之后,墨西哥经济开始复苏。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埃卢已经成为墨西哥最成功的商人之一。此时他又赢来一个重要机遇,也就是墨西哥政府将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的浪潮。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他联合美国SBC和法国电信,以20亿美元的价格从墨西哥萨利纳斯政府手里收购了墨西哥电信20%的股份。考虑到当时其它电信公司的市值,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价格。与此同时,埃卢还得到了墨西哥政府的承诺,在七年内维持其在电信行业的垄断地位。
埃卢最终能竞标成功,与他同萨利纳斯政府关系密切有着很大的关系。有报道称,他曾向卡洛斯·萨利纳斯(CarlosSalinas)领导的PRI党派提供巨额捐赠。此外,埃卢还曾经为多个贸易组织和协会提供资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墨西哥国内反对的声音。在巩固墨西哥市场的同时,埃卢开始向国外扩张。得益于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碎,他又以低价收购了大量的无线资产,包括AT&T拉丁美洲公司。
最终,随着旗下公司的股价节节攀升,埃卢也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4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2
第四位阿曼西奥·奥尔特加·高纳(西班牙语:Amancio Ortega Gaona,日-),欧洲首富,西班牙服装业巨擘,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曾荣登世界第三富及欧洲首富,Zara与印地纺集团(Inditex)创始人及现任大股东。
1966年,与罗莎莉雅·梅拉结婚。两人在自家公寓制作女性服装出售。1975年,他们两人开了第一间店铺,名为Zara。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5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3
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也被称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高纳(Amancio Ortega Gaona),日出生于西班牙西北部贫困的加利西亚地区。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6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4
1975年,以生产女性旗袍起家的阿曼西奥·奥特加成立了Inditex集团。经过20世纪80年代在西班牙市场的成长和90年代在欧洲市场的发展,现在的Inditex集团已成为西班牙最大的服装企业,并且在过去3年中发展尤为迅速。该集团在世界68个国家中总计拥有3691家品牌店,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成衣零售商。
除了服装销售,阿曼西奥·奥特加还进行不动产等投资,拥有十多个公司的股份。其中在Gartler、Partler、Menlle公司和Pontegadea Inversiones投资公司中都是直接股东。在2013福布斯全球财富榜以570亿美元上位列第四名。
阿曼西奥·奥特加日出生于西班牙西北部贫困的加利西亚地区,是铁路工人和家庭妇女的儿子。奥特加最初是在拉科鲁尼亚的一家服装店里打工,随后开了自己的裁缝铺,向服装店出售女式上衣。1975年,阿曼西奥·奥特加在拉科鲁尼亚以5000比塞塔(西班牙货币,相当于30欧元)开了一家名为Zara的服装小店,后来更名为Inditex,成为世界第二大服装公司,在西班牙有几十个制造车间,专卖店遍布美国、日本等34个国家,这就是今天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原型。该集团公司2001年市值达到120亿欧元,超过了Benetton,TheLimited和Next。2003年的销售额为45.99亿欧元,纯利润为4.46亿欧元,利润率为9.7%。到2003年底,在48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1922家连锁店,有39760名雇员。
2004年的一个星期三上午11点15分,在西班牙西北部的拉科露那港的一个工业区,阿曼西奥·奥特加走出他的办公室,进了一间有电视机的屋子。15分钟后,他的公司第一次开始向公众发行股票。当他在11点45分走出屋子时,他所掌握的60%的股份已经价值60亿美元了,他刚刚成为西班牙最富有的人。随后,阿曼西奥·奥特加像平时一样走进了公司的饭厅。
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奥尔特加的个人净资产92亿美元,排名第33位。
2011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中进入全球十大富豪,奥尔特加的个人净资产310亿美元,排名第7位。
2012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中进入全球十大富豪,奥尔特加的个人净资产375亿美元,排名第5位。[1]
2013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中进入全球十大富豪,奥尔特加的个人净资产570亿美元,排名第3位。
这位西班牙亿万富翁为人低调,不喜张扬,1999年以前,他的照片从未在媒体上出现过,在生活中他尽量保持低调,拒绝打领带。对于公司上市一事,奥特加解释道,他想确保公司员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日,ZARA的母公司西班牙Inditex集团发布了200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期间ZARA实现22.2亿欧元的销售额,比上个季度增长了9%;而Inditex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销售额已经连跌4年的GAP的这次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21.7亿欧元。看上去就超过了那么一点点,但这对这两家公司而言却是历史性的转折。过去,要在时装零售界打败GAP就像要在快餐界超过麦当劳一样不可思议。
Inditex的一位发言人说,ZARA成功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跟上顾客的所想所需”。这家来自西班牙的快销时装连锁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从位于拉科鲁尼亚的第一家ZARA服装店开始,1980年代这一品牌的分店就已经遍布西班牙全国。1988年,ZARA在葡萄牙的波尔图开设了第一家国外分号,1989年在纽约的店铺开张,1990年攻入时尚中心巴黎。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7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5
ZARA在世界70个国家开设了3900家门店,比创立于1969年的GAP多出800家左右。Inditex公司首席执行官Pablo Isla表示,到2009年,ZARA在全球的连锁店将达到4000家。
有媒体认为,奥特加是洛克菲勒的忠实追随者。他行事低调,从不接受采访,严格遵循着洛克菲勒的遗训:“在报纸上最佳的曝光模式就是刊载你的出生、结婚以及死亡的小小简述”。他把这一习惯传染给了ZARA。这个习惯能让他把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也让ZARA把钱都花在了最有效的地方:店铺。
店铺是ZARA最主要的市场工具。33年里,ZARA一直坚持“零广告” 的策略,比起把钱大笔大笔地花在媒体宣传和市场活动上,ZARA更偏向于用盈利所得开设更多的店铺。每登陆一个新的市场,ZARA都会先在大城市中心区域的最繁华路段开店,然后再把触角伸向较小的市镇,在不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让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这就像一滴油在织物表面慢慢延展的过程。在Inditex 集团,这种策略被称为“油污模式”。
通常,流行时装品牌一年推出的产品款式是款,对于像GAP和优衣库(UNIQLO)这样注重基本款设计的品牌来说,这个数字可能更小。而ZARA每年要推出1万多款新产品,这些新产品是从它的设计团队每年超过4万款的设计中选出来的。庞大的新款数量,是为了迎合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Inditex集团原首席执行官Castellano说:“在时装界,库存就像是食品,会很快变质,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来减少反应时间。”
ZARA聘请的260多名设计师坐飞机穿梭于各种时装发布
阿曼西奥·奥特加
会上,去巴黎、米兰、伦敦、纽约的时装秀寻找灵感。他们还会出入各种时尚场所,把获得的最新的服装时尚信息迅速反馈回总部,然后马上会有专业的时装设计师团队分类别、款式及风格进行改版设计,重新组合成ZARA自己全新的产品主题系列。从设计到生产到成品上架,这一过程被控制在4到5个星期内;如果已上架的产品需要改进的话,只需要两个星期就能完成。新款产品的产量达到预定的50%到60%时就送去商店,如果上架后的第一个星期表现不佳,就会立刻被撤下,也就不再追加生产;如果卖得还不错,那就在接下来几周把预定的产量完成。不过,即使是热销款也不会在店里停留4周以上,这就使得顾客们在看上某件衣服时不敢过多犹豫,因为很可能过几天就看不到它了。
GAP则是走传统路线,搜集素材、酝酿设计、大量生产、全球铺货,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都够ZARA翻新好几轮了。快速的产品更新吸引人们一次次走进ZARA连锁店。以西班牙为例,普通流行服装店的顾客平均回头率保持在每年3次,而在ZARA这一频率是每年17次。
每年ZARA要为这种模式支付几千万欧元的侵权罚款,但ZARA并没有因此放弃,因为ZARA从中赚取的利润要比罚款高得多。印度的《Businessworld》杂志把ZARA描述为灵活的跟风者:“ 传统时尚业者总是试图用提前预测的趋势来影响消费者,但ZARA不这么做。它只是时尚跟风者,它把精力集中于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他们想要什么,它就制造什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让产品上架。”
时装大牌们对那些High Street时尚品牌都恨得牙痒痒,自己的新设计总会在发布会开完没几天就在流行时装店里卖,明星们定做的晚礼服过不了几星期就会被仿制成夜店小女生身上的廉价货。“ZARA可能是最具创新意识的企业,但同时也是最具破坏性的。”LVMH的时尚总监Daniel Piette说。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8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6
阿曼西奥·奥特加被西班牙的媒体称为“终结者”。在时尚界,人们的口味往往是被最近的周末大片或是麦当娜的最新专辑所左右,速度就是一切。但是在与时尚高速赛跑的这一点上,没有人做得比奥特加更出色。
华尔街也是这么认为,从伦敦到纽约的分析家们一次又一次地把Inditex公司评为同行业中的第一位。它的业绩超过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公司和意大利的Benetton公司等同行。ZARA作为该公司的传统品牌,至今仍然占有公司77%的销售额。奥特加正在把一种地方性的小规模运营模式带进这个大时代之中。ZARA的一件衬衣从它在拉科露那的设计室到它在卡塔尔、巴黎或是东京的专卖店只需两个星期的时间,比它的竞争对手起码要快上12倍。通常情况下,ZARA公司利用这一小段领先的时间,在各种不同的式样之中检测出最最热卖的几种。通过这种方式,公司能够迅速地把卖不动的时装式样的生产线停下来。这种做法尤其是在销售淡季是临时的,有效防止了竞争对手通过大量进货和低价倾销来吸取利润的惯用手段。Inditex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astellano说:“我们的做法,让我们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保持了巨大的优势。”
奥特加用他的“时尚速度”模式推翻了想当然的“无情的全球化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制造商们开始在南美洲和亚洲无序地寻找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开设加工厂,引发了被“反全球化主义者”称为“低价竞争”的风潮。从玩具到服装的每一种产品的制造商都必须在诸如柬埔寨或斯里兰卡等地找到最廉价的劳动力,不然他们将在竞争对手的低价倾销面前一败涂地。但是奥尔特加在低价竞争的风潮里一路走了过来,他向世人证明了市场机动力和必要的少量缺货比廉价劳动力更为重要。想当然的认识,只会使得原有的产业市场渐渐萎缩。
如今,从哈佛、沃顿到西班牙的IESE学院等知名商学院,奥特加的公司都被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案例。IESE学院的朱丝·露伊丝·纽诺认为奥尔特加的策略打破了所谓“第一世界的时装在第三世界的工厂”的俗调,通过时装制造与销售的双轨并行,领先了竞争对手好几年。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39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7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0楼...
来自:保密
发帖:2+59
劳伦斯·约瑟夫·“拉里”·埃里森(英语:Lawrence Joseph "Larry" Ellison,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朗克斯,甲骨文公司(Oracle)的创始人和CEO。根据2013年福布斯杂志的统计,他的个人资产高达43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他的公司专注于企业软件,因此是SAP公司的直接竞争者。埃里森本人非常活泼,在商业界里有“不寻常”的商人的名声。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将他的埃里森的传记定名为《上帝与埃里森之间的区别》(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d and Larry Ellison)。
据说埃里森性格非常复杂和古怪,除了有营销奇才的称呼之外他还有****和体育迷的称呼。他曾经获得过一次世界帆船赛冠军,在美国还有驾驶一架意大利战斗机的执照。
埃里森拥有的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Oracle公司也许并不为大众所知,但当你从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或者在航空公司预定航班,或者将家中电视连上Internet网,你就在和Oracle打交道。Oracle的客户大多是赫赫有名,名列财富500强的大型公司。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60
少年时期[编辑]
埃里森是美国犹太人,俄罗斯移民,1944年出生在曼哈顿,他的未婚妈妈只有19岁。埃里森由舅舅一家抚养,在芝加哥犹太区中下阶层长大,那时贫富的差别没有现在巨大。学生时代的埃里森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素质和成绩,不过却十分注意打扮和享受,在别的孩子还是由父母来理发时,他却请专业理发师打理。
来到加州的伯克莱[编辑]
1966年埃里森离开家乡,来到加州的伯克莱,准备就读研究生,同时开始工作赚钱。他学习了电脑编程,主要是为IBM大型电脑开发,他并不想投身高科技,只不过想赚点生活费。他的工作是给一些大公司开发应用程序,那时的软件开发意味着:挂上磁带,备份数据,工作单调也没有挑战性。远不能和现在的程序员相比。关于学位,埃里森认为:“大学学位是有用的,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去获得一个或者更多,但我在大学没有得到学位,我从来没有上过一堂计算机课,但我却成了程序员。我完全是从书本上自学编程的。”
结婚[编辑]
在伯克莱,埃里森认识了主修中国历史的Adda Quinn之后,他们很快就结婚了。6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和巨变的时代,埃里森不停地更换工作,虽然挣钱不多(夫妇俩月收入合计1600美元),花钱却十分大方,他甚至借了3000美元购买一条34英尺的帆船,同时还在分期付款购买另一条小帆船。
埃里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从来不操心账单,Quinn却受够了,1974年他们离婚了。埃里森劝她说:“我会成为百万富翁的,如果你和我在一起,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Quinn却不相信。1973年埃里森在Amdahl工作,那是一家和IBM竞争的生产大型电脑的公司,有45%的股份是日本富士通的。埃里森所以有机会去日本出差,他被京都东方异国情调给迷住了,日本的禅学和文化给埃里森深刻的影响,他成了一个日本文化艺术的终身爱好者。
加入Ampex[编辑]
离开Amdahl后,埃里森加入Ampex。这是硅谷一家生产影像设备的公司,在那里他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鲍勃·迈纳和爱德华·欧提斯,他们一起研究如何有效存储读取海量的数字信息。埃里森转向了市场和销售工作,他们的计划最终失败了,埃里森将这归咎于公司管理不善:“我比公司的头儿们懂技术,也比他们懂市场,如果他们能经营公司,我也能。”
就在他们打算成立公司时,另外两个传奇式的公司也产生了,一个是苹果电脑,一个是微软。虽然公司产品、理想、文化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同样成功的模式:创立者都是一个有梦想精神的技术企业家搭配一个技术天才,比尔·盖兹有保罗·艾伦,史蒂夫·贾伯斯有史蒂夫·沃兹尼克,而埃里森则有鲍勃·迈纳。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2楼...
来自:保密
发帖:2+67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79
第六位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日—),美国企业家,石油巨头和富豪,他是美国科氏工业集团董事长兼CEO。2012年个人资产达到250亿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列第12位,其弟大卫·科赫也是一位富豪。科氏工业是仅次于美国嘉吉公司的世界第二大私人持股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其业务包括石油、能源、化工、木材等。科赫兄弟拥有的炼油厂遍布阿拉斯加、得克萨斯、明尼苏达等地,为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4楼...
来自:保密
发帖:2+80
查尔斯·科赫
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市(Wichita)郊外的麦田中,矗立着一幢普通的办公大楼,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的 办公室就位于这幢大楼的某一高层内。科赫在1988年担任Charter One Financial Inc.**兼执行长,并于1995年被任命为董事长。查2013胡润全球富豪榜查尔斯·科赫名列第八。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以340亿美元排名第六位。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5楼...
来自:保密
发帖:2+81
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和大卫·科赫(D**id Koch)这对信奉自由意志论的兄弟(合计净资产:500亿美元),是一位于1888年定居在德州小城夸纳的荷兰移民的后代。他们继承了父亲弗雷德·科赫创办的一家中型炼油公司,并最终将其打造成美国第二大私营企业,年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该公司不仅涉足化工和炼油领域,连乔治亚太平洋纸业公司(Georgia Pacific),全球第二大造纸公司亦是其旗下产业。
查尔斯出生于日,家中排行第二,性格跟父亲很像,因此也最受疼爱和重视。查尔斯小时候并不是好学生,但后来成绩却突飞猛进,考上了父亲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22岁时,查尔斯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通用工程学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核工程、化学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毕业后,查尔斯在著名的理特管理咨询公司工作了两年,随后被父亲召回了自家公司。弗雷德一心要让这位次子接掌家业,甚至表示,如果查尔斯不回来工作,他就要把公司卖掉。
查尔斯没有辜负父亲的信任。在他回到科氏之前,科氏在欧洲的业务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销售额急剧下滑,几乎入不敷出。查尔斯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这个烂摊子。他亲赴欧洲,在那里大量开办生产基地,同时拓宽原有的销售渠道、打入其它相关产品的市场,这些策略获得了成功。
随即,查尔斯开始着手发展科氏公司当时最大的业务——原油采集。他大量购买货车和货运公司,同时还建造和购买输油管道。弗雷德对查尔斯的做法大多支持,不过由于年龄和健康的缘故,弗雷德相对保守。有一次,在弗雷德即将出国旅游前夕,查尔斯提出要购买北达科他州的两家原油货运公司,弗雷德只同意了购买一家。但等他一启程,查尔斯立刻把两家公司都买了下来。弗雷德得知这件事后大发雷霆,但最终还是原谅了查尔斯,因为这两笔收购的确给公司带来了高额回报。后来,弗雷德完全把公司放手交给这个积极进取的儿子,并对他说,“只要不卖公司,你怎么办都行。”
1963年,查尔斯被任命为科氏工程公司**。1967年,弗雷德心脏病发作去世,查尔斯接替父亲成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6楼...
来自:保密
发帖:2+82
《福布斯》:科赫王朝[1]
查尔斯今年77岁,心思缜密,有学者之风。他很少外出旅游,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摆满了一排排书籍的总部办公室里渡过。 在一次难得的采访中,他表示,1967年,在他父亲去世后不久,他曾构画过一幅预测公司发展的曲线图,可事实证明,他的估计完全不正确。 “几年前,我们就已超出了我制定的终生目标。公司的发展比我想象的要快十几倍,”他说。 “正如我父亲曾说过的,幸运比聪明更好。” 好运可能对科氏的发展有所帮助,但作为一个私人企业,科氏比许多公开上市公司更能经受商品经济(例如石油、金属和化学制品)周期性特征的考验。 但实际上,查尔斯的大多数决策都是很谨慎的,只有在考虑好了完善的退出机制后,他才会同意与交易对手建立伙伴关系。科氏的大部分生意都是独自完成的。上世纪60年代做石油开采业务的同时,科氏还在开展运输业务。科氏惯常的做法是:自己建一条输油管道直通新油田,一旦有原油产出,这条管道也能同时给公司带来收益。
在2012年这个大选之年,科赫兄弟正在加速推进一场旨在推翻奥巴马总统的战争,他们发誓要在这场“所有战争之母”(查尔斯语)的斗争中,把这位“顽固不化的社会主义分子”(大卫语)拉下马。《赫芬顿邮报》报道称,科赫兄弟已经为这项事业认捐了1亿美元,但他们对此予以否认。查尔斯2月份对威奇托市的一位记者说,他和科赫工业集团的员工已经收到了数百份与其持不同政见者发来的死亡威胁和充满污言秽语的信息。现在,这对兄弟正在打一场争夺保守派智库加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控制权的官司,该研究所创建于1976年,查尔斯是创建人之一。加图研究所**爱德华·克雷恩(EdwardCrane)认为这一举动无异于“敌意收购”。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47楼...
来自:保密
发帖:381+10382
隐性富豪肯定秒杀LS所有富豪
-------------------------------------------------------------------------------------------
不能在现实中认识大家,就在KDS中欢乐吧
...48楼...
来自:保密
发帖:19+81
仔细想想,微软既不是最大的公司也不是最赚钱的公司.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实在是很有水份,真正的首富应该是大隐隐于市.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却都不知道他是谁.
你说的那些是见不得光的
-------------------------------------------------------------------------------------------
专业米黑500年
...49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说说我心目中最有钱的人
数码影像推荐
最新二手发布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