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2代3代的画面有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吗

原标题:防呆防错这样做提升品质,增加效益!

防差错日文称PO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意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標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不时会因疏漏或遗忘而发生作业失误,由此所致的質量缺陷所占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够用防差错防止此类失误的发生,则质量水平和作业效率必会大幅提高

(1) 防差错意味着“第一次把事情莋好

因为防差错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或工具防止失误的发生,某结果即为第一次即将事情做好

(2) 提升产品质量,减少由于检查而导致的浪费

防差错意味着“第一次即把事情做好”直接结果就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与靠检查来保证质量相比防差错是从预防角度出发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而检查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检查发现的缺陷只能去纠正。这是一种浪费防差错消除了这种浪费。

(3) 消除返工及其引起的浪费

防差错会提升产品质量消除缺陷,这会导致返工次数的削减由于返工所致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便得以消除。

对于异常可以细分三类:

第┅,异常的流程即制异常流程处理标准;

第二,异常操作即以案例做各工序的教材;

第三,紧急加工即因生产计划变更或发生不良造成预定外的生产。

如何明确处理异常的方法

异常仅是口头指示,易造成作业结果的混乱所以异常发生前后的对象个数、作业方法、使用工具、作业时的考虑事项、确认项目要在文件中明确地指示。

要明确所有异常的处理办法就需要区分常规作业与异常作业:常规莋业指的是有明确的规格要求,采取通用作业方法不会引发新问题或无特别要求的作业;异常作业指的是书面指示则可能会造成作业结果混乱的作业。

无意识差错就是重复作业中,因注意力不集中在无意识中发生的错误。

无意识差错的特点有四个:

第一简单的作业,并没有简单好而发生的差错;

第二,长期复重作业时而引起的差错;

第三,无意识差错发生一般是工作的过程(或者是作业的標准)暧昧、不好而造成;

第四,一旦发生无意识差错用日常经验来看,而且很难找到说明 的理由

防止无意识差错的“愚巧化”原则昰什么?

要防止无意识差错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愚巧化”策略。“愚巧化”策略的核心目标是要“愚人”也能像巧匠一样把工作做的唍美

一般来说,防止出现无意识差错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不发生”,包括三个原则;二是“发生不良也不流出”包括两个原则,结匼起来被称为“愚巧化”五原则。

因此“愚巧化”五原则的内容为:

第一,排除即无这种作业;

第二,替代化即不用人做;

第三,容易化即将工作(作业)简易化;

第五,防止波及即缓和影响。

可以用表进行简洁明了的概括如表所示:

产生失误的原因有哪几種?

产生失误的基本原因有以下九个:

即忘记了作业或检查步骤比如忘记在打螺丝之前先装上垫片。

(2) 对过程/作业不熟悉

由于不熟悉作业過程或步骤产生失误就很难避免,如让一个刚经过培训的新手去焊接工序产生失误的概率比熟手肯定大得多。

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很嫆易产生失误,如让一个从未在企业中做过的人去进行制造过程管理就比较容易产生失误。

出于某种原因作业者有意造成的失误。

这類失误是由于作业者不小心所造成失误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此类原因造成。

由于作业人员判断或决策能力过慢而导致的失误如锡槽焊接時间为3秒之内,而作业员5秒后才将漆包线从锡槽内拿出而导致绝缘不良。

(8) 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

由于缺乏作业指导或作业指导不当发生夨误的概率是相当大的。如装配机壳假设正确的装配方法是先装一颗螺丝,后装对角螺丝第三步装其余螺丝中的一个,如作业指导为隨机装配螺丝则可能发生装配间隙等失误。

由于突发事件而导致作业人员措手不及从而引起失误,现实中此类原因引起的失误较少

淛造过程常见的失误有哪些?

制造过程不同其失误种类也千差万别,但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交易过程常见的失误有哪些

交易过程常見失误有以下几类:

(1)文件中漏掉重要信息;

(2)文件中存在错误信息;

(3)文件中存在与该交易无关的重要信息。

传统防止人为失误嘚方式是什么

产生失误的原因基本可归为三大类,即人的原因、方法原因和设备原因其中人为失误所占的比重很大,这是很多质量学鍺和公司管理层很早就认识到的

长期以来,一直被各大公司沿用的防止人为失误的主要措施是“培训与惩罚”即对作业者进行大量培訓,管理人员每每劝戒作业者工作要更加认真和努力确实,通过培训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人为失误,比如由对过程/作业不熟悉缺乏笁作经验、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所导致的失误。但由于人为疏忽、忘记等所造成的失误却很难防止

防差错中防止失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客户要求的提高质量标准也越来越高,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零缺陷”的理论很快成為最新的质量标准,各优秀企业均以此为追求目标很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仅靠“培训和惩罚”的传统防错方法所取得的改鄯效果与新的質量标准相去甚远。

为了适应新的质量标准企业管理人员须杜绝失误,而要杜绝失误须首先弄清楚产生失误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原洇采取对策

通过长期研究,建立了一套新的防错模式——POKA-YOKE其基本原理为:用一套设备或方法使作业者在作业时直接可以态度有了明显嘚提高发现缺陷或使操作失误后不产生缺陷。作业人员通过POKA-YOKE完成自我检查失误会变得明白易见,同时POKA-YOKE也保证了必须满足其设定要求,操作才可完成

POKA-YOKE防差错的特点是什么?

(1) 全检产品但不增加作业者负担;

(2)必须满足poka-yoke规定操作要求作业过程方可成;

(4)实时发现夨误,实时反馈

防差错POKA-YOKE的四种模式是什么?

POKA-YOKE针对不同的过程和失误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防错模式,分别是:

有形POKA-YOKE防错模式是针对产品、设备、工具和作业者的物质属性采用的一种硬件防错模式。如电饭煲中的感应开关即为一种有形POKA-YOKE防错模式如果电饭煲中未加入水,加热开关就无法设定至加热位置只有加水,加热开关方可打至加热位置

有序POKA-YOKE防错模式是针对过程操作步骤,对其顺序进行监控或优先對易出错、易忘记的步骤进行作业再对其他步骤进行作业的防错模式。

编组和计数式POKA-YOKE防错模式是通过分组或编码方式防止作业失误的防錯模式

信息加强POKA-YOKE防错模式是通过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作业者之间传递特定产品信息以达到追溯的目的。

防差错是一门技术, 有一系列技術和工具用于各类过程的错误防止下表列明了不同的防思路及其策略:

从上表可看出, 防错的思路有减少失误、检测失误、简化作业, 替玳、削除等, 从其目标及采用的方法来看:

削除失误是最好的防错方法。因为其从设计角度即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作业等失误并用防错方法进行預防这是从源头防止失误和缺陷的方法,符合质量的经济性原则是防错法的发展方向。

替代法是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和改善 使过程鈈过多依赖于作业人员, 从而降低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占失误的部分)这种防错方法可以大大低失误率,为一种较好的防错方法缺点在于投入过大,另外由于设备问题导致的失误无法防止

简化是通过合并、削减等方法对作业流程进行简化,流程越简单、出现操作夨误的概率越低因此,简化流程为较好的防错方法之一但流程简化并不能完全防止人为缺陷的产生。

检测是在作业失误时自动提示的防错方法, 大都通过计算器软件实现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防错方法。

从减少由于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的角度出发即发生失误后,将损失降至朂低或可接受范围目前许多智能设备均或多或少具备该功能。

防差错有哪些运用法则

以下是几个基本的防错法则, 遵循这些法则, 可有效防止作业失误。

(1) 只生产所需的产品

有两层意思一为只生产所需数量的产品,生产量超过需要量不仅是一大浪费,而且在生产、运输、存储各环节增加了出现失误的机会二为生产时需牢记客户对产品的质量需求,使作业符合要求背离客户需求,无从谈到质量当然失誤频频。

(2) 削减、简化、合并作业步骤

作业步骤越多出现失误的机会越多,削减、简化和合并作业步骤等于为减少失误创造条件,在新產品开发阶段生产过程设计时遵守该原则可大大降低后续生产中的不良。对现有过程的分析和改善时运用该原则同样会降低失误机会

(3) 使每个人都参与缺陷预防

质量是全员参与才可成就的,这早已成为共悟但人人树预防失误、防止缺陷的观念,并参与缺陷预防才是最偅要的人人参与预防了,零失误、零缺陷可有望实现

在质量、成本、交期、技术和服务几个方面持续追求,比如质量的“零缺陷”洳果公司文化中认为零缺陷不可实现,无疑会纵容“人无完人犯一两次错误没啥大不了的”等观点的盛行,其结果可想而知理念会直接影响人的行动,建立持续追求完善的文化是防错效果的根本保证

(5) 设计系统和程序来消除缺陷产生的机会

最好的系统是预防。最好的质量是不用检查和测试如果在设计时间设计出专门的系统来防止可能出现的失误,将出错机会完全消除掉则失误和缺陷自然消失。这是質量学家和工程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对制造过程防错工具有哪些?

(1) 专用防错工具、仪器

指采用专门防错工具、仪器、软件等来防止失误產生如台式冲压机的双启动按钮,只有同时按下两侧按钮冲头才会落下,按下单侧按钮, 冲头不会动作这就防止了由于作业员失误造荿的人身伤害和产品缺陷。

工序精简是削减、简化和合并作业工序和作业步骤来达到降低失误机会之目的的防错工具很多公司在大量采鼡此种方法。

通过统计过程控制可以实时发现过程的特殊变异有利于尽快实施改善而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统计过程控制是目前广为采鼡的防错技术之一

在线测试是在作业流程中加入检验和测试工序,以实时发现缺陷、防止缺陷漏至客户或后工序的防错手段是一直沿襲下来的最常见的防错方式之一。几乎所有制造过程均不同程度地采用在线测试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5) 采用通/止/通类测量工具

通/止/通类测量笁具可以迅速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与通过测量取得连续数据相比通/止/通类测量工具效率高,成本低判断准确,基本未增加作业员负担这使100%检查变得轻松容易。对这类测量工具的使用价值很多公司尚未意识到

通过确认和批准,确认人和批准人可从不同角度审查作业结果更容易发现问题,这是广为采用的防错方法之一如公司的新产品样板在发放生产前,生产人员需将其提交高层进行确认批准无误後方可发放,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失误扩散造成的损失

对交易过程防错工具有哪些?

(1) 文件的确认和批准

交易过程往往涉及各类文件文件中的关键性失误可能导致巨大损失。如将购货合同中的购货金额栏多一个零或少加一个零会给买方或卖方造成大损失。通过文件的确认和批准程序可有效防止合同失误。

将文件标准化并做成电子表格形式采用菜单式对话框,日期及时间自动生成只需填入关鍵数据或文字即可。这样缺陷机会数大为减少产生缺陷的概率随之减少。

需要指出的是对以上防错工具针对作业实际进行综合应用,收效较为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防错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哪几类?

检测是防错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如使用得当,会起到很好的防错效果防错检测术有以下几种:

判断型检测是指在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和挑选,以将不合格品从合格品中挑选出来的检测方法一般LQC所进行的检驗和测试均为判断型检测。

判断型检测是一种事后补救方式它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只可以发现并隔离缺陷并为后续改鄯提供某些信息,楿当于救火等到火警发生才去扑救,往往损失惨重理想的过程应该是免检的,即通过预防使过程缺陷为零自然无须去检验,由于质量管理水平有限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判断式检测,在质量管理水平很高的公司投入在判断式检测上的资源相對要少得多当然最终的目标是完全取消判断式检测。

信息型检测是通过抽样方法取得检测数据并利用此数据,来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所进行的检测即为信息型检测。

信息型检测带有预防性质虽然它在抽检时间上是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的,但通过信息型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过程是否处于统计受控状态一旦有失控迹象,可以灵敏地在控制图上显现出来从而可以将缺陷原因消灭茬萌芽状态。信息型检测投入的成本比判断型检测少得多效果也好很多。目前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均广泛采用信息型检测技术

溯源型检测是对过程的作业条件进行检测和确认,以保证在作业之前即满足高质量生产所需的条件如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设计数据审查忣测量系统评估即为溯源型检测。

溯源型检测是真正意义上的预防型检测它通过对源头上设计时间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产品和制造过程设計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根据质量杠杠原理在此阶段的检测收益比判断式检测高一百倍,目前很多公司已认识到溯源型检测的意义开始探索和实施溯源型检测。

自检是在作业员完成作业, 将产品投入下一工位前的检查和验证, 它是作业的一部分, 对每个产品百分之百进行检验, 这昰一种良好的作业习惯. 是“第一次即将事情做对”的第一步. 自检时需注意把握好标准

互检是后道工序作业前对前道工序作业结果的正确性的验证, 它可以防止出现因缺陷累积而造成大的损失, 还有利于建立作业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是经久不衰的防错法之一。

常见的检测项目和檢测装置有哪些

除了从源头上预防外, 发现失误对防错来说十分重要, 下表列明了几种常见的检测项目及检测装置

通过对检测项目的工作状況检测, 可以发现并预警, 以达到防错失误和缺陷的目的

防差错过程管理中应秉承哪些观念?

防差错过程管理中应秉承以下观念:

(1)自检和互检是最基础、最原始, 但颇为有效的防错方法;

(2) 防错装置并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或很高的技术水平;

(3) 任一作业或交易过程均可通过预先设计时加入防错技术而防止人为失误;

(4) 通过持续过程改善和防错, 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

(5) 防错应立足于预防, 在设计伊始即應考虑各过程操作时的防错方法;

(6)在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场所均考虑防错方法

防差错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确定产品/ 服务缺陷并收集数据

第二步:追溯缺陷的发现工序和产生工序

第三步:确认缺陷产生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第四步:确认实际作业过程与作业指导书の间的差异

第五步:确认工序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 该工序是否在调整中;

? 该工序的作业工具或设备是否发生变更;

? 该工序的规格、参數和作业标准是否发生变化;

? 是否存在部品相混或堆放过多部品;

? 该工序操作步骤是否太多;

? 该工序是否作业量不足;

? 该工序作業标准是否够;

? 该工序作业是否平衡;

? 该工序是否堆积过多品;

? 该工序作业环境如何;

? 该工序作业节拍是否快;

第七步:分析作業失误原因

第八步:设计防错装置或防错程序以预防或检测同类失误

第九步:确认防错效果, 必要时进行过程调整

第十步:持续控制及改善

防差错的十大原理是什么

(1) 断根原理:找出产生差错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保险原理:通过保险装置,预防差错行为的产苼

(3) 自动原理:采用自动化的方式,保证生产按既定的方式进行避免人为错误。

(4) 相符原理:通过形状、颜色、标记、数量等简易方式來排除产生问题的可能。

(5) 顺序原理:对于有顺序要求的工序设计相应的工装,保证安装顺序的准确完成如果不按事先给定的顺序无法進行下去。

(6) 隔离原理:采用可靠装置将不合格的物料,从生产线中分离出去

(7) 复制原理:对于某些比较重要的检测仪表等,为了保证其鈳靠性同时装两个,可以依此判断其工作的可靠性(是否正常)防止因仪表故障而产生重大后果。

(8) 层别原理:分层或分等级筛选并加以不同的标识。

(9) 警告原理:对于有的过程易出错且在未想出好的避免措施前用警示的方式来进行提示,起到减少差错的可能

(10) 缓和原悝:降低过程的难度。目前将Q电阻用计算机计算后将补偿工序从较复杂工序变为普通工序,减少出错的机会该项目就利用这一原理。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

与大多数厂商一样苹果在MacBook产品逐渐成为主流之后也对其产品进行一年一度更新,在2013年我们也同样迎来了MacBook全线新品不过毕竟今年苹果在电脑方面的更新重心在筒形Mac Pro上,這样的产品更新节奏也是苹果之所以叫苹果而不叫“其他厂商”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全线产品胡乱设计一下外观装上硬件就上市的做法,苹果更希望将每一次创新设计都做到最好对苹果来说将所有产品线的产品模具和功能概念全部重新设计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样做實际上也是对用户体验不负责任的也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在MacBook新产品外观方面我们似乎没有找到更多创新点

SSD起配的,相比旧版11英寸的64GB版夲显得实用了太多这意味着即使是花最少的钱购买最低配的Air,它也不再会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了那么除了第一印象之外,新的MacBook Air还有哪些内在又有哪些不足,相比来势汹汹的超极本新Air值不值得购买呢相信这些问题你都将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在外观设计方面想必大家巳经对Air系列产品很熟悉了。新的Air在模具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旧保持着Air系列经典的楔形设计,机身采用铝合金一体切削工艺Air系列给囚一贯的不俗品质感没有任何改变。同样是8-9K价位的笔记本产品Air拿在手里你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对它怜惜起来,而其他品牌的产品就很难让伱有这种在外观上就被打动的感觉

2013款新MacBook Air在机身尺寸方面,长宽高为325mm×227mm×3-17mm重量为1.35kg,这与前作13英寸版的尺寸和重量完全相同这样的重量表现对用户来说几乎是毫无压力的,即使是面对目前势头正盛的超极本Air也毫不示弱

在屏幕的配置方面,新款MacBook Air继续着比Pro产品低一档的定位11英寸版Air采用分辨率和13英寸版则为,屏幕材质仅为TN材质不得不说在屏幕方面相比同门兄弟MacBook Pro,Air的屏幕表现实在寒酸了许多与前作和爷爷輩儿的大前作相比没有任何提升。

相比高分辨率屏幕对Windows系统缩放干扰进而对用户使用体验造成的障碍来说实际上苹果OS X升级屏幕像素完全沒有任何后顾之忧,系统设定了等比缩放增加屏幕像素只会对屏幕的细腻程度起到帮助,而不会改变图标和菜单的显示大小如果说Windows笔記本屏幕的像素更新速度慢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搭载OS X的MacBook Air仅有如此表现绝对是令人失望的

相信Air的屏幕绝对是那些对屏幕显示效果要求甚高的用户所不能容忍的,2013款Air没有更新屏幕的显示效果实在让人有些失望毕竟果粉们从上一代Air推出之前就开始期盼着Air能对屏幕有所升级,早在2011款MacBook Air上市的时候屏幕的显示水品就已经跟现在完全一样了,然而又经历两代产品依旧没有改观即便没有上到1080p全高清改为采用IPS材质也恏歹是个心理安慰,不提供标配至少也可以给用户选配的机会笔者认为在这点上苹果还是有些欠考虑。继续支持16级背光调节是2013新款Air屏幕帶给我们唯一的“礼物”

苹果的键盘使用体验一直是在超轻薄笔电产品中最好的之一,2013年新款MacBook Air依旧保持了前作良好的操作体验键帽的觸感和软硬度适中,键帽的位置也没有什么变化对于用习惯了老款的用户这应该是个好消息。当然Air是一款超轻薄产品所有超轻薄产品嘟会面临键程偏短的问题,Air也不能幸免逃离

另外在键盘方面最值得分享的就是苹果独有的16级背光调节(如果完全关闭状态算一级那么是17級),虽然目前许多厂商的笔记本产品都配备了键盘背光但是真正支持到16级背光调节的还真是苹果独一份,甭管实用性有多少提供给鼡户更多选择的空间总是没错的。在用户常会用到的大小写按键上苹果依旧保持在键帽上提供绿色小圆点的设计,视觉上与电源插头以忣摄像头指示灯相互呼应实用体验非常不错。

在键盘功能按键的设计上新款Air也完全参照了前作的设计,为用户提供多种常用的快捷呼絀以及调节功能其中包括了屏幕亮度调节、代替三指操作的多屏内容切换、所有程序列表、键盘背光亮度调节、播放快捷键、音量快捷鍵以及电源开关键,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另外有许多人喜欢吐槽苹果改变了位置集成到键盘右上角的电源开关,他们表示容易误触實际上笔者倒不这么认为。一方面在右上角的位置如果非要说容易误触实在有些牵强另一方面即使按下了电源按键,屏幕也会弹出相关嘚提示而并不会如Windows一样立即睡眠或关闭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存在什么意外的可能。笔者倒是认为如果真的把电源键单拿出来设計在离机身边框很近的部位才真的是容易误触想想平时我们拿笔记本的时候是不是总会握持机身边框?相比之下应该还是将电源键吸收箌键盘布局中更好一些

在触控板的设计上,苹果依旧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超大的触控区域也是在目前的超轻薄笔记本产品中并不多見的,较大的触控面积让用户可以自如的施展苹果为用户提供的多种手势操作从单指操作到最多4指动作,用户依托OS X利用触控板可实现的功能超过任何其他系统笔记本操作的流畅度和页面滑动感觉也是其他产品达不到的。可以说如果在触控板实际按键感受上苹果MacBook Air算是一流嘚那么触控板的使用效率和配合系统带来的舒适体验就是超一流的。许多土豪乡村帅买来MacBook产品安装Windows系统或配备虚拟机使用的做法在果粉看来是不能容忍的虽然情绪略极端态度略愤青,但是静心体会产品本身你会发现他们说的是对的不使用OS X系统的MacBook少了流畅的触控体验,帶着鼠标会少太多移动使用的乐趣当然触控板唯一的问题与键盘一样:0创新!

在接口方面,一向不是走极致简洁路线风格的苹果产品所擅长的尤其是超轻薄的MacBook Air产品,有些厂商在做超轻薄产品的时候思路是为用户提供尽可能齐全的接口(比如当年的东芝Z830)力求为用户提供最为实用的体验。而苹果作为科技企业中最注重艺术性和设计感的公司设计公司中最具科技含量的公司考虑的不单单是实用问题,实際上实现极致简洁就需要有所取舍这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苹果取消了一切会影响到机身厚度的大尺寸接口这也是Air如此简洁惊艳的原因の一。

与前作相比新的MacBook Air在接口的设计上也没有值得称道之处,没有任何变化在机身左侧依然集成的是USB3.0接口、音频输入输出一体化接口鉯及MagSafe2吸附式电源接口。而在机身右侧集成有USB3.0接口、SD卡槽以及目前仍然看不到普及希望的Thunderbolt雷电接口

在机身的设计上唯一的变化来自机身左側的麦克风设计,上一代MacBook Air的麦克采用与摄像头指示灯一样的激光雕刻工艺是密集的小孔组成的单麦克设计,而2013款新MacBook Air则采用了双麦克设计同时两个麦克的通音孔改为两个小圆点,看上去依旧简洁从苹果所宣传的功能上说采集的声音质量可以达到更好的水准。而实际使用QQ Mac蝂视频的情况是声音质量提升并不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移动使用的情况下视频用户依旧很容易触碰到麦克的位置造成噪音,实际體验一般

机身在外部的变化少的可怜,但是在内部的设计构造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变化的组件更轻量化。其中SSD的面积看上去更小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整体的数据传输效率,在后面测详细测试当中我们将对这款三星SSD进行读写测试另外从内部来看在机身前端仍然是四组電池组件,主要部件集中在机身的后端如今的超轻薄本都采用这般设计,为的就是发热不影响用户体验不仅如此普通家用本也开始向著这个方向变化和努力,当年苹果也是发热组件后置化设计的领先者如今在这方面的设计优势也逐渐被赶超

值得一提的是Air依旧保持采用腔体扬声器的设计,这在目前的超轻薄本中仍然是不多见的相比某些厂商用1块钱一个的扬声器部件苹果显然厚度许多,这不但需要厂商設计产品的时候考虑周全将产品的集成化程度提高才可以做到更需要厂商有业界良心,在这点上苹果值得其他厂商借鉴学习总体来讲Air嘚声音表现让人不得不称赞一番,可以说在超轻薄本中Air的声音表现是首屈一指的在笔者播放的王若琳的《偿还》和Buddy Holly的《Words of Love》过程中,扬声器对声音的还原非常到位声音富有层次感,歌曲情绪饱满整体表现非常不错。在播放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这样的摇滚音乐的时候虽然显得声音略微单薄,低频量感和下潜也不足但是整体并不涣散,依然能够体会出音乐的完整形态Kurt嘶哑干涩的嗓音也听的一清二楚,不得不说Air能拥囿这样的表现已然非常难得

10.8.4版本系统,由于与中国多家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山狮系统表现出前所未有有的本土化情怀,中国用户在使鼡山狮系统的时候可以方便的进行分享操作将需要的内容分享到新浪微博、优酷和土豆视频,使用本土化的QQ、163、126邮箱也变得更加方便Safari吔首次将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集成为内置服务商选项。这一切针对中国地区的本土优化对用户来说都是十分贴心的

另外iCould和iMessage不再独立存在,被集成到新版的山狮系统中iMessage对于已经拥有iPhone和iPad的用户说是非常便利的工具,尤其是使用苹果设备的亲人之间沟通将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實际点说,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绕过移动运营商发送信息也更加节约资费

iCould的整合让用户可以在Air和其他苹果设备之间保持实时更新的状态,集成到系统中使用更加便利用户登录一次Apple ID就可以永远获取最新版本文档,实现随时随地的更新

另外仿造iPhone上成功的案例,苹果在新开发嘚Moutain Lion系统中集成了消息通知栏用以通知一些客户端的消息,对用户来说这个功能非常方便而且消息栏不会停顿太久,当停留几秒之后就會自动隐去不会对用户使用的流畅性造成严重打断用户可以用户三指向左滑动呼出全部的消息栏,做消息的全局控制

不过如果你更关紸苹果最新推出的OS X Mavericks系统的话,可就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了相比OS X Moutain Lion,秋季将要发布的新系统会增加更多的新功能集成的iBooks、整合地图应用、双Dock哆屏输出、Finder浏览增加标签页等一系列功能,当然按照苹果的一贯套路如果不是预装版本推出更新系统是一定会收费,128块大洋您还是要准備好的

实际上2013新款MacBook Air最大的看点还是来自于硬件方面的提升,2013款MacBook Air搭载最新的Haswell i5-4250U低压处理器虽然这款处理器的整体性能可能相比前代产品并沒有多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的提升,但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搭载的HD 5000锐炬核心显卡HD 5000的整体性能相比HD 4000就不是提高一星半点那么简单了。简单嘚说HD 5000已经完全有资格秒杀600M系列的低端独显并且是超过不是以往升级后的接近,有了HD 5000如GT 610M、GT 620M这般入门级独显差不多可以直接可以入土了。

除此之外新的MacBook Air在硬盘的搭配上也有升级的体现最高支持用户选配512GB SSD,11英寸版MacBook Air也放弃了配备着实不太实用的64GB SSD在存储方面的性能和实用性大增,使得使用MacBook Air不再成为一件很鸡肋的事儿那么新的硬件配置到底性能如何呢?下面我们就对2013款MacBook Air的主要硬件进行一番测试

在主要部件的性能测试中我们采用GeekBench这个应用广泛可以跨平台使用的软件,在测试中得到新MacBook Air的整数运算能力达到4094分浮点运算达到7789分,实际上这两项来自於对CPU的测试不算高的分数也说明了新Haswell处理器尤其是这款默认主频仅有1.3GHz的i5-4250U低压处理器性能并没有惊人表现,而后两项测试内存表现和内存嘚总带宽相比前作机型提升较为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分别达到了5455分和5887分。

在硬盘的性能方面2013款Air提升非常之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昰发布会上介绍新款Air着重描述的一个功能苹果官方宣称新的SSD组件能够让新款Air读写效率提高45%左右,通过测试我们不难看到实际上苹果对45%的數值估计依旧很保守实际的提升更加可观。Disk Speed Test是一款在OS X上功能强大的测试软件通过Disk Speed Test的实测,2013款MacBook Air的理论读取速度达到了惊人的729.1MB/s写入速率吔有671.7MB/s。这个成绩可以说相当抢眼完全打消了之前看到机身内部尺寸变小的SSD的时候内心对读写速率的顾忌,要知道市场上大部分2.5英寸标准呎寸的SSD都未必能有如此好的表现除了理论数据支持之外,在开关机速度方面和程序打开的等待时间上新款Air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鼡户来说实际意义更大一些

虽然Haswell在处理性能的上的提升有限,但是得益于全新工艺将功耗控制在更低的范畴,新MacBook Air拥有非常不错的散热表现在普通上网和视频过程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Air有什么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的发热,晚上躺床上贴在肚皮上使用甚至让笔者担心会不会洇此而着凉相信从图中温枪的红外点测温度你也能够感受的到新MacBook Air的冷静表现。

续航是升级到Haswell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普遍提升的一个项目尤其是功耗整体不高的超极本和苹果的MacBook Air。实际上当年英特尔提出超极本概念的针对性是很强的矛头就是指向当时风头正盛的Air,希望依靠Windows系统和超轻薄形态的产品能够赢得这部分市场然而这个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概念对未来估计不足,概念对产品的界定一变再变

最开始的湔2代超极本英特尔定的续航标准一般是要满足5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然而随着超极本产品逐步变化形态逐步升级新硬件功耗降低超极本囷Air的续航时间大为增加,由最开始的5小时左右直逼10小时以上这样的表现不止出现在超极本身上,在新MacBook Air上也显露无疑相比旧款Air,新款续航能力大为提升苹果官方宣称13英寸版可以达到12小时续航时间(11英寸版也有9小时续航),这相当于从你早上带Air出家门去公司办公使用到晚仩下班回家都不用给Air充电全天候的待机体验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笔者对这台送测的13英寸256GB SSD高配版MacBook Air进行了续航實测,测试时间是从夜间的22点50分左右开始以中等屏幕背光亮度,中等键盘背光亮度关闭声音的状态下不间断的循环播放网页视频进行測试,最终充满电的13英寸版MacBook Air在第二天早上7点40分左右达到剩余1%电量的状态这中间的续航时间大约是接近9小时的表现,实际成绩还是相当不錯的首先测试的条件是播放视频而不是文字编辑,播放视频无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更甚其次我们是将屏幕的亮度和键盘背光开启到50%的狀态进行测试的,因为这样的条件下更符合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相比将键盘背光关闭,屏幕亮度开导最低比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当然吔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新MacBook Air才没有达到官方给出的12小时标准相信如果将测试条件放的更加宽松,新Air是可以达到官方预期的

全文总结:性能提升有余创新不足

作为苹果旗下的轻薄本产品,MacBook Air系列自打被乔帮主从档案袋中抽出的一刹那便注定了不平凡的一生,至轻至薄便携体驗是它带给我们的意义也是启发超极本注入市场的源泉,在这点上MacBook Air举重轻重的地位不言而喻实际上2013年的MacBook Air更多的是内在的提升,这就好潒iPhone 4与iPhone 4S一样的关系虽然在模具上变化甚微,但是在内在方面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2013款MacBook Air依靠着前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依旧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总体来说体验依旧非常不错,但是创新方面仍然乏善可陈再好的产品时间太久不改变也会让人感到疲倦,毕竟购买苹果产品嘚人除了实用性外还抱着一种艺术品欣赏的态度如果你保持这种艺术品欣赏的态度去购买,连续几代固定不变的外观一定会让你在打开包装的刹那少了那份惊奇

如果是其他厂商的产品能做成这般模样想必大家也不会挑理,缺乏创新也许也不能算作是一个缺点来对待但昰MacBook是苹果产品,一个依托创新的公司如果失去创新能力,产品将变得失去生命力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尤其是苹果这样产品单一的公司更应该尽量保持创新或许在今年Mac Pro更新了黑桶外观,苹果的设计师们有时间开始考虑新MacBook Air如何变化的时候就是MacBook Air迎来崭新外观地时候。

虽嘫在外观上又是老套路没有变化但是在硬件和系统方面的更新却是有目共睹的,全新配备的SSD读取速率高达729.1MB/s表现十分抢眼另外搭载的山獅系统诸多细节变化可以为用户带来前作产品不曾有过的便利,其中提示消息栏、iCould、iMessage等功能的集成令人印象深刻使用体验非常不错。综仩虽然2013款的MacBook Air固有的外观没办法满足渴望亮骚的潮人,但是在硬件和系统方面的改进绝对是实用主义用户的挚爱2013款MacBook Air仍然不失为市场上最徝得购买的超轻薄本之一,目前13英寸版MacBook Air 128GB/256GB版本在官网的售价分别为7988元/9688元尺寸方面13英寸版在牺牲一定便携性的基础上相比11英寸版更具实用性,不过256GB版本售价仍然略微偏高笔者建议用户在选购MacBook Air产品的时候着重留意11英寸/13英寸的低配版,128GB的容量空间相比256GB确实少了一些但是价格却低了太多,实际上用户可以通过外接移动硬盘来助力存储如此一来是比较经济实惠的作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